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4700000044

第44章 1975年

春,毛泽东在杭州,通过闭路电视看了六小龄童演出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79]

毛泽东用《智取威虎山》中八大金刚“老九不能走”这样的话语方式,提出要重视知识分子的政策。[280]

毛泽东喜欢听京戏。在他高兴的时候,自己还有时哼唱,一边用手打着板眼,一边眯起眼睛唱着,一副陶醉其中的样子。每当这时候,小孟也会同他开个玩笑:

“主席,您真是个戏迷!”

“我称不上是戏迷,只是有点迷戏。”

小孟说:“我为什么就不爱听京戏呢?我听不懂。”毛泽东说:“那是因为你不熟悉历史,所以听不懂。”

他常常点戏听。《李陵碑》、《打渔杀家》、《法门寺》、《荒山泪》、《贵妃醉酒》、《钓金龟》、《霸王别姬》都是他常点的戏。对于杨宝森、尚小云、谭富英、萧长华、程砚秋、梅兰芳……这些名角,他有时还能讲出个一二来。

江青很知道毛泽东的这个特点。她曾专门组织人马,为主席录制了一批唱片、磁带。但这些毛泽东听过几次之后,已使他失去了新鲜感。

有一次,空政文工团的小丽来看望主席,毛泽东说:

“我喜欢听京戏。听唱片是一回事儿,听本人唱又是一回事儿。你能不能给我请一个会唱京戏的女孩来,让她唱给我听听。”

“那么多名角,您请谁不行呀,李维康、杨春霞,都唱得不错。”

“我不想惊动这些名人噢。”

也许,听惯了名角,再听听无名小辈的戏别有一番风味。这次主席就偏偏不听名角唱戏。过去,他也曾请过名角,像赵燕侠、马连良、李慧芳,都进中南海给主席唱过戏。

请个人来唱戏,这个愿望当然不难实现。小丽在空政歌舞团物色了一名会唱京剧的歌剧演员。

一天下午,小丽带来了那个唱京剧的演员。她姓林,就叫她小林吧。

“主席,您想听京戏,我把小林带来了。”

小丽指着小林,向毛泽东介绍着。

“噢,好啊,欢迎你来我这里玩,你叫什么名字?”

“谢谢主席,我叫林君秋。”

“噢,与四小名旦张君秋同名嘛。只是不同姓,今天你想唱一段什么呢?”

“我唱一段穆桂英大战洪州吧。”

“可以嘛,那就唱起来,没人拉二胡,就清唱吧。”

小林清了清嗓子,用不太大声音唱起来。小林虽然多年不唱京剧了,但来之前,且练了一阵子。给毛泽东唱戏,可不能唱砸了啊。她有些紧张,但总算顺利地唱完。她音色圆润、甜美,听起来确也还动听。

毛泽东听完之后,很高兴。小林坐下来稍微歇息一下,喝了口水。

“小林这段穆桂英唱得蛮好听的,你唱段《霸王别姬》吧。”

“你喜欢听哪一段呢?”

“你最喜欢哪段,就唱哪段。”

白:看大王醉卧帐中,不免去到帐外闲游一番便了。

几句念白,很有味道。毛泽东显出很高兴的样子。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我只得出帐外且散愁心。

轻移步走向前中庭站定,

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小林的这段清唱,使毛泽东更有兴致。小林还没唱两句,毛泽东开始用手拍着沙发的扶手,一板一眼地跟着哼唱起来,头也摇,身子也晃动。看来,这段戏是对了毛泽东的口味。

小林虽然不是什么名角,但在毛泽东的客厅里,离得这么近,专门给毛泽东一个人演唱,确实使毛泽东感到别有一番情致。这和看舞台上的演出,这和听唱片、磁带,确实是两码子事儿。

《霸王别姬》这段戏唱完之后,毛泽东说:

“唱得不错,休息会,今天就先唱到这里。以后欢迎你再来。”[281]

[附注]张君秋(1920一1997),京剧演员。师从王瑶卿,工青衣。主演有《望江亭》、《西厢记》等剧目。建国后任中国戏曲学校副校长。

7月初,毛泽东与邓小平谈话,指出:“样板戏太少,而且稍微有点差错就挨批。百花齐放都没有了。别人不能提意见,不好。”又指出现在是:“怕写文章,怕写戏,没有小说,没有诗歌。”[282]

7月,毛泽东在做眼白内障手术,当大夫打完一针麻药后,提出要听京剧,身边医护人员赶紧找来唱片,用电唱机放京剧《李陵碑》,这是他平时最喜欢听的。毛泽东边听京剧,边接受手术治疗。[283]

有段时间,毛泽东的眼睛做了手术,不能看东西了,就是听听京剧,他对京剧还是很有研究的,对那京剧名角的一些唱段更是烂熟于心,马连良、梅兰芳的一些唱段,他都能唱下来。[284]

同类推荐
  •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收录的是戴望舒创作和翻译的经典诗歌,以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特点的散文作品。内容或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或是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或是表现超越个人情感的高层次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或是描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全书意境朦胧,语言节奏感强,诗体富于散文美,风格哀婉清新,展现了戴望舒诗文的独特艺术价值。
  • 京剧书简:致刘曾复信十七通

    京剧书简:致刘曾复信十七通

    《京剧书简:致刘曾复信十七通》为王尔敏与京剧史论研究者刘曾复先生关于京剧理论以及保护、传承的讨论信件选集,以京剧的自身的特点和重要价值为切入点,结合作者特有的史家笔法探讨了当下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存在的生存和传承问题,为当代京剧研究提供了重要历史文献。
  • 破狱

    破狱

    1936年,日本青森刑务所,单人牢房,昼夜严密监视——成功越狱。因抢劫致死罪被判无期徒刑的佐久间清太郎(原型为日本“越狱王”白鸟由荣),因不满监狱的非人待遇,凭借自己天才的头脑、周密的计划、无畏的行动力、超常的体力,以及掌控人心的能力,先后四次成功越狱,创下日本犯罪史上前所未有的记录,被日本媒体称作“昭和越狱王”,还被日本人民看作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英雄”。但是,佐久间却先后两次在越狱后选择了自首。佐久间究竟是如何越狱的,又为何选择在成功越狱后放弃已经到手的“自由”?
  •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喜剧”之一,故事场景主要发生在远离尘世的亚登森林中。大约创作于1598-1600年间。《皆大欢喜》取材于16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罗奇散文体的牧歌传奇《罗瑟琳》,这种世外桃源式的吟咏牧羊人纯洁无限爱情的牧歌文学是欧洲一个源远流长的艺术传统。牧歌传奇在中世纪中断之后,文艺复兴时代重又兴盛。
  • 心灵的原色

    心灵的原色

    这是90后作家许书熠第一部文集,体裁涵盖古诗词、诗歌、散文、剧本、小说,其中既有古诗词,又有现代诗歌、剧本,展现出极其全面的文学才华,从多角度展现出当代90后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追求。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站在世界顶端暮然回首一切如云

    我站在世界顶端暮然回首一切如云

    我已成为最成功的人,而你却离我远去。我的一切都归功于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英雄录

    我的英雄录

    简介什么的就算了~懒得写~但是要凑够二十字
  • 为霖禅师旅泊庵稿

    为霖禅师旅泊庵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通灵大师

    重生:通灵大师

    顾染染被人设计陷害而死,成为一缕幽魂却被阎王选中做其阴阳通灵人,行走与阴阳两界,专为冥界服务。于是,她重生归来,发誓势必要手刃贱人,报仇雪恨。只是仇还未报完,却陷入了某人甜蜜的圈套。
  • 书卷多情似故人

    书卷多情似故人

    本书收选了多位民国大师和学人关于读书、治学等的文章,是一本难得的关于读书经验和治学方法的大师学人文选合辑。这些文章基本刊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现代》《野草》《文饭小品》等杂志上,阅读本书,可以领略这些大师学人读书、治学和做人的智慧。清闲时一读,赏心悦目;困厄时一读,如坐春风。透过这些娓娓道来的文字,我们既可以领略众多大师学人迥然不同的个性风采,更可以感知那个年代教育、思想与文化生态的原貌。
  • 红尘醉逍遥归

    红尘醉逍遥归

    一道美食勾起一场回忆,几坛美酒醉卧沙场江湖。
  • 幻龙九重天

    幻龙九重天

    仙术?法术?神魔鬼怪?万千世界?遇到我天佑,通通去死!千万法术尽在手中,少年一路斩妖除魔,凭借各种神通,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 重生之玄学首富

    重生之玄学首富

    【新书】《舔包能让我变强》已发! 多关注哈! 重生1998年,遍地黄金满天撒钱!再狗血的戏剧也狗血不过生活!群号:43184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