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末挥挥手,下人搬上来一个巨大的木桶放在一旁的桌上,木桶正中装着一个铁皮罐子,四周塞满了冰块,即使是夏日,那木桶仍然寒气逼人。
小沫儿拧开木桶下方的阀门,金黄的酒浆便流进了晶莹的玻璃杯中,气泡升腾,泡沫盖满杯口。
周春的喉咙明显动了一下。
“这酒里缺一种原料,名曰酒花,这种植物不适合在大宋生长,所以我虽然拿到了树苗和种子,却没有办法种植,算是个小遗憾。”赵末也很无奈。
赵末说话的空儿,宋德两人已经喝了一大口,在这盛夏,凉爽的啤酒下肚,仿佛周身每个毛孔都张开了,周春不顾场上还有三位女士,很没风度的长舒了一口气,“好酒!好酒啊!”
“美味至极!美味至极!这已经是人间珍品了,我很期待你把原料补齐后的味道啊,以你的本事,想必不会留着这个遗憾吧,说说,怎么打算的,看我能不能帮上忙。”宋德边吃边问道,种子都有了,他才不相信赵末会没有办法。
“这事儿还得落在耶律和鲁和李德义身上,小子想要建个作坊生产这种酒,不过若要酒的品质达到极点,恐怕甩不开这两个人,最适合种植酒花的地方在辽国,西夏也有些地方也可以。”赵末说道。
“那岂不是让他们占了便宜?”周春觉得这很不合理。
赵末摇头:“如果辽国有一县、一府种植酒花,我们向他们收购,当地官员大族、百姓从大宋赚到不少钱,那如果辽国攻宋,这些人会怎么想,怎么做?”
“好算计,不过光一个酒花产业未免乏力,我想你的计划也不止如此吧。”宋德问道。
“当然不止,酒花只是其中之一,小子的梦想是将周边各国牢牢地绑在大宋这辆车上,以后只有商战,不会再有流血冲突。”赵末信誓旦旦的说道。
“我现在终于明白官家为什么这么喜欢你、维护你了……这可是青史留名的大事,以后若有用到我们的地方说一声,没准儿史书上还能捎上一笔,让我等无根之人也能光宗耀祖。”宋德的神情有些黯然。
“德叔放心,我不会跟您客气的,至于周大哥,想不想做个酒厂合伙人,赚点零花钱?”赵末看着周春问道,宋德身上的烙印太深,大内总管参与生意也确实不妥,但周春没问题啊,听说他还有兄弟子侄,总得留点儿家业吧。
“还有我的份儿?”周春很意外,传个旨都能捡个大馅饼,酒水从来都是大生意,就没听过做酒水赔了钱的,啤酒这种新兴品种一旦投放市场,那银子还不哗哗往里流啊。
“那当然,自家兄弟嘛,德叔的身份不方便,占点儿干股就行了,至于周大哥就无所谓了,你那两个侄子我见过,识文断字的,人也机灵,让他们操持这事儿,我看问题不大,说句不见外的话,保准儿比出仕当官强。”
周春一愣,随即离座,向赵末深深一鞠,“让兄弟费心了,为兄先行谢过!”
自家事自家知,周春大哥一家在开封也算殷实人家,因为他的身份,做些小生意也是顺风顺水,但也是因为他的身份,两个侄子想要走仕途光耀门楣基本不可能,人们虽然明面上不说,但心中的鄙视是涂抹不去的。
这些事儿赵末很清楚,拉周春进来也确实是想帮他一把,周阎王的侄子到哪都没人敢用,就算惊才绝艳也是白搭,不过咱可以来一个曲线救国啊,进不了机关,咱进国企,赵末所有生意都有内府的股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能在朝堂打工,给官家个人打工也不错啊。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赵末发现自己手下的人全他娘的是文盲,打家劫舍都是生龙活虎,提到写字算账,一个个都成了霜打的茄子。
赵末赶紧扶起周春:“周大哥你太客气了,我手下那些人是什么德行你也不是不知道,让周丹、周青过来,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再说了,大家都是靠着官家吃饭,要谢也要谢官家。”
几人也不在客套,赵末说的没错,大家都在官家的羽翼之下,互相照拂是应该的,如果致谢报恩的心情非常迫切,非要表示一下做点儿什么的话,那就效忠官家、尽忠大宋好了。
席间赵末又简单说了啤酒的制酒工艺,无非是制麦、糖化、发酵、包装最原始的方法而已,最关键的各个环节的把控,赵末预测,如果方法得当,生产出的啤酒要比天蚕魔术手做的这些还要好喝。
宴席持续了很长时间,传统的大宋炒菜基本没有动,那些凉菜却吃了个干净,一大桶啤酒也是一滴不剩。
“这顿饭吃的爽快!”直到临要出门,周春仍在赞叹。
“小子,立储的事儿,你怎么看?”快到门口,宋德突然问道,这个话题很是敏感,如果不是十分信任,一般不会这样直接问的。
“官家春秋鼎盛,此时言之尚早,”看着宋德戏谬的眼神,赵末笑道:“别人问当然就是这么回答,不过德叔似乎也没必要问吧,小子当然支持贤王。”
“那些文臣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因为之前赵珃主战,不和他们胃口,就转投熙王?”赵末继续说道:“且不说立嫡立长是祖训,光说为人,赵珎那么阴柔的一个人,根本不适合继承大统,难道他们想要一个心理阴暗,整天玩儿阴谋诡计的老板?”
宋德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
开封这个国际大都市最不缺的就是新闻,什么醉楼闹鬼、二少吃药、财神遇袭……之类的事儿,都是茶余饭后的话题,但这只能当零嘴儿嚼一嚼,远不及最近的一条消息来的劲爆,让人们在震惊之余,开始各种羡慕嫉妒恨。
财神转世的赵末赵公明要娶妻了,而且一娶就是三个,要是娶三个普通女子也就算了,关键这仨可都不是一般人呐!
第一位是太原首富秦家的嫡亲孙女,秦家遭难后,官家感念秦家三代忠心耿耿,有功于江山社稷,收其做了义女,并告于太庙,着其孝期以月代年,以便早日婚配,为秦家接续香火,还特旨说明,秦家小姐诞下首个男丁将随母姓秦。
第二位了不得,是当今官家的嫡长女,皇后娘娘的掌上明珠,贤王殿下的亲妹妹,辽国使臣求了半年都没求到的安庆公主,地位崇高、尊贵无比,娶了这一位,可谓一步登天,连子孙都高人一等,还用研究什么人生起跑线?还用琢磨哪条路离罗马最近?人家就出生在罗马。
第三位就更了不得了,虽然这位没有前两位的身份背景,但却文武双全,青山县一己之力击溃数百贼寇,金殿上轻而易举挫败西夏侯爷,之前以女子之身官拜正五品国子监博士,后又加封天章阁学士,虽然只是虚衔,可那也是正三品官职啊,比国子监祭酒还高一级!
赵末倒是也被封了个礼部右侍郎,也是正三品,估计是赵晟怕他太难看,给他长点儿脸面而已,礼部名义上是六部之首,但没有啥实权,礼部尚书韩继先韩老爷子已经大半年没上过班了,一直在家养老,主持礼部事务的是左侍郎陈元述。
不管怎么说赵末这个礼部三把手还算个实衔,干的也还算称职,上任前就把陈元述最挠头的事儿给解决了,之前经常起刺儿的两国使节,现在是赵末的死党,三天两头往公主府跑,不捞够了、喝足了是绝不会走的。
但就算再有钱、再有权,再称职,一个礼部右侍郎、提点皇城司娶到这么三位,那祖坟也不只是冒点儿青烟的事儿了,那绝对是浓烟滚滚、遮天蔽日,还好赵末家的祖坟离这儿太远,否则开封就得持续雾霾。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公主府竟然摘了牌,换上了官家御笔亲书的赵府牌匾,如果只是尚了公主,人们还可以说赵驸马是个吃软饭的,都是靠皇家的关系才混了个财神的美誉,现在没得说了,满肚子酸水儿只能憋着,即使肠胃翻腾,也是排不出来、喷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