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9000000047

第47章 梦之梦

我不是职业书写者,所以每周都有个卑微的期许,便是双休日的到来。

其中的理由也是卑微的,便是在这个私人化的时间段里,可以卧读,可以睡懒觉。

睡眠在这时,已不是生理的需要,而是为了完成一个完满的梦境。平日扮演的角色,使自己深陷于他人编织的网络,被动的奔走与居停,令神经衰弱,常于凌晨三四点钟勉强人眠。昏睡之中,或无梦,或梦境凌乱。醒时,肉身乏力,心神黯淡,苦不堪言。

然而还要到社会上奔走,像被身外的一条绳索牵引着,颇有被役使、被物化之感。

而慵懒地睡在床上,完整而清晰地延长着一个梦境,才感到魂归故里,自己依然是自己。不禁想到闻一多的一首名《睡者》的小诗。诗句感性而又质朴,写出了大美无痕的自然律,人性极了。诗的最后,他对“睡者”之境有毫不掩饰的认同,写道——

那人心底禁闼大开,

上帝在里头登基了!

梦这种对现实的疏离和超越,使我们梦想着梦。

当我从长梦中醒来的时候,居室里已洒满了阳光。在眼皮睁开的初始的迷蒙中,甚至看到了阳光是在颤动中游走的。阳光透过厚厚的被衾,照在臀上,热热的、痒痒的,身子不禁膨胀起来,像一只充满汁液的虫子,直想蠕动。尺蠖一样蠕动了一番之后,把自己松软地摊开了,有一种透彻的舒泰。

窄仄的居室,因阳光的充盈与流动,也豁然开阔了。

人和环境在同时扩张。

这是多么难得的自由伸展啊!

此时的我,远离了与他人的争竞,也远离了被时尚裹挟的利益追逐,无需再作茧自缚,无需仓皇争抢,真正进入了“人”的生存状态,便懒得起床,便作率性的卧读。

信手抄得一册,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布努艾尔的自传《我的最后一口气》。

书中竟有一段与“当境”谐美的话,静静地候在那里,一经读到,便让我大为动容,且唏嘘不止。他说——

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只有20年可活,并问我怎样打发这20年时光,我会这样回答:我每天只拿两个钟头进行活动,其余22个钟头都用来做梦,而且,最好都能记住这些梦的内客。

情动之下,我一口气读完了整部传记(17万字!)。体会到,他的这段话,几乎就是对他一生生活样相的形象概括——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对梦境的一次记述。比如他的经典作品《一条安达鲁狗》,就是他与达利梦境的融合。从艺术史上看,对做梦的热爱和对梦的内容的极端兴致,是所有超现实主义者的最重要的共同点——他们活在梦中。所以,与其说布努艾尔的话是一段率性的戏语,莫如说就是超现实主义者最庄重的行动宣言。

坦率地说,布努艾尔是自觉地生活在梦的“余影”中的人,是被梦成就的。如果没有梦,就没有他的那些独标影坛的作品;没有梦的“超现实”品性,依他本人中常的智性,甭说大师的地位,他能否从浩淼人海中秀出,亦未可知。

玉米靠阳光的牵引,获取了拔节向上之力。

文学艺术因梦的托举,才成了超现实的存在。没有对现实的超越,艺术品的有精神属性便颇可疑,像一般商品一样,消费之物而已。

事实上,中国人是很早就懂得梦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的。

“梦笔生花”便是个坚实的例证。这个成语的知名度是很大的,只要是初通文墨的人,便都能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人生如梦”,最原初的词性,也不是贬义的。从老庄那里得来的信息,梦是一种理想情怀。是对肉身的超度,即人性之上的神性。

关于梦的字句,在中国古老文化与哲学的典籍中,俯拾皆是,梦,几乎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母题与核心;中华民族就是在梦中发奋图强,生生不息的。曹雪芹的《红楼梦》便是最具经典意义的文本符号,它把中国作为“梦之乡”的生命基因和遗传信息从古老的历史中凝聚,又延宕到未来的时空深处。于是,在雨果、伏尔泰的意识里,以中国为代表的古老的东方文化,甚至就是西方哲学与艺术的根祖。

鲁迅那代文人是懂得梦的,在二十世纪的一九三三年的元旦,在胡愈之主编的著名的《东方杂志》上,鲁迅、胡适、章乃器、王芸生等几乎当时所有的重量级文化名人都留下了关于梦的畅想。这种有关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畅想,使他们不能再忍受体制的捆绑,在“黑屋”的墙上凿开了一扇扇窗口——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和传统张扬到了极致。

在这里,梦与变革有关。

说到鲁迅,自然想到他说的一句话。他说,中华民族若欲图强,其第一要务乃是“立人”;而立人之道,“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在利益最大化的鼓噪下,血脉贲张地追逐时尚和物质的占有,精神之光黯淡了,人生活在共同消费的欲望里,于是,我们面临着更大的“立人”的危机。

所以,我们到了非得谈梦不可的时候,因为梦是对“物化”的消解,是对“精神”的崇尚。

阳光温抚下的慵懒,使我陷入冥想。

尺蠖为什么不停地向前蠕动呢?前面一定有一个终极的存在,给它以足够的诱引。

也许就是摆脱物化、追求更高方式的生存之梦吧。

这让我想到钱钟书《石语》中的一个词,即:诱励。

诱励,是由外到内再到外的驱动力。它属于梦。

《天方夜谭》中的水手辛巴达,在沧浪中漂泊,每遇劫难,总有一种曼妙的幻境在眼前闪现,给他一种“诱励”,像虚妄的双足踏在坚实的大地上,只需忍韧地走下去而已。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的那个淘金者,在绝境的昏蒙中,也正是一个对人间回望的梦境,诱励他把钝化的牙齿尖利地咬向饿狼的肚腹。

梦尽管是一线缥缈的希望,是一丝将断的鼻息,但它却给了人峰回路转、起死回生的期盼和信念。无形无力的梦可以演化成诸多有力的实体,譬如金丹、渡船、天梯、翅膀、响箭,甚至小小的拐杖。

郑智化是个尺蠖般的残人,但就是他那双小小的木质拐杖,却支撑起了无数人金刚不坏的生活信念和生命尊严——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梦使人羞于言痛,更耻于弃绝。人毕竟不是尺蠖,生而为人,不能不弘毅。

或许因为自己究竟还是个书写者的缘故,我再次想到了文学。

想到当下的中国文学时,我感到很难为情。

近来,一些忠实的文学读者纷纷对我说:当今文坛无书可读。

缘何如此?正如蔡毅先生所说:现阶段的中国文学,过于世俗,缺乏超越感、悠远感和艺术性,眼界狭小,拘囿于对具体人事的热切关注,而忽略对普遍性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太多现蒸现卖、急功近利的作品,缺少目光远大、意蕴深邃的精构,更缺乏具有精神超越性和灵魂升华感的杰作。

原因可列种种,但最根本的症结,是书写者对现实的匍匐,由此而来的,是追逐时尚而被时尚所奴役,索求功利而被功利所阉割。本来耕耘的是一块梦园,种植的是一种叫精神的植物,最终是交给灵魂去收割,偏偏要开办流行商品分店,趸卖市井风情和物化趣味,供感官消费,给肉欲买单。于是,文学从本质上已经沦落了;如果时尚是一条宠物狗,那么,文学就是人造的狗食。

文学之所以存在于人的生活,因为文学是人性之梦——人类寄希望于文学的非功利性、乃至神性的“诱励”而摆脱其动物属性,它也是人类对抗物化、乃至异化的“最后的救赎”。那么,文学的根本存在,应该是对现实的疏离和超越。

然而,我们的书写者已被现实收买,他们放弃了做梦的权利,因而他们的想象力水平甚至尚不如一个寒而望暖的街头乞丐,也只能制造些琐屑的“平面化”的文字。

一个伟大的书写者,应该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如果没有那块在天空中载人飞行的乖戾的“魔毯”,就没有时光的流转和灵魂的再生,就不会在世界文坛产生那么强烈的震撼,无非是《创业史》的非洲版而已。《尤利西斯》的浩瀚长卷,如果没有大梦一般的意识涌动,人的精神就不会打破时空界限,作无限的扩张。《尤利西斯》所立足的一个人的一天的生活历程,依当下的中国书写者的逻辑而作“平面化”的现实叙述,不过是一个畸恋者,面对着一张性感的白屁股,手淫一次而已。

我无能力给梦厘定一个与现实对应的概念。

但是,我可以毫不心虚地说,梦是灵魂在生命中的现世存在;因为梦,我们的肉体一次又一次地触摸到了灵魂。

对这个时代,苇岸有一段准确的概说:

这是个被剥夺了精神的时代,一个不需要品德、良心和理想的时代一个人变得更聪明而不是美好的时代。仿佛一夜之间,天下只剩下了金钱。对积累财富落伍的恐惧,对物质享受不尽的倾心,使生命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功能,一切追求都仅止于肉体。

于是,人们拼命地追求实际、实惠、实利、实用,交换法则取代了情感尺度,以至于品德和良心、理想和信仰、爱和美,这些人间最珍爱的东西,因为不实际、不实用,越来越被人轻薄和嘲弄。

然而,生命有它自身的律令,这些不实际、不实用的东西,正是人性生成和涵养的土壤,它能让人感到与其他生物的区别,体会到自身的美好。人性的深处总有一些永恒的价值,在人性迷失时发出声音,譬如:“能用钱办成的事都不是大事”、“能用钱买来的感情也能被钱买走。”

清风明月的亘古之美,怎么能被金钱所独家占有?爱的无怨无悔又怎能评定价格?

正因为“无用”,才悲壮才崇高,才让人感到精神的高贵,因而产生对灵魂的敬畏。

而买来的爱情,让人轻贱;欲望拖累之后,肉体成为可憎之物。

于是,人要活得有些尊严,不能没有“形而上”之梦——

物欲蠢动的时候,我们独守精神;工于算计的时候,我们哺育爱心……

一个年幼的乞丐,在喝斥和羞辱中好不容易讨到了一块面包,然而他却转手就送给了身边的伙伴。这不是小说,而是我亲眼所见的一个街头实景。现在想来,我依然泪流满面。

其实,所谓梦,不过是摆脱物质覆盖的心灵操守,超越流俗的价值取向,以及对现实规则的自觉完善,因而梦具有超世、背时甚至忤逆的味道。梦者往往被看作是不识时务、不合时宜的人。

然而,真理往往属于那些“大梦不醒”的人。

这已不需作具体的例证,因为例证太多,每个人都能随手捡拾到他感兴趣的个例。

我想到的是,正是那些不识时务、不合时宜的梦想,使他们放弃了现世的得失,不被现实奴役,井克制了一己的物欲,寄情于普世与众生,成了具有“公共灵魂”的人。

于是,正是这些伟大的梦想家,使“利他性”成为人类的可能,因而提升了人性的标尺,拓展了心灵的纬度,让人成为人。

今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生活在前人的梦中。

当我惭愧于梦在现世的缺失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即苇岸。

苇岸在几年前离世时还不到四十岁,相对于人生的漫漫长途,他还是个少年。个体生命正处在人生享乐的年华,社会潮流也是被享乐主义至上。然而,他固执地与时俗对抗,在商业原则主宰的大合唱中,他以足够的理性和耐心,兀自吹奏农业文明的田园牧歌——建构、践行一种本质在于远离欲望、忠于内心、节制自守、利他奉献的“土地道德”。

他伫立于朝露浸润的麦地之中,感受大自然的自然律动和地平线之美,从“大地的事情”中寻找人间正义、生活道义和人性含义,试图把人从物还原成人。他说:

看着生动的大地,我觉得它本身也是一个真理。它叫任何劳动都不落空,它让所有的劳动者都能看到成果,它甩纯正的农民暗示我们:土地最宜养育勤劳、厚道、质朴、所求有度的人。

透过字面,他的“土地道德”不仅是一种“诗意栖止”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本质上的民主原则——在利益追逐的道路上,投机、欺诈、排挤、盘剥、独霸比比皆是,“自己活就不让别人活”的现实操作,恶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苇岸作为大地的一名守夜者和梦游人,多么像现代的堂吉诃德!

他的声音在物欲的喧嚣中是那么微弱,他的努力很可能徒劳。但是,大地是人性的主要贮存器之一,在时间深处,大地会无声地消融掉一切污浊和劣迹,长出最合它心意的美丽的植物。

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诗人品达在他的《圣洁之死》中,把人叫作“影之梦”,或“烟影之梦”。

这个意象,形象地揭示了人与梦的关系。

入的眼界和触角是极为有限的,借助梦,人可以拨开迷障看到和到达不能到达的境界。

人的趋利本性使人的生活太过于实际,借助梦,人可以学会艺术地生存而在诗意中迷醉。

自身的局限使人残缺,而梦却让人实现圆满——人须臾不能离开梦。

电话铃声打断了我的冥想。一个开书店的残疾人打来电话,说,他整天守着书,知识和智慧始终像小葱一样在他面前鲜嫩着,如果不从中“趸”点儿什么,实在可惜,便试着写了两篇,不知您有没有时间、不知您肯不肯给看一看、指点指点?

这是与梦相和谐的情致,像阳光温抚我的肉体一样,一下子温抚了我的心灵,我毫不犹豫地答道:“有时间,有时间,我怎么会没时间?”

我开始穿衣服,心里莫名其妙地生出一种富有的感觉。

平日里在市面上游走,看着人家的香车美庐,感到自己很穷;看着人家的前呼后拥,感到自己很落魄。现在想来,自己忧虑的原来都是身外之物,生命的必需品,其实自己一项也不缺。正如梭罗所说,金钱所买乃多余之物,灵魂之道无需钱。

换个说法。眼光太“实”,则忧于物、忧于利;心灵守“虚”,乃乐于情、安于智。“园小栽花俭,窗虚月到勤”,这样的境地多清洁,多美。

美好的情感都是乘“虚”而入的,梦让心舒展,感到充实。因此,人成为唯一能在非功利中存活的动物!

身贱之人,更不能缺少梦,因为“禁闼”一开,“上帝在里头登基了!”你会成为自己的“心中之王”,即:人人皆可为尧舜。

出得门去,新鲜的阳光一下子簇拥了我,迈出步去,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自信和从容。

突然就想到了《沙恭达罗》里的一个句子——

因为臀部肥重,她走得很慢,袅娜出万端风情。

沙恭达罗有大美,她无需急迫登场;我们因为有梦,能感到心灵的圆满与充盈,生命也因此而风流有自。

同类推荐
  • 究竟之旅

    究竟之旅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重走玄奘路,从中国到印度,美国记者记录穿越中亚的千年之旅。公元六二九年,玄奘为寻求佛教真谛,沿着世界上千年来重要的贸易、征服及思想之路,越过冰山、穿过灼热沙漠的旅程是一次“究竟之旅”。一千三百多年后,美国汉学家理查德·伯恩斯坦,尽一切可能追循玄奘足迹西行。从西安出发,穿过丝路绿洲,攀越险峻山隘,途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抵达印度,而后折返中国。玄奘西行,为解决“执卷踌躇、捧经侘傺”的根本疑惑;伯恩斯坦也试图解决自己的困惑,犹太人的身份,中年人的危机,沉默中的孤寂……与玄奘、与历史对话,他重新认识、发现了自己。
  • 永远的旅人

    永远的旅人

    本书为第七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申瑞瑾的散文集,是作者多年写作历程的记录,包括且歌且行、且听风吟两部分,从蝴蝶泉边的苍山洱海到额尔古纳河边的垂钓,西行回望长安东至印象西湖,行走中记忆美好感悟生活。作者为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怀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出版散文集《尘世间的旅行》、《半池荷香》。
  • 现代中国经典作家阐释

    现代中国经典作家阐释

    本书以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为总体参照框架,以“传记批评”为主要研究方法,在传记性与文献性并重、学术性与可读性兼顾的旨趣中,着重介绍、阐释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位经典作家(包括鲁迅、徐志摩、沈从文、戴望舒以及张爱玲)的生平、思想、性格,尤其是人生经历与创作历程的相互关系。
  • 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本书收录了俄罗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和奥地利作家里尔克之间数十封珍贵的通信。信函中既有对诗歌本身的讨论,也有对彼此创作的交流。这些书信,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欧洲诗史上的一段珍闻,还可以让我们一窥三位大诗人心灵的一隅。
  • 美丽的散文

    美丽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拐个老婆当总裁

    拐个老婆当总裁

    作为一枚跆拳道黑带九段,方圆二十里的小混混见到她就跑得飞快的资深女汉子,一朝却被个名叫凌傲宇的无赖总裁给缠上了,而且还打不过他,于嫣儿对天呐喊:怎么破?更最要命的是这无赖居然当了二十八年的和尚,竟然还对她说:你别过来,我害怕…她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总裁不当了,老爸不要了,赖着她,像个超大号的无尾熊。把他灌醉扒光扔在宾馆房门口让他出丑,娘的,他居然发狠了,故意让记者拍他的美照,以损坏名节为名将她告上法庭,还以索赔经济损失为名将她绑过去替他当总裁,他则当她的贴身小秘书,陪吃陪喝就是不陪…靠,她火了:死无赖,老娘“吃”了你!小剧场一:凌傲宇:“所以说,你要跟我抢老婆咯?“炮灰一:“是又怎样?”凌傲宇:“你打得过她么?”炮灰一以媲美刘翔的速度狂奔而去。凌傲宇:“所以说,你也要跟我抢老婆咯?”炮灰二:“是…又怎样?我打得过她!”凌傲宇:“如果你不怕她砍掉你第三条腿,拔光你头上的毛,然后把你扔到和尚庙里去当太监,你就来抢吧!”炮灰二一秒钟倒地,吓尿了…小剧场二:儿子竞天调皮又可爱,但可恶的是,他老是和老爸合起火来欺负他妈咪。可怜的嫣儿,既要当总裁赚钱养儿子,当儿子的妈咪,又要当总裁赚钱养老公,当老公的妈咪。搞得她有时候发脾气不给钱他们,让他们饿肚子。这时候,傲宇就抱着自家儿子,和儿子一起哭:“你妈咪好坏,不给饭我们吃!我们再重找一个好不好?呜呜····”“嗯,妈咪太坏了,小天都要饿死了,小天要再找一个妈咪!呜呜······”嫣儿不客气的吼道:“妈的,再敢多说一句,老娘毙了你们,还不快给老娘滚出去,麻溜儿的。一,二,三…”于是,凌傲宇第一百零一次抱着儿子麻溜儿的滚了!—————这是一个狗血无敌,天雷滚滚的故事,亲们入坑需谨慎。若要入坑,请自带防血布,以免被喷;自备避雷针,以免被劈。不提供花生啤酒小板凳,只能在坑里蹲着,等完结了我来救你们出去。好啦,闲话不多说,跳坑吧!——————
  • 无限坑人系统

    无限坑人系统

    没有任何身世背景的十六岁孤儿方缘,机缘巧合之下被宇宙第一系统选为宿主,从此被迫走上修仙路,身为华夏好男儿的方缘又会在修仙这条布满荆棘坎坷的道路上遇到怎样的阻碍呢?一切尽在《无限坑人系统》中为大家一一讲述!
  • 穿越小妾不好惹

    穿越小妾不好惹

    我们离婚吧。萧雨歇冷冷的说完,优雅的转身离开。她的六年婚姻,华丽丽被一个小三就终结了,度假、飞机失事、穿越了?回家无望?偶得太乙神针秘籍的雨歇从此做起了侠女梦,却突然在十五岁的豆蔻年华,被无良老爹卖给了某个好色又克妻的王爷做了第八房小妾,而那好色王爷,却长着和前世的前夫一模一样看见就想踹的脸!穿越小妾不好惹,侠女一路闯情关,摆平王爷,贼头谈判,救下盟主,情陷师兄门。一步一步,在武林纷争和皇权的争夺下,四个男人,到底谁才能真正得到她的芳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君临万界

    重生君临万界

    诸天万界,究竟是谁在主宰万界众生。穿越万界的旅程也就开始了,召唤女神,修道门筑道庭建秩序,一切只为寻找那永恒不灭,穿越万界也仅仅是开始。爽文不喜勿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芳华绝代之蜀侠传

    芳华绝代之蜀侠传

    “蜀侠”指的绝不是某一位大侠,而是一群这样的侠义之士,他们代表的就是蜀山的精神。接“芳华绝代之当年情”的结尾,讲述“八大名捕”之首荣德福的后人如何行侠蜀中,匡扶正义,锄奸罚恶,以及由此关联的一些同样代表蜀侠的英雄人物。儿女情长,世途险恶,展现的是在困境中挣扎的蜀中儿女,如何在王朝末年朝代更替风云与天灾人祸中坚强、勇敢的英雄本色和故事。欢迎大家览阅并互相交流。
  • 秘境追踪

    秘境追踪

    读王志艳编著的《秘境追踪》,您将目睹传说中外星人创造的奇迹,也将看到人类对自身起源探寻的困惑;您不仅可以领略到大千世界中蕴藏的美妙与诡异,而且还会在思考之余,从心底升起探求世界真谛的渴望。
  • 再苦也要笑一笑(畅销精读本)

    再苦也要笑一笑(畅销精读本)

    人生总有不如意,悲也是过,喜也是过;人生总有不快乐,哭也是过,也是过。因此,在遭遇痛苦和挫折时我们要微笑着面对,不抱怨生活的不公与磨难。当你看过世间的繁华,阅尽世事,你就会幡然明白:生活的四季不可能只有春天,人生再苦也要笑靥如花。本书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一些发人深省的故事,精辟地分析了再苦也要笑一笑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从苦难中成长,从逆境中奋起,从而战胜痛苦与不幸,找到快乐,享受生命。
  • 郗先生,你又偷亲我

    郗先生,你又偷亲我

    南都里的女人千方百计的想吸引郗公子的注意,却不知黎晚已经登堂入室。黎晚在一开始,便知道郗璟琛不是好招惹的。三年之期,她还是越陷越深。后来,娱乐圈女神黎晚被爆出绯闻……郗璟琛站出来,“让各位失望了,黎晚是我的妻子。”郗璟琛:心里没点数?黎晚小心翼翼的抬眼看他:我偷吃了糖?
  • 这是传奇,说笑吧

    这是传奇,说笑吧

    李良仰着头望着眼前那高耸入云的塔,嘴角直抽:“尼玛蛋,这不就是通天塔吗,这叫人咋上啊!”这是一个普通人在假的传奇世界里厮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