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40200000234

第234章 活字印刷到霸陵

听到赵定北的那句“还是不得了”,以及之后从骠侯的神态,天依感到这种印刷术和它配套的记录汉语的拼音文字虽然有很大的威力,但是它并不是很容易为从骠侯这一家所接受的。

这预示的情况并不是很好——赵破奴在汉代的权贵当中算是相当开明和前卫的人了,赵定北也对新事物了解颇多。但是连他们的脸上都露着难色,说明这一套涉及到汉文核心地位的文书会在保守派中遭遇大量的诘难。“人惟求旧,器唯求新”这一句话虽然来自周室,但是这个把社会往回拖的传统传习到汉代,已经变得有些根深蒂固了。这不惟是中国这样,世界上所有的保守力量面对新产生的、可能会动摇当前秩序的事物都是如此。

在发明配合音书的活字印刷之后,天依断然是没法拍拍屁股回家,和阿绫高枕无忧地睡觉的。同以往的马镫、桌椅之类的没有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用器物不同,她们如果仍然依赖朝廷自上而下地推行这两种创造,可能这个希望会在一次朝堂的大辩论以后就遇到滑铁卢。往好了说,朝廷会否决这项发明;往坏了说,海国人会遇到处分。至于是什么样的处分,程度轻重如何,她们对朝廷内部掌握的信息还不多,暂时没有办法去设想。

既然没法自上而下地流传,就只能打开自下而上的路径。推广印刷术和音书的问题和工地上官吏贪污的问题,解决手段是单一的,只能在民间打开局面。和阿绫商量以后,她们打算到街上去一趟,拿着这张印出来的纸和几个字块、墨块,去寻找楼昫。他为了排解寂寞刚好到处收容了一些城市里的老少贫民,恰有兴办作坊的劳动力,那些人亦识音书,而他本人,也可以算一个在汉代的“同志”。

准备了一个包,把这些所有能给他做参考的物事盛进去,两人就登上缪叔的车驰赴楼公乘的府邸。

在门口守候的仍然是那个童仆,不过身上的衣服新了一些。看来冬日以来他的小日子更滋润了,虽然对于尚未成家立业的门童来说还没有什么小日子可言,算是被楼昫这个大不了自己几岁的家长监护着。

那童仆已经记了二位夫人的脸。车子一到,人一下来,他就向她们行礼,也不问来意,便领她们进入宅内去见自己的监护人去。

楼昫仍然在他那个屋里,做着自己的事——看起来是在抄书,不过身边多了好几个同路的人。他们原来是霸陵下家室破落的人,也不识字,但是现在都被小楼组织了起来。

“小楼。”还未等小门童发话,乐正绫敲了敲洞开的版门。

屋里的人一齐转过头来,纷纷站起来欢迎她们。

“乐正夫人!”有一位比楼昫大几岁的住在这邸中的人道,“上回拜见过。”

“您好。”乐正绫也跟他讲礼,“您这儿是在跟楼公乘做什么呢?”

“抄写他的书。”

“就是那个识音书的教材?”阿绫问道。

“是。”楼昫答话,“也是一月未见了。这一个月中,我主要就是做这件事,让府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学上,然后在市上开个习字摊,就叫‘万用无尽二十字摊’。”

“名字听起来有点傻。”乐正绫被这个略显中二的说法逗乐了,噗嗤笑了一声。

“可这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好的能吸引人来的名字。”楼昫蹙眉道,“大家都是市上来的,他们对此最熟悉。”

“好吧。既然大家都说这名字好,那这名字肯定好。在市上。”乐正绫便同意他们前几天讨论的结果。毕竟市上的事,市上的人最能拿捏。

标题党看起来早就在汉代的商业活动中就开始了。回想自己在现代遇到的各种《霸道总裁爱上我》《腹黑总裁的契约情人》,以及“战神回家,发现五岁女儿住狗窝!一声令下,华夏十万退役将士……”,看来在商场起这些名字也属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了。

“所以你们写了好几本教材,打算遣人去书摊上课去?”乐正绫问他。

“是。现在正在抄呢。毕竟有些兄弟比较笨,离开了这课本,不知道怎么教。可不像什正,第一堂课就有模有样的。我们试讲过了,就连我也没有这个手段。”

“我们当时也是有教案的,仔细研究过怎么教,流程是什么,只不过不是在书面写下来。”乐正绫笑了笑,“现在好了,以后要再有这个任务,也不用劳烦抄,看看这个。”

她走到桌前,将工匠们使用的组刀、木活字块、摆字的版面、墨块、纸张一股脑放在桌面的空位上。在场的人举起窄窄小小的木块看,发现正是他们近期学的这一套字。

天依又张起那面印刷成的纸,让室中的每一个人阅读。只见洁白的纸面中心是一行非常整齐的,比任何一个人写字都整齐的音书:

“?aajx ?wi praah r?? njin laajx. niin suup.”

所有学过这套文书的人都把这一行字拼读了出来。

“如何?”乐正绫笑道,“可以吧?”

“这些字就是拿这些木块印出来的?”楼昫很敏感。一看这些不像人整整齐齐写出来的字,以及散落在桌面上的木块和木版,他立马就明白了,这就是什正跟他提过的印刷术,而且就是那种活字印刷术。

“没错。”阿绫冲他说,“以后你们开了摊,城里用音书的人要是多了,你们就可以开这印刷的事业,顺带可以学学雕版。教人习字可能不会挣多少钱,但是只要你们开了印刷作坊,所有人有这方面的需要,都要仰仗你们。到时候你们在霸陵就富了。”

这个十八岁的后生不停地将两只手放在胸前摩擦着,一句话也不说,光是像狼一样盯着什正带来的这些字母方块。他自知道什正将这一套东西带过来并不是劝他们开作坊挣钱的——在市上,去年在军中打拼一年,有了第一桶金,什士们挣钱的门路既多又广。许多自己的同侪都在城里城外开办了生意。和其他能够来钱的门路不同,这种东西具有比它更重的意义。

这个意义或许就是——它是音书当前打破僵局的锁钥。在这种印书的法子落实之前,音书和汉文都是平民大众没有条件掌握的一套符号,无非是音书使用的符号更加简单规范一点。但是现在情形不同了。当活字印刷术为世人所知后,音书和汉字在适应印刷术方面便已高下立判。当汉文的形声字还处在数百个偏旁的泥泞中时,音书已经能通过二十来个声符排列组成超级表音字。印字的木块们向他揭示的正是这种将文字的表音性能发扬到极致的超级表音字在汉地的未来。

“什正是让我们现在就开工坊用这套文书印书么?”

“这个不着急。”乐正绫将手压低下来,“毕竟这套音书,市上还没很多人知道呢。只能是市上的人多一点,这个市场才能干起来。我这趟来就是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个活,你们看看新不新颖,好不好。”

“好,当然好!”屋里其他人道。他们一直为识字和学习过程中书籍的问题困扰,在辛苦抄书之余,楼先生的先生忽然带着这一套东西来院子里,可以说是有一股远水忽然过来解了他们的近渴。

“好的话,我们就一定要做出来。”乐正绫合掌,“首先就是,小楼,你得组织一些人做木工活。这活不是粗粗的,是细细的。延高价钱拜几个师傅,最好是让小孩子来学。这样才好刻小木块。熟练以后,我们只要刻一千个左右木块,就能非常充裕地使用它们。每次要印东西的时候,我们确定印量,先排好一页,假使要印一百本,就刷一百次,然后再排下一页。这样子弄,一页不会有多少字的。”

在场的人们看向那个小书童。那在门口应候的童年纪尚小,手脚灵活,正具做木工学徒的好资质。被在场所有人的眼神聚焦着,他咬着手指,有些怯弱地向后退了几步。

“小朋友,冬日以后,给你延个师傅,你跟着他做木工好不好?”天依半蹲下来问他。

“我之前没有学过……”

“正是之前没学过,所以才要学呀。没有什么人是一开始就会的。”天依笑着拍了拍他,“你有兴趣学么?”

怯弱是怯弱,小家伙仍坚决地点了头。虽然做学徒辛苦,但是有这个当学徒的机会,他当然是毫不犹豫地把住。在市上除了各种高低贵贱的官吏、商贾以外,最吃香的就是手艺人了。他作为市人的后代,对此情况心里跟明镜似的。

“可以多培训几个,这样刻字的时候工作量也小一点。排字的人要多。”

乐正绫继续同楼昫说着开办刻字工坊所需的关键要素,并且跟他解说木匠们刻字使用的工具。她虽然不是专门的木工,但是做粗略的介绍,让大家对这件事有笼统的了解,以后具体开办时也不会跟无头苍蝇一样,至少有个轮廓。

楼昫和在场寄住在他家的市人们都对这项新活计非常期待。两人将半个上午的口舌都磨在了小楼的家中,一直讲到中午,大家笔记记了几十根,天依基本上把活字印刷术连同雕版印刷术的要点和赵府的木工经验都无孑遗地举了出来。作为不掌握木工技艺的行外人,她也只能帮小楼他们到这一步。剩下的大部分阶段,就需要他们自己从市上请个木工师傅,自己在冬天慢慢磨起来了。

“我们还是之后再去请个师傅。”同邸上的众人商议过后,楼昫向自己的先生道,“现在我们定的主要的工夫是在市上开识字摊,先让第一批人能认得这批字,之后才好看我们刻书的事。可能请师傅之类的,得等到腊月过一半,或者说春天了。”

“所有人都去张摊么?”

“不说所有人,为了突然整出噱头来,至少大多数人是要去的。剩下的,这邸中的日常杂务也需要一部分人。”楼昫报告,“所以学木工得往后放一些。除非我们开了这摊,又练了一批能见文而言的新人。那时候人手又能空缺一些,木工便好学了。”

“或者说可以吸纳一些本来就会木工活的木匠加入进来。”天依举起手指,“这种情况,如果资金不充裕,我们还可以支援。”

“什副。这就不必了,小子手上还用不出去呢……”

“总之,这件事就交给小楼来乘风破浪。”乐正绫握了握他的手,“小鹰长硬了翅膀,也该离开巢穴,到广大的空中去扑腾扑腾。你办事,我放心。”

“对了,什正、什副,也近中午了。过午饭……”

“我们先回去吃吧。”乐正绫婉谢,“这几日在减肥,也不好麻烦你们。”

“减肥?”楼昫有点迷惑,不过转念一想,他也能想通。乐正什正和洛什副都是巾帼之辈,女性爱美也是正常的。毕竟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既然有此缘因,他也不好强去延留,只好和邸中的诸人一道将她们送了出去,约定下一次见面的时间。

“好,基本上这一块也整完了。”乐正绫坐在车厢里,用布帕擦着手,“现在活字印刷就完全交给从骠侯府和霸陵里的两拨人去搞,应该会有作用的。”

“真的完全让小楼去做?”

“要不然呢?‘你办事,我放心’,我刚才可不是打诳语。小楼做事情素来是最认真的,他在霸陵也结识了那么多人,在汉地生活的时间也比我们长的多,我们得信任他的主观能动性,要不然,光对我们来说,要把所有事都管起来,我们这冬天也太累了。”

“也是。这事现在来看还不是什么很根本的大事,只是新技术新方法,也暂时翻不出什么水花。在冬天的尺度上,我们可以把它视作完成了。”天依耸了耸肩膀,看着车外的天际,“那接下来的两件事就是到未央宫里看数据,以及……工地上的那桩事?”

“大概明天我们再去复访一次,看城北老爷子的病情。如果病情持续稳定,甚至好了,我们后天就到西乡去,同老彭他们再见见面。”

“也有几天没去他们那了。”

“十一月只剩下十天时间了,我的想法是,不能让各工地上流民的生活拖到腊月甚至春月。根据我自己交接侠客们的经验,西乡的那几个游侠们并不是我先前逃难时见过的那种很纯粹的盗贼,他们的工作是可以做的。就算完全不讲那些大话,光是我们帮本地人做了事,我们在提出自己的要求时,他们要谈拒绝也得提前掂量一下,想一想怎么拒绝怎么好。”

“要真拒绝的话,我们也没什么奈何。”

“嗯。不过我想这个可能性不大。”乐正绫低着头,“我们也不是雇凶杀人,他们卖头,我们出钱那种。我们自己也是参与到其中的。”

“阿绫要一块参与这件事?”

“游侠做事情,当然是大家都有参与。没有谁会在事外。”乐正绫轻轻笑了笑,“这才是游侠的规矩,我们要让他们坚定地认为我们是游侠,我就必须要参与进去。”

天依思索了一番。

“如果天依怕见血,这次就不要去吧。我后天前往西乡一趟。”

“不……还是跟河西一样,我和你一块去。”

话音刚落,乐正绫将头转了过来,盯着她看了好一阵。正当天依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面前的人忽然将唇角凑过来,在她的面颊上轻轻亲了一下。

——第四节完——

同类推荐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隋唐之枪绝

    隋唐之枪绝

    隋末刀兵起四方,黎民涂炭遭祸殃。官逼民反民必反,农民起义有瓦岗。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 师爷来了

    师爷来了

    许子言一觉醒来,却蓦然发现自己已身处崇祯十一年。而且,自己竟然成了一伙流寇的狗头师爷。更让他惊掉半条命的是,自己辅佐的流寇头子竟然称帝了,然后,没多久就托孤了……
  • 战国第一公子

    战国第一公子

    (新书:《唐末春秋》已发布,欢迎各位过来围观!)春秋无义战,三家分晋,春秋之末。赵襄子薨,赵国乱。历史的夹缝中崛起了一个名为鲜虞的部族。华夏民族有容则大,鲜虞变中山,融入华夏,置身动乱。小国偏安一隅,中山公子坠马“重生”。“入城则天下平,安居则一方兴。”无所不能的公子羽能否挡住历史的滚滚车轮?
热门推荐
  • 策行三国

    策行三国

    重生孙策,雄霸三国。一梦醒来,成了小霸王孙策,亲爹孙坚正在襄阳作战,命悬一线。爹要救,江山要打,乱世和美人都要拯救,但事情却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袁绍四世三公很强大,江东缺马难争霸。天子年少很聪明,读书人自负又天真。黄巾余波尚未平,门阀已经现雏形。名臣猛将只是舞台上的影子,背后还有无形的手。有痛快,有遗憾,更有无奈,但初心不变。用一点先见之明,集结良臣猛将的智慧和坚强,铸就一个强大文明的脊梁。这是我的三国,我是小霸王孙策。——老庄书友群:23470572,欢迎入裙!
  • 红莲女佛

    红莲女佛

    身着僧衣披袈裟,虽是佛门中弟子却是佛魔一瞬间,渡魔渡妖不渡仙成魔成佛不成仙,除去佛来便是魔身是佛来心是魔,业火红莲化成人度妖成仙魔成佛,红莲业火洗因果说我修佛应斩魔,我却将佛骗入魔红莲业火一出手,天下修士尽成狗“诶,说你呢,身后那只妖怪,悟尘我是修佛的,能灭你那种,不要再追我嘞。”“我去,前面那只魔不是早成佛了么?”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写啥,我也不懂怎么回事,也没敢问自己,写着写着就这样了,欢迎大家留言@我,给我留下你们的建议,希望你们能喜(*??╰╯`?)?
  • 竹中青玄

    竹中青玄

    十年前,赵家被人迫害而亡,十三岁少年赵凯听从自己师傅的遗愿,待着赵家六岁大小姐赵初露逃亡于世,躲藏在一个小镇中存活。十年后,当大小姐已经长大,无奈当初的犯人追杀过来,赵凯决定通过自己这十年锻炼出来的武技,来保护大小姐
  • 大耳博士的房间

    大耳博士的房间

    西京路上开了一家小旅店,主人是大耳博士。周小唐对旅店一直很好奇,通过对于大耳博士神奇旅店的探索和追踪,他最终发现了关于大耳博士的惊天秘密。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反派收割机

    反派收割机

    假主角·真宿主被系统‘吃掉’融合成真主角·假宿主进行所谓快穿,但没有任务的故事不过真真假假这种事本来就不用太在意对于现在的李梦如来说,目标是真正的自由,或许可以在进一步成为掌握真理的神友情提示:前四章伪女主伪系统快穿,真修仙成神【佛系更文,文笔渣,逻辑死,一切为了爽,不喜勿入!无男主】
  • 超凡气质

    超凡气质

    先别说丰乳肥臀的曲线, 别说秀骨清癯的轻盈; 也别说沉鱼落雁的妩媚, 别说闭月羞花的柔逸, 容貌与身材之外, 衣饰的美好动人一直都是女人的追求。
  •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收编的34个故事中,有的是在当地曾经发生过的一段真实历史,而绝大部分是在史志记载之外,长期散落在民间的口头传说。采取正史、野史、奇闻、逸事结合,汇集而成的情节有趣、内容新颖。其中,有的故事虽然发生近代,但它在当时却是关系到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危的特大历史事件。有过亲身经历的当地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现代人,对于这一段历史,都很陌生,只是偶尔在闲谈中,像听故事一样,听人传说,印象淡薄,相距遥远,今天已融入到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我看你有血光之灾

    我看你有血光之灾

    “这位兄弟,我看你印堂发黑,似有血光之灾,不如破点财来消消灾。”流城人尽皆知,这千家大小姐在遭遇父母车祸去世,公司破产等一系列事情后,精神受了刺激,逮着个人就问要不要算命,还时不时胡言乱语。可没过多久,流城人便惊悚地发现:这命也算准了,这胡言乱语竟也成真了!一时间,千家从破产后的无人问津,到直接被人踏破门槛。有算命的,有消灾的,还有媒婆上门说亲的……结果这位大小姐一张机票就飞到了帝都,还开了家小店,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流城众人:当初我们不曾好好珍惜,现在肠子都悔青了。某男:诶?等等,我这怎么一觉睡醒,就多了这么多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