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4800000007

第7章 阳光如烟(7)

一次盛洁回初中母校开具证明,又遇到了班主任于老师。于老师一见盛洁就热情洋溢地问,怎么样啦,高中毕业该大展宏图了吧?是在本市还是去外地上学?当时盛洁看着面前的这个女人怎么也搞不明白,一个当中学老师的好歹也算是知识分子,而且自己还肴着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怎么就这么没有同情心呢?怎么就这么阴损歹毒呢?难道她天生就爱看别人倒霉,幸灾乐祸有瘾是怎么着?但当时盛洁只是淡淡地说,她马上就要去农村插队了,来这边学校是要补开一个证明的。于老师马上说开吧开吧,需要什么证明我帮你开,上山下乡可是件大好事啊,去广阔天地炼红心么,大有作为么,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么,去做个新一代有知识的农民么,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么。盛洁强忍着问她,说你怎么就知道我会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呢,你怎么就知道我回不来了呢?于老师笑嘻嘻地说你以为你还能回来吗?是凭你那个当妇产科大主任的妈妈,还是凭你那个当革委会大常委的爸爸?革命历史车轮只有滚滚向前,不会倒转啊你知道吗盛洁同学,这些年那么多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你见过有几个回来的?凤毛麟角呢!当时盛洁看着于老师真有些糊涂了,她搞不懂这个女人究竟为什么这样仇视自己。于是说谢谢您于老师,您的话我记住了,不过我的话也希望您能记住,总有一天我会再回来谢您的。盛洁心里很清楚,她这最后的话于老师并没听明白,她也不可能听得明白。但在三年后,于老师终于还是明白了。

三年后的盛洁是带着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母校感谢于老师的。她一见面就说,咱俩打个赌,我敢肯定您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回来谢您,对不对?于老师眨巴着眼一下一下地看着盛洁手里的那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可怜巴巴地点点头。盛洁微微含笑地说,那我就告诉您吧,如果没您当年的那些话,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农村这三年里,我可一直都在拿您的那些话激励自己,明白了吧?盛洁临走又很遗憾地说,只可惜您呀于老师,当年被保送上大学投资格,现在可以考大学了又没资格,我就是想激励您几句也没处下嘴了。盛洁说罢就这样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于老师,转身大踏步地朝着她的新生活走去。其实盛明主任也明白,且不论其他事,至少在杜大星的问题上盛洁始终是对自己耿耿于怀的。但即使这件事,盛明主任也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有些事是此一时彼一时的,不能就事论事,还要考虑到当时的客观因素与环境。正如毛主席当年所说,要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那一阵杜神经虽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叱咤风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壮,终究还是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说出话来多多少少总还有些分量。而且杜大星初中毕业被分到东郊火葬场工作,也算是子承父业,这件事在当时一下又被报纸和广播电台炒作起来,号称是殡葬战线上的一对“红色父子兵”。

事实证明,杜家父子在当时仍是一座很牢固的靠山,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身处那样的环境里只有继续依靠杜家父子这座山,这棵树,才能风吹雨打都不怕。那时盛洁还在农村插队,有些具体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比如在盛明主任最后结论的问题上,倘若没有杜神经恐怕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了。那时已到“文革”后期,各类“牛鬼蛇神”被批倒斗臭之后,每个人的问题就都要有一个结论。盛明主任的情况一直比较特殊,用杜神经的话说从一开始就属“人民内部矛盾”,但那时群众刚刚起来,在运动初期有些这样或那样的过头做法也在所难免。因此杜神经只让盛明主任先恢复了工作,明确其“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别的问题也就暂没去深究。现在到了该有结论的时候,有些事可就不仅是“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那么简单了,还应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于是盛明主任第一批就被“平反”了,而且透初步落实了政策。盛明主任被平反落实政策的最明显标志,就是专家楼里那套三间带客厅和浴室的房子又还给了她。后来随着形势进一步发展,就又轮到杜神经退还那间七平米的平房给盛明主任。但由于各方面情况都已时过境迁,盛明主任与杜神经已成为一家人,再这样退来退去显然毫无意义,不过是将房门钥匙从左手交到了右手而已,退还手续也就作罢。从此盛明主任与杜神经的生活渐渐也就形成一种新的格局,平时盛明主任独自住在专家楼这边,而杜神经和儿子杜大星则仍住在平房宿舍院。只有在周六或周日,杜神经才偶尔来专家楼这边小住一晚,通常还住不到天亮。有人看见说,杜神经经常是大半夜就提着裤子从专家楼里出来,一跌一撞地疲惫得像个刚种完地的老农。

盛洁与杜大星的事也就出在这个时候。其实盛洁插队那段时间是很少回来的,跟杜大星见面的机会就更少。那时盛洁只知道杜大星被分到东郊火葬场工作,而且是炉前工,这件事在同学中间被传为了笑柄。学校领导对杜大星的解释是,因为他家祖辈都是干这一行的,属于血统殡葬业,所以分配他到火葬场去工作也算是子承父业,希望他能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学校领导说他们相信,即使是杜大星的父亲杜常委,在这一点上肯定也会同意他们看法的。果然,杜常委杜神经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提出什么异议,只是在儿子参加工作的前一天,送了他一只鼻烟壶,非常普通的一只青花瓷鼻烟壶。杜神经说这只鼻烟壶还是他杜家祖上传下来的,当年大星的爷爷亲手交给他时说,干这行只有一点不太好,鼻子难受,整天跟死人打交道什么味道都有就是没人味儿,刚干的时候怕闻不惯,可能还会呕,所以这个小小的鼻烟壶也就成了他杜家的传家之宝。杜神经对儿子大星说,这鼻烟壶里装的可不是一般的鼻烟,而是一种香料,特制的香料,闻了它就能去掉别的一切不好的气味。杜大星接过闻了闻,气味果然有些独特,深邃幽远散发着几百年前的古老香气。其实杜大星自己对这行工作倒并没觉出有什么不好。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还都很低,青少年中学毕业一走出校门,作为上班进入工薪族身上通常要有三个标志,即:藏青色的呢子制服上衣;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明晃晃的“五一牌”手表。有了这三个标志再配上一副白线手套,神气活现地走在街上远远一看便知是崭新的工人阶级一员。

杜大星自然也添置了这身行头。但他的主题更为鲜明。更多的时候还是穿那一身火葬场发的再生布工作服。杜大星非常喜爱这身工作服。这种布料质地粗糙,颜色染得也不是很透,看上去亮闪闪的蓝白相间,在视觉上就产生了另一种效果,总会使人联想起它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杜大星刚进火葬场工作时还没资格当炉前工,只是被安排在火葬车上,整天跟着去四处拉尸体。一次来到市中心医院的太平间,拉的是个九旬老太。据说这九旬老太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个传奇式的女英雄,“双枪老太婆”一类人物。如今九旬老太的孝子贤孙们也都已成长为革命接班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因此丧葬仪式就比较隆重。当时杜大星扛着担架走进太平间,与杜神经之间只有几句极为简单的对话。杜大星先叫了一声爸。杜神经答应了一声,然后又嘱咐他老太太的头上戴了顶当年的八角帽,有点大,开车时慢着点注意不要给她掉下来。

杜大星应了一声,就跟司机一起将尸体抬上车去了。但就是这样几句简短的对话,却就让当时参加葬礼的一个好事者注意到了。这好事者是老太太大儿子的一个手下,单位里号称小秀才,平时常给报社电台写些“豆腐块”之类的消息报道。这一下就给他捕捉到个大题材,回去连夜奋笔疾书,写了篇题为《革命自有后来人》的报道文章,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两个革命家庭的两代革命者贤集本市中心医院的太平问,一边是已故的当年老英雄,和她的后代如今在各自的岗位上也都已成长为革命领导,另一边则是本市著名的殡葬英模杜丁旺同志,以及杜丁旺同志的儿子杜大星同志,最值得一提的是杜丁旺同志的儿子杜大星同志如今也已成长为一名光荣的殡葬工人,正与父亲并肩战斗在本市殡葬业的第一线,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着务,恰在这一天巧遇当年的革命英雄老太,于是也就在市中心医院的太平问里演出了这样一幕罕见而又感人的两个革命家庭的“革命自有后来人”。文章写出之后,这位好事者第二天一大早就给报社和电台各送去一份。结果电台当天就给播发出来,跟着报社那边也就见了报。当时社会上正在破旧俗,树新风,提倡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一下就抓住了这个涌现出的典型,很快在这座城市里又掀起了一个“向杜丁旺同志看齐,以杜丁旺父子为榜样,比、学、赶、帮、超”的新高潮。杜大星也随之浮出水面,立刻受到火葬场领导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那时候还没有电视采访,有模范人物涌现出来,就是被拉着四处去谈切身感受和自己思想的发展转变过程,谓之“讲用”。从此杜大星一下就忙起来,经常被这个单位或那个单位请去给人家“讲用”。杜大星好歹也算是读过初中的,“讲用”起来就远比他父亲杜神经当年做报告的文化含量高多了,而且表达能力也更强,感染力也就大大提高。每场“讲用”均是气氛热烈群情振奋,杜大星的话经常要被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打断。盛明主任曾在收音机里很认真地收听过一次杜大星“讲用”的现场录音,感到非常吃惊。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杜神经的儿子竟然也有如此的口才。盛明主任凭借这几年的政治嗅觉立即断定,这个杜大星很快就会红起来,而且红的程度绝不亚于他父亲杜神经。事情就出在那一年的春节。

盛洁插队时已到知青运动后期,去的地方离这座城市也很近。集体户里的气氛也就不同于那些老知青,大家竞相表现积极,谁都想给村里贫下中农的印象好一点,希冀能尽快被选调回城。那一年春节,盛洁直到除夕才回来。她一进门就觉出家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年夜饭竞摆到了专家楼这边,杜家父子也破天荒像主人似的里外忙碌,这在往年是从没有过的。接着吃饭没多久,杜大星就喝醉了。当时据盛明主任替他解释,说是大星这一段的工作实在太紧张了,经常不断地要被各单位请去“讲用”,平时在自己的岗位上还要坚持工作,大概身体过于疲劳才不胜酒力。然后大家就将饭桌收拾起来。跟着盛明主任就告诉盛洁,这一晚她要跟杜神经住到平房宿舍院那边去,说是明天一早肯定会有不少医院的同事过来拜年,家里没人不礼貌的。但无论盛明主任怎样说,盛洁还是感觉这件事有点蹊跷。在盛洁的印象中,自从医院退还了专家楼这套房子母亲就再没到平房院那边去住过。不过这个感觉在盛洁的心头也就是一掠而过。那时候人们的家里还没有电视机,即使有收音机,除夕夜里也没有“春节联欢晚会”,而无论搓麻将还是打扑克又都有赌博之嫌,属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所以在除夕之夜年轻人惟有喝酒聊天,成年夫妇的娱乐内容则是共享天伦。当时曾有好事者做过一个调查统计,在除夕夜里大行房事的夫妻几乎占了团聚家庭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此各单位在旧历年根开群众大会时,领导讲话到最后才总要特意加上一句:“在欢度新春佳节之际,也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计划生育。”盛洁那时已到晓事年龄,对母亲住平房院那边去的原因自然心领神会,也就并没往太多处想。

直到很多年以后,盛洁仍觉得这件事是一个谜。尽管那次事后杜大星矢口否认他曾与盛明主任有过什么默契,盛明主任更是绝不承认此事与她有任何关系,但盛洁还是坚定地认为这件事的发生决非如他们所说,是杜大星酒后一时冲动所为。当时盛沽送走了母亲盛明主任和继父杜神经,看看杜大星仍醉醺醺地昏睡在另一个房间里,自己便又拿出一瓶红酒自斟自饮地喝起来。人在除夕夜这种时候本来就容易感伤的,盛洁一边独自喝酒,想到自己如今窝在农村里,上大学的理想如同泡影看得见摸不到还遥遥无期,或许这辈子真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了,不知不觉便将一瓶红酒都喝得精光。然后回到自己房间往床上一仰就沉睡过去。等再猛然醒来时,就发现杜大星不知什么时候早已趴到了自己身上。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滑稽,一个原本清醒的人,最后反倒让个已经喝得烂醉的人给奸污了。但盛明主任不同意这种说法。盛明主任郑重向盛洁指出,说这不叫奸污。盛明主任对这件事的分析是,大星早与盛洁青梅竹马,肯定暗中心仪已久,渐渐也就先将这件事认为是即定了的事实,俗话讲每逢佳节倍思亲,自然也就更思情,年轻人在这种时候又喝了那么多的酒做出这种事来也就可以理解了。盛明主任说这又怎么能算是奸污嗲巳,凭大星现在的身份和那么高的思想觉悟,他怎么会干出奸污那种流氓下作的行为来呢?盛明主任说充其量这也只能算是年轻人自制力差,一时感情冲动偷吃了禁果。然而被奸污也好,被偷吃了禁果也罢,那年春节过后盛洁回到村里,不久就发现自己竞已怀上了身孕。

同类推荐
  • 婚姻这出戏(中篇小说)

    婚姻这出戏(中篇小说)

    荆淑英,生于陕西宝鸡,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发表作品,中短篇小说、散文刊于《中国作家》《长城》《中华散文》《海燕》《河北文学》《当代人》《小荷》《草地》《阳光》《地火》《岁月》《北极光》,散文被《作家文摘》《读者》等刊转载选录。短篇小说《老车轶事》、散文《你在我眼中》获奖。已发表中篇小说10篇,短篇小说20余篇;散文百余篇,出版散文集《心灵风景》。我在市妇联工作。这工作说简单就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有些事很大,有些事小得类如芝麻。经常可以接到女人的求助,方方面面的。婚姻失败或者情感受骗之类的,不在少数。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海明威之所以被称为“文学巨匠”,在于他把读者带进一个虚构的艺术世界,让人类能够尽情地认识自己,并在生活中汲取改善人生、陶冶情操的美好愿望和力量。没有文学的世界必定是个野蛮、荒凉的世界,而海明威就以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语言表现手法赢得不朽的声誉。
  • 以她之名:第一次接触

    以她之名:第一次接触

    在指挥官欧文. 迈克拉伦的带领下,奥罗拉参加了一次秘密的航空调查任务中,去寻找地球以外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在星图中未曾标注的地方,数据显示那里似乎拥有两个可适合人类的外星球,这种可能性让人们十分兴奋,从而甘愿冒险去探索那片神秘的未知领域。
  • 愤怒的叶子

    愤怒的叶子

    贾浩接到儿子电话时,凤弦正在沙发上看电视。贾浩忙降低了语调说别着急,我来想办法。凤弦把眼神从电视的荧屏上挪到贾浩的脸上:“咋了?”“没咋的。”贾浩把手伸到裤兜边,又立即抽了回来。很早以前已经戒烟了,可此时此刻他真想抽上一支烟,哪怕抽上一口也好。凤弦扭动一下肥胖的脖子把目光挪回电视的荧屏上——赵本山滑稽的表演刺激了她的笑神经,让她不时地发出老母鸡似的笑声。如何向她说呢?儿子想结婚,女方提出要一套商品房,哪怕是小面积的商品房也行。
  • 肝胆俱裂

    肝胆俱裂

    人人都知道城市的禁区里帮派斗争有多猖獗,就连警察都不会轻易踏足其中。本书是一个系列小说的开端,督察英雄·尼尔逊挺身而出,着手挑战这个难题。萨斯基亚·哈特利和她9岁的儿子在餐馆外被车撞倒,但尼尔逊督察知道,这绝不是普通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他接手的是一桩谋杀案,证据指向了凶残成性的克鲁团。正当他和警队一筹莫展时,两个妓女先后被杀,紧接着一起接一起的谋杀接踵而至……所有的这些似乎都指向了更大的罪恶,我们的主人公是否能把握手中仅有的线索,把疑案追查到底呢?
热门推荐
  • 苍天泪

    苍天泪

    本文讲述了一位少年渴望亲情的故事,故事的发展以少年上一世不喜家族的冷淡、明争暗斗、相互争夺为前提,来生更加的珍惜难得的亲情。神医紫电侯隐身杨家庄,见主人公聪明机灵胆大,收为徒弟。因为一番巧合得罪了他暂时得罪不起的人,连累的师傅等人,无奈之下,他选择独自承担,被逼跳下悬崖,侥幸不死
  • 与天道博弈

    与天道博弈

    人的命运都是注定好的,每个人都在命运长河中挣扎,你我不过芸芸众生罢了,挑战命运轮回,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做过最后还不是落得个生死道消。唯有天道不受命运影响,不过却难逃寿命流去进入轮回,还没成为天道的更被命运牢牢锁住。
  • 生财致富经济学

    生财致富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写给普通大众的经济学读物,内容涉及理财、投资等人们比较关心的“生财致富”的话题。全书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解了人们在追逐财富的道路上需要学习的一些经济学常识,旨在告诉人们如何按照经济学规律去生活、去理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如不想

    不如不想

    不同人物的叙述,不同情感的流露。以“我”为中心的故事,到底能有几种说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控虫师

    控虫师

    一场雨夜的车祸,少女宿雾彻底失去了自己的恋人雅原。与厄运一并到来的是层出不穷的怪事——孕妇梅溪被杀害后神秘复活,腹中的胎儿却成了虫胎。为了让虫胎汲取营养,她把风景如画的山庄变成了人间地狱。一列消失的地铁,把众人卷入了虚数空间。死去的雅原也出现在空间里,他的身体意外和王虫官神完美融合。官神承诺雅原,会好好守护宿雾。逃出虚数空间的众人失去了在空间内的记忆,但恐慌并未就此结束。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异变,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让人无从追查的血腥杀人事件。被卷入其中的宿雾决定追查背后的秘密。就在这时,传来了死去的恋人复活的消息……
  • 从主播走向巨星

    从主播走向巨星

    乐坛,影坛,他全都玩得转。名,利,他全都要。从主播开始,他一步步成为最耀眼的巨星,没有之一。(平行世界娱乐文)
  • 早朝不晚归

    早朝不晚归

    内容无始无终,没有逻辑,写的不好也就这样,爱看不看。作者很垃圾,请不要讲道理,懂?
  • 不爱,就是最好的理由

    不爱,就是最好的理由

    执手到老;缘尽,各自安好!这一个个焐心治愈的爱情故事,满溢着爱的正能量。有暗恋,有热恋,有婚后再恋;有风和日丽,有歇斯底里,有决绝分离,有无法忘记……或幸福喜乐,或悲伤绝望,爱中况味娓娓道来。那个陪你走过美好时光人,其实也让你懂得了爱情的真意。我爱你,你也爱我,才是世间最美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