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5500000019

第19章 老坑依旧笑春风

初识端砚,是在肇庆北岭山下求学的年代,在大学的课堂里,了解到产于肇庆的端砚竟然居四大名砚之首。从那时候起,才开始亲身体验端砚研磨,“呵气成墨”之乐趣。

大学毕业离开肇庆这些年,只顾忙于生活,端砚与我渐行渐远。白驹过隙,三十多年恍然而过,而我对端砚的认知依旧停留在青春年少的记忆上。去年岁末,获悉端砚名列“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之一的消息,我和众多肇庆人一样,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端砚能在岭南如恒河之沙般的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实属难得,这足以反映端砚在广东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正缘于此,才再次勾起了我对端砚追慕的情怀,也算是再续前缘吧!

趁回肇庆过春节的机会,我向肇庆市委宣传部陈海源副部长表达了自己想深入了解端砚文化的愿望,得到他的热心支持与陪同,陈副部长不仅帮我搜罗了许多有关端砚的资料,还在百忙中专程陪我到端砚最有名的开采地——老坑,攀岩溯溪,寻源凭吊。同往老坑的还有肇庆端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华先生。

这天,阳光灿烂,寒风中流淌着春的信息。驱车到了鼎湖山前面,就拐进了一条正在施工的乡道,不大一会儿就进入了标示着“紫云谷”牌匾的停车场。新建的停车场空荡荡的,看得出,紫云谷是新开辟的旅游景点。下车后,步行几十米就到了西江边长长的围堤上,堤下是直通紫云谷的码头。趁着等船的间歇,王先生向我介绍了周边的地理环境情况。原来,这里就是羚羊峡。

羚羊峡是西江流域的交通要塞。西江源起云贵高原,经广西入广东汇珠江后汇入南海,是“两广”的母亲河,哺育着一代代的岭南人。羚羊峡石壁耸立,扼西江之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旧时“羚羊峡归帆”,帆影点点,被誉为肇庆老八景之一。穿越峡谷的水流,时缓时急,圈起的漩涡,时隐时现,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经过整治的西江流域,清澈洁净,水质明显改善。峡谷两岸,山势连绵,青山苍翠,羚羊挂角,相映成趣。江之北为羚羊山,江之南为斧柯山,是端砚的主要产地。尤以斧柯山的老坑、坑子岩、麻子坑开采的砚石最负盛名。仰望青山,俯视流水,白云苍狗,生生不息。

乘坐一艘电动快船,一会儿就到了西江河南岸。登上码头石阶,就正式进入“紫云谷”了。据陈副部长介绍,老坑就在紫云谷里,据说,紫云谷是取自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的“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之意,虽也贴切,但我觉得还是直呼老坑更为亲切与朗朗上口。

紫云谷呈狭长地带,入口处开了一家农家乐餐厅。穿过餐厅,豁然开阔,别有洞天。抬头看,青山环绕,翠竹扶疏,垂叶依依;侧耳听,溪水叮咚,鸟语蝉鸣。进入谷里,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清幽,阳光下流泻着和煦的田园风光,置身谷中,给人一种洗涤凡尘的感觉。我们顾不上休息,迫不及待地深入谷中。王先生非常熟悉这里的环境,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着开采砚石的常识和砚文化的源远流长。遥指着遍布斧柯山周遭的砚坑,他如数家珍,谈到这里的名坑,他立刻神采飞扬起来……

不大一会儿,我们便来到山脚下的一个洞口。凝神看去,依稀可见洞口石壁刻着“老坑”的字样。我立刻惊叫起来,“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众坑之首”的老坑,此刻正静静地耸立在我的眼前。我十分诧异,眼前的老坑洞口实在是太不显眼了!据资料记载,老坑始于唐代开坑,宋代后被定为皇坑,一千三百多年来,老坑砚石的开采量都是严加控制的,封洞后也严阵以待地派员监管,因此,老坑出来的砚石是名副其实的“端石一斤,价值千金”,老坑砚自当成为历代上佳的贡品。眼前的洞口在山坡上,石岩嶙峋,不加修饰,入口处一潭积水,漂浮着杂草丛生。没有指引,我绝不会想到老天爷恩赐的“砚中至宝”的老坑砚石竟然出自这里!陈副部长看出我的疑虑,带我到洞口不远处的两幢简陋房子前,指着写有“老坑旧洞口1972年重开、新洞口1976新开”的牌子,说这里的洞口一直保持原始的风貌,我消除了疑惑,生出一种敬畏心,全身心地去感悟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伫立洞口边,看着1976年新开老坑的牌子,我仿佛穿越时间隧道,回到了1976年我在井下当矿工时的情景。那一年,我刚十六岁,高中毕业后,为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我作为知青被安排在一个小型的硫铁矿工作。那里的硫铁矿是在一百八十米深的地下开采。长期浸淫在腐蚀性很强的溶洞里,仅靠简陋的开采工具和原始的技术开采矿山,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危险无处不在。每天最难受的是一身矿砂夹杂着汗水和锈水,衣服穿在身上,从没干透过。我们知青到来前,民工们为免衣服腐蚀,多是赤身露体地采矿,如此一来,患上皮肤病更是家常便饭。

想着想着,此时此刻的老坑洞口,似乎涌动着一股气流,让我与千年老坑的开采工血脉相连,我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了岩洞里开采砚石时的艰难情景……

据说,老坑砚石储量极少,如今是稀土中的稀土了,挖一块少一块,老坑砚石自然是弥足珍贵。为免砚石流失,历代开采老坑时,朝廷都是派员现场督采和封洞。1972年重开老洞时,上溯千年才开采了百米左右的距离,可见老坑砚石的稀有。苏东坡在《端石砚铭》写的“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槌,以出斯珍……崖壁一坼,性命齐捐……”就是当时采石的艰辛写照,而老坑是水坑,洞宽一米见外,只能一人匍匐作业,加上终年积水,开采难度就更大了。“千夫汲水,百夫运斤,二步一灯,终日开凿,仅取斤斤”足以说明老坑砚石的名贵了。

收起遐想,走进了旁边的端砚商店,欣赏着产自这里的砚石和端砚,流连其间,心情格外愉悦。在王先生的指点下,我选购了一块坑仔岩的砚石,质地算好,权作留念。只可惜这里没有老坑的端砚,只有几块老坑碎石,把玩掌中,温和气爽。前段时间,肇庆好友曾送过我一块老坑砚石,而我一直惶恐,怕暴殄天物,对砚石的了解也只是初级阶段。今日到老坑寻源,就是一次来之不易的学习和品鉴老坑砚石的机会。据王先生说,老坑砚石呈紫蓝带青色,石质细腻而滋润,“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石品质量极高。自古至今,老坑砚石冠绝众坑。对着眼前砚石的石品,暗暗印证着书上介绍的天青、冻、火捺、石皮和青花、翡翠、石眼以及冰纹、金钱线、翡翠纹、黄龙纹等石品知识,虽还没有豁然开朗,但也略知一二,收获匪浅。

离开商店,我们继续往谷中走去。沿着小溪,踏着碎砚石铺成的小道,似乎包围在砚文化的气息里。前面的斧柯山脉,竟然孕育着几十处坑洞,端砚的名石几乎尽出于此。往山上走去,山岚缭绕,树木葱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深山上水资源十分丰沛,汇流而下的小溪被称之为端溪,也是声名远播。端溪水边冲刷下的碎石也是砚石,沧海桑田,亿万年前这里就是河床。我精心挑选了几块形状奇特的小石头,准备拿回家放在书桌作镇纸用,那应是另一番情趣。走在山道上,发现路旁散落着许多石磨,这应该是就地取材,用于开采工具的打磨吧。斧柯山脉包容着无穷无尽的物华天宝啊。

为了开发紫云谷的旅游资源,这里新建起游乐园、铁索桥、山水游泳场等很多设施。据紫云谷的经理介绍,包括老坑在内的山谷都是由他们公司承租和经营管理的,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紫云谷打造成一个集砚文化观光和养生、游乐的综合旅游景点,立足肇庆,面向珠三角。听着紫云谷旅游景点的开发计划,我十分佩服这些企业家的胆识和勇气,相信在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紫云谷的资源与魅力会得到充分的开发,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老坑会深入到更多的老百姓的心中。开发老坑虽是功德无量的文化善事,但在旅游开发中,能否将保护老坑资源,弘扬端砚文化放在首位,我的心中闪过几丝担忧……

王先生指着前面裸露的山凹,十分痛惜地说起这离老坑不足百步的地方,前几年还是一个采石场,如不是肇庆市政府及时取缔了,斧柯山上现在还会是炮声轰隆。尤其是在老坑封闭后,这里时常发生潜入洞内私挖砚石的状况,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洞内的老坑砚石是许多逐利之徒的觊觎之物。珍惜和保护老坑砚石资源,就更加任重而道远。

在回程的船上,江风乍起,吹皱春水。看着快船掀起的波涛,我想起了包公“不持一砚归”的传说。时任端州府知州的包公离任肇庆经过羚羊峡时,本来是晴空万里的,突然风云突变,波涛汹涌,究其因是书童收了当地绅士送的端砚在包裹里,当包公把端砚扔下江后,一切就风平浪静了。我想这“一砚”传说寄寓了当地老百姓对清官的期盼吧。

思索间,船已到了码头,再回首老坑,忽然理解了日本书道商人西本川雄酷爱端砚的感情。西本川雄生前极喜欢收藏端砚,并以砚为纽带,积极推进中日文化的交流。在弥留之际,嘱咐儿子要把他的骨灰撒在面对老坑的西江上,死后也要永远守望着端砚的故乡。2001年9月的一天,他的儿子西本昭一郎就在这里虔诚地撒下父亲的骨灰……这一故事,传递着中日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白云悠悠,千年端砚,承载着古今几多风流。

回肇庆途中,陈副部长还特意带我参观了端砚展览馆。展览馆是一幢仿宋建筑,古色古香的风格,旁边是兴建中的中国端砚文化村,也是端砚文化产业的集聚园,与“端砚之乡”称谓的白石村相邻。我们先来到了设在展览馆旁边的肇庆市端砚协会。据陈副部长和王会长介绍,近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以中国砚都和岭南十大名片建设为契机,注重端砚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努力提升和丰富端砚的文化内涵。现在,从事端砚文化产业的企业上千家,从业人员过万,是全国砚行业最大的产业集群。端砚文化也推动了肇庆的文化建设,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品位。

走进展览馆大堂,映入眼帘的是一尊一百八十八乘一百六十八米的巨大端砚。这尊标价六千八百万元的“中华腾飞砚”,以北京天安门为中心主题,描绘伟大祖国锦绣河山的美,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成就都囊括在砚台上。抚摩着砚台的构图,我深深地被震撼了,久久挪不开脚步。大堂两旁都是端砚品牌店,店内琳琅满目,奇异万分,精彩纷呈,俨然成了具有现代产业理念的端砚博物馆。流连于端砚展览馆里,我想,端砚文化的价值观和砚文化的生命力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文化的艺术体现,也寄寓了人们的许多美好愿望。端砚文化,定会薪火相传。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好诗不厌百回读

    大家小书:好诗不厌百回读

    当代国学大家袁行霈先生是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丛书的编委会主席,《好诗不厌百回读》是袁行霈先生诗词赏析的小集。本书集合了袁行霈先生对自《诗经》至《纳兰词》,五十首古典名篇的精彩赏析,旨趣高雅,言语亲切,非常切合“大家小书”的意旨。
  • 半亩荷塘留清梦

    半亩荷塘留清梦

    《半亩荷塘留清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46篇经典散文。这些散文在内容上或是写亲友间的交往、家庭里的琐事,或是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虽然题材上较为狭窄,但是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包含了作者对社会与时事的思索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半亩荷塘留清梦》中作品构思精巧,文笔秀丽,语言质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创作面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 做最好的面试官

    做最好的面试官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招聘作为企业获取人才的重要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是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很多招聘工作往往不够理想:用人迫在眉睫,可是却招不到合适的人;面试中表现不错的人,可实际工作以后却不能胜任。那么,招聘工作如何开展才最好呢——这就是《做最好的面试官》要探讨的问题。无论作为企业招聘工作参考,还是人力资源工作者个人学习,《做最好的面试官》都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相信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益处!本书由刘翠编著。
  • 发现滨海(下)

    发现滨海(下)

    1938年4月,国民党第69军新编第六师高树勋驻进了莒县。此时,日军为了参加台儿庄会战,从莒县、沂水、日照等地撤离。一批共产党员进入新六师工作,新六师开始受到尊重。当时的莒县,是国共两党关系最好的时期,此时,以新六师与国民党莒县政府的名义,开办了莒县战地干部培训班。训练班主任路雨亭是共产党员,他与国民党县长许树声是同学,所以就担任了莒县游击队的政治部主任。当然,许树声并不知道他这个同学是个共产党员。军事训练在新六师受训。讲课的是政治部主任钟辉,他讲红军长征,讲过雪山草地,大家都听呆了,下课后找关于红军的书看。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文思流畅,清明如水,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双重赔偿(同名电影原著)

    双重赔偿(同名电影原著)

    好莱坞黑色电影经典巅峰之作《双重赔偿》原著小说。保险员赫夫与商人的美艳太太菲丽丝相识,不知不觉陷入情网,渐渐不能自拔。两人密谋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手段,谋害菲丽丝的丈夫,换取双倍保险费。事情在一波三折中向深渊坠落,赫夫机关算尽,到头来仍然发现自己的认知有可怕的空洞。菲丽丝真的和他一条心吗?阴谋背后,到底有怎样一双看不见的翻云覆雨手?
  • 课外科技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指南》中的科技小实验都有一定的趣味性,且极易实施,通过这些实验能让同学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且这里介绍的科技小实验所使用的用具和材料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弃用物品,也能让你为环保出分力!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九霄风云录

    九霄风云录

    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的嫡孙段思辰自幼因皇室之变而隐身于深山跟随师父修行苦禅和段氏绝学。然而当其无意之中结成金丹暴露神迹的时候,一连串的故事开始发生了。而段思辰的惊天身世也逐渐的清晰了......
  • 农家媳妇惹不起

    农家媳妇惹不起

    冷羽没想到自己也会赶一回潮流——穿越。作为杀手排行榜NO.1,接任务从来不低于一个亿的她,有朝一日,竟然会为了区区一两银子和人打架,简直太丢脸了!
  • 倾天下于夏

    倾天下于夏

    凤倾仍记得小时候与凰离夏相遇时的情景。女孩笑着,朝在泥潭里挣扎的他伸出手,他小心翼翼的牵过。心中发誓:这辈子,他都不会再放开了。
  • 金田贵媳

    金田贵媳

    别人穿越,大富大贵! 咋,咱就穿成了没吃又没穿,房子漏水还快倒了? 不公平! 老天爷,你怎么能这样!都不关心关心咱呢? 什么,给个小正太就算关心了? 喂,不是应该他养我,怎么变成了我养他? 活也要自己干! 我穿来这就是为了劳动的了? 虽说劳动最光荣,但是,这不能这样的啊! 天啊!你杀了我比较快吧! 咦?咱的身份不一般? 啊?不是种田的?还得宫斗? 本小姐不想啊! ------------------------------------------ 谢谢洋山芋小王子做的封面!
  • 余秋雨书法(第一卷):重大碑书

    余秋雨书法(第一卷):重大碑书

    余秋雨的书法温文尔雅,然而儒雅的书风中透入出强劲的笔力和丰富的节奏,加之所写内容具有很高的文学性,也有很多经典名作,可以说这是当代文人书法的风向标,必定引领着一种艺术潮流,相信会很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欢迎。本书所有的书法作品是余秋雨为全国各大名胜古迹写的碑书,并立碑在重大古迹的山光水色之间。内容有《炎帝之碑》、《法门寺碑》、《采石矶碑》、《钟山之碑》、《大圣塔碑》、《金钟楼碑》等。
  • 恃楚而娇

    恃楚而娇

    夏乐不曾想过,会在花店里再次遇见那个埋在心底的少年。他已亭亭,褪去青涩,成了一个温和的男子。秋子楚朝思暮念的人,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温柔带笑。【秋先生的同学录】希望十年后能在街头巷尾,与你相遇,道句好久不见,苟富贵勿相忘!——夏乐留【夏小姐的秘密】秋先生书架上有一本唐家三少的书,书中有一页被秋先生翻烂了——我喜欢你!这本书是夏乐毕业送给秋子楚的礼物,她以为没人会知道。【新文】《诚如季年且顾心安》简介:顾安心里,没觉得季诚多好,季诚像太阳,却比太阳还要温暖三分。当顾安披星戴月来到季诚面前:“季诚,我们玩个游戏,我做你女朋友好不好?”季诚淡笑摇头:“小安,我想要的从来不是在游戏里做你男朋友。”曾以为到他身边,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余生不留遗憾;可走进了季诚的生活,她再也不想离开。
  • 红世醉乱

    红世醉乱

    一场身世错乱让两条平行线在人间变得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