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500000037

第37章 撤帘归政退处深宫 变法维新洊登台阁

英宗悚然改容道:“朕知道了。”遂进宫省问曹太后起居,泣陈病时的过失。曹太后亦流泪抚慰,极尽慈母衷肠。两宫疑隙,至此完全冰释。十月,安葬仁宗皇帝于永昭陵庙,号做仁宗。至冬底,诏明年改元做治平。元年春,韩琦因为英宗病已痊愈,想请曹太后撤帘归政,乃择取十余件事,奏请英宗裁决。

英宗裁决后,即诣曹太后复奏,曹太后件件都称裁决得很妥当。

韩琦便奏道:“这些都是由皇上裁决的,而今国太都认为适当,可见皇上已能亲断机宜,臣可以告退了,愿请国太赐臣罢休!”曹太后道:“相公不可以求去,惟我当退处深宫了。”韩琦复奏道:“前代贤后,像马后、邓后,对于权势,尚不免顾恋,而今国太便能归政,真是前代贤后所不及,但不知国太决取哪一天撤帘呢?”曹太后道:“说什么决取哪一天呢?我参政许多时,岂是出于得已?就在此时便可撤帘!”曹太后说罢,遽离座退入。韩琦大声叱道:“国太有旨,銮仪司撤帘者!”銮仪司听旨,疾忙上前撤帘。帘既除下,曹太后因匆匆走入,还在御屏后瞧见她的衣袂,内外都惊为异事。至是韩琦见得从前谗间两宫,乃由内侍任守忠所为,坐政事堂骤召任守忠至,而数他的罪恶,把他窜逐于蕲州,即日押解出都;任守忠的同党史昭锡等,一并远徙南方。俄顷之间,奸佞一扫而空,中外称快。英宗遂亲政,上曹太后宫名做慈寿,加韩琦尚书右仆射。

此时英宗高皇后已生四子:长名作仲针,次名作颢,又次名作颜,再次名作頵。颜生下便夭折了,而今存的,实只有三子。乃诏封长子赵仲针为光国公,未几复晋封为淮阳郡王,改名作顼。英宗本为濮安懿王子,入继仁宗为嗣。濮安懿王有三王妃:元妃王氏,封谯国夫人;次妃韩氏,封襄国夫人;三妃任氏,封仙游县君。韩琦奏言:“礼不忘本,濮安懿王德盛位隆,理宜尊崇,请付有司议定。”一年四月,英宗遂诏礼官与待制以上,议定崇奉濮安懿王典礼。韩琦、欧阳修等,主张追崇;司马光、王珪、吕诲、范纯仁、吕大防等,主不追崇,相互争执,久而不决。曹太后见这等一件事体,朝臣争执半年周载,不但不能解决,而且愈争愈烈,觉得他们大可笑,亦大可怜,遂手诏中书省遵行。诏云:闻群臣议崇奉濮安懿王典礼,自去夏迄今春,争持不决,何无断也?因特隆谕:濮安懿王,谯国夫人王氏,襄国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可令皇帝称亲;濮安懿王称皇,王氏、韩氏、任氏并称后。

韩琦等奉到此诏,即转呈英宗。英宗胸中原早有成竹,因见廷臣争执,未即下诏,至是遂立颁诏旨,谦让不受尊号,但称亲;就濮安懿王茔建园立庙,封濮安懿王子赵宗懿为濮国公,主奉祠事。至是,濮议遂定。这时富弼已终母丧,任为枢密使,因不满意韩琦,二十余次上章力求解政。英宗乃封富弼为郑国公,出判扬州,未几又徙判汝州,而召潞国公文彦博,从判河南,回任枢密使;擢权三司使吕公弼为枢密副使;泾原路副都道署郭逵签书枢密院事。

忽忽又到三年十一月了,英宗复患疾病,形容日见憔悴。

韩琦奏请道:“陛下圣躬不豫,不能临朝,中外不免惊疑,请陛下早立皇太子,以安众心,而固社稷。”英宗微微点首。韩琦又奏道:“陛下既然首肯,愿请降诏,即日册立,安妥此事。”便命召学士承旨张方平,立刻入殿草诏。张方平既入,乃进纸笔请英宗写明立谁为太子。英宗接过笔去,就纸上写了数字。

韩琦瞧着,是写的“立火火王为皇太子”字样,因复奏请道:“圣意想是属在颍王了,还请陛下亲笔写明。”英宗才又在侧面加注了“颍王顼”三字。张方平即援笔草就,立刻缮正,呈与英宗亲填太子名字。英宗只得又亲自填了太子名字。填毕,将笔掷下,长叹一声,不禁掉下泪来,身体便觉支撑不住,即命内侍掖至龙床,嗒然卧下了。韩琦、张方平等也就退出。文彦博顾谓韩琦道:“瞧见皇上颜色么?人生到此,虽属父子,亦不免动情吧!”韩琦道:“这原本是很可嗟叹之事!巨鹿受封,不还是眼前事吗?而今能有几时,又要请求立太子了。”

到了明日,便举行册立太子典礼,大赦天下。文武百官,相率称贺。英宗于病榻听了,益觉侧然心酸,洒泪不止。自是,英宗的病势,竟一天沉重似一天,脸上身上的肉,都瘦干了,一个人只剩着个枯躯壳儿,存着口气罢了。延至四年正月,英宗的病,已到十二分光景,眼见得只是延捱时刻了。朝里诸臣,却还在粉饰太平,称庆称贺。忽然宫中传出丧音,这个在位刚四年,享寿才三十六岁,雄图未展的圣明天子,已经驾崩了。

英宗既崩,由皇太子赵顼入嗣大位,是为神宗皇帝。神宗即皇帝位后,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高皇后为皇太后,封皇弟赵颢为昌王,赵颓为乐安郡王,命韩琦守司空兼侍中,曾公亮行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文彦博行尚书左仆射、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富弼改武宁节度使,张升改河阳三城节度使,欧阳修、赵概并加尚书左丞,仍参知政事,陈升之为户部侍郎,吕公弼为刑部侍郎;其余百官,均进秩有差。二月,神宗御紫宸殿朝见群臣,诏册元妃向氏为皇后。向后系故相向敏中曾孙女,人颍王邸后,封安国夫人,至是册立为皇后。神宗在王邸时,常听得记室韩维称扬王安石,很想见王安石这个人,于是遂降诏征召王安石入都。王安石高卧不起,神宗因谓辅臣道:“王安石自先帝朝以来,屡召不至,多说他不恭顺,而今又不肯来,到底是有病呢?还是有什么要求呢?”曾公亮奏对道:“王安石他乃是辅相材,必不会欺君罔上的。”吴奎谏阻道:“臣曾与王安石同过事,见他护非自用,所为迂阔,如果重用了他,必定紊乱朝政的。”神宗不听,又降诏命王安石知江宁府。大家揣测,以为王安石又要推辞的,不料他这番却老实不客气,奉到旨命,不但不推辞,而且便走马到任去了。这王安石,字做介甫,临川人,好读书,会作文章,他的友人曾巩,拿他作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叹为奇才,便到处替他延誉。因此,他遂得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旧例判官秩满,得求试馆职,他独不求试,再调知鄞县。他到了鄞县,便运用他的建设计划,小试牛刀,起堤堰,决陂塘,兴水陆之利;又贷谷与人民,薄取利息,定期偿还,俾得新陈相易。鄞县的人民,都称说便利。

不久,通判舒州,又卓著政声。文彦博便极力举荐他,请朝廷不次进用。朝廷乃召试馆职,辞谢不就。欧阳修复荐他作谏官,仍辞谢不就。再荐,再召,再辞,且恳求外补。朝廷因命知常州,改提点江西刑狱。他到了江西,恰巧与周敦颐遇着,两个谈论天下大事,古今治术,连日连夜,滔滔不绝。及至两下分开了,他深思周敦颐的理论,甚至忘寝废食。到仁宗嘉祐五年,复召他为三司制度判官,他才入朝受职。当时的朝野人士,因为朝命叠下,他辄辞不起,甚是欣慕他的为人,谁也想一见为快。他进京受职而后,不久便上了一篇表言书,主张法古变今,理财足用。仁宗看了,不说什么,把它搁置不议。他见主张不行,心里很觉不快,虽频迁美官,如同修起居注,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等,都不惬意,总想求去;后来适因母丧,便解职回籍去了。英宗朝也曾召他,只是不肯再起。韩绛、韩维兄弟与吕公著等,都是他的好朋友,更极力替他标榜游扬,遂把王安石三字,抬捧得大名鼎鼎,所以神宗便极意要引用他,召他不至,又命他知江宁。这时宰相韩琦,因执政三朝,任事太久,权位又重,便有人诋毁他做事专擅,而曾公亮复力荐王安石可作宰相,以谋间他,于是力请去位。神宗不得已,命韩琦以司徒兼侍中判相州。韩琦奉旨,即入朝辞驾,神宗泣道:“侍中定然要去,朕没奈何,今日已下诏了!然卿去之后,哪一个可任国家大事呢?王安石如何?”韩琦奏对道:“王安石作翰林学士便有余,处辅弼的地位则不可。”神宗默然,韩琦知道神宗的意思,亦不申论,即告辞去了。神宗遂召王安石为翰林学士。

不觉残年已过,仁宗乃诏改元做熙宁,是为熙宁元年。四月,王安石始至京师,从受翰林学士的任命,至此已经七越月了。神宗听得王安石到了,不胜幸悦,即诏王安石越次入对。

神宗问道:“治国的要道以什么当先呢?”王安石奏对道:“择方法当先。”神宗又问道:“唐太宗何如?”王安石又对道:“陛下当取法尧、舜,何必讲唐太宗呢?尧、舜治天下的方法,至简单而不麻烦,至切而不迂阔,至易行而不难作。但后世的学者,因为不能通晓尧、舜的治术,所以他便说是高不可及。”神宗道:“卿可谓责难于君了。朕自视眇躬,恐怕无以副卿的意思啊!但愿卿尽心尽意辅助朕躬,使得达目的!”一日,群臣侍讲经席毕,群臣皆退,神宗独留王安石,赐坐更问治道。

神宗道:“朕有事要与卿从容议论的。朕观古人,像唐太宗必然要得着魏徵,汉昭烈帝必然要得着诸葛亮,然后才可以有为。

魏徵、诸葛亮两个,真是不世出的人材啦!”王安石奏对道:“陛下真能作尧、舜,自然有皋、夔、稷、契的;真能作高宗,自然有傅说的。像魏徵、诸葛亮两个,都是有学问的人所卑视的,何足称道呢?以天下的广大,人民的众多,百年的承平,学者不能说不多,然而总愁无人可以佐治。只因是陛下择方法未能明了,推诚信未能及至,虽是有皋、夔、稷、契、傅说般的贤臣亦将被小人所排挤,卷怀而去哪!”神宗道:“哪一个朝代没有小人呢?就是尧、舜的时候,尚且不能无四凶啊!”

王安石复对道:“因为能够辨别四凶,把他们除去,这才成其为尧、舜啦!若使四凶得逞他们的谗慝,那么皋、夔、稷、契,又怎肯与他们同流合污,苟且食禄,而终身不去呢?”神宗听了,连连点首,信用王安石的心志,从此益加牢不可破了。二年二月,复召富弼入朝,任同平章事,拟擢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唐介审知神宗的意思,乃入谏王安石不堪大任。神宗怫然道:“王安石文学不可任呢?经术不可任呢?”唐介答奏道:“王安石固是个好学的,但是泥古不化,所以议论很是迂阔。若是使他执政,必定多所变更,想治反乱了。”神宗不听,竟任王安石参知政事。至是,王安石遂奏请神宗行用新法。神宗准奏,即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变更旧法,调济天下利权。

命王安石、陈升之总领制置三司条例司,协同办理。又命吕惠卿、苏辙并为检详文字,章惇为三司条例官,曾布检正中书五行公事。吕惠卿、曾布都小有才,事事迎合王安石意旨。王安石深信二人,不啻倚为左右手,故一同引用。于是王安石遂拿出他皋、夔、稷、契、傅说的学问,与吕惠卿、曾布等,酌定富国强兵的新法八条:一、农田水利。派员分行诸路,相度农田水利,垦荒废,浚沟渠,酌量升科,吏民同役,不得隐瞒逃匿。

二、均输。凡州郡上输的官粮,官得徙贵就贱,因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的,得以便宜蓄买。

三、青苗。农民播种青苗时,如果无钱播种,由国家借给,令出息二分,俟谷熟随夏秋税偿还国家。

四、免役。人民依等级缴纳免役钱于国家,得免劳役,国家将免役钱另募无职业人民充当役夫。

五、市易。京师置市易所,使购不卖的物品于官,或与官物交换,又备资贷与商人,依限纳息还本。

六、方田。以东南西北各千步为一方,计量田地,依地的肥瘠良窳而定税五等,人民按税则缴纳。

七、保甲。采古时民兵制度,十家为保,五百家为都保,都保置正副二人,领导保丁贮弓箭,习武艺。

八、保马。设置官马,凡保甲愿养马的,每家得领养一匹,愿养二匹的,听岁一检验,有死病的补偿。

这八条新法,前六条称为富国之法,后二条称为强兵之法。

当时朝廷诸臣,除附和王安石以外的,都不赞成这个新法,纷纷争议。王安石对反对的诸人道:“公等所以争论,都是因为没有多读书哪!”赵扑道:“这话就说错了!皋、夔、稷、契的时候,试问有什么书可读呢?”王安石不应。神宗独深信不疑,次第颁行天下。四月,任命刘彝、谢卿材、侯叔献、程颢、卢秉、王汝冀、鲁伉、王广廉八人,行诸路“农田水利法”;七月,任命薛向行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九月,诏先自河北、东京、淮南三路行“青苗法”;十二月,行“保甲法”、“免役法”。五年正月,行“市易法”;四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法”;至是,王安石的新法悉行,而天下骚然,民间受苦痛已不堪言。朝里老成的一派,因议论新法,罢黜殆尽:如御史中丞吕诲出知邓州,知谏院范纯仁出知河中府,检详文字苏辙为河南府推官,宰相富弼出判毫州,知审官院孙觉出知广德军,御史中丞吕公著贬颍州,直史馆苏轼出为杭州通判,枢密使文彦博出判河阳,司马光罢知永兴军,朝贬夕谪,真个更仆难数。这正是:多数老成都罢政,一时新进尽登朝。

要知王安石的新法,后来效果如何,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说战国1:变法图强

    说战国1:变法图强

    《说战国之一变法图强》分季联播,好戏连台。战国大幕的揭开,要从两个人的对决说起:智瑶VS赵无恤,在残酷的晋阳围城之战中,智瑶几乎将赵无恤逼入绝境,然而一个谋士导演了一场逆转胜,终致三家分晋,世界似乎恢复了平静。在这短暂的平静中,一个阶层犹如地下的岩浆在涌动,那就是“士”。士,整个阶层在垂死挣扎。他们从有国家保障的生活,沦落到朝不保夕,生死难料。他们有的悲哀认命,有的则要奋起反击。于是,李悝、吴起、商鞅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主导变法图强的三季大戏。三个变法收获不同的结局,有成功有失败,然而,令人不寒而栗的是,那个变态的变法,竟然成功了……
  • 策行三国

    策行三国

    重生孙策,雄霸三国。一梦醒来,成了小霸王孙策,亲爹孙坚正在襄阳作战,命悬一线。爹要救,江山要打,乱世和美人都要拯救,但事情却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袁绍四世三公很强大,江东缺马难争霸。天子年少很聪明,读书人自负又天真。黄巾余波尚未平,门阀已经现雏形。名臣猛将只是舞台上的影子,背后还有无形的手。有痛快,有遗憾,更有无奈,但初心不变。用一点先见之明,集结良臣猛将的智慧和坚强,铸就一个强大文明的脊梁。这是我的三国,我是小霸王孙策。——老庄书友群:23470572,欢迎入裙!
  • 元枭

    元枭

    写这种小众的书不容易,不奢求别的,看书的话就麻烦给个投资,谢谢了。……………………元末,红巾起义,天下大乱。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李察罕,刘福通,毛贵……天下可谓群雄并起。可谁成想,一个酷爱历史的年轻人,却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了这个时代。并且成为了山东军阀毛贵之子——毛正梁。如此,曾广为人知的元末,而今,又会走向何方?
  • 中国历史博览4

    中国历史博览4

    《中国历史博览4》主要内容分为“元朝”、“明朝”、“清朝”三个章节。
  • 草木春秋演义

    草木春秋演义

    黄帝之尝百草也,盖辨其味之辛甘淡苦,性之寒热温凉,或补或泻或润或燥,以治人之病,疗人之疴,其功果非细焉。予因感之而集众药之名,演成一义,以传于世。虽半属游戏,然其中金石草木水土禽兽鱼虫之类。靡不森列,以代天地器物之名,不亦当乎!
热门推荐
  • 疯羊血顶儿

    疯羊血顶儿

    沈石溪的《疯羊血顶儿》是由《血染的王冠》、《血崩》和《疯羊血顶儿》三个中篇小说组成。《血染的王冠》写金丝猴群中黑披风雄猴与麻子猴王争霸的一场内战。动物界以强力和年轻挑衅老猴王的故事经常发生,但当猴世界两王并存格局出现时,后果堪忧。故事解秘动物世界内战的混乱和伤害,最后以老猴王的慷慨赴难和王后的殉难谱写了动物世界的爱情绝唱。
  • 太较真,你就输了

    太较真,你就输了

    由圣铎编著的《太较真你就输了》将教会读者如何以不较真的心态去对待幸福、爱情、金钱、欲望、名利、权力、心态、苦难、失败、生活、健康、生命、快乐、工作等方方面面的人生问题。一个人有了海阔天空的心境和虚怀若谷的胸怀,就能自信地笑对人生的种种困难和逆境,并从中解脱出来,视世间的千般烦恼、万种忧愁如过眼烟云,不为功名利禄所缚。不为得失荣辱所累,就能以不较真的大度去容忍别人和容纳自己,遇事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 猎狐行动

    猎狐行动

    猎狐行动,是中国警察向境外经济逃犯的一次集中亮剑,在全国反腐大形势下,与狡猾的经济犯罪嫌疑人展开智慧的较量,取得丰硕战果。中国兵法、三十六计一一上演,尖峰对决、高科技手段,比比皆是。成功的缉捕,不仅来源于大国的实力,也来源于中国警察的信仰。警察作家吕铮,与猎狐缉捕组的成员们并肩作战,实时记载一线战绩。这是一本不一样的纪实作品,记载猎狐行动最前端的精彩故事。
  • 这个三国不正常

    这个三国不正常

    这一年,汉灵帝还在卖官,太史子义还只是个小孩子,袁绍还只会吃喝玩乐,张角正在等待出场的机会,董卓依旧在西凉发育。也就是这一年,一只名叫王澈的小蝴蝶来了,原本应该称霸北方的曹孟德死了,剧情接下来该怎么发展,王澈表示“都看我干嘛,又不是我干的,我也很无奈,我也不知道,要剧情找作者去”,从这一年开始,三国脱轨了……
  • 艾枵

    艾枵

    等了十几年,他寻她,却得知她是别人的未婚妻,但他对她说“那又如何,你从认识我的那一刻,就只能是我的”……多年后“阿辰,你为什么总是对我这么好”奡北辰“因为你是我的妻也是我的命,不对你好对谁好”“那……那为什么你对她也这么好!”奡北辰“她是你和我的女儿……”
  • 崩坏之我在天命上班

    崩坏之我在天命上班

    名为“崩坏”的事件席卷了世界,在已知的历史和可预测的未来带来无数的灾难。或许是神的旨意?来惩罚肆无忌惮破坏自然的人类?人类奋起反抗,尽以全部的力气去对抗那些恐怖。然而,张耀然发现,一切的一切,终究是人类与自己本身的争斗罢了。——为了守护世上的美好而战。ps:群824174952ps:前期剧情慢热,望读者大大们见谅。本书为崩坏三rd游戏同人书籍,借助世界观以及人物剧情,因为笔者对游戏的喜爱,所以想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自知笔力不足,与各位读者大大共勉。
  • 宠溺成婚:傅先生请上坐

    宠溺成婚:傅先生请上坐

    席宁死了,死在了一场爆炸中,死前还被她捧在心上的好闺蜜开了一枪。不想一睁眼,重生回到了18岁。这一次,她随心所欲,再次迈入军营,从新兵刺头到奇葩教官,一路披荆斩棘,成了最令人恐惧的指导员之一。随手虐渣手撕白莲花,还顺带撩了一个极品男人。只是撩着撩着她发现,MD,这男人甩不掉了!!傅子黔,清冷矜贵,铁面无私,性向成谜,一直是军中神话。直到遇到刺头席宁,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什么原则都成了废话。傅大佬人生准则:1.媳妇儿永远是最重要的。2.媳妇儿说的永远是对的。(1v1,男强女强,绝宠!无虐!划重点——作者本人玻璃心,只喜欢甜甜的虐狗文。)脑残无逻辑,全靠想象和胡编乱造,较真喜欢代入现实的请勿进!
  • 快穿攻略,男神别跑啦!

    快穿攻略,男神别跑啦!

    叮!系统绑定成功!夏以沫被自己的继姐和未婚夫陷害死于非命,由于内心的不甘,绑定了系统零零七开始了个个小面位的任务。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重新醒过来的她,会有一个死缠烂打的极品男人等着自己?极品男人:“小沫沫,你得对人家负责啊!”夏以沫:“……”看着某个直抛媚眼的某男夏以沫三次深呼吸“零零七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院千金

    大院千金

    围墙内是人人向往的世界,围墙内的她有着人人羡慕的人生,但这一切不是她想要的一切,不管外界如何标注她只要她自己的人生。虽然生活舒适却不是温室的花朵,黑带八段和独自在国外不用家里的钱生活了5年,期间各种磨炼外人都无法与她的身份挂勾;纯真却不小白,当有人来抢她所爱的人会毫不留情直接秒杀并宣告自己的主权;开朗又很腹黑,阴人无下限,只要敢惹她绝对会让那个人后悔出现在她面前。她恍如生活在两个极端的世界却又很真实,且看她如何挥撒青春舞出自己的人生。.你那天找我说了半天不就是想告诉我你认识他十年喜欢他十年这十年他很照顾你我的出现让他移情别恋让我要是不喜欢他就走远点就算有意也秉着先来后到尊老爱幼的精神让给你嘛,当时我只说我知道了是针对他喜欢我这件事可没答应你什么,再说了,谁告诉你你就是先来的?你认识他十年可我打出生就认识他了,按你的理论先来后到后到的是你吧,应该让的也是你吧,再再说了一个男人知道一个女人在身边默默喜欢他十年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你还想他当面拒绝让自己没脸的话尽管去没人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