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8900000035

第35章

不久,就是圣诞节。学校开始放假。

学校的规模比刚开始时扩大了许多,已经有六十个学生,这和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我目送着学生一个接一个离开学校时,心里多少有些不舍。

因为我已经决定,复学之后,我将放弃乡村女教师这个职位。

学生们对我也充满了眷恋,显然,我在她们的心目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出于这个原因,我答应她们,以后每星期去看望她们一次,并给她们上一小时课。

当学生全部离开之后,我锁上教室,就在这时,圣·约翰走了过来。

“简,你不觉得做一些好事是一种快乐吗?”他说。

我明白他的意思,确实,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当我把精力投放到教育这些孩子们身上时,我也得到了回报。这种回报就是精神上的快乐与满足。

“你放弃了这个工作之后准备干一些什么呢?”他问,“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有什么打算或者目标没有?”

我当然有打算,我要在下个星期四之前,把闲置下来的荒原居来一次彻底清扫,把每一样家具擦拭得一干二净,把温暖的炉火燃烧起来,然后准备足够多的蛋糕和馅饼。

因为在下个星期四,戴安娜和玛丽就要回来了。

“简,眼下我可以原谅你,让你充分享受家庭的欢乐,可是以后,我希望你不要把眼光局限于莫尔顿的荒原居,不要沉溺于亲人欢聚和生活的安逸,你的目光要远大一些。”他说。

“不要在平凡的事物上面浪费上天给予你的才能,”他顿了顿,“把你的坚毅和热忱奉献给一种合适的事业吧!”

圣·约翰的话并没有打消我整理荒原居的热情。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和汉娜一起扫呀,刷呀,洗呀,忙得不可开交。之后,我还特意去了一趟城里,购买了一些新的家具,譬如崭新的地毯和窗幔,梳妆台上的镜子,等等。在基本保持了客厅和房间原有布局的基础上,这些经过我精心挑选的新家具,赋予了古老的荒原居一种新鲜感。

星期四终于来了。天快黑时,房间里都生起了火,一切准备就绪。

最先到达的是圣·约翰。在我和汉娜整理荒原居的日子里,他从未到这里来过。当时我正在厨房里烘制茶点,我放下手中的事情,兴高采烈地带着他在每一个房间里转来转去,可是,对我的劳动成果是否满意,他只字未提。

这不免让我大感失望。

“简,将你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这些事情上面,我觉得有些不值。”他说完,就径直去了客厅,在他最喜欢的一个位置坐下,看起书来。

注视着凝神看书的他,突然我明白了,他为什么要拒绝罗莎蒙德小姐的爱情,因为他很难做一个好丈夫,他对生活中的种种乐趣毫不迷恋,他活着的意义就是对那些伟大事物的向往,就是渴望成为那种英雄式的人物。

自然,燃烧着温暖炉火的客厅不是他的天地,最适合他的,是那些需要勇气、毅力和才能的地方,譬如瘟疫流行的几内亚海岸的沼泽地,或者荒蛮的喜马拉雅山。

“选择传教士的事业,对他来说,也许是正确的。”我在心里想。

突然,汉娜大声叫嚷起来,卡罗也高兴得汪汪地叫开了。远处传来了车轮声,接着,一辆马车在门前停下,有两个熟悉的身影从打开的车门里先后出来了。那正是我日夜盼望的两个表姐。我和戴安娜与玛丽分别紧紧拥抱,大家的喜悦之情无法言表。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甜蜜的夜晚。

两个表姐对楼上楼下的每个房间都浏览了一遍,那些细小的变化给了她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她们对房间的布置赞不绝口。吃过晚饭,我们开始滔滔不绝地交谈,客厅里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声笑语。圣·约翰坐在客厅的角落里,一直看着手中的书,我们的欢乐丝毫也无法感染他。

大约九点的时候,来了一个孩子,他的母亲快要去世了,他希望圣·约翰去一趟。那是一个距离荒原居有四英里的地方,道路崎岖,加之天气十分寒冬,我们都劝圣·约翰不要去了。其实,明天再去也未尝不可。

他披上披风,没有一句怨言就出发了。回来时已经是半夜时分,一路跋涉,圣·约翰疲惫不堪,不过,因为尽了一个牧师应尽的责任,他看上去倒十分快乐。

接下来的整整一周,我们都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圣·约翰很少在家,他奔走在教区里,仿佛有做不完的事情。

一天早晨,我们正在吃早餐。

“哥,你的计划还没有改变吗?”戴安娜问道,她指的是圣·约翰离开英国去东方传教的事情。

“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他回答说。

“罗莎蒙德小姐怎么办?”戴安娜继续问道。

“她马上就要嫁给格兰比先生了,一个爵士的孙子和继承人。”他说。我们面面相觑,只有他反倒十分平静,平静得如同一块没有任何知觉的石头似的。

“啊,这场战役已经结束了,终于获得了胜利。”他突然抬起头,一副如释重负的神情,“感谢上帝,我前进的道路已经扫清了,再也没有什么障碍可以阻止我的脚步了。”他把与罗莎蒙德小姐的情感纠葛看作是人生道路上的障碍。

接着,他告诉我们,他将在圣诞节过后不久的某一天动身前往东方。

欢乐的一个星期过后,我们平静下来,又恢复了往常学习的习惯。戴安娜和玛丽继续着她们的课程,我在学习德语,圣·约翰在琢磨神秘的东方语言。

这时,莫尔顿的学校开学了,我每周去给孩子们上一个小时的课。有时,碰上刮风或者落雪的坏天气,道路难行,和戴安娜与玛丽的劝阻不同,圣·约翰总是鼓励我。

“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也要完成使命。”他相信我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有一天,戴安娜和玛丽去了莫尔顿,房间里只有我和圣·约翰两个人。

“简,放弃学德语,改学印度语言吧。”他说。然后他解释,印度语言是他正在学习的语言,可是,他经常忘记了初学的东西,他想通过教育学生的方式来巩固已学的知识。而戴安娜、玛丽和我三人中间,只有我最有耐心坐下来做一件事情。

“你肯帮我这个忙吗?其实,也不用牺牲你多久,只有三个月!”他说,“三个月后,我就要动身离开了。”

这样的理由使我实在无法拒绝他。

别无选择,我只好成了圣·约翰的学生。他是个十分严格的老师,对我的要求很多。他不断给予我赞赏,对我的影响越来越深,渐渐地,我仿佛被他施展的类似魔力的东西控制了。其实我并不喜欢稀奇古怪的东方语言,可是我越来越喜欢得到他的表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改变了原来的兴趣与爱好,努力去做违背我天性的事情。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折磨。

但是,如果和我内心深处的焦虑相比较,这种折磨根本算不了什么。

这种焦虑,缘于我对罗切斯特先生的思念与担忧。

亲爱的读者,你也许会认为经历了这种种命运的变迁之后,我已经忘记罗切斯特先生了,啊你错了,我一刻也没有忘记。

现在,我是多么想知道他的近况啊。

为了遗嘱的事情,我与伦敦的布里格斯先生有好几次通信,在信中我询问过罗切斯特先生的情况,包括他目前的住址和身体状况,他告诉我一无所知。我也给桑菲尔德的菲尔菲克斯太太前后写过两封信,每一封信都如同泥牛入海,一点回音都没有。

我每天都在期盼着信件,深深地陷入到痛苦和焦虑之中。

春天已经降临,莫尔顿一派明媚春光,可是,这丝毫不能减轻我的痛苦。很快,夏天来了。戴安娜见我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建议陪着我一起去海滨散散心。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圣·约翰的反对。

“简,你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他说。为了使我的生活目标进一步明确起来,他延长了我学习印度语言的时间。

一天,汉娜在楼下嚷道:“简小姐,你有信件来啦!”我疯了一般朝楼下奔去,可让人大失所望的是,那只不过是布里格斯先生寄来的关于事务的一张便筏,可想而知,我的心情是多么失落了,尽管我在努力抑制自己,眼泪还是不知不觉流了出来。

当这一天圣·约翰要求我朗读某个印度作家写的一篇文章时,我哽咽着,根本无法读下去。他坐在书桌旁,像一个医生观察病人一样久久注视着我。

“简,出去散散步吧,”他几乎是命令的语气,“和我一起去。”

当时,客厅里只有我和他两个人,戴安娜在另一个房间里专心致志练习声乐,玛丽在住宅后面的院子里忙于修理花草。在这种心情之下,我不想单独和满脸严肃的圣·约翰先生去散步,可是,我又一时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无奈,我只好服从了他的命令。

我和他顺着一条小路,朝山谷的纵深处慢慢走去。

微风掠过,空气里弥漫着灯心草浓浓的气息。叮叮当当的溪水声从不远处传来。这个季节的小溪是最欢快活泼的,淙淙的流水用一泻千里的气势,在阳光的照耀下,朝山脚下奔涌而去。草地上,星星般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山谷的尽头。一个狭窄的隘口出现在眼前。

这里,矗立着大群的岩石,流水从岩石上流下,形成了一道道瀑布。和山脚下郁郁葱葱的景象不同,这里的山头裸露着,看不到任何植被。荒凉,宁静,是这里的景象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圣·约翰说。

我坐下来,他站在我旁边。他脱下帽子,抬头注视着高高的蓝天,满怀深情朝迷蒙的远处眺望,仔细环顾着四周高低起伏的山峦。

他不愿意放过眼前的每一片景致。

“我要把这些美景深深印在脑海里,”他说,“然后带到遥远的东方,我会时时看见它,在夜深人静的梦境里。”在他的胸腔里,此时,翻涌着对祖国的赤诚热恋。然后,他坐下来。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我们谁也没有开口说话,任凭四周的宁静把我们包裹。

“简,六个星期以后,我就要走了。”圣·约翰打破了沉默。“我已经在六月二十日起航的‘东印度人号’订好了座位。”

“万能的上帝会保佑你的,”我衷心祝愿他,“因为你是在为上帝工作。”

“这是我至高无上的荣耀!”他说,“可为什么周围的人们不热衷于这项伟大的事业呢?”他停顿下来,若有所思。

“简,跟我去印度吧,”他看着我,突然说道,“做一个传教士的妻子!”

他的话让我吓了一跳,我告诉他,我并不适合,我不具备这种才能。

“简,你太谦虚了,”他说,“相信我吧,你完全胜任这项伟大的工作。”

他告诉,从第一次看见我起,他就在观察我,他研究我已经有十个月了,他从我甘愿做一个乡村教师,不愿意独得遗产,以及愿意为他放弃我喜欢的德语而去改学东方语言,所有这些使他确信,我具备了温顺、善良、无私、勇敢的品质。

“我需要你这样的助手去和印度妇女打交道,你的帮助对我来说将是无价的。”他说。

我陷入了思考。我分析着自己最近痛苦的根源。

我爱并且爱我的罗切斯特先生音讯渺茫,我想,悲痛欲绝的他也许早就从英格兰的大地上离开了,沿着以前的足迹重返欧洲大陆,他将重蹈覆辙,在放纵中麻醉自己。那么,留在这里,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就算他还在桑菲尔德,我和他也不可能走到一起。

我的痛苦,归根结底就是希望已经破灭。

我的迷茫,就是生活中失去了目标和依托。

正如圣·约翰所说的,我目前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全新的目标。现在,他提出让我跟随他去印度传道布业,为上帝精神王国的繁荣去辛勤工作,这个目标是如此崇高,如此荣耀,啊,我愿意把自己奉献给这项伟大的事业。

问题是,圣·约翰作为一个丈夫,他能给自己的妻子所需要的爱吗?

我确信,他对我并没有爱。他喜欢我,犹如一个士兵珍爱自己的兵器一样,仅此而已。这是我无法接受的。于是,我告诉他,我可以和他一起去印度,但不是作为他的妻子,而是他的表妹。

“啊,这不行!你必须成为我的妻子!”他说,“我,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男子,怎么能够带着一个十九岁的姑娘去印度呢?不结婚,我们怎么可以长久相处在一起呢?”

“简,把你那些复杂的感情、思想和愿望简单化吧,把所有这一切都放在主的事业上,只有这样你才能全力以赴去完成神圣的使命。”他说。

“我同意作为你的传教伙伴一起去印度,但不是作为你的妻子,我是决不会嫁给你的。”我重申了一遍。

“眼下我不想再劝你了,明天我要离家去剑桥,去和那里的朋友告别,我大概要两个星期才回来,这段时间里你好好考虑我的建议吧。”他说,“别忘了,如果你拒绝,那你拒绝的不是我,而是上帝。你只有做一个传教士的妻子,才能投身这项伟大的事业,拒绝做我的妻子,你就将永远局限于自私安逸之中,碌碌终生。”

说完,他转过身,沿着来时的那条曲折小路,匆匆离开。我从他那冷峻的神情里读出了他的失望。显然,他没有料到我会如此执拗地拒绝他。

一路上,他一言不发,把所有的想法都紧紧锁在心底,仿佛我不配听他把它们说出来。

这天晚上,临睡之前,他分别吻了戴安娜和玛丽,他觉得和我没有吻别的必要,就默默离开了房间。这种明显的冷落让我感到十分伤心。尽管我对他没有爱情,但我们毕竟是表兄妹,依然存在着血缘带来的情谊,可是,他似乎把这一点都忘记了。

我不愿意我们之间的情谊出现裂痕,我从房间里追了出来。这时,圣·约翰已经走到楼梯脚下的位置。他停住了脚步。

“能够原谅我吗?”我说。

“简,你没有什么需要我原谅的,因为,”他心平气和地说,“你并没有冒犯我。”

“晚安,圣·约翰。”我说,“让我们握手道别吧。”

“晚安,简。”他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来。

我和他握了握手。他的手是那样的冰冷无力。

同类推荐
  • 无证之罪

    无证之罪

    《无证之罪》,眼花缭乱的迷局,层出不穷的杀机,一个犯罪高手,一个侦探超人,棋逢对手,谁赢得高智商赌局?抽丝剥茧之后,真相令人不寒而栗却又百感交集。无证之罪从各个方面展开描写,是杨红写的一本好书。
  • 代号D机关Ⅰ

    代号D机关Ⅰ

    背叛!欺骗!陷阱!策略!白热化的间谍大作战散发着妖异光芒的结城中校为你带来最精采的阅读体验在结城中校的力排众议下,日本陆军成立了间谍培训学校「D机关」。在这里,所有成员都被灌输了彻底否定军人信条的三大戒律:「不准死」、「不准杀人」、「不准被抓」。这样的组织自然成为他人的眼中钉,时时腹背受敌;然而「魔王」-结城中校以他犹如魔术师般的高超手腕交出间谍大战的丰厚战果,就连隐身在陆军内部的敌人也被他逐一消灭……从东京、横滨到伦敦、上海,紧张刺激的间谍殊死战,就此展开!
  • 碛口渡

    碛口渡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知在

    知在

    长篇小说。一个带有悬疑色彩的故事,而其故事结构也是一环套一环。“这部小说的主角就是画。”张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幅看上去破损不堪的画牵引出清末两名双胞胎格格以及她们后代的不同遭遇和命运,而这幅画的真正出处却是纷乱复杂的晋代。
  • 大海,大海

    大海,大海

    艾丽丝·默多克是“全英国最聪明的女人”。作为维特根斯坦的女弟子,她的哲学修为就很深,著有《存在主义与神秘主义》等。而“存在主义”则是她第一部小说《在网下》的主题,成熟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思考,让这部处女作取得惊人的成功。此后,艾丽丝以独特的风格成熟的思考叱咤英国文坛,共获得6次布克奖提名,为该奖历史上获得提名最多的作家,并以1978年的《大海啊,大海》夺魁。有人称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为“开放的现实主义”。的确,这本书有包容广大的气象,经得起神秘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等等各派评论家们的种种折腾;同时她的作品又以娴熟的技巧和发人深省的故事震撼读者。可以说,她的作品,是对哲学最完美的文学化演绎。
热门推荐
  • 温言记事录

    温言记事录

    马路上捡了一个老头儿,被蹭吃蹭喝小半年。
  • 末日之暗黑魔王

    末日之暗黑魔王

    生命与希望一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这是一个全民进化变异的纪元!
  •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究竟为何能在文人辈出的宋朝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词究竟好在哪里?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是否一如世人所称颂的那样完美?她又为何会在三年后另嫁他人,又在短短数月内冒天下之大不韪离婚?借助诗词路过人生,透过人生品读诗词。人物故事与诗词品鉴结合,360度无死角、全解析千古才女、一代词宗李清照的人生!
  • 毒锁(中国好小说)

    毒锁(中国好小说)

    一次偶然的相遇,是命运的有意安排,还是人性的艰难抉择?本拥有可爱的女儿、甜蜜的爱情、成功的事业,姚其顺却一直暗中从事着贩卖毒品的买卖。命运的玩笑终在他身上上演:女儿被人陷害染上毒瘾,朋友与其合作终进监狱,美丽的爱情不得不在幸福面前止步……天堂之前终得灵魂的忏悔。千万个被毒害的生命编成他命运的毒锁,逃不开,挣不破。
  • 日久成婚:独宠偷心小萌妻

    日久成婚:独宠偷心小萌妻

    “总裁,有媒体打电话来,说拍到夫人跟陌生男人进了酒吧……”“随她。”“总裁,今天刚收到几张照片,夫人挽着一个男人进了内衣店……”“随她!”“总裁……”助理为难的看了一眼坐在办公桌前冷冽霸气的男人,不敢开口。“夫人又怎么了?”陆毅然皱着眉头刚问了一声,就听到某个小女人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陆毅然你给我说清楚,为什么我每次跟你出门都会被偷拍,你还我清白!”陆毅然目光变柔,站起身走到小女人身边,“回家还你清白,我亲自……”
  • 名门大少独爱辣妻

    名门大少独爱辣妻

    她,叶落——热情火辣,身世凄迷,美艳诱人的外表下,是不堪回首的悲惨往事。他,花墨城——邪魅多情,身家显赫,俊逸无双的皮囊下,是阴暗重重的豪门暗殇。身世之谜,家族内斗,豪门恩怨。
  • 云朝暮

    云朝暮

    青春的那一抹记忆是云朝暮一直怀念的时光,可惜他们在也回不去了
  • 赵越的旅程

    赵越的旅程

    赵越穿越了。。。。。。。。。。。。。。。
  • 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

    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学校是否应该搞课余训练的问答、学校具体应该搞何种课余训练、课余训练的实质、课余训练的现状分析等问题。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