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82000000039

第39章 (五十六)我家的珍姑娘

烈日当头,走在上班的路上,我突然看到树荫下有几个满头银发、面容和蔼的老婆婆,正在打纸牌--上大人。我不由得黯然神伤,突然想起珍姑娘,我们家只有珍姑娘会打这种牌,珍姑娘走了有十多年了,但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不时在我脑海里闪现。

珍姑娘生于民国,是家中的独女,一出生就被视若珍宝的宠着。那时外太祖家境殷实,在镇上最繁华的两条街上做着油面生意,拥有数间很大的铺面。小小的珍姑娘心灵手巧,不仅精通女工,更是会识字、做账。家里所有铺面的账目都是珍姑娘一笔笔详细记录,装订成册,好让太爷爷随时盘账查用。

然而好景不长,珍姑娘豆蔻年华时,武汉却惨遇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下,珍姑娘的家乡整整遭受了七年的蹂躏和苦难。丧心病狂的日本人一把火,就烧毁了整个集镇。可怜的舅爹来不及躲避,被日本人抓住了。日本人在他脖子上吊大水桶,用竹签刺他的十指。珍姑娘带着细软侥幸逃出,躲在山里,只能无声地抽泣,过着流离失所,担惊受怕的日子。从我记事起,珍姑娘常常满含悲愤地告诫我:日本人最坏!一定要牢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在我的记忆里,珍姑娘不仅会识字、算账、做饭,她的一双巧手还会绣花、做衣服。珍姑娘古稀之年,在端阳节前还应景的为我的侄儿做过一串串的玩具猴子,里面是用棉花镶嵌的,外面是各色的绒布包着的,眼睛和嘴巴是特意用粗粗的金线绣上去的。几只猴子首尾相连,形态各异,活灵活现。那年珍姑娘喜闻我诞下儿子,她老人家年逾七十,眼睛已看不清针脚了,还摸索着为曾外孙赶做了一双绿色缎面小鞋,柔软而精巧,最适合婴儿穿了。只可惜珍姑娘这精湛的女工失传,想必我姐妹们像我一样愚笨,竟无人再有那样的巧手。

记得小时珍姑娘常常挎着一篮鸡蛋,带我去看望一位远方的阿婆。在阿婆家“吃米茶”时,我发现阿婆那黑缎子的三寸金莲,走路轻轻的很是神秘、美妙。我竟然学着她的样子小心翼翼、故作斯文走起碎步来,珍姑娘黑着脸立马拉住了我。阿婆娓娓地向我说起她小时五岁左右,就被父母哄骗裹脚的惨痛经历,说到痛心处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不禁泪花点点,珍姑娘也陪着抺泪并安慰道:“好姐姐,别伤心了,苦日子都熬过去了。”阿婆见我好奇,就伸起右腿,缓缓褪去袜子,只见一个翘起的趾头,依稀可辨上面的指甲,旁边却模糊不清。我蹲下身子,昂起头看那脚趾和脚跟早已从中折断,形成一条由两端站立的曲线,脚掌变形消失,脚背凸起,脚趾的正面因此变成了脚板心,完全扭曲地压在了脚板底下。这分明是一双畸形、病态的脚呀!我当时惊讶得把刚吃的米茶全吐了。珍姑娘忙把我抱在怀里,拍拍我说:“不怕,瞧奶奶是大脚!幸而你外太祖开明,没有让我缠足。这是封建社会的恶俗,残害了数不清的中国妇女。这种“美”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它是不健康的……”我打量着珍姑娘结实的大脚板又看看自己的脚,突然觉得很自豪,这样的脚板走起路来多稳当。我高高兴兴地挽着珍姑娘的手雄赳赳、气昂昂回家了。

夏天回老家时,珍姑娘就会给我梳辫子,弄好吃的。有一次,我不知和哪个疯丫头玩在一起,被传染了满头的虱子,瘙痒难忍。珍姑娘就在桌子上铺上一张白纸,拿着一把篦子在我头上密密地梳,然后把篦子倒磕在纸上,再对着光细细寻找那些黑色的虱子,用指甲狠狠地掐死,然后再梳,这样反反复复,直到我头上干干净净的一个虱子也没有,珍姑娘才罢休。我喜欢吃栗子,不知何时一篮野生的栗子就堆在堂屋前。那满满的栗子,满满的刺,沉醉着珍姑娘对我满满的疼爱。傍晚我和珍姑娘常常在院子的槐树下纳凉,我坐在竹床上一边吃西瓜,一边仰望星空听珍姑娘讲那美丽的传说---牛郞织女。凉风习习,在珍姑娘慈爱的大芭蕉扇下,我渐渐地进入梦乡。

冬日我总赖在被窝里不愿起来,堂屋里传来珍姑娘的叫唤:“娟子,快起床呀,火已经发好了。”一听到这里,我就雀跃不已,趿着拖鞋跑向堂屋。火盆架上红红的炭火,正吱吱地响着。我赶紧坐下,两只脚踏在火盆踏板上,一股热流从脚暖到身上。“奶奶快把年糕拿来!”珍姑娘先把火钳擦干净平架在火盆上,然后把年糕一片一片地码在火钳上,嘴里咕咙着:“小祖宗,年糕炒着才好吃呢。”一会儿功夫,就看着年糕一片片的起泡,此起彼伏地鼓起来了。“啊,那片年糕就要黑得冒烟了!”珍姑娘眼疾手快的用手捻起来,吹一吹,送到我口里。“糯糯甜甜的真好吃!奶奶,您也尝尝。”珍姑娘吃了一片,和蔼可亲地朝我笑笑让我继续吃。这样的冬天,有了旺旺的炭火盆,一点都不觉得冷。我一会添点板炭,一会写下作业。珍姑娘也戴上眼镜坐在旁边,一针一线给我缝制棉靴。待到她的针线用完时,我拿着针眼对着红红的火盆,穿好线递回她。她总是笑咪咪地说:“奶奶老了,还是娟子的眼睛亮呀……”堂屋在火光的映照下,也亮膛着我们祖孙俩的开心笑影……“咦,是什么好香呀?”“啊,差点忘了。”珍姑娘放下针线,急忙用火钳拨弄开旺旺的炭火,一下子变戏法地从火盆里夹出几个黑乎乎的家伙来。“烤红薯!”我眼睛泛着惊喜。“呵呵,就知道你爱吃。我早准备几个放在灰火底下煨着呢。”说着珍姑娘拿起旧布包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红薯递给我,我迫不急待的接过来,剥开焦酥的外皮,里面是嫩嫩的金黄的“糖油”,咬上一口可真香甜呀。珍姑娘做的米糕、小米泡、麻花、盐伞、油条、荷叶包,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的零嘴,让我的童年浸润在甜蜜的幸福中……

寒冬腊月,万木凋零,珍姑娘的庭院在一派萧瑟、寂寥中,却也孕育着一湾湾的生机和温暖。数十只鸡正在自由自在的觅食,猪圈里两三只肥猪正兀自酣睡,一对灰喜鹊在房脊上叽叽喳喳翘首歌唱。西厢房里整整齐齐堆满了大米、绿豆、黄豆、花生等农作物,这些都是珍姑娘勤劳的成果。她知道我们爱吃豆丝饼,晚饭时就站在灶台边,舀一瓢豆浆在铁锅周围一旋,均匀掀开,摊成皮饼,再把皮饼煎至金黄,卷上点萝卜丝、蒜叶儿递给我们解馋。这柔和爽口、绵软鲜嫩的豆丝饼,是珍姑娘这双巧手做的,真是别有风味。喜欢就这样聚集在珍姑娘身边,亲人们一起吃饭时那种温馨,和谐,仁爱,欢乐的气氛!临走时珍姑娘必将她做好的土鸡、鱼丸、肉丸、火腿、干豆角等细心分包封袋,分给她的儿女孙辈们各自带去家里享用。

小时候看着珍姑娘弯得像山一样的脊背,我曾好奇地问父亲:“奶奶生下来背就驼的吗?”父亲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奶奶的背是没日没夜做事累的。我们多帮奶奶做些事,她的背就会挺直一些的。”后来我才知道在那三年困难时期,珍姑娘和爷爷为了养活一家十多口人是多么艰难,他们想方设法去山上挖野菜、挖观音土给家人充饥以至于不被饿死。特别是珍姑娘不辞辛苦,天天忙碌奔波干家务,久而久之身子就像虾米一样佝偻得更厉害了,她全然忘了自己曾经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闺秀。

在我家的相册依然珍藏着这样一张照片:一位眼神清澈的短发女子着一件白兰旗袍,宛如金桂湖上的露珠,秀雅、灵动地站在明媚的阳光下冲我微笑。她就是珍姑娘,她虽然一生命运多舛,却从不抱怨。家境富裕时她不娇不傲,家道中落时她不卑不亢。她性格乐观开朗,也曾当过镇里的广播员;她品德高尚,乐于助人,深受乡亲们的信任和爱戴;她知书达理、孝顺长辈,教育子孙用功念书,好好做人。珍姑娘现在虽然不在了,但她身上那种坚韧、勤劳、善良、朴实的优良家风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珍姑娘就像一盏明灯,循循善诱教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她又像冬天里的一轮红日,永不停歇地发着光和热,给予儿孙们无尽的关怀和温暖;她更像一泓明净甘甜的清泉,一直在我们心中叮咚、流淌!

珍姑娘,我好想你。仿佛就在昨天,你头发依然梳得光光的用一个发网挽起来,还穿着那件绛红色的盘扣坎肩,坐在客厅的红木沙发上对我笑。我原来总喜欢把家里拖得湿湿的,您总是说不要那么勤快,现在我懂了,地湿易滑,您容易摔跤,当时我是多么不懂事呀,怎么不能体贴您的话中话呢?珍姑娘,你在哪?我再也不会和您争电视了,让您天天看戏曲频道。珍姑娘,我好想再吃一次您炸的麻花,好想再和您一起睡在一张床上,好想听听您讲讲那《五女拜寿》的故事……呜呼,哀哉!珍姑娘就这样辛劳一生后匆匆离去,老人家本该享受孙儿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怎么就突然狠心去了?!却给我们留下永久的伤痛和无尽的哀思!可是,一切已不复存在了。关爱亲人,切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是何等的酸楚和无奈呀!

同类推荐
  • 绫罗衫

    绫罗衫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窈窕的的身影映在微黄的纱窗纸上,女子低低的呜咽传到窗外,惊动高枝寒鸦。杞人是玲珑国的女相。她不是个好丞相。天下的人都恨她。
  • 永不变质

    永不变质

    故事是从校园生活开始的,校园中的友情可以说最纯洁也最刻骨铭心,但是对于现代的校园友情之间却或多或少掺杂着许多金钱和利益的东西。同时也正是这些东西让人感受到了现代校园情感中的复杂和辛酸。因为“义”的吸引四个相互不太看好的少年走在了一起,他们诠释着那个懵懂年带的兄弟“义气”。时间的步伐让他们不得不分开,分开后的兄弟们,面临着各自的生活,时间磨练他们年轻的意志,生活紧张的节奏和来自家庭的压力让他们只能在远方默默的祝福自己的兄弟。少有的电话、少有的问候,并不是他们在淡忘彼此,只是因为不愿意听到问候中那些虚情假意的“嘘寒问暖”,他们都想找回以前的美好回忆,但是现实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有的只是祝福,默默的祝福。故事没有结尾,因为结尾仍然充满着无尽的牵挂,既然是牵挂所以就没有尽头,只是这种牵挂相比校园种的情感而言却更纯洁了很多,不知道是悲哀还是……
  • 梦中的欢乐葬礼

    梦中的欢乐葬礼

    他们都来了,都来参加我的葬礼。我在自己布置的灵堂与他们谈笑风生,把酒言欢。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 神算少年梦

    神算少年梦

    被誉为“千年不遇”的少年身上蕴藏着几代人的恩怨
  • 逆袭之恋上霸总

    逆袭之恋上霸总

    小说讲述了女主沐小熙和男主沈慕辰的爱情故事
热门推荐
  •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汉语史上有两本天书,《易经》和《红楼梦》。重新发现“红楼”,重新发现“中国”……《红楼梦》的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息性,得以在《红楼梦》里获得淋漓尽致的呈现。李劼此著问世已有二十年,仅在大陆就出过好几版,本版今扩至十六章,增订内容是近年在美国西部伯克利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长文,即《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经典之间的对称性,从而补足了此前未曾充分展开的想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既解读了《红楼梦》,又解读了中国文化及其作为参照的西方文化之背景。
  • 请叫我策神

    请叫我策神

    林佳菲是大学二年级学生,隐藏在背后的点子王,策划之神,但凡学校的各项活动都少不了她的幕后推动。一次圣诞晚会,她策划的一个互动节目轰动了全校
  • 懒石聆禅师语录

    懒石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战天涯

    独战天涯

    少年韩小铮本是一个人见人怕的流氓无赖,因青梅竹马的女友嫁人,而使他心怀不满,想从中破坏,却无意中使他卷入这奸险狡诈的险恶江湖之中,幸好他自幼资质绝佳,在救出被奸人陷害的无涯教“无飘堂堂主”,不但巧获他的绝世剑术——“少留剑法”,还得到了他所残剩的数层功力。为完成这位前辈所托,他独闯天涯,偶遇“慕容世家”的掌上明珠,并因此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在这天大的阴谋之中,他习得百年前一位精通道、儒、佛三家原理而又不谙武功的前辈以违反武学常规所创的“天机神功”,内劲大增。
  • 御灵战巅

    御灵战巅

    《苍生御兽》,欢迎品评。天道不灭,杀戮不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年轻思绪(读者精品)

    年轻思绪(读者精品)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自己是长子长孙,所以不到十一岁就说起媳妇来了。那时对于媳妇这件事简直茫然,不知怎么一来就已经说上了。
  • 师生恋无罪

    师生恋无罪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师生恋本无可厚非,却把男主人公杨凡推到了风口浪尖;为了一个刺痛的“爱”字,女主人公宋丝柔毅然辍学离家出走。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本书分为大卫·休谟、让·雅克·卢梭、亚当·斯密等部分。
  • 美好的学生时代

    美好的学生时代

    人们常说高中生活绝对是人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最可贵的朋友基本上也是在高中时交到的,毕竟高中时的他们已经不太幼稚了,但也没被浊气污染。李小迪本是不信的,但等到她毕业之后才晓得,这句话说的有多么的到位!这典型的白羊座性格总会让在意她的人惊讶又欢喜,青涩懵懂的学生时代总有那么个值得挂念的人和事,但等到所有人在数字距离上天各一方时,所有的一切才开始明朗起来……暧昧期的感情总是这样,害怕说出来连朋友也做不成。跟她一起走过这么美好的学生时代的他们,是否安好?你是否还会对他/她说一句“Youaretheappleofmyeye.”最终才明白那句“旁观者清”真正的含义,一切刚刚好,美好且温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