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200000006

第6章 世间的缘分(1)

人与人之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无论你信与不信。一如普家文和那位背着古琴的女子,再度重逢一样。

普家文的祖母留给他的锦囊,让普家文又惊又慌却又满怀希望。尽管他并不知道这个锦囊里装的是什么,但是普家的突然衰落,让他在一夜之间成长起来,他相信祖母的在天之灵,相信祖母会保佑他,正因为有了这种信念,普家文连夜赶到了宝莲禅寺。

当普家文气喘吁吁地站在济远方丈面前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流着,那样子犹如一名无助且伤心至极的孩子。这让普家文自己都觉得奇怪,祖母从生病、离世到下葬,普家文都没掉过眼泪,此时,他见了济远方丈,眼泪竟然掉个不停。

济远方丈早就知道普家发生的一切,他没有安慰普家文,只是用帕子替普家文擦干了眼泪,然后指了指身边的打坐蒲团说:“坐吧。”

普家文没有坐,而是从怀里掏出锦囊,双手颤抖地递给了济远方丈,他已经不敢自己独自来面对这一切了,他希望师父能读懂祖母临终时的叮嘱,而这已经是他最后的一丝期盼和希望了。

济远方丈接过普家文递过来的锦囊,他似乎明白这锦囊里要说什么,伸手摸了摸普家文的头,对着他说了一句:“从此你就待在寺院里吧。”

普家文点了点头,一脸惊诧地看着济远方丈。他还是想知道祖母给他的锦囊里,到底装的是什么。

济远方丈轻轻叹了一口气,当着普家文的面打开了锦囊。神仙般的祖母最后的一封信是写给家文的,其间一首诗为:假穴真地,火烧祖荫,不离宝莲,尚有生息。

在夜深人静的方丈室里,济远方丈念着普家文祖母的信,他一字一顿地念着,似乎是怕普家文听不清楚,又似乎是在用极深的情感怀念着离世的普家太婆,不,应该是怀念宝莲禅寺的大功德主。

济远方丈念得那么缓慢,极具震慑力,声声落入普家文的耳朵里,有着格外的穿透力。他瞬间不哭也不说话,静静地看着捧着祖母书信的济远方丈,仿佛这个夜,仿佛祖母的锦囊重设了他人生的另一种起点,另一种开端。

普家文就那么看着济远方丈,他很是奇怪,老祖母为什么明知道自己所葬之地是假穴,还能从容赴死?只留这锦囊安妥普家的唯一命根,难不成真正是神仙下了凡尘?锦囊内还有一黄色的锦布,写了一句似联非诗的两句话:并蒂莲开在何处,日被云遮待晴时。

普家文看不懂这两句话的意思,更深的纠结拧在了心头,但是不管怎么样,他还是听从了济远方丈的安排,在宝莲禅寺安顿了下来。

就这样,普家文从此留在了寺院里,只是济远方丈没有给他剃头,而是让他在宝莲禅寺带发修行。家文和常宏各住济远方丈一左一右的禅房里,从此闻晨钟而起,听暮鼓而眠,与青灯古卷相伴生活。

就在普家文住进宝莲禅寺没多久,一天家文正在练习师父传授的古琴曲《普庵咒》,常宏匆忙地跑了进来,拉着家文一起跑向方丈室。

普家文还没走近方丈室,就先听到了琴声。这是一曲《流水》,普家文一直听说师父的《流水》才是他琴技的巅峰,却很少听师父弹奏,而此时,空灵流畅的琴声撞进普家文的耳朵里时,他还是被惊得忘了迈步,常宏见他发呆,拉了拉他的衣角,一起走进了方丈室。

只见济远方丈正盘腿席地而坐,膝上放着古琴,正如痴似醉地抚着琴,那琴似曾相识,音色绝美,一旁站着一女子,埋着头看着古琴。

女子侧面对着普家文,他只看到齐耳的刘海整齐地搭在她眉骨上,轮廓看上去那么清秀,淡绿色的衣裙被微风吹得飘了起来,一如碧波涟涟的湖水,被风吹起的波纹荡漾着满目的绿光,嘴角翘翘的,旁若无人地笑着看着济远方丈抚琴。

女子如痴如醉地倾听济远方丈的琴声,对进来的人竟充耳不闻,更别说抬头看一眼了。普家文也被琴声吸引住了,当然,这女子此时的神态,还是让他内心惊动了一下,她怎么会在师父这里?而且听得如此神迷呢?

济远师父没有招呼普家文,而是全身心沉浸于弹琴之中,此情此景,对于普家文来说,好像又在梦里见过一般,心里不由得一阵阵恍惚。

济远师父弹完一曲后,往站在一旁的家文招了招手,请他过来。又对身旁的小女子招招手,指了指普家文介绍道:“玉婉,这是普家文。”

直到这个时候,女子才抬起头看普家文,这一抬头,两个人同时惊叫了一下,并且异口同声地说:“怎么是你?”

“你们认识吗?”济远方丈有点意外地问了一句。

“哼,谁会认识这种人!”莫玉婉从鼻孔里轻蔑地哼出一句,然后又如那天在茶庄里一般,狠狠地瞪了普家文一眼。

普家文此时窘得满脸通红,才知道自己那天盯着人家小姑娘看,是一件多么无礼的事情,也正如父亲所说,不仅是无礼,还有失身份。正想解释,济远师父转移了视线,轻轻地抱起刚刚弹奏的古琴,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个通遍后,望着玉婉问道:“明珠有没有离过身?”

直到这个时候,普家文才知道这张古琴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那就是明珠。说到这张古琴,就要说到莫玉婉祖上与这明珠古琴的琴缘。

2

人与情从来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而古人寄情于琴之中,才子与伟人、才子与佳人,那一木之上的七根弦,弦弦紧扣于情字之中。

普家文那天在茶庄遇到的莫玉婉,身背古琴明珠,上山找济远师叔,一来是送明珠给济远师叔看看,二来,是希望济远师叔能够修理一下明珠古琴。自打莫玉婉的父亲莫若风决定在凤岐山下常住,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要把传家之宝,琴名“明珠”的古琴寄存于此。

据父亲莫若风讲,清同治年间出生的祖父家族,在当地原也是城中大族,到了祖父这一代家境逐渐衰败,因代代习琴,即使破落,也能因琴混得一口饭吃,且传承有序。

莫家老先生名儒亭,从小备受家庭古琴传授的熏习,对琴学有超乎常人的兴趣与天分。年少时,家贫无练手的古琴,便在一木板之上拴麻绳做弦,自得其乐弹个不停。十岁年间,在一次古琴雅集会上,他不畏众视,毫不怯场地独奏一曲《慨古吟》,令在场琴家连称神童。

莫儒亭成年后,对古琴有了更多个性方面的追求,这使得教过他的古琴师长及琴友,无一认可他的技法。个性孤傲的莫儒亭感叹知音难觅,便携琴南下湖北,到子期伯牙的相遇之地,武汉汉阳留居了下来,依旧以教授古琴为生。感叹古琴的清淡和远,曲高和寡,自是郁郁不得志,终日与古琴为伴。

莫儒亭租居之处,有一棵生长了二百年的梧桐树,青皮油滑,煞是爱人。梧桐树旁有一铁匠铺,那桐树亭亭玉立貌似平静,却不想整日间都得经受铁匠铺里乒乒乓乓的敲打震动,有一日,忽雷电交加,只听得一声巨响,那桐树竟被雷电所劈,树身如被钝口的刀劈了般。这还不算,又一日那铁匠铺的火炉,莫名地被靠在墙边的千斤铁器倾倒撞击,火红的铁水只将那被雷劈过的梧桐古树焚烧殆尽。

其实,一棵路边院内的歇荫之树,烧就烧了,没有多少人会去可惜,唯有那莫儒亭,却像见到了宝贝般,好说歹说,求得那烧留下的焦木截下了中间一段,其见一端犹存烧痕。遂效仿东汉琴人蔡邕,制得一张焦木琴。想那蔡邕是在奔波之时见“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蔡邕从火堆中抢救下的这块焦木,便是历史上传说的四大名琴“号钟、绕梁、绿绮、焦尾”中之一。

这人与琴的缘分,好如蔡氏、好如儒亭,丝丝缕缕犹如前定,如一根丝弦牵牵扯扯,串出一些传奇。

而这传奇,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莫儒亭意外得此焦桐,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若按古琴之三尺六寸五分来制,这块焦木便稍长了些许,莫儒亭实在不忍舍其毫分,竟就那焦桐就木取材。因此,这张古琴比一般的古琴就长出了几分。莫儒亭得此古琴,心爱不已,每日入夜,必是抱琴而眠。这张古琴与他长期气息相通,好似活物般与儒亭声息交流、人琴合一。每当他抚琴,琴声格外轻曼动听,犹如仙乐,听者仿佛被施催眠,那份沉醉无人比拟,而若换个琴家高手,那琴好像识得主人一般,琴声顿时黯然,空洞无色,令人称奇。莫儒亭因对这琴十分地钟爱,为这张古琴取名“明珠”,并请当时武汉的一位书法名家为琴题铭。铭文如斯:“桐生之美二百余秋,石上之枯震焚之由。五行俱备千古难求,式法落霞亭自监修。”

琴铭盛赞还不够,又题文记载此琴得之不易,好像早就预备作为传家之宝而用。文字这般:“新桐得自子期伯牙高山流水之处,二百年天地精华使之叶茂枝繁,为栖凤之妙所,与造金之炉相近咫尺,火映、锻打、烟熏,坚挺仍旧。初春忽遭雷殛金炉震倾,焚之遂枯,亭缘至求得其中段,就料取材,不舍毫分。得琴合天罡数,拟落霞式,以列宿为号,佐以八宝金珠等末为徽,其声清伟异常,如庙堂钟磬,久萦耳轮。年余见梅花断纹,犹如新开,美奂绝伦。又一年,植一桐原处,不忍没其所赠。故录之以纪其事”。

明珠古琴有此奇特天缘,已足让人称奇,而因此琴结得一番奇特的人缘,更是让人称绝。

据传,莫儒亭得明珠古琴后,便纵横海岳,携琴访友,忘情山水。常常如王维诗中般“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自在逍遥,唯有他与琴自知其乐。他那孤傲清冷的个性,正如古琴之乐,曲高和寡,无人理会。他也正落得清静,有几个小钱便携琴遍访名山,几年下来,琴技是大长,空旷悠然犹如天籁。

有一年,康有为祀祭孔子于曲阜,在泰山一隅,见莫家先生长衫飘飘,风度不凡,指法凌厉地弹奏《广陵散》,正在为变法竭尽思虑的康有为,顿时被这激昂之音所打动,遂与莫儒亭结为莫逆,相见恨晚,犹如当年的伯牙子期。

当时的康有为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便带着莫儒亭南北西东随行。莫儒亭也不仅是弹琴的先生,在变法之初,也为康有为出谋划策,与其他幕僚相比,他的言行谋略更能让康有为接受并采纳。

就这样,莫儒亭一时成了康有为身边的红人。公务时两人不离左右,闲暇时,一壶茶一炉香一张琴,便能消磨半日时光。

好景不长,过了些时日,幕僚间生起了些事端,无非因着莫儒亭被康有为如此地信任,嫉妒心起的是非人,胡七乱八传了些风言风语。莫儒亭看出了些端倪,以他那份清高,哪里受得这般委屈,定要离开,康有为不舍结拜之义,定是留下了他,在北京为莫儒亭开间琴馆,亲题馆名为“莫为琴社”。

一时京城上下,文人雅士狂追滥捧,雅集之时以能抚琴一首而为荣。更有八旗贵族的家眷姨太小姐乐此不疲,莫为琴社一时门庭若市。

有一秦姓大家族的小姐,一天夜深人静时,来到莫为琴社,一定要与莫儒亭私奔以铭痴情。莫家先生几十年没遇此艳福,不知所措,进退两难。

那富家小姐名秦如柳,人如其名,着实是个性情温顺、柔如细柳般的女子。父亲在京城开了好几家绸布庄,如柳从小便有着天然的优越,每日着装总是新颖别致,再加上父亲的宠爱,虽是女子,也不亚于家里的男丁,相对兄长,她更如父母心头肉、掌上珠。神奇的是,莫为琴社就离如柳家绸布庄一街之遥,过街即到,如柳没事的时候,便与闺中密友唐云娟,相约相携着去听了几堂琴课。

秦如柳与唐云娟,都正值妙龄,家计相当,二人情同姐妹。每当她们俩结伴衣袂飘飘地走进莫为琴馆时,整个琴馆都会蓦然一亮。

秦如柳听了几堂琴课后,便一头迷上了古琴,唐云娟从中倒是看出些端倪,见如柳得空便往莫为琴馆跑,又回家中和父母吵闹要去琴社学古琴,私下笑吟吟地点着她的鼻尖道:“你到底是迷上了古琴呢,还是迷上了那操琴的莫儒亭?”

被姐妹说中心思的如柳,非常的不好意思,遮遮掩掩半天不吱声,脸颊两朵红云直红到脖子根,神情如此流露,也算是默认了下来。唐云娟见如柳这般,更加逗趣于她。如柳虽不好意思,但也不依不饶,两个人在花园里的草地上,一个要说,一个不让说,追来撵去,把花园里休息的小鸟惊得满天飞。

秦如柳吵死闹活要学琴,父亲也是一个开明的长者,很是支持女儿学琴,只是万没有想到,女儿正如唐云娟所说,哪里只是迷上了古琴,果真是迷上了那操琴的琴者。

3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的时候真的是很奇特。如若把莫家先生莫儒亭丢进芸芸众生中,那如柳小姐看上十遍百遍,也不会对这其貌不扬的文弱男子产生半点的好感。但是,莫儒亭先生端坐琴馆,操缦抚弦的神态,着实气度非凡,加之,他教琴曲不同于常人,如柳小姐就是在听了他的一曲《秋风词》的初级入门琴曲课时,迷上了他。

唐云娟不愧是秦如柳的发小闺密,秦如柳的心思,怎逃得过唐云娟的慎密度量?哪怕只是心湖间激起的微风,秦如柳自以为能把持得很好,不会对任何人泄密,可每次都逃不过唐云娟双眸的洞察。

莫儒亭学识广博,不同于平常的教琴先生,他每教一首琴曲,必定会讲这琴曲的来历和杜撰的故事,旁征博引,曲未学,人先迷。当他教入门练手曲《秋风词》时,便讲了一个爱情故事,真实与否,也没有人去认真考究。这故事说的是诗仙李白一次酒醉夜归,飘飘然不知所处,路过一小巷,忽听一曲悠然的琴声,从远至近如仙乐般传了过来,本来就有几分醉意的李白,听得更是如痴似幻,情不自禁地随琴声摇摇晃晃地找了过去。只见一民宅的纸窗,昏黄的灯光映照一抚琴的纤纤身影,李白不仅听得醉,更是看得醉了,加上酒劲未醒,更是大胆,听得着迷,竟然一头扎破了纸窗。

窗内抚琴正在兴头上的女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听琴人吓得花容失色,壮着胆子询问来者何人?李白被这娇声的呵斥吓醒了过来,急忙报上姓名。当时的李白,是老少妇孺崇拜的偶像,他的诗歌小至三岁的黄毛幼儿,老到七旬老翁都朗朗诵吟,脍炙人口。那女子听说是李白,更见真实版的李白如此的倜傥风趣,交谈片刻,已然芳心暗许,不动声色地问清李白现住的客栈地址,互留了姓名后依依别离。

第二天,一觉睡醒的李白,已把昨晚的艳遇忘得一干二净。忽听店小二通报:“有女子拜访!”在李白还没有摸着头脑时,只见一婀娜的妙龄女子,身背琴囊、手提包袱,亭亭玉立地站在他的面前。李白还没有来得及问,女子便表示愿意陪伴他浪迹天涯……

李白做梦也想不到他一时醉酒的糊涂,竟然惹来这样的一场艳遇,一时不知所措。但见那女子,意志坚定,自己也早就心仪那位女子的芳颜才华,李白自然是不顾一切,与那女子浪漫私奔。

可惜的是,这样的浪漫之旅没有半年的时间,娇生惯养的小姐随李白来到蜀地,偶受风寒,一病不起,没有折腾多久,便客死他乡。李白又悲又怨又悔,写下了这首《秋风词》,同时在他的诗作里,对蜀地的悲词哀调,时时都会出现,比如有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常人都会认为是诗人感叹路险难行,其实不然,这诗词哪里是在写蜀道的难行,其实正是李白失去爱侣后极度无奈的悲叹。

同类推荐
  • 迷失异世界

    迷失异世界

    警方破获了一起跨境人体器官贩卖的团伙,救出了一个小姑娘莉莉,女警刀水玉负责送莉莉回云南老家。可在莉莉回去后不久,班主任丁淑萍却发现莉莉疑似被生父所恩应家暴和性侵。所恩应和莉莉各执一词,到底是谁在说谎?而此时莉莉又频频出现妄想症的表现……
  • 糟糠之妻

    糟糠之妻

    何倩茹,方宁颜与魏之芸,是类思小学的三个大龄未婚女子。她们渴望爱情,如同严冬里的人们盼望着春天一般。无论失望多少次,她们总还是相信,春天来时,爱情便来了。爱情来了,婚姻也携同而至。漫长的十年婚姻与情感的路途走下来,三个好友身心疲惫。但是,在疲惫的外壳里,还藏着一颗不肯老去的心。零七年的春节,下了这一冬的第一场雪。雪落在枯枝上,仿佛开了一树的花。
  • 上帝之城(20世纪经典)

    上帝之城(20世纪经典)

    这是我们时代的真实记录,也是关于20世纪的躁动而悲伤的多声部叙事。我们可以从中读到各种各样的描写:宇宙理论、宗教生活、恋爱事件、哲学观点、流行歌曲、故事梗概、电影场景;可以见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科学家、哲学家、大屠杀幸存者、纳粹军官、内阁成员、神学家、电影制片人……这一切就像作者笔下的大都会纽约一样,光怪陆离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但作者绝不仅仅是在玩着后现代的“拼盘”游戏:在动荡而苦难的20世纪行将结束之时,多克特罗通过展示一位改宗的基督教神父和一位进化派犹太教女拉比的心灵世界,对人类精神生活和历史命运做出了真正的探索。
  • 时代风流

    时代风流

    那年他十七岁,上高中。他们学校是本省名校,听说是中国第一批西式学校之一,光绪三十一年创办的中学堂。又听说,他们学校的毕业生,有几位学部委员,还有几位在北京工作,有的还经常出入中南海,甚至陪同毛主席周总理接见过外宾。有一次,一位校友回母校视察,街上还站了岗。他们学校的教学水平是没的说的,老师都是百里挑一的名师。比如他们的语文老师,原来在南京大学,知道吗,南京大学解放前叫中央大学,1957年出了一点事情,下放到一所山区小学,他们校长费了好些周折,才把他弄到学校来。
  • 凤凰奇侠③:温柔相公

    凤凰奇侠③:温柔相公

    哇!她活了那么久,还是第一次见美男出浴哩!既然对方发现自己“春光外泄”后也没抗议,那她也就很自然的给他继续看下去……啊啊啊,他看起来好好吃喔……不行不行!她已经戒荤八百年了,怎么可以破戒!尤其这男人比她多活了好多年,知道的事总比她多一些。也许她可以问问他自己到底是得了啥怪病,为何每回见了他就心跳加快、脸儿发红,只想一口把他吞下肚里……
热门推荐
  •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个普普通通的十七岁网络写手宛和,在完结自己小说的那天,被一个奇怪的老妪带到一个奇怪的地方,告诉了她那些只可能发生在小说情节里的故事。她就这样被迫穿越了,而且是穿到自己的小说里,演绎着那些已经变成文字的故事。从此,宛和由一个成天幻想的写手变成了主角,情伤、复仇、悲恸、死亡、堕落、轮回,每一件事,每一次经历都是她脑海里的记忆,都是她已经发表的小说里的情节。可是,从她穿回来的那一刻起,命运轮盘又开始转动,她记得的那些,都已经成了过去式,她只能顶着一个自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身份,南蛮王妃,在神魔中小心游移……ps:若是本文到了可以入V的时候,玖玖会入的,请亲们淡定……
  • 人武星河

    人武星河

    万年枯骨,血肉重生,再见天日。既已重生,又世道险恶,步步生辛。自古人心殊异,善恶难分,骸骨再世为人。魔也,人也,皆在一念尔。
  • 汇率战争

    汇率战争

    中美两国之间的汇率之战,暂时歇火。然而谁都知道,一贯以全球霸主自居的美国绝不会就此放手,美国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以汇率压制别国以干涉别国经济乃至政治的手段将进一步加强。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动用一切力量,保持汇率稳定,随时做好反击美国施压的准备。在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形下,各方的博弈将导致全球汇率市场继续着一场不知结果、难料胜负的持久之战。德国经济部长布鲁德雷为此就曾发出这样的警告:汇率争端在未来极有可能招致经济大国的报复性措施,这最终可能导致全球爆发贸易大战,而这种情况是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各国都不希望发生的结果。
  • 麦小白小记

    麦小白小记

    美玉易得,真爱难寻!在这清淡的世间,情意浅淡本是平常,若是遇着繁花景盛,当是如中了头奖,天大的馈赠!~~~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钟情于乐尧

    钟情于乐尧

    从小就成绩优异一路跳级进少年班的于乐尧,大三暑假回家实习第一次遇见沈钟情是在自家的花圃里,那个十五岁刚中考完的小孩穿着短t短裤落在了他的花圃里。她笑得甜甜的,在炎日下竟晃了他的眼。“我叫沈七七,你帮我补习吧,我成绩不太好。”他眉一挑不理会她,谁知小姑娘越挫越勇。所以爱情是什么呢,大概,是储物罐里的蜜糖,甜到让人心驰神往。
  • 超级传承书院

    超级传承书院

    灵气复苏。方天成得到了诸子百家的传承百家传承书院,这里有全世界最好的学生,有诸天万界诸子百家最优秀的导师。灵气复苏时代的科技帝国,从创办书院开始。
  • 有你才算有青春

    有你才算有青春

    在青涩的校园中,是否有你挥洒青春的痕迹?“你等着我,我会努力追上你的!”当年,我们对立着许下双方的诺言后来,他们被迫分开当她以职业杀手的身份与他再次相遇时尽管她变了再多,不变的,是多年对他的感情。我是跟在你身后的超级迷妹也是站在你身后的暗夜玫瑰拿起笔,描绘着你惊艳的容颜;举起枪,等待着你需要我的时刻。“祁先生,我找人给你算了一卦。”“结果如何?”“算命的说,你命里缺我~”“那算命的,是你亲戚?”“胡说,那算命的明明是我!”“祁先生,我之所以这么拼命,只是想拥有和你站在一起的资格…”“如果夫人想,我便可坐下来陪你。”
  • 最是长安小升初

    最是长安小升初

    随着一个学校加课通知的全文,几个大大而刺眼的“缺课后果自负”的警告,将一个升学考试前的紧张与残酷竞争氛围跃然纸上。故事围绕孩子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喜怒哀乐,再现了应试教育对一个孩子和整个家庭的影响。现实题材小说,贴近生活有高于生活。
  • 天价私宠,总裁求交往

    天价私宠,总裁求交往

    容氏集团现任总裁,覆手为雨的金融界奇才容言换女人比换衣服还快!却只对路遥宠爱有加!他娇惯她,却从不染指她!可她依旧自信满满:“容言,我要和你在这场追求与被追求的爱情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直到你爱上我!”可到最后她才发现,自己是个天大的笑话!【虐心篇】决裂那个雨夜,她嚎啕大哭:“如果我不姓路,对你而言是不是什么都不是?”“你的心里一直有她,只有她!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伤害她很难,伤害我就很容易是不是?”“从今天起,我会从你的世界,滚的远远的!”一场意外,将她推向生死边缘!直到后来,他找到她住过的医院,却再也找不到她的身影。“人送来的时候大出血,命是保住了,不过孩子没了,挺可惜的!”他听着护士冷冰冰的话,看着她最后留给他的只言片语,无法言语。【萌宝篇】某天幼儿园课后作业为:名字的由来。一放课,某宝抱起妈咪大腿:“妈咪,我的名字,为什么叫慕生?”“因为你是妈咪一个人生的啊,你知道,妈咪用中国话怎么说吗?”某宝:“不造!”“是母亲的母,所以妈咪当时想就叫母生好了,可这名字不文艺,怕长大没姑娘要你!所以妈咪很有深度的改成‘慕生’。”“……”这名字,取得好随性……“可素妈咪,外面有个怪蜀黍告诉我说,在生慕生这件事上,他帮了好大的忙诶!”“哪个怪蜀黍?”她怎么觉得心里毛毛的?于是,黑衣男子攻陷她家大门:“路慕生?路遥,你倒是告诉我,没有我贡献力量,你怎么生儿子?”“这次,我不仅要儿子,更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