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6400000031

第31章 博学多才的徐光启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光启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为了纪念徐光启而改名为徐家汇)的一个小商人的家里。徐光启的家,从其曾祖父时起,在六七十年间,曾有三次较大的起伏。而徐光启则刚好是诞生在家道第三次中落后的谷底,家境不算好。但这个家庭对农业和手工业、商业的生产活动是熟悉的。

徐光启的父亲弃商归农,为人“博识强记,于阴阳、医术、星相、占候、二氏之书,多所通综,每为人陈说讲解,亦娓娓终日”。而徐光启的母亲“性勤事,早暮纺绩,寒暑不辍”。如此的家庭和父母,对徐光启后来钻研科学技术、重农兵、尚实践、毕生唯勤唯俭、安贫若素等等都有良好的影响。

当时的法华汇还不是城市而是乡村,四周都是种满庄稼的农田。徐光启小时候进学堂读书,就很留心观察周围的农作物,对农业生产有着浓厚的兴趣。

年少时的徐光启,聪敏好学,活泼矫健,当时人们都说他“章句、帖括、声律、书法均臻佳妙”,他还喜欢在下雪天登城,在龙华寺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登塔顶。万历九年(1581年)的时候,他喜中秀才,但年纪轻轻的他却心怀远大抱负,他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20岁考中秀才以后,他在家乡和广东、广西教书,白天给学生上课,到了晚上他还阅读大量的古代农书,钻研农业生产技术。由于农业生产同天文历法、水利工程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天文历法、水利工程又离不开数学,他又进一步博览古代的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著作。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启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徐光启在未中进士之前,曾长期辗转苦读,在阅读了大量的著作之后,他能够将程朱理学烂熟于心,主张禅静顿悟,反对经世致用,认为那样实为误国害民。徐光启是明学术界、思想界兴起的实学思潮中的一位有力的鼓吹者、推动者。

利玛窦在同徐光启见面的第二年,也来到了北京。他向明神宗贡献礼品,得到明神宗的批准,在宣武门外置了一处住宅,长期留居下来,进行传教活动。徐光启在公余之暇,常常去拜访利玛窦,彼此慢慢熟悉了,开始建立起较深的友谊。

1606年,徐光启再次请求利玛窦传授西方的科学知识,利玛窦爽快地答应了。他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原本》做教材,为徐光启讲授西方的数学理论。利玛窦每两天讲授一次,徐光启总是准时到达。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完全弄懂了欧几里得这部著作的内容,深深地为它的基本理论和逻辑推理所折服,他认为这些正是我国古代数学的不足之处。于是,徐光启建议利玛窦同他合作,一起把它译成中文。开始,利玛窦对这个建议颇感犹豫,因为欧几里得这部著作是用拉丁文写的,拉丁文和中文语法不同,词汇也很不一样,书里的许多数学专业名词在中文里都没有相应的现成词汇。要译得准确、流畅而又通俗易懂,是很不容易的。早先曾有一个姓蒋的举人同利玛窦合作试译过,就因为这个缘故而不得不半途而废。但徐光启认为只要肯下工夫,总是可以译成的。在他的一再劝说下,利玛窦也就同意了。

从1606年的冬天开始,他们开始了紧张的翻译工作。先由利玛窦用中文逐字逐句地口头翻译,再由徐光启草录下来。译完一段,徐光启再字斟句酌地作一番推敲修改,然后由利玛窦对照原著进行核对。遇到有译得不妥当的地方,利玛窦就把原著再仔细地讲述一遍,让徐光启重新修改,如此反复。

徐光启对翻译非常认真,常常是到了深夜,利玛窦休息了,他还独自坐在灯下加工、修改译稿。有时为了确定一个译名,他不断地琢磨、推敲,不知不觉就忙到天亮。译文里的“平行线”“三角形”“对角”“直角”“锐角”“钝角”“相似”等等中文的名词术语,都是经过他呕心沥血的反复推敲而确定下来的。

1607年的春天,徐光启和利玛窦译出了这部著作的前六卷。徐光启想一鼓作气,接着往下译,争取在年内译完后九卷,但利玛窦却主张先将前六卷刻印出版,听听反应再说。付印之前,徐光启又独自一人将译稿加工、润色了三遍,尽可能把译文改得准确。然后他又同利玛窦一起,共同敲定书名的翻译问题。

这部著作的拉丁文原名叫《欧几里得原本》,如果直译成中文,不大像是一部数学著作。如果按照它的内容,译成《形学原本》,又显得太陈旧了。利玛窦说,中文里的“形学”,英文叫作“Geo”,它的原意是希腊的土地测量的意思,能不能在中文的词汇里找个同它发音相似、意思也相近的词。徐光启查考了十几个词组,都不理想。后来他想起了“几何”一词,觉得它与“Geo”音近意切,建议把书名译成《几何原本》,利玛窦感到很满意。1607年,《几何原本》前六卷正式出版,马上引起巨大的反响,成了明末从事数学工作的人的一部必读书,对发展我国的近代数学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徐光启虽然没有能够再和利玛窦一起译出《几何原本》的后九卷,但他又陆续写了许多其他的科学著作。

许多学者认为《几何原本》所代表的逻辑推理方法,再加上科学实验,是世界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换言之,《几何原本》的近代意义不单单是数学方面的,更主要的是思想方法方面的。

徐光启就正确地指出:“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直到20世纪初,中国废科举、兴学校,以《几何原本》为主要内容的初等几何学方才成为中等学校必修科目,实现了300年前徐光启“无一人不当学”的预言。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启守制期满,回京复职,此后除几次临时性差事之外,一直担任较为闲散的翰林院检讨。但是,他和当时的其他官员不同,徐光启用较多的时间进行天文、算法、农学、水利等科学技术研究,从事了不少这方面的翻译和写作。在此期间,他还与利玛窦合作再次校订了《几何原本》并出版了第二版。同时他还为李之藻与利玛窦合译的《同文算指》(此书介绍了西方的笔算数学)、熊三拔编著的介绍天文仪器的《简平仪说》等书写了序言。

这些序言表达了徐光启对传人的西方科技知识的看法。向利玛窦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徐光启对他们的传教活动也进行了协助,帮他们刊刻宗教书籍,对利玛窦的活动也有所庇护。徐光启的这许多行为,多被朝臣误解,加上与其他官员的一些意见不合,因此他辞去工作,在天津购置土地,种植水稻、花卉、药材等。万历四十一年至四十六年(16l3—1618)间,他在天津从事农事试验,其余时间则多是往来于京津之间。这期间,徐光启写成《粪壅规则》(施肥方法),并写成他后来的农学巨著《农政全书》的编写提纲。

在“闲住”的这段期间内,他进行了《农政全书》的编写。并且,他将主要精力用于修改历法。自从与利玛窦接触之后,徐光启就开始留心天文历法。万历四十年九月,朝廷决心修改历法,并且命令徐光启来主持。徐光启从编译西方天文历法书籍入手,同时制造仪器,精心观测,自崇祯四年(1631年)起,分五次进呈所编译的图书著作。这就是著名的《崇祯历书》,全书共46种,137卷。

《崇祯历书》采用的是第谷体系。这个体系认为地球仍是太阳系的中心,日、月和诸恒星均做绕地运动。而五星则做绕日运动。这比传教士刚刚到达中国时由利玛窦所介绍的托勒密体系稍有进步,但对当时西方已经出现的更为科学的哥白尼体系,利玛窦则未予介绍。《崇祯历书》仍然用本轮、均轮等一套相互关联的圆运动来描述、计算日、月、五星的疾、迟、顺、逆、留、合等现象。

对当时西方已有的更为先进的行星三大定律,利玛窦也未予介绍。尽管如此,按西法推算的日月食精确程度已较中国传统的《大统历》精确很多了。此外《崇祯历书》还引入了大地为球形的思想、大地经纬度的计算及球面三角法,区别了太阳近(远)地点和冬(夏)至点的不同,采用了蒙气差修正数值。

由于徐光启出身农家,自幼即对农事极为关心。他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步入仕途之后,又利用在家守制、赋闲等各种时间,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

徐光启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甘薯疏》(1608)、《农遗杂疏》《农书草稿》(又名《北耕录》)、《泰西水法》等等。徐光启对农书的著述与他对天文历法的著述相比,从卷帙来看,数量虽不那样多,但花费的心血远远超过天文历法。其中,《农政全书》又堪称代表。《农政全书》主要包括农政思想和农业技术两大方面,而农政思想则约占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

与同时代的士大夫相比,徐光启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他扎扎实实地致力引进先进的科技——这在当时属于不入流的“术数”,与他所任的宰相身份是不相宜的。他生前主持编译的《崇祯历法》,奠定了近三百年的历法基础。从徐光启的“第一”,到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经历了漫长的两百多年。中国的近代化,相应耽误了两百多年。从这一点讲,徐光启的被漠视,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民族的悲剧了。

同类推荐
  • 写作与语言教程

    写作与语言教程

    本书是适应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而编写的新型教材。着力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其特点是用1+1的形式结构教材的纲目,上编“写作技能”,下编“语言修养”,每编各有一个以实用为根本的知识系统,将语言运用与写作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了写作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适用对象为高校传媒类和艺术类各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写作、语言表达艺术爱好者。
  • 神秘岛

    神秘岛

    《神秘岛》是凡尔纳所著的长篇小说。其讲述的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有五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逃离里士满,中途遭遇风暴,被抛到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的故事。在小岛上,他们团结互助,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顽强地生存下来,创造了幸福的生活。颂扬了人类的创造力、改变艰难环境的开拓力,富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得到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专项资助,为培养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和实务工作者的“笔头功夫”量身定做。详细阐述广播电视新闻、广播文艺文本、电视综艺节目文本、电视纪录片台本.广播电视短剧、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台本、广播电视策划文本、广播电视经营文本,以及广播电视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公关文书等文章的基本原理和写作要诀,内容全面,理论深刻,举例精当,条分缕析,行文流畅,可读性强。高校相关专业的理想教材,亦适合业界人士使用。
  •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才是广播影视事业的第一资源。为提高广播影视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广播影视人才培训工作,我们针对当前广播影视岗位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组织编写了“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
  • 广播电视业务

    广播电视业务

    这本书是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的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供有志成为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的人员自学使用。
热门推荐
  • 随着丧尸到末日

    随着丧尸到末日

    陨石落地的那一刻,他们的故事便开始了。个人不喜欢异能所以(^_^)
  • 埋伏

    埋伏

    《埋伏》.又名《谁知道那就是一种感觉,叫做悲伤》.小心被颓废的文字挫伤.女主人公像是你恋恋不舍的童年的一颗乳牙.谁记得这个年代,谁记得我们的野蛮倔强而悲伤的孩子,他生活在一片不见天日的天空下,他的眼睛里只能看到黑和白的颜色,还有一团红色的忧伤,涌动,奔流在他的身体里.那团忧伤源自一个漫无天日的黑夜,红色的兽呼啸而过,她的小诺随那团红色跌下山冈.那红色打入了他的眼睛,挥之不去.他陷入巨大的忧伤里,他在荒山上匍匐了了十年,等待他的小诺,在此期间,他时常看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体脱离自己,走进岩石里,跃上天空,然后自由自在的翱翔……他可以摇身一变,便可以拥有冰雪高贵的血统,更多的时候是低贱的植物和野蛮的野兽为伍.他在等待那只红色呼啸而过的红色的兽.最后他遗憾的发现那只野兽一直匍匐在他的身体上.那是尊植物,它成功击败了墙的情人,成功的把一块丰盛的土地变为一滩虚土,他它甚至可以站立起来,生成人的模样,然后,细细的看你绝望忧伤的表情,呼啸而去.那尊植物,叫做忧伤,它匍匐在我的身上,很遗憾的,你们与我为伍.一段缠绵缠绵而又忧伤的祭文,献给谁,谁也不知道,你读读看.
  • 好人一声牛逼

    好人一声牛逼

    农村土孩子,也有春天!成就娱乐圈大佬,迎娶白富美……这是一个励志(装逼)故事!
  • 二胎时期的爱情

    二胎时期的爱情

    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孔如一非常想要二孩,可他妻子陈蔡果非常反对。他想通过向妻子请客、送礼等方式讨好,可无济于事。正当他非常苦恼时,从姐姐孔晓薇那里得到妻子跟别人上床的照片,随之战火燃起。其实,随着时间推移,陈蔡果看到别人生二孩,非常羡慕,自己也有了冒险生二孩的想法。可在跟丈夫说明之前,她“出轨”的照片被曝光,她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后经调查,陈蔡果是被人陷害的。真相大白,孔如一找到陈蔡果,两人重归于好,并顺利生下二孩。孔晓薇在为弟弟婚姻担心的同时,她自己的婚姻也亮起了红灯。她和丈夫陆文刚开着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她不知在外地施工的陆文刚埋怨她不生二孩,伙同情妇欲将她扫地出门。然而,孔晓薇发挥才智,机智地赶走了小三,与丈夫重新于好,也顺利生下了二孩。
  • 永恒剑墓

    永恒剑墓

    诸天万界,强者为尊……在同一时间内以相同的力度分别在两个世界的交接薄弱处产生刚好足以撼动空间的共振,就有亿亿万分之一的概率形成连接两个世界的空间通道。复仇的独孤飞羽自空间通道穿越到另一个世界,那里有着诸天万界奇人异事……
  • 另一半中国史

    另一半中国史

    英国有一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辉煌与悲怆、交替与更新,也预示着人类的未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的最大作用正如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所说的,“历史之特殊功用在于能使人明白某种政策或政见的成败原因”,“使我们更谨慎、更大胆地面对现实”。历史的作用决定了历史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然而历史也往往最容易被改写,因为“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中国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的,富饶的黄河流域成为华夏族的源头,而生活在这里的黄帝、炎帝成为华夏族共同的祖先,缔造了华夏文明。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阿佩莱斯线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阿佩莱斯线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阿佩莱斯线条》是二十世纪杰出的俄罗斯作家、一九五八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的中短篇小说和随笔,继承了俄罗斯叙事文学的伟大传统,并赋予了诗人特有的瑰丽奇特的想象、隐喻和象征。这在本书中得到了高度体现:作者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联想,随处可见;他的文笔同时还具备一种通感式的感受力,能轻松跨越人与事、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游刃有余。
  • 电竞选我我超甜

    电竞选我我超甜

    【正文已完结,高甜番外持续更新中】苏白鱼高二那年翻纪玖家院墙找他的小姑娘被纪父当场抓包。“叔叔,如果我说路过你信吗?”纪父:……“叔叔,如果不出意外,咱俩将来也是要当一家人的。”纪父:“怎么?你要和我拜把子当兄弟?”苏白鱼:……六年后。已经成为世界冠军的苏白鱼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拎着满满当当的礼物从纪家大门走进去。笑嘻嘻冲着院里和老友下棋的纪父喊了声响亮的爸。吓得纪父手一抖。“叔叔,你看这次出不出意外我都要成您女婿了。”气的纪父抡起院里的大白菜就扔了过去。“老子就知道你当年认我当大哥这事儿有蹊跷。”【青梅竹马电竞小甜文。1V1双洁。天才电竞选手VS人美歌甜小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