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800000007

第7章 唐文治读书要朗诵,自然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唐文治(1865~1954年)经学家、教育家。江苏太仓人。早年主办无锡国学专修馆。主张实业救国,重视科技教育。著有《茹经堂文集》、《阳明学术发微》。

唐文治是国学大师,著作等身,又是民国时期誉满江南的教育家,他的治学之道,尤其是读书方法,很有必要让读书人广为了解。“文章一道,人品学问皆在其中”

唐文治,别号茹经,六岁启蒙,十五岁考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二十八岁中进士,是一个“三考”、“两榜”正途功名的儒生。他自幼接受“学行并重”的家教,在作塾师的父亲的教导下发愤读书。家贫,有时借月光苦读。青年时代,先后受到两位好老师引路。一位是同乡王紫翔,王老师对他说:“文章一道,人品学问皆在其中。汝学作文先从立品始,不患不为天下第一等人,亦不患不为天下第一等文。”要他先读汪武曹《孟子大全》、陆清献《三鱼堂集》和《唐宋文醇》。于是他就潜心研治,始知读书门径。一位是南菁书院院长黄元同,黄院长要他“先博后约”,攻读陈北溪《字义余钞》和黄元同自己写的《经义通故》,自此打下基础,学问日益精进,既淹贯汉、宋,又熔朱熹、王守仁学说于一炉。在文学上,则继承“桐城派”,推崇姚鼐,重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清朝末年,唐文治已经形成了“合训诂、义理、词章而一”的学术体系。

唐文治治学的过程,也就是研读经籍的过程。他极重视中国的经籍,视为至宝。他说:“十三经者,我中国之宝也,五经者,宝中之精而又精者也。读《易》而知阴阳消息进退存亡之几焉;读《书》二十八篇而知唐虞以来治化之迹焉;陈宝人训,无逾于此矣。读《诗》而知列国风俗,商周之所以兴焉;读《礼》而知三千三百之遗,至德凝道,德性学问之奥焉;读《春秋》而知尊贵贱,善善恶恶,命德讨罪之权焉;盖修身治天下之纲要,悉寓于是矣。”他又引《礼记》说:“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他不厌其烦地引经据典,层层转进,反复强调经籍对于修身治国极其重要的作用。

唐文治还进一步指出读经的意义和途径:“吾国经书,不独可以固结民心,且可以涵养民性,和平民气,启发民智。”“读经贵乎致用,养成高尚人格,庶可造就其德性才能,俾脑筋清晰,气质温良,学道爱人,方有实用。若徒矜考据,鹜训诂,自命奥博,浮泛不切,或好立新义,乱名改作,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矣。”明确宣示了学行并重的读书原则。

清末开设学校,学习外国语开始普遍起来,唐文治因于时势,大力提倡国文。他说:“今日学校课程未有重于国文者,普及教育赖乎国文,输入文明,亦赖乎国文,盖穷乡僻壤,岂尽通西文,惟有精通国文者教授之也。”指出经史百家要能古为今用,则必须精通国文;今日世界学术科技,亦赖精研国文的学者翻译介绍,才能沟通中外。

唐文治古为今用、沟通中外的识见,于当时实属难得;而提倡学习古文,对于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的意义,时至今日仍然是十分现实的话题。江泽民总书记出席“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时曾指出,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读《出师表》,当得一“咽”字诀

唐文治自幼读经,入私塾、就业师、进书院,接受了长期的严格读书训练,并且经过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读书的原则和方法。他每读一书,主张先要读通,然后予以分析:哪些可以接受,哪些可供参考,哪些不能赞同。信其可信,疑其当疑。他书写“毋不获,毋自欺”六个字作为座右铭。他如饥似渴地抄录经义精要,认真做读书札记。唐文治后来教导学生读书方法有十六字诀:“熟读精思,循序渐进,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所谓“熟读精思,循序渐进”,就是要求学生能背诵几部经典和古典名篇,先打好基础,然后在坚实的基础上博览群书,各取所需,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长处,这也就是他自己的读书体会和经验。

唐文治一生孜孜以求,好学不倦。1920年后,他双目渐渐失明,还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口授教材,亲自授课,背诵群经古文,评点学生文卷,坚持讲学三十载,直至耄耋之年。他能有如此过人的能力,除有赖于深厚的学问功底外,亦获益于其读书有方,熟读古籍且持久不忘。

他提倡读文要讲究读文方法,他说:“学者读文,务以精熟背诵,不差一字为主。其要法,每读一文,先以三十遍为度,前十遍求其线索之所在,划分段落,最为重要。次十遍求其命意所在,有虚意,有实意,有旁意,有正意,有言中之意,有意外之意,再十遍考其声音,以求其神气,细玩其长短疾徐,抑扬顿挫之致。三十遍后,自不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虽读百遍而不厌矣。能得斯境,方能作文。然实各有其性之所近,至易而无难也。”他对不注意读法的,提出规劝:“任意乱读,徒费时光,甚或袭庸俗之调,卑陋不能自拔,惜哉。”而对不同的文章,则有不同的读法。“余因之分读法有急读、缓读、极急读、极缓读、平读五种。大抵气势文急读,极急读,而其音高。识度文缓读,极缓读,而其音低。趣味情韵文平读,而其音平。然情韵文亦有愈唱愈高者,未可拘泥。韩子所谓:气盛则言之长短声之高于皆宜,柳子厚所谓: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淑而发之欲其清,因而存之欲其重,皆读文要法也”。说明古文非熟读朗诵,不能领会其思想感情和段落的顿挫起伏。熟读朗诵,然后文中起承转合,前后呼应之法,自然领悟,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唐文治六十岁以后,曾总结其二十年读文教学之经验,编成《国文经纬贯通大义》。书中对诸葛亮《出师表》推崇备至,读法列入“凄人心脾法”。唐文治作示范时表示:“读此等文,当得一‘咽’字诀,须处处咽住,切忌读之太速。”然而,抗战胜利前夕,唐文治又一次向学生范读《出师表》时,当读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时,却音量提高,音节加快,用急读法,直至篇终。读毕,他解释道:“此文我向来用缓读法,极缓读法。近来领悟出师伐魏是一大转机,所以末段用急读法,极急读法。”由此可见,他对读文法不落窠臼,精进不已。无锡国专一学生回忆道:“当年在学校时,常在礼堂听先生授文读文,音调铿锵高昂,虽远处也能听到。”“先生读文,凝神练气,抗坠抑扬,黄钟大吕,如协宫商,疾则如长江大河,奔腾澎湃,徐则若峰回路转,曲折迂旋,若抒发性情之文,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性情教育,实萌柢于斯。”1948年,唐文治已八十四岁高龄,还灌录读文唱片十张,又发行通用集五张,由大中华唱片厂监制。这实在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可惜年久失真,今人已难以真切领受他读文的气概了。

读书正人心救世贵因时

唐文治早在青年时代,就关注“经世之学”。考中进士后,“服官京师”,经历了中日甲午海战和八国联军之役,还参加过辛丑和约的草拟工作。国家的衰弱,列强的欺凌,使他怵目惊心。他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内战不断,为之痛心疾首。当时,他提出“吾国情势日益危殆,百姓困苦已极,此时为学,必当以正人心、救民命为唯一宗旨。”认为“阐发古书之奥蕴,以拯今日之人心,吾辈之责也。”主张“读经救国”,通过研读古籍,以中国传统的美德,来改造社会,振兴中国。

当然,唐文治的“读经救国”论,早已被历史所证明是行不通的,但他爱国爱民的拳拳之心已为世所共鉴;他那学以致用,“体用兼备,有以捍外侮而致太平”的读书目的,无疑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唐文治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他致力于教育事业四十余年,其中主持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11年改名南洋大学,1912年改称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0年改为交通大学)十四年,创设机电科,增设铁路管理科,又办商船驾驶科(后筹建吴淞商船学校),为建设我国第一所理工科大学作出了贡献。他主持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三十年,明确办学宗旨为“研究本国历代文化,明体达用,发扬光大,期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培养了不少古籍研究人员,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唐文治办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其“读经救国”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立教救世,贵在因时”,意即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教育要为政治服务。教育的目的也是读书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救国救民。所以唐文治主张求实学,重实用,充分体现对于“学行并重”的一以贯之。

唐文治的一生,是中国文化在历史大转折时期的一个具体代表。他的读书方法,也已成为逝去年代的绝唱。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形式,又将会在未来的时空中回响。那么,仅就这一点而言,唐文治在中国文化史的篇章中,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

同类推荐
  • 我最想要的幸福快乐书

    我最想要的幸福快乐书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通过对女人的人生愿望、生活烦恼、生理和心理问题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专门针对女人如何获得幸福和快乐的方法。本书从女人如何增加魅力指数,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如何做到成熟稳重,如何让心中的他喜欢上自己,如何改变自己的丈夫,如何帮助自己的丈夫走向成功,如何在交际中胜出,如何在职场上成功等方面指导女性全面提升自己,从而拥有美好的爱情,收获幸福的婚姻,成就辉煌的事业,迎来别样的人生!
  • 上班做儒家 下班做道家

    上班做儒家 下班做道家

    儒家的基本特征是开拓进取、积极入世,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道家的基本特征则是自然无为,面对残酷的现实,道家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能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熔儒道于一炉,张弛有度,方能进退自如。本书融合儒道思想精华,解读工作生活的智慧!
  • 命运薄荷糖

    命运薄荷糖

    你是传说中的路痴吗?爱情的路痴,生活的路痴,还是成长的路痴?什么才是你内心深处一直苦苦追寻的东西,就算有再大的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闻香识女人,属于你的味道又是什么?你身边的他们是酒肉朋友,还是患难之交?从洗澡习惯一览无余你的真性情。你的善良指数、无耻指数、恶魔指数是多少?
  • 明察秋毫(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察秋毫(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察秋毫原本是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用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白是非。如今社会万象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现象层出不穷,明察秋毫这项能力更显重要。让我们在本书精彩动人的小故事里,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感悟人生,完善修养,收获智慧,走向完满。
  • 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摩西奶奶生前经典之作,由美国摩西奶奶基金会独家唯一授权,摩西奶奶后人钦定译者姜雪晴翻译并亲自推荐。全书完美再现了摩西奶奶清新温雅的笔触,她用自己百年人生的经历娓娓道来,讲述人生的真谛与本质。从七十岁前的田园生活,到年近八十开始绘画,摩西奶奶将一切过往感悟缓缓写出,睿智又精炼,从容而乐观,犹如一道心灵温泉,给迷茫与困惑中的年轻人带来启示与激励。正如,她在本书序言中所说:“在我们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找到自己发自内心喜爱去做的事情,坚持做下去。让这一点点小小的坚持,带给我们微妙的喜悦。
热门推荐
  • 大生意人6:针锋

    大生意人6:针锋

    在商言商,本是生意人的本份,奈何几千年来,又有谁能真正做到?生意做得越大,受困于各方的擎肘和博弈也就越多,这套夹缝中的“玩法”,不是谁都会玩,也不是谁都玩得起。翻开《大生意人》,从他的这套“玩法”中,读懂在中国传统政商关系下做生意的至高智慧和隐秘准则。
  • 贵族校草溺爱拽校花

    贵族校草溺爱拽校花

    许菲菲走错包厢,被流氓校草韩轩被强吻!更可恶的是,韩轩就纠缠着她不放,他霸道阴冷,却对她宠爱无限!
  • 病娇女鬼王

    病娇女鬼王

    呆萌小子,高冷冥王,冷傲红宇,冲动女阎王御姐,人界&冥界&阎界&神秘界&天使界&恶魔界&妖界,参加阎冥榜为那唯一希望,你说什么!冥王喜欢上了人类?……一切尽在《病娇女鬼王》
  • 大怪医

    大怪医

    以医入道未济世,功德十万方问仙!这是一个穿越修真者行走现代人间的有趣的故事。
  • 妾室心计

    妾室心计

    断腿后秦王才知道他那个三棍子打不出一句话的侍妾是天下第一谋士的女儿,一个罪臣之女居然胆大包天要把他当刀使,还不知天高地厚的要帮他登上皇位。倒要看看她有几分本事。
  • 我被喂着狗粮长大

    我被喂着狗粮长大

    未婚夫结婚,新娘却是她的堂妹!她一怒之下大闹婚礼,却不想惹上了那个矜贵霸道的男人……他说:“你不是想做我的女人么,我给你一个机会。”但她却慌了,转身逃走。四年后,她再度归来,身边却跟着一个软萌可爱的小女孩。“妈咪,那个叔叔好漂亮哦,可以做我爹地了。”从此以后,萌娃开始过上了被强行喂狗粮的日子。
  • 快穿极品人生

    快穿极品人生

    各种极品人物,作到最后,自己也没什么好下,若是有人替了他们,那会不会是个新的故事,新的未来。
  • 声音与物象

    声音与物象

    作品用丰富的想象来展示乡土的纵深,表达人类对乡土所抚摩和记忆的朴素情感。文笔在心灵与物象之间对话,从物象之中表达内在的禅意与禅思。该书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 维利亚长夜

    维利亚长夜

    旧神时代的巨怪因为巨轮的召唤从海中惊醒,一个古老的预言即将应验。由此,一个喜欢科学与艺术的伏灵师与一个喜欢喝酒的银殿骑士踏上了寻找旧日神明的旅程。当然,旧日的神祇在路上,也在眼前。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小说形象超越时空,超越国界,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震动着数代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