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900000055

第55章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 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释迦不是道德师

我们无法全文照抄南老对这一品的解释。我们恳请读者自己去阅读。我们给大家一个提示:

第一,南老认为释迦关键是道德高尚,度了人也认为自己什么也没有干。

第二,南老认为释迦莫过是把修的法、走过的路说出来,教给众生,众生自己去度自己。

第三,只要大家“不着相”,“你懂得一切了不可得,一切不着相就到家了。”也如在上一品南老所说:“青磬一响,被它敲醒了,万念皆空。那个时候啊,什么都没有,那真是大梦初醒,这是大福报。”

透过我们上面的介绍,你会看到南老的基本思路: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封闭的、独往独来的生命体。有的生命智慧高、品德高,便成了佛。佛要用自己的经验、思想理论教化众生。但是,佛并不认为自己度了谁化了谁,如果有这种卑劣想法的人就不可能是佛。因为众生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佛度得了的,一切要靠众生自己觉悟。自己觉悟什么?“万念皆空”、“最终是一个死,在死字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了不可得,一切不着相。”

这一切不是南老的过,长时间来大量的佛学家都是这么讲的,只不过没有南老讲得清楚。和南老相比,等而下之的佛学家们,就更可怕了,劝人磕头礼拜,崇神信鬼,更相信什么特异功能。与这种迷信色彩相适应的,还有另一层更厉害的麻醉药,那就是吃斋念佛,清心寡欲,与人为善,看破红尘,莫与人争斗……

总而言之一句话,释迦牟尼反对什么,他们喜欢什么;历史潮流抛弃什么,他们便追求什么。反过来,还要说世界堕落了,人间腐败了,好似释迦牟尼的学说,永远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

我们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不客观地公正地看一下历史,自释迦出世后的二千五百多年,历史径直走自己的路,磕头烧香、看破红尘、相神信鬼、迷信神通……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早被历史扫进了垃圾堆,与这相比,像南老那样消极的、自我封闭的所谓佛学、东方文化,也受到了历史的猛烈冲击。中国近二百年的历史,尤其是“五四”以来的革命史,就是要彻底扫除这种庸俗化了的东方文化。

关于这种庸俗化了的东方文化,我们在序言中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这种庸俗化了的东方文化,以北宋二程为开端,朱熹集其大成的“理学”为代表的思想体系,逐渐渗透到了道、儒、释三大家学说中,构成了对古典儒、道、释三大家的彻底反动。

佛学公认的高峰期有两个,一个是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南北朝时代,一个是以慧能、善导为代表的唐代。前文所引南老给我们介绍的慧思大师,那是绝对开了大悟的大师,只有他敢说:“我独坐孤峰顶, 已经一口吞尽诸方,一切众生我度完了。”不是真正与释迦的《金刚经》相应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而这位大师正是南朝齐人。

大唐以降,佛学,尤其是佛学中的禅宗逐渐被理学所浸染,理学色彩越来越浓,真正开悟的人也就不多了。诸君可参看《五灯会元》,定可寻到这一消息,这里不多述。

纵观南老的思路,较之其他胡说八道的讲经人,那是高明得多了,但“理学”的影子还是非常重。所以,南老才会把《金刚经》解成这个样子。

在南老的笔下,虽然极力想扫除封建迷信的愚昧,不再把释迦当成神和超人式的佛,但又把释迦变成了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师和思想家、教育家。

南老自己对自己的这种看法也不是十分相信的,于是就又引进了一些道教、密宗的“功夫”。“哲学+功夫”,这是南老的基本思想框架,其实,最后的结局是,南老功夫上的成就掩盖了他在哲学上的失误,而哲学上的思辩又掩盖了他在功夫上的歧路,二者互相牵扯,南老就再也不前进了。如果人们仔细研究一下南老的全部着作,你会发现,南老为了自圆其说,为了他的“哲学+功夫”的思想构架,东盖盖西扯扯,哲学上说不通,就拉到功夫上;功夫上说不通,就拉到哲学上。解《金刚经》的《金刚经说什么?》,则是全面阐述南老自己的哲学体系的。

南老的哲学体系除了在一些环节上有几分辩证法的味道之外,最基本的思路是人——生命——是一个自我满足、自我密封的体系。这个体系要想解脱,就得先从道德上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加之功夫上的修炼“转变色身”,最后达到“一切了不可得,一切不执着”,日子一久,便可以享受清福了。当然南老并不认为这样就够了, 还要修炼功夫, 最后的成就是功夫的成就,像杨剃头那样“出神”。在修炼的过程中要重修德,要一切不着,一切了不可得,一切不执着,“万念皆空”。

一句话,释迦在《金刚经》中的全部思想全变成了南老“哲学+功夫”的“修法”了。

所以南老就无法理解像慧思大师那样真正开了大悟的人的心胸了,也理解不了布袋和尚的“无法可说”。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有一个明白的交待,这里不重述。

其实第二十五品根本不是讲什么“有教无类”、“自我解脱”……完全是在介绍实相。

释迦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实相的真实运动状况,是从他的“如来大愿”入手的,也正是我们反复告诉大家的,《金刚经》的核心就是第三品“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而实无众生灭者。”《金刚经》三十二品从始至终是围绕这个大愿讲的,所以这一品开始的第一段话就是“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

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佛学的基本观点,我们再简略介绍一下佛学对宇宙的看法。“宇宙—生命”系统是一个巨大而无限的网络。生命之“明德”,即我们人的“知”、“智”,这个东西本来就包涵在“宇宙—生命”系统中,可以称之为本有之德,在这个宇宙中没有生命、没有人类之前,“明德”就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包含其中,没有显示出来。这在佛学中称之为“因地”。随着“宇宙—生命”系统自身的因缘运动,“明德”显示的因缘一步步成熟,这个具体过程,我们不可能详细知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宇宙—生命”系统本无“明德”之因,今天我们也就见不到“明德”这个果,以果导因,可以肯定地认定“明德”是法身本有之德,不然,我们就无法在今日见到“明德”之果。

佛学认为“明德”的运动永远是整体的因缘运动,不可能孤立存在。这在佛学中便是“心本无心”的道理,心本无心,因缘合了,便生出来心。这个“心”只表现为人的“念”,有念便有心,无念就无心,而“念”永远不会中断,“佛法不说断灭法”,其中有一条便是“念”不断,正是这个“念”不会中断,所以随同“明德”便产生一种心理错觉——“相续心”,这种“相续心”,永远伴随着“念”的生生灭灭过程,于是便产生了四种幻相——我、人、众生、寿者。

“明德”与“四相”的辩证统一关系,前文已反复说过,这里不赘述。

正如前文一再说,“明”——“心”——“念”绝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因缘运动的结果。真正左右“念”——“心”——“明”的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因缘运动本身。

不管人类整体的文明如何进步如何发展,都是表相的东西,而本体的真实力量只能是来自“宇宙—生命”系统自身。

某一个生命,比如一位禅师、一位菩萨、一位圣人,真正悟到了这一点,他会明白他自己的“悟”,只是 "宇宙—生命”系统催着自己的“明德”达到了这个水平线上。自己的“悟”不过是一个标志,是“宇宙—生命”系统的明德达到了某个层次的标志。既然是如此,“我”的“悟”就不是我的悟,而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明德的“悟”。那么,这个“悟”就不是私有的、“我”的,而是早早晚晚会成为一切众生的“悟”,成为整个明德普遍的“悟”。但这不是我“教化”的结果,我的学说思想影响的结果,而是整体因缘运动的结果。

正是由于此,慧思大师才会在开悟后不去度化别人,而是说“我独坐孤峰顶,已经一口吞尽诸方,一切众生我度完了。”

释迦才会一再说“无法可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是因缘在推着人悟,催着人悟。不是那光凭那一个人的“教化”,人们才能“悟”的。

这是“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是, 众生本无。 前面我们已经反复说过,“我”、“众生”、“人”、“寿者”莫过是“明德”显现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明德”也是因缘合和而成的,何况它的副产品——作为概念的“我”、“众生”、“人”、“寿者”?因缘聚合了,“明德"便通过某种“四相”显示出来;因缘散开了,又会再聚合成别的某种“四相”显示出来。“我”、“众生”、“人”、“寿者”皆是了无自性的假合幻相,哪里还有什么众生可度?

一般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心理错觉为出发点,错认有“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这种人可以称之为“凡夫”。要说有一种“凡夫”,也是说有一种心理错觉,和我、人、众生、寿者一样,他不过是一种幻觉的存在方式。

同时,由于“明德”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我开悟了,我成佛了,凡夫也必然成佛,“明德”不会偏爱我一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没有什么凡夫,只不过眼前他成佛的因缘还没有完全熟,暂且还称他为“凡夫”吧。

这便是第二十五品的真实含义。这和前面经文所讲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

正是由于此,闻《金刚经》四句偈等,闻“南无阿弥陀佛”就成佛。这不是说《金刚经》四句偈与“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有什么神秘的力量,而是说“你”见到他们,就标志“你”成佛的因缘已经成熟了。本来也没有“你”,当然也就无什么“佛”可成,而只是“宇宙—生命”系统的“明德”进入了一个新的级层,“明德”普遍进入“明明德”的级层。“明德”也无明德,因缘合了、成熟了,就有了“明德"。说到底还是: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所生法,是中无有常。”

“空”也不空,空永远都不空,总是会表现为各色各样的因缘聚合、因缘假合之相,所以:

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同类推荐
  • 伊斯兰与国际政治

    伊斯兰与国际政治

    本书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一直致力于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研究。本书集中了作者近年来研究伊斯兰教政治运动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来龙去脉,冷战后的宗教发展与国际政治等系列文章,对学术界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

    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

    书中以1552年沙勿略在上川岛去世至1669年康熙为汤若望平反昭雪为时间段,详细地叙述了以利玛窦、汤若望为代表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士事业百余年间的萌芽、发展 、兴旺、衰落的历史历程。从传教士在明末清初时期,成功在中国立足、传教的历史和最后传教失败的结果得出了文化适应是相对完美的文化传播方式的结论,这一方式对于我们从事文化保存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热门推荐
  • 美漫世界里的虫族主宰

    美漫世界里的虫族主宰

    “阿莎,超能罪犯好像越来越多了,你说咋办?”“建议采取我最初的方案,问题的根源在于地球,只要将地球炸了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嘶……你可真是个机灵鬼啊!”PS1:以电影时间线为主,但会涉猎部分漫画剧情设定,所有不属于电影的人物设定都会进行简短科普,不会影响阅读。PS2:QQ群3779791
  •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完了!前夫非要养我

    完了!前夫非要养我

    五年前,一场阴谋被揭开,他扔下离婚协议,将她驱逐出他的世界,她带着肚子里的宝宝含泪离开。五年后再相遇,他不依不饶,强行将她困在他的世界,不准她逃。“凌柏闫,我不爱你了。”为了离开他,她用尽手段。他修长的手指堵住了她的唇,“嘘……别当着孩子的面说胡话。”“闭嘴,我没孩子!”她把小包子藏起来了,他压根不知道。“是么?”凌柏闫忽然拉出了一个小包子,“那这是什么,你解释一下?”小包子眨眨眼睛,“妈咪,人家是什么?这是送分题哦。”
  • CLIGES

    CLIG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完了!前夫非要养我

    完了!前夫非要养我

    五年前,一场阴谋被揭开,他扔下离婚协议,将她驱逐出他的世界,她带着肚子里的宝宝含泪离开。五年后再相遇,他不依不饶,强行将她困在他的世界,不准她逃。“凌柏闫,我不爱你了。”为了离开他,她用尽手段。他修长的手指堵住了她的唇,“嘘……别当着孩子的面说胡话。”“闭嘴,我没孩子!”她把小包子藏起来了,他压根不知道。“是么?”凌柏闫忽然拉出了一个小包子,“那这是什么,你解释一下?”小包子眨眨眼睛,“妈咪,人家是什么?这是送分题哦。”
  •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人际关系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人际关系

    《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人际关系》以社交与口才为基点,把语言与人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旨在传授人们如何运用口才在社会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这还是一本教会人们克服畏惧、建立自信,扩展自己人脉关系的书。它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顺乎自然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在各种场合下发表恰当的谈话,博得赞誉,获得成功,将有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贾大泉自选文集

    贾大泉自选文集

    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登载于国内学术刊物,也有登刊于台湾地区和日本学术刊物。其内容有研究全国性的文章;有研究四川纸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高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文章;有研究四川茶业和马贸易,促进川、藏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的文章;有研究宋代全国性的文章和研究宋代四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以及给某书籍写的序言、前言、导言等等。
  • 长安韶华

    长安韶华

    一场精心动魄的权谋,一次全族覆灭的诛杀!侥幸活下来重回两年前,拥有读心术!陆韶华是否能逆天改命,拯救全族人的性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能武尊

    超能武尊

    开元城四大家族李家族长之子李辰,因修为不明原因突然停滞一年,遭到族人嘲笑,沦为家族废物,但因伤意外恢复前世记忆后,开启一场逆袭称霸之路、、
  • 弃妃绝爱

    弃妃绝爱

    本文大虐。虐心,虐身。古穿古,俗称灵魂附身。新婚?大红的花轿,娶的是当朝的八公主。亲人?却在她伤心欲绝的那一刻将她推落了悬崖。生无可恋,活着亦是枉然,可幽幽转醒,不是森冷的阎罗殿,却是面对着最暴戾的凶残,那冰霜般冷寒的男人,那仇恨中染血的目光。大红的嫁衣,绣着鸳鸯戏水的锦被上却触目惊心的鲜血,她茫然的看着身侧邪戾而狂暴的陌生面容,那眼中是可以燃烧一切的仇恨。心死,身残,再一次转醒,却是铜镜里一张陌生的面容,背负了一个已死女子的过去,忘却了曾经的自己。重生后,她又将何去何从?!!!!!!!!!!!!!!!!!!!!!!!!!!!!!!!!!!!!!!!!!!推荐旧文完结小说:《替身老婆》终结系列之一(杨雪落和安熙照)《替身床伴》终结系列之二(雨清和曲驭)《穿越之调戏美男》终结系列之三(叶蔷和叶君寒,雷辰)古代文:完结《只和皇帝玩亲亲》(阿九和夜帝、)《穿越之杀手皇后》(彦水水和彦少卿)公众文:《弃妃绝爱》。!!!!!!!!!!!!!!!!!!!!!!!!!!!!!!!!!!!!!!!!!!!!!!!!!推荐好友的文文,《香凝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