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52900000001

第1章 道家:真名士自风流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真名士自风流

【道家语录】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心语雅说]

世俗之人得到尊宠与凌辱,都像遇到令人惊恐的事一样,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那么,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受宠就觉得扬眉吐气,被辱就觉得低三下四。不论受宠,还是受辱,都好像遇到令人惊恐的事。这就叫宠辱若惊。那么,什么是贵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身体;若是没有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看重自己的身体,对于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天下役使慎之又慎,就可以做到寄望以天下;吝惜自己的身体,舍不得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天下役使,就可以做到交托以天下。

俗话说,三贫三富不到老。一个人一生有风光的时候,也有倒霉的时候,有喜从天降的时候,也有祸不单行的时候。荣辱、祸福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但谁都不知它们什么时候会突然降临。对此,很多人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大战,如临深渊。所以,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无论是得宠,还是受辱,都像是受到惊吓似的。灾难本来是不好的东西,可是人们对它却不敢掉以轻心,重视大的灾难,总是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为什么会“宠辱若惊”呢?因为得宠也好,受辱也好,都是因为你的地位比较卑下,所以得宠时你会吃惊,失宠时你会吃惊,受辱时,你更会吃惊。这就是“宠辱若惊”。很多人长期受压抑和排挤,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时来运转,当此阴霾扫尽,日出云开之时,若非具有淡泊名利的真功夫、很少有不得意忘形,欣喜若狂的,甚至会喜极而泣。这就是“受宠若惊”。

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位立志走科举之路的老童生,非常刻苦用功,可是他的考运不佳,考了很多次,都名落孙山。虽然人到中年,但他矢志不渝,非要把这条路走通不可。他的儿子很聪明好学,也热衷于科举功名。儿子长大了,也报名参加考试,父子两人同科应考,颇为引人注目。考试结束了,他不敢去想考试的结果,因为失望的滋味,他领略了多次。到了放榜的那一天,儿子前往看榜,见父子二人都已经上榜,非常高兴,连蹦带跳地跑回家报喜。儿子回到家时,他正在关着门在房里洗澡。儿子咚咚敲门说:“父亲大人,我考上了,考了第三名!”他一听,以为自己又落榜了,失望之余大声呵斥说:“不就考了一个秀才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样沉不住气,就这点能耐,将来还想干大事?”儿子一听,再也不敢放肆了,便轻声说:“父亲大人,你也考上了,是第五名!”他一听,猛地从房里冲出来,“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儿子又重复了一遍。他听了,又大声呵斥道:“你小子没大没小的,怎么不早说,光想着你自己,你想气死老子呀!”儿子说,“父亲大人,你还没有穿衣服哩!”他一看,自己周身都是泡沫,又冲着儿子嚷道:“你小子敢取笑我!”不过兴奋之情已溢于言表。

这便是对“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很好诠释。

不过,《幽窗小记》里面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天宝元年,李白来到京城赶考。他听说考官是太师杨国忠,监考是太尉高力士,二人皆爱财之辈,如果不送礼物,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会录取。而李白却偏偏不送。

考试那天,李白一挥而就。杨国忠一看卷上李白的名字,提笔就批:“这样的书生,只能给我磨墨。”高力士接着说:“磨墨也算是抬举了,只配给我脱靴。”说完便将李白赶出考场。

后来有个番国派使来唐朝递交国书,国书上面都是一些密密麻麻的鸟兽图形。唐玄宗命太师杨国忠开读国书,杨国忠接过番国国书,哪里认得半个?满朝文武,亦无一人能识。唐玄宗大怒,堂堂大国,连一个番国的国书都不认得,太有失朝廷体面。

有人推荐李白,说李白游历广泛,学识渊博,可能认得鸟兽文字,现在正在京城。唐玄宗便召见李白。李白没有推托,他走上金殿,接过番书,一目十行,然后冷笑道:“番国要求大唐割让高丽176城,否则就要起兵杀来。”

唐玄宗一听,急问百官有何良策。群臣面面相觑,无计可施。李白说:“这有何难,明日待我养精蓄锐,用番文回书,令番国拱手来降。”玄宗大喜,忙拜李白为翰林大学士,并宫中设宴款待。

次日,李白上殿,对唐玄宗说:“我虽已精气充沛,但还缺乏神气,神气不旺,难以回应番国。”

唐玄宗问道:“怎样才能有了神气?”

李白说:“杨太师和高太尉,皆为朝中重臣,皇帝心腹。请万岁吩咐杨太师为我磨墨,高太尉为我脱靴,我方能神气飞扬,口代天言,不辱使命。”

玄宗心切,顾不得许多,就依言传旨。杨国忠气得半死,忍气为李白磨墨,捧砚侍立;高力士强吞怒火,双手为李白脱靴,并捧跪在旁。

李白这时神气十足,提笔挥毫,一口气书写下了一封陈述利害的大唐诏书,番使读后,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谢罪。

其实,李白要求杨太师磨墨,高太尉脱靴,并不是为了要羞辱皇帝身边的红人,只是他自然而然的本性流露,拒绝虚伪逢迎,洒脱自然,置宠辱于不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是后来他离开京城的主要原因。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

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

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

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为什么说“贵大患若身”呢?因为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一个人最恐惧的是什么?就是死亡。灾难来临,性命攸关,谁又敢对它掉以轻心呢?所以,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地想办法度过这个难关,重视它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换句话说,重视它就是重视自己的身体。

其实灾难并不可怕,厄运并不是末日,来了就从容应对,想办法解决。一个人一生经历几次灾难,有过一段艰难岁月的经历,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定成熟,这样的人往往能干大事,成大器。正如古人所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所以能够像重视自己的身心那样去重视天下的疾苦,能够像爱护自己的身心那样去爱护天下的人民,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道家语录】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心语雅说]

最美好的事物总好像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最刚直的东西好似弯曲的,最灵巧的却仿佛是最笨拙的,最雄辩的人好像不善言辞一样。躁动能抵御寒冷,安静能解除烦热。清静无为可以作天下的准则。

老子运用辩证法认识事物、认识人。尤其对于那些国富兵强,拓地千里,并国数十,成其大功的王侯将相,如果不因此而昏昏然,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丰满充盈的如果能以细小视之,富裕却以不足居之,再加上如屈、如拙,当然会其用无穷。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缺陷、虚空、弯曲、笨拙、木讷等尽管都是人们不喜欢的,但却是真正应该保持的东西,是大道的象征,都代表了大道清静无为的德性。

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应保持清静无为的德性,做到“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本来你足智多谋,却保持愚笨。智而示以愚,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此在“迟钝”中掌握主动,这在外交、谈判、经济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韩国的一家公司到德国去与一家公司进行贸易谈判。谈判一开始,德方代表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想迅速达成协议。而韩方代表却一言不发,只是挥笔疾书,把德方代表的发言全部记录下来,第一次谈判就这样结束了。

几个星期之后,韩国公司又派了另一个部门的几个人作为代表团来到了德国,进行第二轮谈判。这批新到的韩国人,仿佛根本不知道以前协商讨论过什么问题,谈判只好从头开始。德国代表照样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韩方代表又是少言寡语,只记下大量笔记又回去了。

又过几个星期之后,韩国方面的第三个代表团又来到谈判桌旁,他们的全部活动只不过是第一个和第二个代表团的故伎重演,记下了大量笔记又走了。

以后,第四个、第五个韩国谈判代表团都是如法炮制。

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韩国方面毫无反应,他们把德国公司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抱怨韩方代表没有诚意。

正当德国这家公司感到绝望时,韩方公司的谈判代表突然来到了德国。这一次,韩国谈判人员一反常态,在德方代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拍板表态,作出交易决策的方案,弄得德方措手不及,十分被动,损失不小。

韩国人一开始装得若无其事的,既不表态,也不作任何形式的举动,表现得很笨拙,这恰恰让德方猜测不到他们的动机和意图。这样,韩方便能做好冲的准备,寻找恰当的时机,趁德方不备,出奇制胜,使之猝不及防,于是韩方就在谈判中反客为主,占据了主动和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在“笨拙”中掌握主动,关键是心中要有对付对方的策略,没有策略,无为而示有为,本来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就会弄巧成拙,于己不利。

大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但聪明与智慧有时却依赖糊涂而得以体现。郑板桥认为,聪明有大小之分,糊涂也有真假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乃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则是假糊涂真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说,做人难得糊涂,而大智慧正隐藏在这难得的糊涂之中。

前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入。在此生死存亡之际,那些曾在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首先挑起前敌指挥的重担。但面对新的形势,他们渐感力不从心。这时,一批青年军事家,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什捷缅科等,相继脱颖而出。有一次,老将们思想上不是没有波动的。年月,前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受命去波罗的海,协调一、二方面军的行动,总参部的什捷缅科作为他的参谋长同行。

什捷缅科早听说这位元帅思想上有个疙瘩,对总参部的人不太友善,因而,他对铁木辛哥的发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他所料,等上了火车,吃晚饭的时候,一场不愉快的谈话开始了。铁木辛哥先发出一通连珠炮:“为什么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来教育我领着成师的部队在打仗,为了给你们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你军事学院毕业了,自以为了不起了!革命开始的时候,你才几岁?”这通训,已经近乎侮辱了。但什捷缅科却老实地回答:“那时候,刚满十岁。”接着又平静地表示对元帅非常尊重,准备向他学习。铁木辛哥最后说:“算了,外交家,睡觉吧。时间会证明谁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共同工作了一个月后,在一次晚间喝茶的时候,铁木辛哥突然说:“现在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种人。我曾想,你是斯大林专门派来监督我的……”后来什捷缅科被召回时,铁木辛哥心里很舍不得和他分离。又过了一个月,铁木辛哥亲自向大本营提出要求,调这个晚辈来共事。

什捷缅科在受辱之时扮傻相,过了铁木辛哥元帅这一关,体现了后生的谦卑和对老人的尊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懂得装傻者绝非傻子,显得木纳憨厚有时是最高智慧者才能为之。许多时候,要想受到别人的敬重,不知不觉中驾驭对方,就必须掩藏你的聪明。

抛弃一切固执和偏见

【道家语录】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心语雅说]

研究学问的人,知识一天天增加;钻研大道的人,情欲一天天减少。减少再减少,而达到“无为”的境界。如果能够做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所以治理天下要靠不妄为。那些执著于有所作为的人,不能治理好天下。

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面对着不同的结论,你又能说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呢?同样是一个有脾气的女人,在惧内的男人眼里,她是只老虎;在一个和她相处很好,互敬互爱的男人眼里,她是一位有性格很能干的贤内助;而在一个脾气比她还暴,并且崇尚暴力的男人的眼里,她就只是一只小羊羔了。那么到底哪个男人的看法是真实的呢?其实都真实,又都不真实。

所以你要想看得真,听得明白,不仅要抛弃这一切私心杂念,更要抛弃自己的一切偏见和固执。“道”是大公无私的,它对万物是齐一的,无所谓爱,无所谓恨,无所谓是非,也无所谓善恶,一切它都会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它有法则摆在那里,你违反了哪一条,自己就去接受哪一条的惩罚。

人的最大毛病就是像盲人摸象那样,抓住象尾,就说它像蛇;抱住象腿就说它像树;抓住象耳就说它像扇子……以自己的主观立场去认识世界,尤其是那些学问高深的人。他们因为有学问,所以往往也很有见解,因为有见解,就好为人师,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当别人的见解与他相左时,他甚至会心怀不满,大动肝火。这样的人怎么能悟“道”?

偏见是导致意见分歧的因素之一,我们要以事实为依据。

当然,许多事情单靠亲自体验是解决不了的。对这类事情,大部分人往往只凭主观判断就自以为千真万确。如果你也是这样的话,有一些办法可使你觉察到自己的偏见。

如果你的想像力很丰富,那你不妨假设一下自己与持不同观点的人进行辩论。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任何限制。例如,马哈德曼·甘地很恨铁路、汽船及机械,如有可能,大有要毁灭整个工业革命全部成果之势。也许,你根本不可能有机会真正同这种人辩论,但你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与甘地争论的话,他会如何驳斥你的观点呢?在这种假想的辩论中,有时我们会真的发现,对手的观点比我们的正确,于是,我们改变了原来的武断看法。

做人不可太偏激。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保持冷静的头脑、清醒的认识,客观全面地去想问题。处理事情,切忌忽左忽右,极端片面,这就要做到:

1.与朋友相处,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不要固执己见,听不进他人的意见。

2.做人要有责任心,与人交往要负责任,对别人委托的事和自己与别人共同参与的工作,都要主动负起责任,绝不要敷衍了事。

3.对人不要报复心太强。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些矛盾和冲突,如果受点儿委屈就耿耿于怀,便很难与人有正常的交往。

4.对人不要抱有对立情绪,不要时时处处提防别人,使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5.完成工作后不要滔滔不绝地自我吹嘘。你的功过大家自有评价,最好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6.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社会地位会不断地发生变化,绝不要因自己职位的提高就嫌弃过去的朋友。

7.待人要平等,不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贵贱尊卑。这种庸俗的待人方式令人生厌,大凡有头脑的人,都不会与这种势利小人做朋友。

8.记住别人对你的帮助,适当的时候给予回报。你对别人的帮助应视为理所当然,谁都愿意和你交朋友。

9.当你发现自己伤害了别人的时候,要及时道歉,求得别人的谅解。不能因为别人对你的伤害产生怨气就忍受不了,想方设法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甚至不承认自己有错。

10.越是有才能越要谦虚。切忌不可狂妄自大、自命不凡,谦逊而有才干的人是最受人爱戴的;那种虽有才能但自负的人,准会在人际交往中栽跟头。

11.在荣誉和奖励面前要谦让,在困难和责任面前要勇于承担。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12.吹吹拍拍惹人嫌。尊重领导是正当的,但刻意追求,不择手段地竭尽吹捧奉承就另当别论了。

13.以德报怨,人人敬之。处理怨恨的最高尚、最明智的方法就是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化怨情为友情。

不论对方持有什么样的偏见,也不论他的主观认识与你的观点有多么大的差异,多数情况下两者之间总会有一些相同之处。因此,扩大双方的共同点并加以利用,是最好的夺心术。

曾有一对青年相恋很久,但是,小伙子不符合未来丈母娘的标准。她心目中的女婿在学历、家庭条件、年龄等各方面都是相当好的青年。而姑娘却似乎并不在乎“学、经、年”,女主人当然反对。不久,提亲者前来做夫妇俩的说服工作。但是夫妇二人表示感谢后,还是婉言拒绝了。他们说“这件事太麻烦您了,不过考虑到小女将来的幸福,我们还是不同意这桩亲事”。

于是,介绍人说“在考虑姑娘的幸福这一点上我们是相同的”,并且利用这一共同点进行了劝说。他说“如果你们站在姑娘的立场上,考虑她的幸福的话,就请你们重新考虑这桩亲事吧。”夫妇俩经过认真考虑之后,认为很有道理。他们认为,如果一定坚持自己的标准,追求“理想中的女婿”,那么女儿恐怕要终身独守空闺了。因此,改变了态度,收回了自己的意见,终于答应了对方的求亲。后来我的朋友曾笑着说:“那位介绍人真是一语惊醒了梦中人。”

将“味觉”变为“视觉”。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当直来直去难以奏效的情况下,也许换个角度即可发现新的艳阳天。

通常,当你遇到对方“不行就是不行”的态度时,往往会束手无策,甚至想放弃对他的说服。可以说这种情况就如同与耳聋的老板交谈一样。

有一个例子是通过转变感觉器官使对方的先人之见发生变化的。可以说这个例子是把“味觉”变为“视觉”的。

以前一般的美国人都认为人造黄油比奶油质量差,导致人造黄油的销售量迟迟不能提高。但是人造黄油的经营者们却信心十足,他们打算不论在质量方面、味道方面和营养方面,都让人造黄油成为奶油的代用品,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宣传人造黄油的优点,以提高它的销售量。他们这样做无非就是想消除人们“人造黄油不如奶油”的先入之见。

在某次午餐会上,他们问很多女士她们是否能够辨别人造黄油和奶油,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妇女回答说“可以”,她们说人造黄油有腥臭味等等。于是调查人员发给她们每人黄、白各一块奶油状的食品请她们品尝,结果,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妇女都认为黄色的是奶油,她们说味道“新鲜”、“纯正”,认为白色的是人造黄油,并说有腥臭味。

但是,她们的尝试结果与事实恰恰相反,黄色的是人造黄油,白色的是刚刚制造出来的奶油。也就是说,这些妇女仅仅是靠从颜色形成的先人之见来区别奶油和人造黄油的,至于“腥臭味”的评价更是毫无根据。

那些暴露了自己的“味觉迟钝”而陷入尴尬处境的女性们会有什么反应呢?经营者并没有露骨地说“太太们,你们说这奶油有腥臭味是不是有些味盲呢?”他们并没有采取这种愚蠢的行为来破坏对方的先人之见,而是不再强调人造黄油与奶油的“类似性”。他们通过宣传人造黄油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大大提高了销售量。

这样,如果了解了先人为主的原因之后,就不应该从正面反驳对方的先人之见,否则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而应该以对方毫无觉察的方式,给予他意外的体验。这样,你就会成功地动摇对方的心。

有一位从事推销工作多年的推销员,据说有一次他只对顾客说了一声“我们公司的售后服务很周到”,顾客便填写了购买合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这位推销员曾经听到了那位顾客对其他推销员的抱怨,他说:“你们只劝说我们购买,可一旦卖出去之后,就不管了。”于是他向这位顾客推销产品时,什么也不说,只说了售后服务很周到这句让顾客感到意外的话。这句话完全动摇了对方的先人之见。

人们常常会犯的毛病,就是当对某人有偏见时,对与该人有关的一切物品都有偏见。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对方认识到先人之见只是“例外”。

美国第任总统罗斯福是一位喜欢叼烟斗的人,漫画中常常可以看到他衔着烟斗的画像。可是喜欢使用烟斗的高薪阶层一提到烟斗,马上会想到罗斯福施行的“新经济政策”所带来的痛苦。由于这种联想心理,而对烟斗持否定态度。再加上一般人都认为“爱叼烟斗的人装腔作势,女性化”,所以烟斗的销售行情每况愈下。

烟斗经营者发现这种情形之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和对策呢?

他们生产出了一种与以前的烟斗完全不同的烟斗,这种烟斗的烟杆又粗又短,表面凹凸不平。使用这种烟斗,会让人感到一股绅士气质,给人带来全新的感觉。

这样,为了消除对方已有的坏印象,给对方带来与以前完全不同的意外感觉,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为了使对方认识到他的先入之见只是在他个人的经历中形成的“例外”情况,并不具有普遍性,应该采取不特意涉及对方先人之见的客观态度进行说服。据说某大学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主任,当学生们被分配到没有名气的中小企业而表现出“那样的地方我才不去呢!”这种态度时,他就会不动声色地给学生介绍那个企业的发展情况、工资待遇如何高等等比较优越的方面来说服学生。学生们一般都不大了解那个企业的效益情况,是只凭先人为主的印象而拒绝的。所以通过分配办公室主任的介绍,大部分学生都愉快地前去报道了。

人们对于错误的观察,往往属于“探照灯”,只照别人看不见自己。此时,假如你能巧妙地暗示相互之间的不同之处,即可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所谓表示出自己与对方在认识方面的不同之处而进行说服的技巧,就是你可以先说“也许我的观点是错误的……”然后在对方不知不觉中说出自己的主张,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

当然,虽然你知道对方的认识是一种偏见,但是如果直接指出他的偏见,他的态度往往会变坏,所以你就先把自己的观点说成是“偏见”,迫使对方重新认识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对方看到了别人的“偏见”,就会引以为镜,重新认识自己的观点。即使对方暂时达不到这种程度,至少也会认识到除了自己的认识方法外,还存在着各种各样认识问题的方法,会对自己固执的见解进行自我反省。也就是说,他会认识到自己的观点并不是绝对正确的。这也是消除对方心理障碍的有利武器。

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道家语录】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心语雅说]

圣人没有私心,以百姓的意愿为自己的意愿。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得到善良的真谛了。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得到诚信的真谛了。圣人治理天下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的样子;圣人主持天下的时候,总是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圣不会执著于平常人所说的是非善恶标准,他们依照大“道”的德性,把天地万物看成一体,不做任何的区别,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对于善良的人,他会善待他们;不善良的人,他也会善待他们,在他这种善良的态度感召下,善良的人会一如既往地向善,不善良的人也会受到感染,弃恶习扬善。这样,整个社会风气就会整体向善了。

举个例子说,一个人年轻时不懂事,犯了法,坐了几年牢,如今服刑期满,重新走向社会。如果社会都以异样的目光去看他,都孤立他,比如他来一家公司应聘时,主管招聘的领导一见他有过服刑的经历虽然录用了他,却又给他最低的待遇。他在公司里到处都遭人白眼,没有人相信他,每个人都看不起他,那么即使他想做好人,他还能做成好人么?反过来说,如果大家都不把他看成是有过前科的人,一视同仁地对待他,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如果他达到了提干的标准,就让他晋级提干,大家都把他当正常人看待,他能不向善么?

同样,对于诚信的人,圣人会信任他;对于不诚信的人,圣人也会信任他。这样诚信的人会一往既往地诚信,不诚信的人因为得到了圣人的信任,会对自己的不诚信行为感到惭愧,变得诚信起来。如果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也会变得非常诚信了。

由此可见,作为统治者,作为管理社会风化的人,一定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要相信所有的人都能积极向善,对那些因为一时糊涂而误入歧途的人,更应该相信他们,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只要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他们会重新回到社会的大家庭来的。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当天下之重,却能收敛自己的意欲,以“道”的眼光一视同仁地对待天下人,把他们当初生的婴儿看待,认为他们都是天真单纯的,都能归于浑朴。于是在他的引导之下,天下人都积极向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路无拾遗,夜不闭户,社会一派祥和安宁,号称盛世。

所以,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这种力量,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无所畏惧。你看平常文文静静的小伙子得到了如花似玉的姑娘的青睐,一下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做什么事都很有精神,都很有效率。只要姑娘用充满爱意的目光望着他,让他去帮她干某件事,他会毫不犹豫,不计后果去干,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这就是爱的力量。有位哲人圣人能体悟大道的德性,他们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体,没有分别。所以圣人便没有私心、没有偏见,对一切善良与不善良的人、诚信与不诚信的人,都一样对待,他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感觉到了他的真诚,也就自然地从内心尊敬他、爱戴他、乐于倾听他的教诲、乐于模仿他的品行。

老子所说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常常会怎样对待你。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正如《羊皮卷》中所说:“我的理论,他们也许反对;我的言谈,他们也许怀疑;我的穿着,他们也许不赞成;我的长相,他们也许不喜欢;甚至我廉价出售的商品都可能使他们将信将疑,然而我的爱心一定能温暖他们,就像太阳的光芒能溶化冰冷的冻土。”

爱心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你真诚地爱着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对待你,这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将会更加融洽。

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就要你做到容纳别人,像得道的圣人一样,没有私心没有偏见,有的只是爱心。

容纳是维生素剂。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完完全全地被接受,希望能够轻轻松松地与人相处。

在一般情况下和人相处时,很少有人敢于完完全全地暴露自己的一切。所以,若是能让自我轻松自在、毫无拘束,我们是极愿和他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希望和能够接受我们的人在一起。专门找人家错处而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个好亲人,好朋友。

请不要设定标准叫别人的行动合乎自己的准则。请给对方一个自我的权利,即使对方有某些不是也无妨。

别要求对方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以及行动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

要让你身旁的人轻松自在。

容纳别人,爱每一个人,往往具有带动他人向上的最大力量。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纳什博士,1995年,不幸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刚满30岁时就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以后的10多年中,他病情反反复复,成了这家医院的常客。他常在校园中徘徊游荡,烦躁地在图书馆中出出进进,在黑板上莫名其妙地涂写一些数学公式,成了学校中孤独的“幽灵”。

在严重的心理困顿中,纳什得到了周围群体的热情关照和呵护。学校的亲朋同道们常热情邀请他参加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人们对他亲善、友好,一点都不歧视他,这使他逐渐远离孤独。

置于被人关心的氛围中,纳什感到自己被承认是“社会的人”。他从自我抑郁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主动与同事和学生们接触交谈了。他的社交面越来越广,对事业的倾注之情越来越深。他的郁闷之心渐渐被化解,能正常地投入科研活动中,他在电脑的操作中,学会了编程等复杂的方法。周围人热情的关注和他对工作的迷恋,使他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的心理障碍渐渐排除了。1994年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纳什博士成为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

纳什走向诺贝尔殿堂的经历告诉我们: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在爱的鼓励下,每个人都能创造奇迹。

某位心理学家说:“要改变一个人对你的态度,除了对他表示好意,让他自己改变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

爱是世界上最有威力的武器,它能摧毁困住人们心灵的高墙,让怀疑与仇恨不复存在,爱会产生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和平永远成为时代的主题。有些人胸怀博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心里还是想的他人。

大连市公交汽车联运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在行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强忍着自己的痛苦,做了三件事:

把巴士缓缓地靠向路边,并用最后的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汽控车门打开,让乘客依次安全地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灭了,确保了巴士和乘客的安全。

黄志全极其艰难地做完了这三件事,然后才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就这样,一名普通而平凡的公交司机,在自己生命最后一分钟里所做的也许并不惊天动地的三件事,却让现场许多人哭了。

至今,人们都记住了黄志全的名字。

一个人在顺境中又该怎么做呢?在顺境中更应该去实践爱,不能只利己,正因为在顺境,才更应该以灵性的眼光去投资,为求得真理投资。总而言之,必须以行为给予他人爱。

这绝不是说要去计算得失。在顺境中播种爱的种子,会使人们在逆境中得到应有效应,在自身处于逆境时,人们也会伸来援救之手的。

这种想法较单纯,但是,这才是真正使你常胜的理论。

可是,往往人们处于逆境时,奢望这逆境中所没有的东西,悲叹自己的不幸,依赖他人之力。而在顺境之时反过来变得傲慢凌人,自认为是靠自己的力量成功,而萌发出傲慢的萌芽。于是别人会离他而去,顺利的时候还好,但风向一旦变化,便会一败涂地,无人前来救援。

得意之时,形成千涸的自爱,认为接受他人的爱是当然的,出人头地也是当然的,对这种认为理所当然的人,即使实际上已经处于失败的边缘,别人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意见。

仿佛变成了舞台灯光下的小丑,在灯光下独舞,而当留意到已没有一个客人在场,初次与严峻的现实抗争的时候到来了,这时候才去考虑这到底为什么?到底错在什么地方?

另一方面,在顺境中不忘记对他的关心,不断地播种爱之种的人,当自己陷于困难的局面时,可以确定会出现前来援救之人,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因为他对人关心,有爱心,成为给他人的希望,这种行为还会产生“德”,这所谓的“德”即可以在危机时呼唤援救之人,绝无例外。

付出,但不要奢求回报

【道家语录】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心语雅说]

大道缔造万物,德性养育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促使万物成长。因此,万物没有不尊敬大道、推崇德性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珍惜,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所以,大道缔造万物,养育万物,促使万物生长繁衍成熟,并加以庇佑保护。缔造万物而不占有它,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道之创造万事万物,并不含有什么主观的意识,也不具有任何目的,而且不占居、不主宰,整个过程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万事万物的生长、发育、繁衍,完全是处于自然状态下。这就是“道”在作用于人类社会时所体现的“德”的特有精神。

隋朝的李士谦,他家中富有财产,自奉俭约,常以布施为务。州里有无力经办丧事的,士谦总是为之奔走,缺什么随时供给。如有兄弟之间分家不均,以至相互不和、争讼的,士谦听说后拿出钱财,补给少的,使他与多的相等。兄弟往往惭愧不安,转而相互推让,最后都成为讲道理的人。有一次,一头牛误入了他家田地,吃了他家的田禾,士谦便把牛牵到阴凉处喂养,比它的主人还要耐心。如果他远远看到有人偷割他的禾苗,他就默然躲避。他的家仆曾经抓到一个偷粮的人,士谦用好话慰解说:“都是穷困逼得他这样啊,按照情理不应该责罚他。”立即命令家仆把他放走。他的家奴曾经与乡人董震因酒醉比武,董震扼勒他的喉部,把这个家仆勒死了。董震惶惧请罪,士谦对他说:“卿本无杀心,何必致歉!但可远走他乡,不要被官府抓住。”他性情宽厚,都与此相类。

后来有一次,他还拿出数千石粮食,贷给乡民,碰到歉收之年,债家无法偿还,都来致歉。士谦说:“本是我家余粮,原本想的是救济,哪能用来求利呢?”于是将债家全部叫来,准备酒饭,当面烧掉债契,说:“债已了结,请不要再以此为念。”让大家都放心回家去。第二年大丰收,债家争着来还债,士谦都拒绝了,一点也没有接受。他年又发生大灾荒,死人很多,士谦竭尽家财,为人煮粥,赖以活命者将近万人。他又率人收埋骸骨,所见到的都加以埋葬。到春天,又拿出粮种,分给贫乏人家。赵郡乡民对其感恩戴德,抚摸自己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的遗惠啊。”有的对士谦说:“君多有阴德。”士谦说:“所谓阴德是什么呢?如耳鸣,自己独自听到,他人不知道的东西。现在我所做的,我自己都知道,那里有什么阴德!”

士谦善谈玄理,曾经有一个客人在座,不信佛家报应之说,认为外典没有记载。士谦开导他说:“积善者有余福,积恶者有后殃,高门待封,扫墓望丧,岂不是善恶报应吗?佛经说五道轮回,未有尽时,这也就是贾谊所言,千变万化,未尝有终,忽然变为人之谓也。佛道未东来时,贤者已知这种道理了。”客人说:“邢子才说,哪有松柏死后化为樗栋的?我以为是这样。”士谦说:“这种说法是不伦不类的。变化都是由心而生,木哪有心呢?”客人对此无法驳难,于是就停止了辩论。

开皇八年(588年),士谦死在家中,时年66。赵郡的男女老少听说后,都痛哭流涕地说:“老天为什么不让我们死,而让李参军死呢?”参加葬礼者有一万多人。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修德于家乡,列举其事迹,到尚书省为先生请求谥号,被扣压而无结果,于是一起在墓地为士谦树碑纪念。

大道生成了万物,大德养育了万物,生长而不占有,有功却不自恃,这就是自然的态度。所以大道才会永远那么自然而然、无生无死。而从万物的角度来说,有来无往非礼也,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就应该回报你,这就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因而有了痛苦和烦恼。付出才有回报——日本电台的成功哲学。

20世纪50年代,日本全国的电视机拥有量超不过3000台,每台电视机售价高达23万日元。当时,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职员每月薪水不过1万日元,因而,若想买台电视机,除非两年不吃不喝。

由于电视机太少,企业当然不肯在电视上做广告,因而开办电视台自然不会有多少收入。1952年在日本首家开播的NHK(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公布预算时,预计“第一年度亏损额为4亿日元,第二年度则将达到5亿日元”。

但日本第二家开播的电视台——日本电视台的创始人正力松太郎却独辟蹊径。电视台开播后,正力松太郎便在街头、公园、车站等人流穿梭之处设置了电视机,播放职业棒球、相扑、拳击等各种节目。果不其然,人们纷纷为此所吸引,无不驻足观看。

看到人们纷纷被电视节目所吸引,如醉如痴,各家酒吧、茶馆,乃至澡堂和理发店都竞相购置电视机,以招揽生意。在东京银座、新宿等大街上,凡备有电视机的店铺,无不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反之则店堂冷清、无人涉足。就这样,尽管全日本只有数千台电视机,而电视观众却数以百万计,于是,各家公司争相到电视台做广告。节目开播仅半年,电视台便已经开始盈利了。

要想没有痛苦和烦恼就应顺从自然的规律,不占有、不自恃,像大道一样付出了,就不要奢求回报。我们立身处世应牢记:付出,不要奢求回报。只有真诚的付出,才会被别人真正的接受,才会有美妙的收成。这不也正是老子的教导,你无为,却成就了你的有为。对于此,一位朋友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

村东有片低洼地,是我家的菜园子。小时候,每到春季,父亲总爱领着我们在那里松土、起垄、开渠,而后再认认真真地把各种各样的种子播到地里。

劳作后的父亲坐在田头,抽着烟,满足地看着整齐的菜地,仿佛真的以为能有所收获。然而,在我的记忆中,很少能吃上自家种的菜。瓜果成熟的夏季,也正是那片菜地一片汪洋的季节。

父亲似乎没注意到这一点,仍是仔仔细细地种好每一分土地,年年如此。

终于,有一回,我觉得自己大了,而且很聪明。我就告诉父亲:“别种了,反正也收获不了,种也白种。”

父亲握着锄,很平静地对我说:“我知道,但是,我是农民,即使没有收成,我也不能看自己的土地留有空白。”

真的长大了,我开始仔仔细细地计算着自己付出与收获的比例。跟收获无关的事,我从不考虑。

活着活着,竟发现自己成了天才,而且灵敏度很高。我整天活在平衡之中,终于,我累了。

这时,才又想起了父亲那句话:“即使没有收成,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土地留有空白。”

播种,并不只为收获。正如我们给予别人微笑时,不去盼望回以笑脸;付出真情时,不太在意是否有感激的泪水。

一切顺其自然,对于这样的人谁又会不喜欢?谁又会不诚心以待呢?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就是幸福的人。在你周围,友谊的光辉普照,你真心付出的,虽然你并不企求回报,但你的确会因你的善行得到更多真心的反馈,你会因此而被众人所爱,生活在爱的平实、亲切之中。

遵循自然法则,避免人为束缚

【道家语录】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心语雅说]

大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任何事情办不成。君侯王公如果能遵循大道,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任其自生自长,如果又滋生欲念,我将用“道”去镇抚它们。万物在“道”的大原则下行事,将会变得没有欲念。万事万物都没有欲念,而又清静淡泊,那么天下就自然安定了。

所谓“道法自然”,自然是无为的,所以“道”也无为。“静”、“朴”、“不欲”都是无为的内涵。本章老子把“道”的概念,落实到他理想的社会和政治——自然无为。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则来为政,顺任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们将会自由自在,自我发展。统治者如果可以依照“道”的法则为政,不危害百姓,不胡作非为,老百姓就不会滋生更多的贪欲,他们的生活就会自然、平静。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则是非人格化的,它创造万物,但又不主宰万物,顺任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无为”实际上是不妄为、不强为。

谈到“道”的法则在人类社会的运用。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这样的理想社会。由此,我们认为,老子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不是仅仅代表某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意愿。这表现出老子内心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因而这是进步的、积极的。

自古以来,凡是秉承无为的宗旨去治理国家的,国家无不大治。相反违背无为之“道”,胡作非为的无不使天下陷于动荡不安的境地。

汉初的高惠文景四帝采取无为而治的方略,结果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汉武帝好大喜功,四处征战,胆大妄为,结果西汉王朝元气大伤,开始由盛转衰。

唐朝尊道教为国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最初也是无为而治,结果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天宝年间,也像汉武帝一样好大喜功,四处征战,征西域、伐南诏、讨契丹,劳民伤财,藩镇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终于酿就“安史之乱”。

纵观历朝历代,无不以开国之君主张无为而治、修养生息而使天下渐趋稳定,国力日益强盛;又无不以国力强盛之后,他们的子孙后代好大喜功,为所欲为而由盛走衰。

圣人深知这个道理,总是清虚自守,与民生息,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治人治物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天地万物都有其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人为地去改变它反而只能带来坏的结果。

例如,狼是生活在草原上的王者,如果你硬要把它捕捉来像猪羊一样养,那么它就不会再是草原之王了。老鹰是长天之王,如果你将其关在笼子里,它们还会有那雄浑、不可一世的霸气和威风吗?所以要想狼成为草原之王,就要让他在草原上去驰骋;要想老鹰成为长空之王,就让他在天空里翱翔;要想老虎成为百兽之王,就让它啸傲山林,声震林木;要想苍松成为凛凛君子,就让它站在悬崖,凌霜傲雪……一句话,万事万物,各依其性,顺其自然,“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遵循自然,反对人为束缚。不要让欲望蒙蔽理智。明明知道一亩地打八百斤就是高产,可偏偏要喊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非得一亩地打出个几千斤、几万斤,于是浮夸风,高指标盛行,亩产没有提高,粮食倒欠收了,接下来大家都勒紧裤带过日子,面露饥色,到处都是浮肿病。

大“道”看似无为,实则无所不为,看似无意,实则蕴含深意,看似无眼,实则时刻关注着天地万物的一举一动,尽管它不对你说什么,但它早就制定好了条条框框,你犯了那一条,就自己去接受处罚去。由此可见,不管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了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老子主张“人法自然”、“无为”、“不言”,因为按自然办事这就是成功的秘密。“人法自然”正如儒家主张“民胞物兴”和“仁民爱物”,人法自然才能胸襟开阔,对万物抱兼容并收的宽宏态度;只有民胞物兴和仁民爱物,才能发挥爱人及物的博爱精神,才能以平常之心对待人、事和物。

一切都合乎规律,合乎自然,如此就顺利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都会以不同的态度去对待。人们都知道,生活当中有些愿望可以实现,而有的愿望却实现不了。过去常讲一句话:“人定胜天”。这只是一句非常不切合实际的豪言壮语,比如说,灾害发生了,造成了损失已成为事实,怎么叫人定胜天呢?面对一些灾害,人们能做的也就是尽力去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和灾后自救的问题,人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原来讲“抗灾”,现在变成了“减灾”,很多事情是不会按照人们的意图进行的,一个人永远也不可能想怎样就怎样。

人们做什么事情往往怀着成功的目的,实际上,在奋斗的道路上,有很多人是达不到目的的,比如说体育比赛,在众多的参与者中,只有少数的几个人可以站在领奖台上,夺得冠军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个人的意愿行事,比如说一个人喜欢干某项工作,可单位领导偏偏安排他去做别外的工作。不管怎样,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

在这个话题中,有几句话是可以借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另一句话“做事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也挺好,因为你努力过,奋斗过,这不就足够了吗?因为你尽到力了,即使达不到目标,你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顺其自然是非常好的生活态度,它决不是消极的,它是以积极进取为前提的,这样的态度不但不影响事物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还会使人活得轻松愉快,反而对所为之事有利。人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可以有向往,可以有追求,知道了有些事情的结果是难以左右的这个道理,就应该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心态来对待所为之事,坦然对待不符合自己心愿的事情。

愿望越强负担越重,使人活得很累,反而影响了愿望的实现,如果达不到预想的结果,还会使人失望。我由于身体不好,在考研究生前,突然想不参加考试了,没有好身体什么也干不好,但又想到,反正已经准备了,就随便考考吧,在这种心态下,整个考试过程一点负担没有,很轻松,结果发挥不错,也考出了全系第一名的好成绩。人们也知道,在重大比赛中,一靠实力,二靠心理素质,如在平时注意培养淡泊名利和顺其自然的态度,就会减轻紧张心理,有利于实际水平的发挥。

总之,遵循自然,放弃一切人为束缚,这是老子对我们的教诲,是我们追求成功的奥妙,更是我们富有、快乐、平安生活的源泉。

简单生活,才能不为所累

【道家语录】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心语雅说]

天下有一个开端,它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知道了根源,也就能认识万物;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住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不会有危险。堵塞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不受苦累;打开欲念的孔穴,去操持世事,终身不得安宁。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目光观察世界,又把这目光收回体内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殃,这叫做遵循常道。

“道”的法则是什么?就是无欲无为。所以,一个人立身处世,只要塞住自己的耳朵,闭上自己的眼睛,不该自己听的不要去听,不该自己看的不要去看,即使偶尔听到了,看到了,也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同时关闭自己心中的那扇欲望之门,不胡思乱想,有了娇妻,就不要再去想娶个小妾,你只买得起用得起奥拓,就不要去想宝马。那么,你就不会被是非和烦恼所困扰,只要你做到了无欲无为,那么,你这辈子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相反,如果不闭塞你的耳目,什么事都想去看,什么事都想去听,该管不该管的事都去管,一旦管不了时,就会把自己陷入是非的漩涡中去。如果不关闭自己那扇欲望之门,任其敞开,让所有的欲望充斥其中,那么,你将一辈子生活在欲望之中,有了娇妻,还要想美妾;有了豪宅,还要想太空别墅;有了钱,还想要权;有了权,还想上天;房子、位子、票子、车子、女子、孩子一个都不能少,巴不得天上的月亮也把它摘下来当夜明珠使……人的欲望一旦到了这个份上,那就无可救药了,最终会在欲火中把自己烧得一干二净。

所以,得“道”的人绝不轻举妄动,绝不想人非非,他们永葆无为无欲的身心,在宁静中做一个旁观者,审视着人生的富贵穷夭,透过那一个个细微的征兆发现某种苗头,从而趋利避害,一生安康。他们从来不逞强使气,更不会自以为是,谦恭待人,知强守弱,以弱胜强,就像月亮善于借助太阳光的反照使自己发光那样,他们非常善于借用大“道”的光辉来反照自己,使自己的内心一片澄明,有了这片澄明,就能对世间的一切洞若观火,哪里还会给自己招来祸害呢?这就是所谓的“习常”,即承袭了大“道”,所以能随遇而安,自足自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对知识的追求要不停地积累和发展,而对于“道”则恰恰相反,只有去除了杂念,也就是说只有人们认识大道所建立的名相越来越少,才能离大道越来越近。“为学”与“为道”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概念。

这也正如《庄子》所说:“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即人类永远也达不到那个真理的所在。老子的高明就在于他早认识到了这一点,向外求是永远也求不到一个终点的。这一点对于我们的人生是一大启示。人往往就是那样,对功名、财富的追求永远也不会满足,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牵着一个永远也无法达到的终点。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穿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向村民要了一只奶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奶牛,于是又回到村庄中,他找到了一个可怜流浪汉,带着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奶牛。

那个汉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是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对于一个禁欲苦行的修道者也不能脱离欲望的烦恼,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更是为欲望所忧,所以禁欲(禁止欲望的膨胀)是我们时刻要注意的问题。向外追求永远也没有一个终点,而我们的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知足,学会轻舟而行。

有句俗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一个人一生一世,熙熙攘攘,挑肥拣瘦,朝三暮四,为了什么,还不是为自己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锁链吗?智者告诉你:每个人都有欲望,但欲望太多了,人生就变得疲惫不堪,每个人都应学会轻载,因为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沉重。

同类推荐
  • 千古传诵老人言

    千古传诵老人言

    《千古传诵老人言》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流传下来的朴实实用的人生箴言。祖祖辈辈用经验和教训口口相传留下的忠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人世间浅显平实而又深邃奥妙的智慧,教你发现生活的真谛,感受生活的的意义。这些口口相传的金玉良言,是人间至理,因为它们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谆谆教诲,是纯粹的智慧。
  • 智慧谋略宝库2

    智慧谋略宝库2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藏在这世间的美好

    藏在这世间的美好

    《藏在这世间的美好》,为超人气励志作家鼹鼠的土豆特意写给千万年轻人的暖心之作。书中独家收录鼹鼠的土豆写给千万年轻人的超级热帖《宁与好人一起咽糟糠,不与坏人一起吃筵席》、《不争,也有属于你的世界》、《找到自己对的位置,做好应该做的事》……在为数众多的作家中,鼹鼠的土豆是个奇异的存在。她的文字虽平实但饱含激情,虽简练但激扬到位,她是正在奋斗征途中的你的好友,她是你不良情绪的开导者和化解天使,她是你信心与力量的不竭源泉。她可以让你拥有一双慧眼,处处、时时发现生活的美与好,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未来。
  • 中华励志故事

    中华励志故事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健康篇)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健康篇)

    健康,不只是身体的健康,更重要是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热门推荐
  • 乱缰行

    乱缰行

    春秋国战之后,天下格局初定,盛国成了最大受益者。作为当世最强国,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强暖婚之夫人太张狂

    最强暖婚之夫人太张狂

    一场设计,让秦念成了豪门第一夫人。顶着这么个身份‘作威作福’到处打脸还挺好用,面对继母和姐姐这对碧池的明枪暗箭也能游刃有余。可惜,这世上没有白捡的便宜……一朝落入男人的温柔陷阱,她欲哭无泪,想要落跑,为时晚矣!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但是她的字典里从没吃亏二字,没理由她陷进去,他还想置身事外!殊不知,那人早已在泥潭等她……他设局,图的不过是爱她护她,宠她一世无忧。(男强女强,宠文爽文甜文,一对一,SC,欢迎跳坑。)【关于女主】秦念,秦家二小姐,高冷腹黑,容颜倾世。擅长扮猪吃老虎,见招拆招,虐渣于无形。被偷走的身份和一切,她都要亲手取回!【关于男主】纪璟睿,顶级豪门继承人,矜贵淡漠,无人敢惹。擅长宠老婆上天,唯妻命是从。【小剧场】秦念站在所谓的继母姐姐面前,背挺得笔直,眼底碎芒莹莹。姐姐瞪着她,银牙几乎咬碎,“你如此害我们母女!不得好死!”秦念扬了眉,眉梢裹挟了杀气,声音淡漠如水,“你们偷走了我的一切,现在,该还了。”纪璟睿站在她身旁,静静的看着她的侧颜,他从来都知道,他的女人隐去了锋芒,事实上,这世界上,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欺负她。米白新文《大龄剩女向前冲》正在连载,求收藏求支持,么么哒!
  • 他在清眠时光看见你

    他在清眠时光看见你

    后来才发现,这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醒了,她还是她,又不是她,花轿还在,喜服也还在.......
  • 成功无限

    成功无限

    科学研究发现,人具有巨大的潜能,若能发挥大脑的一半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著名控制论奠基人之一维纳说:“我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每个人即便他是做出了辉煌成就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自己的大脑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美国学者詹姆斯研究发现,普通人只开发了自身所蕴藏能力的10%,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半醒着的。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 花开在野

    花开在野

    海螺,一位热爱文学创作的女子,爱生活,爱自己,更爱那位陪伴他的人——木勒先生。得知生命已快尽头,但依旧积极乐观地生活,珍惜着每一分钟,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 大牛魔王

    大牛魔王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凡有九窍者,皆可成仙!”“东面傲来国,有花果山千百里,居灵猴一族,聪慧而灵巧……”“血骨盆地,生人禁入,有白骨族,传言有白骨女,皆貌美妖媚,好吸男人精气……”“罗刹国,男子恶鬼之貌,嗜血好杀戮,其女美艳绝伦,善驭风雷霹雳之力……”重生牛魔王,却发现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西游世界。本书群号:644300754
  • 武林奶爸初养成

    武林奶爸初养成

    必看:再改简介,作者是猪。不是爽文,不是爽文,不是爽文,重要事情说三遍,虐主文,看到这不符合胃口就退吧。我觉得我书名取错了,该叫虐男主成爹日记。男主白晓辛,女主婴儿。这是男主成长,捡了女婴成为奶爸然后把女婴养大的故事就这样。文中采用多镜头切换,前十五章左右用男主线配角线相互回溯……算了,看不懂,我也不想长篇大论,简单说一个局,好吧,有意向觉得看不懂的在评论区里留言【作者文笔不足,抱歉了看不懂的诸位】,我给您解释,就这样,我放弃了【举手】。下面简介:自乞儿白晓辛被杨渺渺抓回祁府后,他需要学会N件事:第一、决不意气用事【目前段位:中级】第二、照顾捡回来的女婴【目前段位:小白】第三、取得万骨枯(又名:斜剑、话痨剑)学得上乘武功【目前段位:高级】第四、穿裙装【目前段位:未知】……第N、在祁府灭门后,带着婴儿浪迹天涯【目前段位:小白】第N件事成为了他人生的全部。
  • 成功源自于好习惯

    成功源自于好习惯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以主宰人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你脚踏实地的向着目标,奋力前行。不偏离轨道;能让你享受生活的乐趣与成功时的自豪。有一位名人说过,昨天是一张过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可以流通的现金。因此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唯一可以利用的时间,好好珍惜今日,善加利用吧。
  • Citizen Wealth

    Citizen Wealth

    Charismatic activist and chief organizer for ACORN , Wade Rathke reveals how building citizen-wealth using tactics that benefit both the poor and the institutions (like banks) is the key to combating pov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