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600000026

第26章 中国当下的精神疑难(6)

艾:这是普通读者才会产生的疑问,你也是一位作家,不应该呀。至于我个人,我不把这个世界当成敌人,我热爱这个世界,但我确实对这个世界有悲观的看法。至于进入人物内心,也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我一直讲,作家去写某件事物,并不是对这件事了解得比别人多,只不过是他有愿望去了解,只要你有愿望,你就可以深入事物的核心和本质。你得承认我们的心灵有着巨大的能量。你还得承认如果思想和你的生命联结在一起,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时,思想也有着巨大的力量。至于你提到的绝望,其实这里有一个尺度在:因为我们都有盼望。当然,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彻底的文本。

姜:你主要玩得太像真的了。也就是你所说的比较彻底。读了你那么多的小说,我越来越觉得我最初对你的诗性的判断其实是一种错误,或者说,诗性是一种假象与误读。你的小说,似乎都在通向幽深渺远与不可知的境地。有时通向光明,如《越野赛跑》、《乡村电影》;有时通向黑暗,如《去上海》、《标本》;有时则通向虚无,如《爱人同志》。

艾:你要这样解读也行。在我这里,其实有着一致性的东西,比如我对这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并无多大改变,改变的是写作方式、写作元素、题材等因素,当然在某些方面上有逐步深入的问题。

姜:《爱人同志》的结尾,让人觉得深刻的悲哀。哭泣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本质的声音。那么笑声呢?我们的笑声在哪里了呢?

艾:这只是表达对人生的悲观的看法。我肯定是个悲观主义者。但这并不是说你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失去了热爱,失去了热情,对具体的生活来说,一个悲观主义者同时也可以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这里所说的悲观是对整个人生而言。生命就是这样,临到终了,你会发现你根本无话可说,所谓的悲欣交集。正因为这样,那些笑声欢乐才是虚无之上开出的花朵,显得尤为珍贵。

姜:再回到关系上吧。你与小说是什么关系?二而一?二合一?二者合为一体?你走在小说的无限之路上,以轻驾驭着小说文本,这一种小说美学的后面未尝就不是凝重,你说是不是?

艾:作者和他的小说是什么关系?呵呵,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这里有游戏的成分,有好奇的成分,也有严肃地对人的处境追问的成分。如果回到小说的出发点,那我想,小说是容纳及拓展人类经验及想象的一个容器,那么,当我们把现实生活中可能或不可能的事,通过小说的方式展示,呈现人类可能的“经验”的时候,这是有着巨大的冒险的乐趣的,这个过程有游戏性质。因为,我说过,写作的人并不比别人了解得更多,只因为他有了解的好奇心,由着好奇心的驱使,小说世界才慢慢呈现。当然小说里所展示的“可能”经验,肯定包含一些写作者的生命密码,这毫无疑问。我觉得“经验”很重要,是小说的基本价值,但小说不应该停留在“经验”这个层面,现代小说以来,小说担负着勘探存在之谜的使命。

姜:两部骇人夺目的长篇完成之后,下面有继续写作长篇的打算吗?如果想写,笔触伸向哪里?应该还是在关系中建立长篇文本吧?

艾:长篇肯定还会写。我的兴趣在于我们的“现实”。说起这个时代,我前面也谈到了,价值平台在一个极低的层面上,我们几乎是什么都不相信了。我想探究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内心会失去这样的尺度?是一种轻快的市场意识形态的粗暴的控制吗?是我们这个时代全民想象中的一次轻快的逃逸吗?我们内心究竟有没有善与恶,罪和罚,责任和忏悔这样的界限?难道这个时代,我们的内心结构真的有了根本的改变?如果内心结构是千百年来不变的,那么是什么遮蔽了我们,让我们对一切采取怀疑态度?如果要写长篇,我会探究这些问题。也许没有答案,但即使是疑问也应该是真诚的疑问。

探求生存困境中的伦理变迁

——与马季对话

问:听别人说你是学理工的,当初怎么选择写小说的?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呢?

答:我是90年代初期开始写作的。那时,我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不用上班,坐在家里等待分配工作。为了打发这段日子,我就开始了小说写作。当然,写作的心思一直都有。我大学里学的是建筑。在读大学的时候,对未来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说有很多想象,有些想象有些不着边际吧,但奇怪的是竟然没去想象自己会成为一个整天戴着工程帽的工程师。我读大学时,正是80年代后期,那时关于文化和思想类的书非常流行,我也大致读这方面的书,后来,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百年孤独》,我也不是当小说借来的,还以为是一部心理学着作,奇怪的是我一口气把它看完了,看了后我相当震惊,第一次觉得小说的有趣,竟然可以这么胡说八道。这之后,我有了写作的心思,开始阅读并关注期刊上的小说。我从这些在期刊上走红的小说里看到了《百年孤独》的影子。

我喜欢作家这个自由自在的职业,写作的成本这么低,又不需要同太多人打交道。文学创作同别的艺术门类不一样,像绘画音乐,更多的是一种技艺,有很高的门槛,但小说写作几乎没什么门槛了,只要识字就可以了。我曾问过一个学汉语的波兰人,问他汉语好不好学。他说,汉语开始非常简单,差不多半年就可听可说了,但越学越难,要精通非常不容易。我想小说写作也差不多,看起来似乎识字的人都可以试着去写,但要写好就不那么容易了。

问:你的小说集《水上的声音》主要叙述的是乡村生活,里面明显漫溢着乌托邦精神,特别是《乡村电影》,隐喻性手法初现端倪,你后来的创作有很长一段延续的都是这条路子。作为“文革”后一代作家,意识形态是不可能回避的存在,那么,你是如何处理这个存在的?换句话说,你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小说思想的?

答:考察意识形态下个人的处境可以说是我一直以来感兴趣的主题。这涉及我们对“人”的理解。在文学上,我们一直有一个永恒人性的说法,都以为人性自古以来恒久不变,所以,大家都有共识写人性的故事可以穿越时空,流传久远。但在我的理解里,人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性的情况相当复杂,时代的人性面貌至少同社会风尚、制度、意识形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们这个时代,“恶”有那么一种理直气壮的气质,“善”倒显得遮遮掩掩,大家似乎也不愿相信还有善存在。正因为人性的差异性,每一代作家都有写作的可能性。当然,人的变化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因为人的内心结构从来也没有变化,我们的心里有善有恶,有向上的精神一面,也有向下的物质一面。但我们的内心结构,时刻受到时代意志的作用,在外在的张力下,这个内心结构或多或少会变形。

意识形态无疑是“时代意志”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这个时代的外在面貌当然同过去很不一样了,但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实际上很小,这种带有革命色彩的意识形态,长久以来深入到我们对历史的叙述,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判断,同时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价值观的基石。当然,这个价值观可能已无人相信,但它依旧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标准,所以,在这个时代意志下,大家都变得口是心非,人的分裂不可避免。

我关心的是人在时代中的处境,人在变幻的历史中的惊惶失措、无助及勇气。这里“人”是主要的,但我认为也是不能离开“处境”的。

问:你的早期作品受先锋作家影响大吗,自己有没有尝试过先锋写作?

答:你所说的先锋作家大概是指余华、莫言、苏童这一代作家吧?我在学习写作时一直对他们是非常关注的,我对写作的热情同阅读他们的作品有一定关系。现在回过头去想,我首先是羡慕,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文学非常自由,几乎可以“随便”写,那时候作家们有一种创世的热情在,并且还有那么多人关心文学,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可惜我没有赶上。其次,他们的这种叙事方式或语言方式肯定会对后来者产生影响,这已经成了我们文学传统的一部分。我最早的一批作品,也算是比较“先锋”的吧。“先锋”喜欢写“白痴”,写“精神病”,这个我都写过。但我们写作的时候,形式革命已经结束了,所以,我大约更注重内容。

问:即使在“60年代出生作家群”当中,你的“个人化”叙述也是比较明显的,你好像既在其中又在其外。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答:相对于别的“60年代出生的作家”,我出来得比较晚,我在1996年才在《花城》杂志发表处女作《少年杨淇佩着刀》,而那个时候,所谓的“新生代”早已风起云涌,蔚为大观。这大概是你觉得我身在其中又置身其外的原因。事实上,“新生代”是个笼统的概念,这一代作家的差异性可能比其共性还要大。

“个人化”更是个似是而非的词,我至今都没有完全搞懂。我们写作的人,力求个性化的表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概每个人的写作都是“个人化”的。但我想,当初提这个概念,可能同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社会气氛有关,80年代以来的那个宏大的“理想”破碎了,大家只好回到个人,而不再热衷于80年代以来的思想启蒙传统,这里面或多或少有一种自觉疏离主流话语的姿态存在,至少是对80年代的一种逃离或反动。

“个人化”一度成为一尊文学之神,在这尊神的庇护下,似乎任何写作都合法了。当经验的洪流以“个人化”的名义津津乐道、泛滥成灾的时候,这个“个人化”可能成为“私化”,结果可能是其背后的深度被取消了。

问:我虽然读过你的大部分作品,仍觉得很难归纳你的创作。我的意思是说,你的每一部作品似乎都在寻求一个新的开端,叙述方式在变,精神空间的走向也在变。比如说两部“爱人”吧,写作相隔时间并不长,但变化却是很明显的。这样的变化是你刻意追求的,还是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呢?

答:我真的希望我的写作就像你所说的,每部作品都在变化,在寻求新的东西,精神空间在不断生长,拓展。写作的最大敌人是重复自己。当一个写作者有了一定的经验,他可能会躺在经验上滑翔,结果当然是不停地重复自己。可是,有时候,写作者是有命的,有些写作者注定一辈子写一个母题。不管形式上如何变化,他还是在写那个他最感兴趣的主题。

人一生中总会有一些问题是困扰我们的。问题各不相同,但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极其重要。有谁能把人生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呢?我曾写过一组《作家之死》的文章,我试图弄明白,这些作家在死之前关心的是什么问题。我以为,死之前关心的问题一定是作家这辈子最为操心的问题。我发现巴尔扎克关心的是小说中的人物,托尔斯泰关心的是信仰,而莫泊桑关心的是女人。

两部“爱人”之间的变化当然是有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形式上的,《爱人有罪》比《爱人同志》格局更大一点,人物和事件都复杂一些。但落脚点都放在人的内心世界及两性之间的阴影上,并以此出发来反思这个时代面临的种种问题,主要是精神问题。

问:在你已出版的三部长篇小说中,我比较喜欢《越野赛跑》,我觉得那是小说的理想状态。毫无拘束,天马行空,作家有这样的权利,让他的世界飞起来,如果“顶”得太紧的话,难免会露出痕迹来。能飞起来的东西,往往掌握在孩子们的手上,“童年记忆”对你的写作影响很大吗?

答:童年记忆对写作的影响肯定是大的。很多人都这么说,我通过我的写作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这大概有如下原因:第一,童年记忆没有刻意性,记住的肯定是对生命有重大影响的事,可以说,带着这个世界的原型的那种记忆。比如对亲人死亡的记忆,对疯子在油菜花开时发狂的记忆,这些记忆或多或少带有这个世界未解的神秘性存在,本身具备“文学性”。第二,童年记忆有其不确定性,是可以任意改装的,这些记忆更具创造的可能性。不像成年以后,我们的记忆会像一块石头一样坚固,不易改动。

关于“飞”起来一说,我在童话中学到了很多。童话是最不讲逻辑的一种文学式样,真是自由自在啊,比如,在《白雪公主》里,公主被巫婆用一个苹果毒死,结果,王子的一个吻把她救活了,公主把苹果吐了出来,吐出来的是整个的苹果。童话里发生的一切完全不受现实的逻辑的束缚。但孩子们从来也不去追究这些。孩子们什么都相信,你说什么他们信什么,你说鬼,他们信鬼,对孩子来说一切皆有可能。不像我们这些成年人,总是用不信任的目光打量世事。

如果说,小说是一种关于可能性的艺术,那孩子们是天生的小说家。

问:有人说你是一个热衷于思考的作家。我觉得气质对一个作家来说可能更为重要。当然,这是两个向度的问题,一个是后天形成的,一个是与生俱来的。对你来说,或许两者并不矛盾,不过我还是想问一下,它们哪一个对你的创作影响更大呢?

答:作家的个人气质当然是很重要的。我想任何一个作家,在他的小说中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他的气质,他的趣味,他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但我以为这个气质有时候也不能太露。特别是小说写作,你如果过分强调所谓的气质,那会使小说显得风格化。风格化会使一个作家醒目,但也会使作家路越走越窄。我希望自己是个相对庞杂的作家,这样会显得大气些,并且能使写作有更多的可能性。

这世上有两类作家,一类更多地凭借经验写作,另一类更多地依赖于想象。我想,一个作家最初的写作一般来说都属于经验写作,是建立在个人经历基础上的,可能同生命中某个绕不过去的事件有关。总之,一般会有一种强烈的倾诉欲望。但一个写作者的经历即使再丰富毕竟也是有限度的。所以,从个人经历出发,去探询及理解这个世界,是一个写作者想要持续写作的必由之路,即从经验转向想象。

对我来说,写作同记忆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对记忆的想象的结果。我的《乡村电影》就是源于对“文革”时期斗争场景的记忆。这是我童年时期遇见的最为血淋淋的暴力。这个场景一直烙在我记忆的深处。后来,我根据这个场景写下了《乡村电影》这篇关于暴力与尊严的小说。很多时候,记忆深处的一些场景,其背后的现实逻辑也许早已淡忘,可场景本身总是被我莫名其妙地反复记起。我把这些场景当做我生命的某个密码。我相信其中一定蕴藏着这个世界的秘密。我还相信,这些场景还有其生长能力,它最终会按自己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叙事世界。

我的感觉是,对一个写作者来说,人生经验相当重要,但对生活的看法也同样重要。我想,一个人如果既有生活,又有思考,还有艺术感觉,那一定会写出好小说。

问:你的作品里有种凝重的挥之不去的东西,《爱人同志》是这样,《爱人有罪》就更是如此了。《爱人有罪》还有更多的意蕴,你似乎在尝试一些突破,我在阅读的时候甚至觉得,你是冒了一定的风险的。

同类推荐
  • 墨染时光梦笔寒

    墨染时光梦笔寒

    文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以文字展开广袤的世界,触动人的内心情感。尤其自20世纪初“白话文运动”以来,中国的文学焕发出新的活力,“美文”亦随着白话文的推广而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受到人们深深的喜爱。
  • 有思文丛:秘密呼喊自己的名字

    有思文丛:秘密呼喊自己的名字

    本书是小说家张楚的一本散文集,由“野草在唱歌”“窥书窥心”“风行水上”“人与事”4辑27篇文章组成。内容涉及对青年时代的回忆、对读书交友的回望、对创作历程的回顾;语言流畅平和,平和之中又饱含深情。
  • 秋思集

    秋思集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集,精选了作者近几年的优秀之作。全书分序、正文、后记三部分,共有文章35篇,其中正文33篇,分四部分:第一章,留住美好,共有文章8篇,主要介绍童年趣事;第二章,珍惜当下,共有文章9篇,主要追忆作者的长辈、恩师、亲人、挚友等之风范教导和音容笑貌;第三章,从心开始,共有文章10篇,主要记录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以及生活中难忘的经历;第四章,尘影粒粒,共有文章8篇,介绍现实生活中的众生百态,以及作者印象特别深刻的几次事件。
  •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上)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上)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包括上下两册,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上册收录了包公斩国舅、欧阳修巧对赖秀才、钱王除神、尧王嫁女、李良审鹅、李世民选贤、清官海瑞除二张、岳阳楼的传说、李世民三请张古老、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朱元璋寻访常遇春、火烧庆功楼、花木兰攻山、兵士巧治大臣、周文王访贤、康熙调解纠纷、佘太君智退辽兵、梁红玉大败金兀术、巾帼英雄秦良玉、戚继光惩倭寇、林则徐微服私访、西门豹铲强扶弱、海瑞与菩萨、伍子胥复仇、宗本请客等故事内容。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热门推荐
  • 腹黑三小姐太酷炫

    腹黑三小姐太酷炫

    她是异能者,意念一动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东西,穿越重生到废柴小姐身上后,韬光养晦,扮猪吃虎,收仙兽,炼顶级丹药,受万民敬仰,一国之君在她面前也不敢放肆!天才们,遇到天赋妖孽的她,通通只有仰望的份!
  • 邪妃酷霸狂帅拽

    邪妃酷霸狂帅拽

    <青箫出品,必是精品>对于顾家大小姐,众人谈之色变!三寸不烂之舌伶牙俐齿足足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她甚至能够在仵作解剖尸体的时候吃上一碗面条!某某不愿透露名字的公子说:“顾秋水这个人,不是她配不上我,是我配不上她啊!”是谁说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明明是唯女子与小人还有顾秋水难养也!什么?你说顾秋水也是个女人?全城的公子哥忍不住举起双手表示这个论题是可以被推翻的。【此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本书将学术目光对准历史转型与文学思想,在对文学思想主旋律、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本呈现以及作家生存哲学、创作理念、创作体式、形象塑造等进行理性观照中探求当代文学思想理论发展与历史转型的内在关联。一方面,聚焦影响表现,另一方面注重求根溯源,即开掘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动态与流向和历史转型的密切联系,在追踪求解中揭示其历史根据与时代根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至尊儒圣

    至尊儒圣

    自古以来,读书人就是不可轻视的。当读书人有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就更加的让人窒息。字若泰山,文有万钧,千古名篇,皆可镇压一个时代。然,此时,圣人力竭。远古沉睡的大妖,大魔,纷纷苏醒,欲与天比高。白山镇上,少年江星,受尽千番苦难之后强势崛起。万魔群妖之间,掀起一场惊动万古的浪潮。
  • adventures of col. daniel boone

    adventures of col. daniel bo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你的宠物

    我是你的宠物

    四年前突然出现的少年,,失去的三年记忆,怪异的能力,神秘组织......
  • 都市之至尊魔主

    都市之至尊魔主

    他铁血丹心,护佑国土。谁与争锋?凌霄而立,试问,谁敢与我一战!!!
  • The Historical Nights' Entertainment

    The Historical Nights' Entertain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