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0900000016

第16章 大司徒(1)

圆月孤悬,乌云在夜空中涌动。细碎的月光泄落在桥上,宛若一片白霜。

秋虫唧唧,树影摇曳,时而有游鱼跃出湖面,又有夜鸟惊飞。

他们当然不会如此轻易地放过我。他们并未跟我走上这浮桥,而他们的眼线或许就躲藏在我要去的湖心岛。我别无选择。若想逃脱他们的罗网,惟一的方式就是将自己隐藏于黑暗中。我只能从这浮桥返回到湖心岛。

我在幽密的树丛中蹑脚潜行,在我逃离这湖山之前,我要再去那无尽藏看看。

这荒寂和幽暗也使我变得更醒觉。我不会再从那浮桥重返风月楼,我也不能从那石桥直奔藏书楼。我的行囊和画卷仍留在藏书楼,韩熙载的诗轴也还在那藏书楼。那诗轴令我联想到无尽藏,秦蒻兰促使我来这无尽藏。我的搜寻为李家明那伙恶徒所打扰,而在我被缚之后,他们定然会在无尽藏穷搜一番。李家明将我交给樊若水,而樊若水居然放掉我!他在放我之前又有那样一番演戏,他们在无尽藏定是一无所获。

有亮光自夜雾和树影中透来,那正是无尽藏的所在。

我悄悄接近这琅琊台下的无尽藏,除去风摇树枝的响动,周遭并无异常的声息。那亮光来自一支尚未熄灭的松明火把。火把已无火苗,那燃过的一端依然有暗红的余烬。

火把周遭的枯草已被烧光,火苗蔓延至墙边一堆树叶。

我竭尽目力朝那边探看,就见那边屋门洞开,一扇木门已被踹倒。门楣上方也有一个黑洞,那刻有“无尽藏”大字的石板也被撬落在地。屋里也有微光透出,从这数丈开外的暗处,我隐约辨认出那个灯笼的形状。那灯笼就在无尽藏的正间,就在那门槛边。那是我从藏书楼带来的蜡纸灯笼。恶徒们来袭时我曾将它吹灭,而此刻它却在那边亮着。

我悄悄立直身子,又弯腰捡起一小石块。我运足气力扔出这石块。石块击中一扇木棂窗。

那边依然沉寂无声。我又抛去一石块,那边仍是无人出屋。那屋里或许并无暗伏。

我猫腰接近最外侧的窗边,又从窗棂破裂处朝里张望。

屋里空无一人。那蜡纸灯笼孤零零地亮着,照着那些被拆翻的货架、墙板和地砖。他们已翻遍每一个角落。他们显然是跟我来到此处,而我其实并不确定这里是否有秘藏。

或许那只是我的误断,那秘藏或许另有藏处。我的判断来自看诗轴时的一闪念,假如这只是错误的一闪念,那诗轴应有更可信的暗示。

地上有一堆柴草,那灯笼就在柴草边。进屋时我对这堆柴草视而不见,只当是那伙恶徒尚未点燃的篝火。在这样的秋季勿需烤火取暖。那么,他们是本欲烧掉这座无尽藏么?

这堆柴草就在我与灯笼之间。灯笼的微光映照出柴草的枝条,从我这边望过去,那些枝条和苇草正构成一种刚柔相济的造型,仿佛是一幅书法的笔墨和线条。行草墨法有燥湿之讲究,而这堆柴草也是燥湿相间。这树枝和枯草间有一根梅树枝,刀痕犹在,像是刚从树上斫来。

我忽然心念一闪。我虽已不敢轻信自己这种愚蠢的闪念,但我还是无法抵挡它的遽然而来。这一刻,这堆柴草使我忽想到韩公那诗轴。这柴草中有一根新斫的梅树枝,那诗轴中分明也有一个“梅”字。那诗轴中的焦墨和枯笔,也酷似这柴草散乱的枝条。

我强使自己摆脱这荒唐的臆想。这只不过是一堆柴草。这柴草只是看起来像书法,另一堆柴草看起来也会像书法,另一堆柴草或许有更多行草的枯笔和神韵。这堆柴草中有一截梅枝,这也只是碰巧有一截梅枝。即令没有这梅枝,或许也会有桃枝或柳枝。

这只是一堆柴草。一堆用来生火的柴草。我若点燃这堆柴草,这无尽藏就会燃起大火。一场大火定会将他们吸引到这里,而于我而言,这将是最好的掩护。

我拿树枝从灯笼里引火,又点燃这柴草。先是苇叶和松针被引燃,火焰旋即腾起,松油嗜火,这柴草堆立时爆出一片噼叭声。

火苗蹿跳,直冲上方的顶棚和梁檩。我又一次吹熄灯笼。一场大火足以照亮这片湖山。

就在我拎着灯笼迈出门槛时,忽见不远处的草丛中有个物件在闪光。

正是我那被击落的匕首。

我不会再从那浮桥重返风月楼,我也不能从那石桥直往藏书楼。无尽藏失火,他们倾刻间就会从那两座桥上奔来。与这湖心岛相连的有三座桥,另一座是廊桥。廊桥通向菜畦,那菜畦本是韩府的一片田园佳景,在这夜间却是最为僻静的去处。夜间的廊桥少有人走,这是我逃离湖山的最佳路径。

这木构的廊桥确是我最好的隐蔽。廊棚足以遮挡我的身影,即使迎面来人,我也能迅疾跃下桥面,而桥下的木桩都有交叉的支架,这些空隙足以让我藏身和挪动。

我猫腰跑过这长长的廊桥。在我身后的远处,无尽藏顷刻间已成一片火场。风催火势,火挟风威,黑烟漠漠,红焰腾腾。那烈焰穿透屋顶,无尽藏上空已是一片飘飞的火星。

那藏书楼底层的窗口依然有橘红色的亮光,顶层的阁楼也有光亮透出。

就在我接近藏书楼的篱墙时,我忽见地上有几个奇怪的脚印。

这是沿湖小路和篱墙之间的一段土路,土路已成泥路。泥地上有一行新落下的脚印,脚印的前端冲向藏书楼。脚印宽大沉实,像是男子的脚印。

藏书楼正门紧闭,侧门半掩。我走过荷塘边的砖路,又在柱廊地面上看见同样的泥脚印。

我再一次从侧门进入这藏书楼。

楼内阒然无声。女主人不在,也不见侍女的身影。我悄然溜进底层的客室。花架和兰花仍在,屋里并无翻动的迹象。女主人不在此处,那只小猫亦不知去向。

我移开花架和书橱,粉壁上不再有木门的轮廓。我蹲身细察,就见木门轮廓已被新涂的粉灰所遮掩。我学秦蒻兰那样在活门处拍击三下,小门便缓缓升起来。我从复壁的暗洞掏出背囊。画卷仍在。紫檀漆奁仍在。韩公的书轴也在。

我再次打开这书轴。这是我所熟悉的诗文和字体。河洛纹绢地,冰花纹锦镶,材质考究,装裱精工。这书轴似无任何异样。比丘尼的诗句。韩熙载的行草。笔意随性,气韵舒畅,如清风出袖,似行云流水。蓦然间,那意念再度闪现——

无尽藏留下的诗句……

无尽藏的柴草堆……

松枝与苇草,宛若行草书法的柴草堆……

柴草中的梅树枝……

新斫的梅枝……

归来笑拈梅花……

我凝神细看这个“梅”字——

这“梅”字的右上角有一个墨点。在我所临摹过的法帖中,不曾有任何一位大师为行草书“梅”字加点。右侧多出这一点,这“梅”字倒更像是行草的“树”字。倘若此字不在这诗句中,观者定然会将其当作“树”字,浅陋如我,也不会视其为“梅”字。

仿佛是书家无意中滴落的墨点,仿佛书家本意是欲写那“梅”字,这墨点却使“梅”字成了“树”字。

我慌忙打开行囊,那枚诗签还在。女道人送我的诗签。

诗签和诗轴上都是同样的诗句,二者书风迥然有别,“梅”字却都有这样一点,诗签上的这一点仿佛也是不慎滴落的墨点。

“梅”、“树”一体,“梅”字即“树”字。梅是一种树。梅即是树……

——梅树!

除却这个“梅”字,我再也看不出这诗轴有何异常之处。墨点就在这梅树的高处,像是一只欲栖欲离的雀鸟。

我呆呆地盯着这墨点,生怕它忽然间从这诗轴上飞走。

这是实实在在的墨点,是刻意写下的墨点。

有了这个发现,我在这里要做的惟余一件事:我要向秦蒻兰求证。

即使她对这“梅”字一无所知,至少她会给我以启示:韩熙载可曾有过与梅树相关的交待么?假如我要寻找一棵梅树,那棵梅树会是在哪里?

我自以为破解了这诗轴的奥秘,我要将其留在这复壁的暗洞中。我要拿走这烛台,以免这光亮招来那些恶徒。

就在我持烛离开这客室时,忽闻高处传来一声惨叫。那声音很遥远,似是从顶层传来。那分明是一个女人的惨叫声。我立时想到顶楼窗口的光亮,或许秦蒻兰正在那里。

我快步登上这逼仄的楼梯。这雕栏梯道并非直通二楼,梯道中间有一处转角。转角处又有一小方坛,从那里可以俯视厅堂的景物。我经过小方坛转身往上去,梯级的尽头却有一堵门。那道木门嵌在墙壁的凹处,望去像是一块无字的墓碑。

三年前这藏书楼并无这样一道门。那时我从此处折上另一层梯道,那梯道通向顶层的阁楼。那阁楼显然是韩熙载的密室,外人一概禁入,甚至不允许接近那最后一段梯级。

那时韩公带我走上最后一段梯道。他跟我说到周代的姜子牙,他说姜子牙也是琅琊人。他也说到汉代的张子房,他说他们退隐其实是为避祸。他说那祸因是姜子牙手绘的一卷秘谶图,张子房出道之初就得到了那卷图。(那时我尚未见过周文矩那幅《子牙垂钓图》,也难以想到那鱼篓图轴的寓意。那是一个古老的秘密。)

我跟韩公走上那最后一级阶梯,我手里拿着他送我的一册书,那是前朝道士杜光庭所撰的《录异记》。

“怪力乱神,虽圣人不语,经诰史册往往有之。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书你且要用心读,切不可轻易丢弃。”

我并未丢弃那册书,却也未曾用心读。那些奇闻异事虽是有趣,却总显得有些荒诞不经,也难以令我过目不忘。韩公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却不知此刻是否要用到那册书。那书留在家中的书橱里。

那时他带我走过最后一段梯道,便在阁楼的密室前止步。带我走到那密室门前,似乎已是优待和破例了。

“只管记着这地儿,你却万不可对外人言。”韩公忧心忡忡地望着我。

“连家父也不能说么?”

“是时候他自会对你说。”

我从未对父亲提及此事,父亲也从未对我说。危祸突如其来,父亲已不能对我说话了。

父亲只留给我这卷《夜宴图》。这图卷使我来到这藏书楼。秦蒻兰向我出示韩公留下的诗轴。我从诗轴上发现了这个异常的“梅”字。

通向阁楼的梯道已不复存在。我试着推开挡在面前这道门,这道墓碑似的木门。

木门沉缓地向一侧敞开。门后现出一条幽暗的甬道。甬道两边是一丈多高的书柜,书柜里是层层叠叠的插架,插架上尽是些纸张泛黄的卷轴,这些旋风装的书卷有着考究的木轴和牙签。书柜里也有一些新制的青布书函,书函中多为蝴蝶装的册页。我无心观赏这些精致的书轴和书函,只顾举着烛台往前走。我急匆匆穿过这窄狭的甬道,不想迎面是一个三岔口。两条甬道通往两个相反的方向,通向更为幽暗的深处。这是一些山岩般叠架的书柜,制式相同的楠木书柜。

我在这些书柜间左拐右走,像是一个迷路的梦游者。这些高大的书柜上并无标记,每一条甬道尽头都似有好几个分岔。这是为防窃书贼而设置的迷宫么?倘是如此,这迷障里恐也会有一些暗藏的机关,或是忽然弹出的抓钩,或是突然伸出的夹钳,或是偶然踩翻的活板。望着这些制式一律的书柜,我忽然感到很绝望。藏书楼主自然有自己的路径和步法,这样的书阵也必然是有序可循。我不能茫然乱走,不然就逃不出这迷阵,就只会一次次回到原地。

这时间又有尖叫声传来,这叫声听来更为切近。那女人就在顶层的阁楼。

这些高大的书柜气象森严,身陷其中,我无法看到这迷宫的全貌。惟有站在高处,才有望破解这迷阵。我惶然四顾,此处既无木梯,也无椅櫈。惟有脚蹬书柜的隔板,才有望站在高处。眼前这书柜里码着厚厚的雕版,这些雕版足可为我垫脚。我拉开柜门,腾开书柜的一格,先将这些雕版摞置在地,又踏着这些雕版向上攀爬,一只脚蹬在腾开的隔板上。我一手攀住柜顶,一手擎着烛火,我将身体紧贴书柜,就这样从高处俯视这书阵。

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我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书库。这书库静谧而幽深,无数个书柜分割出无数条走道,这是由无数个书柜和走道所构成的圆阵,这圆阵好似一个交缠回绕的蜂巢,又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梦境。这梦境由无数卷轴和册页所构成,这些琉璃卷轴闪烁着幽微的亮光,仿佛是书籍的主人在低语,这些卷轴上标记有著者的名字,我想这都是些死者的名字,他们的文字构成这梦境,而此刻他们就是做梦者。

这阔大的空间并无间壁和立柱,而穹顶惟有一个巨大的斗拱。斗拱承托着八角形的藻井天顶,那穹顶酷似一片无边无际的天幕,那天幕的彩画是夜空,那些星斗隐现出神秘的图形,那是河图和洛书的形象。我默默地仰望那星空,又见五颗明星划过彩绘的天幕,它们拖曳着闪亮的光束,它们仿佛正在坠地。那五星中最亮的一颗是岁星。

微风吹动尘埃,也吹动一只飞蛾的薄翅,我却看不见风口在何处。这圆形的空间为无数个书柜所充满,这些书柜都以不同的走向而排列,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多层同心圆,而在这同心圆的中央,有一个球形的水运浑天仪。那浑天仪已无水流,只是一个不能计时的摆设。

我忽然头皮发炸,胸中不觉怦怦直跳。那暗处有一双幽绿的眼睛,那双绿眼正在直盯着我。那是一条活蜥蜴!那蜥蜴足有五尺身长,它就攀附在浑天仪的球体上,仿佛是一条雕刻的飞龙。那蜥蜴正发出沉闷的嘎吱声。

藏书楼养蜥蜴是为绝鼠患,如此看来它或许不会攻击我。我小心地避开它的眼神,强使自己镇静下来,又将视线落在那书阵的圆心。

从那圆心往外看去,就见那些书柜的同心圆构成一种特别的秩序。自内至外共有六层圆圈,那些圆圈又为通向圆心的走道所分割。每两条走道之间,六层圆圈中被分割部分即构成一种图形。每一组图形均有六排书柜,有的整排一体相连,有的却在中部有间断,那间断处亦可容一人穿行。

这是我并不陌生的图阵。

——文王八卦图。

那藻井下方的浑天仪即是八卦的中央,那浑天仪就是太极之象。在那太极之象的外围,每一组卦象都由六排书柜所构成,每排书柜的断连即是卦象中的爻象。内三排是内卦,外三排是外卦,内外卦之间也有略宽的过道。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我不再晕头转向。我已堪破这书阵的玄机。我进门时初遇的那个三岔口只在这八卦的外围。凭我有限的《周易》知识,我立时就能判定这八卦迷宫中的方向。八卦对应着八门,这其中只有两个方位是“吉门”乾位是“开门”,艮位是“生门”。

我进来时经过的那道门就在西北方,西北方是八卦图阵乾位,乾位是“开门”。我从“开门”进来,就当从“生门”出去。

“开门”在西北,“生门”在东北。尽管这圆阵并无直角,我依然能确定“生门”所在的方位。

我跳下书柜,沿着最短的路径拐向“生门”所在的东北方。

眼前的六排书柜构成一个六爻卦象,内卦和外卦皆是一连二断的组合,这正是艮卦的卦象,可此处并无出口。

据此卦象,最上或最外的爻象不该有间断,最外围的这排书柜中间却有一道间隙。一道不易察觉的间隙,似是拼接不严所留的缝隙。然而,旁边的其他书柜却都是严格按卦爻规则设置,绝无这种例外的拼合。

同类推荐
  • 来自广东的特殊邮件

    来自广东的特殊邮件

    赵子威驾车时喜欢将CD的音响调到最高点。巨大的音响声撞击着整个车体,有一种强烈的颠簸感。赵子威驾驶的是一台宝马X5吉普车,车体的颜色和他的性格极为相近,跳跃式的红色。这是两年前他三十岁生日时做地产商的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他漫不经心地驾驶着车。车在夏威夷大酒店门前停了下来。身材标准的他剃着板寸,身着一款名牌休闲装,肩背一个布艺包,一看就属于那种没有阳光够,却非要接着阳光的大龄男孩。他下车后随手将车钥匙扔给了负责泊车的门童。“你好,赵哥。”
  • 民国演义(现代白话版·下册)

    民国演义(现代白话版·下册)

    《民国演义》是《历朝通俗演义》的民国部分,由蔡东藩、许廑父编著。该书前一百二十章由蔡东藩原著,后四十章由许廑父续写,共一百六十章。《民国演义》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华民国的历史,问世后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
  •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简·奥斯丁最富幽默情趣的作品之一,主要讲述的是生活在英国乡绅家庭中的艾利洛和梅莉爱两姐妹曲折复杂的恋爱结婚的故事。姐姐艾利洛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妹妹梅莉爱对爱情充满幻想,也因此两人面对爱情的时候,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小说通过这种“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引人深思。《理智与情感》与作者的另一名作《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曾多次被搬上大银幕。
  • City Woman②:杠上麻辣俏红娘

    City Woman②:杠上麻辣俏红娘

    妈呀!薄唇、白脸、细长阴狠的倒三角眼,他那张白面无常讨命脸不只会吓坏善良百姓,只怕连作恶多端的坏人也不敢轻易招惹他!偏偏她开车撞伤他,惹来这个甩不掉的麻烦。他提出打官司和充当打字员两条路让她选。家里没金山银山赔给他,她只好舍命赔小人,放着红娘正职不干,跑去接受他的使唤荼毒……她和他铁定八字犯冲才会相看两相厌,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让他们争吵不休。怪的是他们整天吵吵闹闹,感情却愈吵愈好。虽然他长得离英俊还有段距离,不过酷劲十足,依她家红娘簿的规矩将他的条件列一列,他就算不是极品也算得上是高档货了。既然有这么好的货色当然要留着自己用,俊男配美女没啥稀奇,美女配野兽才叫绝配!
热门推荐
  • 无名的裘德

    无名的裘德

    这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男主人公仅十一岁,父母双亡,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灵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进的宏志大愿。袭德的这番经历,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逐渐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 随便想写点东西

    随便想写点东西

    【排雷:日记、第一人称、生活、流水账】我想改变自己,就这么简单。
  • 甜宠八零,重生娇妻致富忙

    甜宠八零,重生娇妻致富忙

    上一世被继母和继妹害的惨死孤苦一生,重生回来却被不近女色的阮家大少盯上,“这是那个丫头做的绿豆糕?”阮景轩细细品尝。“是的轩少,她还会做蛋糕,牛舌酥,蜜三刀,奶油小饼干……”“统统给我包下来!只能让她给我一个人做!”“可是轩少,人家也是个大老板,这恐怕不太合适!”阮景轩蹙眉,总有合适的办法!“明天我就娶她,去通知她一声!”“……轩少,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那我自己去通知她!”大不了买个钻戒,买束花,再下个跪!于是阮景轩带着金店里所有钻戒,包了全城的花,跪倒在苏夏的石榴裙下……
  • 谋杀

    谋杀

    世间善恶都是对等且守恒的,波澜不惊的环境之下也会隐藏着你意想不到的恶行。情,仇,爱,恨,不过是罪恶爆发的火山口···09警厅连环杀人案,822恶劣藏尸案,东京樱花树的传说,等等一切说不尽的人性原罪,本书会在这里一一呈现。
  • 绝代风华七小姐

    绝代风华七小姐

    一位侍卫满脸焦急地从远处跑来,“王爷,王妃把皇贵妃打了。”某爷淡定的抬头“由她去。”侍卫抹汗,王爷,您的节操呢。又一日“王爷,王妃把宫里的御花园砸了。”“由她去。”侍卫再摸汗。“王爷,王爷,王妃”某爷淡定的说“又怎么了。”侍卫哭丧着脸“王爷,王妃跟着邻国太子游玩去了。”某爷怒了“那还不快走。”侍卫呆了:王爷,你不是不要我说嘛。
  • 我的绝色女皇

    我的绝色女皇

    别人家庭闹矛盾,争风吃醋,最多是自家鸡犬不宁,但是我家要闹矛盾,嘿嘿嘿……不好意思,那就是旷世之战!有人说我吃软饭,我想说你丫的有种吃个试试!QQ群588938214
  • 快穿之女神技能点满

    快穿之女神技能点满

    某万人迷大佬慕伊洛一朝被系统绑定,记忆零散,能力却强悍。于是乎,某大佬秉承自己的职业素养,开始了助力小仙女们的道路。偏偏还不忘游览各界山河,点亮技能。只是……谁能告诉她,里边的支线任务是什么鬼?好你个支线!是“真”支线呀!你个狗系统!有本事别跑!……某兔子在宿主的淫威下跑得飞快。与此同时,被某男缠住的慕伊洛:“小东西,能别打扰我不,我可是志向星辰大海的大佬!”……“好吧,这可是你自己送上门的,那就生生世世都别想跑了!”本文一对一,高甜来袭。
  • 异次元大玩家

    异次元大玩家

    旁白一:“神仙是什么?”旁白二:“神仙老厉害了,俯瞰众生,威能莫测!”楚歌:“不好意思,我不是修仙的。但我专打神仙,见一个打一个那种。”“.......”旁白三:“天意不可违,你居然敢对天,对神仙不敬?”楚歌:“我打的就是神仙!”旁白四:“就你也能打神仙?”楚歌:“区区神仙而已,天帝老儿我也虐他没商量!”“.......”PS:书名本身就是坑,二十万字左右会填。两年玄幻作者龄,可惜河蟹了。第一次写二次元,或许会有许多玄幻元素,谅解。
  • 九印决

    九印决

    青梅煮酒,举手投足间看破苍穹。沧海茫茫,红尘争香时却未猜透。夜来何妨?却有神伤。听南邙仙音三清,看牌匾写满仇怨。纨绔只为一时张狂,世间沉沉恶恶,且融与我一席置身。醉又何妨?震破四方!
  • 刘半农作品集(二)

    刘半农作品集(二)

    本文主要包括骂瞎了眼的文学史家、重印《何典》序、与顾颉刚先生论《静女》篇、致钱玄同、王芷章《腔调考原》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