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48700000022

第22章 ,大丰收

很快,时间便到了十月中旬,这是秋粮开始收割的日子。

今年从一开始便风调雨顺,一点旱灾也没有遭遇,毫无疑问是一个丰年,整个大明都洋溢在丰收的喜悦当中。

这个重要的时节,三种新粮的收成究竟如何,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天下百姓的好奇。

由于甘薯马铃薯和玉米的收割时间比传统水稻和小麦要晚十几天,所以百姓们得以在收完自家的粮食后,时时刻刻关注三种新粮的收割。

“传言说新粮来自于南洋,是洋人的产物!”湖北,一群百姓休息之余,在一棵大树根底下闲聊。

“确实如此,播种下去的时候,大明日报报道过几次!”

“也不知道产量如何。”民以食为天,这才是这群百姓们最关心的。

“想必应该比我们种的这些普通粮食高一些吧,大明日报不是说了吗,播种的时候,皇上下了皇榜,出二两银子一亩保底收购。”一名百姓分析了一会后说道。

“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保底收购啊,真令人羡慕!”一名百姓感叹道。

众人无奈叹息,可惜他们这里是湖北,而不是南京城周边,根本没有种植的资格,他们没有那么好的机会,除非等到天下推广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拿到种子。

不说全国各地百姓们的议论,京城周围,那些种植了新粮的百姓们同样好奇新粮的收成究竟怎么样。不过,京城周围的百姓们虽然好奇,但有朝廷承诺的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收购,他们到半点不担忧。

京城周围的百姓们悠哉悠哉的又等了十几天,终于,轮到他们种下的新粮收割了。

对于收割新粮,朱慈踉早有准备,时间一到便在大明日报上面刊登新粮收割的方法。并且为了保护新粮的产出,朱慈踉还派出了锦衣卫在各个新粮种植的地方照看,预防有人偷偷将新粮藏起来。

这也是逼不得已的,朱由检还想要大规模推广到全大明里去,可不想刚收上来就被疯狂的百姓偷没了。

不是朱由检不相信百姓们,而是他太清楚甘薯,马铃薯和玉米三种新粮的产量了,连最次的玉米也是亩产七百斤以上,甘薯和马铃薯更是绝对过千斤的存在,百姓们视粮食的产量如生命,一旦三种新粮的产量出来,百姓们必然会为此疯狂,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原来甘薯和马铃薯是长在地里的!”一个百姓在看到大明日报上的新粮收割方法后,稀奇的道。

说是收割,但除了玉米,长在泥土里的甘薯和马铃薯都需要锄头来挖,或者用牛来犁。

随着一头黄牛拉着木犁地在一块甘薯地犁了过去,新粮个收割正式开启。

这是一个彻底改变大明粮食产量的开始,大明很可能会因此而开启一个新的纪元。

同时

随着黄牛拉扯着木犁走过,一个个拳头大小的的甘薯被翻了出来。

“这就是甘薯!”老农将其中一个甘薯拿在手中,瞪大了眼睛观看。

爹爹,好多甘薯!”小孩捡起一个又一个的甘薯堆在一起,不一会便堆了一小堆,见怎么捡也捡不完,小孩仰着脑袋对爷爷大喊道。

“继续捡!”老农笑着将手中的甘薯放在地上,也开始加入了捡甘薯的队伍当中。

地里的甘薯实在是太多了,翻出一个又一个。

“爹爹,甘薯能吃吗?”小孩用袖子擦了一下头上的汗,举着一个甘薯,眼睛亮锃锃的看着不远处的父亲

小孩刚说完,眼珠子一动,不等父亲回话便掰下的一角放进了嘴里。

老农才刚回过头,就看到儿子已经掰下了手中甘薯的一角放进了嘴里。

“不能吃!”老农大惊失色,赶紧跑了过去。

虽然说甘薯是新粮,必然是能吃的,可是这还是生的,许多东西熟的能吃,但吃生的是要肚疼拉肚子的,万一这甘薯也是那样的东西怎么办。

“你吃下去了?”老农脸色都白了,掰开孙子的嘴巴,已经发现空空如也。

“爹爹,甘薯好甜的。”小孩挠了挠头,不明所以,刚才他尝过了甘薯真的很甜,他还想吃。

老农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孩子---”这个时候,小孩的其他家人也跑了过来。

“哥,您刚才大喊了一声,是怎么回事?”汉子对着老农问道。

老农一脸苦色,赶紧将刚才儿子将生的甘薯吃下肚的事情说了出来。

“啊,孩子真吃下去了?”孩子的娘一把将孩子抱进怀里:“孩子,快让娘看看,你肚子没有疼吧。”

看着一家人都在着急,汉子突然笑道:“哥,甘薯不是新粮吗?既然是新粮,那就是可以吃的粮食,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就算孩子把生的吃下肚子里去了,也没什么,最多孩子肚子疼两天,就当给孩子一个教训好了。”

小孩被一家人围着,有些摸不着头脑,特别是又被娘亲莫名其妙的检查了一番,看着娘亲焦急担忧的样子,小孩灿烂一笑:“娘,甘薯很甜的,跟树上的水果差不多。”

汉子心中一动,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你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嗯,什么感觉都没有。”小孩用力点了点,天真的笑道。

汉子顿了顿,也捡起一个甘薯,掰下一角放进嘴里嚼了嚼,立刻双眼一亮。

“哥,甘薯真的是甜的,想必生吃也没事,不必担忧。”汉子对着老农说道。

老农也尝了尝,虽然谨慎起见,他和汉子都没有吞下肚子里面去,但味道算是尝出来了,真的是甜的。

好奇之下,又见小孩迟迟没有什么反应,一家人不由得都尝了一下。

“真的是甜的!”一家人全部惊喜,无论如何他们也想不到这新粮竟然是这种味道,原本听说是粮食,他们还以为是稻谷和小麦一类的,想不到却是长在地里的,而且水分足,味道甘甜。

随着一亩甘薯渐渐被捡拾了,堆成十几堆,产量也差不多能估算出来了。

汉子幼时曾上过两年学堂,到能识数,一番估算之后,汉子带着震惊说道:“这一亩甘薯,怕是至少有一千五百斤的产量!”

一千五百斤!

全家人都震惊了,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一亩上等良田若是一年两季都种稻谷的话,也不过得四百多斤稻谷,而甘薯仅仅一季就至少一千五百斤,是稻谷的五倍以上!

震惊的不止这一家人,所有种植甘薯的农户,在甘薯的产量出来后都震惊了。

不仅甘薯,马铃薯同样如此,稍微种得好一些的马铃薯竟然也有一千多斤,次点的也有一千斤左右,还有玉米,玉米的产量虽然没有甘薯和马铃薯多,但在没有将玉米粒剥出来的时候,百姓们连着玉米棒一起估算,竟然也有近千斤!

所有的百姓都震惊的,看着甘薯马铃薯和玉米等三样新粮,眼睛都红了。

原先朝廷出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保底,他们还以为自己赚了,想不到却是亏了,而且是大亏特亏。

“悔不当初啊!”百姓们捶胸顿足,悔恨自己在当初领取新粮种子的时候接受了朝廷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如今想反悔也晚了。

朱慈踉自然由不得百姓们反悔,他明年还要将新粮推广向全国,这一次是必须要全部收上来统一分配的。

有锦衣卫在旁边看着,百姓们虽然后悔,但也无可奈何,拿着朝廷给的银子,眼睁睁的看着朝廷派来的人将一车车新粮运走。

当然,也有一些百姓偷偷藏起来了一些,留着明年种植,不过这只是少数的,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近百万亩的新粮收上来了之后,得到的新粮是巨量的,足够明年向全大明大规模推广。

大明日报自然而然的刊登了这个好消息,新粮丰收,三样新粮的产量均在千斤一亩上下。

这个消息太大了,所有百姓都震惊了,这样高产的新粮,谁不想种植。

一些百姓开始火急火燎的寻找种子,可惜种子在就被朝廷全部收上去了,就算有一些,也是原先种植的百姓偷偷藏有的一些,没有人愚蠢得会拿出来。

没有人找到种子,这可急坏了许多心急的百姓。

待新一版的大明日报出来之后,百姓们才知道,原来朝廷将所有新粮全部收上去,是为了明年大规模向全国推广,到时候各县镇都有大量分配,百姓们这才安定了下来,耐心等待明年开春的到来。

新粮如此巨大的产量,不仅百姓们震惊和兴奋,满朝文武百官同样兴奋,一些官员甚至含泪不断高呼‘天佑大明’来缓解心里的兴奋。

一些官员更是提议要普天同庆,恳请朱慈踉大赦天下!

朱由检欣然应允,当即大赦天下。

整个大明都被笼罩在了新粮丰收的喜悦当中来了,一个个都期待明年朝廷向全国大规模推广之后种植这些产量巨大的新粮。

同类推荐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 天命破凰

    天命破凰

    象棋对弈上,两届全国冠军韩佳宇和神秘新人虞子期对弈时被神秘力量卷入一副古老的棋盘,穿越到了秦朝末期。这是巧合,还是上天刻意安排?熟知楚汉史的两位,会对历史产生甚么影响。看两位象棋大师如何帮助项羽,刘邦下好这场楚汉之争的大局。
  • 贞观太上皇

    贞观太上皇

    李源穿越了成了唐高祖李渊。玄武门之变后,看着已经年迈不堪的身躯,他悲痛不堪;看着床上娇滴滴的妃嫔,他不胜腰力;......于是,他决定做点正当事情,比如造反。可是意外的金手指觉醒了,“恭喜发明一架纸飞机,获得一天寿命。”望着千古一帝的李二,他决定从孙子辈开始造反,劳资要熬死你,可是谁知熬着熬着,熬了一个大唐工业帝国! 群:扣扣,九四九七零八七九三。
  •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从晚清到民国

    从晚清到民国

    长江三峡的曲折动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二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人文史观”一如“自然史观”,1840年的一场战役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潮流中的长河,尤需历时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进入壮阔的太平洋。唐德刚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书。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毒妃带萌宝

    穿越之毒妃带萌宝

    简介:“女人,想不想修炼?”男人邪神的勾起嘴角。穿越成轩辕世家废物嫡女,自此医毒双绝,又带着天才萌宝,看他们娘俩自此叱咤风云大陆!王者归来时,那些欠她的,她会全部讨回!天玄地宝尽在她手,啪啪打脸毫无难度!不过就是强扑了某域主,偏偏四年后那男人竟然不要脸的跟来了!还提出双修,威胁利诱用尽手段,就连萌宝也献计,“娘亲,让他当本宝宝的爹爹,可以光明正大得到遗产!”她,“……”他不缺男人!但是缺纯阳的男人,而且还是萌宝宝的亲爹,她的节操要不要丢了算了…………
  • 盛宠甜妻

    盛宠甜妻

    十四岁时,她遇上他,而后,爱上他;十五岁时,她害他心爱之人丢了性命,此后,他恨她;八年之后,她再见他,他步步逼近——“辛以微,欠我的,该还了……”
  • 修正系统

    修正系统

    沉睡中,秦路被神兽唤醒,本想发作的他被告知异世界被赋予创作能力的人玩坏了,无奈将他唤醒。于是,他的苦逼“修正”路从此开始
  • 女生徒

    女生徒

    敏感而纤细,坚韧而炽热,女性内心真挚情感的生动演绎,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太宰治,女性独白体作品一次性完美呈现。
  • 爱在穿行中沉淀

    爱在穿行中沉淀

    出身农村、家境贫寒的袁励武,通过努力终于考上一所军事院校,农家子弟的朴实性格在军校的锤炼中,更添了一份坚韧。凭着优异的成绩和才华横溢的文笔,袁励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高校,登上讲台成为一名被人羡慕的大学老师。工作期间,袁励武被借调到一家工厂,帮助工厂开展宣传工作,并在这里认识了他的妻子舒琴。漂亮能干的舒琴,身边不乏追求者,袁励武和舒琴从相识到相恋,习惯投机钻营的岳奉秦从中百般阻挠、使绊子,两人历经误会和波折,总算终成眷属。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曾经的工友们,有的下海经商,有的削尖脑袋往上挤,三尺讲台上的袁励武却渐渐成为被人漠视的“穷酸文人”,与妻子舒琴之间的感情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 你是我触之可及的温暖

    你是我触之可及的温暖

    (高糖娱乐圈甜宠1v1把隔壁读者都甜哭了!)傅时寒喜欢上了一个姑娘。正想怎么骗人回家呢,那姑娘却自己找过来。“傅老师,听说你演技特别好,要不然我们俩对一下戏吧。”没想到对着对着两人就偷摸的把结婚证给领了。两人白天在节目里恩恩爱爱,回到家形同陌路。粉丝特别好奇:难不成这是两人爱情保鲜的秘诀?许轻言摇头:不,那是因为节目组只给了白天演出时的费用。粉丝:我们众筹!请小姐姐务必二十四小时用心演!
  • 逆天仙途路

    逆天仙途路

    一个被家族抛弃的弃子,一个深受别人欺凌的少年,如何隐忍修炼,成为人上人?
  • 走婚时代的爱情

    走婚时代的爱情

    走婚,是走向苦难,还是走向幸福?《走婚时代的爱情》继“裸婚时代”后又一经典力作。喧嚣都市中衍生出最新的婚姻形式——走婚。有人走婚是无奈,有人走婚是主动。到底是距离产生美,还是距离产生嫌隙?脱离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当传统与时尚碰撞,走婚的夫妻该谁管钱?感情在婚姻中的位置还剩多少?本书主人公安迪和于飞扬在走婚的过程中一路跌跌撞撞,在欢喜泪水、甜蜜和苦恼中一路走来……作者简介月满天心,原名王秀荣,已出版《一轮圆月耀天心》《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长相思不相忘》《总有一首诗,让你相信地老天荒》《玉骨花魂美人心》《女人三十学会爱》《以你之姓,冠我之名》等作品。
  • 东汉演义

    东汉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