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76200000001

第1章 写在前面

菲利普·G.阿尔特巴赫(Philip.G.Altbach,1941— )教授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美国比较高等教育专业研究开创人,曾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波士顿学院。现为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主任(Boston Colleg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波士顿学院莫兰讲座教授。阿尔特巴赫1962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历史专业,1966年获该校比较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的社会关系系完成博士后研究后,阿尔特巴赫成为助理副教授进入了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在麦迪逊分校工作期间,阿尔特巴赫延续了其博士时期的学术课题,继续研究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他远赴印度孟买,实地研究印度高等教育,并成为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India)顾问。

阿尔特巴赫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教育组织、管理和政策系执教近20年。在1985—1988年间担任系主任,并在1977—1994年间担任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同时还兼任信息和图书馆研究学院(1982—1994)和社会学系(1992—1994)的教授。在此期间,他先后访问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莫斯科大学、马来亚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或区域性名校,并担任诸多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组织的顾问,其中包括新加坡高等教育与发展地区协会顾问、洛克菲勒基金会第三世界出版物顾问、卡耐基教学促进会国际学术职业研究顾问等。1994年,阿尔特巴赫教授到波士顿学院的教育学院继续执教和研究。1995年,波士顿学院成立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阿尔特巴赫教授任中心主任。该中心以分析全球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提供全球最及时的高等教育信息为研究宗旨。十多年来,在阿尔特巴赫教授的主持下,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出版了很多颇具学术价值的著作,内容涉及学术职业、全球化和国际化、私立高等教育、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不平等等主题,其中多数涉及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该中心出版的杂志《国际高等教育》是迄今唯一以数种语言同时发行的国际高等教育刊物。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具有不同的国籍、教育和学术背景的专业学者,他们在阿尔特巴赫教授的带领和影响下,积极开拓,承担了多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等教育改革文件,某种程度上领导着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潮流,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阿尔特巴赫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著述丰硕,其学术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受好评。著有《美国社会的教科书》、《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比较高等教育面面观:教师、学生与改革文集》、《新兴工业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发展》、《从依赖到自治的亚洲大学》、《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百科全书》等。他所受托组织起草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文件《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被誉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趋势报告《学术革命追踪》,被翻译成《全球高等教育趋势:追踪学术革命轨迹》在中国出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阿尔特巴赫教授以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思想、宽广的视野、丰富的经历赢得了世界高等教育学术界的尊重。他的高等教育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成为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成为当今国际高等教育学领域知名专家,著作等身,享有盛誉。鉴于他的影响力,他曾被推举担任美国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学会(CIES)执行委员会和董事会委员(1978—1988)、美国教育研究学会(AERA)董事会董事(1968—1969)、美国《比较教育评论》(CER)主编(1978—1988)等,被“美国名人录”收录。1987年获国际教科文交流学会(ISECSI)授予的“国际教育优秀学者”称号。阿尔特巴赫教授名副其实地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师。

菲利普·G.阿尔特巴赫教授长期关注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早在进行博士后课题期间,他就将印度高等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了比较研究。阿尔特巴赫教授高等教育理论和思想在中国影响甚众。20世纪80年代以后,阿尔特巴赫教授越来越频繁地来到中国,了解发展状况和趋势,提出卓识远见,活跃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舞台,也与中国建立了深厚的学术感情。阿尔特巴赫教授熟悉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经常与我国高等教育学者进行坦诚而深入的交流,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而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界的良师益友,也赢得了我国高校和教育理论界的赞誉。作为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尔特巴赫教授撰写了大量的著作和论文,在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界拥有广泛的读者,迄今为止,已有近20种阿尔特巴赫教授撰写或主编的高等教育研究专著在我国被翻译成中文出版,还有50余篇论文被翻译成中文刊出。他自己也在《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和《比较教育研究》等中国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2008年3月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曾出版了“国内首套英文原版高等教育丛书”,正是阿尔特巴赫教授这位高等教育研究大师的部分杰作。而该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国际高等教育译丛”,也主要是阿尔特巴赫教授的著作。阿尔特巴赫教授的著作和论文被大量引进、介绍,集中体现出他在中国的强大影响力。目前,阿尔特巴赫教授受邀担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和中国海洋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

我与阿尔特巴赫教授的交往源于偶然的学术邂逅。2002年,阿尔特巴赫教授的博士生、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汪惠平女士来我校调研,她的选题正是中国私立大学的发展问题。根据博士论文的需要,汪博士在我校调研半个多月。我是分管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校领导,负责汪博士的全程接待和访谈安排。随着我校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展开,我们开始接触到阿尔特巴赫教授的论文,从中了解到他对私立(民办)高等教育的一些思想,很有相见恨晚的感觉。2006年,我主持第二届中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的准备工作,萌发邀请大师参会的想法。抱着试试的心理,我通过汪博士与阿尔特巴赫教授取得联系,得知他正好这一段时间在杭州讲学,同意出席会议,不过时间与会期有些差距。在这种难得的机遇面前,我果断地调整了会议时间,使之与阿尔特巴赫教授的时间安排一致。5月10日,阿尔特巴赫教授携夫人提前来学校考察,了解会议的安排和我校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相关情况,做演讲准备等,并就学校如何开展研究工作与我们做了交流。阿尔特巴赫教授平易近人、知识渊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月12日,第二届中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在浙江树人大学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民办(私立)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和代表130余人济济一堂,就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和发展交流经验和体会。当我以会议主持人的身份隆重介绍在主席台就座的阿尔特巴赫教授时,会场里发出了热烈而长久的掌声。第二届中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共举行3天,阿尔特巴赫教授和潘懋元、陶西平、蔡克勇、胡瑞文、张晋峰、邬大光、张应强、谢作栩、别敦荣等国内专家一起,登台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私立高等教育变革:导论”,演讲从私立高等教育变革的人口统计学分析切入,提出了变革的需求和要素,剖析变革的挑战和趋势,提出相关建议,博得大家一致好评。我也总算有机会当面聆听大师级的精彩演讲,深受启发和教育,对我后续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会后,我们把阿尔特巴赫教授的演讲稿整理发表,被人大书报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会议期间,阿尔特巴赫教授赠送给我一本他主编的原版书《私立高等教育:全球革命》(Private Highter Education:A Global Revolution)。2012年,我们在研读《私立高等教育:全球革命》一书时,感到许多文章对于我们的研究工作很有帮助,于是开始设想翻译这本著作。这一想法也得到了阿尔特巴赫教授的大力支持。于是我们从2012年3月开始组织翻译论著。同时,依托教育部名栏——浙江树人大学学报“民办高等教育专栏”,我们将一部分论文先期发表,引发社会关注。现在,在胡建伟、胡六月老师及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任明主任的支持下,这部专著的中文版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本书的另一位主编为丹尼尔·C.列维(Daniel C.Levy),美国奥尔巴尼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系统)教授,私立高等教育研究项目主管,也是阿尔特巴赫教授的友好搭档,多年来关注世界私立大学的发展,活跃在世界高等教育研究舞台上。他主要负责的私立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是世界性的私立大学跟踪研究的长期项目,对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发展机遇有指导和提升的作用,引发广大私立高等教育后发国家的关注。丹尼尔·C.列维教授为此还多次来我国访问讲学。2006年12月,丹尼尔·C.列维教授曾应邀来我校访问指导,就开展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问题,和我们一起交流和切磋。

《私立高等教育:全球革命》是一本论文集。与一般的论文集不同,本书是一批世界各国有志于私立大学研究的学者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共同撰写的论著。全书收录56篇论文,加上序言、引言、结语和项目介绍,差不多近60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1世纪初世界各国私立大学发展的现状、特征和主要问题。

本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地域广泛,覆盖面广。本书书名为Private Highter Education:A Global Revolution,通译为《私立高等教育:全球革命》。正如书名所标示的一样,本书内容涉及地域为“全球”五大洲相关国家和地区。从全书目录来看,全书分为六篇,除了第一篇为全球概况以外,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均占一篇。另外中东地区和美国各单列一篇。从私立大学发源最早的中欧,到当下私立大学实力最雄厚的美国;从私立大学发展最盛的日、韩等国,到蓬勃兴起充满活力的非洲各国,本书几乎都有涉及。国外私立大学发展历史悠久,制度相对健全,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中,学者非常希望了解和借鉴国外私立大学的发展和研究状况,但是这方面的资料实在稀少。偶尔看到一篇论文,也是“单打一”,不可能全覆盖。本书在地域上做到了“广而全”,从各个方面全面介绍世界私立大学发展现状、主要特征和经验教训,这是本人从事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十多年来所看到的第一本(可能还是唯一的一本)涉及如此广阔地区的私立大学研究学术专著。

第二,内容精练,文笔简洁。本书是一部论文集,出自世界各国30多位专家学者之手。诚然,每个作者都有自身的写作风格和习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是通览全书不难看出,专著的撰写经过了主编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内容非常精炼,论文不论长短,特点一目了然,具有较高的写作要求。内容的统一性和撰文风格的多样性,使人读时阅欲大发,乐趣大增,读而不疲。

本书的文笔十分简洁。56篇论文,翻译成中文不到15万字,平均每篇不到3000字,除了总括性的文章以外,绝大部分文章都在2000—3000字左右,语言高度凝练。尽管文字不多,但是文章的重点和亮点一目了然。读完一篇文章,对这个国家或地区私立大学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和趋势,基本上就能做到了然于胸。通读全书,对全球当下私立大学的发展状况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各国私立大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也能基本掌握。本书对开展相关研究大有益处,而且在论文写作方面无疑也可作为范文。

第三,视界国际性。阿尔特巴赫教授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研究地域辐射北美、拉美、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广阔区域。他注重从国际比较的角度透视教育问题,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全方位和多视角的对比,总结概括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展望高等教育国际化未来发展的一般趋势。在本书策划和编纂中,他善于将现状与历史和国情结合,善于将国与国之间的发展现状相比较,突现私立大学发展的历史性、地区性和本土性,形成了国际视野中的私立大学历史、现实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在挖掘世界各国私立大学发展背后的成因和相关因素中,揭示国际私立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为学术研究提供有充分依据和说服力的珍贵资料。

笔者在十多年对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民办(私立)大学发展的状况、速度、规模和质量,与民办大学所处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与民办大学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国情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与国家的宏观制度设计安排和政策进程密切相关[1]。我甚至觉得这是世界私立大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规律。通过学习阿尔特巴赫的著作,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欧洲私立大学的兴衰恢复、美国私立大学的持久强盛、印度私立大学的附属特性、非洲私立大学的后发优势等,无不体现私立大学的这一规律。当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研究阿尔特巴赫这样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崇高学术且长期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学者的专著,是非常有价值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1年,全国有民办普通高校698所,在校生505.07万人。民办高校已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1/3,在校生占24%左右。从比重来看,虽然不及韩国、日本那样占主导地位,但是也基本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私立大学在校生的比例。在办学层次方面,由于大量独立学院的加盟和兴办,目前本科已经占半数以上,2011年全国1100所本科院校,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已有400余所。2012年已有5所民办高校获得试办国家特殊需要人才培养项目硕士资格,至少具有象征性的办学层次突破。其他类型的民办高校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空间。相比世界高等教育,我国私立大学发展历史短、起步晚,虽然也有蓬勃发展的历史,但是由于多种复杂的因素造成发展进程的中断,甚至一度从高等教育舞台上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后开始了恢复办学的尝试,但是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私立大学一样,办学历史不长,起步层次较低,政策环境滞后,队伍建设缓慢,社会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欠缺,尽管工作努力,发展一直缓慢。直至1998年国家实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政策,实施高校扩招以后,民办高校才真正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在规模扩张方面形成了一个小高潮。但是世界私立大学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仅仅是需求的单方牵引,没有巩固的顶层设计、完善的扶持政策和良好的发展环境等社会条件的配套,民办高校是不可能进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心的。正因为如此,尽管民办高校在数量上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近几年来民办高校和学术界还是奔走呼喊,期待更为宽松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扶持。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介绍的国外经验值得借鉴,因此本书也值得许多主管部门的领导阅读参考。

民办高校的发展,环境和政策当然是一个因素,而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样教育资源配置还处在计划阶段的国家。但是,与任何事物一样,其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因素所制约。举办的动机、办学的理念、培养的定位、教学的组织、队伍的建设、机制的运用、管理的制度、文化的营造,如此等等,办学诸要素无不制约学校的发展和成长。民办高校的优势在于特色和创新。民办机制既是特色,也是优势。为什么同等环境和政策条件下,有的民办高校办得好,有的却办得不好甚至办不下去,我们只能从民办高校各自的内部因素中去寻找答案。与许多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专著相似,本书阐述较多的也是政策和环境问题,但是蕴含许多民办高校可以理解和借鉴的策略在内,比如,私立大学的机制优势、私立大学的办学特色、私立大学的专业选择和市场把握等,这些对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显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的部分论文已经在教育部名栏——《浙江树人大学学报》民办高等教育专栏中刊登,并全部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等教育》索引,获得许多读者好评。由此我有理由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我国民办高校的实践发展,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当然,由于本书涉及面广,信息量大,也是非常难得的研究资料。对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来说,参考价值更可预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可以看出,国家层面上已经确定了民办高校未来的发展地位。作为长期从事民办高校管理工作和理论研究的一员,我愿竭尽全力,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健康成长而耕耘。衷心祝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克艰攻难,快速成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

浙江树人大学校长 教育学博士 教授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

徐绪卿

2013年10月28日

同类推荐
  • 一八六七年日记

    一八六七年日记

    这是第一次用俄语出版保存下来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日记的全文:第一本和第三本日记是U.M.波舍曼斯卡娅翻译的,她准确再现了速记原稿的内容。第二本采用的是保存于俄罗斯国立文学艺术档案馆里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以下简称安.格.陀)本人的翻译稿。
  • 西海岸笔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西海岸笔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关于游历远方征途,追寻自由人生的书。美国西部,只有这个词与之完美契合,那就是——自由。那里是自由的乐土,是个人主义的天堂。
  • 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

    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

    杂书过眼,出入历史,故纸堆里有新问题。作者以一贯的平实,透着温和的笔触,细读晚近中国的第一手辑佚材料,其中思想的疑点一个个浮现出来。关于陈宝箴奉行新政的一段回忆,介绍美籍北大教授的一则胡适佚文,陈师曾自谓短篇小册的《中国绘画史》,储安平较少为人注意的《给弟弟们的信》,殷海光早年的逻辑实证主义译作,“李约瑟难题”的初期解释文献,毛泽东与厦门大学关系的传言,孙越生研究官僚政治的遗作,钱锺书回避周氏兄弟的掌故,陈寅恪诗在中大教授间的传抄本,范文澜的一封辩诬信,影响费孝通后半生的几个批示……
  • 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包括加缪戏剧作品和加缪论戏剧两部分。加缪戏剧作品中包括《卡利古拉》、《误会》、《戒严》、《正义者》、《阿斯图里亚斯起义》五部作品。《卡利古拉》是加缪对人类存在课题一次非常猛烈的撞击。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8:米南德喜剧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8:米南德喜剧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热门推荐
  • 兽夫的绝色专属

    兽夫的绝色专属

    南侨死了,享年,26岁。可南侨又没死,因为她活了,在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界,活了。呃,以一只美人鱼的身份,活了。没错,就是比人类更加稀有,更加罕见,甚至一度认为早已灭绝的美人鱼。于是,南侨几乎被迫享受着国宝级的待遇。在这里,有俊美绝涛的男兽人、有单纯善良的小精灵、有眼花缭乱的高科技、还有那个......一心一意,像个骑士一般守护着她的美男狐......南侨表示,幸福来得猝不及防。
  • 三万佛同根本神秘之印并法龙种上尊王佛法

    三万佛同根本神秘之印并法龙种上尊王佛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愿娶馒头郎

    愿娶馒头郎

    《愿娶馒头郎》(女尊天下系列)内容简介:被母王设计,连夜出逃,有些狼狈却也自负潇洒,只是这“走”的匆忙,她发现自己除了几两银子以外,就只剩下证明身份的玉佩、父妃送的一个手链和保命用的匕首一把,实在是有些凄惨…不过没钱就没钱吧,她到也不是很在乎,只是这肚子…唉,好饿,好饿…“卖馒头喽,卖馒头,又大又香的馒头哦…”粗大的四肢,异于常人的身材,过分粗犷的长相,低沉沙哑的声音…话说,这样的男人在女尊的世界里真的有些不太养眼,但是,他面前那白白的馒头,却真的很吸引人,连带着也让这个男人可爱了起来…只是,为何事情会发生的如此突然,他怎么就一声不响的嫁了人呢……关键字:女尊,男生子,古代。此文乃是有悲有喜的正剧文,有着轻松的基调,有着悲伤的加饰,有着俗气的误会,有着固执的坚毅,有着不和谐的矛盾,有着点点属于人性的阴暗,也有着虚幻而又被渴望着的爱情……这是水草想要表达的现实,却也想着能让大家看到更多的东西,文笔有限,体会无限,喜欢的朋友支持下,水草先在这里说声谢谢了……
  • 重生之逆天废材七小姐

    重生之逆天废材七小姐

    痛!这是她恢复意识之后的第一个感觉。
  • 心悦君兮君知否

    心悦君兮君知否

    舒念从小到大过得顺风顺水,无论是生活、学习、交际还是即将迎来的实习工作,她仿佛就像是上帝独有的宠儿。直到遇见邹寒屹。这个人刻薄、毒舌、不近人情,秉承着有机会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贬损她,打击她,奚落她的原则将她这么多年累积起来的优越感秒的连渣渣都不剩。但脱离工作身份以后,邹寒屹会莫名其妙收敛起尖酸刻薄的讨债老模样,有时候甚至会大发慈悲地赏一个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微笑给她。往往这个时候,舒念会被吓得毛骨悚然。她觉得,邹寒屹绝对是患上了人格分裂症的晚期患者。没救了。这是一场关于暗恋的故事。有些暗恋可以从尘埃中开出花,可有些,却只能无疾而终。
  • 恋爱晴花盛开

    恋爱晴花盛开

    她竟然重生了?“明明过的很好啊!我不想重生的。”“恋爱都没谈过!还好?”恋爱女神一脸鄙视。“不行,我要回去照顾孩子!”“你儿子都结婚了,还用你照顾?你还是好好找个伴照顾你自己吧!”恋爱女神吐槽。“什么!臭小子竟然结婚了?不行,我要回去!”“呵!走你!”恋爱女神一脸嫌弃推了一把她。很好,竟然重生了!那就好好相亲,好好谈恋爱?什么?请告诉她,为什么眼前这个男人总是和同时间她一起相亲,还总是坐在隔壁桌?他们算是同道中人?每次都是他们不换人,相亲对象换人,餐厅换。她要冷静一下了,她眨眨眼睛“学长?”“呵!都相亲那么多回了,记得我了?伍小晴学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