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35800000004

第4章 每双眼睛里都有星空

人离开母体,对外部世界的第一感知,是冷。初生婴儿自然地蜷缩稚嫩的身子,皮肤的知觉先于视觉,与外部世界进行接触。婴儿有光感,但看不见外部世界。世界摆出来的脸孔是狰狞鬼魅,还是和蔼天使?是锦绣延绵,还是沧桑破碎?婴儿看到的是天地混沌、灰蒙蒙的一片。这是万物的原始形态,以气体的环流遮蔽了光照下的玩具、桌椅、窗户、树木、河流、山川……奶水肿胀的乳房、自己赤裸的身子。这是否喻示:人的一生是盲目的,在岔路口分辨不出哪一条路回家更近;人的一生注定是以灰色看世界的,色彩会在某一瞬间尽失;悲伤感是一个影子,伴随终身;没有光的时候,影子嵌入肉身。在杏花开遍的山冈,在蔷薇藤蔓密布的河畔,在傍晚薄雾游弋的村前,当我们一个人伫立或独行,茫然无措的伤感像细细阵雨,淋湿全身。一个月,婴儿有了简单的色彩感,视角90度。三个月,视角180度。四个月,婴儿建立了立体感。物象在婴儿四个月之前,都是扁平的,扭曲的,甚至无法辨析大与小。这样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世界呢?整个世界都深深陷在一个窄小的凹镜里。初生婴儿眼睑耷拉,显得睡眼惺忪,处于一种完全无知无觉的状态,睫毛也不闪动:没有惊吓、绝望,没有喜悦、兴奋。一个月后,婴儿每长一天,可视距离就远一米。六个月后,可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地好奇看世界。

在江西东北部,七岁以下的小孩不可以出现在祭祖的仪式上,认为小孩有天眼,可以看见故去的老人坐在桌子上喝酒吃饭,老人吃饱喝足后会把小孩带走。一年之中,清明、七月半鬼节、除夕夜,我家是要祭祖的。我祖父在节前一天,交代父亲要准备香、纸、鞭炮和一桌好菜。祭祖仪式设在厅堂,八仙桌摆中间,上了菜,由我洗脸上香,放鞭炮,把大门关上,烧纸,白酒添三次。菜没了热气,再把香送出来,作揖,插在路边。祭祖算是结束了。这个过程,小孩被关在房间里,不可以嬉闹啼哭,更不可以跑到厅堂里。祖父说,祭祖时,小孩能看见先人用膳。大人也能看见先人,但要站在阁楼上,倒穿蓑衣,不能出声,香烧了一半,就可以见先人了。假如先人看见有人看他吃饭,先人会把人带走。但谁也没尝试过倒穿蓑衣看先人吃饭。

眼睛,一个最纯净的球体,一个最浑浊的球体。我们用眼睛去辨别色彩,明晓四季。我们站在山巅远眺潮起潮落。星星紧挨星星,有序深邃的闪烁,使我们多次不由自主地仰望。人面桃花。紧扣的柴扉铺满厚厚的积雪。在河边慢慢消失的背影。布满皱纹的脸。疾驰而来的列车,又疾驰而去。夤夜的大街,秋叶在缓缓飘落。滴着血丝的刀。棕黄色的围巾。渐渐在灌木林中远逝的河流。

认识另一只眼,认识道路,认识陌生,认识体液。瓦蓝的,除了天空,还有什么?龟裂的,除了大地,还有什么?开出来的是花朵,凋谢的也是花朵。亮起来的是光,熄灭的也是光。眼睛所达的是有限,不可达的是无限。眼睛包裹的是爱,也是恨,把无限的世界包裹在眼球里。我们初生时,睁开眼,感光世界里,第一个出现的人是母亲,再出现父亲、兄弟姊妹。这是离我们眼球最近的人。谁可以忘却自己父母的眼睛呢?悲伤的,幸福的,爱怜的,疼惜的,父母的眼光有强烈的温度感和炽痛感。

我出生在大户又贫困的农人之家,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操持一家吃喝,我现在是难以想象当年缺衣少食所带给母亲的焦虑。在记忆之中,清晨锅里的水都滚热得翻着气泡,她却常常不知下锅的米在哪儿,她坐在灶膛前的板凳上,痴痴发呆。母亲端一个畚斗去借米,借了好几家,都空手而归——有剩米的人家少之又少,哪肯轻易外借呢?灶膛的木柴啪啪地响,仿佛一种催促声。火光映在母亲的脸上,有灼热感。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灶火,火苗在她眼球里跳跃。她的眼球那么大那么空,以至于容不下一滴泪水,像天空容不下雨。我坐在她身边背课文。我一边背,母亲一边用手抚摸我的头,最后把我抱在她大腿上,紧紧抱着。她的眉骨有些突兀,浓黑的眉毛像古老的屋檐。母亲明澈焦虑的眼睛,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阅读生活第一章的必修课。我们家里的早餐,通常是煮红薯、粟米、煮玉米粉羹,外加辣酱、霉豆腐。每次碾米回家,母亲用笸箩把米匀开,细细地挑拣米堆里的小石子、谷壳等杂物。她的瞳孔里散射一种洁白的光。这种光通过心脏喷出,在瞳孔找到出口。她一遍一遍地匀米,把米抓在手上又放下,放下又抓起来。她的眼睛里,看见了什么?我看到了母亲眼里的星系,在无垠的天幕,把无瑕的亮光滴到我脸上。

现在,我母亲已七十六岁,走路蜗牛一样。每次我回家,母亲以手扶额,辨认来人是谁。她的眼睛有一层薄翳。那是岁月积压出来的云层。她枯瘦的脸多了一份平静、刚毅和从容。她的眼神软软的,呈液态,像水蒸气液化后的形态。这是我的光源。我不知道人的一生,最终坚持的是什么,最终放弃的又是什么。我知道,当母亲的眼睛看着自己,是审视,是寄望,是担忧,我都没有理由不忠实地活着。人子,在母亲面前是赤裸的。母亲不识字,也从不给我做任何的决定。她给我唯一的人生建议是坦诚地活着。我十六岁离家,三十岁结婚,在这个像黄鼬一样挖道、打洞、筑窝的过程里,我几度对生活感到深深的绝望。每次无望至内心即将崩塌时,我默默地回到母亲身边。在厢房里,我把信件、写好的诗歌、日记本一页一页地烧掉。母亲陪着我,一句话也不说。她知道,烧一次,灰烬会掩埋一个人;烧一次,他儿子的青春会短一截。每次烧完,我会抱着母亲恸哭。她坐在竹椅上,她的眼睛像一个深深的洞穴,阴暗,潮湿,有呜呜的气流在萦绕。哎,哎,她用叹气来劝服她的儿子。她用气流涤荡她儿子心中的灰尘。

眼睛是人和动物身上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的眼睛结构也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眼睛主要由眼球和眼副器组成。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眼副器包括睫毛、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和眶脂体与眶筋膜。世界上,任何一种科学制造,都不如动物进化而来的感觉器官构造更科学。神性、神秘性、科学性、和谐性,每一种感觉器官都具备,同时具备审美性、象征性、适用性。这些特性表现得最为完美的是眼睛。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物体可以用来贴切地比喻眼睛,比较认可的比喻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路加福音》这样写眼睛:

没有人点灯放在地窨子里,或是斗底下,总是放在灯台上,使进来的人看得见亮光。你的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亮了,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所以,你要省察,恐怕你里头的光或者黑暗了。若是你全身光明,毫无黑暗,就必全然光明,如同灯的明光照亮你。

我们用眼睛来区分世界的美、丑、善、恶,感知悲、欣、惊、愁。但美与丑、善与恶会互相遮蔽。金庸借用殷素素之语向张无忌说出他的箴言。殷素素说:“你记住,你长大了不要相信女人的话,越漂亮的女人越不可信。”我修改一下,告诫我的子女:“漂亮的话不可信,打动人心的话更要警惕。”蒙蔽眼睛的不仅仅是美色,还有比美色更隐蔽的言辞。一个眼睛明亮的人,必是一个用心智看人而非肉眼看人的人。一个辽阔的人,必是用信仰看人的人。

因为美,人有了淫念,有了私欲,这是眼睛带来的人性之恶。因为美,人有了修行,有了悲悯,这是眼睛带来的人性之善。眼睛把繁杂的人世,进行归类梳理。而美,呈现给眼睛时,有时过于短暂;或者说,我们对美的停留过于匆匆,我们活得过于物质。相机和摄影机把我们丢失的,或目所不及的,“留”给我们。昨天,我洗了五张照片。是的,我差不多有十五年没洗过照片了,照片作为事件或时间的物证,带给我更多的是不堪。一张是与父母的合影。这是第一次与父母单独合影。在老家的柴垛前,拍照时,我想起十八年前去世的祖父、二十年前去世的祖母,两个长寿的老人,竟然没和我留下一张合影。我对祖父的爱,超过了对父亲的爱。逝去的不再复返,是眼睛永恒的痛。另外四张,是一个朋友的照片。活着,不可以见面。美国诗人艾米丽·狄金森一生枯守在一个庄园里,她有一首名诗《我为美而死去》。

我们用影像、画笔留住流年,留住山高月小,留住昙花,留不住的是定格在我们记忆里的画面,瞬间释放出来的哀绝、幸福、惊惧、战栗。我们苦苦追寻的,是眼神照射出来的光,把枯萎的、腐朽的、僵硬的心脏激活。我们活得过于具体,我们不可能为美为真理而死。我们的眼睛,除了看衣服、食物、楼房、旅游景点、数字,还能看到什么呢?星星,看不到;露水,看不到;寂静,看不到;心跳,看不到;呼吸,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所以我们只配火化,一生的重量轻于一斤猪肉。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一句感情色彩非常浓郁的话。感情能改变眼睛所看到的色彩,对某些事物进行篡改。匕首成了温柔刀。口腔成了陷阱。情人的眼睛是天上的月亮。玫瑰永远不凋谢。雨滴是伤人的泪。折别的柳枝会在手上发芽。

我们相信了这样的真理:恋人的眼睛是世界上最洁美的湖水。我们也相信了这样的谎言:恋人的眼睛是最洁美的湖水。伤情的是离人泪,动情的也是离人泪。想想看,临别的火车即将启动,呜呜呜,鸣笛声在深夜的站台回响。相别的恋人挥手相望,火车慢慢移动,恋人的面容缓缓退到黑暗的中央。而玻璃前总有一道目光追随着远逝的身影,恋人眼里的那一湾湖水肆意流淌。假如走的那个他,永不再出现,她却日日降临于他的梦境,那么他就是一个抓不住春风的人。假如她不来送行,只告诉他,临走之前去看看江水汇流和翻涌,那么她就是一个被旧时光描绘的人。他和她的眼睛里,储藏的东西是一样的,一样的温度,一样的流淌,一样的闪动,一样的晦暗。

最阴晦的离别,是彼此知道此后不再相逢,但不言说,只用眼睛看着对方,说许多祝福的话语,声音低沉,一次一次地挥手。这个时候,她若淌下眼泪,一定会烧伤脸颊,嗞嗞嗞嗞,冒烟。那么他一定会留下来,他们一生的轨道会改变。他背转身去,快速走了,消失在另一个拐弯口,狭长的巷道有纷落的人迹,有雨伞吹翻在地,路灯忧伤地照着,天依然黑而高远,世界一片虚无。他看到世界一片灰烬堆积。他情不自禁地失声恸哭。她已在另一个岔口。或许她能听到哭声,或许她听到的是长长的沉默,或许她听到玻璃杯落地的碎裂之声。她的眼睛再一次出现在他清晨梳洗时的镜子里,他注视她,像注视自己。他因为长夜失眠而肿胀通红的眼睛,已经丧失闪动的功能。他知道了留给自己人生最后的答案。

体温、瞳孔、心跳,是否正常,是医生观察一个人是否死亡的常规方法。濒临死亡的人,瞳孔已经不能聚光和散光。瞳孔仅仅是物理镜片。东湖妈妈死的时候,只有五十岁,患喉癌备受折磨而死。东湖离婚三年,小女孩四岁。他妈妈在床上不吃不喝四天,一直流着浑浊的泪水。东湖拖着小女孩陪妈妈在外求医三年多,最终还是不治。东湖去北京取了药回来,妈妈已经无法言语。东湖把小女孩领到床前,喊:“妈妈。”妈妈被人搀扶起来,摸摸孙女的头,手再也没离开。潮水从她身上瞬间退得无影无踪。多少次,东湖和我谈起他妈妈的死,他都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妈妈的眼睛,生病时,看着我,像是一种哀求:死神,应该放过一个善良的人,放过一个心里装着有深深担忧的人。妈妈死的时候,眼睛睁得铜铃一样,我叫了一声‘妈妈’,跪了下去。妈妈的眼里滚出了泪水,合眼了。”

人死,眼睛的功能是先于其他感官功能丧失的,重新回到混沌的世界。他要见到最想见的人,才合眼。他了无牵挂,会离去得安详,像沉睡。我胆小,没见过死人。我祖父祖母去世,都是我三哥料理入殓。我惧怕那种沁入骨髓的安详。我父亲也是胆小的人,从不看死人。我祖母去世前三个小时,我守候着,她的眼睛有黄白色的液体,一直淌。她把手放在我手掌上,一句话也没有。她的眼睑轻轻盖在眼球上,和熟睡没区别。我二姑和三姑开始失声抽泣。我祖父在另一个房间里,叫:“荷荣。荷荣。荷荣。”祖母八十六岁,像一棵风蚀的老枫树。房间里的烛火在摇曳。祖母的身体开始下沉,下沉,沉入冰冷的湖水。她所看到的世界一片漆黑。

每一个人都会死。我不惧怕死。我只希望死得有尊严一些,死得不挣扎。

当我老了,我独坐在书桌前,关了灯,轻轻地闭上眼,回想在一生多变的命运之中,是什么使我暗自战栗和无尽牵挂呢?哪一双眼睛让我常常彻夜难眠呢?这双眼睛留给我什么呢?是一滴眼泪,还是一粒坚冰,抑或空空的眼神?

“冬,大雪。路上拥挤着空空荡荡的黑暗,人迹寥落。列车在不知疲倦地奔跑。我靠在硬卧车窗前,紧紧地盯着窗外一闪而过的灯光。雪光漂浮,像大海摇晃虚幻的景象。有一双眼睛,贴着车窗移动,长长的睫毛在扑闪,它和我隔了一块厚厚的磨砂玻璃。”我打开灯,写下了这些。我放下笔,把镜子拿过来,照见自己水分不多的脸和干涸的眼睛。我的眼睛因长年的焦虑,显得空茫。我已看不见人,被一个不知所终的影子堵塞。我的眉毛发白,接近死亡的慈祥,使我的眼睛看起来,有枯井一样深,不时涌上寒凉的人世之气。我找出那本书,重新把那些美好而破碎的文字读一遍。我画下了当年在院子里栽种的黄梅花,画下屋顶上消散的炊烟,画下手镯和项链,画下眼球,画下玫瑰,画下没有挥别的手,画下宝蓝的颜色,画下羞涩的乳房……这些作为记忆的遗嘱,将留下最后一根火柴,给记忆取暖。

据说,人死的时候,最后合眼时,会有一个最放心不下的人出现在眼球里,一生之中最美好的片段会滑翔而来。这个人这个片段,将是死者恪守至邈远无影无息的秘密。被死亡带走的秘密,没有影像没有形体没有颜色。但他能闻到秘密本身的气味、温度、血流。那时他已无法言语。作为这个秘密的唯一保管者和参与者,他要把钥匙交出来,伸进窄小的锁孔,打开一个神性的房间。让一个将死之人慢慢哽咽或无咽,他的喉结缓缓而费力地蠕动,他把储蓄在体内最后的水放闸到一条幽暗的河流里。他浮木一样漂移。他石头一样下沉。他的眼球里出现了海市蜃楼般的往昔:

这是一个寒冷沉寂的下午,雪渐渐停了,风轻轻地拍着玻璃窗。你穿棉质的布裙,围一条长围巾,坐在窗前。他第一次听到了江水在你心房翻滚的声音,滔滔而来。你说:“我已经没有眼泪了。”他看见你的眼睛,像冬天的天空。他抚摸你的头发,把你抱在怀里,说,爱你的白发。他知道,涌出来的泪水是痛,涌不出来的泪水更痛,泪水往体内流的时候,夹带着砂砾,有粗糙感和刀刮感。泪水由百分之九十八的水分、百分之二的血液盐分及其他成分组成。你把挤压出来的盐分又带了回去,像把剔出来的毒又再次注入静脉。你的眼球有深深的凹陷感——火山运动后,火山口塌陷,最后形成湖泊,沧海桑田——所容纳的生活给他巨大的投影,每一缕光都有斑驳的折射。他触摸到了湖面静止又咆哮的风,灌入他心脏,不断回旋交错,掀起漩涡。薄薄的风声,犀利,刀片一样刮。他的手捕捉住了你浑身的震颤和幸福的痉挛……

现在,他带着秘密去了乌有之乡。他将以梦为马,嗒嗒的蹄声,响彻于死寂的长安街,他再次独行。他的体温化为乌黑的墨水,洒在陈旧的书桌上。他多么安详,仿佛一生从未有过遗憾,仿佛他曾经美好的相逢其实从未发生。最后送走他的人,看不到他曾有过悲伤。他的眼睑紧紧地把世界关闭在一个芝麻大的瞳孔外面。三月的油菜花,一条河的上游,从来就是虚幻的桥,墨迹中彼此热烈的呼吸,念念不忘的深夜耳语,对另一个人命运的牵挂,不知疲倦的唇,大雪中紧紧拥抱的黄昏,低沉的略有破碎感的声音,这些曾交织在他体内形成的淤血,彻底从他身体上流走,消失在时间的漏缝里。

我们再也看不到他的眼睛。他的眼睛紧紧地嵌入了一个坚果壳里。

同类推荐
  • 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

    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

    《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是作家曹蓉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二十余年写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散文杰作,展现了作者不同时期对爱情、女性和生活、亲情等主题的思考,更是以细腻温婉的笔调书写出我们生活中有情的人生和有情的点滴故事,其中屡屡闪现醍醐灌顶般的爱情金句。
  • 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如果你是个耿直善良的女孩子,眼看着男朋友和绿茶婊玩暧昧,恨不得与小三撕逼同归于尽;如果你是个纯爱主义者,坚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却被周围人朝三暮四的恋爱方式,还有无关群众投来的轻蔑眼神各应得无言以对;如果你是个勇敢率真的梦想家,一面踏过现实中的森森白骨,一面高举着心中的明月,一面追求着内心的那团火,一面又害怕自己被异化;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有一点趣味,有一点狗血,还有一点与众不同;请翻开本书。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文白相间,新旧质素交融,叠置着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承下来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和宋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现存各本的异文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了宋至明清的语言演变,为汉语文白演变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言实录。
  • 莎士比亚喜剧集

    莎士比亚喜剧集

    辑录了代表莎士比亚喜剧创作最高成就的“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烦恼》、《皆大欢喜》中的两篇:《仲夏夜之梦》和《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是一场离奇而愉快的“梦”。仲夏葱郁的森林里,柔美浪漫的月光下,仙子在花丛中轻舞。赫米娅和莱山德、海丽娜与狄米特律斯,因为不如意的婚恋双双来到这儿。他们几经波折,最后在仙王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讲述被放逐的公爵的女儿罗莎琳与受到长兄奥利弗虐待的奥兰多相爱。奥兰多以德报怨,拯救了兄长,使其天良发现,并与西莉娅产生爱情。最终共有四对恋人喜结良缘,皆大欢喜。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已经忘了爱过你

    我已经忘了爱过你

    本书收录了青年作家多多的经典短篇小说。繁忙的都市生活,封闭独立的自我,时常让我们忘记了如何表达爱,向爱的人倾诉内心的情感。作者借助文字,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述发生在都市生活中你、我、他的爱情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薄情帝王的新妃:贴身宫婢

    薄情帝王的新妃:贴身宫婢

    帝位颠覆,一夜之间,她沦为他身边最卑微的宫婢。怜惜不再,他给予她的就只有无尽的折磨和痛苦。心无声的在滴着血,昔日的海誓山盟全部变成无情的讽刺。多少个日夜,她必需长守在红帐外等候着主子差遣,任由磨人的痛麻痹着她的心。辗转承恩,她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他永远不会知道,她是真的曾深深的爱过…只是她亦不知,他本想以感情为手段控制她,却不料赔进一颗真心……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 甘棠之华

    甘棠之华

    念其文,思其行,怀其德,一次靠近巴金丰富精神世界的心灵对话。作为巴金研究会的骨干、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与巴金作品、巴金家人的联系非常密切,掌握了许多秘不示人的一手材料,经过多年积淀,终写成《甘棠之华》。书中首次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关于巴金读书、藏书、著书以及与友人交往的点滴细节与珍贵瞬间,真实还原了巴金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倾向。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国家大事到文坛风云,乃至个人情感等,对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和活跃在那个时代的背影大有帮助。
  • 幽默随心所欲

    幽默随心所欲

    本书献给每一位渴望幸福与成功的年轻人。
  • 工作就是荡秋千

    工作就是荡秋千

    你相信吗?把一张足够大的纸重复折叠52次,其厚度接近于地球到太阳间距离的2倍。通过科学模拟计算,其结论是真实的。这一看似简单的重复动作,它所产生的结果却是惊人的。而这种貌似“突然”的成功,是我们平时脚踏实地去做事才能产生的“奇迹”。本书正是从折纸所引发的思考为线索,依据荡秋千的五个原理,进一步阐述了重复创造成功的要义。愿每一个有志青年积极开启自身“重复”的伟大程序,去创造一系列的成功。
  • 又见六月雪

    又见六月雪

    六月雪六百年一开花,花开六秒便会凋谢,据说见过六月雪开花的人会得到神明的祝愿,可是她却在孤独中度过了千年的漫长岁月,直到遇见了他......
  • 足球燃烧的岁月

    足球燃烧的岁月

    为足球疯,为足球狂!永远记住那为足球而燃烧的岁月。这是一个重生回到过去的少年,本着对足球的喜爱。在球场上叱诧风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