登陆注册
19127100000007

第7章 离奇的血案

张雄睁大眼睛,一时说不出话。

“你女儿张怡然的遇害地点就是瓦胡同浴室。”

张雄颓废地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没有任何光彩,在听到“瓦胡同”三个字时,他已老了十岁。

“我去看下妻子。”张雄不知所措后吐出这句话。

郑新看宋诚点了点头,便带着张雄出去,宋诚大出了口气,用右手拨了拨已经有些发油的头发,一声叹息,此时郑新进来:“他听到瓦胡同三个字,脸色都变了。”

宋诚猛喝了口水,真相对张雄过于残忍,但他只能这么告诉张雄,这就是残酷的人生。

“王大宇真的可能是凶手,否则真是太多巧合了。”郑新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警校的课白上了吗,一切以证据为准。”

郑新刚想说些什么,门被推开,张雄回来了。

“是我害死了王国力和他的儿子。”张雄坐在椅子上。

“那是一场意外。”宋诚宽慰。

张雄摇摇头:“这场意外有我的原因。”

马小文回到局里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房外听他们谈话,他有些力不从心,父亲的病情让他内心焦虑。

“国力是我发小,国策成立时他借过我一万元,国策发展得很顺利,第二年我就还他十万元,没多久他跟我说要开浴室问我借二十万元,我知道那钱是要不回来的,就只给了十五万元,后来才知道这浑小子连他哥的钱都骗,那钱是他哥给他侄子看病的,是救命钱。”

“你认识王国章的儿子?”宋诚有些吃惊,外面的马小文也把脑袋逼近透明玻璃。

“小时候见过几次,身体不好,怪可怜的。章哥比我们大几岁,小时候有人欺负我,他就护着我,所以听到他的钱被国力骗了,我就把钱给了章哥,说是国力还的。他其实都知道,只是太要强,国力跟他就不像一个爹妈生的,瓦胡同拆迁,他是我唯一去谈的。我想着,发小感情一场,如果我不去,他就丢面子。当时我已经想好,政策条件下我私下再给他一倍的赔偿,但万万没想到。”张雄停住,拿起面前的玻璃杯,喝了他今天的第一口水,“他要求赔偿中庭位置东首一到十层的房子,每层的面积按照他浴室面积的两倍算。”这句话让现场的人都吃惊,之前也听说过有些钉子户不顾公共利益坐地起价或者其他离谱要求,但没想到,竟有这么离谱的。三年前江城房价已经高起,那地段按每平方米两万五千元计算,假设浴室面积是二百平方米,那么每层的赔偿面积应该是四百平方米,每层价值一千万元,十层就是一亿元。

大家还在心算这些数字时,张雄继续说:“他甚至威胁,说如果不同意,那他会去举报我偷税漏税,其实我一点儿都不担心,因为我们国策很早就奔着上市,成为江城标杆企业去的,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把财务做得特别正规,为的就是以后麻烦事会少点儿。我心痛的是,你的浴室,是用我的钱开的;你骗你哥的钱,是我给你补上的;我也准备了两倍赔偿金给你,但你还这样对我、威胁我。我当时特别难受,有种我把你当兄弟,你把我当傻子的感觉。我就故意不理他,等拿到可以拆迁的文件后,直接过去拆了。因为这小子从小就怂,等拆完后,私下给他补偿款,也算给他点儿教训,给我自己出口气,但我没想到他会死在那里,还有他儿子,那娃特乖,每次见我都‘叔叔、叔叔’地叫个不停。”张雄眼泪又流了下来,喃喃自语,好像是在跟王国力说,“我不该这么情绪化,我该多和你谈谈,你开那么离谱的价码,不就是给我还价的空间吗?是我害死了你们父子。”

郑新小声问宋诚:“这个我们还要追究吗?”

“当时已经追究过了,从法律角度讲,张雄没有过错,99%的瓦胡同村民都签了同意拆迁,从整体利益出发,依据法律,相关部门作出对浴室的拆迁决定,只是没想到王国力会出人意料地跑到起重机前,这是一个意外,相关人员也依法做了处理。”当时宋诚和马小文就在现场。

沉默片刻,宋诚看张雄情绪恢复:“你知不知道,王国章的儿子王大宇和他叔叔关系怎么样?”

“不清楚,但国力媳妇一直看不上国章家,国力跟着也淡了,这两家就靠章哥维持着一丁点儿的关系,章哥死后,应该不会来往了。”

“王国章是怎么死的?”

“病死的,大宇看病要花钱,我几次给他钱,他都拒绝了,后来我帮嫂子找了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国章死后嫂子身体也垮了,没几年也走了。”

张雄突然明白了什么:“你们一直在问国章哥和他儿子,他们和怡然的死有什么关系?”

“我们到达案发现场时,发现王大宇在你女儿尸体旁边,凶器上有他的指纹,是本案的嫌疑人。”宋诚说得很平静。

张雄闭上眼睛,把头深深埋下去。

“王大宇认识张怡然吗?”

张雄木然地摇了摇头。

“王大宇会不会替叔叔报仇?”

张雄抬起头,目光呆滞,许久又摇了摇头。

郑新帮忙叫了出租车,宋诚看着张雄、任燕夫妇离去,马小文走过来递给他一支烟,说:“各种巧合。”

宋诚点燃烟:“好像能想到关系的人都在里面了。”

马小文吐出一口烟:“之前线索全断了,照理说,王大宇能说出穿白色上衣这么明显的特征,那么俞笑也应该看到了。”

“俞笑?”

距离与朱鹤的晚餐约会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俞笑本打算找家咖啡厅把手头工作做完,但坐下后又改变了主意,现在她根本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什么都不想做,只想静静地坐着,等待约会时间快点儿到来。

不看书,不看视频,不联系任何人……不要做任何事,就这么坐着,俞笑提醒自己,这让她感到很愉快。邻桌是两个小姑娘,一台便携式视频播放器放在樱桃色的蛋糕旁边,没关音量,听声音就知道她们在看一部浪漫的爱情喜剧电影。小姑娘看得哈哈大笑,一个说:“这个霸道总裁路线一点儿也不套路,狗血得一塌糊涂,好看得丧心病狂,男主是我见过的最可爱的。”

另一个说:“就是。少女心又爆棚了,你没看到我嘴角又不自觉地上扬了吗?”

二人不停地相互打趣。

俞笑对这类电影向来不感冒,自认为和这些小姑娘有着不可言说的代沟,但此时她却很想看看这部电影,很想拿着一块樱桃色的蛋糕加入她们的行列。

时间刚过5点,俞笑准备从咖啡店出发,虽然这里距离约会地点只有二十分钟的车程。从来不怕堵车的她突然觉得万一堵车了呢,还是早点儿出发吧,她试图说服自己。

朱鹤打来电话,问她是不是还在永盛集团附近,她脱口而出还在楼下并且没有开车。其实,打电话那时她刚把车开出停车场,然后她又折回了停车场。熄火后,她反复检查发型和妆容,可却总觉得哪里有疏忽。她提醒自己,俞笑,只是一般的客户吃饭。随后她笑了,因为这是一个说谎者也不相信的谎言。

朱鹤来得很快,说先让俞笑陪他去一下运动品商店。这家店俞笑并不陌生,就是她上次来过的店铺,连营业员都是同一个人,这让她瞬间感到不舒服,因为她又想到了瓦胡同那个案件。

女营业员热情地招待朱鹤:“朱先生,你要是再不来,我帮你预留的鞋子都要被其他老客户抢走了。”

“谢谢你,之前你给我推荐的鞋子都非常棒,膝盖没再疼了。”

女营业员笑得很开心。朱鹤进试衣间前让俞笑也挑选一套,女营业员对她的态度并不热情,俞笑觉得只要她没认出她是不久前来买鞋的顾客就很好了。

朱鹤试了两套衣服,一套长袖,另一套短袖,都非常完美,他身材健硕,但肌肉又不夸张。

“真的非常适合你。”女营业员的夸奖抢在了俞笑前面,但朱鹤还是问俞笑的意见。

“非常好。”俞笑附和。

女营业员蹲下身为朱鹤穿鞋:“这是最新的缓震跑鞋,被业界誉为缓震跑鞋的前沿技术,触地冲击越强,反馈能量越多,国内外众多明星都是这款跑鞋的忠实粉丝。”

朱鹤走了小圈:“太棒了,就像踩在……”他只说了半句,笑而不语。

“像什么?”俞笑有些好奇。

女营业员说:“屎吧。哈哈,很多粉丝把这双鞋戏称为踩屎鞋。”

在朱鹤的一再要求下,俞笑也试了一双。这双鞋和她上次买的一样,但她要装出第一次穿的模样,她听到朱鹤对女营业员说:“本来前几天就想跑步的,不巧工作出了点儿状况,所以今天才有时间来拿。我这几天可是心心念念想跑步,但不敢去跑,因为没有新鞋子的保护,膝盖旧伤会复发,就一直忍着,可把我憋坏了。”他难得说那么多话,把服务员乐得合不拢嘴。

俞笑系鞋带的动作迟缓下来,太好了,那天他没有去瓦胡同,她感到脚上的鞋子更加轻便了。俞笑随后感到了小小的失落,那也说明自己在警方面前一口咬定没有看到人影对朱鹤而言没有价值,她多想能为他做点儿事情,哪怕他永远都不会知道。

朱鹤埋了单,包括俞笑的那双。

二人乘扶梯从三楼到二楼时,一对母女从二楼乘扶梯迎面而来。

“谢老师。”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儿大声喊着,无疑是朝朱鹤喊的。

女孩儿一只手扯了扯她妈妈的手,另一只手指着朱鹤:“妈,你快看,是谢老师呀。”那兴奋劲儿好像期末考了满分。

母亲不为所动:“小寒,你认错人了,这不是谢老师。”

“怎么可能,这就是几年前来给我做家教的谢老师呀!”女孩儿一副着急的模样。

在两组人交汇的时候,面对眼前这对母女,朱鹤一脸冷漠,并不理会。

“谢老师!”女孩儿还想做最后的努力。

“小寒,你认错人了。”那位母亲边说边看向朱鹤,眼里有着俞笑看不懂的笑容。

料理店开在写字楼后巷,非常低调,没有排队的人,没有大幅的海报,只有迎风飘扬的店招,进去后,却是另一个天地,犹如置身日本街头餐厅,简单干净又很有味道,与俞笑在日剧里看到的布置一模一样。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上前和朱鹤击掌招呼,他就是佐藤,日本人,这家店的老板。他的中文虽不标准,但能听得懂,清爽、干净的气场与朱鹤很接近。

二人在佐藤带领下就座,餐厅已座无虚席,朱鹤解释说佐藤只接受预定,不接散客。

服务员很快上菜,跟俞笑以往去的日料店不一样,这里的日本氛围非常浓重,恍惚间会有远在日本的错觉。

“佐藤家在日本经营了一家三星米其林餐厅,他是家里的长子,佐藤家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们从头到尾都不会用很贵的食材,但口味却很棒,去年我去了趟日本,品尝了他父亲的手艺,还真应了中国那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朱鹤说完没多久,菜就上来了。

俞笑完全沉浸于美食中:“前菜用的蟹肉太好吃了,有种甜味在口腔里炸裂的感觉,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蟹肉。”

“不错呀,第一次就能有这么独特的看法,孺子可教,你看我们刚喝的汤里的海胆,有一股清甜味,这非常难处理的,因为海胆腥气很重,就连刺身都是到处可见的甜虾、金枪鱼和墨鱼,我觉得能把便宜又简单的食材做到这么好吃,真是要看厨师功底的。”

原来约会的感觉是这样的,全情投入,不会去想其他事情,无论吃什么、做什么都会很开心,那种时时刻刻要和对方在一起的诉求,俞笑看着朱鹤的脸时想到。

与佐藤告别后,二人一前一后出门,朱鹤在前,俞笑在后。朱鹤突然伸手拉住俞笑,俞笑随即脸红,但很快发现,朱鹤只是让她留意脚下的台阶,他脸上看不到任何的违和感,好像相恋多年的恋人一般自然。

“以后不要叫我朱总了,我叫朱鹤。”二人分开时,朱鹤说。

马小文的父亲在医院摔倒,他接到电话后急匆匆地赶往医院,倒车时车尾不小心撞到了台阶。宋诚让大家都回家休息,他一个人看着桌子上的卷宗发呆。

这真是一个奇特的案件,证据链充分,几个当事人之间互有瓜葛,如果把这个案件作为刑法考试答辩题,估计不用几行字就能把情况说得一清二楚,但这平静文字下面却波涛汹涌,一切似真,又一切似假。

“小宋。”宋诚抬头,看到张雄,有些意外。

“我要见下大宇。”

宋诚迎上去,拍了拍张雄的肩膀:“张先生,很抱歉,你不能见他。”

宋诚不知该如何安慰眼前这个男人,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呼吸都透着深深的绝望。张雄没有再说话,转身准备离去。宋诚拿起李珊珊给他带的奶茶,这是杯常温的奶茶,五分糖,加了珍珠和燕麦,他以前也喝过,不知为什么,心情不舒服的时候,喝甜的东西总会感到舒服点儿。

他把奶茶塞到张雄手里:“张先生,日子还要继续,没吃饭喝点儿这个。”

张雄感到很意外,他本能地想拒绝,但双手却紧紧握住了这杯奶茶,暖的。他用力点点头,再次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手机响起,马小文来电:“小宋,王大宇的案子你盯紧点儿,我协助云城的‘4·13案件’马上就要结案了,犯罪嫌疑人徐达江羁押在我们看守所两天了。”

云城“4·13案件”,是前段时间社会热门话题,犯罪嫌疑人徐达江在4月13日清晨盗窃了郊区的一家小超市,总共盗得现金四百一十三元,超市店员在早晨7点时发现被盗并报警。这本是一个寻常案件,但下午4点事态突然恶化,超市店员被发现死在附近的厕所里,死相恐怖,甚至被挖出了双眼,这引发了云城及周边城市的恐慌,当地紧急成立专案组。开始时,警方并不确定盗窃案和凶杀案是否为同一个人,但随着线索的增多,警方将两个案件并案审查,省公安厅让经验丰富的马小文赴云城指导破案,马小文画出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画像,认为罪犯有强迫症,极有可能先偷盗超市,然后因超市店员当日在外的吹牛,案犯深信超市店员目睹了整个犯罪过程,为此他重返犯罪现场,杀死了认为是目击证人的超市店员。最后云城警方在这个思路下,一举逮捕了嫌疑人徐达江。马小文询问过他为什么要挖出超市店员的双眼,徐达江满不在乎地说,他听说人的眼睛临死前会像相机一样拍下最后一幕,因此他挖掉了超市店员的双眼,并踩碎。

这是一个冷血的人。

宋诚急忙打电话到看守所提醒他们不要把王大宇和徐达江关押在一起,毕竟王大宇有可能不是凶手,跟这么一个冷血恐怖的人待在一个房间,过于残忍。出人意料,看守所说他们两个被关在一个房间有两天了,而且那个徐达江也不像传言那么恐怖,就是一个话痨,逮到人就说个不停,而王大宇几乎一个字都不说,二人还挺和谐的。

同类推荐
  • 怪影迷踪

    怪影迷踪

    一张神秘的纸条,一个延续了三十年的情仇爱恨。造孽者一个个的神秘死亡,搅得当地人人心惶惶。公安局鉴定,尸体旁的纸条乃是三十年前被害者的笔迹。莫非真的是鬼杀人?然而,世间是没有鬼的,一切都是那个家伙所为。
  • 小镇上的俩丫

    小镇上的俩丫

    田永元,生于1949年3月,山东蓬莱人。国家一级作家,全国著名铁路作家。1993年创办《中国铁路文学》,任副主编、主编;曾担任沈阳铁路局秘书科副科长、《沈阳铁道报》副主编,现任《鸭绿江》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新诗学会常务副会长,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一个地方总会有一个地方的特点。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见,水土的不同,特点就明显起来。甚至这个地方和那个地方,人的性格都会有显著的差异。就像自然界里的花卉树木,各种类别都各有特点。关键一点是树木的水土形成了它们的差异。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四签名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四签名

    《四签名》是柯南·道尔继《血字的研究》之后,创作的第二篇中篇推理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它的影响长久而深远,获得了各层次读者的喜爱。故事发生在1887至1888年之间,讲述了英国贵妇人梅丽·摩斯坦在其父亲失踪后,每年都会收到一个匿名寄来的包裹,原来这其中牵涉着一个密谋。福尔摩斯根据生活中的表象与细节,运用想象与经验,以丝丝入扣的逻辑推理,得出了一个个可怕而又令人惊叹的推论。小说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活动进行了客观的揭露和反映,一经问世便获得巨大成功。
  • 天无绝人之路(中国好小说)

    天无绝人之路(中国好小说)

    宋村在妇女主任赵秋玲的带领下准备办一个造纸厂,千辛万苦集资了近7万元启动资金,但是却面临着各级机关的层层盘剥和利用。当这一笔资金在拉关系办审批等等繁琐手续过程中消耗殆尽时,造纸厂还没有建成一砖一瓦。为了还清集资款,绝望的赵秋玲最终走向了不归路。小说以沉重的笔调揭示了村办企业的恶劣环境,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 乞丐大掌柜

    乞丐大掌柜

    民国1919年,从山东流落到北京的小乞丐栾学堂,因救了老板的女儿有幸在济丰楼里当堂倌,从此开始了他的餐饮人生。一路走来,他被选择过,也被抛弃过;被幸运光临过,也被重重打击过;但他心中永不放弃对生活的信念,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建了餐饮名店丰泽园。栾学堂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和努力,渐渐变成了内心强大的商者。他跌宕悲喜的经历教会人们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奋斗,用脚丈量梦想。
热门推荐
  • 森林有鹿,木槿花开

    森林有鹿,木槿花开

    随便写写,不知道会如何,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毕幺的新作品推荐另一本新书《不一样,今天的你》
  • 刺客辰星

    刺客辰星

    不是都市杀手,是异界刺客刺客辰星,无意间陷入惊天密谋的一角,如同沼泽一般无法自拔为解除必死的命运而踏上旅行这里只有信奉刺客条例的刺客才能活到长久
  • 血色幽灵

    血色幽灵

    看似平静无波的小县城却暗潮汹涌,一连串的凶杀案搞的刑警队长李大川一个头两个大,他能否智擒凶手,保家乡一方平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天贩卖商

    诸天贩卖商

    论如何成为诸天最有钱的人?拥有氪金体质的陈秀无奈叹息,不管在什么地方,没钱都是寸步难行,连修炼都困难。升级打怪太慢,探索遗迹太少,与大宗门友好交流又没有实力,怎么办?叮,发现宿主,绑定宿主,诸天商人系统开启……诸天最大的拍卖会中,陈秀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悄悄掀开衣角,神色严肃的对身边的一位顶尖修士说道:“客人,有喜欢的吗?”
  • 美好的时光从遇见你开始

    美好的时光从遇见你开始

    原以为你我之间只是一场协议婚约!总有一天会分道扬镳!后来才知道,你愿意倾尽所有只为我一人!原以为我不会爱上你!想尽办法远离你。可是你却在每每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我身边,给我从未有过的温暖!不知不觉中便爱上了你。。。。。陆先生!余生请多指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就做我的猫

    就做我的猫

    拥有几万粉丝的vlog博主茂小露,因为是四分之一的德国混血儿,拥有一双蓝眼睛。有一睡就会“梦到自己是猫”的神奇体质,而且该死的还是高冷男秦陌的猫。“怎么会这样?”“就做我的猫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