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8800000012

第12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11)

有些时候,我们会对万物感到厌烦,其中有些是往往会带给我们宁静感觉的事物。乏味的事物显然令我们感到厌烦,宁静的事物之所以令我们厌烦,是因为得到这些事物时产生的令人厌烦的思想。灵魂的沮丧超越了所有焦虑,所有痛苦;我相信这样的沮丧只有逃避人类痛苦和焦虑的人才能知晓,而且这些人手段高明,避免产生单调与乏味的感觉。如此一来,他们便沦为某种存在,穿上盔甲抵御这个世界,也就无怪在某些时刻,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这整套盔甲应该会突然让他们感到苦恼,而生活也变成了另外一种焦虑,一种无法承受的痛苦。

我就处于这样一个时刻,我写下这些文字,仿佛是在证明我此刻至少还活着。一整天我都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工作,用在梦境中做事的方式来做我的算术题,麻木地从左写到右。一整天我都感到生活把它的重压都加在了我的眼睛上,抵触着我的太阳穴——睡意从眼睛中萌生,压力从太阳穴内传出,对这一切的意识积聚在我的胃里,恶心,消沉。

活下去,如同一个形而上学式的错误,一个无所作为的失误,打击着我。在这一天,我拒绝观察,从而找出什么事物能令我分心,什么事物可以在此刻正在被记录之际,倒满我那毫无所求的自我这个空杯子。在这一天,我拒绝观察,肩膀向前佝偻着,根本不在乎阳光有没有照射到我主观印象里的那条悲伤的街道上,在这条荒芜的街道上,人们制造出的各种声音在来回飘荡。我不在乎任何事,我的胸膛疼痛难耐。我停止工作,并不感觉这是在妥协。我看着这沾满污垢的白色吸墨纸,把边角固定住,在这张桌面倾斜的高龄桌子上摊开,检查那些被划掉的在精神集中和涣散之际写下的文字。我的签名各有不同,颠三倒四,前后错乱。这里有几个数字,那里有几个数字,到处都是。上面还有一些混乱的草图,是我在出神之际胡乱画下。我看着这些,仿佛我从没见过吸墨纸似的,就好像一个神魂颠倒的土包子看到了新奇事物一样,这个时候,我的整个大脑则无所事事地躺在控制视觉的大脑中央之后。

我感觉到内心更加疲惫不堪了,这早已超出了我的负荷。我无所求,无所好,无处可逃。

我没有过去和未来

我永远生活在现在,不了解未来,也不再拥有过去。未来以各种可能性将我压抑,过去以虚无的现实将我压抑。我既无企盼亦不怀旧。既然已知此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往往非我所愿——未来的生活除了不同于我的假设和期望,甚至身外之事通过我的意志发生,我还能对之做出什么样的假设?过去没有一件事情能唤起我重复一次的徒劳幻想。我不过是我自己的残余或幻影。我的过去是我未能实现的一切。我甚至丝毫不怀念回到过去的感觉,因为感觉存在于当前时刻——时刻一过,就像书本翻过一页,纵使故事仍在继续,但内容已完全不同。

闹市树木的剪影,水落幽潭的轻声,修剪齐整的碧绿草坪——入夜前的公园:在这一刻,你就是我的整个宇宙,因为你将全部情感注入我的意识。我对生活的要求,不过是想感受到它的消逝,消逝在这些意料之外的黄昏,消逝在幽暗的街心花园里陌生孩童的嬉戏游玩声中。而上面,高高的树枝之外,群星复又将古老的苍穹点缀。

宁静的不安之夜

如果我们的生活就是永远站在窗前,如果我们可以永远呆在那里,像漂浮的烟和同一时刻的黄昏,永远将群山的曲线描画……如果我们可以永远呆在那里该多好!至少,在不可能的这一边,我们可以继续下去,不必动,不必用苍白的嘴玷污另一个世界!

看,天色渐渐暗下来……绝对的寂静令我满腔愤怒,将苦涩注入我呼吸的空气中。我心生痛楚……一缕烟袅袅升起,在远处消散……不安的单调令我不再想你……我们和世界,以及我们的奥秘,这一切是如此多余!

生活的样子

我们把生活想象成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对农夫而言,田地就是一切,就是他的帝国。对恺撒而言,他的帝国仍然太小,只是他的一块田地。渺小者拥有一个帝国,伟大者只有一块田地。我们真正拥有的只有我们的感觉;一切存在于感觉中,却不被他们感知,我们不得不以生活现实为基础。

这和所有一切都无关。

我做过很多梦,我已厌倦做梦,但并不厌倦梦。无人会厌倦梦,因为梦意味着遗忘,遗忘无关紧要;遗忘是清醒时无梦的睡眠。我在梦里将一切事情做了个遍。我也曾醒来,但那又如何?我曾多少次成为恺撒啊!而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又是何等的心胸狭窄!一个仁慈的海盗在放了恺撒一条生路后,恺撒下令搜寻这个海盗,然后处之以绞刑。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写下的遗愿里,将遗产留给一个曾试图行刺威灵顿a的普通罪犯。如此伟大的灵魂,并不比斜眼看人的邻家妇人好到哪里去。如此伟大的人,并不比另一个世界的厨子好到哪里去。我曾多次当过恺撒,并将在梦里继续当下去。

我曾多少次当过恺撒,但不是真正的恺撒。在梦里我才是真正的国王,这便是为何我从来都什么都不是。我的军队打了败战,但这场败仗空洞无物,没有伤亡。我的王旗并未倒下。我的梦从未走出过军队,我的王旗从未出现在我梦中的视野里。在这里——道拉多雷斯大街上,我曾多少次当过恺撒。成为恺撒的我活在我的想象里,而真正的恺撒早已作古。现实就是,道拉多雷斯大街早已不认识他们。

透过没有阳台的高窗,我将一个空火柴盒从窗台抛向楼下的街头。我坐在椅子上开始聆听。显然,犹如意味着什么,空火柴盒掉在街上发出的回响在向我透露着街头的荒寂。除了整个城市的声音,听不见其他声响。是的,在这漫长的周末,城市的声音——如此之多,如此之杂乱无章,各行其是。

从现实世界获取支持最完美反思的东西何其之少:午餐吃的晚一点,火柴用完了,亲手将空火柴盒投下窗外,未按时吃饭带来的身体不适,礼拜天象征好日子结束的落日,我在这个世界的渺小,以及所有形而上学的东西。

但是,我曾多少次成为恺撒!

培育仇恨

我像培育温室的花朵一样培育仇恨行为。我无法和生活保持一致,但我为生活感到骄傲。

两面性

一个聪明的主意,若是没有和愚蠢混在一起,是得不到普遍接受的。集体主义思想之所以愚蠢,就在于它是集体主义。不离开自己的边界,任何事物都无法进入集体主义领域——就像一种通行税——它包含了智识的大部分内容。

在青少年时期,我们具有两面性。我们过人的先天智力和缺乏经验的愚蠢共同存在,形成一种不那么出众的第二智力。而后,这两种智力联结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总是犯错误的原因——不是因为缺乏经验,而是因为两种智力没有联结起来。

如今,一个智力出众的人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放弃。

逊位的美学

遵守意味着服从,征服意味着使被征服者遵守。因此,每一次凯旋都是一种贬损。征服者不可避免地失去了所有美德,这些美德源自一种受挫的现状,而他没有受挫,却在战斗中获得凯旋。他感到满意,而只有那些顺从者——他们缺乏征服者的心态——才会感到满意。只有从未实现目标的人才去征服。只有永远气馁的人才是强者。最好的、最有王者风范的做法就是逊位。至高无上的帝国属于放弃他人和所有普通生活的帝王,因为王权的存续不会像大宗珠宝一样重压于他。

我们在追逐什么

有时候,我从账本上抬起眩晕的头(我的账本里记录着其他人的账目和我可称之为我自己缺失的人生),或许更多是由于伏案过久,而非那些账目和我的幻灭所致,我感到一种生理不适。我发现,生活令人不快,像一剂无效的药。当我稍有所感时,如果我真有意志力去做,我可以清晰地描绘出单调是多么容易被摆脱。

我们靠行动生活——根据欲望行事。我们中的那些不知道如何去追求的人——天才抑或乞丐——和无能摆脱不了关联。如果我充其量不过是个助理会计,我凭哪点去自称天才呢?当西萨里奥·韦尔德对医生宣布他是诗人西萨里奥·韦尔德,而非办公室职员韦尔德先生时,他用的不过是妄自尊大、散发着迂腐气味的措辞。他终究不过是可怜的办公室职员韦尔德先生。诗人诞生于死后,因为只有到那时他才会被当做一个诗人来欣赏。

行动是真正的智慧。我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人,但我不得不去追求,无论其对象是什么。成功只包含既定的成功,并不将潜在的成功纳入其中。任何一块土地都有可能被建宫殿,但在没建成之前,宫殿在哪里呢?

盲人向我的傲慢投来石子,乞丐将我的幻灭践踏。

“我需要你,只想梦见你。”他们用从未说出的诗句告诉心爱的女人——他们实际上不敢对她们说任何东西。这句“我需要你,只想梦见你”是我的一篇旧诗里的一行。我含笑将回忆记录下来,甚至未对微笑做任何评注。

我与世界同在

有许多灵魂,女人们总说她们爱着这样的灵魂,可当她们遇到这些灵魂之际却根本没能认出来。我便是这样的一个灵魂。她们永远无法认出这些灵魂,虽然她们与我们是旧识。我带着蔑视的态度,忍受着我那敏感的感觉。我拥有浪漫派诗人称颂的所有特质,而如果一个人缺乏这些特质,便会成为一位真正的浪漫主义诗人。我发现,我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被小说用各种情节描写成了主角,然而我的生活和灵魂的精髓绝无可能成为主角。

我不了解自己,我甚至是一个缺乏自我观念的人。在我的自我意识中,我就是一个流浪者。我内心中的大量财富在初相见时便已化为乌有。

唯一的悲剧并非是把我们自身设想为悲剧。我始终清楚地知道,我与这个世界同在。我从未清晰地感觉到,我需要与这个世界同在。这就是我始终不曾正常的原因所在。

采取行动,便是要静止不动。

一切问题都无可解决。问题之所以成其为问题,核心在于根本没有办法去化解问题。寻找事实,也就意味着这事实根本不存在。思考,就是不知道该如何行动。

有时候,我在河边的宫殿广场一待好几个小时,枉自沉思。我内心的急躁情绪一直在力图让我远离平和,而我的惰性又让我留在原地。肉体麻木,由此可见,风的沙沙声使得各种声音复苏,而感官享受亦需要得到召唤,在这样的呆滞状态下,我沉思着我那模糊的渴望永远欲壑难平,而我那不可能实现的欲望始终变化无常。我可以承受痛苦,而我的痛苦主要来源于此。我与我并不真正需要的事物擦身而过,我痛苦是因为这并非真正的痛苦。

那个码头,这个下午,还有那大海的气味,全都汇聚在我的焦虑之中。虚幻中的牧羊人手执长笛,而此时此刻,因为没有长笛而令我想起长笛,幻影牧羊人的长笛并不比我回想中的长笛更加甜蜜。这一刻,我内心中波澜不惊,河岸边遥远的田园风光令我哀伤不已……

自我意识

你有可能认为生活就像得了胃病,一个人的灵魂存在就好似肌肉酸疼。精神上荒芜一片,当这种感觉产生之际,身体里远处的潮水被搅动起来,精神在那里通过代理遭受痛苦。

有一天,如同诗人所说,拥有了意识,随之产生的痛苦便是疲乏,恶心以及那痛苦的渴望,这时候,我意识到了我自己。

暴风雨

黑暗的死寂如潮水般袭来。一辆马车在飞速疾驰,偶尔发出吱嘎吱嘎声,附近有一辆卡车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在不远处天空里发生之事传出的荒谬机械回响,掩盖了马车的声音。

毫无征兆地,磁光再一次向前迸发,忽隐忽现。我的心怦怦直跳,有些喘不过气来。高处的玻璃穹顶碎成大片。无情的大雨向地面泼洒,大地上的声音顿时被淹灭。(维斯奎兹先生)他那苍白的脸呈现出一种烂醉后出现的不自然的绿色。我看着他吃力地呼吸着,心里很清楚,我与他其实没什么不同。

梦使我迷醉

在做完各种梦之后,我睁大眼睛走到大街上去,而梦的光环和舒缓之感仍然将我笼罩。我惊于自己的自动症,它使我免于被人真正了解。我在过日常生活时,仍然可以与我精神世界的夫人携手共度。我的脚步与梦中复杂难解的设计保持着完美的协调。我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去,并未踟蹰不前,我准确地做出反应,我存在着。

然而,在这梦境里,我不必看路以避开车辆或迎面走来的行人,我不必和任何人说话或跨进眼前的门,接着,我像一叶纸舟,再一次漂向梦中的海洋。然后,我再次回到这渐渐退去的幻觉,它曾将我清晨的朦胧意识包裹,此刻正融入到蔬菜车驶过的声音里去。

那么,在混沌的生活之中,我的梦变成一幅不可思议的电影荧幕。我沿着幻想中的市区街道走去。并不存在的生命,以它的真实,用一道虚假记忆的白眼罩亲切地蒙上我的眼睛。我是一个航海家,在陌生的自我中航行。我战胜了一切不曾战胜的事物。我漫步在这种困倦里,朝着一切不可能勇往直前,恍若沐浴一抹清风。

每个人都有让他迷醉的事物。存在足以让我迷醉。我漫步下去,一直往前走。倘若到了上班时间,我像其他人一样出现在办公室。倘若不是上班时间,我像其他人一样去河边看风景。我并非与众不同。而在这之外,我暗暗地将群星撒遍我的天空,在那里创造我的无限。

解救幻灭

如今的人,除非有人在道德高度上是个矮子,智力水平又很低下,否则在陷入爱情里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带着浪漫之爱去爱人。好几个世纪以来,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浪漫之爱早已变得可遇而不可求。浪漫之爱可比作一套由灵魂或想象裁剪而成的套服,在人们恰巧出现之际,便被自认为套服合体的人穿在身上,由此,可把关于浪漫之爱的本质和发展都解释成无知。

然而每件衣服不可能永恒存在,都拥有一定的寿命;很快,理想这件衣裳磨损了,衣服下面的人体便暴露在外。

浪漫之爱因此便成了一条通往幻灭的路,除非人们从一开始便接受这幻灭,并一心要不停地改变理想,不停地在心灵的工场里缝制新的衣裳,以便能够不停地更新穿衣之人的外表。

我们爱过谁

我们从未爱过什么人。我们的所爱不过是某人在我们思想里的观念。我们爱的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即我们的自我。

这一点适用于爱的全部范围。在性爱中,我们通过另一个人的身体,寻找自己的愉悦。在非性爱中,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念,寻找自己的愉悦。手淫者或许是卑劣的,但事实上,从逻辑上说他是爱的完美表达者。他是唯一不会伪装和欺骗自己的人。

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靠不住的复合体,通过交流语言和打手势这类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多变的事物来表达。素昧平生的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认识彼此。两个人在说“我爱你”或双方都这么想、这么感觉时,各自有着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生活,甚至可能在全部抽象印象里有着不同的色彩或芳香,这种抽象印象构成了这个灵魂的活动。

同类推荐
  • 条约中的近代中国

    条约中的近代中国

    该书从对外关系史的角度,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为主线,讲述近现代历史。该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以“妥协”“崩溃”和“沉沦”命名。第一部分是康雍乾三朝与俄罗斯的外交史实,以《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为例。第二部分,以虎门销烟开始,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南京条约》为主线。第三部分包括了太平天国、《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义和团、以及清末新政等内容。
  • 幕后珍闻

    幕后珍闻

    当您在舞台前或者银幕上,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时候,本集报告文学想告诉您:幕后珍闻——《中国革命之歌》诞生记。
  • 美丽的家

    美丽的家

    居民丁:你找个焊工,把垃圾道都焊上!居民戊:让不让养鸽子,你们拿个准主意!居民己:我们楼上老摔碗,一天摔一个,摔得我妈都快神经了!居民庚:我他妈没工作,你丫得给我找个工作!居民辛:主任,你知道么,锅炉房里有人养一毛驴!大民可能根本没听见,只是陶醉在众星捧月的感觉之中,居然挥舞手臂,朝大家频频摇动,就像领袖迟缓而威严的动作,也像电视里时髦的总统竞选人。他真的醉了。传来了急促的小号声。
  •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李国文近年来文章的鲜明特色,广泛得到好评。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 没有人相信,我曾见过你

    没有人相信,我曾见过你

    我相信,一个不懂得享受独处的人永远都无法发光。也相信,一个只会望着自己脚尖走路的人终会被自己绊倒。每一个人,应该都是不止于一种形态的。内在的“我”渴望拯救外在的“我”,外在的“我”又在千辛万苦的寻找着内在的“我”。然而这样的过程是艰难的。跳出自己本身,也许才是寻找本身最好的途径。无可避免的,我们这一生会遭遇很多人,在不断的相遇中,去看到不同的存在形式,听到不同的声音,触摸到不同的心跳。有时候,你会惊讶的发现,在别人的眼睛里,你似乎更容易看到自己原本的模样。这,便是我为什么想要写下这本书的初衷。我不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只愿像个朋友一样和你们说说话。
热门推荐
  • 巴黎之悟

    巴黎之悟

    本书被称为巴黎版的《在路上》,为凯鲁亚克后期的作品。小说以半自传体的风格、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作者去巴黎和布列塔尼探寻家族历史的十日之旅。从蒙帕纳斯黑帮酒吧里风韵不存的法国女人到与作者同名的陌生法国“贵族”,旅程中的每个人每件事都令凯鲁亚克深深着迷,他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垮掉的一代”眼中最高境界的人生体验:“顿悟”。全书秉承了凯鲁亚克一贯的写作风格,用天马行空的联想和充满激情的笔触写出了独特的旅行感悟。
  • 百炼飞升录

    百炼飞升录

    秦凤鸣,本是一名山村普通少年,误食无名朱果,踏入修真路,以炼器起家,凭借制符天赋,只身闯荡荆棘密布的修仙界,本一切都顺利非常,但却是有一难料之事发生在了他身上……
  • 破风手

    破风手

    一瞬间,尖叫欢呼走到顶点的路有梦就不怕孤独赛场之上,天才辈出汗与泪水铸就荣耀的皇冠谁来摘得?莫回头鲜血灌溉的荆棘远方风景依旧,梦再难寻!
  • 莫负寒夏遇骄阳

    莫负寒夏遇骄阳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和他蓦然相逢,又淡淡转身。蓦然回首,她已消失在人群。一个不经意的遇见,牵动的是他平静许久的心。世间的重逢亦是蓄谋已久的相遇。没遇到他之前她从未想过原来世间还有如此完美的人。他清冷,高贵,冷漠如斯,疏离,但却对她不同,外人只知道他冷酷无情,对人毫不手软,却不知道他把仅有的温柔都给了她。那些藏在心底年少的秘密被戳破,一切过往随之浮现,她是否还有一如既往的去奔向他。飞蛾注定扑火,而她注定与他有着无法了断的缘分。从别后,忆相逢,用时光,去等待。
  • 御欲狱

    御欲狱

    在另一个世界的武林,在纷争中成长的少年。交流QQ群:11三076四708欢迎加群
  • 大唐新语

    大唐新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丹心射天狼

    丹心射天狼

    谁说“崖山之后无中华”?且看一群中华儿女如何守卫中华之魂。丑未必真丑,俊未必真俊。善未必真善,恶未必真恶。是未必真是,非未必真非。一个好看的元朝武侠故事写给你。
  • 青春永久,我们如初

    青春永久,我们如初

    “江明川,你喜欢下雪天吗?”我抬起头问江明川。“喜欢啊。”“为什么啊?”“笨蛋,当然是因为你喜欢,我才喜欢啊。”江明川轻轻的敲了一下小琴的脑袋。“哦。”小琴害羞的低下了头。在这寒冷的夜晚,因为有江明川在身边,她一点也不感觉到冷。“江明川,你背我。”小琴提高音量说道“不背,很重。”“你才重呢,你个子比我高这么多。”“那你追我啊,追到我就背你。”江明川笑着,向前面奔跑着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方可刊而行之,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是忠也。维忠与孝,此可以为劝者也。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其为惩创,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然而史册所载,其文古,其义深,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如欲使家喻而户晓,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清和月吉,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
  • 夜路

    夜路

    对于一位母亲,生活意味着一连串选择。坚持……放手……遗忘……原谅……你将选择哪一条道路?18年来,朱迪·法拉德把孩子们的需求置于她本人之上。她的双胞胎儿女米娅和扎克是一对乖巧而又快活的少年。当莱克茜迁入他们那个组织严密的小社区里,没人比裘德更欢迎她的到来。莱克茜曾是他人的养女,有着一段黑暗的过去。她很快成了米娅最好的朋友。接下来,扎克爱上了莱克茜,于是他们三人变得形影不离。为了让孩子们进入大学,远离危险,朱迪尽到了一切努力。这曾经轻而易举,直到高中的最后一年。她忽而手足无措。一切都不再安全;孩子们每每离开家中,她便为他们担心。一个夏日的夜晚,她的恐惧不幸成真。一个抉择将会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转瞬之间,法拉德家庭就要骨肉离散,莱克茜也会失去一切。随后的几年里,每个人都必须面对那一夜所导致的后果,要么找到遗忘之道……要么找到宽恕的勇气。作者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一个错综复杂,感人至深的故事,关于母性、个性、爱情、原谅,《夜路》都提出了深刻的问题。这是一部倾向光明而又令人心碎的小说,既能引起失去的巨大悲痛,又能激发希望的惊人力量。关于对家庭的渴望,关于人心的韧性,关于原谅所爱之人的勇气,克丽丝汀·汉娜尽她所能,讲述了一个难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