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100000025

第25章 结论(3)

众所周知,资源保护主义者之间存在着意见分歧。从表面上看,这让人困惑,但在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在许多专门领域中都存在着对同一问题的分歧。我们将分歧分为八组与3组。八组的人认为土地就是土壤,其功用就是生产商品;3组的人认为土地是生物体系,有更广泛的功用,但是广泛到什么程度,没人能说得清楚。

我自己的研究领域是林业,其中八组的人认为种树就要像种卷心菜一样,因为木纤维是林业的基本产品。他们并不反对对自然的掠夺式的改造,他们对土地的改造意识是种植式的。3组的人则认为,林业和农业具有根本差异,因为林业利用的是自然物种,是管理这个自然环境而非人工创造环境。3组的人原则上倾向于自然地再生产,由于生物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他们既担心栗树等物种的消失,也担心北美乔松可能灭绝。让他们担忧的还有所有次生林的功能,包括野生动植物、休闲娱乐、湿地、荒野地区。我个人认为,3组已有了生态意识。

在野生动物保护的领域里也有类似分歧。人组的人认为,动物的基本功能是为人们提供娱乐和肉食,评价标准是雉鸡和鳟鱼的捕获数量。如果单位成本允许,人工繁殖就是目前乃至永久的可行手段。而3组的人则担心生物体系中的所有附加值问题:那就是在生产猎物时,食肉动物方面会付出什么代价?我们是否应该依靠外来的物种?山林管理怎样才能恢复日趋减少的物种群,例如几乎没有希望再捕到的草原榛鸡?如何保护生存受到威胁的禽类,例如濒临消亡的黑嘴天鹅和美洲鹤?管理办法能否扩大到野花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与林业的情况一样,野生动物的领域中也同样存在着两种分歧。

在范围更广的农业领域,我没有发言权,但在这个领域里似乎也存在类似的分歧。在生态学诞生之前,科学耕作就已开始发展,因此可以预见,生态学观念深入人心大概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此外,由于农业技术的生产特性,农场主改造生物体系的活动必然比林业人员或野生动植物管理者要更彻底。不过农业界也存在对现状的不满,这些不满似乎会带来“生态耕作”的新的农业发展理念。

在这些现象中最重要的或许是一种新证据的出现:农作物的产量并非衡量农产品营养价值的标准,肥沃土壤上的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可能更优良。在耗尽肥力的土壤中,我们可以通过施肥来增加农产量,但是

不一定能增加作物的营养价值。这种观念可能会引来诸多质疑,因此我把解释工作留给更有能力说明的人。

不满农业现状的人竭力推崇“有机耕作”,虽然存在对有机产品的盲目崇拜,但是他们强调土壤对动植物群的重要意义,在理念上是符合生态学的。

和土地利用的其他领域一样,人们对农业的生态基础了解少之又少。就连受过教育的人也几乎不知道,在过去几十年里,技术上所取得的惊人进步仅仅是在改善抽水设备上的成就,而不是在保护水源生态方面。这些技术仅能勉强抵消每一英亩土壤中肥力的下降。

在上述所有分歧中,我们可以看到若干对基本矛盾反复出现:作为征服者的人类与作为生物群的人类;用来磨砺人类武器的科学与用来探索宇宙的科学;以及作为奴仆的土地与作为有机整体的土地。在这个时候,罗宾孙对特里斯特拉姆的告诫恰好适用于地质时期的物种之智人的身上:

不论愿意与否,你都是君王,

因为你,特里斯特拉姆,

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少数人之一,

这些人离去前都将改变世界的模样。

想想你会给世界留下什么。

展望

我在此坦言,如果没有对土地的热爱、敬畏和赞赏,或者不能高度重视土地的价值,那么人和土地间的伦理关系就不可能存在。当然,我所说的价值远比单纯的经济价值更广,我指的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或许阻碍土地伦理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我们当下的教育和经济体系与提高土地意识南辕北辙。许多媒介和无数的物质设备使现代人与土地分离,不再有生死相依的关系。在现代人看来,土地是城市之间生长着农作物的地方。假使在没有高尔夫球场或风景区的土地上自由生活一天,他们都有可能觉得无聊透顶。如果农作物可以在液体中而非土地中栽培出来,他们会觉得妙不可言。对他们来说,人造的仿制品完全可以替代木材、真皮、羊毛和其他天然的土地产物。总之,他们认为土地已经不再重要、可有可无了。

土地伦理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几乎同样难以解决,那就是农场主的态度。因为农场主仍把土地视为敌人或奴役他们的工头。从理论上讲,农业机械化应该起到减轻农民负担的作用,但是事实如何还有待研究。

要想从生态学的角度认识土地,首要条件就是懂得生态学,但生态学却无法和教育同行。实际上,高等教育似乎往往有意回避生态的概念。当然,关于生态学的知识不一定都出自生态学的课程本身,也可能来自地理学、植物学、农学、历史或经济学等,事情也本该如此。然而不论是什么名称的课程,涉及生态学知识的内容都十分有限。

若是没有那些敢于挑战“现代化”潮流的少数人士的积极努力,弘扬土地伦理的道德思想似乎毫无希望。

如果要让土地伦理规范快速顺利地发展,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能单纯地把土地使用视为经济问题。除了从经济使用性角度来考虑外,还要从伦理和美学的正确性角度来考虑所有的问题。土地开发如果有助于维护生物群的完整、稳定和美感’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不言而喻,我们可以为土地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受到经济利益可行性的限制。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但认为经济决定一切土地的使用显然是错误的。对这长期制约我们的谬误我们必须摒弃。大多数人对土地的行为和态度,以及和土地的全部关系,都取决于土地使用者的品位和喜好,而与其钱包无关。大多数土地关系都取决于投入的时间、远见、技能和信心,而不是金钱的投资。从土地使用者对待土地的观念,便能判断他的为人。

我力图把土地伦理描述成社会进化的产物,因为像伦理规范这样重要的东西从来不是由人写出来的。只有最浅薄的历史学者,才会以为“摩西十诫”是摩西写的。摩西十诫原本是群体智慧共同思考的结果,摩西只不过是为某次“研讨”写了暂时的摘要罢了。我说“暂时”,是因为进化发展永不停息。

土地伦理规范的发展过程既属理性也属感性。许多措施为自然资源保护铺平道路,结果可能却没有奏效,甚至带来危险,原因在于对土地或土地使用中的经济导向缺乏批判性地了解与认知。我认为,当伦理的界限从个体扩展到群体时,理性的内涵就随之增加了。

任何一种伦理都有相同的运作机制,那就是社会对正确行为的肯定,以及社会对错误行为的否定。

总之,我们目前面对的问题是态度问题。我们使用挖土机改建阿尔汉布拉宫,并为我们的高效进展感到骄傲。我们很难放弃挖土机这种工具,毕竟它有许多优点,但我们需要以更温和、更客观的标准,来明确它的得失利弊。

荒野

荒野是人类用来打造文明这一产品的原材料。

荒野从来不是单一、均衡的原材料。它极其多样,因此生产出的人造制品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成品之间的差异就是人们所说的各种文化。异彩纷呈的世界文化反映出生成这些文化的荒野同样是多姿多彩的。

有史以来,人类首次面临两种迫切的变化。其一,荒野即将从地球上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消失;其二,现代交通和工业文明将带来世界范围的文化融合。二者无法避免,或许也不应避免。然而问题是,我们对即将发生的变化能否进行些许改变’从而保留某些即将逝去的价值?

对于正在挥汗劳作的人们来说,铁砧上的原料就是等待被征服的对手。同样,对于拓荒者而言,荒野就是他们的对手。

然而,对于休息之余能够暂时用哲学家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劳动者来说,这待加工的原料给劳动者的生命赋予了内涵和意义,因此也值得他爱戴和珍视。所以,这完全是个祈求:请将最后残存的荒野像博物馆展品一样保存下来吧总有一天,那些希望感受或研究自身文化传统根源的人,会从残存的荒野中得到启迪。

残存的荒野

最初的美国是在形色各异的荒野上被开拓出来的,但如今这些荒野大多已经消失。而实际规划中想保留的残存荒野,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程度上都必然与从前迥异。

如今再没有谁能看到长着高草的大草原,尽管那草原的花海曾轻抚过拓荒者的马镫。如果还能在周边找到四十英亩大的方块地,让草原植被作为物种在那儿保留下来,我们就知足了。这类植物曾多达上百种,许多都秀美艳丽,还有的着实美艳绝伦。只可惜这里的土地所有者对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一无所知。

矮草平原倒还保留了一些。卡比萨!德!瓦加曾在矮草平原上从野牛肚皮下远眺地平线,如今草原虽然遭到牛羊的啃食和旱田耕作的破坏,但仍在各地残留了上万英亩的矮草平原。如果可以在州议会大厦墙上为1849年到加州淘金的人树碑立传的话,那么几个大草原保护区是否也该为淘金者大举迁徙的历史留下纪念呢?

如今再也没有谁能看到大湖之州的原始松林、海岸平原的低洼林地或方圆辽阔的硬木林。现在,每种林地只要能残留几英亩作样本,我们就知足了。不过还有几片上千英亩、大小不等的枫树和铁杉林,还有规模相当的阿巴拉契亚山的硬木林、南方的硬木林泽和柏树林泽,以及阿迪龙达克山脉的云杉林。但是这些残余的荒野将来也难逃被乱砍滥伐的灾难’更难躲开观光道路建设所带来的破坏。

荒野萎缩最迅速的地方是海岸线一带。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日益增加的农舍和观光道路夺走了那里的原始生态。苏必利尔湖如今也在丧失五大湖区未被开发的最后一大片的湖岸线。再没哪种类型的荒野会比沿岸地区更具历史性,也没有哪种类型的荒野比沿岸地区更接近消失的边缘。

在落基山脉以东的所有北美地区,只有一处较广阔的地域作为野地保护区被正式保留下来,即位于明尼苏达州和安大略省的奎蒂科-苏必利尔公园。这个秀美壮丽的独木舟地区,河流湖泊纵横交错,大半位于加拿大。它的面积大小也是由加拿大说了算的。但最近它的完整性受到了两方面的威胁:一是由提供水上飞机服务的钓鱼度假区的迅速发展;二是关于管辖权的争论,即位于明尼苏达州的部分应该完全属于国家森林部门,还是部分归该州所有?整个地区都面临蓄水发电的危险。而令人惋惜的是原生态支持者之间的争议与失和,这可能导致权力最终落入那些“执鞭者,’之手。

在落基山脉纵贯的各州,数十处国家森林被保留为荒野,其面积从十万英亩到五十万英亩不等,并且禁止修建道路和旅馆,也不允许有其他不利于原生态保护的使用。国家公园也采纳了这一原则,但还没有明确划定保护界限。这些联邦属地都是荒野保护规划的重点,但这还达不到如使人信服的白纸黑字那般的可靠程度。当地新建旅游道路的需求,使野地东一块,西一块地被肢解。为了控制森林火灾,道路也不断延伸,最后逐渐形成公路。人们也会利用资源保护队闲置的营地修建新的,但往往是没有用处的道路。由于战争期间的木材短缺,不论合法与否,许多道路都被扩建成为军事要道。目前,许多山区正在大肆修建滑雪索道和旅馆,这些地区此前已被指定为荒野保护区一事早被人们抛在月脑后。

侵占荒野的最不厚道的手段之一就是控制食肉动物的数量。其做法是,为了保护大型猎物而除掉荒野里的狼和狮子。然后,大型猎物(通常是鹿或赤鹿〕迅速繁衍,几乎啃光所有的草木,这样就鼓励猎人去捕捉过剩的猎物。可是,现代猎人不愿到汽车无法到达的地方,因此修建通往捕猎区的公路便是必要之事了。野地不断被道路分割、蚕食’而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下去。

落基山脉的荒野地区涵盖多种生态林,从西南方的剌柏属到俄勒冈州“一望无际、绵延起伏的森林”。不过这个地方缺少荒地,或许是因为某种还不成熟的美学只把湖泊和松树定义为风景的缘故吧。

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仍然有广阔的处女地。

在那儿,无名者沿着无名之河徜徉,

陌生的山谷中,孤独面对难以预知的死亡。

这类未开垦并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能够而且也应该被保存下来,尽管许多地区不仅缺少经济价值,甚至还对经济起到了负面的影响。当然会有人提出,没必要为这一目标刻意制订规划,最后总会有足够的荒野留存下来。但是,近来的所有历史事实皆证明,这一想法堪称海市蜃楼,毫无实现的可能。就算野地能够保存下来,那么寄生在野地上的动物群呢?北美丛林驯鹿、几种大角羊、纯种的森林野牛、荒地灰熊、淡水海豹和鲸等很多动物目前已经面临灭绝的危险。如果失去了富有灵性的动物群,荒野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些社会组织和开发集团正在积极筹划极北荒地的工业化,涉及领域更广泛的发展计划也在运作之中。目前尚未出台针对极北荒野地区的保护措施,它尽管仍然广袤,但面积已经开始缩小。

没有人知道,加拿大和阿拉斯加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能抓住机会。然而任何想使荒野永久留存的努力,通常都会遭到拓荒者的嘲笑。

供休闲的荒野

数百年来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肉体博弈’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经济行为。当这种博弈形式消失后,作为人类的本能,我们用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形式将它保留了下来。

人和动物之间的自然格斗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如今这种搏斗表现在狩猎和钓鱼这些消遣活动中。

对于更加阳刚、更具原始意味的拓荒旅行与生存技能来说,公共荒野区域则是以消遣的形式将之永久保存下来的首要场所。

这些技能有的已普遍推广,具体内容在调整后已经适应美国的情况,但技能本身,例如打猎、钓鱼和徒步旅行等,则是世界相通的。

同类推荐
  • 邹韬奋作品集(1939)

    邹韬奋作品集(1939)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四十年半人马

    四十年半人马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1970年以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作者所思所感,或为乡情乡恋、思乡忆旧、亲情恋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作者40年散文创作从青涩少年的激情澎拜,经创作中的意识转折,再到自我散文风格确立的创作轨迹,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既有阳刚之气,且有温情如玉,恰如台湾当代文学评论家张瑞芬所言:“雄浑又忧郁,阳刚却唯美,结合了阴柔本体与对粗犷的向幕,如希腊神话中集阴阳二体于一身的半人马。”
  •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每日推荐一首优秀原创诗歌,也因此每年集成一本《新世纪诗典》,此为第四本。不以姿态、立场、资历、辈分取舍作品,只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评价标准,《新世纪诗典》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集体呈现,它记录时代的声音,展示国人的生存,传递诗人的情感。伊沙的编选不含门户之见,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大气象,他对每首诗所作的精彩点评加在一起也可看做是对中国当下诗坛所做的一次整体性观察和评价。
  • 我并不是在单恋,一切只待上帝安排:夏济安日记

    我并不是在单恋,一切只待上帝安排:夏济安日记

    本书一部非常出名的爱情日记。本书收录了从1946年1月1日至9月29日的日记,主要记录了夏济安29岁那年的一场苦恋。夏济安的这种苦,不是来自任何外界的阻挠,也不见苦恋对象的拒绝,几个月中,他没有任何行动,挣扎于表达与不表达之间,基本上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后来终于写了一封7000字的长信,很可能就把那女孩子吓住了,随即的拜访又不容人家慢慢适应,反而跟她吵一架。此后,又是漫长时日的自说自话,自我分析——见,还是不见?跟那女孩子却再也没见面。作者真实的情感经历足以给广大读者的带来极大的震撼。
  •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露易丝·格丽克摘得2020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她也是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文学大奖得主,享誉诗坛已久,作品首度引进。《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特别收录格丽克部分早期诗作,可一窥作者诗风变化。
热门推荐
  • 帮助孩子成长的30个创造发明故事

    帮助孩子成长的30个创造发明故事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性格爱好的形成过程。锤炼性格,培养爱好”是“帮助孩子成长系列”丛书的要旨,本书也禀承情商、智商并举的思路,从古今中外无数历险探谜中,精心翻译编写了30则故事,为方便读者阅读和讲述,特加注了拼音并配彩图。发明创造是人类利用自然规律,制造出前所未有的生产生活用具,改变人类生活方式,造福社会的壮举。《发明创造故事》再现了人类发明创造的艰辛,彰显了发明家们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告诉我们生活并非本来如此,社会是不断进步的,而这得益于无数发明者的智慧和奉献。
  • 梦网杀境

    梦网杀境

    说到“资优学生”,脑海中应该会立刻浮现一副画面:捧著书、眼神涣散、人际关系很差的学生。每学期成绩皆达到申请奖学金的资优学生古乐泯,T大心理学系大四学生,大略符合以上的描述,属于“宅男未达”的类型。双手捧着厚厚的教科书,黑框眼镜下的双眸随时警惕周遭来往的人,而他人际关系很差的主因,竟然是旺盛的“桃花运”?之所以拥有旺盛的桃花运,源自于他那张轮廓深邃的俊帅脸孔:浓眉大眼,红润双唇,勾魂双眸……
  • 眼中星河九万里

    眼中星河九万里

    在这个异世界里,她做了几百年的亡灵,今天终于再次苏醒。而这一次不同的是,多了一个会疼她宠她爱她的男人,多了一群会说会笑会闹的伙伴。她改变了自己,改变了身边的人,也改变了整个异世界。几乎是所有认识她的人,都会说一句——“蓝若萧?她是昧城王的夫人,更是我们的信仰。”且看她如何如何走上巅峰!
  • 无名剑鬼

    无名剑鬼

    初代剑鬼,一个配角的故事,他曾经出现在我的世界,虽然只有那寥寥几笔,但我还是想写下它,如烟花般短暂,却极度辉煌的一生。
  • 你似星夜满分甜

    你似星夜满分甜

    [甜宠1v1,无虐满分甜]传闻南城出名的富二代总裁江夜霸道嚣张,最恨被人炒作,曾让无数名媛女星铩羽而归丢尽颜面。某天,三线小明星黎沐星被曝和江总出入同一个酒店。同剧组演员纷纷嘲笑黎沐星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等着她被江总怒怼封杀。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黎沐星刚想开口否认和江夜的关系,江总却一把揽住她肩膀,霸道地亲了她一下,不耐烦道:“我和我老婆去酒店,管你们屁事儿!”......回家之后,黎沐星看着江夜,“我们还有两个月就离婚了。”江总昂着下巴怒气冲冲道:“还两个月呢,我亲我老婆怎么了?”遂,亲。
  • 新中国往事:外事见闻

    新中国往事:外事见闻

    本书收录了《外交部初建阶段散记》、《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等20余篇文章,完善了关于中美建交、中苏风云、中日邦交等新中国重大外交事件的历史记忆。
  • 浮生若梦魇时分

    浮生若梦魇时分

    “帝,世小姐好像是能力者。”公子寻舟表示淡定。“帝,世小姐好像是权族大小姐。”公子寻舟表示淡定,这样才能配的上他。“帝,世,权小姐好像是741的ONE。”公子寻舟表示骄傲,也不看看是谁的女人。“帝,权小姐,还是能力者管理局的局长。”公子寻舟白了属下一眼,“瞧你没见过世面的样!”“帝,权小姐好像有个前男友……”公子寻舟不淡定了,拿着刀灭情敌去了。本文略架空,切勿对号入座……
  •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本书的设定。本书的主角是无敌的,这一点是绝对的。首先,主角不会带着自己的叔叔们,还有一些兄弟们,为了赚钱,呲牙咧嘴的去烧杀抢夺。其次,主角来到新世界,不会像神一样什么都知道了,他也需要简单的了解。本书的一开始,也就是主角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结识一些以后会很重要的人物。主角去过的第一个地点,红色山峰,介绍的可能会详细一点,毕竟以后那里会是很重要的地方。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大约七八十章左右。接下来,才是主角建设山寨的过程,剧情才真正展开。等山寨的建设完成之后,空间会出现裂缝,主角才会去寻找他力量的来源。
  • 别太纠结,也别太不纠结

    别太纠结,也别太不纠结

    本书是一本让你迅速摆脱负面情绪、实现个人成长的必读书!我们的软肋,是看不透、舍不得、输不起、放不下。因此,常常迷失在找不到出口的迷宫,不断纠结。然而,真正有活力、健康的人,他们和自己的情绪充分融合在一起,从来不会担心一旦情绪失控会影响到生活。因为,他们懂得协调、驾驭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让情绪为自己服务。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适时整理心情,就是遗弃对我们处理事情不利的坏情绪。繁杂的社会常常会使我们每个人烦躁、不安、甚至抑郁,适当的时候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整理一下被散落了一地的零乱情绪,把不必要的丢掉,你会发现当处理好了心情,再去处理事情,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