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85000000008

第8章 做汉奸的滋味

PART 8

一九四一年三月,阎锡山再次派赵承绶到孝义白壁关和日方举行第二次会谈。这次赵带有温怀光和续志仁,而日方只派出了专门负责与阎锡山联系的一个叫宫内的中佐。

温怀光参加这次会谈,是阎锡山特别指定的。

日本人派宫内参加会谈,一面是代表第一军,但主要是为了解决驻汾阳的若松旅团和温怀光的骑兵军的协作问题。由于事前早已谈妥,所以会谈时间并不长,也没有什么仪式,双方发表意见后,迅即达成口头协议。内容如下:

一、日、阎双方必须消除敌对行为,互相提携,共同防共。

二、前线部队彼此友好往来,互派人员联络,不得发生冲突。

三、离石——军渡(黄河东岸)公路以北地区,对八路军之进剿,由日军负责。

四、离军公路以南,汾阳、孝义以西地区,由晋绥军负责。必要时,双方可对八路军实行会剿。

协议签订之后,赵承绶又要求日方把孝义县城让渡给阎军接防,作为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条件。宫内表示自己同意,并答应向太原军司令部请示后再作最后决定。

宫内要求温怀光派高级军官到汾阳城内和日军“联欢”,并且说:“欢迎温阁下亲自带队来。”

赵承绶和温怀光都表示:“如时机成熟,可以去汾阳。”

同年六月初,日军派人通知阎锡山,愿将孝义县城,再行“让渡”。但附带声明,这完全是出于增强双方友好,日军才答应将孝义县城“让渡”给阎军,因此,阎军不得沿用对双池镇、兑九峪的佯攻故技,不得对外宣传说将孝义县城“攻占”,再次损害皇军的威望,如再故伎重演,皇军将断然把孝义县城收回。

当温怀光率骑一军军部和沈瑞的骑二师进驻孝义县城后,日军不放心,派了两名军官留在城中,监视该军有无“攻占孝义”之类的虚假宣传。温怀光每天派人送上好酒好肉再加漂亮女人,把两个日本人当亲爹似的供着,并亲自向二人拍着胸膛保证,此次绝无虚假宣传。

这时,阎锡山深怕温怀光应付不了局面,要赵承绶把第七集团军总司令部也由隰县移驻孝义县城,由赵总揽一切。

赵承绶出发前,阎锡山对他说:“这次日本人把孝义城让给咱们,让共产党抓住理由,可以直接打咱们了。他们为了师出有名,肯定会大力宣传咱们和日本人妥协、投降,对咱们很不利。但这个县可以征到不少粮食,孝义一县,可抵晋西四五个县,还可以伸展到平遥、介休边上,这又对咱们非常有利。温军长很难应付这个局面,你到孝义去,一定要督促温军长赶快先把孝义城郊防御工事修好,立于不败之地。外围阵地,一定要在八路军炮火打不到城墙的距离以外,选择地形修筑。你去后要赶快征粮,征得越多越好。”

两个月后,阎锡山给赵承绶拍来电报,说与日方交涉已办妥,对方要求派一能代表他的人到汾阳签字,阎让赵承绶代表他前往。

八月十一日,赵承绶带上温怀光、续志仁、齐骏鸣(骑兵军参谋长)、赵瑞、白太冲、刘迪吉,由孝义城出发,故意放风到前线侦察地形,骑马向孝义、汾阳两县城中间的田屯镇驰去。

在距离日军在汾阳、孝义之间一个叫田屯的小镇五六里的地方,赵看见路上没有行人来往,赶紧下了马,一行人钻进路旁的高粱地里,脱下军装,换上事先准备好的长衫马褂。刘迪吉、白太冲先进入田屯镇内与日军联系,赵承绶几个高级将领也随后跟进。

这时,日方派华北方面军参谋茂川中佐和第一军参谋土田少佐等几名中下级军官到村外迎接,白太冲一一作了介绍,匆匆进入村中,分乘日方备好的汽车,驶入汾阳城,住进日本人办的一家旅馆。

苏体仁和梁上椿前一日已从太原赶来,正在旅馆候迎。

晚上,赵承绶和苏、梁商谈签字问题,苏体仁和梁上椿十分高兴,还一再给赵承绶打气。

赵承绶问他们:“日本人能不能在签字后立即拨给武器、弹药、粮食和款项?”

二人异口同声回答:“当尽力而为,务必设法早日办到,希望会长也能早日通电。”

苏体仁还说日方希望赵承绶和温怀光在签字仪式上穿国民党正规军服、佩带军衔,以示郑重。

赵承绶推托说:“国民党那些东西在抗战一开始就丢光了,现在哪里去找得到?如果一定要我们穿军装,那就只能穿现有的晋绥军的灰布军装出席。”

由此,赵承绶联想到日本人可能要在仪式中照相、拍电影,将来做宣传材料。因此,要求苏、梁两人向日方说明,请不要在仪式进行中拍照、拍电影。苏、梁答应回去即向日方转达。

从苏、梁口中得知,日本方面十分重视这次签字仪式,特派华北派遣军参谋长田边盛武中将前来主持。同来的还有第一军参谋长楠山秀吉少将等人,都住在若松旅团司令部。

一九四一年八月十二日上午九时,赵承绶和温怀光两人身着晋绥军旧灰布军服,皮靴、武装带、军人魂,以及军衔章等装潢门面的配件,续志仁、齐骏鸣、赵瑞等则身着便衣,偕同苏体仁、梁上椿,由日方茂川、土田两个佐级参谋接至汾阳县城的日军若松旅团司令部,和田边盛武、楠山秀吉、若松等礼节性会见。双言略微寒暄后,赵承绶临时提出一个要求:“在签字仪式上,无论如何,请勿照相。”

日本人相视而笑,不置可否。

十时整,日方将领人人脚蹬长统马靴,身着夏季军礼服,腰挎指挥刀,戴着白手套,首先进入签字会场——汾阳城内南水井三号一所大宅院主楼的屋顶花园——端坐在上首正面,昂首挺胸,板着面孔,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战胜者姿态。

赵承绶、温怀光、赵瑞等率其随员以及苏体仁、梁上椿、刘迪吉、白太冲等“中介人”,陆续登上会场时,日本将领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由其参谋人员按指定座位引导入座。

签字会场上悬挂着两面国旗,位置不是并排,而是上下,日本太阳旗在上方,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旗在下方。会场是日方布置的,事前赵承绶等啥也不知道,任由对方摆布。

不一会儿,签字仪式开始,会场周围环列着十多名日军宣传班的军官,人人带着大大小小小照相机和摄影机、录音机,“动作”起来,赵承绶等连忙躲闪,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赵承绶着急得不行,赶紧以目示意苏体仁、梁上椿,要他们出面劝阻。二人却只向他微笑着摇摇头,表示爱莫能助。赵承绶无法可施,只好任其拍照。

接下去,田边盛武首先拿出冈村宁次的指派书,与赵承绶交换阎锡山的指派书。冈村宁次的指派书很规范,细致,逐条逐款,内容详尽具体,并特别指明指派田边盛武和阎锡山签订停战协定。而阎锡山的指派书,刚刚十个字,一张皱巴巴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的信笺上,用毛笔龙飞凤舞地写着:兹派赵承绶为全权代表。

田边摇着头看看赵承绶,表示强烈不满,赵承绶也不加解释。田边无奈,事到如今更无法纠正,只得按预定程序继续进行下去。接着田边盛武和赵承绶就在用日、中两种文字打印好的《日本军与晋绥军基本协定》上签字。这个基本协定内容很具体,日方为了收买阎锡山,把他提出的所谓“亚洲同盟,共同防共,外交一致,内政自理”几句话作为“原则”,放在“前言”当中,并决定“阎、日双方彻底停止一切敌对行动,亲善友好,共同提携,实现东亚共荣”。其具体条款如下:

一、日方实行条款如下:

1.日方给予阎方步枪五万支,轻机枪五千挺,重机枪五百挺,并配给一个动员额的子弹;

2.日方给予阎方军费(国币)两千万元,另给阎本人机密费七百万元;

3.日方供给阎方军队给养及一部装备;

4.日方先拨给阎方能新成立五十个团的壮丁及全部武器、装备,而后根据形势发展,再继续拨给五十个团的壮丁和武器、装备,以充实阎方力量;

5.日方将雁门关以南全部山西地区的政权让渡阎方,由阎方陆续派人接任各县县长之职。初步接管晋中各县及晋南、临汾等县,再逐渐接管其他各县;

6.日方将山西境内同蒲(宁武以北除外)、正太(娘子关以西)两铁路管理权让给阎方(这一条因有争执,后来日方答应“共管”)。

二、阎方实行条款如下:

1.本人即刻通电,表明脱离重庆政府,发表“独立宣言”;

2.本人第一步先进驻孝义,待日方将晋中各县政权交让后,进驻太原,接管雁门关以南政权,扩充力量,再进驻北平,和“南京政府”“合作”,或担任“南京政府”副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3.而后根据形势发展和需要,阎可以组织“华北国”;

4.阎方营以上部队,必须聘请日本人担任顾问及辅佐官;

5.阎方将通往陕西的黄河渡口小船窝(吉县境内)让给日军驻守。

赵承绶签的是阎锡山的名字,盖上阎锡山的印章,另在下边签上“赵承绶代”字样。

双方签完字,互相交换文本仪式完成,田边起立和赵承绶握手,说了两句客气话,还碰杯喝了一口香槟酒,才分别退出会场。

回到旅馆,赵承绶十分懊丧。首先,日方以战胜者自居的高傲态度,使他感到受到极大侮辱。赵是个一向高傲自居、骑在别人头上作威作福惯了的人,今天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的最大侮辱,心里自然十分不痛快。第二,明知道这是一个卖国条约,把自己的名字签在上面,虽然用了一个“代”字,良心上仍然自责,无以自慰。第三,日方大拍照片和电影,必然要大肆宣传一番,马上就会臭名远扬,千古骂名也从此落下,今后有何面目见人。

可是,当他和苏体仁、梁上椿谈到上了日本人的当,被强行拍了这么多照片时,苏体仁冲他一声苦笑说:“你这算什么呀,我们的照片比你多得多了。”

梁上椿也说:“吃猪肉还怕腥吗?像我早就是人人皆曰可杀的大汉奸了。可我们为会长所做的这一切,有多少人知道、理解。”

除了签订书面协定外,还有口头协议,阎方先在汾阳县城设立办事处,其办事处人员由日方发给特别通行证,可以通过孝义、汾阳间日军哨所,以便经常联系。

举行“签字仪式”的当天晚上,田边和楠山,在赵承绶等人住的日本旅馆举行宴会,双方参加“签字仪式”人员和苏体仁、梁上椿都参加。日方一变其在“签字仪式”时的高傲态度,极力表示和赵承绶等阎方人员“亲近”,并赠送伪联币二十五万元、法币七十五万元及布匹等给赵承绶一行。

赵承绶这次在汾阳共住了三天,由日方派汽车送至田屯镇,又骑马回到孝义,随即去克难坡向阎锡山亲自报告。

阎锡山听了报告后,点头表示满意之外,察觉到赵承绶的情绪有点懊丧,鼓励赵要“忍辱负重”,还说:“日本人就是这样,办公事的时候,态度总是严肃认真,私人接触,又显得十分和蔼、客气。”

日本人这次下的赌注不小,的确花了血本,对阎锡山颇有吸引力。但阎与日方达成协议的根本目的是“存在”下去、扩大实力,所以他迟迟不肯公开表态降日,而希望从具体条件入手。

日方坚持要阎先离开克难坡进驻孝义县城,发表脱离重庆政府的通电,然后才能履行“汾阳协定”规定的细则。阎则坚持日方要先履行细则,自己才能进驻孝义,发表通电。

阎要赵承绶赶快回孝义,尽快先成立汾阳办事处,人选由赵决定,必须按照协定条款,先向日方催要东西,特别是先要武器和钱。

阎还说:“要想办法在太原、汾阳、孝义、运城成立几个办事处,以便办理履行细则。”

赵承绶回到孝义后,即派第七集团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杨向山和白太冲到汾阳筹备,正式成立汾阳办事处,由白太冲负责。此后,日方曾先后给过阎锡山一万支步枪,由骑一军派车于夜间从汾阳拉回,补充各师团。另外还给过一部分粮食,主要是高粱,用民间大车拉到兑九峪等地。

阎锡山为了履行“汾阳协定”中所规定的“日阎之间彻底停止一切敌对行为”,实行“亲善友好”,便严令他的前线部队“绝对不准向日军开枪射击,以致发生冲突,违者除对该部队主官严加惩处外,所有消耗弹药,一概不准报销,并应负责加倍赔偿相应的弹药费”。

阎锡山又于八月下旬,令赵承绶派一个团去敌占区活动,赵承绶接令后,把骑二师第五团团长杨诚叫来,对他耳提面命:“我们已经和日本签订了停止一切敌对行为的协定,你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对八路军进行武力侦察,切不可与日军发生冲突。”

杨诚受令后,即率该骑兵团出发,当到达东西段屯后,驻介休的日军即对杨诚部节节推进,形成包围攻击的态势。杨诚命令部队只取防御态势不准开枪射击,并亲自前去与一个日军大队长面谈,说明“共同防共”的来意,日军旋即退去。当杨返回孝义向赵承绶复命时,赵对杨亲自前去与日军指挥官沟通一事大加赞赏,遂推荐杨诚到克难坡将官培训班受训。

阎锡山为了早日实现“汾阳协定”中规定的“本人第一步先进驻孝义”,特令已经进驻孝义县城的温怀光,负责构筑大规模的防共工事,并指示在克难坡受训的杨训:“除加强孝义原有城墙外,再在城外构筑大量的围廓、复廓、外廓三道阵地,外廓到城墙的距离,一定要在火炮射程之外,决不能让八路的炮弹,落一发在城里。”又说:“这样的防共工事,要连更赶夜地修,越快越好,越坚固越好。你回去给温军长说,等孝义的防共工事完成后,要请八路军去参观,告诉他们,来来来,你来打!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这时,日美和谈之说,正哄传一时。阎锡山认为日美必然会和,罗斯福可能牺牲中国,迁就日本,蒋介石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先和日本妥协。阎锡山的高级幕僚大都附和他的这个说法,只有孙楚一人认为日美必战,日本必败。阎锡山根本不理睬孙楚的意见,深恐美日妥协,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再扩张后抛弃掉他。因此,更积极与日方加强勾结。但另一方面,他又怕一下子拿捏不稳,所以也不得不观望一下,看看日美和谈的结果如何,再作下一步打算。

到了一九四一年十月,阎、日双方又在太原举行了为充实“汾阳协定”中有关“防共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十月初,赵承绶、续志仁到太原,在东典膳所一号成立办事处。因此处房屋不甚富裕,档次也不高,日军便将新民街十二号日军前太原警备司令池上的公馆腾出,作为赵承绶的下榻之处。

首先由日军第一军司令官岩松义雄正式与赵承绶会见,继而由山西派遣军参谋长楠山秀吉与赵承绶会谈,并于十月中旬签订了《防共协定实施细则》。

其主要内容为:

1.日方分批拨给阎锡山壮丁五万名(由原先承认的十万减至五万),步枪十万支,适当配备训练人员及弹药。

2.日方第一批拨给阎锡山步枪二万支。阎锡山收到后由吉县移驻隰县。

3.日方第二批拨给阎锡山步枪三万支。阎锡山收到后由隰县移驻孝义。

4.日方第三批拨给阎锡山步枪三万支。阎收到后,通电反蒋,由孝义移驻太原,将吉县小船窝渡口移交日军进驻,晋绥军由晋西向南同蒲沿线移动。

5.其余步枪二万支,按需要由日方一次拨给之。

6.双方进行物资交换。

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阎锡山为了摸清日军的情况,便打电报给待在太原城里和日本人密谈的赵承绶,让他尽快返回克难坡。

这时,赵承绶在太原已经住了三个多月,看到不会有什么结果,又憎恶新任第一军参谋长花谷正那副凶神恶煞,居高临下的样子,早就巴不得离开太原,接到阎锡山的电报,马上决定尽快启程。

赵承绶正准备离开太原时,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认为与阎锡山的谈判进展太慢,专由北平飞到太原亲自布置。

冈村宁次到太原的当日,日方即通知赵承绶去会见。

赵由给他临时做翻译的杨宗藩(苏体仁的女婿)陪同,到东华门十九号日军招待所见了冈村。

冈村说:“请你赶快告知阎先生,我们日本方面,是要和能代表中国人的人合作。阎先生是华北老将,我们考虑再三,最好和阎先生合作。阎先生是辛亥革命以后在华北的第一个人物,华北人很拥护他,我们既决定和他合作,就一定支持他。我是代表日本政府的,我答应的事,决不会有问题。我们既能把华北交给阎先生,就要让他有力量能维持华北治安。请阎先生放心,不要先斤斤计较一枪一炮。我们和阎先生合作,对阎先生有好处。阎先生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时,我就做过他的区队长,算是他的老师,难道我这个做老师的还会欺骗自己的学生吗?现在时机对阎先生有利,请你转达我的意思,万勿失去机会。并请代我向阎先生致意。”

赵承绶答应:“我马上就要回晋西去,一定把你的意思转报。”

回到驻所,赵承绶立即把这一情况详细电告阎锡山,马上得到回电:“他不放心,咱可是有诚意,应赶快履行‘汾阳协定’条款,拨给人、枪,还有钱。咱必须尽快武装起力量,才能拿起华北;没有力量,连山西也拿不起,哪里谈得上拿起华北。向他直接交涉,可能得到解决,努力为之。”

当晚,冈村宁次在东华门十九号举行宴会,邀赵承绶参加,一再表示“希望和阎先生真诚合作”,还送给阎锡山高级将校呢衣料一件,西服衣料几件,要赵转给阎。

冈村虽然极力对赵表示“客气”和“诚意”,但赵通过在太原三个多月的观察,知道日方玩的是什么把戏。而且阎锡山的复电还和往常一样先要东西,冈村则是希望阎锡山先通电脱离重庆政府,双方条件仍有很大差距,一时半会谈不拢。赵没有把和阎锡山往返电报的内容告诉冈村,仍然说:“回晋西去一定把贵方意见详细转报,请放心。”

第二天,冈村宁次就勿匆飞走了。

赵承绶、苏体仁哪里知道,冈村宁次这次到太原,确是专为早日促成阎日合作,主要原因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调到南洋去的较多,在华兵力不敷分配,急于想把阎锡山完全控制在手中。

几天以后,赵承绶离开太原,回到阎锡山在晋西的根据地——克难坡,“太原办事处”则交给梁延武、曲宪南负责。

赵承绶这一次在太原一住三个多月,除了和日本人联系以外,从未和没关系的人来往,更不轻易到其他地方去。连住在太原的老岳母,也没看过一次。怕的是泄露出去,遭人唾骂,更怕八路军地下人员探知情况。想洗个澡,也是在夜间坐上汽车到苏体仁家里去洗。有一次要看牙病,镶牙,也只好趁夜间秘密到日本牙医那里就诊。做这种见不得天日的事,只有像鬼一样地活动。做汉奸的滋味,他算尝到了。

同类推荐
  • 为什么是哀歌

    为什么是哀歌

    现在回想,就《哀歌五十四章》,春天我在太行山上,就给诗人潞潞打过一次长话。在电话里,潞潞除对李杜这次颇具规模性的诗歌创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还特别强调了作品中的语言环境:较之诗人以往的创作,尤在语流、语感上,均有明显的变化和改善。我在陵川老家那个拆了围墙的老院子周遭转悠着,举着那个可以在省内漫游的太原小灵通,说了一大通。我的观点颇多。其中,我还从李杜《哀歌》的创作,一直延伸至今日多部优秀诗作反而出自于那些多年罢笔不写的沉寂者之手。从96年、97年计,李杜亦沉寂了十年。同样,《哀歌》也不是单摆浮搁的。
  • 同饮一江水

    同饮一江水

    这是一部跨文化生活的历史纪录,它高度浓缩和清晰地呈现了山水相连的黑龙江流域,中俄两国边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活历史画面。伴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曲折变化,两岸人民生活中不断上演着高度戏剧化的悲喜剧,爱与恨、情与仇、个人与国家、战争与和平、忠贞与背叛,每个真实的故事背后都包含了个人命运与国际风云的交错变幻。今年6月6日至7日,俄罗斯新任总统普京首先选择访问中国,他拒绝了参加美国在戴维营举行的八国峰会而选择参加中国的上合组织峰会,足见他对俄中关系的高度重视。
  • 清玄说:换个角度看生活

    清玄说:换个角度看生活

    林清玄首部经典语录集,2018重磅新作《清玄说:换个角度看生活》是台湾散文家林清玄的经典语录集。全书分四章。“如此生活”集合了作者看生活、感悟幸福等方面的生活体验;“修一颗心”侧重培养生活中的良好心态,如达观心、平常心等;“人间有情”谈人的情感,如爱情、友情等;“万物有美”记载作者在生活中、周边事物身上发现的美。一本书收录精彩语录,经典可以一读再读,常读常新。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砥柱:爱民模范宋文博

    砥柱:爱民模范宋文博

    宋文博同志,先后6次受嘉奖,3次荣立三等功,2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次被评为“邵阳市十大优秀青年”。他所带领的大、中队,曾被公安部、湖南省公安消防总队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奥运消防保卫攻坚战先进集体”、“全面建设先进大队”、“湖南省执法质量考评先进大队”、“湖南省青年文明号”、“湖南省消防部队正规化管理五星级单位”、“全省十七大保卫先进单位”。
热门推荐
  • 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

    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

    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维也纳会议平复局势,动荡的年代暂时告一段落,直到灭顶之灾于1914年降临。这是欧洲浪潮涌动、创造力迸发的一百年,也是权力竞逐的世纪。在1815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看重的是荣耀、荣誉,而在19世纪,人们越来越看重权力。旧制度崩塌后,种种力量都渴望获取并行使权力,以便把自己的观点付诸实施。国家争夺世界权力,政府追求帝国权力,革命家密谋夺取权力,各政党争夺执政权力,金融家和工业家追求经济权力,平民渴求民主,妇女主张女权,工人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民族盼望自主,艺术家挑战学院的权威,精神病学家想用科学的力量控制人性,工程师要证明人类有力量胜过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一切都不复从前。竞逐权力欧洲人走上文明之巅,睥睨全球,也招致毁灭欧洲的大战。1914年,欧洲各地的灯火一盏盏熄灭,点亮它们仍需时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岸天前传

    无岸天前传

    我本打算写一本长篇小说,用我的视角去解释概括宇宙,修炼,文明,却不想刚写了开头几万字,就放下新书,来写前传了。前传预计是7-20万字之间,与《无岸天》对接。因为说的不是一个故事,而其中的很多内容只会出现在书的后半部分,所以就单开了这本。写前传的时候,新书不会更新,我的写作思路很简单,一次只写一本,即使灵感来了,也是先写下来,放一边,不会同时推两本。其实主要还是不太愿意在章节里面解释为什么世界变了,体系的转变,变化太大怎么接受,为什么主角这样那样。这本书,是说一个两个故事,也是对《无岸天》的诠释。
  • 那些年那个男孩

    那些年那个男孩

    他和她相识于网络,从相互认识到从此再不相见,他们之间经历了什么呢?
  • 打鬼

    打鬼

    半夜我和老婆在讨论生二胎时,被七个月大的女儿听到了,女儿当时的表情,很诡异渗人。奇怪的老头告诉我,我女儿的腿骨上刻了一个字,非常邪门。三天之后这个老头死了,在他头七的时候,脏东西找上来了,随后噩梦一样的事情发生了……
  • 鸿蒙吞天

    鸿蒙吞天

    烽烟弥漫,天地沉沦,众生遭劫,谁可补天?且看天赋绝世,但却身怀万古第一废体,注定一生无法修行的苏年穿越至异世后,如何凭借一枚天道神晶一步步涅槃蜕变,自微末中逆天崛起。逆修大道,百舸争流,天地苍穹,谁主沉浮?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你们来说,我即是天道,当主宰世间一切!
  • 翼龙的守护者

    翼龙的守护者

    “左莉莉嗨皮记事”是少儿科幻探险系列图书。共8册,每册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主角是敖弘、左莉莉、孟俊朗这三个六年级学生。三个人各有个性,各有特长,都喜欢奇思妙想,喜欢科学,酷爱探险。他们在探险中遭遇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异谜局。在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找出了一个个谜底。
  • 元始天尊说甘露升天神咒妙经

    元始天尊说甘露升天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琉球漫志

    小琉球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雪人之惑

    雪人之惑

    宋长江,辽宁丹东人,从事编辑工作,近年先后在《鸭绿江》《满族文学》《北方文学》《山东文学》《福建文学》《长江文艺》《清明》《星火》《青年文学》《章回小说》《文学报》等三十余种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早期曾出版短篇小说集《灵魂有影》。有多篇作品入选多种版本文集或被报刊选载、连载。宫小翠竟然拒接我的电话了。这丫难道真的要和我分岔?这丫也太……称宫小翠为丫的情致在我脑子里仅仅逗留几秒钟,便被“后果很严重”覆盖。她有什么不可以拒接我的电话呢?我的肚子仿佛瞬间被掏空,明显不在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