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800000036

第36章 朱自清读书须从小处着手

朱自清(1898~1948年)散文家、诗人。江苏扬州人。清华大学教授。作品辑有《朱自清全集》。

读过《背影》的人总会多少触动情愫,留下难忘的印象。朱自清的散文“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文如其人,朱自清就是这样一位朴实、正直的儒雅学者。他的书品、人品、美文,均成垂世楷模。

不在课堂必在图书馆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初入北京大学预科班读书,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清白白,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严”一句,改名为朱自清,以示不随流俗。又感原先在扬州的生活节奏太慢,跟不上现代的步伐,必须时时自警,遂改号“佩弦”,取《韩非子》“性缓慢,故佩弦以自急”之意。

进入北京大学之后,他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当时教国史的陈汉章,原是清末举人,以博学闻名,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聘请他来当教习。他看到学校里人才济济,又因为京师大学堂毕业以后可以得翰林,于是他决定不做教习而做学生,在马神庙四公主府梳妆楼上的大学藏书楼,苦苦用功六年,等到毕业之后,正当辛亥革命,翰林没有了,可是他的学问大进,成为朴学的权威。朱自清决心以他为榜样,于是图书馆就成了他刻苦读书的第二课堂。

北大图书馆经过蔡元培校长的改革,购进大量的新书刊,借阅方式和阅览环境也大为改善,氛围高雅而又肃穆。朱自清一进阅览室就坐在靠东的一张背着门的桌前,争分夺秒地专心阅读。他几乎成了图书馆最热心、最经常的读者。图书管理人员对这个来得极早、去得最迟,风雨无阻,又很专心的学生印象特深。同学也掌握了规律,要找朱自清不在课堂必在图书馆。严冬,图书馆没有暖气,冷飕飕的,很少有读者来,可朱自清一如既往,从不间断。有时读得太晚了,就请求睡在图书馆里门房的沙发上,为的是抓紧时间,明日一早就可进馆看书。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都很喜欢他,所以对他也很照顾。

读书,使朱自清的学问大进,在读书过程中,他不断调整、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开始他读一些世界文学名著时,往往缺乏耐心将它读完。通过坚持学习和受到启发,才理解其精妙之处。比如,他在北京大学求学时初读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几次读不下去。后来到了英国,现场观看了莎士比亚戏剧演出,很有感触,从而改变了认识。他在《旅英杂谈》中谈到过这次读书的体会,“有许多名著,初读时往往大失所望,我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曾经开卷数次,每次都是中途而废,但看了福圣股生扮演,才领悟其好处”。

朱自清在北京大学读书那几年(1916—1920年),正是近代中国变革剧烈的年代,也是朱自清读书最忙的时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两头忙。他与冯友兰、孙福熙一起加入了由傅斯年、罗家伦等发起的“新潮社”,他们编撰的《新潮》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文艺刊物,在传播现代思潮与学术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

春来秋往,二年的北大预科,朱自清只用了一年就考取了本科;寒来暑去,几年后,他已成了与老师坐而论道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了。

朱自清在图书馆的苦读,为其后来的学术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最爱读的一本《佛学易解》

朱自清从小爱读书,且非常爱书,往往是读完了一本书,这本书还像新的一样,为此常常得到老师的赞扬。父亲也颇为赞赏他的文章,每当晚上掌灯时,父亲就让吃过晚饭的朱自清陪他喝酒,他不讲究佐酒菜肴,花生豆腐干即可,另一样下酒的“菜肴”便是儿子的作文。看到儿子佳妙的文字,看到老师的浓圈密点,往往乐不可支,就从碟子里赏儿子几颗花生米;看到老师指摘,便老大不快,竟至将儿子的习作付之一炬。不过,朱自清那几年没少吃父亲犒赏。

在北平读书几年,朱自清家境衰落,已难以支付学费,这从他写的《背影》中就看可出。北平的名胜古迹很多,可是朱自清无暇观赏,只觉得在这样的环境氛围里读书的机会太难得,一刻也不能虚耗,再说自己也没有钱。读书期间,他仅去过“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亭,还是走着去的。

当然,只要略有余钱,他总是想买书,实在没钱又一心想要买书,比什么都牵肠挂肚。中学时,家里每月给他一元零用,他大部分都用来在一家广意书局买书了。老板人不错,常给朱自清欠帐,那时候最爱读的一本《佛学易解》就是从这个老板手上买来的。

在北大读书临毕业时,朱自清到琉璃厂的华洋书庄去,看见新版韦伯斯特大字典,爱不释手,无奈书价十四元无从觅得,狠狠心将父亲给他的紫毛大衣送到当铺去了,当铺里的人知道他是当衣买书,也没为难他就把大衣收下了。这件紫毛大衣就是朱自清在散文《背影》中提到的那件。拿去当的时候,他也曾踌躇了一阵,却终于舍不得那本字典。他想着将来能赎回来,可终于没能赎回来,多年以后,每当翻着这本字典时,心中仍不免一阵惆怅!读书一个字也不放松

朱自清作文、作诗、编书极为用心,自己不满意时决不乱写。他在日记和书信里常常述说自己因杂务缠身而难于集中精力从事学术工作的苦衷,并表示“埋首研读,尽其在我”(1943年与俞平伯书)的旨趣。

他研读的一个方法就是“从小处下手”。他谈到这种读书方法时说:“这个得认真的仔细的考辨,一个字不放松。”下笔写文章前,他总将长期收集的资料仔细地反复研读,严格地分析和考辨,因此他的文章让人读后便难以忘怀。

朱自清自谦的从“小处”下手,其实是必不可少的读书的基本功。他读书作文非常细心,确实是一个字也不放松,如《荷塘月色》写及“蝉”,因有人提出蝉在夜晚是不叫的。为此,他还特地请教了昆虫学家。据称他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文章审慎又审慎,每天只能写五百字,如《谈抽烟》短文仅八百字,却用了两个下午。朱自清对语言文字十分讲究。1934年《欧游杂记自序》中的一段话,可见他的“精雕细琢”。

“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安排最难。显示景物间的关系,短不了这三样句法;可是老用这一套,谁耐烦!再说这三种句子都显示静态,也够沉闷的。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可以说“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我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的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

正是在这种对一砖一木毫不含糊严肃认真的基础上,盖成了朱自清早期散文这座美丽的建筑,朱自清所以能在“五四”以来的散文创作上产生巨大的影响,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实在不是偶然的。

“从小处下手”还在于处处问。朱自清是个不断求知不惮请教的人,他爱读书,也爱旅游,喜作游记。他每到一处地方,无论风俗人情,事态物理,都像孔子入太庙似的“每事问”。松堂是个极为普通的场所,通过细心入微的观察,他的一篇《松堂游记》写得与众不同,求“真”的意境,朴实的语言清新优美,很有艺术魅力。朱自清认为,“人生的丰富的趣味,正在细端末节的千差万别里。能显明这个千差万殊的个性的文艺,才是活泼的,真实的文艺。”

朱自清在《山野掇拾》一文里,曾这样称赞优秀的文艺家:“他们所以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别出许多心意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这段话也是他创作甘苦的自我写照。

1948年,朱自清五十岁,深感晚年将至,更加勤奋地读书写作。他为自己的书室取名为“犹贤博弈斋”,意思是说,读书还是比下棋要好。他特别欣赏清人吴北江改写唐人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后的两句诗,“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将它写在纸条上,压在自己书桌下作为警语,时刻自醒勤勉。

朱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

同类推荐
  • 你有多温柔,就有多强大

    你有多温柔,就有多强大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卡耐基写给所有幸福女人的励志经典,一本连续半个世纪最受女性欢迎的心灵励志书!《你有多温柔,就有多强大》为你打开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的窗户,激发你内在的潜能,让你内心变得温柔而强大,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从容淡定地幸福过一生。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而所谓的“好的方式”则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在这种逻辑下,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为控制彼此的战争。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
  • 解码稻盛和夫工作律

    解码稻盛和夫工作律

    本书从目的篇、行动篇、斗志篇、原则篇、思维篇、领导篇、创新篇、性灵篇八个篇章,解析稻盛和夫工作的规律,为读者揭示稻盛和夫非凡的工作方法,以使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 心灵鸡汤精粹版9

    心灵鸡汤精粹版9

    心灵是一间贮满杂物的货仓,需要不断清扫才能扫除生命中的羁绊和心灵上的负担。打扫心灵就是净化内心的环境:扫掉烦恼,才会留下沉静;抹掉虚荣,才会留下真实;扫掉悲伤,才会留下坚强。只有经常打扫心灵,才能拥有一份宁静超然的心境,才愈能发挥潜能。生命的难度也就在于此。
  • 20几岁要感谢折磨你的人

    20几岁要感谢折磨你的人

    很多时候,人们只有品尝了成功的滋味,才会想着品尝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但是我们第一次的成功,总是在满足现状的安乐心态中迟迟不肯到来,如此,我们获得成功的期限越拉越长,等到了三十而立的年岁,可能依旧一事无成。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动力,一种推助力,这种力量也许让我们很痛苦,不好受,但只要它出现,我们就会努力地奋斗,振臂高飞,从而攀上成功的枝头。
热门推荐
  • 权倾天下:驭兽毒妃

    权倾天下:驭兽毒妃

    新世纪掌握最丰富情报网的首领,居然是名身怀特殊异能年轻女子。狡兔死,走狗烹,她立下的功劳,换来的是被上级当作弃子。一朝穿越,成了被流放山庄的不受宠大小姐驭兽神通,放肆纵横天下。斗渣扬名,论心机,论阴谋,舍她其谁?-----------------------------------------------------一日,云起把有侯爷之子调戏王妃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告知。某腹黑男持笔的手一顿,阴恻恻的抬眸,“给本王绑了,扒光挂在侯府前示众。”云起会意。翌日,侯爷府大门惊现鼻青脸肿的侯爷之子与青楼小倌衣冠不整相拥的画面。-----------------------------------------------------沈攸宁近来时常跑到后院。众所周知,她在后院养了诸多凶猛且……毛茸茸的凶兽,某腹黑男不乐意了。沈攸宁回房时,床榻上铺满了毛茸茸的毛毯。某男披着深紫狐裘,朝她勾了勾手,深情款款的等她扑进怀中。沈攸宁沉默,半晌,她终于忍不住开口。“八月炎夏,你穿着这一身毛……脑子是被热坏了吗?”
  • 王者技能外挂系统

    王者技能外挂系统

    “我在这回程,帮我挡一下鲁班的炮,我觉得他要炮我。”鲁班七号终结了貂蝉。“???这炮弹怎么会拐弯?”“同求问,宫本开大三刀流嘴里一把刀,伤害特别高是什么情况,这是连建模都改了吗。”“你们这算什么?这元歌的傀儡被打不显出原形就算了,怎么还能用我的技能?”不仅如此,鱼子乔还能把游戏里的外挂技能带来现实用……“这不可能!你一个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异能!”“我只是个平平无奇的游戏玩家而已。”鱼子乔淡淡的说道。
  • 莲花玉

    莲花玉

    大明朝熹宗皇帝天启五年,在安徽省凤阳县附近,一座荒草萋萋的古刹内,正盘膝端坐着一个人。这人一身紫衫,头上戴着顶铜黄色斗笠,一块黑纱贴着笠沿垂下,使人看不清此人的长相和年纪。但是从纱布下隐隐露出的小巧下颔和娇小的身段,仍然可以猜出这是一名年轻女子。这女子端坐在古刹的供桌之上,一柄长剑横在她的膝头。她一手握定剑身,另一只手插在腰间的绣花镖囊内,冷冰冰地说道:“整天鬼鬼祟祟的跟着姑奶奶,不嫌累么?今日不妨一并现身出来,让姑奶奶瞧瞧你们生得什么德性?”
  • 范文正奏议

    范文正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饿神降临

    饿神降临

    多重位面的人,包括洪傲然,穿越到极灵世界。自家灵带为宝,外星系统为坑。异界花圣铺路,地球大佬保驾护航。极致九兵为依,混沌二器为靠,一路平步青云,装逼打脸,无所不能。识饿神,回眸望首,竟被设局。平心静气,斩饿神,平乱世。(万更万更,哈哈)
  • 明日净土

    明日净土

    世界末日降临,全球数据化时代启动,几个原本平凡的小屌丝,靠着心中的信仰,用双手为幸存者们开辟出了一片净土。在感染者,变异生物,以及居心叵测的幸存者的窥探下,平凡的人们,用行动捍卫着心中的信仰。
  • 小生林天宇

    小生林天宇

    小生姓林名天宇,毕生的愿望便是能耍遍人间,与人斗,与天斗,嘿嘿……
  • 青出于蓝

    青出于蓝

    《青出于蓝》作者孙智慧用自己平实的笔触为读者勾描了一幅社会百态图。读后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可以开阔视野,认识社会,给自己的写作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帮助,是本值得一读的课外读物。
  • 新纪元墨家道

    新纪元墨家道

    当兼爱、非攻走出地球,当仁,义步入宇宙,当唯物世界面对觉醒的灵气,枪炮与魔法,科学与仙佛,孰去孰归?孰强孰弱?
  • 曲亦有灵

    曲亦有灵

    修仙者需历经天、地、情劫,方可成神,经其过程痛苦万分。灵世三百年间,万物生灵之女花落灵陨落,灵识归于天地,魂魄碎片散于时空。初见时记得你一句“小女子花落灵,花朵的花,落灵的落,落灵的灵,你是何人。”一双玉足搭在青石台上。他笑着回答“曲中亦有墨,城府不可深,小生曲墨城,见过女郎。”她轻笑,此刻他的眼中只有她的莞尔一笑,霎时间天地失色,真真是应了那句“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我的眼中,从始至终只有你的身影,承诺护你一生,却只能看着消散于这天地,归于混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