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7000000012

第12章 逝去的风格——浪漫派钢琴大师(7)

科尔托生于瑞士,他主要的老师有两位——德斯科贝和杰梅。前者可能是肖邦最后的学生。除了科尔托,德斯科贝还教过拉威尔、萨蒂、哈恩和里斯勒。杰梅则是当时法国最著名的钢琴教师。科尔托于1896年从杰梅班上毕业并获一等奖。他的视野远比演奏钢琴要开阔得多。他是位德国音乐的崇拜者,1898年至1901年在拜罗伊特当合唱指导和助理指挥。1902年他在法国指挥了《众神的黄昏》巴黎首演,后来又指挥演出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帕西法尔》、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和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当然,他还积极介绍法国当代音乐。科尔托原本可以成为法国指挥学派的一代宗师,但他后来还是在钢琴演奏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他的音乐活动和社会活动都很繁忙,卡萨尔斯—蒂博—科尔托三重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室内乐组合。1907年起他接替普尼奥担任巴黎音乐学院钢琴高级班的教学,1919年又创办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他长长的学生名单中,最著名的人物有哈斯姬儿、李帕蒂、莱菲比勒、车尔尼—斯特凡斯卡、恰尼等等;晚年时,他还教过弗朗索瓦。科尔托在二战期间支持维希政府和在德国演出的行为被视为通敌,被停止演出一年。战后虽然在法国不受欢迎,但他的音乐会在英国和意大利还是有相当多的观众的。他的演奏一直持续到1958年前后。

科尔托的演奏融理智的权威性、贵族气派、阳刚之气和诗情画意于一炉。虽然他还保留着极少数浪漫派的手法,但他首先是个理智的现代派演奏家。看看他录制的曲目便一目了然,几乎找不到李斯特和莱舍蒂斯基的门徒们喜欢的沙龙小品。科尔托有着一手高超的技术,但是从不炫技,他从来不使人觉得他只是个技巧家。他的错音一直是人们的话题,不过那是他1946年恢复演出后的事了,在1940年以前他的技巧是很准确的,偶尔会有一两个错音,比霍夫曼和霍洛维茨少得多。不少评论家把他的错音归结为没时间练琴,其实看看科尔托编的肖邦练习曲就知道他是怎么练琴的了——他写了大量的练习注解。在这一点上阿劳的看法比较可靠:科尔托的错音还是心理上的问题。

他留下了很多录音,其中的精华部分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二战结束前。科尔托最擅长的是浪漫派作品,他尤其被广泛认为是肖邦作品的代言人(尽管有人更推崇鲁宾斯坦的波兰血统)——还有谁能把肖邦弹得那么诗意盎然而又气势不凡呢!科尔托的肖邦作品录音的核心之一是二十四首前奏曲,这也是肖邦上承巴赫,下启浪漫主义时期的最重要的作品。科尔托前奏曲的完整录音有四个,分别录制于1926年、1933年、1942年和1957年,其中的差别并不是很大。1926年的演释最富有诗意,也更细腻,技巧状态也是最好的,在Naxos发行的CD之前,这个录音是比较稀有的。1934年的录音由EMI的reference系列发行。四十年代的录音收录在EMI法国公司发行的六张一套的廉价版里面,这个录音里的错音最多,演释更趋于内在,平铺直叙。四首叙事曲也是科尔托诠释肖邦的核心曲目,在两次完整录音中也是二十年代的版本比较好,从中可以感受到科尔托对这四部作品的整体性诠释,这在当时的钢琴家中是很罕见的。这个稀有录音如今也由Naxos发行,音质上佳。EMI的六张肖邦作品的套装还包括两首奏鸣曲、第二钢琴协奏曲和十四首圆舞曲,都是科尔托在鼎盛时期的录音。堪称经典的是两次全套练习曲的录音,虽然在技巧上漏洞不少,但充满诗意,是把肖邦练习曲演释成音诗的范例。

科尔托对舒曼和李斯特作品的诠释也是权威性的。在同时代的钢琴家中,他录制的舒曼作品数量最多,包括《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童年情景》《克莱斯勒利安那》和《A小调钢琴协奏曲》。他的演释非常尊重原谱,不作任何删节和改动。在风格上,他演奏诸如舒曼的《克莱斯勒利安那》和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都没有什么浪漫派的痕迹,而是现代式的直译,突出大型作品的结构感。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和《“弄臣”幻想曲》还特别展现了科尔托完美的技巧。科尔托和当时最著名的瑞士男中音潘采拉在1935年还合作录制了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潘采拉对弗雷、迪帕克等法国艺术歌曲的诠释至今也没有被超越,而他演释的德国艺术歌曲也非常精到,这是他们留下的最珍贵的历史记录。此外科尔托还录制了韦伯和门德尔松的重要作品,包括韦伯的奏鸣曲、著名的《邀舞》和门德尔松的《庄严变奏曲》。

法国作品当然也是科尔托的最爱,弗兰克、德彪西和拉威尔的重要作品他都有录音留存。弗兰克的《前奏、圣咏与赋格》、德彪西的《前奏曲》第一集在科尔托的手里弹得比当时任何法国钢琴家都更有气势、更具对比,对作品架构的把握也是无与伦比的。

科尔托的录音里很少有浪漫主义钢琴家们特有的沙龙音乐,这也是他是现代派的明证。如果想找到他作为浪漫主义时期人物的特征,只有在他最早的声学录音中寻觅了。那是1919年的录音,包括圣—桑的《圆舞曲—练习曲》、李斯特的《轻盈》和两首阿尔贝尼兹的西班牙小品。其中展示出来的惊人技巧,可以和列文涅媲美。

这些稀有录音由Biddulph转录成CD,效果出奇得好。除了钢琴文献的录音外,科尔托和他的著名三重奏组留下了许多珍宝级的室内乐录音,他还指挥乐队录制了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2012年是科尔托逝世五十周年纪念,EMI公司发行了四十张CD的纪念专辑。

其实从几年前EMI就开始把老一辈演奏家的录音进行“打包”,但最让人振奋的还是这套科尔托的纪念专辑。在此之前,很多珍稀的录音只能在Biddulph、APR、Music&Arts或者日本EMI厂牌中寻觅,他们有的早就绝版,有的限量发行,很难搜集齐全。这次的专辑涵盖了从1919年至1959年科尔托几乎全部的录音,包括最早的Victor公司录音、声学录音时代的舒曼协奏曲和《狂欢节》、四次肖邦前奏曲的录音、科尔托与蒂博早期室内乐录音。最后三张还附加了1958年至1960年科尔托解说的几首贝多芬奏鸣曲,并示范了其中的几个乐章,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哈罗尔德·塞缪尔(HaroldSamuel,1879—1937)生于伦敦,他早期的私人老师是阿尔贝尼兹和米歇尔·汉伯格,然后他进入皇家音乐学院。1894年塞缪尔首演时的曲目是门德尔松的《D小调协奏曲》。为了开展作为独奏家的职业生涯,他还演奏一些炫技作品,不过很快他便觉得炫技不是他的喜好,开始专攻巴赫的作品。

1898年他在伦敦演奏了《哥德堡变奏曲》,那个时候伦敦还没有人知道这部作品。

塞缪尔的独奏生涯并不顺利,他教学生、做声乐指导、弹伴奏,直到1919年,他才在伦敦举行了全巴赫曲目的音乐会。很快,塞缪尔就建立起一个听众群,欣赏在钢琴上以巴赫原来面貌演奏的巴赫作品。在那个时代,巴赫键盘作品的演奏基本处于两个极端,一个是在钢琴上演奏巴赫—李斯特、巴赫—陶西格、巴赫—布索尼,另一个就是在古钢琴上演奏巴赫作品。塞缪尔通常都是以五到六场独奏会的形式系统地演奏巴赫,绝不会有重复的曲目,而且他可以完全背奏巴赫所有的键盘作品。当时著名的古钢琴家兰多夫斯卡责备塞缪尔不用拨弦古钢琴演奏巴赫,塞缪尔针锋相对:“兰多夫斯卡夫人,我不喜欢拨弦古钢琴。”

1923年至1931年,塞缪尔录制了一些巴赫作品——降B大调和C小调帕蒂塔、《A小调英国组曲》《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C小调幻想曲》以及两首“平均律”中的前奏曲与赋格。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历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1923年之前,唱片中录制巴赫作品的可谓屈指可数:布索尼录过一点点“平均律”,几个《G弦上的咏叹调》;克莱斯勒和津巴利斯特的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乐队部分居然只是弦乐四重奏。相比之下塞缪尔的录音是真正有分量的。

唱片中的演奏呈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完美技术,迅速、流畅,具有极佳的柔韧度,演释让人一目了然,风格非常现代,浪漫派因素比起以现代风格著称的施纳贝尔和菲舍尔还要小得多。塞缪尔的演奏使巴赫作品各声部之间纹理清晰,节奏、分句、速度的选择都十分明智。在动态上他有明显的个人特色:他结合击弦古钢琴固有的动态特点,将其自然移植到现代钢琴上。

虽然塞缪尔以演奏巴赫著称,但他的曲目范围要广泛得多,从伊丽莎白时代到拉威尔无所不包,他对勃拉姆斯的诠释也很杰出。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留下更多其他作曲家作品的独奏唱片。

最后的浪漫:霍洛维茨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Horowitz,1903—1989)是浪漫派大钢琴家中的最后一人,也是这一行列中唯一出生在二十世纪的人。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从而也成为在现代演奏风格统治一切的时代中最独树一帜的钢琴大师。

霍洛维茨从小就显示出绝佳的音乐天赋,十一岁时弹琴给斯克里亚宾听,受到了赞扬。进入基辅音乐学院后,他最重要的老师是布鲁门费尔德,同门的重要钢琴家还有巴雷勒和尤金娜。在俄国巡回演出了一段时间之后,1925年12月霍洛维茨在柏林首演获得成功,然后是巴黎和伦敦,1928年又举行了纽约的首演,曲目是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他和托斯卡尼尼的初次见面是在1933年,继而成为这位伟大指挥家的女婿。他在美国迅速成为头牌明星,并于1944年加入美国国籍。霍洛维茨的演奏生涯曾多次中断,最长的一次是1953年至1965年,其间没有举行一场音乐会,主要还是心理上的原因。他的演奏风格也多次转变,这一点很像李斯特的学生罗森塔尔。五十年代以前他的演奏是强劲、清朗、直截了当的,具有罕见的力度、速度和强大的控制力。进入六十年代后,矫揉造作的风格开始潜入他的演奏,诠释作品比前一时期要夸张得多。而八十年代,他又体现出精致和纯净的风格,尽管还保持着一丝当年的力度,但大大发展的是纤巧风格。不过,无论霍洛维茨处于哪个时期,他都是人们疯狂崇拜的对象,连钢琴家们都对他顶礼膜拜。

霍洛维茨大量地录音,包括录音室和现场。和他的演奏生涯一样,他的录音也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最早的录音录自他1928年赴美国演出时,包括德彪西的《对洋娃娃唱的小夜曲》、“卡门”变奏曲、肖邦玛祖卡、斯卡拉蒂—陶西格的《随想曲》,如今这些录音都分散在RCA的CD中。EMI的三张CD是他在欧洲的商业录音,包括第一次“拉三”和李斯特奏鸣曲,都弹得直截了当,速度飞快。德奥作品他演奏得不多,但贝多芬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和舒曼的《托卡塔》都是极其精彩的演释。RCA发行的全集共二十二张CD,覆盖了他整个演奏生涯,一大半是单声道录音,立体声录音则集中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主要有纪念他在美国首演的“拉三”以及八十年代伦敦和大都会音乐会的现场录音。Sony的十三张CD都是六七十年代的立体声录音,其中斯卡拉蒂、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曼、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经典演释成为他集德、俄之大成的明证。DG公司的七张CD则是霍洛维茨晚年录音室和部分重要音乐会的记录。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已经发行或还未发行的私人录音,多数都是现场。

霍洛维茨的协奏曲录音大都集中在他演奏生涯的早期。APR发行的勃拉姆斯协奏曲中,第一协奏曲是很罕见的录音,录制于三十年代卢塞恩的现场,弹得并不好,连霍洛维茨自己也认为那是一场比较无聊的演出。而1948年音乐会上演奏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他弹得最好的一次,速度适中,灵感迸发,录音效果也不像RCA录音室版本那样干涩。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是霍洛维茨标志性的曲目,APR的现场录音效果很糟,主要是要忍受巨大而不规则的背景噪音,不过钢琴声音转制的还算过得去。这个版本是最能体现霍洛维茨在现场制造高压电场能力的佐证。在六十年代复出后,他就再也没有录过“柴一”。

和绝大多数浪漫派钢琴家一样,霍洛维茨也热衷于作曲,不过主要的作品还是改编曲。比才的《卡门》、索萨的《星条旗永不落》、李斯特的《拉科齐进行曲》,还有些二手改编,比如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圣—桑的《骷髅之舞》,再加上门德尔松的无词歌、莫什科夫斯基的练习曲等一些浪漫派的保留曲目,构成了著名的CD——返场小品集。

在德奥曲目方面,他留下的历史录音有海顿的《降E大调奏鸣曲》、莫扎特的《F大调奏鸣曲》、贝多芬的“月光”以及舒伯特的最后一首奏鸣曲,都是他第一演奏风格时期的经典录音。他和米尔斯坦合作的勃拉姆斯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也是罕见的室内乐录音之一。

舒曼、李斯特、穆索尔斯基、斯克里亚宾的大型作品构成了霍洛维茨最著名的浪漫派作品诠释范围。其中斯克里亚宾的第三奏鸣曲和十六首前奏曲录制于1956年的录音室,舒曼的《幻想曲》、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 (被霍洛维茨彻底改写)都是音乐会现场的私人录音,最近才由Sony公司发行。很多大型作品在七十年代之后就很少再公开演奏了,因此这些现场的历史录音就显得弥足珍贵。

霍洛维茨热情地宣传现代音乐,这些东西很适合他有些神经质的气质。他留下的很多现代作品录音都是世界首次,包括普罗科菲耶夫第七奏鸣曲、巴伯奏鸣曲,都为后人的演奏订立了非常高的标准。RCA发行的“私人录音”第二集都是现场录音,包括很珍贵的三首德彪西练习曲,卡巴列夫斯基奏鸣曲、前奏曲和巴伯的《漫步集》的首演现场,从中可以听到他对现代元素非常敏感,而他的超人技术则制造出与众不同的钢琴音响效果。

霍洛维茨于1989年去世,浪漫派的钢琴演奏就此绝迹了。在霍洛维茨还活跃在舞台上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风格已经完全统治了钢琴演奏的舞台,布伦德尔和波利尼成为人们的偶像,人人都在追求完全遵循乐谱的所有细节,众多的国际钢琴比赛也为现代钢琴家们订立了一个个演释的“标准”。但是,当人们觉得听了太多相似的演奏之后,开始怀念当年浪漫主义黄金时期的丰富多彩时,那种浪漫派绰约风姿的感觉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回来了。

同类推荐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主要内容分为“独特的汉字”、“甲骨文与金文”、“隶书及其子孙”、“文房四宝”等章节。
  • 中国书法全集3

    中国书法全集3

    本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着、附录、补遗四编。
  •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的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热门推荐
  • The Lily of the Valley

    The Lily of the Val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天坠泪

    天坠泪

    小城轶事,家门不幸。杨立自僻远而来,战魔族,杀诸神,立百纳,号三际八州,谁能多言!我本怀仁布衣,出身低微卑下……
  • 不屈的灵魂

    不屈的灵魂

    书中记述了一名叫王傲蕾的天津女孩顽强不屈生命的过程,全书初步分十个章节,生命篇、病魔篇、成长篇、彩虹篇、觉醒篇、感恩篇、亲人篇、互爱篇、竭诚篇和感悟篇,后记以"超越生命的长度"为题,完整纪录了奋斗自强的感人事迹,写出了一个坚强女孩精彩的生命片段,更写出了对多年来亲人无微不至的爱表达出的无限感恩。
  • 她似骄阳甜又暖

    她似骄阳甜又暖

    明明她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作家,为毛在家里码字之后睡了一觉也能穿越?上官瓷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太玄幻了,而且为毛她穿越到了自己写的小说里?果然是她家亲亲男主,看着面前邪魅无比的皇上,不对啊,这好像不太符合人设啊,她家男主明明是冷酷无比的高冷男神啊,现在是神马情况?所以某女很大胆的上去捏了捏某皇帝的脸,还念念有词,“你是冷酷的,冷酷的,不是这个表情,不对,也不是这样......”谁能告诉他眼前这个女人是疯了还是傻了?只是关了几天冷宫而已怎么变成这样了?不过,这更加激发了某皇帝的征服欲,一场邪魅皇帝与逗比妃子的追逐,结果到底会如何。
  • 天赐宝贝之偏偏喜欢你

    天赐宝贝之偏偏喜欢你

    秦琛,江州第一少,位高权重,俊美无俦,进可驭女,退可掰男,世称公子无双。连翘,幼失双亲,寄居秦府,不但没受寄人篱下之苦,更以秦府大小姐之尊嚣张成长,促其嚣张者,秦琛也。【其一】“琛少,大小姐抓花了叶家千金的脸。”“只伤了脸?唔,匪匪,我是怎么教你的?人若推你一下,至少要将人打得三个月下不了床。”办案小警员:跪求心理阴影面积,求安抚。【其二】“琛少,大小姐打断了州长家小公子的腿。”“哦,匪匪可有受伤?”手下:珍爱生命,远离大小姐。【其三】“琛少,大小姐说今年中秋要到月亮上吃月饼。”“联系宇航局,安排好时间。”手下:跪抱大小姐的腿,求带。【然后的然后】秦琛大婚日,准新娘惨遭绑架。肇事者,连翘也!“琛少,大小姐说:你娶她,她放人,否则就撕票。”“我娶。”连翘逼婚成功,由秦府大小姐华丽变身成秦府少夫人,自此夫妻情浓,羡煞旁人。然而不过短短三年时间,夫妻情裂。“连翘,你不受牢狱之刑,谁人受。”秦琛亲手将连翘送进监狱。五年后,连翘出狱,自此,恩怨生,风云起。死生契阔间,她始知:由始至终他为她低到尘埃,由始至终他将她牢牢护在他的羽翼之下!★一句话: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嚣张的小太妹蜕变成殿堂级女王之后的故事。加一句:还有酷拽狂霸萌翻天的宝宝和她爹爱恨情仇的故事。★【父女交锋一】“帅哥哥,我四岁了,不是一岁的小孩子,这里明明是一场货真价实的袭击,你怎么能昧着良心说这是演习?”某男眼冒金星:好酷的娃娃。【父女交锋二】“帅哥哥,我看中你了。虽然你我年龄差距大了些,但我觉得你很好,你耐点心,等我长大了就嫁给你。唔,当然,关于我妈咪,你就别担心了,在我嫁给你之前,我会替她找个好老公的。”某男脸色阴沉:你敢找后爸,老子我打断你的腿。★一对一,身心干净,架空国度,请勿对号入座。★另外,推荐一下,喜欢古言的可以看看我的完结文:《我家娘子》俊美相爷PK腹黑千金。《夫子栽了》腹黑师徒,高手过招!《夫子归来之霸宠》爱美人不爱江山!《我的长孙皇后》千古一帝之霸宠。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陌上尘不归

    陌上尘不归

    千年前的伐月之战令汴京风云变色、血洗长空。玥辰阁玄字部一籍籍无名之徒从残肢肉沫的死人堆里爬了出来,抹额下印刻的妖莲灼灼盛放,一夜之间她手染万民鲜血,罪孽深重烙印灵魂,生生世世不得好死。再睁眼却已经是千年后的现代社会,前生今世她在时空里不断穿梭,摆脱被死气永世缠绕的命运,揭开千年来背后操控神秘人的真正面目,实现最终的救赎。
  • 麦咔与绿皮魔书

    麦咔与绿皮魔书

    女生麦咔,是一个有着特殊心灵意念感应的女孩。幻觉中,麦咔每天路过的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时常听见银杏树在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呼唤她。一天,银杏树干上显现出一个神秘的绿面老头,指引麦咔去魔域天极源寻找一本《绿皮魔书》。在一次睡梦中,麦咔又得到笔袋精灵的点化,开始寻找绿皮魔书的冒险旅程。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笔袋精灵带着麦咔、箔夷奇和老猫进入天外魔域世界。曲折的旅途中,经历了“白矮疆域磨难”、“地宫大逃亡”“小冰人世界追逐”“美人花谷落难”“天堂岛浪漫”等许多离奇古怪的梦境冒险、磨难……在与白矮王与孤独女巫周旋中,一次次巧妙脱身,闯过险关,最终抵达麦巫城堡,找到了那本神奇的绿皮魔书……
  •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016-2017)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016-2017)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倾力打造的“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之一。该丛书严格按照最新的《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必不可少的考前辅导教材。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第二部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第三部分:广播电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