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2400000015

第15章

这头凶神恶煞般的大狗是陈阵去邻近公社供销社买东西的路上捡来的。那天,在回家的路上,陈阵总感到背后有一股寒气,牛也一惊一乍的。他一回头,发现一条巨狼一样大的丑狗,吐出大舌头,一声不吭地跟在后面,把他吓得差点儿掉下牛车。他用赶牛棒轰它赶它,它也不走,一直跟着牛车,跟回了家。几个马倌都认得它,说这是条恶狗,有咬羊的恶习,被它的主人打出家门,流浪草原快两年了,大雪天就在破圈墙根底下憋屈着,白天自个儿打猎、抓野兔、抓獭子、吃死牲口,捡狼食,要不就跟独狼抢食吃,跟野狗差不离。后来它自个儿找了几户人家,也都因为它咬羊又被打出家门几次。要不是牧民念它咬死过几条狼早就把它打死了。按草原规矩,咬羊的狗必须杀死,以防家狗变家贼,家狗变回野狼,搅乱狗与狼的阵线,也可对其他野性未泯的狗以儆效尤。牧民都劝陈阵把它打跑,但陈阵却觉得它很可怜,也对它十分好奇,它居然能在野狼成群,冰天雪地的残酷草原生存下来,想必本事不小。再说,自从搬出了毕利格老人的蒙古包,离开了那条威风凛凛的杀狼猛狗巴勒,他仿佛缺了左膀右臂。陈阵就对牧民说,他们知青包的狗都是猎狗快狗,年龄也小,正缺这样大个头的恶狗看家护圈,不如暂时先把它留下以观后效,如果它再咬死羊,由他来赔。

几个月过去了,“二郎神”并没有咬过羊。但陈阵看得出它是忍了又忍,主动离羊群远远的。陈阵听毕利格老人说,这几年草原上来了不少打零工的盲流,把草原上为数不多的流浪狗快打光了。他们把野狗骗到土房里吊起来灌水呛死,再剥皮吃肉。看来这条狗也差点儿被人吃掉,可能是在最后一刻才逃脱的。它不敢再流浪,不敢再当野狗了。流浪狗不怕吃羊的狼,可是怕吃狗的人。这条大恶狗夜里看羊护圈吼声最凶,拼杀最狠,嘴上常常有狼血。一冬天过去,陈阵杨克的羊群很少被狼掏、被狼咬。在草原上,狗的任务主要是下夜、看家和打猎。白天,狗不跟羊群放牧,况且春季带羔羊群有石圈,也隔离了狗与羊,这些条件也许能帮这条恶狗慢慢改邪归正。

陈阵的蒙古包里,其他几个知青对“二郎神”也很友好,总是把它喂得饱饱的。但“二郎神”从来不与人亲近,对新主人收留它的善举也没有任何感恩的表示。它不和黄黄伊勒玩耍,连见到主人摇尾的幅度也小到几乎看不出来。白天空闲的时候,它经常会单身独行在草原上闲逛,或卧在离蒙古包很远的草丛里,远望天际,沉思默想,微眯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对自由草原向往和留恋的神情。

某个时刻,陈阵突然醒悟,觉得它不大像狗,倒有点儿像狼。狗的祖先是狼,中国西北草原最早的民族之一——犬戎族,自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两条白犬,犬戎族的图腾就是狗。陈阵常常疑惑:强悍的草原民族怎能崇拜人类的驯化动物的狗呢?可能在几千年前,草原狗异常凶猛,野性极强,或者干脆就是狼性未退、带点儿狗性的狼?古代犬戎族崇拜的白犬很可能就是白狼。陈阵想,难道他捡回来的这条大恶狗,竟是一条狼性十足的狗?或是带有狗性的狼?也许在它身上出现了严重的返祖现象?

陈阵经常有意地亲近它,蹲在它旁边,顺毛抚摸,逆毛挠痒,但它也很少回应。目光说不清是深沉还是呆滞,尾巴摇得很轻,只有陈阵能感觉到。它好像不需要人的爱抚,不需要狗的同情,陈阵不知道它想要什么,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它回到狗的正常生活中,像黄黄伊勒一样,有活干,有饭吃,有人疼,自食其力,无忧一生。陈阵常常也往另处想:难道它并不留恋狗的正常生活,打算返回到狼的世界里去?但为什么它一见狼就掐,像是有不共戴天之仇。

从外表上看,它完完全全是条狗,一身黑毛就把它与黄灰色的大狼划清了界限。但是印度、苏联、美国、古罗马的狼,以及蒙古草原古代的狼都曾收养过人孩,难道狼群就不能收留狗孩吗?可是它要是加入狼群,那马群牛群羊群就该遭殃了。可能对它来说,最痛苦的是狗和狼两边都不接受它,或者,它两边哪边也不想去。陈阵有时想,它绝不是狼狗,狼狗虽然凶狠但狗性十足。它有可能是天下罕见的狗狼,或狗性狼性一半一半,或狼性略大于狗性的狗狼。陈阵摸不透它,但他觉得应该好好对待它、慢慢琢磨它。陈阵希望自己能成为它的好朋友。他打算以后不叫它二郎神,而管它叫二郎,谐二狼的音,含准狼的意,不要神。

陈阵等着杨克和高建中起床,在蒙古包外继续喂狗,逗狗崽,抚摸没有表情的二郎。

他们四个同班同学,住进自己的蒙古包已有一年多了。四个人:一个马倌,一个牛倌,两个羊倌。

好强又精干的张继原当马倌,跟着巴图和兰木扎布放一群马,近500匹。马群食量大,费草场,为了不与牛羊争食,所以必须经常远牧。深山野场,狼群出没,远离营盘,住在只够两人睡进去的简易小毡包里,用小小的铁圈马粪炉凑合野炊,长年过着比营盘蒙古包更原始的生活。马倌的工作危险,辛苦,担责任,但是马倌在牧民中地位最高,这是马背上民族最骄傲的职业。

马倌套马是一项优美、高难的艺术,也可变为套狼杀狼的高超武艺。马倌为了给己给人换马,给马打鬃、打药,还要阉马、验马、驯生马,几乎天天离不开套马。从古至今,草原民族的马倌练就了一身套马绝技,使用一根长长的套马杆,在飞奔的马背上,看准机会,探身抖杆,抛投出一个空心索套,准确地套住马脖子。好马倌一套便中,很少落空。此技用来套狼,只要马快,与狼的距离短,或有猎狗帮忙,同样能套住狼。然后拧紧套绳,拨马回跑,将狼勒昏勒死,或让猎狗咬死。草原狼在白天极怕套马杆,一见带杆的马倌,掉头就逃,或者卧草隐蔽。陈阵经常想,狼畏日战,善夜战,可能跟套马杆有关。蒙古草原套马杆的历史起码有几千年了,这么长的时间足以改变蒙古草原狼的习性。

额仑草原上的套马杆,是陈阵见过的最漂亮、做工最讲究的杆子,比他在报纸杂志照片上看到的其他旗盟草原牧民的套马杆,更长更精致更实用。额仑草原的马倌自豪地说,额仑的套马杆是全蒙古最高级、最厉害、最漂亮的杆子。额仑草原地处内蒙古著名的马驹河流域的北部,是历史上蒙古名马战马——乌珠穆沁马(古称突厥马)的主要产地之一。马是蒙古人赖以生存的重要伙伴和战友,马倌的套马杆当然也不能凑合了事。额仑马倌的套马杆奇长奇直,光滑顺溜。长——杆子总长大约有五六米至六七米,那些特长的杆子大都是用两根桦木杆楔咬胶接而成的;陈阵还见过近九米长的套马杆,杆子越长就越容易套到马和狼。直——直得如同一根没有竹节的长竹。为了直,马倌必须用刨子把桦木杆上的歪扭节疤细细刨平,实在刨不直的地方就把杆子放在地上用湿牛粪焐,等焐软了再用一套挤杆的杠杆工具慢慢挤直。长杆顶端还拴接一根一米半长的、指头粗细的小杆,小杆顶端用马鬃编成辫子花,勒紧杆头,在编花上拴套绳就不会滑脱。套马杆的套绳是草原上最坚韧、最抗拉拽的绳索,它不是用细牛皮条做的,而是用羊肠线拧出来的,工艺复杂,这是整个套马杆上唯一不能自己做的东西,必须到供销社专门柜台去买。最后,还要用羊毛加鲜羊粪攥住套杆使劲擦抹,把雪白的杆子抹成羊粪色,等羊粪干了以后再用软布抛光,套马杆表面就有一层沉着光亮的古铜色,长杆便像一件锐不可当的古代金属武器。

马倌骑着马,一手夹端着套马杆的时候,杆梢会由套绳的重量自然下垂,套绳也垂成一个飘动的绞索。整个杆子会随着马步的起伏轻轻颤悠,仿佛活蛇一样。草原狼都见过被套马杆套住勒死的狼的惨状。可能在狼的眼里,套马杆就像一条长长的蛇龙神那样可畏。草原的白天,若在无人的旷野或深山长途走单骑,只要手握套马杆,不管男女老少,就如手持腾格里的神符一样,可以在狼的天下通行无阻。

张继原当了一年的马倌了,他的套技一直很差劲,经常几套不中,胯下的杆子马就不肯再追,常常自己换不成马,还得让巴图替他换。要不就是勉强套住了烈马,但没有在套住的一刹那,及时坐到马鞍后面的马屁股上,以便用马鞍支撑住自己的身体。于是他常常被马拽脱了手,马拖着杆子跑了,不一会儿,费了几天的工夫做成的套马杆,就被马一踩三截。为了练套技,他经常在羊群里练习套羊,追得羊群像遇到狼,追得母羊几乎流产,让毕利格老人一通好训以后才算罢休。后来老人让他先从套牛车后辕头开始练,他的套技才大有长进,近来他已经可以替陈阵他们三个人换马了,这可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张继原很少回家,一个月能在家里断断续续住上一星期就算不错了。每次他一回来,倒头便睡,睡醒以后就会给同伴讲许许多多人、马、狼的故事。

马倌马多腿快,识多见广。牧业队分给马倌的专用马就有八九匹,而且马群里的生马,无主马也可以随便骑。马倌骑马几乎一天一换,甚至一天两换,从不吝惜马力,到任何地方都是一路狂奔,牛气烘烘。马倌到哪个蒙古包都有人求,求换马,求捎信,求带东西,求请医生,求讲小道消息。马倌也是收到姑娘们笑容最多的人,让那些只有四五匹专用马,消息闭塞的羊倌牛倌羡慕得要死。但放马又是草原上最艰苦最凶险的工作,没有身强、胆大、机敏、聪明、警觉、耐饥渴、耐寒暑的狼或军人的素质,生产队里是不会选你当马倌的。四人中能被挑走一个就算走运,其他三人就绝无希望当马倌了。陈阵搜集的许多狼故事,就是张继原陆续讲给他听的。每当张继原回家小住,陈阵就对他好吃好喝好招待,两人在狼的话题上非常投机。马倌处在与狼群生死战斗的第一线,对狼的态度非常矛盾。陈阵和张继原,再加上杨克,三人经常聊得很晚,有时还争论不休。张继原回马群的时候,也总要跟陈阵杨克借一两本书揣着解闷。

高建中当牛倌,放140多头牛。放牛是草原上最舒服的活计,草原上的人说,牛倌牛倌,给个县官也不换。牛群早出晚归,自己认草又认家。小牛犊一个挨一个拴在家门前地上的马鬃绳旁,母牛会准时回来喂奶。只是犍牛讨厌,哪儿草好往哪儿跑,懒得回家,牛倌最辛苦的活也就是找牛赶牛。但牛犟起来,无论怎么打,它都梗着牛脖子,哆嗦着眼皮,赖在地上就是不走,让人气得想咬牛。牛倌属于自己的闲散时间最多,当羊倌的,若是有事就可以找牛倌帮忙。蒙古包没有牛,那日子就没法过了。驾车、搬家、挤奶、做奶食、储干粪、剥牛皮、吃牛肉、做皮活,这些与家有关的事情都离不开牛。马背上的民族,必须得有一个牛背上的家。牛倌、羊倌、马倌各司其职,就好比是一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链条。

陈阵和杨克合管一群羊,1700多只。绝大部分是闻名全国的额仑大尾羊,尾巴大如中型脸盆,尾膘半透明,肥脆而不腻,肉质鲜香又不膻。据乌力吉说,全盟草场中就数额仑的草场和草质最好,所以额仑的羊也最好。在古代,是皇家贡品羊,是忽必烈进北京以后亲点的皇族肉食羊。就是现在,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招待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元首所用的羊肉,也是额仑大尾羊,据说那些国家的元首们经常撇开国家大事来寻问羊肉的产地。陈阵常想,额仑草原的狼个头大得出奇,脑子转得比人还快,可能也与它们经常吃额仑大尾羊有关。羊群中另一种羊是新疆改良羊,是本地羊和新疆细毛羊的杂交品种,毛质好,产量高,卖价高于本地羊毛三四倍,但肉质松,无鲜味,牧民谁也不爱吃。

再就是山羊,数量很少,只占羊群总数的二三十分之一。虽然山羊啃草根毁草场,但山羊绒价值昂贵,而且山羊中的阉羊大多有利角又胆大,敢与狼拼斗。羊群里放进一些山羊,常常可以抵挡孤狼独狼的偷袭。因此,蒙古羊群的领头羊通常都由几十只大角山羊担任。头羊们认草、认家又有主见,走到草好的地方就压住阵脚,走到草差的地方就大步流星。山羊比绵羊还有个优点,就是它一受到狼攻击就会咩咩乱叫,起到报警的作用。不像绵羊,胆小又愚蠢,被狼咬开了肚子也吓得一声不吭,任狼宰割。陈阵发现蒙古牧民擅长平衡,善于利用草原万物各自的特长,能够把矛盾的比例,调节到害处最小而收益最大的黄金分割线上。

两个羊倌一人放羊,一人下夜。放羊记工十分,下夜记工八分。两人工作可以互相轮班,互相调换,一人有事另一人经常连干一天一夜或两夜两天。如果狗好圈好,春季下夜照样可以睡足觉。但夏秋冬三季游牧,没有春季接羔营盘的土石羊圈,只靠半圈用牛车、栅栏和大毡搭的挡风墙,根本挡不住狼。如果狼害严重,下夜绝对是件苦差事,整夜甭想睡觉,要打着手电围羊群转,跟狗一块儿扯破嗓子叫喊一夜。乌力吉说,下夜主要是为了防狼,每年牧场支付下夜工分费用就占了全部工分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是牧场支付给狼的又一大笔开销。下夜是牧区蒙古族妇女的主要职业,女人晚上下夜,白天繁重家务,一年四季很少能睡个整觉。人昼行,狼夜战;人困顿,狼精神。草原狼搅得草原人晨昏颠倒,寝食不安,拖垮了一家又一家,一代又一代的女人。因而,蒙古包的主妇,大多多病短寿,但也练出了一些强悍拖不垮的、具有一副好身骨女人。草原狼繁殖过密,草原人口一年年却难以大幅度增长。

然而,古代蒙古草原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人口过剩,而大范围垦荒求食的事情。是草原狼控制了草原人口舒舒服服地发展。

羊群是草原牧业的基础,养着羊群有羊肉吃,有羊皮穿,有羊粪烧,有两份工分收入,草原原始游牧的基本生活就有了保障。然而羊倌的工作极为枯燥单调,磨人耗人拴人,从早到晚在茫茫绿野或雪原,一个人与羊群为伍,如果登高远望,方圆几十里见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说话,不敢专心读书,时时得提防狼来偷袭。每天总有苏武牧羊那种孤独苍凉,人如荒草的感觉,挥之不去,侵入膏肓。陈阵常常觉得自己老了,很老了,比苏武还要老。千万年的草原一点儿都没变,人还在原始游牧,还在与狼争食,争得那样残酷,那样难分胜负。陈阵经常觉得自己好像是流落到草原的北京山顶洞人,遇到的敌人还是狼。如果哪天在草原晨雾中,手持节杖的苏武,或是围着兽皮的猿人向他走来,他都不会吃惊。可能他们相遇时,彼此比比划划说的话题还是狼。额仑草原的时间是化石钟,没有分秒点滴漏出。是什么东西使草原面容凝固不动,永葆草原远古时代的原貌?难道又是狼?

同类推荐
  • 六月半

    六月半

    本书收入70后女作家付秀莹不同时期中篇小说十多篇:《爱情到处流传》《花好月圆》《灯笼草》《小米开花》《锦绣年代》《旧院》等。
  • 歌的传说

    歌的传说

    这是一部描写贵州山歌文化和老百姓平凡爱情的乡土小说。白云寨的土匪窝解散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成为了一个世外桃园般的山寨。从小没有母亲的水娃,跟着马太公学习二胡和山歌,白云山上从此有了美妙的声音。一场旱灾的来临,让生活在平静中的人们为了一颗粮食而拼命起来,而懂得知识的曹先生,却让两个女儿勒紧肚皮,供养水娃读书认字。水娃成了白云寨文化的继承人,但他却喜欢上了仇家的女儿黄二妹,几经周折,正当水娃要和心上人成亲的时候,父亲在磨坊救人而丢了性命。黄二妹不顾家族的反对嫁给了水娃,却因难产而死,此后水娃孤独一人,牵着牛唱着山歌……
  • 摘豆记(中国好小说)

    摘豆记(中国好小说)

    道士神秘地对小锐说,做满七七四十九件善事,你将看到你所求之事发生奇迹。这是小说借用的外壳。小锐长高心切,当真每天都去做一件善事,眼看已经积满四十八颗豆子了,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小锐的朋友明珠,临产之前被男友抛弃,小锐只得一边照顾产妇明珠和她刚生下的婴儿,一边替明珠跟男友家里交涉。有一天,小锐发现明珠扔下孩子跑了,她只好把那个婴儿抱回家,却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无奈之下,小锐也像明珠那样,将婴儿第二次遗弃了。小锐最终功亏一篑,没有积满四十九颗豆子。
  • 魔山(上)

    魔山(上)

    20世纪伊始,德语文学诞生了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这部仅用四年时间写成的“伟大小说”,不仅奠定了年方二十六岁的作者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坛地位,还开启了德语文学的一个新时代,一批世界级的大师随之崛起,特别是原本薄弱的长篇小说创作园地里更可谓人才辈出,长篇小说的创作更加硕果累累。于是在20世纪上半叶,德语文学出现了一个堪与歌德、席勒时代媲美的高峰,而托马斯·曼本人,则被誉之为这一兴旺发达时期的“火车头”,并且于1929年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缺角的公证书

    缺角的公证书

    巫秀梅在宏理建筑公司当会计刚一年就死了。所有的人都很意外,又都觉得她死得很可惜。巫秀梅很年轻,刚22岁,原本工作也不错。都认为她不该这么早就死去的。但她毕竟是死了,这是事实,很明显。还有一个事实就不那么明显了。巫秀梅是被坏人谋杀呢,还是自杀身亡,或者只是个意外?来现场调查的公安局刑侦支队二级警官老杨,暂时还没有找到巫秀梅之死属于他杀、自杀,或者意外的证据,因此,上述三种可能都不排除。
热门推荐
  •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丹青引

    丹青引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丹青引》演绎人生所有的悲欢离合,情情爱爱,生离死别,都寄托在一尺素笔,一方淡玉上,人们分分合合的悲喜与苦乐,也只不过是历史的车轮下碾过的小水塘里的一滴泪,见证感情的也只是画笔下掠过空气的一幅丹青。
  • 不平凡的守护者

    不平凡的守护者

    王小虎:执行这就执行······
  • 顾云柒

    顾云柒

    [1V1,男强女强,双洁]白族嫡女白云染,忽然死亡,死因不明,魂入异身。她,是镇国将军之女。五岁丧母,六岁被卜命中带煞,被迫前往无望山苦修十年。十年之后,盛势归来。她用实力向所有人证明,她就是个煞星,遇谁克谁,谁惹谁倒霉。他,是傅家独子,少年天才,却在七岁时为救皇太子摔下悬崖,九死一生保住了性命,但记忆全失,且自此体弱多病。他们,相逢于太平盛世,情定于风云之间。*****如果,不曾爱而不得,就永远不会明白两情相悦的珍贵……人,只有经历过失去,才会懂得珍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隐雪洞异能人

    隐雪洞异能人

    有那么一个终年积雪,寒冷无比的山洞,在那里大到能装下一个民族,里面住着异能人。这个山洞,它就是隐雪洞。
  • 教你学射击(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射击(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男神笼罩:霸宠无极限

    男神笼罩:霸宠无极限

    三年后重逢,他搂着她一阵狂亲;她的订婚典礼上,他更是霸道抢婚;她一相亲,他就给她掐桃花!景如夏终于忍无可忍,一把甩出身后的小包子!“没看到我已经有你弟弟的儿子了吗?我们不可能!”男人直接提起小包子。“乖,叫爸爸~”景如夏:“……”
  • 上古萌神在我家

    上古萌神在我家

    “吾乃白雪君是也!”泰央在整理收藏家爷爷的遗物时,从一张奇怪的古书帛页里蹦出了一个名为白雪的上古妖怪。这个妖怪是个皮肤非常白皙的美少年,但同时也是一个食量可怕的吃货。他能吃掉任何东西,无论是食物还是……人的喜怒哀乐情绪。而悲惨的是,对这个妖怪来说,泰央的喜怒哀乐是一种比高级点心还高级的无上美味!所以——“你要多笑哦,你现在的心情就好像白奶油一样甜呢!”“哭吧!你的眼泪就仿佛最高级的松露,味道棒棒的!”神哪,请告诉她到底该怎么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