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5100000033

第33章 细节决定成败(1)

在许多人的传统观念中,细节的意义和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被完全忽略。然而,这种错误的观念在现代社会早已立不住脚。无论是生活中还是事业上,细节的作用绝不可小视,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包括一个人日常的穿着服饰、言谈举止,细节具体体现在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态度上。不注意细节的人,在事业上同样不会取得成功。

注重细节胜过注重结果

个人修养是一个人知识、素质、涵养和心理承受能力的综合体现。在生活和工作中,个人修养的意义重大。个人修养好的人有较好的精神状态,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尊重。良好的个人修养来自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高层次的道德水准。

1.注重细节,善于观察

在商场上免不了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能够准确揣摩出对方的心思和意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不失为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所以,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只有善于察言观色,准确揣测对方的意图,才能在商战中游刃有余。

有了坚定的自立信念后,李嘉诚就开始找工作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嘉诚在港岛西营盘的春茗茶楼找到一份工作。不过,茶楼老板说了,做这份工作有一个限制条件:必须要有一位有一定资产和信誉的担保人。

李嘉诚毫无疑问地想到了自己的舅父,他的心情特别欢畅,兴奋地跑回了家,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可是,当时任中南钟表公司董事长的庄静庵不在家。李嘉诚心急如焚,他不想丢掉这个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于是拉着母亲去了茶楼。

母亲庄碧琴见了老板,把家庭的不幸告知了他。李嘉诚一家的悲惨遭遇深深地打动了老板的心,他格外开恩,同意让庄碧琴作为儿子的担保人。

这就是李嘉诚有生以来第一份工作,虽然只是茶楼的一个小小堂倌,但是工作来之不易,所以,他倍加珍惜这份工作。

茶楼里的工作时间很长,李嘉诚每天都得工作15个小时以上。

他必须每天凌晨5时左右赶到茶楼,为客人备好茶水茶点。为了能够让李嘉诚把握好上班时间,舅父庄静庵送了一只小闹钟给他。李嘉诚就把闹钟调快10分钟,每天都最早一个赶到茶楼。他的这个习惯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直到今天,李嘉诚的手表始终是永远快10分钟,成为商界津津乐道的美谈。

可谁又知李嘉诚这一靠真诚敬业树立的口碑,赢来了多少人的敬佩和信服,而又因此给他带来了多少财富?

白天,来喝茶的人比较少,每天就是几个没事做的老翁坐在桌旁消磨时光,李嘉诚当时是茶楼里地位最为卑微的堂倌,其他伙计休息时,他必须守在茶桌旁,一旦有人进来,就得过去侍候。晚上是生意火爆的时候,来喝茶的人特别多,李嘉诚一直要忙到夜深人静时。

李嘉诚后来对儿子谈起少年时代的这些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说:“那时,我最大的梦想是能够美美地睡上3天3夜。”

虽然工作非常劳累,整天整天地忙,但李嘉诚没有半途而废,他异常敬业,勤勤恳恳,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他的努力和老板的赏识使他成为茶楼里加薪最快的堂倌。

茶楼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三教九流,无所不容。形形色色的茶客在喝茶的时候喜欢谈古论今,他们所谈的事情,李嘉诚以前从来没有听过,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从茶客绘声绘色的叙述中,李嘉诚看到了世界的另一个方面,学到了很多从圣贤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李嘉诚没有放过这个了解社会、学习知识的绝佳场所和机会。他在努力干好每一件事的同时,给自己定了两门必修功课。

其一是时时处处揣测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等,然后找机会验证。其二是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在高兴之余掏腰包。这种观察和思考给少年李嘉诚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他越来越喜欢这样做了。

由于他的善于学习,李嘉诚对顾客的消费需要和消费习惯了如指掌。如谁爱吃虾饺、谁爱吃干蒸烧卖、谁吃肠粉加辣椒、谁爱喝红茶、谁爱喝绿茶、什么时候上什么茶点等,李嘉诚心中都有一本帐。

他按照自己观察和思考得到的这些收获去做,很快便赢得了顾客的好感,让顾客乖乖掏腰包,自然讨了老板的欢心。

他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自觉训练,使他作为一个堂倌不仅赢得了十分出色的业绩,也迅速地了解了社会和各式人物。

茶楼也是一个生意信息场所,李嘉诚从茶客的谈话中暗自学到了许多做生意的诀窍。

自觉养成观察人的习惯,对李嘉诚日后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推销员,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李嘉诚细心观察,注重细节的本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生活所迫后天有意培养的。

要从商,必须得用心观察。其他行业也如此,只要你肯花费心思,都会有所收获。

李嘉诚经商箴言:

我在创业初期,几乎100%不靠运气,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工作能力赚钱。

2.事业之成败在于不断调试

事业之成败在于不断调试。所谓的调试就是依据具体环境不断地调整自我,完善自我。一个人选择怎样的事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方面的检验,最终确定自己的事业方向。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更要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李嘉诚经过千回百折,成立了长江塑胶厂,在这之前他做过五金厂的推销员,塑胶厂的推销员。经过反复考察验证,最后决定开发塑胶花新产品。这说明事业之成败在于不断调整自我。

离开了舅父庄静庵的钟表店后,李嘉诚加入了五金厂推销员的行业,主要负责推销镀锌铁桶,从中他得到了很好的磨炼。

这种工作与在茶楼里侍候茶客和在钟表公司坐店销售不同,它需要沿街推销。能否推销成功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比如,如何着装,怎样寻找客户,如何了解客户的心思,如何与已建立客户关系的客户保持联系等。

然而李嘉诚性格内向,为人腼腆,乍一看,不是一个做推销员的料。但他的另一个优点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他的言行中无时不透露着诚实。也正是因为他的诚实守信,在推销过程中,他的业绩非常优秀。

李嘉诚非常善于思考,在推销的过程中,他不断地想办法,增加自己的推销数量。虽然失败了几次,但最终获得了成功。

他把推销的目标放在了老太太身上。因为老太太经常没事可做,串门聊天是经常的事,在串门聊天的过程中,无形地成了义务推销员,只要能够卖掉一只桶,就表示可以卖掉一批桶。

李嘉诚这样做了,结果收获甚大,销售业绩更是越来越好。

李嘉诚自从做了五金厂推销员以来,五金厂的业务蒸蒸日上,销售额稳步上升,显示出了产销两旺的势头。老板喜不自禁,在员工面前连连称赞李嘉诚是第一功臣。

然而,备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诚,刚刚打开局面,就要跳槽而去。老板心急如焚,提出要给李嘉诚晋升加薪,但李嘉诚主意已决,不愿回心转意。

那么,在五金厂刚刚打开了局面,李嘉诚为什么又要跳槽呢?李嘉诚此举,一是受新兴产业的诱惑;二是在一次推销遭遇战中初尝败绩,使他更加体会到了镀锌铁桶的穷途末路和塑胶制品的蒸蒸日上;三是一家塑胶公司的老板也极力“怂恿”他跳槽。

李嘉诚在推销五金制品时,就已感觉到了塑胶制品的巨大威胁。

最初,塑胶制品属奢侈品,价格昂贵,消费者皆是富人阶层。但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港产塑胶制品的面市,更使塑胶制品价格一路下滑。

再加上塑胶制品易加工成型,外形光润,且重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能够替代众多的木质或金属制品。尽管塑胶制品有易老化、含毒性等缺点,但这些缺点极易为人们追赶时髦的风气所淹没。

所以,李嘉诚清晰地意识到,要不了多久,塑胶制品将会成为廉价的大众消费品。

李嘉诚碰到的那位塑胶公司的老板,是个极富现代意识的经营者。他靠塑胶裤带起家,短短一年,就开发出10多种产品。然而,香港的塑胶厂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老板四处招聘推销员,但真正能胜任者寥寥无几。

无奈之下,老板常常亲自出马推销。有一次,当他到酒店推销塑胶桶时,与推销白铁桶的李嘉诚不期而遇。竞争的结果,这家酒店最终选择了塑胶桶,为此他们不惜废掉购进白铁桶的口头协议。在推销中,李嘉诚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李嘉诚不轻易言败,但这一次他感到的是彻底的失败,而且败得毫无还手之力。

不打不相识,这位塑胶公司老板慧眼识英才,十分赏识这位17岁少年的推销才能。

这位老板真诚地对李嘉诚说:“这确实是一场遭遇战,你是我平生遇到的最强硬的对手。虽然最终你输给了我,但这并不是你的推销技术火候欠佳,而是塑胶桶赢了白铁桶。”

这位老板为人爽快真诚,直率地提出想与李嘉诚交朋友,约他去喝晚茶,并竭力劝说他加盟自己的塑胶公司。

言谈中,李嘉诚也表现出了对新行业的浓厚兴趣。但依然不忍心弃五金厂老板而去,他说:“老大(老板)还算蛮器重我,我在他的厂里做事没多久就走,恐怕不太好吧。”

“晚走不如早走,你总不会一辈子埋在小小的五金厂吧?看这形势,五金难得有大前途。”塑胶厂老板快人快语,一语中的。

这正是李嘉诚所不愿看到的,他离开舅父的公司出来找工作,只是把它作为磨炼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作为终身的追求。

望着塑胶厂老板热忱而期盼的目光,李嘉诚毅然决定加盟塑胶公司,进入前景一派生机的塑胶行业。

这一前瞻性的眼光,奠定了李嘉诚后来在塑胶业成功的基石。假如没有这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改变,李嘉诚的商业历史也许就会改写。在这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成功人士在关键时刻必须有善于调试自己事业的能力和气魄。

其实,李嘉诚成立长江塑胶厂,也是经过反复考察验证得出的结果。

后来,经过李嘉诚的进一步考察,李嘉诚将塑胶花作为了长江塑胶厂的拳头产品。

目标确定后,李嘉诚抓紧时间,一边进行市场调查,一边狠抓塑胶花的研制。

在李嘉诚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多月过去了,第一批塑胶花样品研制成功。

塑胶花的出现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李嘉诚抢先一步,占领了塑胶花市场。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塑胶花在香港正处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卖高价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李嘉诚没有这么做,他不仅要保证能够从塑胶花中获得利润,还要保证自己能够长期地从中得到利润。

李嘉诚认为,塑胶花的工艺及制作流程并不复杂。长江厂生产的塑胶花一旦上市,其他塑胶厂看到有利可图,定会蜂拥而上,竞相模仿。很快,香港的塑胶花便会遍地开花;另外,塑胶花的生产方式是批量生产,成本不高。如果价格抬得比较高,问津者自然不多。

考虑到这些方面,李嘉诚没有故意抬高塑胶花的价格,而是以合适的价格将塑胶花推出市场。

令李嘉诚没有想到的是,就在长江塑胶厂批量生产塑胶花并准备大规模上市的前两天,意大利塑胶花却突然进入了香港市场,它由当时的老牌英资洋行连卡佛百货集团公司经销。

意大利塑胶花的品质好,自然走的是高档路线。但是,它的不菲价格只会让收入不高的香港市民望洋兴叹。竞争对手的出现迫使李嘉诚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李嘉诚深思熟虑,认为长江厂生产的塑胶花,在质量方面目前还不能与意产塑胶花相媲美,如果效仿连卡佛走高档路线,自然没有竞争优势。于是,李嘉诚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事实证明,李嘉诚的决策是精明的。长江厂生产的塑胶花在上市后的几周内,迅速占领了香港的塑胶花市场。香港各处大大小小的花卉店里,摆满了长江厂的塑胶花。不管是寻常百姓家,还是大小公司的写字楼,或者是汽车驾驶室里,都能看到塑胶花的倩影。塑胶花风靡一时,对此,老一辈的香港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虽然后来效颦者很多,然而长江厂生产的塑胶花早已凭着合适的价格及对市场的迅速占领,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了非常牢固的地位,长江厂的旗号也从此打了出来。

长江厂生产的塑胶花掀起了香港的消费新潮流,默默无闻的长江塑胶厂凭借着塑胶花一下子成为了香港塑胶业界的领跑企业。

塑胶花如此抢手,很快,香港的一些塑胶厂也投入了塑胶花的生产。此时的长江塑胶厂虽然从塑胶花中赢得了不少利润,但与那些大的塑胶公司相比,实力仍远远不够。

于是,李嘉诚又有了新的计划,他决定扩大工厂规模,增添必需设备,加大生产批量,想借此来扩充长江塑胶厂的实力。

此时,李嘉诚体会到了私家企业财单力薄,发展缓慢的困难。为了能够快速扩展,李嘉诚看好股份制企业。

分析了自身的优劣后,李嘉诚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将塑胶厂组建成合伙性的有限公司,借此筹集资金;第二步,等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时,申请上市,使其成为公众性的有限公司。

说干就干,1957年年底,李嘉诚将长江塑胶厂的名字改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他出任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商界有这么一种说法:衡量一个成功商人的能耐,不仅看他拥有多少钱,更要看他能调动和使用多少钱。

此时的李嘉诚就使用了这招,他借别人的钱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自己的实力,从中可以看出李嘉诚的精明。

长江塑胶厂生产的塑胶花在香港市场抢滩成功,李嘉诚并不满足,他将目光瞄准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欧美市场。

由于历史原因,当时,香港的厂家要想把产品打入欧美市场,一般都需要香港的洋行做代理。

塑胶花刚开始推向市场的时候,李嘉诚也接受过一些本地洋行的订单。但是,李嘉诚很快发现这种交易方式会让自己陷入被动,有一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为了争取主动权,李嘉诚决定将作为中间商的本地洋行抛开,打算直接与欧美的商人进行交易。不仅李嘉诚有这样的想法,境外的批发商同样有这样的意愿,只是双方还没有具体的联系办法。

为了拓展销售渠道,能够直接与境外批发商进行交易,李嘉诚采用了双管齐下的方法,他一方面派出营销干将,前往欧美去联络批发商,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另一方面,李嘉诚密切关注着香港的塑胶行业动向,一旦有境外批发商来港的消息,立即与他们取得联系,与他们当面洽谈业务。

经过努力,李嘉诚甩开了中间商,将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很快,李嘉诚接到了来自欧美批发商的大批订单。

没有了中间商,交易的过程就少了一个环节,节约了交易成本,厂方和批发商双方都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且,李嘉诚此后的经营活动将不再受到洋行的约束。

李嘉诚经商箴言:

只要勤奋,肯去求知,肯去创新,对自己节俭,对别人慷慨,对朋友讲信义,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成就,生活无忧。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同类推荐
  •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王世贞,大明王朝一代大名士。他在当时的名气超越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严嵩、张居正等高官显宦,文坛名声盛极一时。他虽仕途坎坷却依旧内心强大,终至集政坛高官、风流名士、文坛盟主、万贯富豪于一身,“粉丝”无数,为天下读书人所追慕。本书是作者积五年之功推出的力作,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而是以朝堂政治为舞台,梳理读书人进入仕途后身份认同、适应、蜕变过程;描述朝堂中人为人处世与自我定位对仕途的深刻影响;揭示传统制度失效背景下体制内外读书人的迷茫、纠结和难以捉摸的个人命运,足可管窥大明社会生活和读书人群像。要想了解大明政治与文化,这本书不可不看。此外,王世贞身上也是谜团重重,世传他才是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的真正作者,关于这一点,本书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读。
  • 夜路十年

    夜路十年

    本书的作者,童年丧父,又逢抗日战争,逃难、被困、饥饿一样不少,好不容易挨到新中国成立,参加了解放军,成为空军卫生员,后来转业到地方医院,成为交口称赞的好医生。他的一生,悲喜交加,起伏跌宕,不啻成大时代的一个缩影。在“民国范儿”成为流行语的今天,一位穿越民国漫漫长夜的老人却以亲身经历,讲述那个时代真实的颠沛流离、兵荒马乱。
  •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是一本评介民国早期总统的通俗图书。包括北洋政府的5位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和缔造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共6位总统。书稿以视角独特勾划出了这几位人物,全书兼具客观思辨性和故事趣味性,使读者看到一群鲜活的面孔。
  •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本书根据对梁漱溟老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书中有少年立志救国参加同盟会,说自己的两次自杀经过……等七篇文章,再现风雨岁月,梁漱溟人生旅程的沧桑和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
热门推荐
  • 抗战游击队

    抗战游击队

    即使只是游击队,我们也要努力做大做强,为成为业界标杆而不懈努力!
  • 垮炖大魔尊

    垮炖大魔尊

    古雨惨被骗子师傅忽悠,加入了中国神秘的第九大菜系,驱魔菜系,他参照神秘菜谱开始了驱魔厨师之路,把暗夜里的魑魅魍魉做成美味佳肴,开始一段心惊胆颤又胃口大开的传说……
  • 淘宝开店一点通

    淘宝开店一点通

    《淘宝开店一点通》围绕“如何成功在淘宝网上开店”这一主题,阐释了如何开店,如何打造人气旺铺的方法和技巧。并分享资深店主的成功经验,涉及行业内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实践的各个方面,是淘宝店主经营淘宝店的必备手册。
  • 神明鉴

    神明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书既有传说中的各路神仙菩萨,又有普通人的俗世生活,还夹杂了人世间的情爱纠葛。好人有好报,一个普通人的奇遇,幸运和挫折。原本平凡的阿强偶然做了件好事,从此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禅歌遗梦

    禅歌遗梦

    “师父,我,都是您一人的,永远!”一个冰凉又火热的吻,向落寰尘写满错愕的英俊脸庞移去,覆上他干涩的嘴唇……在他的身上烙下她的印记,即使被封印了三千年记忆,在永不相见的未来,她也能将他追寻。
  • 久等了,唐先生!

    久等了,唐先生!

    被继母逼迫,她走投无路,和神秘富豪签定协议嫁进豪门。婚后三年,富豪老公把她宠上天。只除了没有生下继承人。豪华别墅里,裴七七气愤地将报纸砸在男人身上:“这上面说我是不下蛋的母鸡,唐煜,明明就是你的问题。”男人放下报纸,一本正经地赞同小妻子的话:“怎么能乱写呢,你分明属猪!”“唐!煜!”她气得跳脚!男人轻笑:“有没有孩子有什么关系,你就是我的小宝贝。”裴七七:这画风,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 之巫2重置

    之巫2重置

    当一切开始重置,世界开始颠倒。一次意外,成了那随便剑剑灵她是谁?她,谁都是,谁,也不是。
  • 随机应化录

    随机应化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山策:凰权天下

    江山策:凰权天下

    前世,她是太子的一颗棋子,他承诺,我若为皇,你便为后。她为他谋划江山,不想却是亲手为自己铺就一条黄泉路,弑君谋逆之罪,将她处死。重生一世,她步步为营,只有皇权在手,才能够呼风唤雨,江山在手,试问谁还敢跟她斗?
  • 我在晚唐当大兵

    我在晚唐当大兵

    正在“小题狂练”的楚奇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的大唐。可这是阉宦当道、藩镇割据的晚唐!朝廷唯一有战斗力的军队是神策军,飞扬跋扈,横行无忌。是同流合污,还是力挽狂澜?是自立门户,还是精忠报国?十七岁的楚奇,似乎面临很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