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4700000033

第33章 1963年

1月,毛泽东来杭州视察工作,省委负责同志为他准备文娱活动,征求他的意见。毛泽东想了想,说:

“看宋宝罗的京剧清唱《朱耷卖画》吧。”这出戏说了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后裔朱耷,明亡后不肯出仕于清朝,父女两人靠卖画为生,饱受欺凌的故事。

朱耷号八大山人,天资聪敏,擅绘山水花鸟人物,是我国明代极有名望的大画家。宋宝罗扮演朱耷,以高派技艺,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踌躇满志、笔锋恣纵的画家形象。

戏中规定,朱耷必须亲自作画。

那天,大厅上放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文房四宝。毛泽东坐在一旁摇头晃脑跟着哼,右手打着拍子,活脱一老戏迷。

这一天,演员果真动了真格的。只见宋宝罗彩墨泼笔,边演边画,一气呵成。宋宝罗唱、做、画三合一的精彩表演,使毛泽东好奇地站起来,忘乎所以走到他跟前,背着手看他作画。霎时,大家都惊呆了,目光投向了毛泽东。毛泽东站到台上,可他自己全然不知道。毛泽东就是这种性格的人,高兴起来,他可以乐得令人觉得忘乎所以。到了这步田地,只好顺其自然,大家都围上去看宋宝罗画画了。宋宝罗画的是一幅公鸡报晓图。

毛泽东专注地看着他边演边画,情不自禁地用欣赏的语调说:“落笔很准确,画得不错嘛!”

仅仅3分钟宋宝罗就完成了这幅作品。

画上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雄鸡,雄赳赳,气昂昂,傲然伫立在一块大石上,张嘴朝天,振翅欲展,仿佛“喔喔”啼叫,令人颇有唐代诗人李贺名句“雄鸡一唱天下白”之感!

毛泽东看了非常高兴,信口说出:

“一唱雄鸡天下白!”

宋宝罗一听,连声说妙,一阵热烈掌声过后,便信手写下了毛泽东的命题:“一唱雄鸡天下白”。那娴熟的技法和独具匠心的构思,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遐思。

宋宝罗用双手献给毛泽东,毛泽东与宋宝罗握手:

“唱得好,画得也好!”

又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掌声停止后,宋宝罗连声说:

“谢谢,谢谢。”

回去的路上,毛泽东还一晃一晃地哼那曲戏,说:

“杭州的宋宝罗,多才多艺!”

“文革”中,宋宝罗被戴上了“历史反革命”的帽子。原来,解放前,政界要员请他唱过堂会。1945年“双十”节,蒋介石从重庆飞到南京,经人介绍,当天晚上叫宋宝罗唱了《三进宫》折子戏。演出结束后,蒋介石上台与宋宝罗握手。新闻记者拍了照,并立即写成新闻加以报道。他因此受到轮番批斗,身心倍受折磨。1970年7月,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来到杭州。8年了,毛泽东没有忘记宋宝罗。8月12日,毛泽东接见由周恩来总理陪同来杭访问的苏丹总统尼迈里和南也门总统鲁巴伊后,向陈励耘问到宋宝罗的情况。这时宋老正在乡下“劳改”。陈励耘却故装糊涂,说听不懂毛主席的话。

“那个唱京剧老生的,声音很高的,会画大公鸡的,叫宋宝罗。”

毛泽东一字一板地说。

陈励耘看瞒不过,就支支吾吾地说:

“他叫宋宝罗,还没解放。因为他给蒋介石演过戏、握过手、合过影。”

毛泽东说:

“唱戏有什么关系!当时是蒋介石的天下,蒋介石叫他演唱他敢不演唱?是逼出来的嘛!今天,我叫他唱戏,他不会不唱嘛!”

毛泽东的话解放了宋宝罗。[212]

5月8日,毛泽东在杭州工作会议的讲话中,谈到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时,一路发挥说:就是要不唱天来不唱地,只唱一出《香山记》。这是一本写妙庄五女儿的小册子的开头两句。比如看戏,看《黄鹤楼》就不想《白门楼》之类的戏。[213]

[附注]《黄鹤楼》,京剧传统剧目。据元杂剧《刘玄德醉走黄鹤楼》改编。又名《竹中藏令》,写周瑜在黄鹤楼谋要胁刘备退还荆州,刘备在赵云保护下,安然脱险。

《白门楼》,京剧传统剧目。据《三国演义》改编。写曹操军围下邳,决水淹之。吕布等被俘。曹操斩吕布、陈宫,劝张辽归降。

毛泽东又说:“有鬼无害论”是农村、城市阶级斗争的反映。[214]

[附注]1963年5月6日,由江青授意、柯庆施组织和支持,上海《文汇报》发表了梁璧辉《“有鬼无害”论》的文章,批判了孟超的《李慧娘》,以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廖沫沙赞扬该剧的文章《有鬼无害论》,这被江青在“文革”中自诩为“第一篇真正有分量”的批判文章,当即引起了毛泽东的共鸣。(据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

8月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了沈阳部队政治部话剧团演出的大型话剧《雷锋》。整整两个多小时,毛泽东非常高兴地观看演出,时而微笑表示赞许,时而爽朗大笑,始终兴致勃勃。[215]

9月27日,毛泽东关于文艺工作的指示:文艺部门、戏曲、电影方面也要抓一个推陈出新问题。舞台上尽是帝王将相、小姐、丫鬟。内容变了,形式也要变,如水袖等等。推陈出新,出什么?要出社会主义,要提倡搞新形式,旧形式要搞新内容。不这样干,三十年后就没人看了。上层建筑总要适应经济基础。

11月,毛泽东对《戏剧报》和文化部两次提出批评。他说:一个时期以来,《戏剧报》尽宣传牛鬼蛇神。文化部不管文化,封建的、帝王将相的、才子佳人的东西很多,文化部不管。又说,文化工作方面,特别是戏曲,大量的是封建落后的东西,社会主义的东西很少。在舞台上无非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化部是管文化的,应当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要好好检查一下,认真改正。如果不改,文化部就要改名字,改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部,或外国死人部。[216]

11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湖南省副省长周世钊,并就他提出的教育工作问题谈了看法。

毛泽东说:我们在家都喜欢看戏,而且看戏的人又都喜欢看好戏。北京这个地方的人,尤其喜欢看梅兰芳先生的戏。梅兰芳先生男扮女装的戏唱得很好,演得也很成功。我也喜欢看他的戏。但如果有谁下个决心看戏就是要看梅兰芳的戏,非梅兰芳先生的戏,用八抬大轿抬着去也不看,那么,我就可以肯定地对那人说,他这一辈子只怕也莫想看戏了。为什么呢?因为梅兰芳先生不可能天天唱戏。即使梅兰芳先生能天天唱戏的话,据我所知,他大部分时间也只能在北京市唱,也只有北京市的人能够看得到他的戏。实际上就算梅兰芳先生经常在北京唱戏,北京人也不可能人人都能看得到他的戏。因为第一,票数有限,买票就很困难,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得到的;第二,票价太高,有的人想看,就是买不起票。梅兰芳先生的戏算是正规戏,是在大戏院里的大戏台上唱的。如果要想让大家都能有戏看,让全国人民都能看到戏,我认为梅兰芳先生的戏要唱,草台班子的戏也要唱!有些草台班子的戏也是唱得很好的啊,也是很受人民大众欢迎的啊!因此我说,只有大戏院的戏也唱,草台班子的戏也唱;正规的戏也唱,非正规的戏也唱,全国人民才有戏看。我认为我们办教育事业也应该这样,要想解决学生入学难的问题,要让全国的学龄儿童都有学校读书,只有像唱戏一样,正规的学校要办,非正规的学校也要办。这就是说,要提倡国家和群众办学两条腿走路的方针。[217]

11月29日,南京部队政治部话剧团到中南海为毛泽东演出《霓虹灯下的哨兵》。在一片掌声中,毛泽东步入怀仁堂,安详地坐在第五排的座位上。演出开始了,演员的情绪格外饱满,台词讲得格外清晰,舞台各部门配合得格外默契。毛泽东兴致很浓地观看演出,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有时发出朗朗的笑声,有时拿出火柴却不擦燃,注视着舞台上的表演。

毛泽东指着剧中的连长、老班长洪满堂和班长赵大大说:“这样的人很忠实,写他们有教育意义。”当看到新战士童阿男违反革命纪律,擅自脱下军装离开连队时,毛泽东关切地说:“这个战士可以教育过来嘛!连资产阶级都可以改造嘛。”当看到第七场童阿男在指导员的教育下返回连队时,毛泽东又说:“好,他是转变了。”当看到连长在童妈妈家批评陈喜“看见了没有,南京路上太平无事啦”、陈喜说“没想到”时,毛泽东说:“是啊,他是没想到。”当看到连长批评陈喜“我希望你的检讨就从这里(指老布袜子)开始”时,毛泽东点着头说:“对呀,就从这里开始。”

演出进行了三个多小时,毛泽东全神贯注地看完了全剧。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登上舞台接见全体演职员,他握着扮演连长的演员的手连连称赞:“好,好!”

夜深了,毛泽东还在休息室接见了剧作者和总政治部以及话剧团的领导同志。他称赞《霓虹灯下的哨兵》是个非常好的戏,很动人,写得好,演得也好。要多给些人看看,给人大、政协都演演,一场不行,两场。他还指出,要想写好、演好,就得深入生活,对生活不熟悉是写不好、演不好的,他们(南京部队话剧团的同志)全面地了解生活嘛,上海的生活,连队的生活,资产阶级的生活。接着毛泽东说:“话剧是有生命的,有前途的。现在主要搞新的、现实的、火热斗争的东西。”[218]

12月12日,毛泽东在12月9日中宣部文艺处编印的一份《文艺情况简报》第116号登载了《柯庆施同志抓曲艺工作》一文,介绍了上海抓评弹的长篇现代书目建设和培养农村故事员的做法的材料上批示:“彭真、刘仁同志:此件可一看。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不能低估电影、新诗、民歌、美术、小说的成绩,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少。至于戏剧等部门,问题就更大了。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改变了,为这个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之一的艺术部门,至今还是大问题。这需要从调查研究着手,认真地抓起来。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219]

中央文化部召集了一次戏曲现代戏座谈会,中国平剧院胡沙作了《谈平剧的推陈出新》的发言。毛泽东在《光明日报》上看到这篇发言后,对中国平剧院改革平剧艺术所取得的成绩加以肯定和鼓励。12月18日,北京市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在一个会上传达了毛泽东的鼓励。[220]

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观看北京曲艺团团长高凤山所演的段子《黑姑娘》,内容是表现翻身后的青年农民得到了婚姻自由并树立新风尚。[221]

同类推荐
  • 不尽山河

    不尽山河

    作者从事科学报道工作几十年,多年来笔耕不辍,有许多优秀的科技报道文章。本书既精选了作者过去在报刊上发表过的优秀随笔散文杂文,又收录近年的最新文章。作品大多记录作者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涉及文化、科学报道、学科人物、科学著作等各个方面,可见作者对科技、生活都有着独特的观察视野和较高的哲学思辨。尤其是在第三辑中,作者记录了在西双版纳植物园的见闻,文风诙谐,文笔老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何建明报告文学论

    何建明报告文学论

    何建明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领军人物。作为一位“国家故事”讲述者,他“四十年只做了一件事,讲述国家故事”。《何建明报告文学论》汇集了何建明40年来的报告文学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共70余万字,是全方面、多角度了解何建明报告文学的必读作品。这部创作专论集分为四个部分:创作谈、访谈、评说论道、作品评论。第一部分“创作谈”是何建明现身说法,谈报告文学的创作,第二部分“访谈”是各大媒体记者对何建明的访谈,第三部分“评说论道”是何建明为其他报告文学作品所作的序和评论,第四部分“作品评论”是关于何建明报告文学的解读和评论.本书既是研究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的重要史料,也是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总是执着、谦逊地行走于他的艺术世界中,总是能够避开流淌于生活表面的泡沫,看取生活的真相,把民间底层人们的精神和灵魂真实地表现出来,以坚硬的抗争和如水的柔情给人以深深地感动。本书精选和节选了刘醒龙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天行者》,中篇小说《分享艰难》、《挑担茶叶上北京》,以及散文《天香》、《去南海在一棵树》等篇章,全面展示了刘醒龙三十余年的创作成就。
  • 铁未销集

    铁未销集

    《铁未销集》作者是一位爱书人、读书人,数十年阅书无数。集中收录了作者平日读书之后的一些思绪碎片,知己之论,书评推介等,文字内外,都能看出作者与书、与社会思想的碰撞火花,精致的文字中蕴含了睿智的因子,也可见出作者的一些新观察视野。文笔清简而沉郁,内容博洽而通融,书里书外、物事人情,都能以文字见分晓。一册在手,游目驰怀,信可乐也。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热门推荐
  • 灵兽大陆修仙日常

    灵兽大陆修仙日常

    女主穿越发现爹长了个狐狸头。 人没有灵根,为了修仙,融合灵兽灵核的同时会产生灵兽的特征。女主觉得,修仙我所欲也,养灵宠小狐狸亦我所欲也。看过无数本穿越修真小说的我还是想法子找条别的路走吧。 文慢热,无cp,无空间,无系统。自创的修仙体系,大纲已写完,请放心食用。
  •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 回忆的转角

    回忆的转角

    我们的一生会有很多转角,有形或无形。每一个转角处,都有化不开的回忆。。。
  • 蒋介石的智囊高参(亲历者讲述)

    蒋介石的智囊高参(亲历者讲述)

    身为曾经的第一家族的核心人物,一代枭雄蒋介石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秘事?本套丛书通过亲历者的亲见亲闻,揭开一个短暂王朝的尘封秘史。蒋介石身边文臣武将,各有所能,本书着重介绍了蒋介石身边最重要的几个谋士,包括陈布雷、戴季陶、朱家骅等,他们是如何运筹帷幄,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结局,本书通过一手独家史料,向您揭秘。
  • 一拳x龙珠

    一拳x龙珠

    龙珠角色穿越一拳宇宙的故事========================建了个读者群,欢迎来催更/讨论剧情。群号:670374443
  • 霸汉(9)

    霸汉(9)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酿就天下大乱。汉室武皇刘正七次蹄踏皇城,以无可匹敌的武力屠尽王莽的各道势力,但其仍不是宿命之帝,心灰意冷终让复国大业由天而定。无赖少年林渺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借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他巧造声势,妙借诸雄之力,更以无人能敌的勇猛与战无不胜的军事天赋,带领一群忠心不二的部下征战天下,慑服群雄。历经千战终独霸大汉江山,成一代无敌皇者。他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
  • 红颜一笑满脸泪

    红颜一笑满脸泪

    我念想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和你一起的时光生活,很简单,有你有我,白头皆老,就已足够。青春洋溢着美丽的风景,我们永远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样子。一曲离殇奏故人,叹却时光不如意。
  • Obsessed (Book #12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Obsessed (Book #12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TURNED is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
  • 重生很美丽

    重生很美丽

    彭芷韵,平凡如土,自卑如她,艰辛如狗。一朝猝死无人知无人晓无人送,悲哀至极,如果有如果,如果有来生她不愿再如此窝囊。人生一闭眼一睁,前世恍如梦境,重生20岁,这个花样年华。当年失去的朋友,她要要回;当年失去的理想,她要实现;当年没有的东西,她要创造。空间在手,中青我有。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只愿与你分担所有.....也许文文小有波折都只是为了后面的大爱,结局完美,大宠无限1V1.敬请期待,么么哒....
  • 五姨

    五姨

    一个市井小女人从家庭主妇到三胎妈妈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