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8800000004

第4章 孽缘(4)

我想我是看到我未曾谋面的爷爷的形象了。母亲到门角的扫把上折下一小截细枝递到父亲手上。父亲仔细地剔了牙。父亲有剔牙的习惯。所以他张口说话时没有村里男人们口中那种臭烘烘的气息。

父亲身上的洁净癖性总是给人一种乖张而又古怪的感觉。

直到正午,父亲都穿着一身洁净的旧军服,坐在村中广场上那根老木头上。脚边是最后一条没被裁制成我的裤子的旧军被,一条军被结结实实方方正正地捆扎好了。

章明玉老师已抄好了我的作文《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张贴到学校的墙上。父亲过去把那张墨汁淋漓的大纸揭下来,在太阳下晾干,叠好,收进他小小的被盖卷里。父亲背起了被盖卷,准备自己去投案时,工作组到了。

父亲背起背包,一身没有领章的旧军服,那情景并不像是生活失败要逃遁他乡,却像是在外功成归来一样。就在村中这个小小的、同时又显得空旷凄凉的广场上,我们村里的全体村民,也包括父亲在内,都曾目睹过村里的年轻人当兵复员回来,他们都是一身这样的装束,神气活现。不多久,这些退伍军人给安置了工作,又以同样的装束离开村子,比如贫协主席长手保仑的儿子王成。王成是他在部队上自己改的名字。这次他作为公安方面的成员和工作组一道回来了。

“听说,”他轻描淡写地说,“这里出了一点事情,我们来过问一下。”

他们的到来几乎吸引了全村子的人。

广场上几乎有了一种节日的气氛,要是人们不因为期待一件突然的事情产生一个明确的结果而显得过于拘谨的话。

我还记住了,工作组所有人都穿着旧军服。

那时候的军服,尤其是旧军服已是政治地位的象征。

父亲那身50年代的斜纹卡其军服引起了全体工作组成员的兴趣。他们的眼神是惊奇的、怜悯的,更像是想自己享有那旧军服。

舅舅下山来了。他的脸色愤怒而又慷慨。他拨拉开人丛,也把张着肥厚嘴唇想对他说点什么的姨父拨拉开去,可他只在那根老木头前看到了我。

“他们带他进去了。”我说。

“是啊,他们把雍宗带进章老师的房子了。”

有少数几个人同声说道。

现在,一堵人墙静静地面对着广场对面的小学校。小学校两头是教室,正中是老师的住房。每每来了工作组,议事都喜欢占用老师的房子,因为那里面有办公桌、椅子、水瓶,以及汉式的玻璃窗户,而且公家的人就是喜欢公家的房子。

人墙前面站着我和舅舅。

我们一点听不到屋里的声音。

人们无声无息地看到舅舅做出一副十分狰狞的样子走向那间房子。

头上一片晴朗无云的高远蓝天。

轻风徐徐,送来被烈日蒸烤出来的浓重的泥土的香气,又稠又腥的泥土香气。

现在,那个广场已经完全荒芜了。

鉴于色尔古村特别贫困的状况,政府有计划地安排了一部分住房迁移,顺河而下三百余里,到地形地貌几乎和这里相同的新地区重新开垦。那是解放前被一场瘟疫毁灭的村庄遗址。离开的大多是些在此地没有多少根基的外来户。1976年以后,留下的住房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变,新房都建到玛岗觉卡口子上的大河边上去了。在那里平坦的台地上开辟了新的耕地。大多数人家都有了汽车、拖拉机从事长途或短途运输。木头、牛皮、羊毛以及各种药材都是大宗可供运输的货源。新色尔古村的房子大多都高大气派,但不像老色尔古村那样紧凑。三十来户人家的房子散布在大河两岸,保持着明显的距离。这种距离成为村里家族与家族、家族内部彼此隔膜猜疑的物质表象。

母亲说,老色尔古村那么多破败的房子,原来因为人畜活动而踩得板结坚硬的土地长起了那么深的荒草:肥胖的荨麻,又壮又高的牛蒡,白天经过那里都有一种会遇到鬼魂的恐惧。

说到这些,母亲有一种解脱了梦魇的感觉。

我们家迁出的时间比较晚。

迁出来后,母亲说:“你阿爸的脾气也随和多了。”我和母亲在家门前交谈时,远处的地边上,移动着父亲瘦小的身影,他在修补栅栏。

我说我想去老色尔古村看看。

母亲说:“不,去帮你阿爸干点活路吧。他还是那样不晓得休息。以前穷,现在好了,你弟弟一趟汽车就能挣几百元钱,可他还是不肯休息。”

那天剩下的时间我一直帮父亲干活。

父亲还是那样沉默寡言,但他内心的阴郁较过去要舒缓多了。我还能修补篱栅,外表看去依然那么熟练。我尽量克制着我的笨拙,我掩饰得很好。父亲站在旁边端详着我,我感到他的眼光十分古老,里面包含着成千上百个年头,好多代祖先的目光,这些目光一齐注视自己的后代勤劬地修补自家地边上的栅栏。我的修补工作是把上年扦插的柳条中未发芽的那些拔出来,然后插进新砍的柳条,希望它们能在疏松的森林黑土上,在春风中发芽抽条。父亲雍宗把一根又一根的柳条递到我手上。这样简单的劳作使我身上,以及内心深处都升腾起一股热力。我还感到,有一些渺远沉重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到了我的手中。

后来,年老的父亲对成年的儿子说:“累了,休憩一阵再干吧。”

我躺下来,静听着正在返青的草地上一片窸窸窣窣的嫩草破土的声音。仰躺着,我能看到背后平缓的山坡、桦树洁白修长的树干和黑色的虬曲枝条,再后面是蓝天和轻淡的云彩。

还是父亲打破了沉默。

“你儿子长得很乖。”

“他是你孙子。”

“我喜欢他,你要带他回家来。”

“等他断了奶。”

“再生一个吧。”

“已经办了独生证了。”

“你能肯定他能有出息吗?”

“我要尽力。”

“我相信你会尽力的。我们家的人都是这样。”“你弟弟从外面带回来一部录像,录制的是美国一家人的事情。你写东西,能写写我们一家人吗?”

“我会试试的。”

转过头来,我看见父亲激动起来了,脸上有生气,眼里有了光彩:“我会给你讲清楚一些事情的。”

“你和舅舅怎么回事?”

“没什么事。反正你母亲那家人我都看不顺眼。你猜猜你舅舅最近干了件什么事情?他要把你妹妹说给她表哥!我倒不在乎是近亲。反正你妈和他姐姐不是同一个父亲。可他们一家人就守着那点地过日子,你姨父还是偷东摸西。那次他到庙子上去看你舅舅,就偷了一副马笼头,给人家逮住了。”父亲笑了,他说,“你想想,现在马笼头有什么用?谁家没有一两部带轮子的东西?你妹妹可不能嫁到那样的人家。”

父亲那天说了我这辈子听他说的最多的话。这使我心头升起一种十分温柔的凄楚感情。父亲已经老了。

父亲说他知道我的心情。他说我们兄弟能够养活他和母亲,等他们老了以后。他说前年有县上的干部来过,说要替他落实政策。一打听,落实以后每月给他发放十元钱的补贴。他说:“你们的钱来得真是时候哇。去你们妈的!”父亲又说:“以后我老了,不能动了,阿来你就每月给我那十块钱。”

“我不是要钱,你懂那意思吗?”

“我懂,父亲。”

说到这至关动人的地方,父亲又暴露出他乖戾的坏脾气。他的眼中又暴出阴冷的绿色火苗。

“她懂吗?你城里的老婆。”

于是,我又想起老色尔古村广场上那根已经朽腐了的老木头。

我又躺倒在地上,从背后端详我的生身父亲。这个不可过于亲近的古怪老头。他头发已经花白了,脊梁依然挺直,衣领上有一圈浅浅的汗垢。我想像着要是没有共产党没有解放,他当上头人会像我们的哪一个先人。他们曾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统治过老色尔古村,那个已经完全颓败的村庄。他若不是慷慨仗义,便一定刚愎残暴。依我的经验,身板瘦小的人,永远精力旺盛、性格顽强,一旦有权在手’就容易走上两个极端。

然后是我。

当然我不会由我这个曾经美丽而今依然十分善良的母亲生养。那么,我那出自名门望族的母亲又该是什么样子?

而现在,我却感到自己身下沃土的热力和春天里才有的那份松软。封冻的土地解冻的过程就是土壤疏松膨胀的过程。越过父亲的单薄坚实的肩膀,可以望见家里的寨楼里升起了淡淡的炊烟。我知道了,父亲对延续家族传统有自己的理解,而他无可奈何的深沉悲哀是我无法参与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那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家族与我毫无关系。我是这种黑土地和分布着这种土壤的更为广大的地区孕育出来的另一样东西。

我将很难忘记,也很难描写父亲描述那件事情时的面部表情。他吐字清晰,语意连贯,但他脸上的几条精瘦的肌肉不时抽动,就像有鬼怪在他腹腔里倒腾,而他眼中的迷茫神色肯定不只是因为陷入了并不久远的回忆。

村里人几乎都肯定父亲脑子有不对的地方。

而理解脑子不对的人必须自己的脑子也出一点问题。我发誓我宁愿自己的脑子出点问题。

父亲说,后来舅舅说,过去你救了我,现在我把你救了,你就不能再看不起我了。

“嘁!”好像在主席像上写字的是我,不是他们柯基家的人一样,好像不是我那身军装而是他把我救了一。”

那天,算算该是十八年前的那一天正午,父亲凛凛然走进我小学老师的那间有简单的办公桌椅的房间。这个房间里的椅子已被三个工作组员占据了。章老师为他们每人备了一碗水。父亲站着,章明玉老师也把一碗水放在他伸手就可以够到的窗台上。父亲从屋里这几个人的衣服上嗅到了常常在清洁的房间里出人,而且经常有多余的衣服替换的人身上才有的肥皂味道。久违的肥皂味道。

那几个人轮番地扫视父亲。

这种扫视唤醒了他身上的全部力量。同村的贫协主席长手保仑的儿子王成说:“怎么,被盖卷都打好了,准备逃跑?以前我们的上辈替你们当牛做马连逃跑都不敢。”

“你的上辈当娃子是替我的上辈。我替共产党打仗,我参军才十几岁……”

“你是不是想逃跑?”

父亲直截了当地回答:“是。我想逃到监狱里去。”这句话产生了特殊效果。工作组中那个上了点年纪的人皱着眉头,慢慢站起身来:“你当过兵是吗?”

“七年。”

“还负过伤呢。”章老师赶紧补充。

曾经是他的学生的王成,白了老师一眼,章老师就尴尬地退到一边去了。

“人家进了监狱想出来,你怎么想逃进监狱?”

父亲脸上是不屑解答的神情,然后又沉沉地叹息了一声。

那人也叹息了一声。

“坐下,我们谈谈那件事情。”

“你为什么在伟大统帅衬衣上乱涂乱抹?”

“主席老人家衣服上是你写字的地方?”

“我累了,想去监狱里休息。”

这时,章老师拿出了父亲原来授意我写的那篇东西。他们传看那篇文章时,父亲说:“那是假的。”

“是真的。”

斯丹巴舅舅也在这时冲进了这间屋子,他高举着双手,宽大的袍袖来回摆荡,而大张着的嘴巴却久久没有声响。他终于发出了声音说:“是我,是我。我是土匪,他是解放军。你们不要抓走他。他有妻子,有可怜的娃娃,他妻子是我妹妹。抓我走吧。”

王成威胁说:“哼,你们以为同时抓走两个就不可以吗?这些人显然事先串通好了!”

事情就是这样变得复杂了。

“是不是叫他们先回去?等我们慢慢调査。”

但王成勇敢地表示了反对意见。“不能放,必须先拘留起来。”

晚上,章老师被挤出了那间房子。他第一次正大光明地在他的相好那里过夜。自此,章老师和那女人的关系在村里人眼中有了合法性质。王成回了家。当夜他家的喜庆气氛和我家的悲凉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要我为舅舅和父亲到外公泽尕尔甲那里去卜上一卦。我去外公那里时,遇到章老师,他要我趁便取来舅舅家里那幅主席画像。

去外公那里要穿过一片麦地。麦浪翻沸时,辉映着星光,像一条恶龙腾挪时鳞片上险恶的光泽。

那天我想杀了外公。

屋里黑咕隆咚的。我听到外公坐在黑暗深处哭泣。

我点亮铜盏里的灯草。

外公盘腿坐在那里,张开没牙的嘴巴哭泣。枯干的躯体里大概已没有任何水分了,他哭着,但眼里没有一滴泪水掉落下来。

他说:“阿来,我没有我预想的那种死亡了。”

同类推荐
  • 一位美国人嫁与一位中国人的自述

    一位美国人嫁与一位中国人的自述

    本书是译述的纪实文学作品。是韬奋先生的师母自述的,是关于老师与师母的故事,每节后附有作者撰写的“译余闲谈”。
  • 今天应该快活

    今天应该快活

    汪曾祺先生作品语言风格淡雅质朴、清新脱俗,读之满口噙香,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拥有大量拥趸,读者遍布各个阶层。本书选取先生最具代表性、在微博微信豆瓣转载和评价最高、与现代人生活有相契之处、能给人以启示的文章,包括美食、闲情、草木、山水、怀乡、故人、戏曲等,共分此七大章节:至味满人间、闲逸偶然记、草木多情生、行吟在路上、乡梦未曾休、故人知我意、戏中有真趣。展现汪老先生的浪漫情怀、日常生活的雅趣与情致,及淡泊率真的人生态度,给读者以启迪,唤起美好生活的愿景,坦然面对纷纷扰扰,热爱生活,在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从容的、有情的、柔软的心。
  • 拆散的笔记本

    拆散的笔记本

    本书是作家洪烛的一部随笔作品集。书中所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流畅优美,再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读后使人有一种美的文学享受,非常值得一读。洪烛的这本随笔集,就像一本拆散的笔记簿,记录了生活、情感乃至艺术对作者的影响。那被风掀动的书页里蕴藏着个性化的思想。这些文字远离精雕细琢的“小美”,而向泥沙俱下的“大美”靠拢。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热门推荐
  • 中国式谋略

    中国式谋略

    真正的高手,不仅能摸到一副好牌,更重要的是能打赢一副烂牌!中国人不可不读的谋略故事,中国人不可不读的谋略常识。最系统的谋略教科书为你一一讲述:为什么,在同样面对不可预知的命运时,有的人能够青云直上事业有成,有的人却皓首穷生碌碌无为?为什么,有的人满腹诗书才华横溢却一生潦倒,有的人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却飞黄腾达?……《中国式谋略》让你成为中国式谋略高手。
  • 仙劫

    仙劫

    他天生废脉,备受宗门弟子歧视,却意外重生成了身怀五行灵脉的天才,从此逆天破命!修无上妙法,左拥右抱,携美纵横天下,成就一番逆天修仙霸业!
  • 政策执行冲突的制度分析

    政策执行冲突的制度分析

    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最直接、最重要、最经常的政治活动,是从根本上解决政策问题和实现政策方案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人类社会政策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和政策科学研究的渐趋成熟,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政策研究学者愈来愈重视对政策执行问题的探讨,尤其是美国约翰逊政府所发起的“伟大社会”改革政策项目的落空迫使人们对政策执行研究的高度关注。
  • 地域景观之迹

    地域景观之迹

    地域景观之迹本书编写精良、引人遐思,是一套开拓眼界、促人思索的好书。
  • 东柯三录

    东柯三录

    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完成了对整个鹿家一百多年的家族历史的叙述,以男人为主线,女人为支线,勾画出了一幅百年家族史。通过三个故事巧妙穿插,展现了不同时代人物的命运。以小及大,通过百年鹿家家族史折射出百年中国变迁史。
  • 魔山(下)

    魔山(下)

    时间是什么?是一个谜——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威力无比,是现象世界存在的一个条件,是一种运动,一种与物体的空间存在和运动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运动。那么,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没有时间,也没有运动?只管问吧!时间是空间的一种功能?抑或相反?抑或两者原本是一回事?这可走得太远了!时间在行动,具有活动性,能够“产生效果”。什么样的效果?变异!这时不再是那时,此地不再是彼地,因为在它们中间有了运动。然而,由于人们用来计量时间的运动又是循环往复的,自我封闭的,这样的运动和变异差不多同样可以称为静止不动;因为那时不断地在这时重现,彼地不断地在此地重现。
  • 狼

    伐木工人胡老三在一个严冬时节的深山邂逅一只小狼崽,并收留了这只失去家园的幼小生命。小狼崽的启蒙老师是伐木工胡老三的一只老黄狗,小狼向这只老黄狗学习放牧,学习与人交流……年迈的老黄狗死了后,这只还在成长的小狼便成了胡老三的生活助手,担负起老黄狗的工作——护家、照看羊群、狩猎……这只伴随着人成长的狼在主人的指令下,在山野间、平谷中奔跑、跳跃,完成主人交给它的任务。山野对只狼来说是那么安静,自由,它是羊群的护卫,又是主人的朋友。可是好景不长,随着禁牧令的实施,主人卖掉他所赖以为生的羊群背井离乡;这只狼随着主人流浪到了飘浮着各种人脸,只有欺诈、冷酷,只有暴力和奸笑的人类居住区。面对人类的欺凌,这只狼会适时用撕咬和恐吓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主人的利益。流浪在城市的主人花掉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用这只伴随多年的伙伴为自己换回了一顿饭。这只狼成了新主人的宠物,它被新主人囚禁在楼房里,每天只有咒骂与饥饿。为了活下去,城市的垃圾桶成了它主要光顾的场所,在这里它能见到被人类所遗弃的宠物,这些遗弃者成了这只狼的朋友。这只狼为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生存下去,它除了适应各种面孔外,还得似一块任人揉捏的橡皮泥,根据人们的需要改变着自己的个性。它讨好着人类但还是被新主人抛弃,目睹了新主人的种种诡计与堕落后,有一天,它再也没有回到这个仅能存身的家,它成了这个城市中一条流浪的狼,在月夜穿行于林立的高楼间;在垃圾场,这只狼为了给那些弱者主持着一个公平的觅食环境,用狼的强悍与凶残撕咬、搏杀……这只狼游走于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天它遇到了昔日的主人胡老三;已经瘫痪的主人完全丧失了乞食的能力。与旧主人的重逢再次勾起了这只狼心中巨大的温情,它为主人寻食,陪主人乞讨,把体温献给主人取暖。“一只狼照顾一个乞丐”引起了市民的关注。有人从这只狼身上看到了挣钱的商机,为了钱,人类再次把一条出卖它的绳子拴在了这只狼的脖子上。在暴力的威胁下,它按照人的意志表演,为取悦着无聊的人类,用尊严换来金钱与掌声的同时,这只狼从此对人类充满了仇恨,记忆中的森林在呼唤它。在一个月夜,这只狼逃出了这个热爱它的城市,它向着月亮升起的地方奔跑,它来到了原野。野性在它体内膨胀,它靠着不屈的意志,历经生死穿越千里,终于回到了狼群……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之前传。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12年至1916年新文化思潮汹涌澎湃的壮丽景观,客观再现20世纪初中国文化进程的巨大蜕变。时值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严复、谭嗣同、黄遵宪、柳亚子、苏曼殊、章士钊等传统文人开始思考救国之道并努力付诸实践。他们仓促而毅然地登上历史舞台,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己任,自觉地自我启蒙,传播新学,通过文化进行救亡图存,表现出“民族之正气”以及文化生命的巨大魅力。在这个文以载道的传统国家,在史无前例的时代巨变中,传统文人遭遇各种困境、苦闷与彷徨,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与突围。他们在精神和思想领域奋力跋涉,以文字为武器,在实现相当文化和文学成就的同时,也希图借此找到一条走出晚清桎梏的文化转型之路,完成自身的涅槃。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千岛世界

    千岛世界

    当一道诡异白光笼罩地球十数秒,赤道点,太平洋往上80公里处的电离层出现一道碎片光门后,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 穿越全职法师之逆天

    穿越全职法师之逆天

    喧嚣的城市,纵横错杂的街道和座座屹立着的摩天大楼,构成城市的血管与骨骼。大楼上,店铺口的各色各样的广告,招牌再添加上几笔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