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88100000012

第12章 襄阳诗会

午后的阳光散发出不同与清晨的暖意,仿佛有种魔力,使人昏昏欲睡。

一锅乌鸡汤,一叠清水豆腐,一盘时节绿蔬,还有一碗香喷喷的粉蒸肉摆在红颜绣着的餐桌上,在东汉普通百姓只能喝着稀稠的粟米稀饭配着咸菜,或者干脆啃着发硬的胡饼的对比下,显然是一顿及其丰盛的午餐。

阳光略微偏移,透过窗户,照进了厅室,洒向蔡芸。

上次我是放了盈伤草的粉末了,这么久了琦儿理应继续开始体弱多病起来。如今……

两月前夜空双月,流星划空。妾身力量变强了许多,听说全府中只有琦儿还如从前一般无二,莫非……是抵消了琦儿身上的毒素才没有加强的吗?

越想越觉得有理,蔡芸心中高兴,眼神明亮了起来,如皎洁的月光倒映在水中,波澜不惊却晃动心弦。

“想必是父亲从西域寻来的千年血参有神奇的药效吧,腹中一直火热热的,让我能健康了这么久。不过最近感觉腹中火气越来越弱,总觉得身体有点不舒服,咳咳……”刘琦假装咳嗽了一下,装作一副即将身虚体弱的模样。

明明是蔡芸在害他,却又一副关切的姿态,神情看不出真假。在没搞懂蔡芸真实目的之前,刘琦暂时不敢表露自己身体无恙的样子。

“是吗……”蔡芸心中的喜悦消失无踪,浓密的眼睫毛上下颤抖,些许伤感过后,又强颜欢笑起来:“吃完饭后,琦儿别去州牧府了,陪娘亲去街上逛一逛吧?”

“娘亲,今天不行,下午有件要事要做呢,明天吧,明天孩儿一定陪娘去。”刘琦本想拒绝,可是不知怎得,望着蔡芸美丽动人的脸蛋,拒绝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

“那说好了,可不许骗我!”蔡芸声音忽然诺诺的,像小女人一样,甜甜的,有种撒娇的滋味。

怎么回事!你都一把岁数了,怎么还……,羞……羞死了。

蔡芸望着刘琦俊俏的面容,心中不知怎么有一种想要抱一抱的冲动,声音温柔起来。直到话音刚落,就不可置信的发现她居然用这种语气说话,不敢再呆在厅房,急匆匆的站起身来,脸色通红的跑了出去。

刘琦愣愣的看着还在缓慢闭合的房门,满脸的不可思议:“她……她是在向我撒……撒娇吗……”

……

乱世也好,盛世也罢,不论什么时候,对于苦读诗书之人,最喜欢去的就是各种文会活动。

要想到,在人命如草芥的东汉,百姓愚昧无知,全国人民识字率是十分低下的。往往只要读过书,识过几个字的人都能任一村之长或者混个文吏来当当。而对于上升到能吟诗的人来说,显然文化底蕴不在一个档次。而这样的一群人,大多数家里不是一方富强就是当地士族,如此资本才能培养出一个个的人才。

博学多才,才高八斗是他们对自己评价。对于还未当官的家里殷实的人来说,文吏这种没有品级的文职他们看不上的,只有参加各种文会活动才是他们刷脸,证明自己的才识,提高声望,名望的最佳场所。

也只有声望,名望高了,响彻全郡、全州,甚至全国的地步,才可以待价而沽,混一条好的出路。地方豪强和士族子弟尚且如此,寒门子弟更是看重这样的文会活动,盼望一日成名改变窘迫的地位。而对于当官的文人来说,要是在文会中博了风采,更是彰显了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好让自家君主知道,更加的重用自己。

文会活动,属诗会最难。

要想到诗词兴盛于唐,在动乱的东汉,诗词只是助兴,而学谋略,战略才是主流。

因而读书之人往往没有那么多心思放在诗词一道,也因此在诗会中表现的好不仅能显示自己随意社略一下的诗词功底都那么出色,那主流研究的谋略战略想必是更加优秀了。

因此,对于襄阳诗会,读书人兴致极高,为能得到参加名额而沾沾自喜。同样,能参加襄阳诗会的无一不是襄阳的文官谋士,声名显赫的大儒能士,家室富贵的儿郎,最次的也是小有名气的青年才俊之辈。

刘琦虽是荆州州牧的大公子,家世显赫。但是刘琦从小性子野又玩劣,加上又不聪慧,读书完全没有兴趣,对于书本的知识只知其字不知其意。几任教学大师在教导刘琦几个月后,往往被刘琦整的很惨,气得向刘表告状并声称刘琦愚不可及,冥顽不灵,无人能教矣。刘表在训斥几次之后,刘琦依旧我行我素,无奈之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为了不拉低诗会的档次,往年的襄阳诗会,刘琦可从来没有被邀请参加过,即使他有着荆州州牧之子的身份。

蔡家作为荆州一等一的大士族,有着无穷无尽的财富与资源,与襄阳城中的蔡府来说只是城内的一个脸面,而在襄阳城外八九里的蔡府,与其说是个府邸,不如叫做庄。

蔡家庄占地几万亩,其中大部分是农田,小部分各种小型作坊,商店,吃喝娱乐场所应有尽有,上万的仆从,成千的私军,无处不显示出蔡家的强大。

当然蔡府的私军大多是从佃农升上去的,之比仆从稍高一级,平日也是需要耕田干活的,没有经过军中磨练,比不过正规军队,但也绝不是可以忽视的力量。

作为蔡家庄的主人家,蔡庄内的蔡府更是富丽堂皇,威严壮观。几百平的主院处,如今宾客如云,却依旧不显拥挤。

几位高品官员和名士大儒姗姗来迟,相互寒暄后,便由下人安排落座在院内最靠里的地方,此乃上座。一个简单又舒适的坐垫,搭配着一张小型的长方桌,桌上放满了一叠叠香气逼人的糕点和一壶清酒。

看到几位官员和名士大儒入座后,许许多多的年轻才俊分批次的与几位好友,三三两两的上前拜访,若能得到一位高官或者大儒的点评,对日后的任途也是极为有利的。一时间院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诗会尚未开始,气氛已经烘托到了高潮。

作为此次襄阳诗会的发起人,蔡帽正坐在一间会客房的正椅上,满脸笑意的对对面坐着的男子说着什么。

“德珪,不行!刘琦学疏才浅,怪不得你今年宴请他,原来你没安好心!”蒯良生气的朝着蔡帽喊道,显然之前蔡帽说了什么话,惹怒到了蒯良。

“子柔兄,如今你看好刘琦,德珪亦觉得刘琦这小子不错,远远没有之前的不堪。可是,异度(蒯越)上书主公举州投降曹操的,此举已交恶主公,刘琦想必亦清楚。待主公百年之……”

“这说服不了我。”蒯良摇了摇头,打断蔡帽的话:“我看刘琦这孩子人善爱民,不是这样的人,蒯家一心归附,扶苏并不会亏待蒯家。”

“子柔兄,你有没有想过,刘琦可能活不过今年呢?竹篮打水一场空哦。”蔡帽撇了撇嘴,冷笑了一声。

为人正直的蒯良微微一愣,说道:“什么意思?”

“这件事,异度兄也是知道的,而且支持我这么做的。”蔡帽慢慢站起身来,身体前驱,嘴巴凑到蒯良的耳前,悄悄的说着什么。

“你!还有大哥!居然……”蒯良听完蔡帽的悄悄话,眼中一黑,气喘吁吁起来。

“子柔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可没想到刘琦如今如此出色,要不然……木已成舟,为时已晚。”

“如今,曹操两战两胜,但对峙袁绍依旧弱势。今日刘琦身败名裂,州牧大人定会心灰意冷,到时你我两家进言举州投降曹操,大人定顶不住压力。对曹操来说可谓雪中送炭,一举击败袁绍,你我二族必是首功,我等家族未来辉煌可期!不能再拖了,在拖万一曹操战胜,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子柔兄,信我!”

蔡帽犹如魔鬼的声音从口中发出,心中却想的是:刘琦身败名裂,羞愧自尽,刘表伤心欲绝,悲愤而亡。哈哈哈,年幼得刘琮一向信任我这个舅舅,到时候什么投降曹操,做梦去吧。待我振臂一挥,士族之间一向默契,举荆州全力争霸天下,大事可期矣!

蔡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他知道时不待我的道理。绝对不能拖,一拖机会就会消失。要像历史上那样等到刘表自然病死,已是208年,曹操早就统一北方,休养生息多年,气势如虎了。荆州各族心怀鬼胎,蔡帽那时候哪还有心思敢争霸天下,只有劝刘琮投降才能保持家族的荣誉。

“罢了……今天我就当个瞎子,你且折腾吧。”蒯良缓了好一会,才幽幽的开口说道,脸色苍白,如一张白纸。

“谢了,子柔兄。”蔡帽笑眯眯的拍了拍蒯良的后背,给蒯良顺了顺因为生气而喘不上的气。心中却是大定,毕竟襄阳诗会在场的除了蔡帽,地位最高的就是主簿蒯良了。只要蒯良不多事,刘琦必不能全身而退。

就在蔡帽与蒯良达成共识之时,刘琦在一队侍卫的保护下,乘着马车优哉游哉的向蔡家庄驶中……

同类推荐
  •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时期,在政治上,权位之争超乎寻常,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国时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几乎处于停滞或倒退。十多个政权互相攻讦,又互为从属,还有时不时南下搅局的辽国。各方势力为了抢地盘、争名头,打着各种旗号相互角逐、厮杀、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重温这段历史,可谓精彩纷呈,但生逢其时的百姓却叫苦不迭。粗看,五代十国是一部短暂的分裂史、混乱史;细看,它却又是一部部创业史、奋斗史……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背后,展露的却是雄韬伟略,留下的是一段段传奇佳话,印证的历史变迁与局限。
  • 工业造大明

    工业造大明

    王晨,一个人到中年的坏蛋来到了大明,看着满目苍夷的中华大地,不由得端起了自己坏蛋的饭碗在这个前有李自成、后有后金铁蹄、身边环绕着正义感十足的东林党、王晨该怎么在这个血与泪交织的大明混下去呢?(新书三国已经上传求收藏)
  • 续汉志

    续汉志

    一觉醒来,发现身旁躺着两个赤膊壮汉,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穿越汉末刘玄德,我为大汉续一拨!魂穿刚刚起兵的刘备,带着关张二人,战幽州,下中原,护送卢植回京,立志养望,名传天下。投皇甫,灭黄巾,转进青州,开启种田大业。
  • 隋唐庶子为皇

    隋唐庶子为皇

    重生隋末李渊庶子李智云,父亲造反,被大哥李建成抛弃,生命危在旦夕,打碎宿命的死亡,在隋末展现不一样的风采,开创属于自己的盛世。
  • 霸王春秋4:横空出世吴阖闾

    霸王春秋4:横空出世吴阖闾

    春秋第四霸,吴王阖闾。名不见经传的化外小国,远离中原,默默无闻,却突然兴起于东南,蒸蒸日上。一时间,名流涌集,人才荟萃,数年之间,便以惊人的速度不可思议的成为了天下一大强国!然后挥师中原,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灭了霸主,至此再无人敢来称霸!本书带你重返春秋,揭示"重组”的秘密。
热门推荐
  • 吾家萌夫有点甜

    吾家萌夫有点甜

    重获新生,顾小懒决定帮老妈拴住出轨的老爸,守护住家人,做一只无忧无虑的米虫。
  • 丹神圣帝

    丹神圣帝

    混沌大陆,一个新的世界,没有魔法,没有科学,有的只是无止境的修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送边补阙东归省觐

    送边补阙东归省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沐于林中的羽

    沐于林中的羽

    暗恋他那么多年,已不知是喜欢还是执念。以为这份喜欢要深埋心中不会说出时,却偶然告知与他。心怀忐忑之时却看他千里追随。以为从此幸福一生,哪知终究敌不过时间和距离,早知今日,不如当日深埋于心,留存一丝美好。
  • 306号秘密

    306号秘密

    单身公寓305号的房客肖子是一名游戏开发人员,居家办公的日子既充实又枯躁,隔壁房间306号新来的女房客素未谋面,却在一个夜里突然敲开了他的房门。
  • 山河后庭花

    山河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一曲后庭花,承载多少亡国之恨、历史兴衰。从南北朝大分裂末期的陈朝到隋朝大一统却盛极而衰的山河乱世,以陈朝长宁公主陈姮与隋炀帝杨广的山河虐恋为主线,全面还原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的历史背景之下的陈隋兴衰到唐朝初年的历史社会万象,更全面客观真实地还原隋炀帝杨广这位颇具争议的千古一帝和大业江山。在南与北的山河交错之中,有最铁血柔情的家国大义、最惊心动魄的夺嫡宫斗、最难解难分的生死爱恋、最令人扼腕的江山权谋、最无可奈何的朝代兴衰湮灭。演绎最刻骨铭心的山河绝恋,最荡气回肠的家国情仇。后庭花,亡国恨;山河错,生死情。从隋灭南陈的南北朝乱世末期到隋盛隋衰的千古悲局,百年间的社会大变、家国大义,乱世山河的爱恨纠葛,尽在《后庭花》。情极缘却,难为宿命。因果轮回,幻灭如空。一曲后庭花,山河乱世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第一毒妃

    第一毒妃

    她,一身傲骨,惊世丑颜,两世为人,却均为孤煞之星,贵为公主,却囚与地牢,八十一根毒/针见血封喉,无人能及,不信天,不信地,不信命,却在那一眼之后相信了他!国/乱,战起,终是披上嫁衣远嫁他国!他,清贵绝伦,所向披靡,却在洞房花烛之前披甲上战场,战败,至双腿残废,但却没想到的是连拜堂后的妻子也换作她人!她说,你我各自心有所属,合,亦是分,最终却在他设下的柔情陷阱里欲罢不能!他说,这世间唯独想的便是夺回发妻,不惜一切,将她置于万劫不复之深渊。亲手将她换送皇兄,换回发妻,却不知被拉入更深的陷阱......犹记当年,蒲公英漫天飞舞,他一身青衣坐于轮椅,波如静水,音如温玉:“以后就唤你阿丑如何?”她笑如夏荷,半边丑颜被放下来的青丝遮住,粉唇轻启:“只要是夫君取的我都喜欢”经年之后,女子一身火红,妖娆绽放:“怎么?想救你心爱之人?那就拿自己的心来换回我哥的命!”男子激动不已:“你...是...我的阿丑”原名《丑颜天下,换/妻》
  • 深红血棺

    深红血棺

    人类?那是什么?好熟悉,那似乎是双脚双手直立的生物。好久了,我只知道我现在还维持的人型,所以在另外一个地方他们也叫我“红衣无面之人”,但是...那只是我的一个称呼,霍尔?尤歌?这些好像也是我的名字。挥动触手,虚空之中一个巨大的眼珠子张开大嘴再次吃掉了几个星球。名字...我还是更喜欢现在的这个名字「腐化吞噬之眼」,对了还有她们,我喜欢她们,也喜欢她们帮我清理牙齿缝隙的残骸。————《红记·流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