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4200000389

第389章

“那倒是!”副司令员张霁云想了片刻,轻轻点头。习惯了平原地区各支游击大队动辄几百、上千人的规模,他刚才根本没有考虑到草原上情况的特殊性。受地广人稀的现实影响,眼下非但王胡子的黑石游击大队兵力单薄,就连蒙古贵族出身的乌云起,在其家族的鼎力支持下,拉起的队伍也只有四、五百人模样,远不能跟八路军在晋北、冀中一带的地方武装相比。

“另外咱们还得考虑到地形特点与交通条件两方面的影响!”见张霁云听得认真,保卫科长刘国梁继续说道,“ 黑石寨那一带虽然又有丘陵又有沙漠,整体上却是典型的草原地貌,地表起伏不大,适合骑兵大范围机动。另外,就是因为那地方比中原开发得相对晚一些,既没有铁路,也没有公路。小鬼子的重炮、装甲车之类的现代化武器一时半会儿运不进去,勉强运过去一件两件儿,后勤补给也是个难题。因此王胡子的骑兵对上小鬼子的关东军,劣势并不是非常明显。而一旦骑兵南下过了张家口,小鬼子凭着公路网和铁路网,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对于骑兵来说,面对纵横交错的隔离沟和密集的炮楼,非但灵活机动的特点没办法体现,攻坚能力不足的劣势也必将暴露无遗!!”

“对啊!那就成了以自己之短,击别人之长了!”非但张霁云被说得心服口服,司令员苏醒在一旁听到了刘国梁的话,也连连点头,笑着夸奖:“行啊,老刘,这才几天没见到你,本事大涨了啊!没少偷偷下了苦功夫吧!”

“那当然!”刘国梁笑着回应,“上回不了解情况就乱说话,被你指着鼻子教训了个够!我再不涨点本事,今后还敢在你面前发言么?!”

“你这小心眼,还记得呢!”苏醒看了他一眼,笑着数落。

“这不是小心眼,这是在哪摔了跟头,就在哪往起了爬!”刘国梁又笑了笑,非常不谦虚地补充,“况且当时你批评得也没错,我们保卫部门的工作,当时做得的确不够扎实。既不了解底下的具体情况,又没能及时跟上政策的调整。所以在那之后,我就让保卫科的同志们把咱们手中各支基层队伍的具体情况重新疏离了一个遍,这几个月下来,的确受益匪浅!”

“吆哈,说你胖,你倒喘上了!”司令员苏醒又笑了笑,带着几分考校的味道询问,“那你说说,松鼠山一战,有那些经验是可以供其他队伍直接借鉴的?!”

“我能总结出来两条,第一,灵活主动,切忌墨守成规。咱们八路军虽然提倡游击战,但游击战并不一定要等着敌人来进攻,该出手时就得果断出手。第二,打小鬼子,不一定就打他的主力部队,辎重队,通讯兵,还有那些战斗力不强的技术兵种,一样要收拾。没了这些辅助兵种的支持,小鬼子主力部队战斗力无法完全发挥出来。对咱们的威胁也会大幅度降低!”保卫科长刘国梁果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说出来的话头头是道。

“我也总结一条,作战目标要小,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出来。打不赢一个中队的小鬼子,每次啃下他一个小队也算胜利。零敲碎打多啃几次,小鬼子即便再讲究武士道精神,其士气也濒临崩溃了。”副司令员张霁云想了想,也笑着低声补充。

“的确是这样!”听两位同事总结得精辟,一股满足的感觉在苏醒心中油然而生。从着手组建到现在,察北军分区总计不过才成立了半年多一点时间。而在大伙的一齐努力下,各项工作却早已走步入了正轨。并且还呈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有条不紊地走向繁荣。

顿了顿,他继续总结,“咱们八路军是叫花子部队,地方部队更是一群穷鬼。想像老蒋的嫡系那样跟小鬼子打会战,那是纯粹的找死行为。脑子烧坏了做。但是也不能因为没本钱,就消极避战。否则,全国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谁都不是瞎子。不敢跟小鬼子交手的部队,叫唤得再好听,也吸引不了人来参军。队伍的壮大也无从谈起!”

“总之,富有富的打法,穷有穷的打法。咱们打不起大会战,却可以打冷枪,放冷炮,挖坑下绊子,趁小鬼子不注意捅他一刀子就走。反正只要能消灭敌人,发展自己的办法,就是好办法。甭管是谁的先进经验,都可以活学活用!”

“另外一个,就是要从军阀部队中,汲取营养,接纳其中有生力量。军阀对于中国是毒瘤,但军阀部队中的大部分将士,却未必是十恶不赦地坏蛋。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也是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才参军的。特别是在三七年前后参军年青人,用怀着一腔热血来形容也不为过!他们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一时迷失了方向。我们就要想办法及时拉他们一把,竭尽所能将他们拉到正确道路上来。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华,是把他们变成咱们的同志,还是将他们推向旧势力,将影响我们所致力的事业之未来!”

后几句总结,明显是针对张松龄而做的专门论述。若是放在半年前,未必会令张霁云和刘国梁两人服气。而现在,他们却非常坦率地承认,苏醒的话说得非常有道理。黑石游击队能够名震察北草原,张松龄在里边起到的最用有目共睹。而将张松龄从一名爱国学子培养成一个初级军官的,却不是游击队自身。是孙连仲的老二十六路,用大洋堆出来了这样一名优秀种子。是中央军事委员会迟迟不肯给孙连仲重建番号的机会,才令此人最终走入了八路军的队伍。

“可小家伙至今连入党申请都没打过呢!”沉默了片刻,保卫科长刘国梁又带着几分惋惜的口吻说道。”

“这件事恐怕急不得!”苏醒犹豫了一下,低声回应,“孙连仲的人格魅力很高,而念旧,则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在他对咱们的事业没有太多了解的情况下,强行拉他进入党内,反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他对中华民族的忠诚,我丝毫不觉得怀疑。然而如果他在政治上始终没有进步要求的话,将来万一哪天王胡子.......”唯恐苏醒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刘国梁主动解释。

“路遥知马力吧!总不能让王胡子逼出一个投机分子来!”苏醒也一直担心这种情况的发生,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回应。

“问题是,时间紧迫啊!王胡子可是不止一次打报告请求休息了!”刘国梁又叹了口气,忧心忡忡。

黑石游击大队的负责人王洪,已经几次主动向组织汇报,他的体力和精力已经不适合继续担任领导职位了。然而考虑到黑石游击队的特殊历史和现实情况,军分区这边,却轻易不敢选择空降一个干部过去接替王胡子。那样做的话,黑石游击队的军心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黑石寨周边各方势力,也会因为“红胡子”被人取代,从而对八路军产生负面看法。

无论从威望、影响力还是军事能力上看,日后可以接替王胡子的人选只有两个。要么是赵天龙,要么是张松龄。但这两个人眼下却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政治态度都比较模糊。赵天龙相对还好一点儿,虽然做过绿林大盗,但其出身环境,就决定了他很难与旧势力同流合污。而张松龄则有点儿麻烦,富商之子,还受到过孙连仲的知遇之恩,在旧军队里关系复杂。从各种角度上看,都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这就又回到了如何对待旧军队里的爱国学子问题上,拉向自己,还是推向别人?考验着察北军分区几个主要负责人的心胸和智慧,也考验着整个八路军。毕竟,眼下察北军分区不止一个基层干部是来自旧军队,八路军内,也不止一个张松龄。

“对于这个问题,我倒是比较乐观!”与刘国梁的想法截然相反,副司令员张霁云,却一点儿都不为大伙共同看好的这个年青人的日后道路选择而感到担忧。“你们想想啊,他放着堂堂国民党的中校不做,跑到王胡子那里做个有名无实的中队长却甘之如饴,这本身已经表明了一种态度,一种选择!”

“你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不是对国民党那边失望到了极点,我相信他伤愈后早就奔南边去了。也不至于漫无目的地来到草原上!”苏醒的脸色瞬间明亮了起来,点点头,笑着附和。

“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王胡子的个人魅力影响。说实话,王胡子在的时候,我丝毫不感到担心。我担心的是万一哪天王胡子身故!”刘国梁皱起了眉头,再度低声强调。

“王胡子对他的影响很大,这点不假。”张霁云笑了笑,据理力争,“但我们党,不只有一个王胡子。而国民党那边,却不只有一个黄副司令长官!”

同类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第二卷

    世界军事百科·第二卷

    本书全面介绍军事学科中兵器的发展延革、历史上的典型战例、军事经典名著。内容包括:中外军种兵制的历史发展、现代军事高科技的发展变化等。
  • 诸葛亮兵书

    诸葛亮兵书

    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
  •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以明代夫容馆刊《楚辞章句》为底本,对该书收录的楚辞作品作简明扼要的校勘、注释、分段及全文品鉴,意在为广大楚辞爱好者提供一种版本可靠、文意疏通的楚辞读本。书前有长篇导论,介绍楚辞之价值,楚辞名称的由来,先秦两汉楚辞的特征,楚辞研究的历史,以及楚辞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可以引发广大读者阅读的兴趣。《楚辞》作为国学经典,是与《诗经》齐名的集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梁启超说:“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可见,阅读欣赏《楚辞》是中国人基本的文化修养之一。
  • 巡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巡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大决战:淮海战役

    大决战:淮海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情况。淮海战役正式开始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我华东野战军以7个纵队的强大优势兵力在徐州附近的新安镇对黄百韬兵团实施包围,切断黄百韬兵团与李弥兵团等国民党军队的联系,实施重点打击,各个歼灭。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为标志。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就是中国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解放战争的大决战中,中原地区也成为国共双方志在必得的主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打的第一仗,就是围攻我中原解放军李先念部。从此以后,中原大地上两军作战一直是此起彼伏,彼伏此起,战场越来越宽,规模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国共双方都有在调兵遣将,都有在筹划这场大战,最终以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巅峰强少

    重生之巅峰强少

    身怀仙术,可令人生,可令人死。脚踏万雄,都市的每个角落都有他的传说……
  • 英雄联盟之天命之子

    英雄联盟之天命之子

    接触英雄联盟仅两个月即登顶网一第一!离奇消失近两年后再临英雄联盟!一样米,百样人;成长历程,电竞风云。
  • 别怕挫折来敲门

    别怕挫折来敲门

    本书文字优美,语言流畅,图文并茂,利用了大量经典睿智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帮您阐释心灵的困惑,当您阅读本书时,您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常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艰难险阻是人生对我们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困难挫折也是对我们意志的磨炼和考验。面对人生劫难,我们要勇敢的去面对,从挫折中汲取教训,是迈向成功的踏脚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消逝的爱人

    消逝的爱人

    生长于小镇的奥黛丽,与庄园未来继承人爱得拉是从小的青梅竹马。一场毕业舞会,他向她求婚。一个心中原因,她拒绝了他。黑夜,他沉醉酒吧,被一直深爱着他,奥黛丽最好的闺蜜乌利娜趁机而入。酒醉情迷之后。得知被背叛的奥黛丽不久接手书店生意,却意外结识只在冬天下雪才会出现的神秘的戴纳。而爱得拉也从未想过放弃她。他一直坚信在横跨时空的彩虹下,他们的承诺。一段儿时回忆,一抹真爱感动;一个融合爱恨纠葛的凄凉故事怆然铺展,一曲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徐徐上演……
  • 去远方

    去远方

    此次出版的《去远方》首次集结了郝景芳在近几年的获奖作品,也收录了近几年她从未出版过的短篇科幻小说。
  • 灵界第一

    灵界第一

    “若想扶摇而上,自当忤逆苍天!”少年冯唐踏上修仙路,闯荡浩瀚灵界。法阵镇天地,玄雷渡邪魔!驭万物,容万法。苍天无涯,灵地无际。想要问道成仙必定斩前尘,断往事。浮游噬真身,无根自在人!“可你抛弃了因果,如今它们一个接着一个的又寻来,你又能如何?”“自当成仙!”世间有万法,前生虚浮飘渺,后世万古长存!
  • 纪少他又在装柔弱

    纪少他又在装柔弱

    重生后,少钦惊了!那个在前世毫无记忆点的病秧子原来在五年前就挖了个大坑在等她。偏偏她还不能跑路,自己撩的男人,哭着也不能让给别人。病秧子:“我身体不好配不上你,你找别人吧。”少钦:“要不帮你改个名?就叫别人怎么样?”病秧子:“我还是继续当备胎吧,清静。”少钦:“不想转正的备胎不是好备胎!我宣布你现在转正了!”病秧子:“可你说过就算全世界只剩我一个男人你也看不上我,而且你死也不想上我家的户口本。”少钦:“……我说过吗?那我现在真香行不行?户口本呢,我们现在就去民政局好不好?”户口本:我已经准备就绪。民政局:我可以自己搬来,请两位原地结婚!
  • 拈花一笑不负卿

    拈花一笑不负卿

    大雨,她跪在殿前,做了她这一生最任性的一件事,一如当初她的父亲那样,只为一纸婚书。“我要嫁他,不论如何,我要嫁他,瘸了,瞎了,又如何,我只嫁他!”她抱着决绝的心思,求来的婚书,求来的婚典。————————————————————“你骗我?你根本没有受那么重的伤!”“那又如何,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你非我不嫁!喜服你已经穿上,京城我已经派人四处把守,犹如铜墙铁壁,你,逃不了!”—————————————————————新文推荐《娱乐圈之桃之夭夭》奶狗系小男主,柔软易推倒,可奶可狼,只是狗起来的根本不是人,文已肥,可入手,坚决不亏!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