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300000023

第23章 作风方略——踏实谨慎是奥巴马行为作风的“标签”(3)

2000年,奥巴马曾有过一次失败的竞选经历,因为急于求成、低估竞争对手加上政治经验不成熟,奥巴马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这一次失败让他几乎一贫如洗。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下一次,奥巴马将目光对准了国会参议员这个职位。他的妻子觉得他现在的想法和决定几乎可以用“荒唐”来形容。的确,刚刚竞选国会众议员失败,元气尚未恢复,家境也不宽裕,如果奥巴马竞选再次失败的话,他们就可能不得不申请破产。但是,奥巴马并不这样想,他认为他从上次的失败当中获得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奥巴马打算再尝试一次。他向妻子米歇尔保证,先赢得初选,再赢得大选,然后写一本书,挣钱养家糊口。正是因为奥巴马的这次决定,扭转了他人生的“命盘”,他赢来了之后艰辛但意义重大的人生历程。

奥巴马的这次经历说明了:容忍失败,对于失败者来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容忍绝不是容许自己甘于失败,而是给予自己“东山再起”的时间,让你能够以更多的经验去探索成功之路。失败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成功者从不言败!制定超越自我的目标,就会有超越自我的作为,坦然面对挫折,坦然容忍失败。

2008年12月3日的《广元日报》,在醒目位置上登载了一篇《一位山东游客写给市委书记罗强的信》,其内容是批评广元市城区公交车、出租车服务质量差、水平低的问题。

在处理像这位山东游客的批评信问题上,通常的做法,要么是不当回事,因为只有当事人一方的言辞,未必是客观的,在没有留下录音、录像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当事的单位和个人也很难实事求是地接受,顶多就是找个理由说到“误会”上去;要么就是在党政机关内部传阅,或者在一定范围内的会议上轻描淡写地说一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类的话罢了。“家丑不外扬”,拿到当地党报上去发表,岂不是自毁广元市对外开放的光辉形象吗?这也有损市委书记的颜面啊!

其实,能纳百川的大海,才最具有令人惊羡的形象和颜面。人民群众的批评,就是对我们的信任、爱护、鞭策和希望。可是,有些领导干部,虽然一心想树立自身的完美形象,但心胸狭窄,气量狭小,对自己管辖的那“一亩三分地”容不得任何人说三道四的;虽然成天也把“欢迎批评”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但真要有批评意见来了,就心里老大不高兴,甚至还要罗织罪名打击报复,其结果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哪里还有什么开放形象?一个容不下一点儿批评意见的领导干部,怎么能够带领群众打造出一个敞开大门笑迎八方客人的城市来呢?相反,广元市委书记敢于把群众的批评信公开“晒”出来,充分表明了他勇于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充分表明了他执政为民的诚意;让世人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他对外开放的强烈意识、良好形象和光彩颜面。

由此可见:一个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来自于执政为民的诚心诚意,来自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负责,来自于对老百姓的尊重和敬畏,来自于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来自于无私无畏的坦荡胸怀。

珍惜选择的机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我依然会倾听你们的声音,尤其是我们之间存在分歧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我会真诚地邀请你们参与国家的重建,就像美国建国221年以来的历史那样——靠我们的双手把国家建设得更为强大。

——奥巴马

固执己见善于倾听正确意见

利用语言来进行交流,这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说是为了向听话人传递信息,而听则是为了准确地把握谈话者的意图、流露出的情绪、传递出来的信息,并促使对方继续说下去。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作为一个领导,如果经常忽视下属和群众的正确意见,固执己见,或者是偏信偏听,那就是做领导的大忌。

全国模范法官宋鱼水的同事说,宋鱼水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倾听。例如,有一位老作家和出版社因为稿酬问题告到法院,庭审中,他反复十来遍就一个问题进行论述,旁听席开始有人打起了瞌睡。担任审判长的宋鱼水却一直没有打断老作家的陈述。她神情专注,不时轻轻点头,目光一直没有离开正在发言的当事人。后来,这位老作家出人意料地对宋鱼水说:“这事发生以后,你是第一个完完整整听完我讲话的人,你对我的尊重让我信任你。我尊重法庭的意见。”于是,双方当场达成调解。

倾听是对人的理解和尊重。面对不同的意见,奥巴马的态度是:我依然会倾听你们的声音,尤其是我们之间存在分歧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我会真诚地邀请你们参与国家的重建,就像美国建国221年以来的历史那样——靠我们的双手把国家建设得更为强大。对于平常人来说,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有修养的体现。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耐心地倾听群众的意见则是一个最起码的基本功。而这种“功夫”是需要作为一种修养和能力来自觉维护和培养的。

郑板桥写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样的诗句,表明他心里装着百姓。这是一个有良知的封建官吏的聆听。焦裕禄叩开百姓柴门,孔繁森访贫问苦,悉心倾听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努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这是我们优秀领导干部乐于倾听群众意见的典范。

乐于倾听老百姓的故事,本身就表现出一种情为民所系的精神境界。

倾听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地了解情况,真正解决问题。因此,在倾听的时候,关键是要心里装着群众。如果对群众缺少应有的尊重,对群众的安危和冷暖漠不关心的话,先别说为群众解决难题,就是耐心地听完群众的说话也会变得很困难。管理学家麦克斯威尔博士指出:领导者要善于倾听,要有换位思考的同理心。好的领导者总是好的倾听者,只有先听,充分理解对象的情况,才能正确决策,合理地使用激励手段,达到影响追随者的目的。

那要怎样才能练好倾听这门“基本功”呢?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放下架子,转变作风。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应自觉做到“四个倾听”

1.倾听群众呼声

这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们要从群众的呼声中听出他们的所需、所想、所盼,听出真实的民意民情,听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以此来确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改进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2.倾听不同意见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怕就怕没有不同的意见产生,“死水一潭”。因此,领导干部们要允许有“杂音”的存在,要努力使自己管理的地方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要不怕听与自己不同的声音,不怕听批评自己的意见,不怕丢了官架子,要敢于承认工作中的失误。同时,还要注意畅通听的渠道。听的渠道很多,走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从不同的视角去评价。

3.倾听逆耳之言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发自内心的提示与批评是一种关心和爱护,同时也是一种难得的帮助。一个人如果长期听不到上级的逆耳之言,就要反省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果长期听不到同级的逆耳之言,就应反省自己的人际关系;如果长期听不到下级的逆耳之言,那就要反省自己的工作作风。千万不要被一片喝彩声所迷惑,而要检查逆耳之言这面“镜子”为什么对自己没起作用。

4.倾听背后议论

背后的议论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暂时没有听到是因为这些议论可能还没有传到你的耳朵里,但是,它们迟早总会传入自己耳朵里的。当这种议论传来的时候,我们领导干部不要急于辩解,重要的是用事实来澄清。要知道背后议论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背后议论不可怕,怕的是自己听了不能举一反三或偏听偏信;怕的是不以公开公正的实际行动来消除议论,而是压制。这样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就会激起众怒,就会引发消极怠工和打消下级的积极性。

齐威王听取邹忌谏言,下令奖赏进谏者,以至“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唐太宗李世民得一犯颜直谏的魏征,广开言路,虚心纳下,政治修明,慎始敬终,开创贞观盛世。这些都说明兼听的重要。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容人容言的雅量。不容人,难以与人团结合作;不容言,极易决策偏失。倾听来自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真切地感知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更广泛地察民情,知民意,听建言,才能耳聪目明,才能扬长补短,才能明得知失。

我们的领导如果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那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就能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掌握先机和主动,切实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反复自省,切实推行领导干部问责制

我们仍然有机会纠正最近的失误,这个失误使我们的原则和传统受到质疑。的确,对我们国家的地位和安全来说,纠正这个失误是必要的。为了恢复那种曾经使我国成为全世界的希望与自由的灯塔的价值观和判断力,我们需要在我国的领导地位方面改变态度和方向。

——奥巴马

纠正错误改变态度完善自己

从古至今,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注意随时省察自己的内心,以是克非,从而不断修正自己,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自省,最难做到的是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不留情面地解剖自己。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经常自省,遇到错误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同志曾把批评与自我批评比作“扫灰尘”、“照镜子”、“洗脸”,作为防止政治微生物侵蚀的有效方法。现在,有些同志不愿敞开思想讲真话,不如实反映情况甚至掩盖矛盾,根源就在于宗旨观念淡漠、个人利益至上。

很多时候,部分领导干部会因为意志的摇摆不定而犯下错误,避免犯这样的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经常自省。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需要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锻炼成长。如果游离于组织之外,不及时清洗思想上的灰尘,党性观念就会淡化,甚至犯错误。因此,每一个成熟的、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有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应该站在党性原则的高度,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斗争,不断增强党性觉悟。

我们在工作中无论取得多大成绩,总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经常反思自己工作中的问题,是对工作的促进,更是对个人成长进步的一种帮助。如果对自己的缺点不认真反思、对群众的意见置若罔闻,其结果是缺点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大。

奥巴马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仍然有机会纠正最近的失误,这个失误使我们的原则和传统受到质疑。的确,对我们国家的地位和安全来说,纠正这个失误是必要的。为了恢复那种曾经使我国成为全世界的希望与自由的灯塔的价值观和判断力,我们需要在我国的领导地位方面改变态度和方向。从这段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巴马纠正错误的决心。

《论语·子张》中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事实上,我们谁都免不了会犯错误,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对待错误。但是,在生活当中,我们很多人缺少一种及时纠正错误的决心和意识。有的人不能正确地认识错误和对待错误。因为喜欢讲面子,有了错误,也是遮遮掩掩,不做自我批评。列宁曾说过:“聪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错误,只是他们不犯重大错误同时能迅速纠正错误。”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犯错之后能否严肃地对待错误,并及时地改正错误。

楚文王曾经沉迷于打猎和女色,不理朝政。太保申借先王之命,要对楚文王施以鞭刑,在太保申的坚持下,楚文王被迫接受。楚文王伏在席子上,太保申把50根细荆条捆在一起,跪着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来,这样反复做了两次,以示行了鞭刑。文王不解说:“我既然同意接受鞭刑,那就索性真的打我一顿吧!”太保申却说:“我听说,对于君子,要使他们心里感到羞耻;对于小人,要让他们皮肉尝到疼痛。如果说让君子感到羞耻仍不能改正,那么让他尝到疼痛又有何用处?”楚文王听后深深自责,从此不再去打猎,也不再沉迷女色,奋发图强,不久就兼并了39个国家,扩大了楚国疆土。

文王因改过而成就了他的英名,也造就了楚国的盛况,然而有着西楚霸王之称的项羽却因为不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刚愎自用,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一次错误就是一次教训,改过自新,才能不断成熟起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索福克勒斯也说过:“一个人即使犯了错,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执,这种人并不失为聪明之人。”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错了依然坚持错误不肯承认,那样就会错上加错。许多人在犯了错时,心里总是不知所措,盘算着应否把事实隐瞒。殊不知,犯错也是工作经验,勇于承认,更是鞭策自己的方法之一,也是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良策。

居安思危,领导者要有危机意识

我们正身陷危机,现在大家都很清楚了。国家正在打仗,对抗一个广大的暴力和仇恨网络。我们的经济严重地衰弱,是部分人贪婪和不负责任的结果,也是因为我们集体失败,未能做出艰难的决定,为国家进入新纪元做好准备。很多家没有了,工作被裁了,企业倒闭了。我们的医疗费太贵,我们的学校有负于太多人,每天都有新证据显示,我们用能源的方法,令我们的敌人强大,又威胁我们的星球。

——奥巴马

居安思危忧患意识把握形势

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当中的,安与危,存与亡,治与乱,祸与福,得与失,成与败,等等,都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大家所熟知的“塞翁失马”的故事,用寓言的形式形象地阐述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哲理。生活中,随时都在上演着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的情节片段。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即使是处于安逸的环境,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要懂得“居安思危”。

早在《周易》中,就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之说。后来《左传》中也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唐朝魏征指出:“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他还比喻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因此,他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对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安于已有的成就,沉浸在已得的安乐幸福之中,而要放眼未来,想到未来的生活道路,未来要做的事业。对肩负重大责任的领导干部们来说,具有忧患意识则更加重要。

同类推荐
  • 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11月23日,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这一重要命题,明确了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方向。本书总结了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意义,细数了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具体阐述了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在要求、纪检机关专责监督作用、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巡视巡察监督网络的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的意义和方式方法等内容,对进一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 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立足中国智库发展现状,研析智库政策体系,结合中国改革创新对智库建设的实际需求,围绕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提出对策建议。
  • 云南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云南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云南省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响应中央的号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云南实际,设置若干课题,形成了课题成果。本书即是将其中部分较为优秀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以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 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本书的研究基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转型、全球化与国际“碳政治”博弈、城市化与城市碳管理展开。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全面转型的关键期,人口无序聚集、交通拥堵严重、资源能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房价居高不下、安全形势严峻等城市病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本书研究认为,大力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低碳城市,是将人类带出危机、步入可持续的健康幸福之路的唯一途径。同时指出,低碳城市建设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需要政府推动。
热门推荐
  • 顶级漂哥

    顶级漂哥

    下岗潮中的高考考生,进入中国最好的道口大学,一路漂泊,从北京漂泊至世界各地,再回到北京,漂泊中练就的各种生存本领,品味人生百味,亲历酸甜苦辣,一事无成,却成为顶级漂客,是为顶级漂哥。
  • 始于僵尸道长

    始于僵尸道长

    这里是英叔的影视融合世界,南有僵尸道长毛小方,北有驱魔龙族马家,茅山有灵幻先生九叔,散修一眉道长,奇幻豪侠敖天龙……
  •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强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世界的十字路口,国运兴衰牵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土耳其人的祖先来自中亚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最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仅仅经过三位开国苏丹的励精图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国”自立,在欧洲留下战无不胜的威名。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苏莱曼大帝陈兵维也纳城下——鼎盛时代的奥斯曼帝国,为欧亚大陆的政治地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随着世界现代的降临,奥斯曼帝国却落后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站上历史变革的潮头,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国、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与东方强权奥斯曼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奥斯曼军队再度围攻维也纳遭遇惨败;1821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爆发独立战争;同时期的埃及也自立门户。此后,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中东和非洲领土上陆续分裂出二十多个国家。其中很多国家迅速沦为英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最终,奥斯曼帝国本身也在“一战”战败后倾覆。六百年世界帝国的历史成了被人怀念、叹惋的过去,而现代土耳其以一个共和国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篇章。在土耳其的跌宕国运中,中国读者能找得到祖国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国际现状的根源。那段帝国时代是欧亚两洲,乃至整个世界近代不可磨灭、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
  • 穿越娇后很嚣张

    穿越娇后很嚣张

    重生一回,炮灰一次这辈子绝不走老路!皇帝要当名正言顺的媳妇要娶两情相悦的媳妇咬牙切齿:你那不是娶,是拐!愿木槿年华适逢花开执子之手余生度安好
  • 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

    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可爱系大佬

    可爱系大佬

    何景时第一次见阮绵,眼皮子一跳,觉得她真他妈可爱,柔软可欺,是个绵羊,可当他真的欺负了以后,猛地发现——靠,是大佬啊!可还能怎么办?心已沦陷,无处可逃。可爱系小绵羊大佬X看似辣鸡实则很强二世祖。
  • 总裁之狂野老公

    总裁之狂野老公

    ★“你可真够轻贱的,是不是只要有钱,任何人都可以碰你?”他邪魅轻狂,视女人如玩物。“即使你不爱我,也请你不要亵渎我的人格!”她接近他,本来只是一笔交易,可是到头来,她却附送了自己的感情。他眼神里充满鄙夷的看着她:“人格?像你这种即使一身名牌也遮掩不住廉价味道的女人,也会有人格?”☆“宝宝是谁的?”他找了她五年,她躲了他五年,再次相遇,她居然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反正跟你没关系。”她好不容易用五年的时间疗好了心灵的创口,不想一切再回到原点,否则五年前她的离开,就不再有任何意义。(⊙﹏⊙简介实在无能,凑活着吧)★推荐好友力作《我为魔狂》☆《天下夫君一般黑》☆《毒后九夫》☆《替欢小娇妻》☆《倾尽红颜为天下》☆
  • 我有一张沾沾卡

    我有一张沾沾卡

    灵气复苏,你有血脉无双,来来来,让我粘一下!什么,你有悟性盖世,来来来,让我粘一下!哎呀,大哥你福运冲天,实在是让人羡慕,来来来,让俺粘一下……ps:已完本《无上崛起》《随身英雄杀》皆是精品,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老猫出品,必属精品!书友企鹅群:80885001vip群:746814640
  • 山居格调

    山居格调

    本书是作者把自己从现实的机器上拆卸下来的人生状态的绝佳写照。作者选择北京怀柔一处被山水围绕、与快节奏生活隔绝的世外桃源作为闭关地点,隐居十余年。全书记述了作者在山中三年多的心情记录,春日赏花、冬夜听雪,在纯净、广袤的自然环境中工作、生活之感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