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4700000744

第744章  珠峰疑云

雪花的质量极轻,从空中落下的时候,必定会产生“纷纷扬扬、随风而飘”的感觉,不可能是垂直落下。除非是大雪片中浸满了水分,才会在重力影响下快速跌落。

现在,半空落下的都是碎雪片,却都笔直落下,仿佛此地的地心引力突然加强了十倍似的,雪片在重力牵引下才有了这样的表现。

林轩踮起脚尖,瞬间察觉到脚底的地心引力完全不是平时的样子。

同一时刻,他看到田梦也在做同样的动作。

“关塔那摩铁靴——”田梦吃惊地叫起来。

那是一个专业词汇,代表着一种监狱里的囚禁方式,由关塔那摩海底监狱首创,很快就推广到全美国的所有监狱中。

每个监狱中都有被重点照顾的“重犯”,头脑与身体极度发达,不管看守有多严密,都能从狱中脱身而去,并且屡屡得手,将美国各类监狱视为无人之境,成为令警察系统大为头疼的越狱专家。

所以,针对这一类人,就会给他们穿上特制的磁性铁靴,使他们在日常行动中,比别人承受更大的阻滞力量,连抬脚都很费力,更不必说在铁板地面上拔足狂奔了。

“关塔那摩铁靴”是美国人的发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美国的犯罪率已经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疯狂程度,出现了罪犯与看守间的超级对抗。

林轩点头,连续抬脚,感受地底传来的那种巨大吸力。

如果地面不够坚实,单单是这种吸力,就会把人拉下去,就像野兽陷入沼泽地一样,最终遭受灭顶之灾。

“怎么可能这样?地心引力产生了变化?”田梦惶惑地抬起双臂,看着雪花极快地打在自己的掌心里。

如果是“关塔那摩铁靴”产生作用,罪犯至少能想办法把铁靴脱下来,以此来摆脱磁力控制。可是,如果地心引力改变了,地球就将出现无法想象的大麻烦,比如高楼垮塌、高架路崩溃、地表水消失、飞机坠毁等等,一切曾经能够成功地对抗地心引力的设施,全都成了牺牲品,由高处坠落地面,然后摔的七零八落。

地球外围环绕飞行的卫星、宇宙飞船甚至是月球、陨石等等靠着“引力”与地球产生联系的物体,都会在引力改变时,高速飞向地球,产生毁灭性撞击。

幸好,那种诡秘现象只维持了不到十分钟,很快地心引力就恢复了常态。

“狄卡夫,你冷静一些!”林轩低叫。

狄卡夫是这群狙击手的领袖,如果他失控发狂,则所有的狙击手都会变成情绪不稳定的定时炸弹。

“我很冷静,我头脑很清醒,那柜子蕴含着无穷玄机。”狄卡夫嘶声叫着。

“你可以坐下来慢慢说,不要叫喊。”林轩努力地让自己的表情和缓一些。

“那柜子里藏着的就是灵魂,那灵魂是有重量的,就在那废弃的大厦里留下了脚印,留下了谁都不知道是什么的脚印。”狄卡夫不听林轩劝解,情绪持续高亢。

“你的意思是说,巴格达的灵魂已经逃逸到这里来了?它逃到哪里就会给哪里造成大灾难?对不对?”田梦试着替狄卡夫解释。

“不,不,不——”狄卡夫大叫。

林轩突然近身,箍住狄卡夫的脖子,同时捂住对方的嘴。

“不不,它不是逃到这里,而是目标就是这里,因为我在箱盖上那些古典花纹中看到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图。这里,就灵魂的最终栖息之地。”狄卡夫努力挣扎,摆脱了林轩的双手。

“你冷静,巴格达跟此地没有任何关系。”田梦继续规劝。

“不不,有关系,有太大的关系,有——”

林轩在狄卡夫颈后的大椎穴上发力一按一旋,对方就失去了知觉,软绵绵地倒地。

四周的狙击手一见主帅倒下,立刻举枪突进。

田梦反应更快,枪口一抬,指向了冲在最前面的人。

林轩抬起手来,用俄语说:“大家不要紧张,狄卡夫先生太激动,这样对他的心脏不好。所以我用中国的功夫帮他做一些治疗,大概十分钟内,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就能恢复正常。不相信的话,大家可以轮流走过来探视。”

有两名狙击手并肩走过来,一个人在狄卡夫鼻孔下、颈下探察了一下呼吸状况,另一个人在狄卡夫的手腕、心脏部位附耳听了听,都非常认可林轩说的话,随即退了回去。

“大家退后,继续隐蔽,不要担心。”林轩说。

所有狙击手同时后退,继续藏身于雪谷中。

“他们都听你的,真好。我才知道,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核心,令别人心服口服。”田梦由衷地说。

林轩一笑:“是吗?可是这些人并不归我们指挥,是敌是友,现在都很难说。”

他把狄卡夫的身体放平,希望对方昏睡过后能够冷静一点。

田梦站在一边审视着狄卡夫的脸,忽然叹气:“林轩,人类真是脆弱,尤其是神经部分,只要稍被破坏,就会变得莫名其妙,忘乎所以。也许这是命运的安排吧,狄卡夫看到那‘约柜’——不,也许只是某种盛放着怪物的柜子,不是《圣经》中的约柜。他看到那柜子之后,想得太多,以至于脑部隐疾复发,变成了一个邪恶的狂人。人类既然知道命运如此多舛,又何必贪图金钱和享乐,做财富的奴隶呢?”

“感慨这么多?你似乎已经不适合当一名51地区的将军,而应该是做多愁善感的诗人。”林轩开玩笑,借以缓和气氛。

他知道,那柜子当然不是“约柜”,而是《天方夜谭》里另外一种形式的锁住魔鬼的铜瓶。

巴格达给世人留下了太多谜题,红龙的沙漠军团甚至没有一两次像样的抵抗,就交出了巴格达的控制权,盟军几乎兵不血刃就通过了巴格达城外的大片开阔地和城内的狭窄小巷,这在战争一开始是不可能想象的。战争学家评说,在那时候,美国人往往按照第一次海湾战争时候的军力对比来衡量此刻的红龙,所以估计过高。

越是平静的表面越是蕴藏着深刻的内容,所以51地区永远都没有放松对巴格达之战的研究,试图把各种秘密都挖掘出来。

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只有深挖历史的人,才会成为未来的赢家。

在狄卡夫苏醒之前,两人趁机喘口气,短暂地休憩一下,并肩向西望,看着那被乌云笼罩一半的山峰。

飞机还在,但很可能转眼间他们将要失去一位朋友,就是大义凛然的魔术师。

在现代这个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像魔术师那样,肯牺牲自己,拯救全世界。大部分异术师都在为自己着想,或是为名,或是为利,在追求名利的歧路上一去千里,最终成为欺世盗名之辈。

那么,在林轩看来,魔术师这类人是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正义人士,是社会公德、公民责任的中坚力量,任何一个国家的兴盛和崛起都离不开这类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批这样的中国军人、平民正是怀着这样的思想参战,才打败了强大的日本皇军,拯救了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

任何时候,一个国家中只要有魔术师这样的人,就永远不会灭国,哪怕是在侵略者的强大压力下,也绝对能保持“国家必胜”的信念。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人类发展到什么时候,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结构。

人性之复杂,犹如布匹的经纬,表面看来大致相同,但仔细研究下去,却又完全不同。正如哲学命题“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也没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站在林轩的角度,当然希望华裔之中有越来越多像魔术师一样的人,撑起这个十六亿人口的巨大国家,成为人类发展的脊梁。那样,中国才无愧于有着五千年发展历史的古老民族,才能把炎黄二帝开创华夏民族的壮举继续延续下去。

“魔术师会成功吗?”田梦问。

林轩一笑:“我相信,他是一个相当有责任心的人。”

这其实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表达了此刻的心情。有责任心只是一种主观愿望,但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产生的结果千差万别。

“你也没有信心,是不是?”田梦没有转头去看林轩,只是深深地叹气。

林轩无法判断魔术师成功的几率到底有多少,因为本身“移动飞机去炸毁异世界出口”就是一个“神命题”,即使是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哲学家、霍金那样的物理学家站在这里,都无法预测出接下来要发生的事。

“我怎么觉得,魔术师要做的事就像古代神话中‘共工怒撞不周山’一样?他到底是要毁灭这个世界还是要拯救这个世界?”田梦又轻轻地自言自语。

两人没再交谈,只是看着暮色中的大飞机,全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好像魔术师要登机了?”田梦突然提醒。

果然,飞机的舷梯上已经不见了魔术师,他应该就在飞机内部,已经开始着手行动。

林轩的心一紧,低声回答:“该来的事总归是要来的。”

“要不要我跟过去看看?”田梦问。

林轩想了想,轻轻摇头:“不要去,你就在我身边,有了危险我可以照顾你。”

田梦刹那间热泪盈眶,喉头哽咽着说:“谢谢。”

以她的身份,可能无数次听无数年轻男子说过无数温情脉脉的话,但从未记在心里,因为她把心思全都放在工作上,并且她的实力超过大部分男人,所以根本不需要别人的保护,反过来要保护别人。

林轩看看飞机,再看看脚下的狄卡夫,低声说:“你守住这里,我去飞机上检查一下。小心,危险无处不在,我担心刚刚那种地心引力增加的现象还会再次出现——”

同类推荐
  • 天启2020

    天启2020

    贪图力量的猎人被流放到了中立神明死亡的领地飞翔在天空的白骨巨龙眼眶中流淌着的灵魂之火弥漫着恐惧巨人在荒芜的大地惊慌逃窜片刻后只留下一声哀嚎前往寂静城寻找神的权柄吧猎人。
  • 封鬼恶人

    封鬼恶人

    我叫阿鬼,小时候我受到表哥的影响,初中后就开始迷恋上了鬼片,不光爱看鬼片,还喜欢听鬼故事。渐渐的我成为了一个鬼怪名人,很多人爱听我讲鬼故事。因为这个原因,我认识了殡仪馆的看门大爷,从此我的生活就被改变了。这个老大爷竟然是封鬼恶人最后一代传人!签阴约,下地府,养死肉犬……看阿鬼封鬼恶人的神秘经历,掌控阴阳的恶人手段!
  • 巴塔哥尼亚

    巴塔哥尼亚

    本人萌新,如有不好的地方,请多多包涵!更新较慢请见谅!
  • 民间诡录

    民间诡录

    我的眼睛能看见鬼,并且能帮助父母破案,我就读法医专业,但我是个学渣,对所学专业并没有认真学。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匪夷所思的诡异事件发生,请跟我一起去寻找真相。
  • 凶案清理员

    凶案清理员

    岑牧第一次去案发现场,尸体没看见,却捡回来三年没见的女朋友。于是在女朋友这个高智商外挂的助攻下,他破案如神。然后发现不对,女朋友好像真的有挂。警队众人:“嫂子人美有钱办案能力还强,哪哪都好,就是眼神有点问题,看上了岑队。”这是一个吊儿郎当刑警队长和美女凶案清理员联手查案的故事。这是一个披着探案皮的言情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皇上你有点萌

    皇上你有点萌

    林尘烟的穿越可谓是一枝独秀,她的人生信仰虐渣男撕渣女,撩拨天下小哥哥,迎娶高富帅,走向人生巅峰,可是渣男渣女是撕了,高富帅也来了,但是有了高富帅就不让她去撩拨小哥哥了,而且这个高富帅呀!人前人后差距可大了,人前闷骚高冷,面瘫男。人后卖萌撒娇,可爱鬼。虽然高富帅阻挡了她去撩拨天下小哥哥但是她真的好喜欢他,怎么办啊?在线等~
  • 仙家有田

    仙家有田

    双失青年林农图回到家乡创业,意外得到神奇的画卷,无意开启其中神秘的空间。从此,凭借着神奇的空间,办庄园、品画卷、振农业!还有美丽的仙女助其成长!一步步地开启着精彩的人生!
  •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共分七篇,分别是体育篇、览胜篇、博览群书篇、 交友篇、诗词篇、书法·题词·对联篇、戏曲·文娱篇。全书从毛泽东日 常生活、娱乐等的七个侧面,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好、习惯、娱乐、趣 味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是怎样生活、休闲 的,有哪些特殊的文化娱乐和爱好,从而可以从这些方面探寻毛泽东人格 魅力和过人才能的源泉。
  • 莫语爱沉寂

    莫语爱沉寂

    我们都说放弃很难,其实放弃很简单,时间和新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走近大师: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

    走近大师: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

    《走近大师: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并非完整的人物传记,而是重在介绍可供读者借鉴的大师成才之路;《走近大师: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也不是普及大师们所掌握的艰深难懂的知识,而是描绘他们那令人景仰的品格风范。这是一位数学家写的一本散文集,讲述了12位科学与教育大师的真实而又鲜为人知的美丽人生。他们都是卓有贡献的出类拔萃的人才。今人正在享用他们的科学文化成果,应该认识并且走近他们。《走近大师: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的主人公个个光彩照人,成就非凡,却也曾经历坎坷。他们之中有作者的师长、朋友。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人物饱含深情,更兼美的文笔。文章写得感人肺腑,每篇故事都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迪性与普适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无论为人师者或莘莘学子,都将在阅读《走近大师:12位科学家的美丽人生》时获得乐趣与激励。
  • 漠地

    漠地

    在那难耐的苦痛里,古漠阳的意识里幻化出的是他正在上初三的儿子,再有不长的时间,儿子就要中考了,就要迎接他人生的第一个挑战了,儿子在等待他这个父亲的归去呢……忽然,儿子的脸庞变幻成了汪蕴砾那张脸,汪蕴砾是一张美丽而苍白的脸,那张脸上涌满了含蓄深情的表情,汪蕴砾的眼睛像一潭深幽而明净的湖水,就把他古漠阳深情地汪泊到里面去了……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鲁迅日记

    鲁迅日记

    《鲁迅日记》,共收录鲁迅先生从1912年至1931年的日记,作者生前未发表过。鲁迅日记内容丰富,包含作者起居饮食、书信来往、亲友往来、文稿记录、旅行游历、书帐等,是研究鲁迅生平的重要第一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