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4800000003

第3章 黄金法则一:认准目标是35岁之前成功的“指南针”(2)

美国电影演员理查德·伯顿通过切身体验发现,制定一个目标是多么重要!他是一个享有声誉的演员,事业上颇有成就。可有一次他表演失败了,一时想不开,便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想以此来解除烦恼,结果是借酒消愁愁更愁,不仅糟蹋了自己的身体,而且还糟蹋了自己的艺术生命。

伯顿的好几个朋友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其中一位是电影演员皮特·奥图尔。当时,奥图尔的私人医生向他严厉地指出,在他面前摆着两条路:要么去戒酒,要么去殡仪馆。经过一番斗争,奥图尔最后戒了酒。

伯顿在其主演的影片《部族的人》获得极大成功后,也决心要戒酒。他逐渐感到,由于酒喝得太多,使得他连台词都记不住了。他说:“我很想见见与我合作过的那些演员,我知道他们都是好样的,可我现在连一个单独的镜头都回忆不起来了。”

这一痛苦经历促使他产生了要改变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

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具体目标,即严格地节制——过一种与酒告别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对自己期望的东西进行了明确的描述,甚至对与喝酒的朋友在一起相处会损失什么也着实考虑了一番。他明白,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他必须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他相信,只要确定了某个具体目标,他就能实现它。

伯顿为自己制定了理疗计划,每天游泳、散步,平常禁止喝酒。

经过两年时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达到了目的。他又重新组建了一个家庭,过着美满幸福的新生活。他兴奋地说:“我的工作能力完全恢复了,我发现自己比酗酒以前更敏捷,精力更充沛,脑子转得也更快了。”

伯顿成功了。你也应该培养自己的某些强烈期望,并把它们转变成你生活中的具体目标。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暗示”的方法,即运用潜意识将你的明确目标深深刻印在心中。拿破仑借助此法,使自己从出身低微的科西嘉穷人,最后成为法国的君主。林肯也是借助于同样的方法,跨越了一道宽广的鸿沟,从而走出肯塔基山区的一栋小木屋,最后成为美国总统。

潜意识也许可以比做一块磁铁,当它被赋予功用,与任何明确目标发生关系之后,它就会吸引住达成这项目标所必备的条件。在每一片草叶以及每一棵树木身上,你都可以看到这项原则的证据。橡树的种子从泥土及空气中汲取必要的物质,使它得以长成一棵大橡树。它绝不会长成一棵一半是橡树、一半是杨树的怪树。

我们再从经济上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一艘轮船在大海中失去了方向舵,就会在海上打转,很快就会把燃料用完,但是仍然到不了岸。事实上,它所用掉的燃料,已足够使它来往于海岸及大海好几次。

一个人若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这项明确目标的明确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舵的轮船,光凭辛勤的工作和一颗善良的心,不足以使一个人获得成功。因为,如果一个人并未在他心中确定自己所希望的明确目标,那么,他又怎能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成功呢?

在一个人选好工作上的一项明确目标之前,他会把他的精力和思想浪费在很多项目上,这不但使他无法获得任何能力,反而使他变得优柔寡断和怯弱。当他把所有能力组合起来,向着生命中一项明确目标前进时,那么他就充分利用了合作或凝聚的方法,从而产生巨大的力量。

一个人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才最重要。你对未来要有理想,否则做不出什么大事来。

目标是对于所期望成就的事业的真正决心。目标比幻想好得多,因为它可以实现。

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35岁之前就无法获得成功。甚至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终点。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者也有绝对的必要。如果没有空气,就没有任何人能够生存;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任何人能够成功。

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许多年轻人误以为自己能一步登天,所以常梦想一举成名,一下成为一个成功者。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是由于你的能力并不够,二是由于成功必须经过长久磨炼。因此,真正在35岁之前成功的优秀人物都善于化整为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有人说,我将来长大要做一个伟大的人物,这个目标太不具体了。目标必须具体,比如你想把英文学好,那么你就定一个目标,每天一定要背20个单词、一篇文章,要求自己在一年之内能看懂英文书报,由于你定的目标很具体,并能按部就班地去做,目标就容易达到。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人分成两组,让他们去跳高。两组人身高都差不多,先是一起跳了7尺,然后把他们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说:“你们能跳过7尺5寸。”而对另一组只说:“你们能跳得更高。”然后让他们分别去跳。结果第一组由于有7尺5寸这样的一个具体且实际的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跳得很高,而第二组因为没有具体的目标,所以他们只跳过6尺多一点,只有少数人跳过了7尺5寸。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第一组有一个具体且实际的目标。

有的人看上去好像是一举成功的,但如果你仔细研究他们的经历,你会发现他们以前就已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那些像泡沫式成功的人,永远是靠不住的,他们没有任何牢固的基础,最终会轻易地失去一切。

约翰是一位拥有出色业绩的推销员,他一直都希望能跻身于销售最高业绩者的行列中。一开始这只不过是他的一个愿望,从没真正去争取过。直到3年后的一天,他想起了一句话,“如果让愿望更加明确,就会有实现的一天。”

于是,他当晚就开始设定自己希望的总业绩,然后再逐渐增加,这里提高5%,那里提高10%,结果顾客增加了20%,甚至更高。这激发了约翰的热情。从此他不论碰到什么状况,任何交易,都会设定一个明确的数字作为目标,并在一两个月内完成。

“我觉得,目标越是明确越感到自己对达成目标有着强烈的自信与决心。”约翰说,他的计划里包括“我想得到的地位、我想得到的收入、我想具有的能力”,然后,他把所有的访问都准备得充分完善,相关的业界知识加上多方面的努力积累,终于使自己的业绩创造了空前的纪录,以后的年头效果更佳。

由此,约翰自己得出一个结论:“以前,我不是不曾考虑过要扩展业绩、提升自己的工作成就。但是因为我从来只是想想而已,不曾付诸行动,当然所有的愿望都落空了。自从我明确设立了目标,以及为了切实实现目标而设定具体的数字和期限后,我才真正感觉到,强大的推动力正在鞭策我去达成它。”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目标,达到目标的关键在于把目标细化、具体化。

一座建筑是由一砖一瓦砌成的,每块砖每块瓦本身显得并不重要。同样的道理,成功者的一生是由无数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方面构成的。

时刻牢记这样一个问题:这有助于我实现自己的目标吗?用它去评价你做的每一件事,如果回答是不,即回头;反之,则要继续向前。

美国著名作家赛瓦里德说:“当我放弃我的工作而打算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我从不让自己过多地考虑整个写作计划涉及的繁重劳动和巨大牺牲。我想的只是下一段,不是下一页,更不是下一章如何去写。整整6个月,我除了一段一段地开始外,我没想过其他方法。结果书自然写成了。”

“循序渐进”的原则对赛瓦里德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你也会一样。

35岁之前,获取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都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许多人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并不是因为困难大,而是想到与成功的距离较远,正是这种心理上的因素导致了失败,把长距离分解成若干个距离段,逐一跨越它,就会很轻松地实现,而目标具体化可以让你清楚当前该做什么,怎样能做得更好。

同类推荐
  • 情感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情感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生命日记:勇战晚期肺癌

    生命日记:勇战晚期肺癌

    《生命日记:勇战晚期肺癌》内容简介:勇敢的心态,去面对病魔并取得胜利,她以知识女性的智慧和豁达,反思自已的性格、生活、饮食习惯等癌症的内在联。他在与癌魔的殊死较量中绽放出一个女人别样的美丽。
  • 当时说清楚就好了

    当时说清楚就好了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和误解,都与沟通障碍有关。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说不清楚”、“听不明白”造成隔阂,甚至把善意当做恶意。翻开本书,学习为人处世的技巧和说话的艺术,消除人与人之间因沟通不当产生的误会、隔阂,克服交流的恐惧,建立起自信,从而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
  • 给人生每日的心灵感悟

    给人生每日的心灵感悟

    本书将人生的哲理、感悟与生动的故事集于一体,从小文章里体会大智慧,从中我们可以读到智者的睿智、学者的思考、长者的经验。短小精悍的文章教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化解生活中的问题,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复杂的人生,此时你的人生会豁然开朗,生命的追求、人生的感悟就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3——一个人的生活》这本书继续提倡“只需去做,生活就会改变”,提供给大家的是一个人生活的建议,提供一些一个人平时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却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告诉一个人生活,怎么去做这些事,或者去哪里可以做到。这本书讲到的也不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个人的小事。但是,生活并不是由大事组成的。这些事,并不枯燥,认真看,每一个都非常有意思,如果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都去做了,生活的质量就变了。一个人的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概念,还是一种环保概念。这种意识会让你更有责任感,进而影响你整个生活方式、态度和处事哲学。一个人的生活,我们也有很多憧憬和未来。
热门推荐
  • 故事会(2019年1月上)

    故事会(2019年1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一张美人皮

    一张美人皮

    1966年初春,公安人员凌雨琦在北京发现了梅花党大陆潜伏头目白薇的踪迹,跟踪她来到恭王府蝠厅,这时,一个黑衣少女用飞刀杀害了白薇,并剥下她的人皮。凌雨琦与黑衣少女对打,人皮不翼而飞。原来白薇是梅花党主席白敬斋的二女儿,她的身上绘有梅花党大陆潜伏特务人名单,只要用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制的一种特殊的药水涂抹,每一朵梅花上潜伏特务的人名、地址和联络暗号就会显现!围绕寻找白薇的人皮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
  • 修仙界的大魔法师

    修仙界的大魔法师

    签约不过,新坑带着抽奖系统转生到异世界。
  • 佛堂春色

    佛堂春色

    本文结局一对一,男主身心干净。匪夷所思的穿越成为官宦千金,还没来得及假装失忆,就被神尼诊断为失魂症。失魂症会危及生命,吓坏了爱女心切的父母,没人问她的意见,就把送她往尼庵,定魂保命。天下名山佛占多,重峦叠嶂,古木参天;涧深谷幽,水声潺潺;的确是休养胜地,能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佛堂并非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形形色色的男子相继登场,本以是一面之缘,泛泛之交,人走茶凉,却不想与他们的纠葛会剪不断理还乱。从佛堂返回家中,地方转变,麻烦却没减少半点,反而愈演愈烈。女儿家,争风吃醋,无辜牵涉其中;嫡庶间,明争暗斗,无法独善其身。不要这些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只要在有生之年,与君相守,安暖度日。寻寻觅觅,万丈红尘里,谁是哪个待她以诚,朝夕相对的人?友情提示:本文延续温情狗血风,不喜慎入。推荐好友新作:《农女,为夫还想生包子》妖莫指间浮生《贼爱钱》文风大气飞扬,故事山高水落,人物形象鲜明。原《简随云》的作者更名后的开笔之作——描述了一个世人难看透,扬眉得意、恣纵淋漓的女贼!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而她窃的,又岂是那么简单的东西?欲知详尽,请细看——
  • 天价宠婚:席少别嚣张

    天价宠婚:席少别嚣张

    第一次见面,莫小榭就和席少有了纠缠。次日醒来,莫小榭才发觉席少是个人渣,居然在结婚前夜和她……只是她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席少拐上了婚礼现场,成了万众瞩目的席夫人!面对这样一个霸道冷情的男人,她忍不住瑟瑟发抖。嘤嘤嘤,她莫小榭上辈子是做错了什么,居然捡到了这么一个老公!
  • 混世散仙

    混世散仙

    不一样的修真之旅,原来,散仙并不是修真失败的产物,散仙,也是可以这么彪悍的。
  • 异世逐缘

    异世逐缘

    她,星源界的星辰传人他,星源界的地狱之神他和她,原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谁知他竟然没有得到她全部的爱。“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善人。我也从来都是一个自私的人我不会因为别人而去伤害我自己!”
  • 神医苏小姐

    神医苏小姐

    将军府大小姐苏洛卿一朝穿越,废柴?让你见识下谁才是真正的废柴......
  • 至尊红颜乱

    至尊红颜乱

    后来宋陌想起那一天,如果那一天他没有经过那条路,如果那一天他没有救她,如果那一天他救了她,却没有把她接回家,那他就不会尝到那样痛彻心扉,肝肠寸断的滋味。但如果他的人生没有了她,他……他已不敢想。
  • 蜜宠情深,顾少的头号甜妻

    蜜宠情深,顾少的头号甜妻

    六年前,家庭巨变,一夜之间这剩下她一个人,就在她最无助最迷茫的时候,他出现了。争夺了她的抚养权,从此,她也被划分到他的世界里。顾瀚城:“楚小白,你在跑,再跑就打断你的腿!”楚小白:“放开我,我要去找自由,我要回家!”顾瀚城:“要什么自由,回什么家。这里就是你的家。”楚小白:“......”顾瀚城你欺负人!明明说好的只是抚养关系,为什么从监护人证明变成了结婚证小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