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8900000015

第15章 世纪侨魂(3)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陈嘉庚故居,于1980年经过再次修缮,已由原来的木质房舍改为钢筋水泥结构。故居一楼,陈列有集美学校校史。二楼居中是陈嘉庚生前的会议室兼会客厅,东侧乃二校主陈敬贤生平事迹陈列室。陈敬贤襄助兄长兴办教育,积劳成疾,年仅50岁便撒手人寰。陈嘉庚早年创建教育有成,与乃弟的支持密不可分。会议室西侧,是陈嘉庚晚年的工作室、卧室、洗涤室、餐厅,里面摆放着陈嘉庚当年用过的写字桌、靠背椅、圆木桌、圆木凳、旧式木床、书橱,以及两张规格、式样迥异的沙发,还有生活用的储水陶罐、脸盆、口盅、搪瓷痰盂等,一切的一切,显得那么简陋朴素。实在难以想象,这里曾是拥有亿万资产,身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的陈嘉庚先生旧宅。

二楼西侧另一室设置的玻璃橱窗中,展示着陈嘉庚生前用过的棉背心、蚊帐、鞋帽、手杖、剃须刀、布伞等遗物。特别是那把布伞,别致到了不伦不类的程度:伞布破了,补一补再用;年长月久,补丁越来越多,密密麻麻,实在不能再补了,就将原来的布块拆除,重行蒙上一块新的白布;只要伞架完好,便舍不得丢弃。布伞静静地躺着,凝望中,主人陈嘉庚的形象不觉凸现在我的眼前,笔挺的西装显出他潇洒的风度、严谨的作风与昂扬的气质,头上的礼帽折射出传统文化的烛照,而嘴唇的一抹胡须,则透出一股坚毅顽强的神情。恍惚中,我似乎听到了当年他那简短质朴、掷地有声的闪光话语:“(伞)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一位亿万富翁撑着一把破伞在暴风骤雨中迈步前行,该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只要这么一想,陈嘉庚那搏动跳跃的赤子之心,便强烈地震憾着每一个认真面对的灵魂……

出了故居,在一棵飘着幽幽馨香的玉兰树下走过,我们来到了位于故居西侧的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馆有三层,分为三个展室,以文字、照片、实物等方式较为详尽地介绍了陈嘉庚的一生。

生平事迹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毁家兴学”的无私奉献。

陈嘉庚捐出资产,承担责任,兴办教育,并没有谁强迫过他、要求过他,一切的一切,完全出于个人的自觉与自愿。推动着他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是对故土的深沉挚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传统美德……他完全可以坐拥亿万资产优哉游哉地享受人生,也可以象征性地捐出一笔款项博取美名,然而,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陈嘉庚几乎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全部的精力,全部的智慧,全部的财富!

1926年,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陈嘉庚公司也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工厂、企业第一次出现严重亏损。尽管如此,他仍为厦门大学、集美学校支出90万元。此后三年,陈嘉庚公司连年亏损,资产损失过半,在艰难地支撑公司危局的同时,他依然没有中止办校经费的支出。1929年,陈嘉庚公司累计亏损320万元,已到了资不抵债的程度。此时,英国汇丰银行副总经理查理找到陈嘉庚,愿意给予一定的照顾,但“必须停办集美学校、厦门大学两校为条件”。陈嘉庚想也没想,就断然拒绝了。他宁可公司破产,也不愿牺牲个人理想与教育事业。

为求生存,1931年,陈嘉庚不得不对公司进行改组,成立陈嘉庚有限公司。身任董事、经理的他每月领取工资4000元,留下100元作生活费,其余的全部汇往集美学校。财会人员不无担忧地问道:“你家里生活怎么办?”陈嘉庚答道:“家庭费用由业已长大的子女们自行照料,3900元每月及时汇出,别误。”他还将位于新加坡经禧律42号已经过继给长子、次子的三幢大厦卖掉,“出卖大厦,维持厦大”,资金汇往国内作为办学经费。

1933年,陈嘉庚有限公司又遇到了困难,一位大银行家主动找到他,愿意提供资金,帮助他再创实业,但条件依然是不供厦门大学、集美学校两校经费。陈嘉庚坚决回道:“不!企业可以收盘,但学校不能停办。”又说:“学校如果关门,影响社会之罪大。”

陈嘉庚晚年在集美兴学期间,月薪539.8元,但他自定每天不超过5角钱的伙食标准,每月留下15元用于生活开支,其余的全部存入集美校委会会计处,作为建校费用。

陈嘉庚在遗嘱中规定家人每月每人生活费男子25元,女子20元,有职或出嫁的不给;其他积蓄,全部捐给集美学校充作经费,总计多达300多万元。他说:“财由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在论及爱子观时又道:“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则损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是乃害之,非爱之也。”

在金钱方面,陈嘉庚有一条身体力行的座右铭:“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

据不完全统计,陈嘉庚累计捐出用于教育的资金达1亿多美元,在国内外创办、支持和赞助的各类学校发展至今,已有118所。

在陈嘉庚刚刚创办厦门大学时,黄炎培就曾说过:“发了财的人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嘉庚先生。”

岁月匆匆流逝,近百年光阴一晃而过,能像陈嘉庚这样“肯全部拿出来的”,至今我们还找不出第二人。

陈嘉庚的捐献为何如此决绝彻底?除“为爱国愚诚所迫”外,更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1920年,他在一次筹办厦门大学的会议上说道:“兹出家财之丰,或十分之三四,恐仍不能动其心,故将所有家财尽出之,并亲自来中国经营,以冀将来成功,使其华侨有所感动也。”

的确,在陈嘉庚的影响下,海外华侨掀起了一个捐钱捐物、回报祖国的高潮。

陈嘉庚公司停盘,厦门大学、集美学校办学经费遇到严重困难,陈嘉庚向马六甲曾江水募15万,新加坡叶玉堆募5万元;而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不仅于1935年为学校募捐35万元,在16年任职期间不拿一分校长薪金,还在临终前立下遗嘱,为厦门大学、新加坡华侨学校捐资40万;陈嘉庚族亲陈六使于1942年一次汇款700万支援祖国,他的长女婿李光前创办“李氏基金”,为星马地区的8所大学、20所中小学提供资助2000万港币……

在此,我想将其名为“嘉庚现象”。

春雨润物细无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陈嘉庚的倡导、感召与精神作为一种优秀传统延续下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侨纷纷回国投资办厂、捐资办学,为祖国的崛起提供雄厚的财力、物力支持。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福建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22位,2001年跃升为第11位,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福建华侨在全国首屈一指,正是他们的投资与捐献,才使得福建的经济实力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与提升。

海外华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与联系。

中国最早的华侨,便是循着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出国从事商贸活动的侨民,他们从流寓到定居,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华侨聚居区,但数量毕竟有限。大规模的出国高潮,乃在鸦片战争之后。受多重因素制约,他们大多以卖苦力、当小贩为生,或以三把刀(剪刀、剃刀、菜刀)作为谋生手段,介入缝纫、理发、餐饮行业。在17世纪到19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不论东南亚城镇的形成,还是横贯美洲各大铁路的通车,无不渗透、凝聚着华侨的智慧与血汗。

置身海外,侨民们总是相互帮衬抱成一团,形成固定的聚居区,兴华文学校,办华文报馆,保留汉民族的语言文字、传统习俗、伦理道德,对祖国有着一股特殊的眷恋与深情。

为使中国文化在异国他乡得以传承、延续,陈嘉庚鼓励华侨子弟回集美读书,不收侨生寄舍费与学杂费。为团结海外华侨,陈嘉庚一番深思熟虑,决定修建一座象征性的建筑——归来堂,“取其坚固雅致,能传之久远,以期后辈不忘家乡之义”。令人遗憾的是,直至去世,陈嘉庚的这一愿望都没有实现。时任总理的周恩来获悉陈嘉庚这一遗愿后,立即指示从速兴建。1962年秋,归来堂终于竣工落成。

看过陈嘉庚生平事迹展览,走出陈嘉庚故居,穿过一条不宽的马路,我们便见到了归来堂——白石砌墙,飞檐画栋,琉璃瓦屋顶,极富民间传统建筑风格,给人以庄重厚实之感。是的,漂泊他乡的游子回到祖国怀抱,有一处落脚之地,心中自会涌出一份难得的踏实、温暖与光明。

1983年,归来堂又扩大为占地约一万平方米的归来园,庭堂、亭榭、水池、鲜花、绿草、竹丛相互辉映。归来园内,还矗立着一尊高2.3米,重一吨的陈嘉庚铜像:嘉庚先生神态自若地眺望南方,仿佛正以伟大的人格,神奇的魅力,召唤着海外华侨的归来,为祖国的建设与崛起增砖添瓦。

同类推荐
  • 妈妈,快拉我一把

    妈妈,快拉我一把

    作者用大半年时间走进十多个省市的未成年犯管教所,访谈了240余名未成年犯、监狱干警、专家学者及未成年犯家长,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资料,创作出这部作品。作品分为十二章,从毒品、暴力、网瘾、校园欺凌、溺爱等各个方面,剖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从社会、国家层面提出了预防建议。作品还通过监狱民警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一个个真实事例,将他们勇于担当的责任与道义跃然纸上。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回声巷

    回声巷

    《回声巷》分“湮没岁月”、“驿路行来”、“纸短情长”、“梦里梦外”、“我有话说”、“域外青山”等六辑,由40多篇短小的散文随笔组成。阅读《回声巷》时,常常会有一种飞扬的诗意在内心上蹿下跳,思绪一直沉浸在他那对家乡情怀、对父老乡亲、对脚下热土的浅吟低唱中,从他那恣意沉稳的历历描述里,找寻到他生活的根基、他创作的源泉。
  • 好故事 好家风

    好故事 好家风

    阅读,是一项百年树人的基础工程。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全民阅读”,并会同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今年,时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之际,迎来了辽宁省第五届全民读书节,阅读对我们来说显得更加富有意义。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名门侠女

    名门侠女

    一个持刀拯救众生的宠物医院医生莫爱,一朝来到江湖世界,进入了一个和自己同名的小姐姐身体里,于是……“小姐姐,我以后叫你莫大爱,你叫我小爱好不?”莫大爱:“行,但你以后少说话,别人看着我自言自语,会误以为我是疯子。”“嗯,”沉默一秒后,莫小爱惨叫一声,“啊!!”街上众人注视而来,莫爱持剑逃走。莫小爱OS:嘿嘿,让你欺负外来人口!这是一个看遍江湖恩怨情愁,终登陌世之巅引天下俯首的故事。
  • 书谱

    书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巨龙穿行中原

    巨龙穿行中原

    亳州市是一片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那里曾经香车宝马,商贾云集;那里有一代圣君商汤指点江山的影迹;那里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代枭雄曹操习兵演武痛饮狂歌的地方,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至今尚在古城萦绕,留存的地下运兵道、习练水兵的涡水浅滩也还令今人瞩目;那里流传着“天资文藻、博闻强识”的魏文帝曹丕和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曹植的逸事;更有在中国军事上震古烁今的张良、曹仁、曹洪、夏侯渊、许褚……亳州地理位置在历史上也相当优越,更兼水陆之便,在经济上曾无比辉煌。
  • 出席你的所有时光

    出席你的所有时光

    电竞少女的恋爱之路,打把王者还能把未来对象匹配了??与真人无关,纯属虚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地毯之梦

    红地毯之梦

    一个沉浮于娱乐圈的北漂女子,一部红地毯逐梦人的成长奋斗史,直击影视圈另一个灰色暗角,展示背后鲜为人知的潜规则!本书描写了一个心怀影视梦想的女孩杜莎莎艰辛的北漂生活,揭露了娱乐圈中不为人知的阴暗地带。全书笔调流畅而带有忧郁色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女主人公在逆境中不轻言放弃,为心中梦想勇敢打拼的感人故事。杜莎莎影视专业毕业以后来到北京,经历跑组、裸替、被骗……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杨柳村是个不大不小的山村,老杜家啊,就生活在这个村。极品不极品的,端看大家伙怎么说了。且看老杜家家长里短的种田生活。
  • 幻渝

    幻渝

    长夜何短短?此傅菁不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