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4200000002

第2章 科举的男人和言情的女人/《聊斋志异》

《聊斋》女子面目多生动,男子面目模糊。女子美而慧、用情深,且个个不同。仅以名字看,男子之名似乎随手拿来,而女子之名,大俗大雅,活色生香。

周作人有一段读书得来的闲话,说,“近来无事可为,重阅所收的清朝笔记,这一个月中间差不多检查了二十几种共四百余卷,结果才签出二百三十条,大约平均两卷里取一条的比例。但是更使我觉得奇怪的是,笔记的好材料,即是说根据我的常识与趣味的二重标准认为中选的,多不出于有名的文人学士的表述之中,却都在那些悃愊无华学究们的书里……”这两句结论,至少用在小说著作中间可以站得住的。《金瓶梅》据袁中道说,是一“绍兴老儒”作的。写《聊斋》的蒲松龄也不过是多年坐馆的教书先生,一位乡村学究,而且看上去“则恂恂然长者,听其言则讷讷如不出诸口”。

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没有从名士显宦手中出来,却是由这位淄川老儒笔下诞生,似乎奇怪,却是必然。为什么呢?周作人认为“中国文人学士各有他们的道统,或严肃的道学派或风流的才子派”,说他们“缺少温柔敦厚或淡泊宁静之趣”,这还没有说到根本,即使也写温柔敦厚淡泊宁静文字时,道学派也要打点自己的道学嘴脸,名士派也要端正自己的名士风度,才子派也要显摆自己的艳艳才情,因此先行被预定的嘴脸拘束住了。蒲松龄却只有一副平常嘴脸,所以能够平视人间,所以能够写出合乎人情物理的平正真切的文字。蒲松龄也有道统,也写入《聊斋》了,尤其是其中的“异史氏曰”出的道理。可那些似乎都是事后的伪装,小说的点缀,至少那些道学并没有真正支配故事的运行,真正贯彻的还是人间烟火气的世理人情。

名士们写男女故事不会有蒲松龄这样的热情和放松,才子们写男女故事不会有蒲松龄这样的冷静和从容。《聊斋》的故事很庞杂,但是就因为它的男女故事讲得那么好,那么动情动人,才会那么受到热爱和推崇。在没有刊刻本之前,以钞本传抄和周转流布得频繁和剧烈的文学著作,就我所知,只有《金瓶梅》《红楼梦》和《聊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们都讲男女故事。像《红楼梦》一样,《聊斋》也出现过有人愿以巨值购买的事,要出千金的是山东按察使喻成龙,不是流传甚响的王渔洋。

刑部尚书、文坛领袖王渔洋,确系《聊斋》最早的赏识者之一,蒲松龄在王渔洋的姑父毕际有家坐馆教书时,二人相识。王读到几篇《聊斋》手稿,大感兴趣,便要蒲每写成一篇,便寄给他看,不仅看,还加评点。书成后,王又写过题词:“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为《聊斋》手稿作序跋的,还有刑部侍郎高珩、翰林院检讨唐梦赉等高官。《聊斋》最全的钞本铸雪斋钞本出自乾隆十六年(1751年),最早最全的刻本青柯亭刻本却出自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出资者是浙江睦州的知州赵起杲。钞本收文四百八十八篇,其中有目缺文十四篇;刻本收文四百二十五篇,其中补足了钞本的五篇缺文。刻本与钞本之间没有直接关联。迄今最完全的版本是张友鹤校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会校、会注、会评本,共收录四百九十四篇,另有附录九篇。

五百余篇构成的《聊斋志异》,总计五十余万字,最长的故事不过四千字,最短者不过二十五字。后者见于《卷七》的《赤字》,记录“天上赤字如火”的异闻。这种无故事的短篇,在《聊斋》中亦占了三四成。讲故事的部分有写一夜梦境的《狐梦》,也有写百年一生的《贾奉雉》。故事人物包括僧、尼、道、贾、屠夫、木匠各色人等,最难忘的便是科举的男人和言情的女人。

蒲松龄十九岁便中了秀才,而且县试、府试、道试连取三个第一,功名似乎尽在手中了。孰料此后的举业,却屡战屡败,到七十一岁时才按惯例拔贡,县令赠匾慰问。蒲老秀才便作打油诗自嘲,诗曰“白首穷经志愿乖,惭烦大令为悬牌。老翁若复能昌后,应被儿孙易作柴”。几十年的科场历练,他自然熟则生痛熟则生憎,痛憎而生笑骂。《司文郎》中,盲和尚以鼻嗅文鉴定高下,不想欲呕之烂文都高中,再取主考官之文来嗅,竟“刺于鼻,棘于腹,膀胱所不能容,直自下部出矣”,“向壁大呕,下气如雷。众皆粲然”。《贾奉雉》篇,贾生屡试不中,戏于落榜卷子中取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居然高中榜首。《书痴》一篇,尤其值得说一说。郎生出自书香门第,积书盈屋,苦读不已。偶得古人窖藏败粟,以为验证了“书中自有千钟粟”;偶得镀金小车,以为验证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又从《汉书》发现剪纸美人,飘然而下,自述姓颜,名如玉,以为验证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不想,颜氏却点化他:“君所以不能腾达者,徒以读耳”,要他不读书,否则即走。郎生不读书,颜氏便授以棋琴术,又劝他外出交游,赢得倜傥之名,又与他生一子。终因郎生不肯散去性命一般的藏书,颜女士飘然遁迹。郎生因祸,藏书尽被焚烧,不想,次年却高中得官。故事生动而反讽,道理近乎玩笑,最打动人的还是飞来的美人。《聊斋》美人,不外女鬼、雌狐、花精、仙女、侠女以至鼠精、蜜蜂精,翩翩而来,翩翩而去,才貌双全,还精于持家理财,很完美的理想情人。

《西厢》的故事太稀罕了,所以千百年来被一叹再叹一写再写。古代的爱情,只在家庭之外,通常的只能向青楼妓院去发生。《聊斋》言情而神异,也是不得不如此。正因为是写飞来的爱情,所以笔墨极恣肆灵动,又因为尽是参照人间世态,所以虽是人鬼恋人狐恋,却逼真,有写实之魂。说到《聊斋》中第一动人的女子,大概都会想到婴宁。婴宁是人狐结合所生之女,在翠谷中被鬼母养大,天真烂漫,敢说敢笑,冰洁聪明。一出场,在踏春的郊野,便倾倒了王生子服。婴宁笑其呆,与侍女笑评“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手中梅花在地上,笑语自去。王生拾花归藏,念念不忘。再遇婴宁时,难免又是目不转睛。侍女向婴宁点评他“目灼灼,贼腔未改”。王生以枯花示意爱情,婴宁只说花,“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兄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王坦白是爱人,要夫妻之爱。婴宁问:“有以异乎?”王答:“夜共枕席耳。”婴宁俯思良久,说:“我不惯与生人睡。”婴宁归告母曰:“大哥欲我共寝。”王大窘,急目瞪之,婴宁微笑而止。王说:“此背人语。”婴宁道:“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亦常事,何讳之?”这些话亦洁亦谑亦智。婚后王生担心婴宁憨痴,“恐泄漏房中隐事;而女殊密秘,不肯道一语”。婴宁天生爱笑,张口笑,掩口亦笑,在自家笑,在婆家亦笑,平常笑,新婚礼上亦笑,“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又操女红绝伦,又一笑能解婆母之忧释女婢之罪。后因小惩邻家好色的家伙,婆母怨怪,便“正色,矢不复笑。故虽逼,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后来生子,还在怀抱中的小儿,也“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蒲松龄真是好手段,从一“笑”字上凭空撰出一篇好小说。

《聊斋》讲男女,但着力女子。女子面目多生动,男子多面目模糊,除负心汉、贪心者,好男子只有痴情一点可取。女子不仅多美而慧,用情深,且个个不同。仅以名字看,男子之名多通俗,似乎随手拿来,如《书痴》中的郎玉柱,《婴宁》中的王子服,《鸦头》中的王文,《惠芳》中的马二混,《小谢》中的陶望三,等等。而女子之名,用字并不奇巧,却大俗大雅,活色生香,如阮小谢、秋容、翩翩、花城、青娥、阿纤、阿绣,甚至封云娘、范十一娘、宦娘、庚娘等,都令人过目难忘。我疑心金庸《天龙八部》的阿紫之名即从《聊斋》取得。

《聊斋》写男女,性爱浓艳,情爱缠绵,不辞琐细,变幻万端,蒲松龄所依据尽是想象,似无道理,也应有来自亲身的体验。《聊斋文集》中有一奇文《陈淑卿小象题辞》,写陈淑卿“朱衍樱唇,原太冲之娇女;风飘柳絮,入安石之闺门”,用骈文记述了一段离乱中的爱情,延续亦有十年。有学者考证,这即是蒲翁自述,是其婚外一段姻缘,因忧惧于家庭、亲族、朋友,所以才隐约其辞。否则,这段爱情故事,尽可以散文写入《聊斋志异》。

《聊斋》是文言著作,又能吸收俗谚和白话口语,所以不辞生动。但毕竟用典颇多,需要一些注释读起来才好。

《聊斋》以文言而成就一文学杰作,白话运动时保守派竟没有搬用它来抵挡新派的攻击,甚是奇怪。周作人倒是从中习得古文,承认:“教我懂文言,并略知文言的趣味者,实在是这《聊斋》,并非什么经书或是古文读本。”关于《聊斋》的语言,王渔洋也钦服,说:“读其文,或探源左、国;或脱胎韩、柳,奄有众长,不名一格……至于蒲子,叹观止矣。”对小说比较外行的纪昀,虽对《聊斋》有可笑的微词,却也承认“留仙之才,余诚莫逮其万一”。《聊斋》出世便流行,仿者众多。《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号称要修正《聊斋》的著作;《子不语》是袁枚作,是才子书;追慕《聊斋》工于写女人,独有一本《女聊斋》编出来。都是等下一级,追赶不上。

圈点

文言教科书 看侦探情色小说可以学习西洋文,看“聊斋”可以学习文言文。周作人即是从《聊斋志异》学习文言文,对之感激不尽。聊斋展示了文言的趣味,延续了文言文的生命力,即如《桃花扇》延续了昆曲的生命力一般。

同类推荐
  • 汉口徽商

    汉口徽商

    刘富道:武汉市奓山人,汉阳一中高中毕业。湖北省作家协会前副主席、文学院院长、《长江》丛刊主编。著有小说集、散文集、文学散论集、电影剧作集、长篇传记文学多种。获全国奖作品有小说《眼镜》、《南湖月》,报告文学《人生的课题》,《天下第一街·武汉汉正街》获第四届湖北文学奖,二〇一二年武汉图书馆读者票选为十佳读物之一,《汉阳事件》全纪实文本获读书界热评,《汉口徽商》为中国作家协会二〇一四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我决定写一部《汉口徽商》,我觉得这是当务之急,是一项抢救性的工程,如果我现在不去做,等到将来什么人来做,困难就更大了。
  • 回回头看见爱

    回回头看见爱

    本书是我社“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亲情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感人的亲情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 仙山玉屑:崆峒历代诗词选(人文平凉)

    仙山玉屑:崆峒历代诗词选(人文平凉)

    “人文平凉”丛书一套5本(暂定名《平凉诗词》《崆峒诗词》《平凉游踪》《平凉掌故》《平凉金石》),编者姓名:茹坚、李世恩、魏柏树、李业辉等。前两册精选古代至民国历代诗人所写崆峒山及平凉其他地方的各类诗词曲赋,略作简注。第三册精选历代作者所写平凉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的游记。第四册精选有关掌故。第五册精选当地重要金石碑刻。本册为原计划中的第三种,暂定名为《陇上鸿踪——平凉名家游记选》。
  • 生如夏花:泰戈尔诗选

    生如夏花:泰戈尔诗选

    《生如夏花:泰戈尔诗选》收录了泰戈尔最具代表性的《飞鸟集》和《新月集》,并精选《故事诗集》《游思集》《吉檀迦利》《园丁集》《采果集》等作品的精华内容。这些诗歌语言清丽,意味隽永,将抒情和哲思完美结合,给人以无尽美感和启迪。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选配了与诗意相契合的精美图片,所配的图片能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译文清新隽永、韵味悠长,完美展现出原作的精神与气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洁尘电影随笔精选集(共4册)

    本套书是洁尘多年以来电影随笔的精选集,以电影为支撑点,用自己的才情、睿智和优美绝伦的文字,倾诉了对电影艺术、著名电影演员及导演的深深爱慕和眷恋,呈现出对人生、情感、审美等方面的独特而别致的思考与释读。其思想诡谲、表述鲜颖、感情率真;语言精致、考究,富有质感。本册分为4卷:随笔精选集《江湖论语》、华语电影《夏虫语冰》、英语电影《清冽之水》、日韩电影《颓灿之人》等其他语种电影……
热门推荐
  •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本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展述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在那已然褪色的画卷中,将纷乱交错,遥不可及的人与事呈现出来,虽然不尽详述,但也可从中追寻到历史曾经的蛛丝马迹,在未来的方向中偶尔回首过去的沧海桑田。
  • 傲世狱天决

    傲世狱天决

    他,一介修士,曾在群山之巅笑看天下浮沉,却因一次意外的任务,失其所有。他,大难不死,因命运安排,踏上了一条未知的路,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第一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释例

    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释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觉醒,破晓之光

    觉醒,破晓之光

    假使你身处绝望,是否会期盼一楼曙光照耀梦想。假使你无力前行,是否期待一双手伴着你风雨无阻。如果有一天,稚嫩的肩膀,被赋予使命,小小的梦是否愿意放手一搏。流过血的灵魂才会绽放最美的曙光。照耀着前方,坚定不移。握紧手中的梦想,直到希望之花完美绽放。
  • 蛊圣成就指南

    蛊圣成就指南

    弱受强食,从来都是世间常态但便是星星之火,亦能燎原便是星星,也要当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远古与上古的天灾使得修真界碎裂形成登天塔出生于最底层裂缝空间的穆焚璃因一场意外身中诅咒蛊从此踏上了修真道路身中诅咒蛊?万虫蚀骨之痛?没关系,披荆斩浪逆流而上成就蛊圣传奇一生。
  • 蔚蓝世界里的提督

    蔚蓝世界里的提督

    黄江带着舰娘游戏的图鉴来到了蔚蓝世界。这是一个召唤舰娘,争夺岛屿,发展势力的故事。舰R同人。
  • 虚创世界

    虚创世界

    拥有金手指的凡人,会如何发展自己的人生?是命中注定还是命随我定?当天戍发现自己胜券在握,星际大军环卫在侧,即将闪耀星海时,未知的一切开始在其眼前展露出真实世界的一角,所谓无敌,只是暂时的,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 重生小萌妻:老公,坏的很

    重生小萌妻:老公,坏的很

    “沈念,敢不敢来捉你老公的奸?”老公?她一个男生,哪来的老公?这个发信息的……
  • 我家魔尊傲娇又可爱

    我家魔尊傲娇又可爱

    她是二十三世纪天才神医,银针在手,阎王绕路走,有妙手回春之称。一夕穿越,成为神医谷大小姐。却不曾想,一朝错爱,新婚之夜被夫君毒害。重生后,画风截然不同。 之前不待见她的傲娇男对她穷追不舍,使尽浑身解数让她当他的王妃。 “王妃?姐没兴趣,下一个。” 某王危险的眯了眯眼眸:“没兴趣?” “你后院女人太多,斗不过,斗不过。” 某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本王后院只有你一个。” 某女想了想:“还是没兴趣。” “为何?”某王咬牙切齿的看着她。 “王妃听起来不够高大上。”某女认真的说道。 “那就当本尊的魔后。” “还是……” 某女看着面前眼眸都能喷出火来的男人,讪讪笑道:“有兴趣,有兴趣。” 某王满意的点头:“如此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