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27400000231

第231章 南京底线

崇祯十三年九月十日,上海知县陈子龙来报,帝因为中书舍人王陛彦供松江知府方岳贡行贿旧相薛国观七百金,着锦衣卫将方岳贡逮捕下狱。时锦衣卫已经带人由松江前往北京。陈子龙、夏允彝、李瑞和等希望青枫能够营救方大人,毕竟方大人在松江的成绩有目共睹,而且已经属于新上海一派。

青枫命李岩派镇军于长江口拦截,最终以锦衣卫走私为由,秘密逮捕锦衣卫入上海监狱,并救回松江知府方岳贡,两人一席谈话,方岳贡对于青枫的上海理念完全赞同,同时决定松江府按照上海模式发展,并与上海、华亭共同进退。这样新上海基本上完全处于横波府的掌控之下,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明珠真正的完成了融合,一体化发展。

对于崇祯十三年突然出现的大蝗灾,刘溪、左岩建议破除木煞阵,否则来年必然蝗灾泛滥,生灵涂炭。晋商传来消息,满清皇太极愿意与横波府交易,同时支持横波府在盛京建立票号和各类交易场所,实现双方共赢。

对于皇太极的支持,青枫早已料定,因为崇祯十三年三月,为了彻底肃清大明在关外的势力,清太宗皇太极吸取过去强攻宁远、锦州受挫的教训,制定了长围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战计划,命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锦州义县义州镇),“驻扎屯田,令大明山海关外宁锦地方不得耕种”。又派兵先攻占锦州城的外围据点,后又在四面扎营断绝其外援。

为了应对即将展开的松锦战役,满清采取了大幅缩减汉族奴隶的口粮,小部分入关劫掠骚扰,皇太极以发展生产、致力贸易和三策并用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他统一关外打下物质基础。可以说此时的满清从未想过日后可以入住中原,夺取天下,他们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把大明堵在关内,保证关外的发展。

不管自己是否与满清做贸易,大明都难逃松锦战役的失败,通过晋商为中转走海运,横波府高价收购南直隶和湖广等地百姓的粮食,然后以十倍的价格卖给满清,所以到了盛京粮食的价格高达十五两一石。

经过多年的劫掠,盛京缺的是粮食、布匹和军械,最不缺的就是银子,所以每到冬荒季节满清就会入侵大明打秋风,劫掠人口和粮食。而通过海运横波府又购回了大量被劫掠的汉民,马匹、人参、鹿茸、貂皮等物品,最后通过南直隶卖往大明各地,仅仅半年的贸易,横波府净利润高达一千一百万两,这已经完全弥补了科学岛的亏空。

十月,青枫返回了南京,稍作休整,便开始了破除木煞阵的准备,其实此时朝廷对于南直隶的压制已经到了顶峰,尤其是史可法为南京兵部左侍郎兼凤阳巡抚并总督漕运,可谓是南直隶除了卓青枫之外的最高要员。

卓青枫虽然为南京兵部尚书,但是长期身在上海,这兵部事宜完全由史可法掌握,不可不说,史可法绝对是大明的忠臣,他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横波府的政策。与青枫一系或者交往甚近的兵部要员卢象升、熊文灿、许文岐、邓藩锡等受到了排挤;身为凤阳巡抚,他将中都兵马调往江北六合练兵,向南京镇军示威,彻查横波府在中都地区的产业和贸易;同时调动漕运兵丁控制运河,严查横波府所属船只,扣押货船近百艘,一时间,横波府的运河航运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横波府高层齐聚金陵大厦,商讨朝廷压制问题,眼下很多势力见风使舵,已经纷纷倒向了史可法一边,按照阮大铖的说话就是:“如今利益攸关,必须决断,不可去破木煞阵。”青枫却不以为然,执意前去。

对于史可法的态度,就是只要他不伤害到我横波府一系的人员,经济上的损失暂时忍让,毕竟对于崇祯的攻势,青枫只能暂时忍让,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目前的大明依然是无法相抗。

但是这种忍让不是没有底线的,南京方面的底线就是让出南京城,但是南京横波府产业、秦淮河一带、进入长江水道周边地区必须牢牢控制,同时保卫横波府安全,这是南京五镇镇军必须坚守的底线。

襄阳方面以岘山为根本,扼守襄阳水道汉江,确保不利条件下可以沿着水道进入长江,最后退守苏州和上海,其余都可以不管;南直隶西部四府镇军和徐州三镇敌不犯我,我不犯敌,无论是明军还是农民军、满清鞑子一律击退;上海苏州的政策是主动歼灭来犯或者是挑衅的敌人。

对于木煞阵,按照刘溪所说,五行煞阵已破其二,只要再破一阵,这大明的灾祸就会有所减缓,大明的国运也将转移,国脉兴旺于何人,取决于各种机缘,然横波府此时已经有力量走上前台,何不争取一下。天道不可违,然地道、人道却可力争。

《易传·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才就是天地人,天干就是代表天机道,地支代表地脉道,藏干代表人间道,命数就是这个天地人三才之道组成,如果天命不能变,而夺地脉道风水山川地理环境,凭人道努力,三分之二改变,就比天命天机道的三分之一要大。天命之术或许就会改变。

刘溪说的玄妙,但是青枫理解就是只要我的比你占的多,这天命也是可以改变的,逆天改命本来就是犯了大忌,但是若改地道、人道,让自然的力量来随之改变,达到天人合一,自然就完成了改命。

所以青枫才排除众议,决定先破木煞阵。五行大阵破除其三,必然可以夺明之国脉,此时天下有闯王、张献忠、满清皇太极这些势力,大家都在利用不同的方式来夺取大明的国脉,自己做为破除五行煞阵的有缘人自然要力争一二。

青枫与刘溪和刘月婵二位做了详细的询问,大概估计在商丘、颍州、濠州一带,木煞阵所设之地,必然是树木繁茂,四季常绿。经过几地镇军的调查,发现颍州东南有一地颇为相似,此地树木千亩,虽为平原,然此地无人敢入。这里就是颍上东南一名叫甘罗村的地方。

同类推荐
  • 史上最强马夫

    史上最强马夫

    林轩穿越到一段陌生的历史当中,因为意外,他成为了高门大院里低贱的马夫,可他没觉得卑微,每日喂喂马,送送小姐,装装逼踩踩人,顺带着练练四不像的武功,生活过的怡然自得。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份《古人林轩拯救计划书》……林轩?不是我吗?我这穿越来的倒成了古人?这什么拯救计划又是什么意思?我是谁我在哪儿?这其实说的是一个上限很高下限也很低的现代人,穿越回古代后的奇异、搞笑、温情又热血的故事。(非正统历史文)
  • 血海翻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血海翻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亚洲战场上,反法西斯阵营与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比较大型经典的海战。主要包括:登陆冲绳岛,珊瑚海战役,中途岛大海战,马绍尔群岛海战等。
  • 独断大明

    独断大明

    猪脚是明光宗第六子,他觉得不能让未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做皇帝,于是,他在紫禁城里大喊了一声:我要做皇帝!新书:宋时风流,求支持~
  • 汉末逐云录

    汉末逐云录

    忠烈董,刚正韩。大义吕,傲娇袁。友善孙,腹黑刘,坦诚曹。神与仙。我穿越到这鬼汉末,不明不白,疯狂挨揍。
  • 并州李义

    并州李义

    现在开始会将新章节慢慢上传……看过的人都说说感想吧.书友群:255648654
热门推荐
  • 西来东去

    西来东去

    公元2005年四月初,地处关中腹地、西安市近郊的两河县天气渐渐回暖,东方大街两侧的国槐嫩芽从被严寒约束了一冬的皮囊中使劲挣扎出来,给树冠披挂上了新绿,探头探脑试图向世界宣示它稚嫩的存在。
  • 拥你寂夜守群星

    拥你寂夜守群星

    会不会好几次梦到同一个梦境,却又记不起那个人的模样?只是依稀记得在他身边莫名的心安,她好几次梦到那片茫茫边际,背对她而站的人,当她决定去揭开答案时,却掀起一场灵魂摆渡......
  • 有人要杀我

    有人要杀我

    一朝穿越,尹雪发现,自己占据的这副身体居然是被人杀死的!一定要找到凶手完成复仇!
  • 丑女逆袭绝世毒妃

    丑女逆袭绝世毒妃

    什么?让我变成了人见人骂的丑八怪?笑话!看我到时候解了毒变成大美人闪瞎你们的氪金狗眼!不过在我以丑示人的时候,没想到还能让本来冷酷的冰山美男变成只对她一人好的暖男,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呢。只不过在这个勾心斗角的古代世界,这一路到底是坎坷!还好我是打不死的蟑螂小强,哈哈哈……
  • 浮世剑圣

    浮世剑圣

    一玉蕴身世,一剑破苍穹英雄只为乾坤录,血山骨海踏九幽莫欺贫,红颜笑,斩尽神魔作冥王!
  • 意思

    意思

    这是一本写给光阴的书。轻缓而清淡的细节,清澈而质朴的情感,组成了系列关于时间流淌过乡村生活的故事。乡村生活,是中国大多数人的共同记忆。作者在这样的记忆里,叙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一种生活秩序、情感秩序。秩序里那种规律性的东西,随着乡村的消失,迁移到当下人的生活中重新建立了起来。以眺望远方的方式,守望已逝的乡愁。作者文笔清丽,叙述视角巧妙,故事中蕴含着清灵的哲思。
  • 情歌

    情歌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三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三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英雄恨之西楚霸王

    英雄恨之西楚霸王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战与巨鹿,悔于霸上,困于垓下,恨于乌江!一生征战几人言,带你重回那个爱恨交加的时代!
  • 穿越

    穿越

    后宫永远是女人无烟的战场,她的母亲幸运的赢得了帝王专宠,却仍然不幸的成为她人的牺牲品,使她一出生就被沦落冷宫,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命运的轮回总在不断的流转,那一曲让她重新赢得父皇的尊宠,众星捧月的公主,敌人亦在暗处无时无刻的盯着她,危机四伏,新一轮的战争正在酝酿……【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