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9000000063

第63章 无影之形

午睡之后,是慵懒的,抬一抬手腕,好像连握管展卷的力气都没有。

便仍想睡去。既然个体的人,在这个广大的世间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又何必醒呢?

然而还是醒来,因为依着人间的惯例,午后的时光“人”应该是醒的,紧闭的门,是抵挡不住敲的。你应该衣冠齐整地为他人预备着,即便你是个“私人”,又居停在私人的空间之中。就如一句俗语所说:做人就应该有人样。

坐在沙发上,随手翻一本萨福的诗,以此等待一个什么来客。那个人并没有来,整本诗集却读完了。接下来的时间,整个思绪都被萨福萦绕着,倒也感到一种意外的充实。

古希腊的萨福是很“私人的”,因为她的生平几乎是个空白。但是,后人却根据她的作品和一鳞半爪的记述,把她“塑造”成一个有历史的“全人”,供别人思量与拷问。直让你感到,只要你有了一个名字,旁人就会给你组织起血肉,让你有“人样”,成为公众人物。所以,纯粹的“私人化”,是不存在的。

对萨福的阅读,给我一个印象:少有哪个上古人物,在欧美的文学史中,像她那样被如此经久不息塑造成品像迥异的种种神话。她的声音被篡改、被发明、被模拟、被重构,到了任意的程度。人们根据自己的情趣和欲求,“还原”成自己需要的那样。

和萨福时代相近的希腊立法家棱伦(公元前635一前560年),在酒会上听到自己的侄儿吟唱萨福的诗,极为欢爱,立即请侄儿教他。一个友人问他何以这般急切,他说:“我学会了它,就可以死而无憾了。”

米格雷(约公元前100年)在他编选的《希腊诗铭集》的绪言里,以花喻诗,他称颂萨福的诗:虽然不多。但朵朵都是蔷薇。历史学家狄奥尼索斯(公元前一世纪)赞誉萨福诗的风格,评论道:“永远选择最豌妙最和谐的字眼,追求悠扬的音节,已达到优美动人的效果。”

以上的几位都是君子,都有端庄的理趣,他们只流连女诗人的诗美,而不兴味于她的身世,这时的萨福便有神圣的状况,便是:婉妙与雅洁。

在中国,第一个介绍萨福的,是周作人。一九一四年,他在《中华小说界》上著文说道:“(萨福的诗)情文井胜……譬如蝶衣之美,不能禁人手沾捉。”在中国老派文人眼里,萨福岂止是一个“雅洁”了得,简直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

看来,在以“精神”为着眼点的人那里,东西方的趣味是相近的,至少是相通的。

但是,在另一种趣味“引导”下的“破译”就不同了,萨福不仅“卑微”、“低贱”,而且是“污浊”、“变态”的象征。

一种说法是,萨福名下的作品,其实是口头文学的集成,因为她不仅不通诗艺,甚至是否能够阅读都值得怀疑。所以,“萨福”只是个符号,是和“萨福的诗”没有关系的。

因为萨福组织了一所女子诗歌学校,专门向来婚少女传授诗艺,那种亲热唱和的场景还被陶画描绘下来,又因为她的诗中对女子表现出一种特别盼热情,有人就认定萨福有畸形趣味,是个同性恋的爱好者。安·卡尔森在她的萨福新译本的序言里就写道:“我们只知道,萨福爱女子就和她爱音乐一样深。让我们就到此为止吧,行吗?”这是欲擒故纵别有用心的暗示,因其暧昧,就更强烈地激发了人们对萨福“形而下”的好奇,便使女诗人的“蝶衣之美”湮没在一片风尘之中。

到了后来,萨福的“沦陷”味道就更浓了。人们把萨福之死,归结为对一个无足轻重的男子之爱。这个男子居然是个别无长物的渔夫。他名叫法翁(Phaon)无知无识,且放荡成性,唯一的资质,是有一副好皮囊。著名喜剧作家米南德(约公元前342一前292年)写了一部《来自卢卡斯的女子》,称萨福为了对法翁无望的爱,从卢卡斯的悬崖投海自尽。在奥维德的诗里,更是把萨福这种失去自我的“委身”渲染得淋漓尽致:

我爱过上百的人——作草的爱——可是现在,你这冤家,以前为众人所有的现在属了你一人。

这出自男性作家之手的内心独白,似乎比女诗人的断简残篇更凄楚迷人,在我看来,其实不过是一种伧夫心理:女人的卑贱,是男人的快乐;女才子的卑贱,更是男人的欢宴!

这迎合着一般人的心理,对杰出者的无奈与嫉恨,使他们愿意看到高雅被庸常蹂躏,那里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快感。不禁让人联想到,普希金如果不是被枪弹击中,拜伦若不是死于疟疾,雪莱要不是意外地溺毙,他们便不会那样地被世人尊敬和爱戴。杰出者是不能活得好的,更不能长寿。正如中国八的一句老话:寿则多辱。

到了公元二世纪,在萨福离世将近八百年,有限的记载漫漶得更加模糊不清的时候,人们连起码的顾忌都不顾忌了,索性把她彻底演绎成他们希望的那样——萨福“相貌丑陋,皮肤黝黑,身材矮小”。

至此,人们心中的不平,便彻底平息了。女诗人的丑陋,与凡常人的弱智,扯平了。

从萨福身上,我深刻地体会到,所谓“人样”,特别是公众人物的“人样”,是众人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想象塑造和推演的,与人物的本来面目无关。

依古希腊的历史风情和萨福的个人处境,萨福本真的“人样”,似乎应该是这样的——

萨福的作品是一种叫“歌诗”的东西,它不是用来阅读的,而是用来唱和的。荷马史诗之后的古希腊诗歌,是在竖琴(Lyre)伴奏下演唱的——这也是Lyric(抒情诗)一词的起源。演唱通常分合唱与独曲两种,独曲总的特征是体质短小,音节简单,具有个人化的风格。萨福所作,多为独曲,再揉以亲密的音调,便形成了被后人称之为“萨福体”的格律。

由于是“歌诗”,作品的发表,当然是多以“唱”的形式,所以流传,也是得益于爱好者的传唱。其中的一些有心人,为了抵御忘却,便用文字记录下来。所说萨福不通文字,是因为人们难以看到她的手迹。还有一层原因,是书写的困难。那时的书写,是写在一种叫“芦纸”的特殊材料上的。那是一种稀缺纸张,本性节俭的萨福,是舍不得用的。然而——

芦纸卷子,萨福歌诗。

这个意象有多美啊!尚未垂目,心已经就醉了。

芦纸卷子被人从墓穴里挖出之后,由于时间的风蚀,即便是小心翼翼地揭开,也会有一条条、一片片地破碎的,萨福的歌诗就残了。诗句便有断续的空白,就跳跃、就跌宕,像爱的呓语一样,需要用心猜读。这种无意的残缺,竟被庞德“提升”为一种主义,即:意象主义。偶然的历史事故,反而被认为是一种精心策划的现代美学,给萨福蒙上了一种揣摩不尽的神秘。这种神秘,既成就了她也损害了她——人心深处,既有明媚的底色,也有不良趣味。

说到萨福与未婚女子的关系,还是跟歇诗的性质有关。少女是喜歌唱的,那种亲密的旋律与她们的心率是共振在一起的。在歌诗的神圣氛围之中,她们会忘记现实的哀愁(沈从文就说过:美丽是哀愁)。从本质上说,萨福的声音——女儿和女性的声音,“挣脱”了希腊城邦父权体制的钳制,骄傲地宣扬了文字和书写的力量。这是一种“非法的热情”,被体制和传统“催眠”了的群体和个人是很不习惯的,被视为“变态”,而不被“见容”,便是很自然的事。

那个世道,以后的世道,是以女性的“失语”为前提的。便可以说,萨福是因为拥有言说之美而被塑以“恶形”的。

或许,这样的解读,也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误读。所幸的是,萨福生前就清醒于这种种的误读,她在一首歌诗里写道——

经常/那些/我以温柔相待的人/伤我最多。

伤害并没有摧垮她对人类的信心,她温柔的内心,反而增加了一种更坚韧的东西,她说:“我对你们,美丽的人啊,永不会变心。”

这样一个愉悦的人,怎么会为一介屑小的渔夫而自贱投崖?“歌诗”的皇后怎会凭空就俗媚了呢?

还是周作人的意象好:譬如蝶衣之美,不能禁人手沾捉。

同类推荐
  • 城下笔记

    城下笔记

    作者真诚记录了大学毕业后十年间的经历、观察和省思。这批随笔,或记叙“趣事”,或主题思考,或对生命难言之痛的幽黯表达,皆是作者沉浸生活的即时性书写。作者直面日常生活,念念不忘将反思和审美注入日常生活,使自我更加健康、美善。
  • 姜椿芳文集(第六卷)

    姜椿芳文集(第六卷)

    本书收录了《半年来日本的战时经济》、《日本的经济及其对外贸易》、《中国必胜》、《日本侵华的代价》、《三月份中日战事鸟瞰》、《抗战插话》等45篇政论时评。
  • 窗外诗雨

    窗外诗雨

    从星期一到星期天过得很快,一转眼十五年的写作时间“不翼而飞”。现在,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窗外诗雨》。我四处打工,到处漂泊,曾几度想放弃创作,只因心中有种无法割舍的情愫,又重新提起笔来。如果你也真的喜欢写作,就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的故事发生。
  •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五十多年前,女主人公为追求科学与理想,从中国到比利时留学。不料战争爆发,比利时被德国纳粹占领。主人公从此投身于反法西斯的斗争。以她的人格力量,感化了德国将军,使其未泯的良知得以复苏,从盖世太保的枪口下挽救了上百名反战人士的生命。战争结束后,比利时政府授予她“国家英雄”勋章,人民誉她为“比利时母亲”。
  •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译作卷(一)收录了朱湘翻译的《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年,北新书局出版),《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年,北新书局出版)。朱湘的翻译注重音韵和节奏,其特点是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对原作品的独到见解,本卷翻译作品全面展示了朱湘深厚的翻译功力与优美的翻译艺术。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拯救男神100次

    快穿之拯救男神100次

    虚空中,元乐从睁开眼睛就在仔细的观察四周情况,一片漆黑,整个身体轻飘飘的,无处着力。难道这就是死后的场景一点都没有小说电影里那样恐怖,还以为能看到牛头马面呢。元乐没想到作为21世纪的进步女青年,还没来得及完成自己的梦想,就因为一场拍戏事故早早的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做了多年的三流演员,终于上了一次头条却是这样的情况,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元乐想到额度为0的银行卡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还好活着的……
  • 重生之女导演

    重生之女导演

    21世纪导演系的大学生李小葵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居然成了一个生活在70年代的香港人傅文琳,而且还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太妹!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这个“自己”还以成为老大的女朋友为最高追求!OH,MyGod!大姐,你可不可以更有追求一点?既然她李小葵成了这个身体的主人,自然不会再放任自己拥有这么“庸俗”的奋斗目标了,她要实现自己成为一个好导演的目标,引领娱乐潮流,成为一个手握权势的女王!
  • 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

    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

    传闻中东翰国丞相府千金叶紫烟貌丑无盐,粗鄙不堪,却因大哥二哥的赫赫战功被赐婚给俊美无双的辰王爷。轩辕浩辰,被迫娶了不想娶的女人,让她住在王府的落叶苑,成婚一年了,不曾见过面,只有一次,见到了在刺客剑下的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这是自己的王妃吗?叶紫烟历经沧桑,只想在辰王府这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平静地生活,隐藏起自己所有的才华,梦想着有一日能实现自己心中那个久藏的愿望。只是,注定不平凡的她,只为了那个梦想,一次次被搅进自己不想的局里面,直到失去了自己最亲的人,自己最想保护的人,终于决定,远离京师,自己的心从此不为任何人停留,只为自己而生活。尘世才女,风华绝代:智斗腹黑王爷
  • 有一种风雅趁年华

    有一种风雅趁年华

    古典名物,本安于红尘,无意聚散,但却于偶然之间惊动了过客的心弦,于是便生出了这段缠绕心间的云烟雅事。千古繁华,不过是历史长廊转角处的一道薄风,而作者白落梅却在水墨里,为读者寻到了一段唐诗宋词般的典雅生活,带领读者烹茶煮茗,淡看岁月荣枯,品味浮世清欢,静度风雅年华。
  • 芙蓉晓妆乱君心

    芙蓉晓妆乱君心

    她是将军府的庶出之女,自幼戏逐于山野林间,与拥有无上荣华却兀自寂寥的太子妃姐姐相比,她只求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奈何命运弄人,温柔体贴的皇子,韬略出众的异邦首领,名满天下的富商,独为她倾倒,芙蓉晓妆,雅若诗画,玉珠散落,飞花溅泪,离奇的身世和经历诡谲莫测,而在历经百般折磨之后,她才发现,潜伏在自己身边最大的阴谋,原来竟是……
  • 管理员工有绝招

    管理员工有绝招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办公司就是办人。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赢家。”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才是企业之本。所谓企业管理,其实就是员工管理。人心不一,招法不一。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或手段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更加忠诚于企业,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不错,管理员工确实有难度,但并非没有办法,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找准规律,遵循规律,以心养心。按照规律管理员工,那么,“刺儿头”员工也会变成得力助手,低效的团队也会变得生机勃勃。
  • 无光之地

    无光之地

    陈极能穿越时间,却因此父母双亡,赵启光能预知未来,却权利尽失,钟离能窥探过去,却妻离子散,不幸接连发生,三人却仍痴迷“超能”而不悟……他们永不会想到,所谓的超能只是假象,是诱他们滑入深渊的饵……能力诱发欲望,欲望迷失理智。从救命到谋财,从被动杀人到主动杀人,迈向罪恶的每一步,他们都走得义无反顾、坚定无比……
  • 不败神帝

    不败神帝

    一代神帝,荣耀归来。昔日威震神界的震天神帝张痕,因心魔劫陨落,却意外重生回自己的少年时代。至此各方强者莫不仰望,踏上了一条横扫各路天才的无敌之路!
  • 穿越百年的相逢

    穿越百年的相逢

    一场穿越百年的相逢,一曲阴差阳错的爱恋。卓温瑾莫名醒来在一介孤女身上,流落街头时为白志衍所收留,成为白六小姐的贴身丫鬟。但白志衍父女一夕染病离世,卓温瑾贪念心起,冠名白莞,顶替了白六小姐的身份求学读书。她一见倾心,情根深种,她假扮堂妹难言身世。他情丝暗生,思念绕骨,他自幼定亲难诉衷肠。他俩无缘,奈何情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