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53700000063

第63章 省亲

此话一出,别人或许没感觉有什么,胡谦却是立即一惊。

若是禄儿说的没错,那女侠的手段可是十分厉害了。

“然后呢?既然被那女侠救了,后来为何又落入人贩子的手里。”

“姐姐将我送到金陵城,然后就走了,过了一会,那个人就抢走了姐姐留给我的银子,又要把我卖掉。”

“你几岁了。”

“十二了。”

又说了一会胡谦让禄儿先跟着小环和杏儿帮忙,剩下的事情等阿绣回来再教她。

十二岁的年纪,帮忙做些简单的家务还是可以的。

结果禄儿表现得相当活跃,或许是害怕胡谦再把她卖掉。

到了晚上,胡谦把禄儿交给阿绣,自己去找沈玉珍。

沈玉珍正和小环杏儿摆弄一个红黄相间的玻璃灯,见胡谦来了,便起身问道:“相公,你看这玻璃灯如何?”

胡谦点点头,“挺好看的,这是要做什么?”

“先前和你说的十五灯会还记得吗?妾身也想去参加。”

“具体是个什么内容呢?”

杏儿本就是守备府的婢女,对此是十分熟悉,答道:“少爷有所不知,东城有个娘娘庙,庙内回廊曲折,有十几座大亭。

每年元宵,城中大族便认领一处角落,悄然悬挂上一种这样的玻璃灯。

灯下放置宝座,旁边再摆上几案花瓶,插花陈设,再在另外一边附上新作的诗词,互相比较胜负。

白天只是游玩赏看,到了晚上,便在花瓶之间插上高低不一的蜡烛,名为‘花照’。

到时候,花光灯影闪耀不已,宝鼎之上香气缭绕,仿佛在龙宫夜宴一样。

所以灯会又叫花照会。”

胡谦听得有趣,问道:“娘子,看来这玻璃灯、花瓶和花你都准备好了?”

沈玉珍道:“玻璃灯倒还在其次,这花和花瓶也不是关键,关键是要新颖的诗词,妾身愚钝,到现在还未有所得。”

“可有题目吗?”

杏儿道:“一般都没有题目的,大多都是歌物颂人、赞美良辰景色的,去年我家大小姐就……”

她说着,忽地听下,低着头不说了。

胡谦道:“没事,城中烦闷,就去玩玩也好。

对了,咱们来金陵也有些日子了,还未回你家看望,不若明天回南阳一趟,如何?”

沈玉珍道:“妾身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只不过外面不甚太平,所以原也没打算回去的。”

胡谦道:“无妨,咱们小心些也就是了,若真遇上匪盗,我还是可以应付的。”

又商议了一会,胡谦便去和胡不同说了。

胡不同虽是担心,但胡谦的本事他也是见过的,所以便同意了。

第二天一早,由胡九赶一辆马车,载着胡谦、沈玉珍和小环三人离开金陵。

本来胡谦一路上都在戒备,可眼看进了南阳县城,也没遇到什么情况。

天色已晚,守城的士兵本来不想让胡九进城,但见了胡谦,立即恭敬行礼,放四人进到城中。

这里还和之前差不多,因是过年,所以晚上也有许多人在街上。

来到沈家,门房立即把四人迎了进去。

沈三石和杨氏几乎是一路小跑冲出屋子。

没等胡谦两人施礼,沈、杨两人就来到面前。

杨氏眼眶湿润,喊道:“我的女儿呀!”张开双臂把沈玉珍抱在怀中。

沈三石也激动地朝胡谦道:“本来想着要去金陵看看你们,可是外面不太平,就没敢去,没想到你们今天竟然来了。”

寒暄了两句,沈三石道:“快!进屋再说吧!”

在正厅坐了,胡谦道:“小胥一直也想来的,只是金陵那边一直有事走不开,眼看过了年,又见玉珍思念双亲,实在不忍再等,便冒险过来了。”

沈玉珍和杨氏立即又哭了起来。

胡谦四处看了看道:“怎么不见廉弟?”

沈三石叹气道:“这孩子也不知中了什么邪,整天想着做大将军。

后来被我骂了一顿,本以为会安分些,谁曾想前些日子他竟偷偷跑出家,留下书信说是要去马守备那里投军。”

沈玉珍大惊失色,“怎么偏偏去了马守备那里。”

沈三石道:“怎么了?马守备那里出什么事了吗?”

胡谦道:“哦,那个……马守备为人严苛,只怕廉弟受不了这个苦。”

沈玉珍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吃过晚饭,胡谦和沈玉珍回到房间。

“相公,这可怎么办啊?”

“廉弟虽说是去投马守备,但也不一定真能找到,也许他去了别的地方。”

“可是……妾身就这么一个弟弟,实在是……”

说着又哭了起来。

胡谦将她拥入怀中,正待说时,小环忽地轻声道:“小姐,夫人请你过去呢。”

两人对望一眼,难道看出什么端倪了?

胡谦道:“就算他们问你,你也不能说,要不然事情就更糟了。”

沈玉珍点点头,整理好衣服出了房门。

过了许久,她终于回来。

胡谦立即将她拉到床上。

“怎么样?是问廉弟的事情吗?”

她摇摇头,面色怪异道:“娘给我介绍了一个郎中。”

“什么意思?”

话才问出口,便立即明白过来。

她继续说道:“娘看我肚子空空,便问了些……那个事情,然后就给介绍了一个郎中,说是专治此类疑难杂症,让咱们明天去看看。”

胡谦点点头,“那娘子的意思呢?”

“就去看看也好,免得娘担心,只不过……此事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妾身只怕影响相公的名声。”

“这有什么影响?”

“妾身还在闺中时,时常听下人说谁家的娘子无法生育,由此嘲笑那主人家绝了后,所以……”

胡谦将她紧紧搂在怀中,“这有什么,你我都还年轻,还怕没有孩子吗。

再说,这事还不一定是你的问题呢,也许问题在相公身上。”

她摇了摇头道:“从来都只听说妇人不能生,还从没听说问题在男子身上。”

“是或不是,等几个月看看阿绣的情况再说,若阿绣也不能怀上,那问题不就在相公身上了嘛。”

“不对,那样的话,问题肯定是在阿绣身上,如何能在相公身上呢。”

“有没有问题,你问问它不就知道了。”

“问谁?”

“它。”

沈玉珍脸上一红,“要……怎么问?”

“就按医书上所说的,按望闻问切之法就行。”

她俯下身,一脸认真道:“问了就能有结果吗?”

“是的,它肯定会给你一个结果的。”

她点点头,直直地看着,喃喃道:“望……闻……问……切……”遂摸去。

同类推荐
  • 阴阳先生那些事

    阴阳先生那些事

    高考刚刚完,爷爷去世了,我回家奔丧的当天晚上,爷爷的尸体从棺材失踪了......
  • 秘踪笔记

    秘踪笔记

    对这些靠打米为生的人来说,最期许的是什么呢?大概是希望自己下黄泉时起码保留一双能走过去的腿吧。
  • 缘来是尚夫人

    缘来是尚夫人

    她乃是尊贵的阴女,是冥界鬼神眼中的香饽饽,却被囚禁于九凤抬棺阵中百年。她以为终身不会再见到阳光,直至某年,两个身负诅咒的男孩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 墨白玺

    墨白玺

    古有绝世之宝和氏之璧,始皇赵氏制以镇国御玺,并立生死誓保千秋伟业。…时光流逝朝代更迭,千年宝物重现人间,带来的却是无情灾难。…家国天下,大义为重。普通儿郎,也有热血和担当。看一众少年,如何扭转乾坤,又如何救苍生于水火。
  • 阴阳小混混

    阴阳小混混

    古有阴阳两界,阴为冥阳为刚,有些事情看似神乎其技,却跟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游荡在阴阳两界之人,无处可逃。
热门推荐
  • 我有一座天书阁

    我有一座天书阁

    我有一座天书阁,不是很强,但里面什么都有!我可以很负责任告诉所有挂壁!你们都不是对手!看我如何强势逆袭,走上人生巅峰!
  • 领主凶猛

    领主凶猛

    穿越到中世纪的西方,成为了一名家世显赫的领主,张源本以为就此走上了人生巅峰,却没想到和自己想象中的生活完全不同。魔法与神明是真实存在的。而科技终将凌驾于上帝之上……
  • 如果我不能等到你

    如果我不能等到你

    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么一个人,你只要想起他,心里就会开满花。如果我不能等到你,也愿你一生安好,愿你最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有很多不同的故事,或是在四月里你望向我的那一眼,或是在九月里我们指尖的轻碰,又或是寒冬腊月里,我跟在你身后,脚印着你走过的足迹。 总之,不管何时何地何年何月,只要与你有关系的一切,我都喜欢。
  • 零点猎手

    零点猎手

    我叫陈旭正式攻略史诗级副本,穿越来盖亚星球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诚实守信做一个好人,没事放放魔头,遛遛龙,我陈旭,诚实守信!
  • 孕产妇护理大全(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孕产妇护理大全(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大大增强。人类的繁衍是从婚育开始的,优生优育至关重要。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一对夫妇都希望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儿童是祖国的明天,如果儿童出生有缺陷,不但给个人造成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 清代名角录

    清代名角录

    自幼爱看戏的齐如山先生,通过与梨园中人的长期接触、交谈,整理了清末民初京剧界名伶二百一十人,细说了每个人的家学渊源、唱功特点、艺术成就等。为记录梨园名角的第一本著作。
  • 王常宗集

    王常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浮华难

    浮华难

    宫姽婳合该是个娇娇女,父母帝后,太子兄长。却躲不过奸臣当道,命判孤煞。既然一生的铁富贵难以铸定,又偏是那乱世的天煞孤星,不若就将这天下,乱给他人看。只是这玉面菩萨,人中谪仙暗搓搓的跟在她身后,不救世反乱世,怎么破?
  •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

    一位俏丽的法国少妇,飞赴美国成婚途中,飞机因技术故障推迟起飞,便和一位在候机时邂逅的英国男子,跑了半个伦敦城,相与作了竟夕谈,使她的人生道路为之一变。“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而这良辰难再的夜晚,便成了她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 杭州宋代食料史(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

    杭州宋代食料史(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

    《杭州宋代食料史》是作者继《中国食料史》之后的第一个个案研究。宋代是杭州食料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如果说此前的杭州食料还泯然于江南传统的“饭稻羹鱼”,与周边地区没有什么太大区别,那么此后的杭州食料就带着自己的浓郁色彩粉墨登场,而且被一直延续下来。可以说“杭邦食料”的格局就典定于宋代,现代所谓的“杭邦菜”就建立在这种“杭邦食料”的基础上。书中介绍了多种食料,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