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63100000204

第204章 引路象难过群妖路 藤杖仙审时解魔危

太小儿跳出了白净猿的大树,寻找走远了的大象,却见天上金光莹莹,瑞气缭绕。抬头看,一道光环徐徐落下,光环中,虚光散去,仙影显现,一个大象头露了出来,脑门上贴着一枚“*”。

“大象神!”

太小儿知道这是西域的大神,急忙落灵回到了宏正怀抱中,见师父也正在向云端看去。

“大明的道人,你们如此胆大。”

“怎么啦?”太小儿被云端里传来的声音吓了一跳,那口气里显然是带着莫名的嗔怒。太小儿看了看师父,小声地解释道:“我刚才也没惹他呀。”宏正也觉得大象神口气不善,双手向上拱起,刚要问候大象神,却见大象神一指宏正和太小儿座下的大象,“你们竟敢驾我同族闯险路。”又回头指了指群山,“你们还敢纵象独闯万魔岭,现在又旁若无人地轻步强过恶虎林。你们不怕真兽,还戏耍怪妖强魔,真让我有了见识,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太小儿一听大象神这口气,不知道大象神是善念还是恶意,他抬头看师傅也皱着眉头,心里没了底,一缩脖,钻进了宏正的怀抱。

宏正迎声喊道:“贫道拜见梵天的大象王。”

“你们怎么认识我?”

“贫道乃西域天竺山紫云洞的道人,哪能不认识犍尼萨的尊容。”

大象神一听宏正知道自己,降下云头,拨开香雾,露出了人身象头的原形。

宏正道:“贫道去西域,走到这里,不知何处有了冒犯,还请神尊宽宏大量。”

“我的族员被你们利用了,你们明知,却叫我宽宏大量,我这西域大象,穿过这万魔岭,要付出多大的魔难和代价,你叫我宽宏多大的量?”

“啊呀。”宏正再施大礼,“贫道愚钝,现在才明白,原来这大象是大王的族员,对我们如此帮助,实在太感谢了,感谢犍尼萨暗中帮忙。”

“感谢?我这大象,拿你们师徒两人的性命来祭祀,也难补回来它的付出。”

“怎么回事?”太小儿被大象神的话吓了一跳,他用迷茫眼神看向了师傅。

宏正也觉得问题严重了,分明是太小儿把大象给救了,现在大象神却来追究。他低头看了看太小儿,见太小儿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好像在等待答案。他心里感到冤枉和无辜,但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预感到了大象神要招回他的西域大象,如果没有了座下的大象,自己和太小儿已经深入了原始森林,又走的是象道,真是进退两难。他回头看看大象走过的路,枯藤乱草,败枝朽木,已经看不出一点儿走过的痕迹了。宏正正不知如何应对大象神,太小儿忽然喊了一声:“又来人了。”

宏正看太小儿的目光向着天上,也仰头向天上看去。天空中飘来一朵祥云,金光莹莹,缓缓落下,他觉得那云端里的光色好熟悉,他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果然,光环中现出的形影,原来是观音菩萨。

大象神也早就看见了观音,提起祥云,迎在空中。两位大神,云中相见,宏正忽然醒悟,对太小儿说:“有答案了,原来是菩萨保佑,引来的大象,咱们当然不知道啦。”

太小儿听了师父的话,更不明白了,“菩萨都说不能来了,他也没来,怎么保佑的呢?”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菩萨不保佑咱们,咱们进了原始森林,哪能走的这么顺畅。”

“那,那我怎么也没明白。那大象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菩萨和大象神要说的话,等一等,两位大神就会把原委都说出来,你听了就都知道了。”宏正仰望天上,太小儿却把头低下了,师父的话,分明是让他听一听两位大神说什么。太小儿看似低头不语,暗中放出灵耳,听云端里,果然有了大神的声音。

菩萨道:“大象神,此事与这道家师徒无关,是我做了法,借用于家庄园的大象,给了这大明的使者一个方便,不想这大象是大王如此在意的族员,现在劳动大王亲临过问,这是我的不是了,大王想要出口气,就与我说吧。”

犍尼萨道:“菩萨做的好神秘呀,你在大明,人气高的无人能及了,我望尘莫及,怎么能冲着菩萨出气呢。我倒是不明白了,这道家师徒与菩萨有何缘分,又是何使者,值得菩萨如此用心?”

“我们只是见过几面,也算是有一点儿缘分。所以来帮他们。”

大象神话有余怨地说;“菩萨也该看见了,我这西域大象,灵开魔山路,神镇百兽山。走此一遭要耗费我这西域大象的多少仙力,本王还要暗中保佑它。如果落个好结果也行,这万魔山的仙民,若要告我一个欺下瞒上,逆天道而行,我岂不是背负了罪过,传扬出去,岂不要我的威名扫地吗?”

“大王!”

大象神正说的兴起,忽听身后有喊声传来。一个手拿金色藤杖的小神,来到了两位大神面前,躬身说道:“那几个妖魔被我说退了。”

大象神对菩萨道:“这是我的随从。”

菩萨道:“难得一见藤杖侍者,你的大名,我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厉害。刚才平息魔乱,你真是善行义举,藤杖镇群妖,巧舌退强魔。”

侍者把藤杖合在手中,微笑道:“小神有礼了,见过菩萨。刚才小神略施拙术,让菩萨见笑了?不过还算有效,那蟒蛇要来暗的,被小神给镇住了。”

原来,太小儿救了西域大象,走进了原始森林,大象神和他的随从侍者就有了感应。被救大象也是大象族群里一个灵性极高的族员。更是大象神最关注的生灵,可是现在换了主人,被人操弄,大象神不能不管。他先派自己的侍者前来打探情况,正赶上大象载着两个道人走进了原始森林。

有人乘象走进了万魔山,满山的灵仙妖怪,都好奇地来看热闹。有猛禽高悬于乱云天上,有恶兽幽伏于荒草丛中。食腐动物纷纷尾随,都想得到一点儿意外。一群灰狼,两只棕熊,一条巨蟒,三只老虎,偷偷地向大象靠近。大象只顾前行,两个道人也全然不知。众仙魔还在接近大象,却见一仙影从天而降,香雾淡开,显出了人形,手中藤杖一晃,金光闪闪。

藤杖侍者来到群魔众怪中间,藤杖往地上一杵,手指狼、熊,眼瞪蟒、虎,厉声喊道:“你们好大的胆子,我家大象,你们也想来算计。”他抡起了藤杖,杖头的法力,泛起阵阵金光,吓走了狼群,震慑了棕熊。唯有巨蟒两眼放光,面对大仙的藤杖毫无惧色,辩说道:“大仙来护佑你的大象,与我无干。我并无贪图你家大象之意,那象背上的人仔才是我最可口的猎物。”

大虎道:“蟒仙说的是,美食自有归属,谁抢到就是谁的。”

另一只老虎道:“我等非是夺食,那小童子,哪里够我们仨各分一口的。我们喜欢,把他弄来,也是玩一玩。”

第三只老虎道:“这么可心的小童子,我们怎么忍心伤害他,把他弄上山也好让虎山之上有个活物。”

“岂有此理。”大仙道,“你们象背上夺食,其实是陷我大象仙族于不义。我知道吃人是你们的天性,你们能说出这些没有天道的话来,说明你们野性尚在,毫无修行,如果你们不为难别人,就会得到更多的获得,梵天也会保佑你们的。你们能不能就此从善?”

“能,我们从善。”老虎道,“我们是山中之王,说话算话。”

藤杖大仙一想:老虎要象背上夺食,必先截下大象,而那蟒蛇,不用拦截大象,隔空就能直接伤人。他看蟒蛇并不表态,暗暗地蠕动,知道它另有意图。他顾不上虎仙,转向蟒蛇,祭起藤杖,阻止了蟒蛇向大象接近。那蟒蛇不识法术,被藤杖点中,也不退缩,挺身斗法,没想到只一个回合,中了一杖,便骨软身麻。蟒蛇被藤杖侍者挑起在空中,才知道厉害,只好告饶。大仙收了藤杖,蟒蛇头也不回地缩进草丛中去了。

象头神道:“那蟒蛇被你给镇住了,那还有魔山三虎呢。”

藤杖大仙俯看林中大象,果然见三个虎影暗中也在跟随大象。

“这三个山中王还表自己说话算数呢,原来是说吃人的话说话算数。”

树林里,依然往前走的大象发出了异常的吼叫声,太小儿在象背上也感觉到了后背毛悚悚的。他一扭头,正看见一只虎影,在草丛中向大象逼近。他心里一紧,一声“虎妖”脱口而出。再看那老虎突然蹿到大象前面,左一跳,右一扑,阻止大象前行。大象左右摇摆着鼻子,前行的脚步依然很稳,好像根本没有把虎妖放在眼里。

太小儿知道,大象有可能看不见老虎。

宏正知道老虎的威风全在于山林,想摆脱老虎,只有快些离开山林,他看大象显出了疲态,心里焦急,忽听身后又有动静,回头一看,原来还有两只老虎跟在大象的后面。

大象显得烦躁了,脚步却没有放松,只是已经气喘吁吁了。宏正想腾出手来,帮大象,却见太小儿拽出了灵绳。

原来,太小儿也在想怎么能帮大象,他看林中老树参天,古藤高悬,心里有了主意,我有灵绳,暗中扯住老虎的后腿,不就把它甩脱了吗?宏正明白太小儿的意思。

太小儿祭出灵绳,灵绳得了意念,绳头儿跳起,穿过了树枝,潜入了草丛,直奔前面拦路的头虎。

藤杖大仙站在高处,想拦住老虎。又一想,应该看看道人的法术。藤杖仙对宏正和太小儿有了好奇,便坐在山石上暗中观看。

太小儿的随意绳,祭出了灵性,落入乱草中没了踪影。大仙见了摇头道:“不济了,孩子弄玩索,实儿戏也。”大仙正叹息,见拦路虎突然暴躁起来,围着大树,就地打滚儿。大仙这才发现,老虎的后腿被缠在了树上垂下的两根绞着劲儿的缠藤中。

老虎挣不脱,扭不断,连声地吼,藤杖仙奇怪,一根藤条无卡无扣,怎么会挣脱不开?他又看了一回,这才明白,原来是小道童刚才掷出的手绳儿拉扯了树下的藤条,拉开了缠绕的藤条,老虎踏入藤条间,手绳释放了吃力,复劲儿的藤条便把老虎的后腿缠了。老虎翻滚着想脱开缠扣,那藤条也随势扭曲让老虎不能摆脱。

头虎不前,后两只老虎,也围着头虎空转。老虎不再追赶了,大象没有了袭扰,也加快了步伐。转眼间,出了山林,离开了老虎的领地。

太小儿看老虎没了踪影,收回了灵绳,高兴地对宏正道:“师父,我真把老虎给挡住了。”

“别高兴,老虎挡住了,还有呢。”

刚才的群狼没上来,大熊也走了,还有一些小动物,只是都在草木隐秘处。最危险的是一条巨蟒,它已经到了咱们身后,却被人挑在了空中,你不知道有人在帮咱们吧?”

太小儿抬头四下里看,果然看见了一个人影,手里拿着一根藤杖。

藤杖仙见太小儿已经把虎患给解决了,笑道:“这得道的小道儿,果然不简单。”他刚要上前打招呼,却见一只山雕,在空中盘旋,它居高临下,正用两眼死死地盯着大象,再看大象,正走出了树林外的一片空旷草地处。大仙意识到了危险,见山雕有了俯冲之意,急忙腾云升空,拦住了山雕。

“山雕大仙,切莫伤我大象。”

山雕急忙展开翅膀,重新稳在了空中。它扭头看了看持杖人,很不耐烦地问:“你是何人,来拦我路,还称我大仙,如此讥讽我,是和道理?”

藤杖仙道:“你高在天上,不说你大仙,也该称你高仙,我理当敬重。”

“那你拦我为何?”

“我不能让你伤了大象。”

“一个大象与你何干?你挡住了我的美食该怎么算?难道你也想学萨埵那舍身饲虎吗?”

山雕不容分说,扇动翅膀,旋起怪风,直向藤杖大仙扑来。大仙看话不投机,喊道:“我本抬举你,你却不识,那就来试试吧。”他将藤杖横在胸前,放出金黄色的光芒来,脚下的祥云,竟然不为怪风所动,利爪抓出,也被拨开。只一个回合,山雕知道遇上了真神,两只眼放出绿光,想把藤杖大仙的来历看透。大仙道:“山雕大仙,不必费劲了,我乃梵天属下大象神的随身侍者,那山下的大象,乃是我象族的一员。”

听了这话,山雕似乎明白了眼前人的来历,眼睛眨一眨,辩解道:“你误会了,大象可不是我的美食,我要的是那象背上的小嫩雏。这与你家象族无关。”

“你也想象背上夺食,告诉你吧,那不是一般的小孩子,它是个有道法的道家童子,你拿他不得,况且如果你把他拿了来,知道的说是你山雕所为,不知道的,岂不是说我大象仙族与你山雕暗通私利谋害生灵?刚才百兽来谋童子都不能得手,到了你这,偏偏让你得了去,将来说不清道不明,岂不是毁了我象族的声誉。”

“你们修炼那么高了,还要声誉,我什么也没有,好不容易有了可享受的一餐,却被你横加阻拦。”

“一餐?”大仙问道,“你这一餐可是无所不及啊。”

“哈哈哈!天下美食我尽数享受。天上百鸟不计,地上珍味齐全,赤麻鸭、斑头雁、鱼鸥、雪鸡,常喙下流香;更有山岩羊、草原羚、林中狐,鼠兔黄鼬只是我雏时的玩物,只有人我还没有享受过。吃了人,我就吃遍了天下,功德圆满了,更能一步登天。”

“你想一步登天?如果只差一个人,就能一步登天了,那你现在的灵阶也该与高天只差一步了,可是你现在却沦落在此魔山之中。”

“这是什么意思?”山雕似乎没听懂。

“你沦落万魔山,哪里有什么修行。你应该知道,功德圆满不在于吃,修心养性也不是吃到了什么美食来论定的。你如此说,岂不是把我们梵天的弟子说成了尽享山珍海味的富人了么。”

山雕打断了藤杖仙的话,“富人有从善而富的,也有巧取豪夺的,最后不都是富了吗?”

山雕的话,把藤杖大仙问的没了言语。他知道,不说服这百鸟之王,就难以平定这魔山上的猛禽之乱,便笑道:“你说的不无道理,但你只说了两种情况,还有艰苦修行的者,这是你不知道的。能得道者,实际上是穷人比富人多,富人中也都是身在富中知修行者。你所说的理是邪魔的理,邪魔的修行不是靠提高自己,而是靠魔杀众生灵,由此来截获所需能量。你应该知道,靠邪恶灭绝生灵来提升自己,就要背负众多的冤魂,有了这么多的拖累,你想一步登天,飞入天堂,那才是空想呢。”藤杖仙看山雕沉默了,进一步说道:“你是高灵者,最易升入天堂,但不是靠吃什么,而是需要修心养性,更要靠悟。”

山雕问:“什么悟,你这说还从未听说过。”

“有一只和你一样的大雕,它也不把百兽放在眼里,也曾有个魔雕的恶名。有一次,它落脚古特伯高塔上,在高高的塔顶上发现了一个十分弱小的生命,不是飞禽,又在百兽之外,十分地弱小。魔雕也没想到它也能到达高塔的顶端。”

“古特伯塔?我知道。”山雕道,“你说的这小动物,在百兽里,能上树的豹子不行,能攀爬的猿猴儿也不可能。除了有翅膀的。”

藤杖仙看山雕说的肯定,笑道:“它不仅没有翅膀,还没有手脚,所以才说它十分地弱小。那只是一个小小的蜗牛。”

山雕笑道,“天下最笨的就是它了,你说这何意?”

“你别讥笑蜗牛,它这也是修炼。在你的眼里,一个卑微的蜗牛,弱小、迟钝、笨拙,更没有美食可得,但它一直不放弃,才能到达塔顶。它做出了百兽所不能的大事。与你相比,一样能到达你能落脚的地方。”

“这故事并不能说明什么。儿你的目的就是迟滞我,让大象走进树林逃脱。”

“冲你这话,所以你就只配呆在这魔山上。你知道那有感悟的魔雕现在怎样了么?”

“哪能怎样,它还能上天堂了吗?”

“何止天堂,它成了梵天身边的常伴,魔雕变成了金雕大仙。这故事说明的道理,对你最合适了。也就是说,修行高者,靠的是心性的锻炼。虽强却不逞强,虽弱而不自卑。我主犍尼萨高高在上,平定魔山,举手之劳,却让我来劝说万魔,化解危机。能出手而不出手,这才是最大的功德,最大的修炼。你有天生的好条件,不悟修行,实在可惜。”

山雕听大象神高高在上,扭头一看,大象神和观音菩萨正在不远处的云端里向这边看来,山雕扑动着翅膀,口气和缓了。

“既然如此,我们有此过节,该算是有缘了吧?我自去修炼,若修炼有成,能入列梵天么?”

“既然我们有了交往,缘分自然也需积累。”

山雕拱了拱翅膀,又点了头,“现在我就有个积累。你只顾劝我从善,那老虎可没有那么听话,”它翅膀往山下一搭,说了声“你自己看看吧。”

藤杖仙一看,果然又有了情况,他顾不上山雕,直下山来。

同类推荐
  • 变化中的中国人

    变化中的中国人

    记叙并分析了中国社会当时的状态,大致包括:身体素质、民族性格、生存现状、工业发展、禁烟运动、女性地位、宗教信仰、教育方式等。眼光敏锐、老辣,能发现国人习焉不察之细节。本书是辛亥革命前西方观察中国的代表作。
  • 强制收徒系统

    强制收徒系统

    历史到底是什么?如果历史不能改变,那为什么会有穿越?如果历史可以改变,那么为什么拼劲一切的努力最后镜花水月?张角怎么死的,郭嘉为什么英年早逝,孙策为何性情大变,孙权的上位真的是天意所归?关羽为何会首级复活,曹操的头风病是真的不治之症还是只是有心人对曹操之死的一种掩饰?南蛮的一把火诸葛亮大损阴德,五丈原镶星,诸葛亮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在拼死保护他嘴中头生反骨的魏延?五胡乱华前的三国,到底是历史的选择,还是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在悄无声息操纵一切?有可能你眼中的历史,只是别人手中的一幅画卷,装在口袋里,根据心情,更改一切轨迹……
  • 五十年之春秋

    五十年之春秋

    旧皇已死,新帝即位,然而帝国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男、女、老、少,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故事。
  • 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中国卷)

    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中国卷)

    故事是历史的缩影,是文化的窗口,是窥探民族个性的镜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真实的史事,都是祖宗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本书是一本中国历史的通俗读本,以时间为顺序,以事件为线索,通俗而又简明扼要地讲述了几千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使读者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最低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汲取丰富的人生智慧,学会正确处理纷繁复杂事情的方法,从而踏上了成功之路。
  • 大汉咸鱼

    大汉咸鱼

    我是一条咸鱼,什么都不会,但是我遇见了一个咸鱼养成系统,想要我做咸鱼王,我没有拒绝的权利,我只能被动的接受......
热门推荐
  • 我跟你讲,我真的无敌

    我跟你讲,我真的无敌

    架空世界,异能丛生。平凡?非凡?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快穿之叶罗丽动漫系统

    快穿之叶罗丽动漫系统

    ≮不定时更≯苏狐在世间游历了上万年,直到有一天,跑来了一个什么系统,绑定了她,说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达成她的心愿
  • 安禄山事迹

    安禄山事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教室里的玫瑰

    教室里的玫瑰

    冬天即将过去,夏天还会遥远吗?以此类推,前任已离我而去,现任的出现已迫在眉睫。于是我开始讲述有关我对前任和现任的那些爱恨情仇。
  • 结局改写系统

    结局改写系统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咬我两口作罢可好?
  • 曾几何时不归期

    曾几何时不归期

    徐翼乐在跟随母亲踏进清河村前,从未想过自己会过上另外一种生活,亦可以说似乎是从踏进清河村开始,,那些纯真与稚气,无忧无虑,都一去不归期
  • 未来写文记

    未来写文记

    科技越发达,人们的内心就越容易空虚。你要做的,就是拯救他们的内心。你将会获得难以想象的丰厚回报——某人如是说。人类文明的传承已经残缺千年,外星文明却蓬勃发展。既然已经忘记过去,那就创造未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比目鱼

    比目鱼

    刘绛仙和刘文卿是一对夫妻,二人同在班中做戏。二人只有一个藐姑,年方十四五,生得国色天香,也在学习唱戏。谭楚玉和朋友同去看戏,见到藐姑,心生爱慕之意。后来恰逢刘文卿开新戏班,需要招募小生,楚玉为了和藐姑在一起,放弃功名,前去戏班学唱戏。藐姑知道楚玉是为了她而来,她也对楚玉有爱慕之心。两人私定终身。刘绛仙夫妻贪慕钱财,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有钱人万贯。藐姑、楚玉双双投水殉情。藐姑和楚玉在水中得宴公神灵护佑,一息尚存,被莫渔翁救起,二人遂成婚配。楚玉在莫渔翁的帮助下,乡会两试俱登高魁,除授汀州司理。夫妇赴任途中在殉情投水的埠镇,与藐姑之母相认。楚玉后来破贼有功,补漳南兵宪,为慕容石公雪耻,辞官后夫妇晚居严陵,与慕容石公共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