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9000000071

第71章 士的自救之途

每读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总是感到,这真是一部奇书——细屑的凡俗生活,一经他的描摹便都有了诗性和禅机:再艰难的境遇,他也能剔沥出生的大悦;再清苦的日子,他也能酝酿出透骨的温馨——生活简直就是一部可读之书,一首可吟之诗。

不禁让人陷入沉思:一个人到底需要什么?

沉下心来想一想,其实人的需求很少也很基本——生民需温饱,士子求安妥。

温饱是肉身的本能,安妥是灵魂的归宿;虽在生民与士子之间有诸如官人、商贾等不同身份的个例在,其所求亦颇个异,但终是二种需求的杂糅与变种,未逃其左右耳。

生民的耕作与劳顿,是求温饱;其温饱得以基本实现之后,仍拼命奔波,无非是在衣食之外,积攒一些钱财。他们并不是为了钱而活着,而是为了温饱得以维持,他们有不尽的温饱之虞。所以,要使生民从肉体的生活崛升到灵魂生活的层面,需要从根本上解除这种温饱之虞。这就需要使生民极大程度地富裕起来。这是政治家和统治者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只有生民的生活渐渐地从生欲转到灵欲,社会才真正走向进步,人类才真正走向文明。

所以生民追求自身富裕,是一件无须指摘的事。在社会未给予其足够的生存保障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富裕,是一种生命的自尊、生命的必然,亦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切实的贡献。

再说士子。士子是人类文化积累的承接者;这种承接,使他们过于深刻地认知了人类生活的本质:肉体生活的终极,其实就是灵魂的安妥。所以,一些士子便自觉地放弃了肉体满足的追求过程,直奔灵魂的栖息之地。他们便表现出对世俗的物质生活的鄙弃与不屑。这不是清高与孤傲,而是对生命能源的保护,是对生命能量的节俭。

人类的生活经验证明:人的肉体,具有惊人的承受能力,而人的精神和心灵却是极为脆弱的;肉体的残损,有时可以化为生的意志与耐力,而灵魂的残损却往往使人走向绝望。所谓痛苦与幸福、失落与满足、富有与贫穷,都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一种相对的概念:都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感觉。感觉幸福便幸福,感觉美好便美好;换言之,己心妩媚,则世间妩媚;己心温暖,则世间温暖。

所以,最容易满足的,是人的肉体;最难对付的,是人的心。一个满面泪光的俄儿,几粒糖果,可以使其破涕为笑;一个内心死寂的老者,那韶光迸射的束束春花,亦会被视为蔓草丛丛。

所以,与其为喂养肚腹而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而不如径自喂养心灵,寻一个怡然之境。至此,不由得要想到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在出家之前,是名扬四海的风流才子,兼擅书法、篆刻,绘画、音乐、戏剧与诗文;他所创作的歌曲,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几乎家喻户晓;他在日本发起话剧社,亲自饰演茶花女,系中国话剧事业的开山鼻祖……他有旁人不可企及的声名,有享受不尽的世俗快乐。所以,他不是“走投无路,遁人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正如他的俗界弟子丰子恺所言,人的生活可分为三层:一层是物质生活,就是衣食;二层是精神生活,就是艺术;三层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弘一法师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所以他不满足于一二层的生活,不断攀缘,终于做成了旷世的佛界大师。

如果说“佛界大师”这样的称号,还尚属世俗的声名,尚不为据;那么,就让我们看一看他出家后的生活形态——他出家凡二十四年,他的被子、衣物还是出家前置办的,补了又补,一把洋伞则用了三十年。所属察房,除了一桌一橱一床,别无他物;二十四年里,均以衣服代枕。他持斋甚严,每日早午二餐,过午不食,饭菜极简。有官员请他赴宴,他回字条日:“为僧只合住山谷,国士宴中甚不宜。”他致力于律典的整理,写出《四分律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等重要著作……

所以,他是一个真正超拔于肉身之外的灵魂生活的圣者。

我看到一幅弘一法师的涅繁照片。耶涅檠之态,让人心灵为之震动不已:他身着旧衣裤,赤足,头枕右臂侧卧,面容安详;身下是单薄的木板床,床下是破旧的草鞋,此外了无一物。整幅照片,看上去是那么素朴、纯真、自然,没有丝毫与苦难和死亡争斗的痕迹。其人之死,恰似巅峦中的一块岫石,虽然死了,却仍是一片风景;死与不死,已无界限;来也从容,去也从容;灵魂在这躯体里安息着,一点也不急于离去,因为,离去不离去,亦了无界限。

弘一法师出家前是当然的士子,那么,他的楷模,堪可为士之圭臬:并非要士子都远离凡尘,而是在万丈红尘之中,执著于灵魂世界的修炼,不怨不艾,不浮不躁,固守心性,永不失落。

同类推荐
  • 爸爸爱喜禾(纪念版)

    爸爸爱喜禾(纪念版)

    当蔡春猪把《给儿子的一封信》贴到博客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封信被浏览数十万次,被感动转发及评论数万条。而小蔡以“爸爸爱喜禾”为名的微博粉丝也在短期内狂增十倍以上,被誉为“自闭症之父”。在儿子喜禾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小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戏剧性的细节场景记录喜禾的生活点滴,小心翼翼地绕开了悲剧的漩涡,展现出来的是笑中带泪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 多维视野中的《野草》研究概论

    多维视野中的《野草》研究概论

    本书稿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多维视野中的《野草》研究概论(项目批准号:14FZW048)”的成果,书稿从诗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视角出发,以相关的研究史料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野草》研究文献资料的集中梳理,对《野草》研究进行了多维度的、全面深入的考察,书稿出版对鲁迅研究、《野草》研究史论等方面有推进作用。
  •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

    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
  • 郑振铎文学精品选

    郑振铎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现代著名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著名作家、诗人郑振铎先生的部分经典作品,其中包括散文21篇,小说12篇,诗歌9篇。《别了,我爱着的中国》《唯一的听众》《猫》等作品,更是因被收录于中小学教材,而被大众熟知。
  • 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特征及文化阐释

    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特征及文化阐释

    本书是对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意味的阐释,一些研究从叙事学的角度阐释出新时期小说与当代小说乃至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之间的关联,历时性地分析出新时期小说叙事模式的历史渊源与创新性特征;一些研究通过对重要作家小说创作的故事原型和叙事模式的梳理,深入到对其诗学特征及其文化意味的深层阐释。
热门推荐
  • 轩辕后世

    轩辕后世

    且看这2000年后的盛世,古武与魔法的结合之地,东方与西方的碰撞,唐飞用那炎之轩辕创出一番华夏盛世。
  • 江湖阴阳令

    江湖阴阳令

    为了活着,为了寻找哥哥离去的真相,罗凡决定踏入江湖,寻找这一切的真相,村民为何想要杀掉他们,阳府武院之中为何总有人离奇失踪,阴阳令真的能让人死而复生吗?为何原本应该死掉的他没有死,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真的是罗凡吗?那个传说中背叛阳府的罗阳的亲弟弟吗?没有人告诉他,这一切全都得靠他自己去寻找所有的真相......“小凡,你能活着真是太好了......”“你是谁......”
  • 我的老婆是金克斯

    我的老婆是金克斯

    我是一个疯子,有医生开的证明,那又怎么样?我就是要去别的世界玩玩。
  • 不作不爱

    不作不爱

    陶旻,女,年二八……二十八,海归博士。潜心学术的高冷女学霸惨遭父母逼婚,一筹莫展之时,碰巧杀出了个楚公子。陶旻心一横,不就是结婚吗,男人就是四条腿的蟾蜍,谁都一样!何况这只蟾蜍长得还真不赖!怀揣着这样奇葩的想法,她走上了漫漫骗婚路。
  • 我的豹族老公

    我的豹族老公

    “你们……到底在说什么?”林朵儿瞪着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站在她面前的五位老者。谁知道今天是闯的什么霉运啊,刚和朋友过完二十岁生日宴,回家的路上,竟然被人抓到这个鬼地方来。不过还好啦,这里看上去应该是一所有钱人家的大宅子才对。不对他们也不应该这么不讲理啊,怎么能这么抓人呢?而且这些老头说的到底是什么啊?什么豹族?什么纯血种?什么灭绝的?和她什么关系啊?“嘭!”一声巨响,那扇雕花……
  • 世间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世间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三年前林克为了保护陆玫娶了艾安安。协议规定了双方不得对对方产生感情,也不得发生关系。艾安安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打破了平衡,两人离婚。而真的如林克所愿离了婚之后,林克夜夜不能寐。自己老婆和旧识打得火热也要咬碎牙忍住。艾安安:“都离婚了,谁是你老婆?”大概是一本追妻火葬场的大型真香文。
  • 湛卢潆

    湛卢潆

    《湛卢潆》是一部精彩的魔幻小说。小说中讲述了女主人公卢潆(魔法世界叫湛卢潆)通过虫洞来到了魔法世界。不料魔法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邪恶势力的统治者魔王最终在法元五千年一轮回的历史弱点,亲自解除了魔元的封印。也正是因为这个契机魔王带领魔界所有势力统治了三界(法界,人界,魔界)。在这危难时刻湛卢潆临危受命,带领着法界年青的八部长老继承者们一同学习魔法,最后接任魔法世界长老之职责,最后集合了并带着魔法世界所有法界的有生力量打败了魔王,同时再次封印了魔元的故事。故事中女主人公是如何进去魔法世界?如何学习魔法的?在魔法世界中有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情呢?最后又是怎么封印了魔界魔元的呢?
  • 我和癌症有个约定

    我和癌症有个约定

    易筱六岁那年不幸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愈后又复发,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但易筱一直都没有放弃,易筱一家人也没有放弃,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她终于还是引来了新生。
  •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作者对故乡北京有着深深的眷恋和情感,本书是作者以自己童年真实的生活为线索创作的自传体文学作品,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将孩子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和成长困惑,友人离别的感伤和想念,描摹得淋漓尽致。本书文笔优美、细腻,真实地体现了当时社会情况的同时,为我们展现出一段段不一样的悲欢故事。
  • 我在梦里是个BUG

    我在梦里是个BUG

    梦里不知身是客。少年将军,枉死穿越,误入梦神一途。梦中世界,光怪陆离,梦境背后,又是怎样的人心?究竟何为梦?何为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