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7100000005

第5章 打架

我站在小操场尽头,搅扰萨缪尔先生。他住在高高的围栏下面的房子里。萨缪尔先生每星期抱怨一次:男学童把球、苹果和石头扔进他卧室的窗子。在一座四方形的整齐小花园内,他窝在折叠躺椅里,想集中精力读报纸。我离他只有几码远,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他假装没注意到我。但我很清楚,他其实知道我无礼却安静地站在那儿。在读报的间歇他时而抬起头,窥视我,看到我静止不动,很严肃,独自一人,瞪着他的眼睛。他一旦生气,我会立即打道回府。我已经赶不上吃饭。我几乎揍了他一拳,报纸在颤动,他呼吸沉重。这会儿,有个陌生的男孩把我推下坡岸,我根本没听见他走近。

我朝他的脸丢石头。他摘下眼镜,放在外衣口袋,脱下外衣,整齐地挂在围栏上,开始攻击我。我们在坡岸顶端扭斗时,我转过身,看到萨缪尔先生在折叠躺椅上收起报纸,正要起身观战。我转身是个错误。陌生男孩接连两次猛击我后颈。我跌倒在围栏旁,萨缪尔先生兴奋得直跳。我被击倒在尘土之中,情绪很激动,刮伤了身体。我咬他,又站起来,手舞足蹈。我冲撞这个男孩的肚子,两人扭成一团,又翻又滚。我一眼睛眯着,看到他鼻子流血不止。我猛击他鼻子,他拉扯我的衣领,抓住我头发让我转圈。

“好啦!好啦!”我听到萨缪尔先生喊道。

我们转过身,朝向他。他正挥舞拳头,在花园里躲来躲去。然后他停下来,咳嗽,整理好睡衣,避开我们的目光,背对我们,慢慢走回折叠躺椅。

我们两人都冲他扔石子。

我和男孩沿着操场奔跑,远离萨缪尔先生的叫嚷,跑到通往山顶的阶梯下,男孩说:“我要对他说‘好啦’!”

我们一起走回家。他流血的鼻子令我惊叹不已。他说,我眼睛像荷包蛋,只不过是黑色的。

“我可没见过那么多血。”我说。

他说,我有威尔士最好的黑眼圈,也许是全欧洲最好的黑眼圈。他打赌,特尼不曾有过那么黑的眼睛。

“你衬衫上全是血。”我说。

“有时候,我的血是整块整块流的。”他说。

在瓦特街,我们从一群高中女孩身旁走过,我把帽子戴斜,希望自己的眼睛像蓝布袋那么大,而他走路时上衣掀开,露出血迹。

吃饭时,我自始至终表现得像不良少年,像个无赖,像来自桑班克斯的小伙子那样坏。其实我应该表现得更规矩些。我像特尼一样默默面对西来布丁。那天正午,我戴着眼罩去上学。如果我再系上一条黑色丝腕带,就会像我妹妹经常读到的那位受伤船长一样。晚上,我也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偷偷读他的故事。

路上,有个不必让父母掏钱的初级学校的男孩,用成年人的刺耳嗓音叫我“独眼龙”。我毫不在意,照样吹着口哨往前走,另一只没受伤的眼睛望着露台街上方的夏日浮云,并未觉得受辱。

数学老师说:“我看到,教室后面的托马斯先生一直在大费眼神,但并不是在瞧他自己的家庭作业,先生们,是吧?”

我身旁的吉尔伯特·黎斯笑得最欢。

“放学后我打断你的腿!”我说。

他大喊大叫,蹒跚走到校长室。学校笼罩在深沉的寂静之中。门房端来一只盘子,上面放着一张字条。

“先生,校长嘉奖,请你马上来。”

“这个小伙子的腿是怎么被你打断的?”

“哦!他妈的,好痛!”吉尔伯特·黎斯惨叫道。

“不过是小小的扭伤,”我说,“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那么大,我向你道歉。但没什么好担心的。先生,让我来把这腿处理好。”我抓住他的腿飞快一抖,骨头发出咔哒一声。“先生,托马斯医生为您服务。”

黎斯夫人双膝跪地。“我该怎么谢你?”

“亲爱的女士,这没什么。每天洗洗他耳朵吧。丢掉他的量尺,把红墨水和绿墨水倒进水槽里。”

特罗特先生的美术课上,我们在花瓶素描稿下面歪歪扭扭画着裸体姑娘,并偷偷传阅。有些画作的细部很怪异,其他一些则画有美人鱼似的尾巴。吉尔伯特·黎斯只画花瓶。

“先生,你跟老婆睡觉吗?”

“你说什么?”

“先生,借我一把小刀好吗?”

“如果你有一百万英镑,你会做什么?”

“我要买一辆布加提,一辆劳斯莱斯,一辆宾利,在彭汀沙地上以两百英里的时速飞驰。”

“我要买一群姑娘,把她们养在健身室里。”

“我要买一栋房子,像柯特摩-理查德夫人的房子那样,比它大两倍,还有一个板球场、一个足球场,以及一间有机械装置和电梯的真正车库。”

“来一个梅尔巴凉亭大小的马桶,配有豪华座位、金链以及……”

“我要抽真金烟嘴的香烟,胜过莫利斯的蓝书牌。”

“我要买下所有的火车,只有会员能够乘坐。”

“而且不让吉尔伯特·黎斯乘坐。”

“你最远一次的旅行是去哪儿?”

“去爱丁堡。”

“我父亲大战时去过沙洛尼卡。”

“希利尔,那是个什么地方?”

“希利尔,说说汉诺威街的普希·爱德华兹夫人的事儿吧。”

“嗯,我哥哥说,他什么都敢做。”

我在裸体姑娘腰部下面画了一只大雁,在纸页底部以小写字母写下“普希·爱德华兹”。

“小心,老师来了!”

“把画儿藏起来。”

“我跟你打赌,猎犬跑得比马快。”

“大伙都喜欢美术课,除了特罗特先生。”

晚上,去见新朋友之前,我坐在卧室的炉子旁边,浏览写满诗句的练习簿。练习簿背面是“不能做的危险之事”。卧室的墙壁上,贴着莎士比亚和沃尔特·德·拉·玛雷[1]的画像,它们是从我父亲的《出版人》杂志的圣诞特刊上撕下来的,此外还有罗伯特·勃朗宁、史特希·欧蒙尼尔[2]、鲁佩特·布鲁克[3]以及名为惠提尔的络腮胡男人的画像,另外还有沃特所画的《希望》,外加一张我不想取下来的主日学校证书。我发表在《西方邮件》“威尔士每日专栏”的一首诗,贴在镜子上,好让自己脸红,但这首诗所引发的羞愧感已经消失。在诗的另一边,我用一只偷来的鹅毛笔龙飞凤舞地写道:“荷马打瞌睡。”我总在等待时机,把某个人带进房间。“到我的窝来吧。对不起,很乱;坐吧。不!不是那一张,它坏掉了!”然后,以不经意的方式强迫他去读那首诗。“我贴在那儿,好让自己脸红。”可是,除了我母亲之外,没人进来过。

黄昏降临,我走向这个人的房子,穿过树木成排、僵硬而凄清的规整大街,朗诵我创作的诗歌,听到自己的声音像“公园车道”里一个陌生人的声音,伴随钉鞋的轻盈敲击,在宏大的秋夜轻盈地升上天穹。

我的内心

以交织的方式形成;

隐密的激情

因魔鬼的尘埃而销魂,

从其泉源中涌现的思绪

隐藏着,但充满情欲。

如果我通过一扇窗朝大马路张望,会看到一个戴着深红色帽子的小伙子,穿着大长靴在道路中央阔步前进。我很想知道他是谁。如果我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年轻姑娘,脸庞像蒙娜丽莎,乌黑的头发盘绕耳际,那么我会在“男装部”的衣服下面看到一个皮肤黝黑、浑身长毛的男性躯体,叫住他,问道:“你要喝茶还是鸡尾酒?”在窗帘厚重、色彩丰富的昏暗会客室里,到处挂着名画的复制品,书本和酒瓶闪闪发光,我会听见他朗诵《草叶赞美诗》:

霜已下降,

在开花的平原中变暗,

脆弱地撒上

片片明亮的月光,

位于我那孤独萎垂、不可爱的红头发周围。

霜已发言,

在沉默的薄片中隐匿、零颤,

有着看不见的蓝唇

把玻璃丢进光滑的星星中,

流着幻想的泪,只对我的耳朵说话。

霜已知道,

从微风所散播的秘会中知道

我根源中的孤独天分

裸露在那儿的一丛果实里,

已种植了碧绿的一年,作为我成长日子的内心发出的赞美。

霜已充满我内心

夜的袖子所流泻的渴望,

满载神圣蒸汽之霜,

未降的雪柱所寻求之霜,

渴望那盘旋于我孤独四周的旷野。

“看啊!那儿有个怪小伙,像王子一样独行。”

“不,不,是像一只狼!看看他跨的大步!”史克提教堂正在为我敲钟。

当我被撒下去

而我所有的灰烬

是一场灾星的恼人哑剧

形成的尘埃……”

我朗诵着。一对青年男女,手挽手,忽然在房子之间的暗巷里出现。我改变朗诵的腔调,哼哼哈哈从他们身边走过。这时,他们一起咯咯直笑,讨人厌的身体紧贴在一起。男人散发着脂粉味,精神恍惚,留长发。我用力吹口哨,做了一个踢屁股的动作,扭头回望。这对男女不见了。那么,踢“榆树”旅馆一下吧。“先生,那些该死的榆树在哪儿?”这是一把沙子,“小牧场”夫人,送给你窗户正合适。总有一天,我要把“屁股”两个字漆在“琪亚欧拉”旅馆的整个大门上。

有个女人站在“琳赫斯特”大楼的台阶上,牵着一条呜呜叫唤的小狗。我把帽子塞进口袋,沿街而下,丹恩的房子“沃姆勒”就在那儿,里面传出响亮的乐声。

他是位作曲家,也是诗人,不到十二岁时就写了七本历史小说,还会弹钢琴、拉小提琴。他母亲制作羊毛画,他哥哥是码头的职员,懂音乐,他姑妈在二楼开了一家预科学校,他父创作管风琴乐曲。他把这一切告诉我时,我们正步行回家,脸上淌着血,昂首阔步,用运动衫朝电车内的男孩挥舞。

我这位新朋友的母亲来应门,手里拿着一团毛线。在楼上休息室的丹恩听到我来,钢琴弹得更欢了。

“我没听到你进来。”见面时他这样说。他弹完大和弦,把所有指头伸开。

房间够乱的,满是毛线、纸张,以及打开的橱柜塞着你永远想不到的东西;所有昂贵的家具都被踢到一旁;一件马甲挂在枝形吊灯上。如果我能永远住在那个房间里该多好,写作,打架,泼墨水,午夜之后跟朋友们在此野餐,捎上“沃勒”商店出售的甜酒奶油,以及“伊农”商店卖的甜点,还有梨汁和廉价葡萄酒。

他向我展示他的藏书以及他写的七本小说。所有小说都关于战争、围城和国王。“都是早期的东西。”他说。

他让我取出他的小提琴,用它拉奏猫叫声。

我们坐在窗下的一张沙发上,交谈的派头仿佛我们相识已久。“天鹅队”会击败“马刺队”吗?姑娘何时能够生小孩?阿诺特去年的打击率比柯雷好吗?

“外头街上那个人是我父亲,”他说,“挥胳膊的那个高个子。”

有两个人在电车轨道上聊天。仁金先生似乎要努力游到艾维斯勒街,他在空气中蛙泳,双脚踏击地面,然后作跛脚状,一肩抬得比另一肩高。

“兴许他在描述一次打架的情景。”我说。

“没准儿是在对莫理斯先生讲一个跛子的故事,”丹恩说,“你会弹钢琴吗?”

“和音可以,但弹调子可不行。”我说。

我们四手联弹,来了一首二重奏。

“这首奏鸣曲是谁写的?”

我们弹了一首波希博士的曲子,他是世界上四手联弹曲最伟大的作曲家,我弹钢琴家保罗·亚美利加的部分,丹恩弹温特·沃克斯的部分。

我为他朗读一本写满诗句的笔记本。他凝神倾听,像个足有一百岁的男孩,头歪向一边,眼镜在肿胀的鼻子上颤动。诗名叫《弯曲》。我念道:

如同因流泪而变红的太阳

玻璃中的五个太阳

在一起,然而却分开,然而却各自呈圆形

也许是红的,但玻璃呈淡色像草一样,

滑动着,无声无息。

结合在一起,五滴泪躺着没睡,虽是太阳,却很咸

头部之中五只无法测度的矛枪

每个都是太阳,但又是一种痛苦,

或许拧成一束,痛苦流淌的血水是憎恨,

把五个拧成一个,五个成为一个,早升的

太阳扭曲成晚升。

现在全都疯狂而又凄清,

用它们五个的布料纺织,疯狂地、

像泡沫一样流动,疯狂而又凄清,

穿射,俯冲。五个之中的一个是太阳。

电车从房子边上驶过,发出咔哒咔哒的噪音,传到海边,或者更远,消失在挖泥船似的海湾里。以前不曾有人听过这样的声音。学校已经消失,在“舒适山”留下一个深洞,透着衣帽间和储藏室老鼠的气味,而“沃姆勒”这间房子在我所不知道的一个城镇的黑暗中闪亮。在我从不陌生的寂静房间内,我们坐在一堆堆肿鼻、单眼的彩色毛线里,感谢我们的天赋。未来展现在窗外的远处,展现在挤满无所事事的情人的辛格勒顿公园上方,涌入铺满诗句的多烟伦敦。

仁金夫人在门外凝望,把灯转亮。“嗯,这样比较像家,”她说,“你们不是猫。”

未来随亮光而消散。我们弹着波希博士创作的一首大曲子。“你听过这么美妙的东西吗?大声点儿,大声点儿,亚美利加!”丹恩说。“留一点儿低音给我。”我说。终于,隔壁屋有人在敲墙。

“那是卡雷一家。卡雷先生是荷恩角人。”丹恩说。

仁金夫人拿着织针和毛线跑上楼之前,我们在为卡雷先生弹奏一个刺耳、重击的乐章。

仁金夫人走后,丹恩说:“什么人总会为自己的母亲感到羞愧?”

“也许老一点儿的时候就不会了。”我说,但我却怀疑这一点。一个星期前,我跟三个男孩放学后走到“高街”,看见我母亲在“卡多玛”外边跟巴崔吉夫人在一起。我知道母亲会当众拦下我,说:“你早点儿回家喝茶。”我非常希望“高街”豁然开裂,把我吸到地底下。我爱母亲,但否认跟她有关系。“我们到街对面去,”我说,“‘格利菲兹’的橱窗里有些水手长靴。”其实,那儿只有一个人体模型套着一件高尔夫球装,以及一匹斜纹软呢。

“还要半小时才吃晚餐。我们干点儿什么?”

“我们来看谁能把那张椅子举得更久。”我说。

“不,我们来编一份报纸:你负责文学部分,我负责音乐部分。”

“那么名称呢?”

他在沙发下面的一个帽盒背面写上“《……报》,D.仁金和D.托马斯编。”就押韵而言,最好是写成“D.托马斯和D.仁金”,但我是在他家的房子里。

“报纸名字叫‘大歌唱家’如何?”

“不,太音乐性了。”我说。

“‘沃姆勒杂志’呢?”

“不,”我说,“我住在‘格兰利德’。”

帽盒盖好后,我们这样写道:

“《大声说话的人》,由D.仁金/托马斯编辑”,用粉笔写在一片厚纸上,钉在墙头。

“你要看看我们的女仆卧房吗?”丹恩问。我们对着上面的阁楼低语。

“她叫什么名字?”

“希尔达。”

“她年轻吗?”

“不年轻,二十岁或三十岁。”

她床铺并不整齐。“我母亲说,你总能闻出一个女仆的气味。”我们嗅嗅床单。“我嗅不到任何气味。”

在她镶铜的盒子里有一个相框,照片是一个穿灯笼裤的年轻人。

“那是她男朋友。”

“我们来给他画点儿胡子。”

有人在楼下走动,一个声音喊道:“吃晚饭啰!”我们匆匆往外走,留下打开的盒子。“哪天晚上我们躲到她床底下去。”我们推开餐厅门时,丹恩说。

仁金先生、仁金夫人、丹恩的姑妈、一位叫贝凡的牧师和贝凡夫人坐在餐桌旁。

贝凡先生念了饭前祷告。他站起来时好像还坐着,他是那么矮。“为我们今晚的膳食祝福。”他说,仿佛完全不喜欢食物。可一旦说完“阿门”,他却像饿狗一样直扑冷肉。

贝凡夫人看来心不在焉。她凝视桌布,拿着刀叉,动作犹疑,似乎不知道要先切什么,是肉还是桌布。

丹恩和我满心愉快地盯着她。丹恩在桌子底下踢我,我把盐弄撒了。混乱中,我设法在他的面包里加了一些醋。

除了贝凡先生外,每个人都注视着贝凡夫人的刀子在盘子四缘缓慢地移动。这时仁金夫人说:“我真希望你喜欢冷羊肉。”

贝凡夫人对她微笑,显得很放心,开始进餐。她头发呈灰白色,脸庞也呈灰白色。或许她全身都呈灰白色。我试图用心眼扒下她的衣服,但一来到她的法兰绒短衫和及膝的深蓝色灯笼裤,就开始害怕了。我甚至不敢解开她长筒靴的扣子,看看她两腿有多灰白。她从盘子上抬起头,向我投来一个邪恶的微笑。

我满脸通红,转身去回答仁金先生问我年纪多大。我对他说了,但多加了一岁。为什么撒谎?我自己也纳闷。如果我帽子丢了,然后在卧室里找到,而母亲问我在哪儿找到的,我会说“在阁楼”或“在帽架下边”。捏造事实令人兴奋,我假装看过的一部电影的故事,用杰克·霍尔特来取代理查德·狄克斯。

“十五岁又九个月,”仁金先生说,“很精准的年龄。看得出来,我们之中有一位数学家。现在看看他能否算对这道题目。”

他吃光食物,把火柴放在盘子上。

“爸爸,那是老题目。”丹恩说。

“哦,我很想知道是什么题目。”我以最悦耳动听的声音说。我很想再拜访这座房子。这儿比家好,而且还有个疯女人。

我无法算对火柴,于是仁金先生告诉我该怎么做。虽然我仍一知半解,但还是谢谢他,要求再做一题。成为伪君子几乎跟撒谎一样好,这让你感到温暖而又羞愧。

“爸爸,你当时在街上跟莫里斯先生说什么?”丹恩问,“我们从楼上看到你们。”

“我正在告诉他斯旺西和‘男音区’如何演出《弥赛亚》!如此而已。你为什么问这个?”

贝凡先生再也吃不下了,他吃饱了。晚餐开始以来,他第一次环顾餐桌。他似乎不喜欢所看到的情况。“丹恩,功课如何?”

“丹恩,听贝凡先生说话,他在问你问题。”

“哦,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

“我是说功课很好,谢谢你,贝凡先生。”

“年轻人应该讲真话。”

贝凡夫人咯咯一笑,要求再来一点儿肉。“再来一点儿肉。”她说。

“你呢,年轻人,你有数学方面的天赋吗?”

“先生,没有,”我说,“我喜欢英文。”

“他是一位诗人。”丹恩说,看起来很不自在。

“一位青年诗人。”贝凡先生纠正道,牙齿外露。

“贝凡先生出版过书,”仁金先生说,“《普罗瑟嫔娜》以及……”

“《俄耳甫斯》。”贝凡先生以尖锐的腔调说。

“以及《俄耳甫斯》。你得让贝凡先生读读你的诗作。”

“仁金先生,我没带任何诗作。”

“诗人,”贝凡先生说,“应该把诗放在头脑中。”

“我记得我写的诗。”我说。

“把最新一首朗读给我听。我总是很有兴致。”

“多么不寻常的聚会啊,”仁金夫人说,“诗人、音乐家、牧师,只少了一个画家,不是吗?”

“我不认为你会喜欢最新的一首。”我说。

“也许,”贝凡先生说,微笑着,“我是最好的评委。”

“我的憎恨很是无益,”我开始朗读,真想当场死掉,同时注视着贝凡先生的牙齿。

为残忍的懊悔所伤,

因欲求的力量并未实现,

因最近痛苦的色欲;

现在我能够把她死去的黑暗

身体抬到我自己的身体上,

听到她骨头快活地沙沙作响

在她眼中看见致命的火焰;

现在我能够醒来

在死后面对热情,品尝

她仇恨的狂喜,撕裂身体上

的废物。毁坏她死去的黑暗身体,毁坏。

丹恩屏息凝气,朝我胫骨踢来,然后贝凡先生说:“当然,明显受到某诗人的影响。‘冲击,冲击,冲击啊,在你灰色的冷石上,哦,大海。’”

“贝凡对丁尼生的诗倒背如流,”贝凡夫人说,“倒背如流。”

“我们现在可以上楼了吗?”丹恩问。

“不要搅扰到卡雷先生。”

我们轻轻地关好门,跑上楼,手放在嘴上。

“他妈的!他妈的!他妈的!”丹恩说,“你看到那牧师的脸相了吗?”

我们在房间各处模仿他,又在地毯上打斗了一会儿。丹恩的鼻子又开始流血。“没什么,一会儿就停。我想让它流它就会流。”

“跟我说说贝凡夫人,她疯了吗?”

“她疯到很可怕的地步,她不知道自己是谁。她曾试图跳出窗外,但贝凡先生完全没注意到,所以她来我们家,把一切告诉母亲。”

贝凡夫人敲门,走进来。“我希望没打搅你们。”

“贝凡夫人,没有,当然没有。”

“我想换一下空气。”她说。她在窗旁沙发上的毛线堆里坐下来。

“晚上怪闷的,是吧?”丹恩说,“您想开窗吗?”

她看了看窗子。

“我可以帮您打开,举手之劳。”丹恩说,冲我眨眨眼。

“贝凡夫人,我来帮您开窗。”我说。

“打开窗子挺好的。”

“这高窗真不错。”

“呼吸一下从海上吹过来的新鲜空气。”

“亲爱的,不用麻烦了,”她说,“我就坐在这儿等我丈夫。”

她玩着毛线球,拿起一根织针,在手掌上轻敲着。

“贝凡先生要很长的时间才会来吧?”

“我就坐在这儿等我丈夫。”她说。

我们跟她聊了一会窗子,但她始终笑而不语,解开毛线,有一次还把长织针的钝头放进耳朵里。不久,我们看她看得厌烦了,丹恩开始弹钢琴。“我的第二十首奏鸣曲,”他说,“这一首是向贝多芬致敬。”九点半的时候,我不得不回家。

我对贝凡夫人道晚安,她挥挥织针鞠躬,坐下来。楼下的贝凡先生伸出冷冷的手要同我握别,仁金先生和夫人要我有空再来,那位安静的姑妈给了我一根火星棒[4]。

“我陪你走一段。”丹恩说。

户外的夜晚很温暖,人行道上,我们仰望亮灯的休息室窗子。这是路上唯一的亮光。

“看!她在那儿!”

贝凡夫人的脸庞压在玻璃上,鹰钩鼻变得扁平,嘴唇紧闭。我们一路上走到艾维斯勒街,唯恐她会跳下来。

在拐角处,丹恩说:“在此作别吧,我今晚必须完成一首弦乐三重奏。”

“我正在写一首长诗,”我说,“关于威尔士王子、男巫以及每一个人。”

回到家,我们全都上床睡觉。

注释:

[1]沃尔特·德·拉·马雷(Walter de la Mare,1873-1956),英国诗人,小说家。

[2]史特希·欧蒙尼尔(Stacy Aumonier,1877-1928),英国作家。

[3]鲁佩特·布鲁克(Rupert Brooke,1887-1915)英国诗人。

[4]一种巧克力棒。

同类推荐
  • 雪山

    雪山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英雄

    英雄

    其一此刻,石田伸夫正坐在一家装饰考究的酒吧里。因为不常来这种地方,所以他总觉得非常拘束。毕竟平时只和同事去公司附近的小酒吧喝着角鲨头合十礼白啤或者罗格的榛子棕啤,借着酒精谈天说地,旁边的人都吵吵嚷嚷,他们便也抬高嗓门说话。而这里,只有几位穿着得体的客人坐在酒吧的一角,说话声音也不大。一台衣着考究的机器服务生把调酒师调好的酒端到客人那里,它的外表很像人类,但内核还是功能有限的A.I.,所以很容易从行为举止上识别出来。
  • 顺水推舟

    顺水推舟

    在与一位年轻貌美的寡妇罗萨琳结婚仅仅几周以后,戈登·克洛德就死于伦敦的一场空袭。他的庞大家产自然而然落到了年轻妻子手里。另一方面,克洛德家族的人虽表面上都有体面的工作,实际却都依靠戈登而活。他的突然死亡,以及遗产被罗萨琳独吞这一现实,使得矛盾顿时尖锐起来。这时,村子里来了一个自称伊诺克·雅顿的神秘男子,他以罗萨琳前夫安德海其实还活着为由,向罗萨琳和她哥哥大卫进行敲诈。谁料,他竟被人谋杀在旅店房间中。而证人波特少校居然当庭指认死者就是已经去世多年的安德海本人……
  • 每一棵小草都会有春天

    每一棵小草都会有春天

    《每一棵小草都会有春天》所选的《眼睛》《身后有双手》《生物书57页》数十篇小小说,是作者厉剑童近年来精心创作百余篇作品中的精品佳作,题材涉及校园、打工、军营、家庭等多个社会生活领域,题材接地气。不少作品曾在《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说月刊》《羊城晚报》等纯文学报刊发表,深受读者好评。
  • 流水落花

    流水落花

    《流水落花》内容包括:流水落花;孤恋花;迷花;一朵即将枯萎的玫瑰花;鲜血梅花;蝶恋花;诗人的行走是一朵花;杀手冷花;花非花;老人与花;那一年冬天纷扬的雪花;魂之花;古典爱情梦。
热门推荐
  • 杀人的玩具

    杀人的玩具

    国回铁横滨线相模原站的后面就是YED——美陆军相模综合补给厂,那是因为把军用车辆运到越南,而造成社会问题的基地。10月1日晚上8点钟左右,在距离YED不远的芒草町—角发生火灾。由于连续很久的放晴,天干物燥,火势一发即迅速蔓延,火场是一栋平房住宅,很快就付之一炬。发现起火大约5分钟后,相模原市消防车就赶到现场展开灭火工作,但当晚吹着强烈的东风,简直束手无策。消防队员只好以阻止火势蔓延太快为重点,后来在火场发现一具尸体。
  • 兔儿岭

    兔儿岭

    本书主要讲民国十八年、八百里秦川遭百年不遇的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兵荒马乱、盗匪四起。良家子弟墩子父母双亲死于保安团长罗玉璋之手、孤儿虎口逃生、含愤远走他乡,不料途中误入匪巢。兔儿岭上,年轻貌美的压寨夫人雪艳救墩子逃离匪窝。热血男儿终究抢杀恶人,报了杀父之仇,却又被人利用,最终难逃非命……
  • 幸而相遇时

    幸而相遇时

    第一次见他时,季晴以为他会给自己的生活雪上加霜,可他偏偏将她宠得人人嫉妒。或许对林慕言来言,最好的爱就是将所爱之人放在心尖上,日复一日的宠坏。
  • 满堂娇

    满堂娇

    京人皆道将门次女沈氏心胸狭隘、爱嫉恨,与高门之上的傅相国不配。却不知,这不配背后隐藏了颗真心。一朝重生归来,沈芝痛改前非,步步算计、处处隐忍,只为护他安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暖婚蜜爱之豪门谜情风云

    暖婚蜜爱之豪门谜情风云

    面对三大家族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他的霸道,她步步为营,只为破解案情,却在案情中揭秘了自己的离奇身世。
  • 月斜楼

    月斜楼

    月斜楼上,美人轻笑:“是你把我困在了这里。”月斜楼下,少年持剑:“那你现在跟不跟我走?”美人纵身一跃,落入少年怀中,歪着脑袋笑眯了眼:“跟!”
  • 放养式修仙

    放养式修仙

    别人穿越,天生的主角,被命运各种宠爱。而我穿越,铁打的废物,被系统百般折磨。别人是家养的宠物,受尽恩宠。而我是放养的弃儿,受尽磨难。学啥啥不会,干啥啥不成。被上帝放养的怎么了?什么御兽厨神,什么修仙练武,老子全都要!
  • 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本书集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经验之大威,荟萃了《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养生精华,凝聚了李时珍、孙思邈、华佗、朱丹溪等古代名医的养生智慧,是每一个中国人健身养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身体调养宝典。
  • 足球之球探系统

    足球之球探系统

    当华夏球迷们羡慕着日韩有大量的留欧球员的时候。而华夏只有一个没有上场机会的张雨宁,大家有没有些许的遗憾和无奈呢!而主角余天就是其中之一,在机缘巧合之下爱上了FM足球经理游戏,开始在游戏里培养了一个又一个的华夏天才,然后卖给了欧洲俱乐部过干瘾。但是突然余天一觉醒来竟然从2018年穿越到了2009年,而且成为了京城八喜俱乐部预备队的主教练,并且觉醒了球探系统。余天决定用球探系统在现实中培养华夏足球的天才,然后输送到欧洲,填补华夏留洋的空白期。看余天如何向欧洲输送人才!如何创造华夏足坛的新局面!如何让华夏足球崛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