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78300000006

第6章 毛泽东家庭经济报告

“我从现在起开始还你老人家这笔欠了50年的债。一年还两千元,十年还清。”

他穿衣的标准只有两条:不露肉,不透风。

他年轻时曾与志同道合的同学约定“三不”:不谈金钱,不谈女人,不谈家庭琐事。

家庭总管李银桥如是说——

主席生前每月的工资,除去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外,所剩无几。50年代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时,主席月工资200元左右,江青月工资100多元。他家里的经济开支实行包干制,家庭工资收入统一由我掌管。主席认真吩咐我:“家里的支出要有计划,吃饭不许超支,衣服不经我允许不能做新的。”

我根据主席的家庭“财政”方针,列出计划。伙食、衣服、杂费及节余都有计划表。当时我给他家里的伙食标准是每天3元。主席看过计划,觉得这标准高了。我说:3元一天的伙食还包括待客在内,不能再低了。主席便不再多说,提笔批上“照办”二字。

主席说一不二。60年代困难时期,带领全国人民共渡难关,他曾7个月不沾肉味。1953年至1962年9年整,他没添过一件新衣服。

主席的亲朋故旧特多,家乡湖南也时有亲戚朋友来访。亲友们在北京的花销,回家的路费,所赠北京特产或者给他们送件衣服什么的,所有款项都在毛泽东的工资中开支,所以经济是很紧张的。就说1953年10月那次吧。主席家乡韶山的乡亲毛月秋一行三人上中南海做客。临行,主席叫我准备好礼物,他对乡亲们说:“我没有什么好的东西送给你们。送一点衣服和日用品,还有一点零用钱。”说完,叫我拿来礼品:每人一百块钱,一套新棉衣棉裤、内衣、鞋帽、蚊帐,另给年长的毛月秋老人送一件呢子大衣、一支钢笔、一副眼镜。事后,我对乡亲们说:“你们这次来北京,食宿和添置的几件衣服,都是主席自己掏的钱。他的钱并不多,这个月还用亏了。”乡亲们听了点点头,显得十分激动和不安。

为了节约开支,主席每个月都要抽空检查家里的收支账目,听我们报告各项费用,并一再叮嘱不能超支。尽管他生活十分节俭,尽管有“朝朝留客不得穷”的古话,但因为主席太慷慨,亲友太多,所以家庭“财政赤字”是免不了的。幸亏他有一笔相当可观的稿费。

同类推荐
  • 高莽(学术名家自述)

    高莽(学术名家自述)

    高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著名翻译家,为将俄苏文学介绍到中国可以说居功至伟,他翻译的作品曾经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他还是美术家,举办过画作展览;他也是编辑家,主编《世界文学》多年,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沟通做出重要贡献。本书中的一个个故事,如同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构成了高莽先生作为翻译家、美术家、编辑家的生命组图,其彰显的是学者毕生的执着追求与人生哲学。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百年前灵魂里有香气的女子,至今还令世人念念不忘,我们怀念的是什么?是她们穿着旗袍,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弄堂里,轻摇慢步地走进西方文明的舞池里翩跹,那样的绝代风华,那样的绰约美好……本书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16位女性,从她们的成长背景来展现她们一生的历程,她们或孤傲、或世俗、或强势、或柔弱、或欢喜、或悲悯,作者着力展现她们在其各自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希望能对当下女性读者有所启发。
  •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太太们

    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太太们

    张作霖,字雨亭。清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生于奉天海城县城西的北小洼村。他少年时学过木匠,当过货郎,卖过包子,学过兽医。青年时还当过土匪。投军到清军宋庆麾下,当戈什、升哨长,直至东三省巡阅使、保安总司令,北京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成为显赫一时的东北王。他戎马生涯的一生有功有过,颇为传奇。而他与六位太太的悲欢离合,以及帮助他成大业,更演绎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张作霖十六岁那年,当起了货郎。
热门推荐
  •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

    本书分析了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并力求从中为你挖掘出最多的经济学信息,探测到最多的经济学秘密!它将在最贴近你的生活小事中为你进行经济思维的超级解密;它将带你透过生活中的千姿百态,看经济学的力量有多么不可思议;它将传授给你与众不同的智慧,教你懂得如何抉择才更能让自己游刃有余!
  •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只用一册白菜价的笔记本,一网打尽生活中易遗漏的宝贵信息,一系列简单实用的笔记小技巧,帮你提高记录效率,发动头脑风暴,营造创作氛围,调整日常心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更有含金量。
  • 我有一个工业世界

    我有一个工业世界

    秦风烟派了一千万个半兽工人种田、伐木、挖矿.....工业世界的时间与现实世界比例为100:1,物品可以互通!(QQ群:856981971。欢迎来打我!略略略。)
  • 医碥

    医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戏精宿主日常作

    快穿之戏精宿主日常作

    当宴时末出现在系统空间的时候,她看到了自己也像书中的主角一样拥有金手指,身边美男环绕……然而,“啊,我怎么又做梦了?”“醒醒,有任务了!”桃白戳了戳宴时末。桃白,她的主线发布人,然鹅,你以为我就只有一个任务发布人吗?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事实截然相反,我还有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支线发布人桃萧,支线任务总是出人意料,花样层出不穷,偏偏……支线任务的奖励丰富,咳,不是我宴时末看中这些奖励,只是因为我是一个尽职的任务者,对的,没错!(嗯,不太会写简介,将就将就,本文1V1,至于宠不宠,看下去就知道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乱世红颜梦

    乱世红颜梦

    战国,一个血腥,绮丽,灿烂如罂粟的年代。拥有现代意识的女主,来到这样一个时代,成了各方势力游戏的对象。当生命都不能保有的时候,她要如何保持自我本心?强者如云的年代,不甘被随意摆弄的女主,踏上了独抗天下的不归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禅里禅外看人生

    禅里禅外看人生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忙碌,加上上进心强,功利价值挂帅,生活上的倒错(把追逐和占有当目标,把生活当手段)等等,致命焦虑和浮燥的情绪增加。本书旨在指引一个人成为一位有觉悟的人。通过自我的认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从而指引自我,从种种成见、偏见、敌意和偏执中解脱出来,体会自在和宽阔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更清醒、更有觉察力,更加积极地去生活、去理解人生。消解生活中的障碍和烦恼,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自由。
  • 一个管理的真实故事:共好

    一个管理的真实故事:共好

    共好就是大家拥有共通的价值观念,做有价值的事情;自律而有效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团队中相互鼓励,展现团队的力量;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本书主要介绍风靡美、日、台、港一流企业的“共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