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3300000150

第150章 预选

“一篇论文一般有两三名审稿人看,有的期刊是要多数同意就刊载,有的期刊是要全部同意才刊载的。所以说,审稿人不能完全决定期刊发表与否。”杨锐挺认真的说明了一下。

田世昌等人才不管那么多呢,不管英语学的好还是坏,都抢着看那封信纸。

杨锐有点小得意,瞬间又压了下来,因为他清楚,做外国期刊的审稿人是颇为容易的。到他读研的时候,任何一人在一篇外国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对方就有可能邀请你来做审稿人,发表三篇论文,几率就会很大。这是一种义务工作,也是提高研究水平的一种方式,同样可以拒绝。

从期刊社的角度来说,他们不可能招聘数量众多的研究员给自己审稿,期刊编辑通常只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最多是在某方面有较多的了解。

审稿人制度保证期刊的风格和水平。但正因为是义务工作,期刊往往需要数量众多的审稿人,才能保证稿件被按时审阅。邀请曾经在本期刊发表文章的研究者做自己期刊的审稿人,是长年积累的经验。

越是高水平的期刊,就越需要高水平的审稿人,《生物化学系统生态》不能说是很牛的期刊,但能在这里发表论文的作者,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说是多数。

当然,期刊也不全靠审稿人打天下,他们也会邀请业界知名的专家做本期刊的编委。

和审稿人比起来,编委的数量要少的多,权力也大的多。

在很多期刊,编委和主编是一篇论文能不能刊登的最终决定人。在网络时代,当论文评审状态随时可以查询的时候,就经常能见到“编委审核”的状态,那通常也意味着该论文处于终审状态。

而在国内,由于国情的不同,高级别的期刊往往能够邀请道高级别的研究者,至少是高行政级别的研究者,所以,国内早期的期刊可以说是编委和编辑审核制度。

少了审稿人的环节,加上难以抑制的行政干预,使得国内期刊肆无忌惮的作弊,到了21世纪,除了少数实力强横的期刊,大部分的中文期刊已经没有学术阅读价值了。研究者也不会向那些坏了名声的期刊投稿,除非本身就是为了混职称的烂论文。

不过,也正是因为国内是编委和编辑制的,“审稿人”这个名头变的很有光彩。

即使到了2014年,也经常能够看到某些教授专家,在自己的简介里,加上某某期刊“特邀审稿人”或“审稿人”的字样。

实际上,审稿人是无所谓特邀与否的。能够成为某某期刊的审稿人,只是说明某某人在该期刊发表了数篇论文罢了。

当然,用审稿人来形容这种行为,确实是比“在某某期刊发表了某某论文”有说头一些。

《自然》杂志审稿人这样的名称,也确实算得上是高端的牛人,若是某某杂志的编委,大约还能再加一个牛。

杨锐准备说明一下,又觉得无从说起,冷餐会不一定是由他来组织的,大家自发的聊自己喜欢的话题。而学生们,显然更愿意将审稿人和编委混淆起来讨论。

“我们有一天也能发表论文吧。”常做实验助手的何成与姚尺凑到杨锐旁边,一脸的兴奋。

杨锐耸耸肩:“等你们读到大二大三的时候,可以试试。”

“到时候,你能审到我们的稿子吗?”何成激动的好像现在就要发表论文了似的。

杨锐展了展腰,笑了:“有可能。你们,任何人都可以将我推荐为你们的审稿人,但是,一般是研究领域比较相近的做推荐比较好,以保证被推荐人能看懂你们的论文。编辑是否按照推荐安排审稿人也不一定。另外,一篇文章通常有3个审稿人给意见。”

“外国期刊这么严格?”

“这不算严格,实际上,如果真的做了审稿人,还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间的,至少不会直接被退稿,要是提一些易于修改的小问题,还可能增加修改后通过的几率。”

何成听的云里雾里,只是连连点头:“以后我就把你写成推荐审稿人。”

“如果你以后写生物类的论文,倒是可以。”杨锐笑笑,又道:“接下来就是预选了,你们时间也少了,平时可以减少来实验室的次数。”

预选就是高考前的选拔考试。从80年开始,全国有7个省区采取了预选制度,81年扩大到了13个。

预选考试的目的就是减少参加高考的人数,从而将全国绝大多数的考场都集中在县以上地区,加强管理,并实行单人单桌单行。

简而言之,预选就是为了减少参加高考的人数,减轻组织高考的压力。

就全国来说,只有二分之一的考生能够通过预选,而就西堡中学往年的情况来说,回炉班能有二分之一的学生通过预选就不错了。高二的应届毕业生,有可能预选全军覆没。

也是从80年81年开始,预选变成了学生是否复读的一个标志。通过了预选的学生,若是高考没有通过,就会考虑是否复读,而连预选都没通过的学生,通常会放弃继续复读。

毕竟,一个连高考报名都不被允许的学生,继续复读实在有些浪费时间。

也是因为预选政策,在查阅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录取率的时候,会发现自81年以来,大学录取率得到了相当的提高,很快超过了10%,一度达到20%。

但是,若是考虑到预选的存在,就知道大学录取率里的水份有多大,就83年来说,全国大约有四五百万名适龄高中生,通过预选参加高考的只有187万人,录取人数32万,所谓的录取率17%,其实是用录取人数和预选后人数计算的。

因为预选也是一考否决制,各个高中对此都很重视,杨锐亦不例外。

即使锐学组学生的潜力再大,不能通过预选就不能参加高考,后半年的努力也就失去意义了。

杨锐也不能确定有多少名锐学组成员能通过预选,现在只能尽量减少锐学组成员的非学习负担。

何成虽然喜欢实验室,但高考显然更重要,挠挠头道:“我们去实验室的时间少了,实验室里忙不过来怎么办?”

“我前两天不是拐了一个大学的女生?过两天再找一两个做实验助手,也就差不多了,你们安心复习。”做实验助手对理科学习是个不错的体验,但一直做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

何成听到“拐”字,眼神变了数遍,尽管经常听到杨锐的特别说法,他还是不那么适应。

黄仁听他们谈到预选,抓着一块熏肉跑了过来,问:“锐哥,好多人都问什么时候准备预选,咱们什么时候准备预选?”

“需要准备吗?”杨锐反问:“咱们学校的回炉班,去年有一半的人通过预选,以现在的成绩,我觉得正常复习,应该就能通过预选了。”

黄仁犹豫了一下,反对道:“我们去年专门复习了两个月,才有那么多人通过预选,现在的成绩是好了不少,但要是不复习,万一有人考砸了,就麻烦了。”

“我看过了月考的试卷,没问题。”杨锐对自己设计的月考试卷还是颇有信心的。补习老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判断考生的水平和进度。

黄仁并不安心,低声道:“有人自己开始为预选复习了,要说一下吗?”

“专门为预选复习?复习什么。”

“就是把前面的试卷拿出来,按照预选的大纲复习。”

“看预选大纲多浪费时间?”杨锐不爽道:“有这时间做点别的不好?”

“要是预选不能通过,今年的高考就直接出局了。大家免不了担心。”黄仁很是理解,又小声问:“你觉得,成绩靠后的人也能通过预考?”

80年代的预选难度其实并不高,若是以及格为目标的话,会考平均成绩及格也就差不多了。

放在杨锐做补习老师的年代,重点高中的学生会考成绩基本都是A,一个年级下来,总共也就是几个人的单门功课会是C,考D的是绝无仅有。即使是普通高中,会考也从来不是问题。

但在80年代,学生们的平均水平远没有这么强,若是将后世的会考卷子拿到现在来做,半数学生的毕业都会变的困难。

锐学组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平均水准,但落在后面的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

杨锐想了想,道:“正常复习,成绩靠后的人也能通过预选,我做了去年的预选试题,很简单。”

说到此处,杨锐觉得让黄仁再传话并不好,干脆拍拍手,吸引来众人的注意,道:“我看了大家上次的月考成绩,非常不错,我认为,就算明天进行预考,也能轻松的全员通过。所以,不必要浪费时间专门为预考复习,也不要打乱复习的节奏,保持以前的进度,我们的目标是高考。”

“一点准备都不做也不行吧?”

“回炉班和高二好像已经开始复习预考了。”

“县一中下周开始复习预考,咱们不复习能行吗?”

人一多,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杨锐也不以为意,随意的解释着。冷餐会、座谈会或者茶话会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谈话也是加强联系的一种方式,杨锐自然是锐学组的核心,但这终究不是一个严密的组织,杨锐不准备也不能用层级制度来束缚它。

锐学组成员对杨锐有着极强的信任,听了他的说明,众人也就渐渐的安心下来。至少在学习方面,杨锐是有着相当的预见的。

不过,当锐学组不准备复习预选的消息传出去,学校的其他人却不会如此的认可杨锐的判断。

……

同类推荐
  • 时空交易漂流瓶

    时空交易漂流瓶

    曹操:“大仙,你说的那个飞机大炮给我来一打,我用大小乔和你换!”杨虎妞:“大仙,人家要食物嘛!大不了你想怎样就怎样!”金克丝:“大仙,我要木瓜,我把凯特琳送给你!”……当范成锋捡到一个漂流瓶之后,和各个时空开启交易,人生开挂,一骑绝尘!
  • 现代都市修行记

    现代都市修行记

    这是一个科学的世界,哦,不、这是一个表面是科学的世界,在世界里普通人都崇尚科学,也只知道科学;但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与普通人不同,有的是古武者,有的是修行者,有的是一些异能者,...,既然存在就有其因果。一座寺庙,可能有着佛家的修行者。一个道观,说不定有道家的修行者。一个公司老板的保镖是某个古武的传人或者古武世家的人。校园竞赛比拼,古武者与修行者的对决,在外人眼里不过是普通的功夫比赛。寺庙的千年建筑,底下有着被镇压的千年的妖魔。校园的成立是为了代替寺庙的镇压功能。死去多年的少女,因为一个玉镯,竟然重获新生。一个被迫离开学校的少年‘吴擎’,机缘巧合的开始了修行,不过世界已经变了,修行是不能...
  • 重生之钱途

    重生之钱途

    重回四年前,方墨要改变上一世自己方家的悲惨命运!一切都从15年夏天的股灾说起!在这里股市、商战、娱乐均有涉猎。(经常两更偶尔三更,一定会将故事写完,绝不自宫。)
  • 高能优质偶像

    高能优质偶像

    华娱应该有童话。我有一杯酒,足以慰风尘。一个青年演员在娱乐圈的奋斗史。......QQ群:738026270(喜欢本书即可,没有附加条件)
  • 重生之位面寻宝APP

    重生之位面寻宝APP

    刘真满怀期待的点开位面寻宝APP,当看到搜寻到的宝物栏里的‘宝物’,嘴角的笑容戛然而止。一个破破烂烂的大短裤出现在一脸懵B的刘真手里。刘真表情木然地抖了抖手里的大短裤,抖落漫天尘土。“咳…咳…这是什么宝贝?这是在逗我吗?”刘真疑惑的点开宝物介绍,只见上书:宝物名称:绿胖的超级弹力短裤宝物介绍:特殊材质,永不损毁获得位面:漫威宇宙位面刘真瞬间崩溃,“你就从漫威宇宙给老子带回来一条短裤?”这是一个获得了位面寻宝APP的少年,通过位面寻宝APP获得各种各样的宝物,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心系两岸

    心系两岸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展的一部文章合集,全书将岛内蓝绿较量、观察国民党、观察民进党、剖析“台独”言论和两岸政治大局及政治难题等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观察台湾和关注两岸。研究范围涉及2012年“大选”后岛内政治生态、马英九第二任期执政理念、两岸间政治难题的解决方案等等。
  • 魔帝宠妻:神偷驭兽妃

    魔帝宠妻:神偷驭兽妃

    一场未知的异世历练,被剥去记忆卷入进一种陌生的环境天地法则,进入历练者,被抛去记忆,独自历练与陌生环境,成之,则恢复记忆,回到原来的生活,反之,死。陌生的环境。他站在她面前多管闲事,却要谢礼,她只好无辜道:“大侠,请问还有什么事么?”“嘿,小乞丐,小爷我刚刚帮了你,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么?”白发微斜,在空中微摆。“哦,你很棒棒哦……”他对她死缠烂打,她对他避如蛇蝎。……直到多年后历练成功,成为大陆尊主,待到记忆恢复。却要面临去向问题,她该如何选择,是回原来的生活与将她养大的师傅相遇还是选择生死之交的伙伴和命定之人……
  • 最后的古村庇护者

    最后的古村庇护者

    现在的你,是不是很怀念儿时无忧无虑,乐不思蜀,没有烦恼的时光?可是在你儿时可不是这样想的……我要快点长大,想干嘛就干嘛。我要快点长大,想吃啥就吃啥。我要快点长大,想买啥就买啥。我要快点长大,天天都可以吃泡面,辣条,火腿肠。喝哇哈哈,小洋人,健力宝,八宝粥。我想长大……你想长大……你想长大个屁。
  • 我有一万亿

    我有一万亿

    开局一万亿,看你怎么玩!这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也是大家的故事。我们总是在幻想有了一万亿回去干什么?怎么干?在这里,你的梦想将逐步的实现!
  • 三生十方:棺材小姐我不约

    三生十方:棺材小姐我不约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作个闲人也。青葵作为京城首家棺材铺的老板女儿,她从来都不担心寻不着郎。正所谓月黑风高,就给她踩了个狗屎运,立马就讨到了一个少年郎。居然还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苏小王爷……果真是狗屎运到头了,重量级的“大郎”啊。青葵决定不论是一哭二闹三上吊,都得把他收入囊中……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虽然这苏小王爷现在还不是自己家的,可是有什么问题呢。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青葵躲在被窝里,贼贼地偷笑,苏小王爷你就等着我吧。
  •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在逸启

    爱在逸启

    唐启拉住程逸薇,“逸薇,做我女朋友吧,我们天生就该在一起。”程逸薇抬手取下眼镜,眼中是遮挡不住的流光,“是什么给了你自信,说我们天生就该在一起?”唐启咧嘴一笑,“就凭我叫唐启,你叫程逸薇,我们就是要在逸启。”
  • 万族志1:风起云涌

    万族志1:风起云涌

    在和青凰军、百夷铁骑、怒神使徒的争斗之中,空世觉在无意之中获得了白鹭曌的遗物,获得惊人的潜力,却也激发了古月笙从小的恐惧,空世觉察觉到自己主人的恐惧,她远远躲开古月笙,试图把自己关进坟墓中,但还是因为白鹭曌的天算推演出古月一族的凶吉,担忧古月笙和明世安的未来还是回到古月笙身边。
  • 欢乐颂

    欢乐颂

    本书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大刘)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自本世纪初某些恶劣的先例之后,各国都对联合国采取了一种更加实用的态度,认为将她作为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是理所当然的,进而对联合国宪章都有了自己的更为实用的理解。中小国家纷纷挑战常任理事国的权威,而每一个常任理事国都认为自己在这个组织中应该有更大的权威,结果是联合国丧失了一切权威……当这种趋势发展了10年后,所有的拯救努力都已失败,人们一致认为,联合国和她所代表的理想主义都不再适用于今天的世界,是摆脱它们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