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50000000001

第1章 住在心里的人,远在千里之外

▲文/杜智萍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

——谚语

小时候,我是跟着外婆长大的,父母都在离家很远的城市打拼。

上小学时,为了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把我接到了城里。离别的那天,我又哭又闹,抱着外婆不肯松手,泪水濡湿了外婆的衣襟。外婆泪眼婆娑地哄着我,最后还是狠心地把我推给爸爸。

我上车后,妈妈一直搂住我,我却是拼命挣扎回头,想寻找外婆的身影,我看见她一边揉着眼睛,一边转身走进院子。我以为外婆不要我了,对她很生气。到了城里,我很长时间都不愿意给她打电话,但我又很想她。

城里什么都好,但没有外婆,我过得很孤单。虽然父母对我很好,但长时间的离别还是拉开了彼此的感情。我对他们总有些陌生感,做不到像在外婆面前时那样撒娇。

我在父母面前很懂事,或许是我从小比较伶俐,也比同龄孩子早熟,我用自己的方式掩盖了我的忧伤,也埋藏起自己对外婆的思念。

我以为这样安定的日子会一直下去,可是在我十三岁那年,已经在城里站稳脚根的父母却开始厌倦对方。在一次又一次的争吵后,他们决定分道扬镳。

我偷偷打电话给外婆,她一接起电话,我的眼泪就扑簌簌滑落下来。我哽咽地说:“外婆,我爸妈要离婚了,你来接我回去吧,我不想呆在城里……”

外婆也在电话里哭,她的抽噎声清晰地传到我的耳畔,我就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

外婆不能坐车,她连去县城都会晕车,但为了挽救女儿的婚姻,为了外孙女的幸福,她还是在一个本家堂叔的陪伴下千里迢迢地从农村赶来我们生活的城市。

外婆的到来暂时缓解了父母的婚姻危机,他们貌合神离地演戏,我却是真正开心。我早就不怪外婆了,我想念她还来不及。晚上和外婆睡在一张床上,我搂着她有说不完的话,仿佛就像小时候,那些只有我们俩个人的日子。

几年时间,外婆明显老了。虽然只有六十多岁,但长年在田间劳作的她却显得比别人更苍老,脸色暗黄、头发花白,连身子也佝偻了。外婆的眼睛很早以前就不好,我听妈妈说,她的眼睛是哭成那样的。

原来妈妈还有个哥哥,也就是我大舅,可我没见过他,连相片也没见过。如果不是妈妈告诉我,我根本不知道这事。那是在二十多年前,刚从部队退伍的大舅,在返乡的路上,为了救一个掉进河里的孩子。孩子救上来了,而他却因为精疲力竭被湍急的河水冲走。找到人时,身体都已经泡得发白。妈妈那时只有十几岁,是外婆和外公一起去处理大舅的后事。因为大舅的意外逝去,外公受到严重刺激,疯了,后来掉进村里的一口水井淹死了。外婆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夜夜以泪洗面,就把眼睛哭坏了。

妈妈成了外婆的心头肉。后来妈妈结婚生下我后,又要外出谋生,就把我送到外婆身边,外婆就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我身上。小时候我不懂这些事,只是外婆对我的疼爱,我知道。父母给外婆的钱,她总是舍不得用,但花在我身上,她又很舍得。

在贫穷的农村,我总是穿比其他孩子更漂亮的衣服,身边的小朋友都特别羡慕我,而且有外婆护着,没有人会欺负我。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是我记忆中最美的时光。

外婆习惯忙碌,刚到城里时,她很不自在,但为了挽回我父母的婚姻,她努力让自己适应。初来乍到,外婆对装修高档的厨房,陌生的家用电器望而生畏,但才一段时间,她居然在妈妈的指导下很快就会熟练地运用了。尤其那个电高压锅,外婆刚来时,看见它冒气就会躲得远远的,可后来竟不怕了。

我夸外婆聪明。她却是答非所问地说:“我不学会这些,呆在这儿有什么用呢?”外婆说话时,表情淡淡的,我不知道她到底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

爸爸对外婆很客气,我感觉得出来,他很听外婆的话。倒是妈妈,常惹外婆生气,她们母女俩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气得外婆泪水汪汪。

我很讨厌妈妈,每次都会帮着外婆:“她是你妈,是我外婆,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她呢?”

单独相处时,外婆却会一个劲儿地在我面前说妈妈的好,夸她年少时聪明懂事。“你妈这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性格又倔,有什么不开心的委屈都憋闷在心里,从来不说。”外婆搂着我说,手一直轻轻抚摸着我光洁的手臂。

“我妈丁点大的事也要和您老人家争,真是没大没小,一点儿都不知道孝顺您。所谓孝顺,就是要孝敬、顺从,她做得一点都不好。我不学她,外婆,我对您好,一定都顺从您,再不会让您难过。”我对外婆说。

外婆笑了,她紧紧地搂住我:“还是你最乖了!看着你就像看见你妈妈以前的样子。”

“外婆,我和我妈不同,我肯定不会让您伤心难过的。”

“你妈妈好强,她也有她的难处,你以后要好好对她,知道吗?你一定要答应外婆,对你妈妈孝顺,无论最后她和你爸爸是否能够继续在一起,他们都是你的爸妈。”

我不知道外婆是否已经有所感应,虽然她努力了,但在外婆返回老家的半年后,我父母还是离婚了。

我哭着打电话给外婆,外婆在电话另一边也哭了。

我一直很生气妈妈对外婆的不孝顺,在他们离婚时,我选择了爸爸。没想到,离婚后,爸爸却带着我去了另一个城市,那里离外婆家更远了。

我很久没有打电话给妈妈,只是非常想念外婆,但外婆在电话中一再告诉我,让我有空时也要打电话给妈妈,说她非常想我。

过了很长时间,我才了解到父母离婚的主要原因,原来是爸爸有外遇,而妈妈不肯原谅他。妈妈是眼中容不下沙子的人,她宁愿选择离婚也不想凑合生活。

我试着打电话给妈妈,但常常是握住手机却不知道讲些什么,简单的问候后,我竟找不到多余的话,妈妈也不知道与我讲些什么,最后对我提起了外婆。外婆是我们共同的话题,只有说到外婆,我才有讲不完的话。我想知道外婆过得好不好?身体是否健朗?

已经有几年没见到外婆了,虽然电话一直有打,但我却没有勇气回去见她。外婆曾一次次恳求我要对妈妈好,但在他们离婚时,我还是毅然选择了爸爸,把受尽委屈的妈妈抛弃了。

爸爸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他们还有了可爱的宝宝。虽然继母在爸爸面前对我很好,但我知道,她并不喜欢我留在那个家里。有很多时候,我都想重新回到妈妈身边,但我错过了与妈妈相依为命的特殊阶段,一年后,妈妈也另外组建家庭,还生了另一个女儿。

常常在寂寞的午夜,我泪湿枕巾。爸爸有自己的新家了,他们仨才是一家人,而我夹在其中是那么突兀;妈妈也有了自己的新家,她不再是我一个人的妈妈。我惶然不安,感觉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外婆呢?她还会要我吗?我当初没有听她的话,没有安慰过那时伤心的妈妈。妈妈是外婆最爱的女儿,我却对妈妈并不孝顺。

一直很想回去看望外婆,但又惶恐。我怕我们之间隔着太久的时光已经陌生了,我怕外婆恨我,怕她不再喜欢我,不再爱我。我有很多的担心和害怕,一直过得郁郁寡欢。我想念外婆,想她时,心会疼,会有丝丝的痛在身体里蔓延。

住在我心里的人是外婆,她却远在千里之外。望着窗外飘飞的落叶,我的思绪莫名地游离,我又想起外婆。想起外婆苍老的面容,想起外婆抱着我时温暖的气息,想起童年时和外婆独处的美丽时光……眼角渐渐濡湿。

同类推荐
  • 倾听生命的低语

    倾听生命的低语

    《倾听生命的低语》是散文作家鲁先圣积数年之力完成的一部随笔断章作品集,全书语句凝练,思想深邃,情感真挚,禅意浓郁,讲述了在面对不公和不平等以及人世间的冷暖时,我们应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改变这种现状,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仇视身边的人和事。书中大量列举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当代心灵读本。
  • 心中的信

    心中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心中的信》把第一批不寄的信结集出版至今,已经快两年了。两年来,仍然不断在写着同样的信,所以,又有了可供结集出版的第二批。第二批《不寄的信》,涉及的内容比较起来,更加广泛了些,但是基本上还是一样的:阐发个人在感情上的各种感受,包括了个人的一贯观点。在快出第二批不寄的信之前相当久,已经很为书名伤脑筋,想过许多书名,如《不寄的信第二集》、《另一批不寄的信》、《又一批不寄的信》、《不拆的信》、《寄不出的信》等等。谁知道到了晚上,和林燕妮、俞琤、黄霑、郑君略几位,喝酒谈天,众多高手在场,灵机一动,何不请他们想一个书名?黄霑陡然大呼一声:「心中的信」。
  • 上村松园图文集

    上村松园图文集

    本部作品集收录了日本画大家上村松园的12篇艺术评论和记叙文,内容涉及其艺术观、创作轶事、心路历程以及游记等。上村画笔下的人物惟妙惟肖、出神入化,而她的随笔也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对传统的风俗充满怀恋,对喜爱的事物锲而不舍,对艺术的领悟触类旁通。透过上村之笔,我们定会对日本画以及她所追求的美的艺术世界有更深的理解。
  • 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本书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运用“互文性”理论研究陶诗的学术专著。这种理论的核心在于:任何一种文学文本都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在吸纳前人以及同时代人所创造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任何文本都隐含着其他文本。本书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深入阐发了这组诗的文本生成机制,彻底驱散了古往今来笼罩在这组诗上的迷雾。本书对《止酒》诗的阐发,也昭示了《止酒》诗在艺术形式上的艺术渊源和深远影响,表明了“《止酒》体”与中国古代文人“止酒情结”的生成关系。通过对这些陶诗经典的深入研究,本书弥补了西方“互文性”理论重内容轻形式的缺陷,表明了艺术形式的“互文性”对于文学建构的重要意义。书后的三种附录是作者研究陶诗“互文性”的副产品,为本书的理论阐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学文本证据。
  • 步履在雨季穿行

    步履在雨季穿行

    随笔集,包括聒碎乡心、人间烟火、此心安处、岭上白云、千岁之忧等章节,记录了作者几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的文字亲切、平和,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作者广博的学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和世间万物的包容、欣赏与珍爱。
热门推荐
  • 无泽之万劫源起

    无泽之万劫源起

    异世界里的风起云涌与现状、阴谋……【如果我还在执着于它,证明我还活着;但这一次,我选择做一只蜗牛】
  • 黑千金与白少爷

    黑千金与白少爷

    帝德:我们的女儿真漂亮,你看看她的那双大眼睛,着实像极了你。欧阳苏:那是,我们的的女儿不漂亮,以后还怎么嫁人。帝德:你丫。女孩儿的父母年少超级宠爱他们的女儿,至此希望他们的女人嫁给白,不用走他们的老路,直到遇到了他…
  •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通过水鼠和鼹鼠的观察,呈现了英国乡村田园诗般的生活场景和人情风貌通过蛤蟆落难、出逃的故事,表现了世人眼中的英雄人物有怎样可笑又可爱的弱点通过三个朋友义助蛤蟆夺回家园的故事和蛤蟆终于成长了的完满结局,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友谊和完美人性的期待。故事的节奏不紧不慢,可以从容读来,没有非得读到最后,一睹结局的张力,却有让人消除杂念,心平气和的吸引;每天一个章节,读给孩子或读给自己,都是很舒服的阅读体验。
  • 九玄剑祖

    九玄剑祖

    曾经的飞云宗天才修剑少年,因参加“荒芜神境”,误食一颗神秘彩蛋,从而修为尽毁,从天堂坠入地狱,承受女友的背叛、宗门的唾弃……两年之后,体内沉寂的彩蛋终于有了动静,巨蛋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惊天秘密?人的体内只有八脉,而唯独我有九脉,在奇耻中再创辉煌,携风云之势高歌猛进,成就九玄剑祖!一柄剑,杀出未来!
  • 沫蔚小说集

    沫蔚小说集

    沫沫的微小说,写尽人世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让你体会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让你体会穿越时空的爱恋,跨越种族的情意。
  • 日不落盛唐

    日不落盛唐

    这是隋末唐初?我来我见我殖民,工业革命,殖民主义统统要有,让我与天同寿,我要让全球都成为大唐殖民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谁的青春不曾迷茫(醉美文摘)

    谁的青春不曾迷茫(醉美文摘)

    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个人经历和感悟。文章始终以第一人称述说现在,以当代人为背景亲情吐露的思想。作者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劝解大家青春的迷茫人人都有,希望读者能够从作者身上找出答案,看清自己,走出迷茫的青春。天空中有雨滴滑落,矜持说那是她的眼泪,做男人的悲哀,莫过于真正爱上一个女人,风吹开了云,风却不知将要飘向何方……本书将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
  • 重生:溺宠太子妃

    重生:溺宠太子妃

    将军府内,嫡女重生。上一世,她错把鱼目当珍珠,误信豺狼;这一世,她要揭穿姨娘的佛口蛇心,撕烂庶妹的伪善嘴脸。这一生,且看她如何护双亲,保幼弟,斗姨娘,踩庶妹。谁负她,她必将百倍还之,阴谋阳谋统统灭掉!本想远离皇室,永不为妃,却不想挣不脱他的情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下一个是谁

    下一个是谁

    由西丰所著的这本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下一个是谁》以一条传销拉人头的主线,串接了多个都市现代人悲喜交集,充满欲望与挣扎的故事:广电干部吴志明、舞蹈老师杨秀芳、传销头目赵水霞和毛毛、影视公司李老板、夜总会女郎冯欢、足球运动员雷子……人物一个个鲜活登场,彼此利益交织,真情假爱伴生,黑色幽默中透出不灭的人性光芒和人生哲思。整个作品贯穿了悬念与冲突,动感十足,千回百折;深入当下都市的故事题材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内容丰盈饱满,相当贴地气;结构上连环相套,奇巧精致,气韵流畅,令人拍案。
  • 礼法华经仪式

    礼法华经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