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40200000248

第248章 编织丰产神话

不一会儿,这个不大不小的村落里所有的壮年男丁都汇聚到了杨氏长老的家中,其中包括姓温小族的族公。两位族公分别坐在主位的两头,两侧的墙边密密麻麻站着几排人。

天依环视这支村庄劳动生产的主力,大部分人的年龄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也有少数四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个人都穿颜色单调的麻布衣服——不过有条件洗涮,衣物上的脏污和补丁比起贫民来说少一些。

作为物质条件尚可的、没有被兼并的自耕农,他们的脸庞仍然一片黢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使彼侪的肤色如此。一些人的脸庞带棱角,另外一些稍显圆润,不过总体上大家都不太有肉感。少数壮夫的脸上还有些疤痕,这些疤有些显而易见地是在干活时形成的,有些则属于刀疤,可能是同别人争斗后所留。

天依不知道这群农夫的面貌是近年来家庭支出增加、生活水平下降所致的,还是一直以来,中农的营养和劳动情况就是如此。总之,他们过的日子并不算特别好,至少没有到舒服的程度。她可以从这方面向农民们做工作。

“两位夫人方才到村里,同我介绍,说霸陵县有一家贷钱的,一年的利息在半分到一分半处,可贷的金额也不少。”杨长老向众人说,“倘若我们可以贷到这些钱,明年就无忧了。”

这话马上引起了一串议论。

“家公,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有人问他,“这贷钱哪有利息这么少的!那不是挣不到什么钱么?”

“彼等除了借这个贷以外,还借普通的贷,普通向人放的贷,利息就是二十分。”天依向他们解释。

“那也说不通。”有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同她辩说,“夫人,我们村的人也不是那种野老,有进城见过世面的。城里放贷的人,怎么放一种贷二十分,另一种贷一分呢?那借贷的人全跑去借一分贷,他纵是设了二十分利的,有谁来借,从何处赚钱呢?”

“这一分贷是有范围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向他们借。”天依徐徐展开,“诸位乡党,你们最近可听说了西南边有几位大户同左内史协和,将自己大片的田分成两三分,开始耕牧轮种的种法?”

“都听说了。说是一块田种谷,一块田抛荒,一块田种草,上面蕃息牲畜。今年种这块,明年种那块,这样轮换着,每块田都能美,卖牛羊还有收入。”

“要是田能一直美下去,那他们就赚大发了。”有了解得多的人向两位夫人介绍,“现在最苦的就是田不美,烧灰堆粪都无什么用。田所出的谷好几年没多了。”

“呀,那我们可以想想:那些大户的田要是一直美下去,我们的田要是一直不美下去,天下的钱也不会很多,岂不是富者愈来愈富、我们愈来愈穷?等我们子孙长大了,他们没什么钱,富户一来兼并,大家的田地不就保不住了么?”天依向众人展望未来,提出这个假设。

全村的人都不吱声。

“那乡党们怎么办呢?咱只能在被富户兼并之前,把我们自己的田治得越来越美,也像富户那样,有条理地料理咱们村这一大片土地才行。”天依在空中画了个圈,“这样他们田圃的所出增加,咱们也能增加,今后才好斗得过他,为子孙谋生路。”

“夫人,您刚才讲的不是贷钱么?”那个青年察觉到这个夫人讲的话题逐渐偏离向其他方向。许多城里的骗子诓骗人容易出这一套,他不免警惕起来。

“这就是和贷钱相关的。因为这个问题即霸陵那几位贤人出一分贷的原因。他们不想让富者越来越富、咱们这些普通农民无立锥之地。他们要关中没有许多财力的农人也有钱做那些大户的事业,把阡陌连起来,广种广殖。只不过不同于大户的手段,一般的农民要做这个,就只能同村的农户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协田社,各自按自己的田地入资,按出资和劳动分田成。这个一分利的贷钱,别人谁都不贷,只向这种结合起来的协田社出贷。出了钱以后,这钱也只能用于耕牧轮作的事业,譬如购买农具、修平渠路、购进耕牛之属。他们会出人来监督。”

“原来是这么个意思。”村里人方才明白这一分贷是怎么来的。这贷就是南边霸陵的几个“贤人”专门出资,只向这种生产方式和农业组织提供的贷钱。

“把这一部分钱拿来干这事,那几位贤人倘若将它贷出去,不是能挣到更多的钱么?”仍然有人不理解,“这没利的事,有人会做么?”

“利也分为短利和长利。”天依拨弄着手指,“短利满足了,长利可不一定有利。大部分人看的是短利,愈来愈短视,最后大家一块完蛋。那几位贤良平时也不缺钱,今次所见的也正是长利,为大家的子子孙孙考虑的。诸位设想,倘若大户愈来愈富,愈来愈兼并,到几十年以后,大部分农人都失去了本业了,到那时,那几位贤良的子孙欲保宗祠,年年给他们上供,能可得么?”

“原来是这样,是为自己的子孙计。”众人窃窃私语。

这个短利和长利的说法能够有一些说服力。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涉及到经济活动的时候,大家都难免思虑各方的利害所在,很少有人会单纯考虑信义、热情、慈善等各种奇怪的要素。将出这个一分贷的理由往长利上引,能让它不显得那么突兀反常,农民也更容易接受它的合理性。当然,在当代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老板将员工的福利提高也是出于此种长利——为了更良性地赚钱。

这个超低息贷款的存在确实非常让人心动——一方面是日子越来越差的年岁,一方面是大户连田兼并的形势,这两大方面时时刻刻向维持了几代劳动习惯的农民们展示着两条道路:改变这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或者家破人亡。就算在思路上最懒惰的人,只是依靠着惯性,有一天没一天地将现在的日子怀满侥幸地过下去,睡在榻上安歇时也不是没有想过改变。只不过改变昭示着一条新的道路,此前从来没有人走过,这条路是成是败,也不清楚。

今年冬天大户们的动作倒是给他们指了一条可能的门径,但是问题主要出在财力上。任何一个家庭都不可能单独把自己那几十亩小地分成三片来耕作——单门独户也无力支付改变老生产方式所需的费用。而全村一块做,亦不可能完全将大部分财力赌到这上面,何况单是一家人提出这主意,其他人家也不一定响应。

两个从霸陵来的夫人则突然改变了这个各打主意、游移不决的形势:这场讨论的第一枪被她们打出了。她们代村里的某个人将这个议题放在了公共空间当中,而且还带来了关于资金周转的利好消息。这笔低息贷款如果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什么骗钱的玩意的话,村里要是不把握这个机会试试看,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然而大户们也只是刚展开这项事业,这种轮作的方法具体有什么成效还待观望。如果一年后农田的产量不大,就算这债利息小,那也算倒了大霉了。

而且,有少部分知识不多的人对于此法能不能美田,也有不同的意见。

“伯公、夫人,我们这杨村历来都是种粮为生的。现在要咱荒掷掉一部分田,拿来种草。那种草,倘不养牲畜,可以顶粮吃么?”有些族人问道,“养了牲畜是比种粮拿钱,可是朝廷来收税赋不还是收粮么?高家的大户们说种草美田,这草与庄稼有什么异……”

“乡党,我来给您算算。咱们粮食能长,一靠太阳的光、二靠水,三靠田美不美。这三者当中,太阳是看天的,水是看渠的,田是看草的。别小瞧了这个草,庄稼长在地里,靠吸地里的粪肥生长;但草和庄稼不同,草种在地里,它年岁枯荣,是增加地里的粪肥。动物在草上吃草,拉了那物事下来,当然也能成肥。”天依把着手指同他盘算,“等土地并好了,我们先划一部分种草,在上面畜养,等过两年再在上面种田。有的地方种粮前种这个草,那地原先贫瘠得不得了,只能收百斤的;种完草,不浇粪都能上三四百斤。这轮着做个三年五年,大部分地里都种过草了,种粮的地虽然减少,可全村打的粮食可往上增!还养了更多动物,草籽也可以卖钱。”

天依以现实中一个增产的村来回答他的质疑,毕竟事实胜于雄辩。虽然这个事实在汉地根本不存在。

“那是哪个村?”

“叫下家村的。”乐正绫顺带给现实中的实例改编了一下名字,“那村第一年种谷千亩,在地力最贫瘠的地方种草六十亩,打了十二万斤粮;第二年种谷八百多亩,草二百多亩,打了十六万斤;以后每年种粮谷八百亩,种草四百亩,到第七年,就收了三十万斤。乡党们,你们算一算,第一年至少多打四万斤,缴足朝廷的,留足做种的,再卖到市上、自己吃,和这比起来,大家上一年借的那些贷算什么呢?”

虽然紫云英和苜蓿的肥力不一定和现实中下家沟大队引种的草木樨一样,两地的地理环境、西汉的亩制和当代亩制也不相同,但是在农民们下决心的档口,两个现代人还是尽量以这种实例给村中的两族人以创业的希望。尽管农业生产一直伴随着风险,可能未来一年的努力不一定会有成果,但是他们如果不理解草的美田效果、轮作的益处,选择不干这件事,那他们面临的命运毫无疑问只有一条:死路一条。

她们把自己那个位面推广粮草轮作的经验当成故事,故事当成神话,向两族的农民们展示着。在这个增产翻倍的神话,以及朝廷今冬已支持大户们开始实施轮作的事实的诱惑下,有不少近来过得不大顺遂的农民确实动摇了他们的观点。

“我们第一年可以跟那个村一样,不是要大面积地种它,而是先划个十分之一的土地,那片土地得是最贫瘠的,在那片地上试种,于其上养些羊。为保证粮食不减产,再选最肥的地,坚决在上面种粮食。同时我们还可以拿借款修修沟渠、道路。这样第一年先打一些粮食,解决牲畜的饲草,第二年再换地方种草,在原来那块地方种谷,最终让全村土地都过一遍草。”

“对,这样循序渐进地来,不要蛮干。最多三年,牲畜饲草够了,草籽能卖了,能用更少的土地打更多粮了,树也就好开种了。到时候咱们村,农田出谷出菜、草田出牛羊草,林园出果子树木,人人吃得饱穿得暖。子孙也得安然。”天依也说,“地没卖出去,人没寄人篱下,税赋咱也就给朝廷交,不需要把自己收入之半纳给地主贤良,自然有好生活。这可是近岁难得的。”

“族公,我看这事或许能成。”有人沉不住气,“咱们种田的,就靠这地活着。除了这美田的法子,夫人还能说其他的办法么?”

“现在来看只有这个办法。”乐正绫比出一根手指。

“族公,只能这样干,且这贷息如此的廉!”他转向杨公,“咱们这年景越来越差,若是因为天要把咱的田从美变贫,也就罢了。咱只能认天意,谁让它要让咱们倾家荡产呢?可两个夫人还带来了让田美起来的法子,确实能行,而且资材又不需要咱们劳苦,我们何不起来做它一阵?”

宇下的丁男议论纷纷。有些看热闹的妇女也抱着小孩,在稍远的地方站着。

“如果咱们村能和西南的高家一样,兴起这个种法,当然是好的。不过要从霸陵那些人那拿到那笔借款,咱们得先像他们说的那样,合成一社。不知道霸陵那些人有无说过那社是何样的?”杨家的长老和温家长老私谈了一会儿后,清了清嗓子,问道。

“这种轮作的制度需要把各家各户的土地结为一片大土地,这样某区做什么、某区做什么,容易统筹,不容易乱。”天依说。

“那就跟古早的时候族里共营一田一样。”人群中稍微年长的人说。

“还不大一样。各家各户的土地并不直接归族里有的,虽然怎么管理这土地是社中来做,但各家可以以自己原来的土地和资钱进社,各自给社里出资。且社里事务不能专断,由社中的所有人决定。”

“咱们有族公就行了,不需要大家参与决定。”

“这一项上,霸陵的人特别议定了,必须是参与的各家各户都来决定。不能由一家一户来独断。”乐正绫说,“要不然,他们就将贷款的息提高到二十分。”

“那几个放贷的人还真奇怪。”众人议论道。

两位族公眉头微皱,像是在想什么问题,不过未几又舒开。

“现在还不是说这些事的时候。夫人,我要向你确定,咱们这社如他们所愿成了,像他们所想的样子,他们就能给咱一年一分利的钱,让咱们开始种草?”族公问她们。

“这是显然的。这方面,你们可找一个同他们关系近的人作保,同他们订约,订完约以后如果你们结成了社,他们不发给你们钱,你们可以以那个契约告上官府,我们作为介绍人也能出责任。”

“问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二位夫人从的哪位公乘?”

“我是海国的洛夫人。”天依将她和阿绫的名号报上,“这位是海国的乐正夫人,现在在从骠侯府做事。”

在场的人群再次蜂言起来。大概从去年开始,城里消息灵通的年轻人就已经常听闻有两个海国人跟着冠军侯到处弄新东西的事了。村里的其他人也未尝没从他们的转述中听闻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原先活跃在传说中的人今天竟然亲自降临了他们的场所。再联想到左内史部的官府同高氏大族在轮作制度上的合作,恐怕这个制度本来也就是海国人首唱的。

“既然是两个夫人做担保,那老夫便没有后顾之忧了。”那姓杨的族长开口定夺,“既然二位夫人屈尊降贵在寒冬亲临敝村,将这大好的机会介绍过来,那敝村的男女老少肯定要把握住。夫人能不能将那几位贤良的地址同我人交代交代,我们好差人去问问他们关于借贷的要求。”

——第三节完——

同类推荐
  • 说战国5:四大宗师

    说战国5:四大宗师

    战国,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年代,却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年代。如果墨子、庄子、孟子和荀子齐聚在一座小城,会发生什么?或许这里思想战火的激烈程度并不逊于外面的乱世。曾经在《说春秋》里穿越到孔子时代的胡乱,又穿越到了战国。不止胡乱,战国时代的所有学派宗师和门人们都穿越了。兰陵城里,四大宗师各据一方,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小说家、农家等等,开宗立派者或徒子徒孙,能来的都来了。他们自由地生活着、思索着、争辩着。在这部由战国诸子主演的“穿越剧”中,战国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现出了原貌。
  • 黑铁皇冠

    黑铁皇冠

    王都当中,铁王座之上的国王拿着自己的权杖宣示自己的威严。城堡之中,威严的领主们用手中的长剑以及效忠与自己的骑士和军队维持统治。被誉为异教徒征服者,圣父之剑,战争金狮的皇帝突然暴毙,强大的封臣觊觎王位,四周的邻国虎视眈眈,教会想要在俗世建立人间天国,而东方的众多游牧民族也想要在帝国这个庞然大物上撕咬一口,平静了二十年的大陆上再次变得风起云涌。铁与血,火与剑,战马与铠甲,美人与英雄,美酒和鲜血,纷乱的战争年代人才辈出,乱世出英豪的时代群雄并起,这是野心家的天堂,平民的地狱!已176万字作品《马蹄下的断枪》绝不太监断更,人品有保证!群号:652355450
  • 渡秋歌

    渡秋歌

    他是个半路出家的刺客,另一重身份却使他喘不过气。他也是刺客,冷漠,但与他人不同,待他,也与他人不同。
  • 神州大陆之君临天下

    神州大陆之君临天下

    一朝重生,成为一国皇子,国家昏乱,社稷危机。内有奸臣当道,外有异族窥视,自己被兄长欺压,被父皇抛弃,受尽欺负,最终来到这个神州大陆展现他传奇一生,不但有各大强国而且还有武功秘籍和绝代佳人,在这个乱世与天下群雄争夺天下,美人贤妃陪君侧,权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古墓疑云

    古墓疑云

    《古墓疑云》用不一样的笔触将中外考古中发生的趣闻逸事用一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带你穿越时空到达遥远的国度,让你零距离地感受古代的文明。
热门推荐
  • 不能让马沙说话

    不能让马沙说话

    马援锁上院门的时候,马沙在院里汪汪地叫了两声。马援笑了,这家伙,它开始表达自己的不满了。马援坐在宽大的办公室里,轻拍着橘红色的真皮沙发,仿佛坐在一个橘红色的梦里。房子还是那间房子,但房间里的东西变了,与一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办公室主任彭大明站在他面前,脸上带着很多笑,把耳朵挤得支棱开来。一年里马援只见过彭大明一次,那是七八个月以前的事了。马援带着马沙在金城大市场里遛弯,路过一家玩具店,给马沙买了一个粉色的小球,然后教马沙练习空中接物,这个动作的江湖叫法是“九天揽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憨休禅师语录

    憨休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和风云

    太和风云

    公元四至五世纪,中国历史历经三国两晋,进入南北朝时期。当时南朝宋政权掌握在刘姓皇族之手,而北魏的政权由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拓跋部人掌控。北魏初期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时百余年,后来第七位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史称拓跋宏。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引导下,力主发展经济,实行民族团结,推崇汉文化并广传佛教,使北魏在文化上,民族团结上达到空前繁荣,而后又实行了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对推动社会发展,延续中华文明,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剧讲述了北魏中期的一段故事。旨在使后人记住这一段不应被忘却的历史。故事从北魏第五位皇帝文成皇帝的去世说起。
  • 男人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男人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人生是洒满珍宝的荒原,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一路上有朋友,也有对手,更多时候,陪伴我们左右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当等不到黎明的时候,我们只能为自己充电;当冷雨来袭的时候,我们只能为自己取暖;对自己狠一点,我们才会变成马力强大的发动机,自我充电,自我发热。只有内心有了光和热,即使在最阴霾的日子,也会获得温暖和力量。对自己狠一点,如同点燃一支 火把,点燃沸腾的热血;对自己狠一点,如同你在春天里播下一颗成功的种子,总能等到金灿灿的收获季节。你准备好“狠”字当头了吗?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时,那就改变我们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蒋介石的政敌对手(亲历者讲述)

    蒋介石的政敌对手(亲历者讲述)

    身为曾经的第一家族的核心人物,一代枭雄蒋介石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秘事?本套丛书通过亲历者的亲见亲闻,揭开一个短暂王朝的尘封秘史。蒋介石从政以来,对手强敌环伺身边,如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斗争因何而起,斗争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秘辛,本书通过一手史料,向您独家揭秘。
  • 胡马北风

    胡马北风

    站在长城线外,向中原大地瞭望,你会发觉,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四史观点,在这里轰然倒地。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的一种形态存在着的。这就是,每当那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走到十字路口,难以为续时,于是游牧民族的踏踏马蹄便越过长城线,呼啸而来,从而给停滞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这大约是中华古国未像世界有几个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路途上的全部奥秘所在。
  • 这个江湖有点狠

    这个江湖有点狠

    这个世界好人有罪,生死不由己。庆幸,我是个恶人。做魔头的,就要有个魔头的样子。三尺青锋能做的可不仅仅是行侠仗义,还有为恶世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下书友群:786402388
  • 青青河边草

    青青河边草

    青青的兄嫂强逼她嫁给一个老头儿做妾;小草的舅妈对她百般刁难。两个女孩儿不甘受缚于既定的命运,就在青青的婚礼之中相偕逃走,远赴杨州的傅家庄投靠海爷爷。路上巧遇同样离家出走,愤世妒俗的富家青年何世伟,种种缘由令三人结伴同行,途中,青青对世伟不禁暗生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