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800000025

第25章 神枪手

有人说,枪是让男人长胆的东西,手握钢枪就算是再软蛋的男人也能长出三分勇气。也有人说,枪是男人没胆的证明。有了枪,再也没有了刀刀到肉,剑剑见红的勇气,只能远远的扣动手里的扳机。要我说,枪和刀剑没有区别,都是杀人的利器,唯一不同的是,不用盯着对方的眼睛,晚上睡觉的时候少做一些噩梦。

工兵就是工兵,打仗的时候没有步兵勇敢。郭家华等人只是远远的跟在刘文辉的身后,抱着手里的冲锋枪,胡乱的对着那些不知道有没有敌人的灌木丛扫射。

大牛后悔带上他们,以他的看法,这些人不但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还在浪费弹药。

一边快速的在丛林中奔跑,一边将回过头来的敌人消灭在眼前。敌人也不甘示弱,听到背后的动静,立刻派人过来拦截。鸭子叫特别的刺耳,听的人怒从心生。

大牛的轻机枪在点射,看见敌人才赏两颗珍贵的子弹。刘文辉和梅松左右分开,掩护大牛两翼,三个人快速的朝着那块岩石猛冲。三五个敌人已经被撂倒,顾不上检查是不是被打死了,他们现在的任务是尽快和自己人会合,然后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岩石后面的人也听出了蹊跷,枪声邹然加紧,不过显的势单力孤,比起敌人的枪声要稀疏很多。就是这点稀疏的枪声,始终还在,没有让一个敌人接近岩石。

小规模的冲突永远都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十几分钟战斗就宣布结束,扔下十几具尸体,敌人撤了。刘文辉觉得这不是敌人的作风,可现在的形势不容他过多的考虑。

岩石的后面就两个人,一个死人和一个活人。死人穿着我军的军装,身体上裹着厚厚的绷带,看样子是自杀的。不是关荣弹,而是手枪。一枪打进太阳穴,当场毙命。身下的鲜血与雨水混合在一起慢慢的往坡下流。另外一个活人样子有几分奇怪,和梅松一样没穿军装,一双草鞋上面用绑腿布将裤腿包裹的严严实实。身上的衣服是深黑色的袍子,手里抱着一把好像火枪一样的怪枪。

大牛举枪瞄准那人,眼睛瞪大:“奶奶的,狗日的竟然这么狠毒,连伤员都不放过。”

刘文辉一把拉住大牛,上下打量那人几眼:“你是中国人?”

那人连连点头。普通话也不怎么标准,还没有梅松说的好:“我是中国人!”一指旁边的尸体:“他是团长,我们和大部队走散了。”

大牛不相信:“团长?哪个团的?”

那人没话可说,应该是不知道。

刘文辉稍微一思量:“不能久待,快走!猴子退的蹊跷,离开这里再说。”

大牛明白,这是敌人惯用的伎俩,匆匆而走是炮击的前奏,说不定这个时候,刚刚和他们交火的那些人正在通过什么东西和他们的炮兵联系。一招手,叫过郭家华:“你们两个压着他,小心这狗日的使诈,看紧了。”

炮火如期而至,打的很准,刚刚的那块岩石挨了两发炮弹,被炸塌了,沿着山坡往下滚,却被藤蔓和树枝缠绕住,悬在了半山腰。

一共发射的十发炮弹,更多的敌军又上来了。看着如同蚂蝗一样的敌人,郭家华长出一口气,转身一推那人,跟上刘文辉等人的脚步。

重新回到那个山洞的时候,吴桂喜领着剩下的工兵已经不见了踪影,山洞的里面躺着六具尸体。两个重伤的不用说,四个轻伤的是割腕死的。

“吴桂喜,我草你姥姥!”大牛一拳砸在洞壁上,整个山洞都在晃悠。

郭家华等人扑倒在六具尸体前放声大哭。

虽然说这六个人并不是吴桂喜杀的,但是吴桂喜扔下了他们,这就足以证明吴桂喜是个畜生,不配头顶上那帽徽,和身上的军装。刘文辉也很气愤,把牙齿咬的咯咯响。

大牛猛然间转过身,一把抓住俘虏的胸口:“都是你小子害的,如果我在,姓吴的敢这么干,老子宰了他。”

梅松急忙抱住大牛。然而他瘦小的身板岂能是大牛的对手,随便一甩手,便将梅松甩开。大牛怒火不消:“说,你个狗日的到底是谁?敢不说实话,我就掐死你!”

刘文辉怒吼道:“够了!都安静点,这个账以后再算!先保存体力,敌人很快就到,离开这里再说。”

弄了些枯枝败叶将洞口挡住,七个人押着俘虏继续前进。这个俘虏一路上都很听话,让走就走,让停就停,给了就吃,不给也不要。无论是谁问他到底是谁,他一口咬定自己是中国人。

在新的歇脚点,刘文辉抓过水壶喝了两口,然后递给俘虏:“你真是中国人?”那人还是点点头。

“那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来着干啥?别说是为了报仇?”说这话的时候,看了一样旁边的梅松。

那人看了看刘文辉,又看了看其他人:“我叫阿榜,是云南人,我是你们雇来的向导。”

“你的枪法是跟谁学的?”这一点刘文辉最感兴趣,从一开始他就觉得这个阿榜枪法很准,仅仅依靠手那杆单发前装药的火枪,就能挡住几十个敌人靠近那块大石。这一点,就是部队上的神枪手都未必可以。

阿榜道:“我阿公教的!我们寨子里人人都会打枪,十五岁开始所有男人都有一把自己的枪,枪不离手,就算是睡觉吃饭都带着。”

“你是少数民族?”

阿榜点点头:“恩!我是苗族,具体说是岜沙苗族。”

岜沙苗族,中国唯一一个带枪的民族。即便是现在,拥有武器属于违法的情况下,岜沙苗族依然人人带枪,男子十五岁就会有一把自己的枪,这在中国境内绝无仅有。岜沙苗族有着悠久的带枪文化,人人有枪,却是道不拾移夜不闭户,有着淳朴的乡土气息。

岜沙苗族的带枪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拥有自己的枪是成年男子的标志,也是狩猎文化的产物。岜沙苗族长期生活在险峻的大山深处,与狼虫虎豹和土匪强盗为伍,为了保护村寨,也是传递信号的手段,枪是他们的生活工具,就和我们吃饭的筷子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刘文辉对此一无所知,梅松倒是听说过一些。他看着阿榜,阿榜也看着他,脸上带着镇定和从容。两人就这么对视了好长时间。梅松冲着刘文辉点点头。

刘文辉伸手解开捆着阿榜的绳子:“兄弟,对不住了。”

阿榜淡淡的一笑,活动活动自己的手腕:“现在能把我的枪还给我了吗?”

刘文辉一抖肩膀,将他们缴获的那把狙击枪拿在手里:“你会用这个吗?”

阿榜看了半天。狙击枪比起他的那把火枪要好不知多少倍。无论从结构还是用法都要复杂的多。阿榜接过来,先在手里掂量了两下,突然上肩做了一个瞄准的姿势。大牛和郭家华等人急忙拿起枪瞄准阿榜。阿榜一笑,从瞄准镜里看过去,大牛的那张脸可怕到了极点,伤疤上一颗颗微小的凸起都看的清清楚楚。

放下枪,轻轻抚摸着狙击枪:“的确是把好枪,就是没有子弹。”

刘文辉呵呵一笑:“子弹很简单,和我们用的是一样的子弹,只要你会用,这枪就是你的了。”

大牛连忙站起来:“老刘,这可是连长交给我们的,算是三连长的遗物,你……”

刘文辉一摆手:“枪就是用来杀敌人的,留在我们手上就是一块废铁,如果阿榜兄弟会用,用它多杀几个猴子,我觉得这也是三连长想要看见的。”

知道内情的人,全都沉默了。那几个工兵也没话说。阿榜爱不释手的握着狙击枪,看着刘文辉:“你真的给我?”

刘文辉点点头,一双眼睛盯着阿榜,似乎要看透这个个子不高的年轻人。阿榜很清秀,面向很嫩,完全和他的年龄不符。特别是那双眼睛,里面泛着清澈的光,透亮极了。

阿榜微微一笑,郑重的点点头:“等走出了林子,我把枪还你。”

话说的很轻巧,能不能走出去他们谁也没有把握。按照目前的形势判断,自己人的队伍已经走远了,敌人已经趁机夺回了失去的土地。到处都是敌军,到处都是敌国的百姓,他们几个如此惹眼的中国人,已经陷入了绝境。除了这些之外,丛林也是他们的敌人。

地图、指北针、望远镜这些必备的东西一样都没有,仅凭梅松的经验他们在林子里穿行了大半天。闷热的天气让人都喘不过气。然而,谁也没有吭一声,低着头尽量跟上前面的人。

梅松突然停了下来,支起耳朵仔细的听。这是他的习惯,梅松的听力非常灵敏,哪怕是很小的一点声音都逃不出他的耳朵。这一点在这能见度不及十米的丛林中极为有用。

不多时,梅松一指左边,扭头对刘文辉道:“那边有人!”

同类推荐
  • 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具有“陆战之王”的美称,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门自动武器,有的带有穿甲弹,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极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突击能力,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是一本军事图书,描写的是古今中外比较 具有代表性的战争案例。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向读者展示的是中外战争史上一次次著名 的战役,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葛底斯堡战役、上甘岭战役等等。是一 本集战役、战略于一体,充满血与泪的战争典籍。通过翔实的历史史实、 史料的记载,将读者带入硝烟弥漫、战火纷纷的场景,同时也彰显了古今 中外的兵将充满智慧的计谋与策略。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旨通过将科学的体例、流畅的文字、精美 的图片、新颖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为读者打造了一个良好的 阅读空间,并向人们传达战争的弊端以及和平的重要。
  • 立于天空下

    立于天空下

    在去大学的路上,一群壮汉把周奕带走了,他感觉很懵逼。最近发生了不少状况,先是头顶的天空换了个颜色,还没搞清楚状况呢,一条巨龙从天上坠落…?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世界么?
  • 谋略

    谋略

    《谋略》又名《谋略例说》,共四卷,第一卷是关于战争开始前使用的谋略实例;第二卷是关于战争中制服敌人的谋略实例;第三卷是关于围困和解除围困时的谋略实例;第四卷谈论了军人道德。该书是战争史例的分类集锦,隐含着丰富的古代军事哲学思想和用兵之道。比如,不要欺负居民,因为他们是军人的衣食之源;士兵不是强盗,用仁爱战胜敌人的威力不亚于武器;战争不是对着居民,而是对着武装起来的敌人;敌人在哪里据守就向哪里进攻;敌人投降了就饶恕他;等等。
  • 帝国武士

    帝国武士

    随着最后一个强大的楼兰武士帝国的灭亡,人类的走向,似乎,开始朝着近代化的发展,但是武士,却依旧占据着主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之锦鲤空间

    末世重生之锦鲤空间

    末世来临,人类感染,全城闹丧尸!阮云卿,年仅十八岁的少女,在末世垂死挣扎十年,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重生归来,回到末世前七天,这时,父母尚在,挚友未亡,而他,还在等她。这一次,我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保护好那些爱我的人,我爱的人。且看女主空间在手,神马都有末世愉快之旅,99%不会随便救人,1%得考虑考虑。总之,简而言说,这是一个重生少女在末世打怪夺宝最后找到真爱的故事,这是一对异能夫妻携手共创新世纪的传奇故事。注:此作品作者闲时之笔,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零坤

    零坤

    公元2101年人类文明在经历了一场大灾难后,时隔二十多天的时间,世间万物进入了“新的文明时代”人类文明取得了重大的进化,超能生命体,法则之力,以及玄幻小说里的修行!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了世界各地。紧接着,鬼手,四手魔王,四元素爆破师,以及圣元体等人纷纷出世傲视群雄。病魔缠身的凌空在机缘巧合之下领先获得修行之法,取得一席之地,一步步开启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揭露混沌……
  •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图说世界名人: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介绍了,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还你一个年少如我

    还你一个年少如我

    傅青歌出国了,顾绵绵和佟安夏去到机场送行,“行了,你们别跟来了,送到这里就可以了。”傅青歌转过头来对着挽着手的顾绵绵和佟安夏说道,阳光落在他的脸上有着一种说不明白的味道。佟安夏沉默着,在一旁看着这个自己曾几何时的情敌,顾绵绵上前一步打破尴尬的氛围,“Y国不比Z国,异国他乡………”,然后想说什么又止住了,顾绵绵深深看了他一眼,“珍重”,缓缓吐出这两个字。傅青歌朝着她微微一笑,并没有继续说什么,走上了了飞机。“时间已逝,故人不在。”顾绵绵看着那远去的背影感叹着道,“顾绵绵,我真是怀疑你越来越不爱我了。”身旁的某人看着被阳光笼罩下对话的男女,感觉很刺眼的语气酸溜溜的说道,“胡说什么,我不爱你爱谁。”,“那你爱我哪里?”,顾绵绵看着一旁不罢休的大醋坛子,拒绝吃醋,就得下大招,“只因你是全部,所以爱你。”【从前,是不沾边的漠然,往后,是并肩的陪伴】
  • 麒麟之王

    麒麟之王

    石头村的一个男孩常梦见一个火兽,总是在梦里毫不留情地痛杀他。这都与他脖子上挂着的獠牙有关。獠牙由白变赤之时,男孩就抽搐高烧不止,他却不将这相伴多年的獠牙弃之,因为是爷爷留下的东西。村还有一叫“天玑石”的神奇石头,吸收月光之精华,是镇村之宝。村的不远处的树林里有一怪湖,没有任何倒影,除了月亮的。一天,山贼为得到天玑石联军血洗石头村,男孩和他同伴带着它逃离,当它投进湖里的一瞬间,一奇幻之旅从此开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非职业陪聊

    非职业陪聊

    一个是外怂沉默闷葫芦,内里八卦絮叨叨。一个是天生冰山真冷漠,被迫卖声讨生活。一次巧合背后,当谢珩换一种方式走进宋钰的内心,他是不是就能理解了她对他不敢表明的那些情感?暗恋成真,最开心的莫过于原来我喜欢的你也喜欢我啊!
  • 别让现在的坏习惯毁了未来的你

    别让现在的坏习惯毁了未来的你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的一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习惯的力量大得超乎你的想象。它就像是你的自动驾驶模式。当你没刻意去思考某件事该怎么做时,大脑就会按照已经存储的习惯回路来处理那件事。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就是能给你带来积极影响的习惯,坏习惯就是能给你带来负面影响的习惯。我们每养成一个好习惯,自身的综合素质就会提高一分,未来的竞争能力就会增强一分。坏习惯恰恰相反,会让我们的一生不断贬值,降格为不良资产。《别让现在的坏习惯毁了未来的你》揭示日常生活中种种屡见不鲜的坏习惯,并借助心理学等知识来解释坏习惯难以改正的症结所在。此外,《别让现在的习惯毁了未来的你》还着重介绍了一些养成好习惯的原理与办法,帮助大家学会逐步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成就一个值得期待的美好未来。
  •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门妖尊

    仙门妖尊

    我本一心向正,却被仙门百家所责。仙门不正,妄论我为妖邪,斩于诛仙台下。偶留一抹生魂,坠于无间。再次归来,吾唯留仙心,却已一身妖骨。仙门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