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6200000106

第106章 元代官僚知识分子的反腐败思想(2)

完善行政、司法制度的建议。元朝诸色户计各有所司管理,东宫、中政院、宣政院、宣徽院、怯薛、王府、诸投下机构等衙门纷杂,政出多门,严重干扰着政务、监察部门的正常运作。鉴于“近侍诸衙门往往奏事干预朝政,省台未免沮抑,事致纷庞”,儒士们请颁旨“戒饬近侍及诸衙门,除本管职务外,凡关系有司一切合行政事,毋得干预陈奏”[元]刘敏中《奉使宣抚回奏疏》,《元代奏议集录》(下)。。诸色人户互讼,法律规定须各管衙门约会审理。有时涉及三四个衙门,文案往来数月之久,难得约会齐开审。审理过程中,各家往往偏袒、包庇所属人员,严重干扰司法工作。有的士大夫便主张取消约会审判制,由统一的司法机关审理,“以望政归一体,狱无久淹”(《上奏一纲二十目·定律》,《元代奏议集录》(下))。

士大夫们普遍希望建立健全监察制度。元世祖即位后,深知“今任职者多非材,政事废弛,譬之大厦将倾,非良工不能扶”。张雄飞建请设置御史台为天子耳目,进言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纠劾百官奸邪贪贿,“如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史》卷一百六十三《张雄飞传》宰执传旨命张德辉参议御史台条例,他上奏请先颁行律法,然后再设置御史台,因为“御史执法官,今法令未明,何据而行”。御史执法,若无法可依,监察工作缺乏足够的权威,对奸贪无震慑力,不如不设御史台。过了几天,元世祖召见他,说已考虑成熟,一定要设置御史台。他奏对说:“若必欲行之,乞立宗正府以正皇族,外戚得以纠弹,女谒无令奏事,诸局承应人皆得究治。”皇族、外戚、宫嫔、怯薛等特权集团违法乱纪现象严重,御史台是否有权弹劾、究治他们,关乎整个监察工作的成败。听了他的话,“上良久曰:‘可徐行之。’”《元朝名臣事略》卷十《宣尉张公》。大概元世祖自己也知道,要约束那些皇亲国戚谈何容易!御史台、按察司设立后,士大夫们呼吁“重御史、按察之权,严纠弹、考核之任,使贤者日进,不肖者日退”[元]许衡《论生民利害疏》,《元代奏议集录》(上)。。张养浩说:“省有宰执,为朝廷股肱;台有言官,为朝廷耳目。夫人必先聪耳明目,然后乃能运用股肱。若耳目有所蒙蔽,股肱虽能运动,讵得如其意哉!以是论之,则人主苟欲保全宰相,莫如精选言官。言官得人,则宰相必恒恐惧,修省不至颠危。言官不得其人,则宰相必肆行非度,卒与祸会。”《时政书》,《元代奏议集录》(下)。

故台纲重乃宰相之福、国家之福,台纲弱乃宰相之祸、国家之祸。风宪官既然是监察百官的,如果由中书省、吏部铨调迁转,就可能受制于彼,御史中丞崔彧请由御史台负责风宪官的选用、迁转《元史》卷一百七十三《崔彧传》。。这一建议被采纳。武宗即位后,将御史台铨调选用台察官吏的权力收归新设置的尚书省,文人士大夫对此持强烈的反对态度,后来很快改了回来。省台各自铨选官员,经常发生“撞车”,“今宪台选用官员,所至之处,吏属尚未尽识,而省部论择,复与改除。其省用者,台亦如之。遂使一人之身一岁数迁”《至正集》卷七十四《公移·风宪十事·廉使频除》。。许有壬认为各级台宪官频繁调动是造成纪纲不振的原因之一,建议任期未满之前,省部不得调动他用。

广开言路,广求直言,采议得失。刘秉忠对潜邸中的忽必烈说:“君子不以言废人,不以人废言,大开言路,所以成天下、安兆民也。天地之大,日月之明,而或有所蔽。且蔽天之明者,云雾也;蔽人之明者,私欲佞说也。常人有之,蔽一心也;人君有之,蔽天下也。常选左右谏臣,使讽谕于未形,忖画于至密也。”《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刘秉忠传》。元世祖忽必烈诏令官庶上书,言民间利弊、时政得失。但百官却瞻前顾后,敢上书者“万无一二”。有人建议皇帝策问百官,鼓励百官奏对,言之可行的,迁转考课时加官进阶,不可行的,言者无罪。参见《畅八脉以鼓天下之正风·采公议》,《元代奏议集录》(上);《元史》卷一百七十三《崔彧传》。赵天麟还上书元世祖请“革副封”,就是说不让地方官吏以留存副本为名过目百姓所上书:“今国家诏令上书陈言者,实封呈献闻奏,未有绝追照副封之明文,窃恐外路诸司因缘作弊。夫上书言者,非言朝廷之得失,即言军民之利害;非言军民之利害,即言官吏之情纵。设如官吏恶其直笔,挟愠于内,托名校勘,迁延岁月,迷而争辩,则非盛德之所宜,退而自止,则盛事弗达乎上。”《畅八脉以鼓天下之正风·革副封》,《元代奏议集录》(上)。只有禁止地方官司留存副本,密封上书才有意义,才会保证言路无壅。

第三节限制贵族权力,取消民族等级

元武宗时,张养浩批评“今国家为制宽大,所以诸王宗室皆有生人、杀人、进退人之权。夫庆赏刑威,当出于上,久假不归,则飞扬跋扈之势成”,“厥今藩王宗室,左右大臣,侈肆尤甚”。

《时政书》,《元代奏议集录》(下)。他呼吁政柄归一,严格约束诸王、驸马、左右大臣。再就是呼吁取消或限制别里哥选。元制,“以省部除授之官指为常选,以天子委用之人指为别里哥选”。别里哥选主要是优待皇帝近臣如怯薛的。成宗时,郑介夫上书非议这种“一朝省而自分为两途”的做法扰乱选法,请清理怯薛之冗滥,制定怯薛出职入官条例,“今后宜限以名数,择其人品,又以所职贵贱高下,定其出身之例,遇有名阙,方许选补”,怯薛“既有出身定例,则别离哥选不禁自无”。《上奏一纲二十目·怯薛》,《元代奏议集录》(下)。

元朝法令“时有蒙古人不在此限之文”,就是说蒙古人的法律地位高于其他民族。布衣儒士赵天麟对此提出异议:“臣窃以九州四海,一札十行,大仁覃于邃远而不之遗也,大义及于灭亲而不敢私也。天子者,天之子也;民者,天之所阴骘也。彼群方庶类,形异音殊,在天子视之虽有亲疏,而天溥视之则无彼此之疏也。人君代天理物,当合天意以行之,若独爱蒙古人,则既非公道之坦夷,又异皇天之溥视也。且凡明诏之文,其究归于丰化、节财、壮本、卫生之理尔,若独以蒙古人不在例,则爱之适所以使之不丰、不节、不壮、不卫以害之也。”《太平金镜策·请颁法典》,《元代奏议集录》(上)。皇天之大仁大义,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天子也不应该有厚此薄彼之分。元末文人叶子奇在元朝灭亡后说:“治天下之道,至公而已尔。公则胡越一家,私则肝胆楚越。此古圣人所以视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也。元朝自混一以来,大抵皆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以至深闭固拒,曲为防护,自以为得亲疏之道。是以王泽之施,少及于南,渗漉之恩,悉归于北。”《草木子》卷三上《克谨篇》。这种治天下以公、视天下为一家的思想,在元朝文人士大夫中是普遍存在的。

元代官僚队伍中,南人始终处于最劣势。中央省、台、院,地方行省、行台的主要官员,路、府、州、司、县达鲁花赤,多由蒙古族、色目人担任,其次是汉人,而南人官员不仅职位低,而且数量少。参见《草木子》卷三上《克谨篇》。如前所述,“江南官吏多是北人”,南人在北方任职的更是寥若晨星。元世祖时,程钜夫上疏请“通南北之选”,取消对汉人、南人官员的区别对待政策,疏曰:“圣主混一车书,兼爱南北,故北南之人皆得入仕。惜乎北方之贤者间有视江南为孤远,而有不屑就之意,故仕于南者,除行省、宣慰、按察诸大衙门出自圣断选择,而使其余郡县官属指缺,愿去者半为贩缯、屠狗之流,贪污狼藉之辈。南方之贤者列姓名于新附而冒不识体例之讥,故北方州县并无南方人士。且南方归附已七八年,是何体例难识如此?欲乞令省部刷具北南府、州、司、县官员脚色,参对今后北南选房流转定夺。若以南人为未识体例,则乞于北方州郡每处且与参用一二人,一任回日却与通行定夺。其北人注南缺而不赴者,重与罪过。庶几吏称民安,可以上副圣主兼爱南北之意。”《雪楼集》卷十《奏议存稿·吏治五事·通南北之选》程钜夫认为各级监察机构不用南人,而北人不谙江南人情、风俗、利弊,这是江南盗贼不绝、吏治败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内外各级监察机构都应“公选南方晓事耆旧及清望有风力人员”《雪楼集》卷十《奏议存稿·公选》参用。

同类推荐
  •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命名为“明德善道”,就是我们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把握与阐释,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与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亦即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

    本书对近代上海社会发展的历史特点及民间组织发育成长的动因与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对近代上海社团组织的社会管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对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作一个新视角的观察,从而更加立体地理解近代上海都市化的历史进程,给今天上海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些历史镜鉴,也为当前推进都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些历史经验的鉴思。
  • 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

    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

    党的首要属性是政治属性,党员的首要身份是政治身份,党的领导的首要内容是政治领导。在新时代,政治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儿?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政治是什么?什么是政治上的明白人?怎样成为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意味着什么?如何炼就一双政治慧眼?这一系列问题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当我们的党员干部开始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对他们的政治能力的考验就开始了,在实践中解答好这些问题,是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关键。带着这些问题,本书从政治优势、政治承诺、政治大势、政治方向、政治洞察、政治立场、政治素养、政治历练、政治能力等角度,全方位探讨如何修炼成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能力提供方法论指引,有利于他们用政治慧眼洞察世情,用政治素养充盈自身,用政治能力改造世界,能够始终做到政治清醒、立场坚定、策略灵活、本领高强。
  • 心系两岸

    心系两岸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展的一部文章合集,全书将岛内蓝绿较量、观察国民党、观察民进党、剖析“台独”言论和两岸政治大局及政治难题等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观察台湾和关注两岸。研究范围涉及2012年“大选”后岛内政治生态、马英九第二任期执政理念、两岸间政治难题的解决方案等等。
  • 潮起潮落

    潮起潮落

    本书以纪实性的手法,全面展示了海协会、海基会机制的产生背景和两会成立以来的折冲与共处历史,深入挖掘了台湾各界对两岸关系的复杂反思与抉择过程,深刻揭示了两岸筋骨相连的血脉联系和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命运共同体关系,有力昭示了两岸走向统一的历史必然性。本书既有内幕性、细节性的记述,也有前瞻性、哲理性的分析思考。内容夹叙夹议,事件取舍有度,情节引人入胜。资料新颖,文笔流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具有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虐世神通
  • 一只叫坦克的龟

    一只叫坦克的龟

    乌龟坦克问老祖宗,就因为寿命长,我们就受到人类的崇敬吗?老祖宗告诉坦克,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龟的种族有着坚忍的精神。坦克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这种精神。他很小的时候就拼尽全力,在猫爪下逃得性命;后来被水蛇吞进肚子,也靠自己挣扎出一片生天。他在江河池塘间不断寻找生存的空间。他一生最长的一次逆境,是被两个无聊的人压在一座小水坝里,这一待就是多少年,可他忍了过来。而眼下,他又要面临最危险的一幕:他已经被迷信的人当作药方死死盯住。乌龟家族祖祖辈辈传承的精神,还能帮他渡过厄运吗?
  • 重订西方公据

    重订西方公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魁X灵

    魁X灵

    一群少年被给予了不凡的命运,遵循法则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那些先天和后天继承的能力者被称为魁,那种能力叫做灵。传说他们被神之选中,是半神的化身,是神的后选人。
  • 御制题絜斋毛诗经筵讲义

    御制题絜斋毛诗经筵讲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主殿下带你走

    公主殿下带你走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手握百万兵马的长公主殿下居然被一个丫头气到吐血!“你...你给本宫滚!”“哼,滚就滚,你这么难伺候,本姑娘还不乐意呢。”自从洛溪姑娘走后,自家殿下好像变呆了。难不成殿下与洛溪姑娘吵架受到了刺激?后来...她为了她敛了潇洒爱自由的个性,无端背负红颜祸水罪名,跋山涉水为她医病,只身犯险身中蛊毒...她为了她敛了平日冰冷严肃一脸漠情,给予特权遭受群臣围攻,调兵遣将以身为饵拿命换命...再相见江湖陌路,梦中那身红衣依旧。我愿想你念你心如绞痛,用这梦魇换你平生潇洒不俗。年年桥边红药知为君生,半壶梨花酒醉入心扉。因我许你余生长命,守你百岁梦也不醒。
  • One Good Deed
  • 伍人之行

    伍人之行

    这是五个君王的故事。这是五个国家的故事。描绘四野之陆四十年来的沉浮,命运令天下之人相融交织。你会看到北狩大辉自巴格神山的顶峰升起;你会看到大烬携着火焰的铁骑飞驰而过;你会看到上汶王师重甲划破烈风的长戈;你会看到寒洋的巨鲲与东舫的巨舰破浪而行;你会看到西胡朴河岸边,少年挥起泛着鲜血的朴水血流……濯野之战,拒子峡大屠,王朝之战……“知道什么是命吗?”“是一朵花吧,所有人都不希望看着它枯萎,但它终归要凋谢……”
  • 总裁的一生缘

    总裁的一生缘

    一次意外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还好上天是眷恋他们的。
  • 群主

    群主

    他掌握这个城市所有的热闹、冷静,在夹缝中拼出一番天地。文、武二将个性鲜明,经常起争端,但对他却言听计从。且看他如何用手段,挣扎在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