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6900000018

第18章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17)

故释迦老子于雪岭六年,支离[4]总无交涉,忽睹明星[5],顿尽空劫[6]。无明亦只点胸,低声云个“尽大地含灵,一时齐成佛道”[7]而已。看他有甚玄妙能超人处,后辈谬解,便谓佛有成道后,于祗园诸处,四十九年说法、度生等事。既雪岭睹星,大地一时齐成佛了,复立谁为佛说法?谁为众生得度?

于此处打得彻,便不坠圣凡、是非等坑,方许名无着道人[8]。不见有我人,是非亦不见,山林是静,城阙是闹,众处不繁,独居不寂,不取现证,不务当来,随缘度日[9],缘尽归根,出入自由,不涉滞碍,便得与先圣把臂同行。若有纤尘差殊,即隔千里万里去也。

注释

[1]佳韵:恭称他人诗作,本处特指禅诗。

[2]本分事:本处特指学佛大事。

[3]圣证量在:烦恼还在。量在,真实存在。圣证本指极其高明的见解,转指因求证带来的烦恼。佛说: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

[4]支离:丁点。

[5]明星:佛陀睹明星而成道,所睹明星被称作见性明星。又叫空劫星。

[6]空劫:真空与幻劫,泛指一切存在,一切本体感知。

[7]尽大地含灵,一时齐成佛道:禅语。指真性包含大地,天人合一而成佛。

[8]无着道人:没牵挂的得道人。

[9]随缘度日:禅语,指放下世俗追求,平常过日子,静候缘法。

解读

禅师语录云:“不见有我人,是非亦不见。”此时,黄檗无念禅师据《金刚经》向大众开示:一定要消除人我相,打掉是非心,方可见如来。什么叫“不见有我人”?意思就是说再也看不见自我与他人的差别。人与我没差别,那么就没贪求,没纷争,就可以放下一切走到一起。人一生下来为待乳童子,原本是没有人我差别的。在待乳童子眼中,人是母,我是子,众生有恩情,就乱了性,惑了心,生出人我相。学佛回归后,才知道几十年来未曾脱离母体半步,再有本事的人依然是个待乳童子。感恩之心使唤人回归自我真善。母子既然重新回一,人我差别就不存在。什么叫“是非亦不见”?人处世的迷惑、困扰都是因为是非作怪。凡符合小我价值观的就说“是”,反之则“非”。这种小我害人害己,是社会不和谐、家庭不和谐、人生不和谐的根源。黄檗无念禅师据经开示:打掉是非心,告别似是而非的生活,彻底放下,在本真里做人。没有非,只有是。没有坏,只有好。学佛是拔乱反正,轻轻拔动一下,化非为是,是却永远不会化为非。是就是是。之所以叫“是”,正说明了他是指南针。相信有恒定的伟力在维持天地运转,人的内心就不动摇。不动摇,就没有人我相、是非观。这是禅师所示。

禅师开示:“是”是恒定的,客观存在的,不变的。“非”是主观意念和人的认识差别形成的,常变的。是非可在一念之差,皆为众生相。人生在世,通达客观,不为非所惑,莫道前路无知己,是非皆为过去时。

复毛文学玄淑

来教虽真切,柰何未步正径[1],多被知解卜度瞒过。且蕴习太熟,开谈挥毫,不无拖泥带水。来云十年为学,病苦临头,全不得力,如此说话,好如欠债怨财主,何也?若有真学道不得力者,诸佛都成诳语,历代祖师悉是骗人。自谤犹可,谤法则殃,慎之慎之!

言平常得力而临难不得力者,乃正前尘分别影事,都是意识可到之地,便由你主持把捉。死符卒至,能主者先惛,还许尔讨得力么?倘有毫毛孔隙,蚤被[2]阎老穿去才有分晓,他家苦具先遍偿一遭了。晓悟透彻得力,奚为乎?此际足下未曾梦着,故一毛不契,便即忙乱手脚。禅乃冲我关之铁炮,足下执禅自缚,曷能解也?

僧柰酷患求友病症,故使叨咀,如许若谓禅言可形,意可测,理可度,智可知的,尽大地都是三藏十二部。剩语打发去了,又何待足下讲禅道耶?老朽秪得曲奉尊命,又胡喷[3]一上。足下云,临机不得力,欲希得力,为究竟谬矣。何也?

满世界人学道,不得脱离生死,皆由太分晓得力了。岂知这个分晓得力的,便是生死冤魂[4],若能从此要觅得力的,挨身拶入,步步掀翻,单刀径趋直取,那能觅得力的才觉一毫得力,一刀劈开,直教粉碎净尽,始证空王正位,快好将一切参想、精进、见解、得力功臣尽形灭戮无遗,复将能证空王者,总教一刀,乾坤属我矣。

注释

[1]正径;正路。本处特指学佛的正见。

[2]蚤被:早被。

[3]胡喷:乱讲。

[4]这个分晓得力的,便是生死冤魂:即知见魔,平时让人分晓,生死关头让人不分晓。不分晓还好,一有分晓就是魔。

解读

禅师语录云:“总教一刀,乾坤属我。”黄檗无念禅师据《心经》开示:人应该放下一切挂碍,放心做人。眼前环境是幻相,是梦境,所有眼前事都会很快消失,不留痕迹。所有眼前人都是过眼云烟,唯有真心不改者可以同抵彼岸。什么叫“总教一刀”?就是说林林总总一切人、事、物都应该了断,不再拖泥带水,应扔下包袱,奋起直追真理。真理匆匆,但他留下脚步。岁月迟迟,何不现在就走?在这“匆匆”与“迟迟”中间,废掉了多少追梦人。无有梦境,始得自心。什么叫“乾坤属我”?就是说整个世界都是我的。这个世界并不是眼前可以看见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真中有幻,真中有幻就是幻,哪怕九真一幻也是幻。我们要的是一个全真不幻的世界,不动摇、不变卦的世界。其实世界是不会变卦的,人心变卦了,世界就反复无常。人心定了,世界与自我就合而为一,走向恒定的生命喜乐。这是禅师所示。

禅师开示:一切障碍无非是过眼云烟,真幻世界如同梦境一般。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潮又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把个本心变佛心,人间潇洒走一回。

复李文学

闻心事不乐,逆境动心,此是世法,非世外人也。岂知大丈夫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境炼心,莫向外求[1]。纵求得来必有失去,何不用自智钥,开己宝藏?随处安闲快乐矣。

古云:父母非吾亲,谁是最亲者?寻绎斯言,则父母非靠,况其他乎?岂不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知自己一段风光,照天照地,耀古腾今,何用外觅也?举世只是依他作主,妄想不休,便成依报[2]。幻命幻身幻财[3],焉得长久?一旦失之,悲愁无限。公非常人,故出斯语。

注释

[1]借境炼心,莫向外求:禅语。指借助外来干扰推动内心想法,反而得悟。

[2]依报:依此报应。报应的依据。

[3]幻命幻身幻财:内外两虚幻。

解读

禅师语录云:“自智钥,开己宝藏。”黄檗无念禅师据《佛说阿弥陀经》开示:极乐世界在心中,要用自性发出的智慧钥匙,打开自己的宝藏。也就是“心锁自己开”的意思,除了自己,别人是开不了的,佛菩萨也代办不了,修行是亲为,修行没有代理人,做人没有经纪人。有人信佛是想把人生的幸福让佛菩萨包办,世上哪有这种事。佛菩萨是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真善种子,都可以成佛,都可以得欢喜极乐,佛菩萨要我们用自性来觉悟中,除此外佛菩萨不会再做半点工作,修行全靠自己。烧香拜佛不是说不可以,更可以的是佛不外求。吃斋念佛不是说不可以,更可以的是找回内心的佛。修庙铺路做善事不是说不可以,更可以的是善待自身,不毁坏人种,不毁坏佛种。

禅师开示:什么叫“自智钥”?就是自性发出的智慧好比一把钥匙。什么叫“开己宝藏”?就是用自性发出的智慧钥匙打开自己的宝藏。这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个人得一个果。无因哪有果?有定才有得。

复邓文学信之

尔学道数年,正眼全无,岂非错中之错?不闻孔子三千徒众,终其身,秪取一颜氏子。虽有七十二贤,秪可传言宣教,几人实识得心来?近时海内学道者如牛毛,识心者如麟角。

老朽奔驰五六十年,求夫真为生死,秪有令叔文洁公,梅司马衡湘公二人耳。其余都是说禅说道,打口鼓子[1],堪作何用?不但敌生死,阎罗王征草鞋钱[2]有日在,岂不痛哉!

道是何物,容尔可学[3]?纵然学得转,增我慢若。以口说奇言妙语为禅者反,不如三家村里种田博饭吃的汉子说真实话,死后无罪。秪因众生妄诞,不守本分,失却本心,达磨当日航海而来,直指各人本心,无分外事。

《法华》云:是法非思量分别[4]之所能解,《楞严》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5]。今时人造妖捏怪、说黄道黑、指东划西、竖拂摇拳、诳惑众生、造地狱[6]业苦亦甚矣!

如我数十年妄想学禅学道,今日猛省。担阁一生,秪为自害。若信得及,把从前葛藤一笔勾断,切莫造作,叫即应问即答,才是平常无事人也。且看令岳身外之物,如金银田产,徒以增累,有半点相干否。

注释

[1]打口鼓子:耍嘴皮子。

[2]征草鞋钱:禅语,上路钱。

[3]道是何物,容尔可学:意思是道不可外学,只能凭各人领悟。

[4]思量分别:思考、研究、辨别。

[5]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一说就错。禅宗不立文字,也不依赖口传。

[6]地狱:心狱。心陷尘中即为狱。佛教所说的地狱,大大小小的有无量数目,那是由于狱中所受苦报的不同而分,主要则分为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的三大类,佛经中通常所称的地狱是指根本地狱。根本地狱的主要区分,则有上下纵贯的八大炎热地狱,以及四方连横的八大寒冰地狱。依照各人所犯罪业的差别等次,便到应到的地狱中去受报。通俗的说,下地狱是由鬼差狱卒的捉拿,就实而论,生天堂下地狱,都是由于各自的业力所感,业力倾向天堂就生天界享福,业力倾向地狱便生地狱受苦。《地藏经》:“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说地狱名号及罪报恶报之事。仁者,阎浮提东方有山,号曰铁围。其山黑邃,无日月光。有大地狱,号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等等。

解读

禅师语录云:“担阁一生,秪为自害。”“秪”是通假字,通“只”字,“秪为”即“只为”。黄檗无念禅师在此开示:世人耽误一生,只因为自己害了自己。这是禅师砥砺世人的教化语,话虽刺耳,道出了实情。人没有不自己害自己的,比着害,豁着害,非害死不肯罢手。这是魔在作祟。妖魔万千,心魔为大。心魔之所以能为大,就在心他以佛自称。心魔自居心佛,心佛不能自视。这样就乱了乾坤,没了纲常。即使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依然有路迹可寻。《金刚经》上讲:“尔时世尊而说偈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从这个偈子反推可知:不以色见我(佛性),不以音声求我(福报),是正道,可以见如来。世人自害之途,无非色、音。色乱目,音乱耳。耳目俱乱,心神必伤。耳目清净,自然有光有闻。

禅师开示:《阿弥陀经》上说的极乐国土,“其中多有一生补处”。一生自害处,将会得到善报弥补。佛法殷勤,总告诉我们回头不锡。自爱勿自害,自修勿自待。这是禅师据经所示。

复王文学在明

来教云,少年奔驰,未能学道,吾不知道是何物[1]。纵学得奇言妙语,反添眼翳,岂不闻从门入者不是家珍?所以三教圣人,各立权巧,指人返观。忽然猛省,识自主人。变化万端,自不能测,故名不睹不闻。果有此志,总在日用中回光返照[2],叩己而参[3]。

古云:无声无臭自知时,此是乾坤第一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学贫儿。来云只此好色一节,殊不可解,且看赤子那有好色念头?来这里猛省,赤洒洒了然无一物,才是闲道人[4]也。

注释

[1]吾不知道是何物:禅语。学道不依道,学禅不言禅。

[2]回光返照:禅语。借指猛醒回头。

[3]叩己而参:拜自己,向自己参禅。学禅是自悟。

[4]闲道人:因得道而清闲自在的修行人。

解读

禅师语录云:“赤子那有好色念头。”“那有”通“哪有”。黄檗无念禅师开示:小婴儿怎么会有好色的念头?意思是婴儿只知道有母亲,不知道有男女这回事。禅师此处开示,揭明了佛法的真理:一、色不是本性,是外相,是后来的事,不是先天的事。因此色无所色(指没有附丽),色无好色(指没有长久)。二、人作为灵性生命体,并不是依赖男女关系而活着,而是依赖母子关系而活着。

禅师开示:人可以有性,也可以没有性,无性生存是佛菩萨标志。虽说无性,诸性皆通。虽说无色,春色满园。不是不关心,而是不动心。这是禅师据经所示。

复樊居士山图

我宗门中本无实法与人[1],雪山大师睹明星朗然猛省,才知个个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众生不省,反执妄求,每日饭后,说出许多葛藤。末世凡愚,执着为实。临灭度时文殊请转法轮,世尊曰:我四十九年何曾说一字来?若有所说,非我弟子。

居士气概不凡,夙植德本,切莫存一法在心[2],作异端人也。来教无半字虚谈,依此行持,年深月久,自有逢缘时节。又云偷心未死,吾不知偷是何人?心是何物?若果有偷心,速呈出来吾看。若呈不出,切莫草草。岂不闻神光觅心,了不可得磨[3]?

云我与汝安心,竟既无所得,又安个什么?莫作道理会好,若有所会,便是金屑落眼矣。老朽不会禅道,如尔葛藤,望居士慧剑利牙,莫留渣滓。

注释

[1]本无实法与人:本来没有所谓实法给人。实法在此处指佛经传授。禅宗不依经典。

[2]切莫存一法在心:不要把一丝佛法放心上。禅宗不依所谓佛法,也不依自谓佛法,依自性佛法,以自性为佛法。

[3]神光觅心,了不可得磨:即使用佛法来寻找内心,也找不到。禅宗不依外法。神光,指佛法。磨,着落处。

解读

禅师语录云:“慧剑利牙,莫留渣滓。”黄檗无念禅师开示:慧剑要断根,不能留一手。留一手自以为聪明,其实留的是祸害,留的是把柄。并非剑不锋利,而是心在犹豫。舍不得红尘,望不见青山。世上了断法:恩断义绝。禅家了断法:恩不断、义不绝,但已斩断一切尘缘。并不伤害,只是祝福。人到了默默祝福的时候,就知道是划句号的时候了。若问何事当断、何事不当断?何人当断、何人不当断?

禅师开示:一切人事都当断。但能在了断过程中不惊动、不伤害,这是慈悲。自然而然,这是智慧。转身就走,这是本事。行路得了好处不忘路人,这是担当。

手教言言真实,不带枝叶,数十年祈祷,甘心瞑目矣。来云遍识偷心难伏,此是无始劫来。生死根本,岂能一念顿荡哉[1]!

古人道,家贼难防,正谓此也。所以时人说时有放下无?欢喜有烦恼无?闲静有忙乱无?皆被他担阁一生,即百千生又宁逃?此偷心贼哉!今门下具择法眼,身体力行,不做唱道之士[2],真是大心凡夫[3],撩起便行。古有庞公诸老接踵而行,今独门下岂容易哉!

但愿发大心,无休歇心,无退转心,此心即名一行三昧,师子[4]奋迅,三昧种种,三昧皆不出此心耳。

注释

[1]生死根本,岂能一念顿荡:信念不能动摇。

[2]唱道之士:颂经师。

[3]大心凡夫:发大愿的凡人。发大愿的凡人胜过不发愿的神人,愿力不可思议,愿力是佛力。

[4]师子:即狮子,比喻精进。

解读

禅师语录云:“生死根本,岂能一念顿荡哉。”“顿荡”即摇摆放伤的意思。黄檗无念禅师开示:生死事大,虽然不惧怕,也没有理由放纵自己。做人最怕放纵,打猎最怕放虎归山。什么是“生死”?因谁生?因谁死?人生莫像花草,发时旺,败时萎,做人当坚如金刚。无有毁坏,始可言生死。生的是我,死的是我。我在我中生,我在我中死。我在我中生,这就是生。我在我中死,这并不是死。禅师说“生死根本”,讲的是生死同体,灵之所在,命之所在。一颗真善种子,一世为人,三世为人,世世为人。超脱后见性成佛,悟道还原,进入不生不灭的人生本像。“一念顿荡”,三生都不安。因此人起念要善,一念牵动三生,三生归于一念。

禅师开示:一念之善,使死不能死,生必然生,功德最大。一念得生,一善念得生。

同类推荐
  • 禅说正能量

    禅说正能量

    我们经常提正能量,什么是人生的正能量?延参法师开示我们,对生活不失望就是一种正能量。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多些包容、理解、豁达、坦荡、坚强、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热门推荐
  • 巅峰

    巅峰

    何少华刚升任公司董事长,就遇到了一系列管理危机:产品广告涉嫌虚假宣传、关键生产技术被竞争对手剽窃、企业资金链面临断裂……原来这一切都是别人设下的圈套。公司二号人物为了谋位,处处使绊,恨不得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在危机四伏中何少华对外见招拆招,利用“内鬼”将异常风险转嫁给了竞争对手;对内打破原有管理模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就在他一步步杀出重围、绝处逢生时,没想到又遭人诬陷……巅峰就在前面,人人都想登上去,然而,故事往往不在顶峰之上,而是在攀登的途中……
  • 隐婚BOSS:陆少,宠上天

    隐婚BOSS:陆少,宠上天

    白天,宋乔是陆胤宸的秘书。晚上,她是他的隐婚妻子。起先,宋乔以为他娶她是为了报复,可后来却变成了他步步紧逼,不给她退路。宋乔不知道,他的有生之年,只处心积虑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娶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素手倾天

    素手倾天

    她本是权倾天下的一国之后,为他倾尽所有,将整个天下都送到他的面前。只为有朝一日,能与他并肩执手,共享江山。却被他亲口喂下毒酒,一剑穿心,投入井底。将本属于她的凤冠戴在了另一个女人的头上!众叛亲离,被心爱之人亲手出卖。她所受的苦与辱,定要他十倍偿还!
  • 顶级闪婚:帝少的心尖宠

    顶级闪婚:帝少的心尖宠

    “帮我,我就是你的人。”走投无路之际,她打开他的车门,坐进去大胆道。“女人,如果想傍大款,你找错人了。”森冷的扫过她,帝少阎高傲得像天上的星辰。男朋友劈腿表妹,爸爸意外死亡,姑父夺走爸爸的公司,甚至还差点凌辱了自己。林沐汐告诉自己,是她的,她必须要拿回来。上天入地,他一直在找她,没想到她会撞到他车里,自此,领证,结婚,生娃,当爸,眨眼间他完成人生的三级跳。怎么?她不认识自己了?没关系,此生还够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城涅槃:暴君请接驾

    倾城涅槃:暴君请接驾

    “皇上,你变丑了!”女人双手拖着下巴,打量着男子的脸道。男子的的眼神变得阴凉,嘴唇勾笑:“皇后好像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既然你变丑了那臣妾可以红杏出墙了吗?”“皇后不妨试试。”女人刚要出门,男子蓦地抓住女子的手腕,然后往床上一带,倏地压在了女子的身上,邪魅道:“朕都还没有嫌弃皇后,怎的皇后就先嫌弃起朕来了,还妄想着红杏出墙。”“皇上,后宫还有很多嫔妃等着你雨露均沾呢。”“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 九天剑主

    九天剑主

    九天九地,魂者林立。强者立于九天,如璀璨星辰,弱者匍匐大地,似渺小蝼蚁。少年白夜意外开启神秘天魂,修无上魂术,御魂御剑,冲上九天,荡尽星辰,传奇由此开始
  • 傲娇萌妻么么哒

    傲娇萌妻么么哒

    一次意外,竟然因此生意搞砸,还要赔违约金!悲催!屋漏偏逢连夜雨,啥时候自己的侦探社房东变成了那混蛋?总裁你要搞啥呢?绯闻!逼婚!你是要坑死我不成?只见某男冷若冰霜的脸流出一丝阴险的笑,天!原来这就是一个陷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贵州白族史略

    贵州白族史略

    白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进中,白族与西南地区各兄弟民族互相接触和影响,互相渗透、联合和融合,大家在地缘与血缘上,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起为祖国的统一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 一天一点甜

    一天一点甜

    暑假结束后,作为建大烘培系优秀新生的伊典恬被校方以参加‘全国烘培大赛’为由安排到了全国烘培系第一的艺大当‘联合赛培训生’。同行的还有同为优秀新生的肖阳,最巧的是队友既然是传说中的天才少年闵亦天和谷衍?!四人小组成立后,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一天一点甜”之恋爱手册:1.一见钟情“够了!你能不能别老做出让我误会的事情?!”“那你倒是告诉我,你误会什么了?”“误会...你喜欢我。”“我澄清,这不是误会。”“我喜欢你。”2.青梅竹马“他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我这时候去告白只会成为他的困扰。”“可是...”“别说了,就这样吧。”“呵,就这样吧,那你问没问过我的感受?”“你,你怎么在这里?”“如果我不在这里,你是不是就要放弃我了?”“我...你都有喜欢的人了,我当然要放弃你啊。”“难道你就没想过,我喜欢的人是你。”3.日久生情“我喜欢你!”“就算你不喜欢我,我们也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继续做朋友了。”“我对你的感情已经不单纯了,我不可能再像之前一样什么都无所谓了。所以,如果你不喜欢我,那我们就...”“不行,我不同意,你想都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