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28700000001

第1章 沧桑的老脸

“温西,你在这么一个停尸房里到底在做什么?”芬迪曼上尉问道,他说着把手中的《旗帜晚报》丢到了一边,一脸刚刚从苦役中解脱出来的表情。

“噢,我可不会这么说,”温西温和地反驳道,“这里再不济也算得上是个殡仪馆吧。你瞧瞧这大理石,瞧瞧这家具陈设,瞧瞧这棕榈叶,还有角落里那贞洁高尚的裸体í像。”

“是啊,再瞧瞧这些尸体吧。这地方老让我想起‘潘趣’[1]里头的那个老家伙,你知道的——‘服务员,把这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爵士抬出去,他都已经死了两天了’。你看看那个老头儿奥姆斯比,打起呼噜来跟河马似的。再瞧瞧我尊敬的祖父,每天早上十点晃晃悠悠地来到这儿,拿上一份早报,往沙发椅里一坐,一直待到晚上,他自己都快变成家具摆设了。可怜的老东西!说不定有朝一日我也会变成他那个样子。宁可求上帝保佑,让德国人把我也一起干掉算了。辛苦一辈子,得到这么一个结果,到底有什么意思呢?你喝什么?”

“干马提尼,”温西说,“你呢?弗雷德,请来两杯干马提尼。高兴一点儿吧。荣军纪念日[2]的这些事情刺激你了,是不是?要我说,如果不是无聊的报纸拼命地鼓吹,谁乐意凑这个热闹搞什么纪念活动呢?但是这话可不能说出来。我要是胆敢把声音稍微提高那么一点儿,他们准会把我踢出俱乐部的大门。”

“不管你说的是什么,他们都会照踢不误的。”芬迪曼阴郁地说,“你在这儿到底在干什么呢?”

“我在等马奇班克斯上校,”温西说,“啊哈!”

“跟他一起吃晚饭?”

“是的。”

芬迪曼默默地点了点头。他知道马奇班克斯的儿子在六〇高地之战[3]中牺牲了,此后上校便会在每年的停战纪念日晚上举办一个小型私人宴会,邀请儿子生前的一些挚友参加。

“我倒不讨厌老马奇班克斯,”他停顿了一会儿,又说,“老头儿儿挺不错。”

温西表示赞同。

“那么你现在怎么样呢?”他问。

“噢,老样子,一塌糊涂。肠胃不适,身无分文。你来评评理,温西,一个男人为了自己的国家,跑出去打仗,五脏六,都差点儿被炸出来了,原来的工作也丢了,得到的唯一的好处就是每年一次到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去走一圈,每收入一英镑交四个先令的所得税。你说这样到底有什么意义?希拉也够厉害的——超负荷地干活儿,可怜的女人。堂堂一个大男人,竟然要靠妻子的收入过活儿,实在是糟糕透顶。可是我也没有办法啊,温西。我的身体不行了,找得着工作也保不住。至于钱——打仗之前我从来都没有担心过钱的问题,但是现在呢,如果能够挣到一份体面的收入,我可以发誓,犯下任何可怕的罪行我都不怕。”

芬迪曼在病态的兴奋中提高了声音,惊动了旁边一个一直窝在沙发椅里的老兵,他像乌龟一样探出光秃秃的脑袋,恶狠狠地朝他们“嘘”了一声。

“噢,换了是我,可不会这么做。”温西轻轻地说,“你要知道,犯罪可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连我这么一个白痴都可以在模仿莫里亚蒂[4]的案子里头像模像样地扮演一个侦探,如果你还在盘算着粘上一个假胡子就跑去把什么大富翁的脑袋砸开花,我劝你还是省省那份心吧。就你那个抽烟非要抽到烟屁股那儿的臭毛病,迟早会被人发现的。我只消带着放大镜和测径器跑去说这么一句就行了:‘罪犯是我亲爱的老朋友乔治·芬迪曼,逮捕这个人吧!’也许你不相信,但是为了讨好警察,我是不惜牺牲和自己最亲近的人的,顺便还能在报纸上露个小脸呢。”

芬迪曼笑了起来,一边把手里的烟蒂拧熄在最近的烟灰缸里。

“我很怀疑谁会愿意来了解你。”他说道,声音里的紧张和苦涩消失了,显得很愉快。

“没有人。”温西说,“大家都认为我太有钱了,就不应该有脑子。这就好比是有一个什么地方的伯爵要在一出戏里领衔表演,大家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肯定会演砸。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我所开展的所有的犯罪调查,都是我以一个星期三英镑的价钱雇来的一个‘幽灵’帮我做的,而我则负责上报纸头条或者在萨瓦会所跟一些著名的记者一起闲混日子就行了。”

“我今天对你又有新的认识了,温西。”芬迪曼有些疲倦地说,“你虽然一点儿也不聪明,但是很幽默,老让我想起那种二流歌剧。”

“这就是一流的人物面对比自己更出众的人的时候,所采取的自我辩护啊。”温西说,“不过,听我说,希拉的事情让我非常难过。我不想讨人厌,但是你为什么不让我——”

“见鬼!”芬迪曼说,“我知道你一片好心,但是我受不起。我是绝对没有可能还钱给你的,而且这还不是最要紧的……”

“马奇班克斯上校来了。”温西打断了他的话,“我们另找时间谈这个事吧。晚上好,上校。”

“晚上好,彼得。晚上好,芬迪曼。今天天气真不错。噢——不要鸡尾酒,谢谢。我还是喝威士忌。对不起,让你久等了,我刚才在楼上同老格兰杰聊了一阵子。恐怕他的情况不太乐观啊。我们私下里说,彭伯西医生觉得他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彭伯西倒是个很可靠的人呢。说真的,那老头儿子的肺都已经被糟蹋成这个样子了,全靠彭伯西帮着他撑到现在。啊,当然,我们都会有这么一天的。老天,芬迪曼,那边坐着的不是你祖父么?他是彭伯西创造的另一个奇迹。老人家得有九十了吧?对不起,我离开一会儿,我得过去跟他打个招呼。”

温西盯着上校苍老而又活跃的身形穿过了宽敞的吸烟室,他不时地停下来同贝罗那俱乐部的其他会员互致问候。巨大的壁炉边上立着一把带有维多利亚风格的扶手的椅子。芬迪曼将军坐在扶手椅里,从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他搁在脚凳上的小腿和一双鞋扣扣得整齐利落的鞋子。

他的孙子在喃喃自语:“还真是有点古怪啊,想想老头儿儿还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5],而等到布尔战争[6]爆发的时候,上头就觉得他年纪太大,不能出征了。你知道,他第一次被授衔的时候才十七岁——当时他在马朱巴战役[7]中负了伤——”

他没有说下去,温西完全没在听他说话,他还在盯着马奇班克斯上校。

上校已经转过身,正一声不响地朝着他们走过来。温西站起身,迎了上去。

“我说彼得,”上校开口说道,脸色非常凝重,“请到这边来一下,恐怕发生了一件非常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芬迪曼四下张望了一下,看着他们说话的样子,不禁也起身跟随他们走到了壁炉边。

温西弯腰看着芬迪曼将军,从他那双环抱在胸口的粗糙的、苍老的手中轻轻地抽走了晨报。他触碰了一下他的肩膀——将手放在他斜倚在扶手椅一侧的白发苍苍的脑袋下。上校在一边焦急地看着温西。接着,温西突然猛力向上抬了一下一直不声不响的老将军的身体,他的身体像块僵硬的木头一样整个地被抬高了。

芬迪曼忽然狂笑起来,喉咙里发出了一阵阵歇斯底里的声音。听着这粗鲁无礼的声音,一屋子的贝罗那俱乐部的会员都感到震惊,低着头轻声地咕哝着。

“把他抬出去!”芬迪曼说,“把他抬出去。他已经死了两天了!你们也是!我也是!我们都已经死了,只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注意到!”

注释:

[1]指英国著名的木偶剧《潘趣与朱迪》(Punch and Judy)。

[2]荣军纪念日(Remembrance-day),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协议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签订,因此这一天被当作停战纪念日,而最接近这一天的那个星期日被定为荣军纪念日。在英国和加拿大,人们在这一天纪念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

[3]六〇高地之战(The Battle of Hill 60),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九日发生在土耳其加里波利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的战斗,交战双方为不列颠第九军团与奥匈帝国的军队。六〇高地之战是加里波利战役中最后的一次大型战斗。

[4]莫里亚蒂(Moriarity),《福尔摩斯探案集》里著名的反面人物。

[5]克里米亚战争(The Crimea War),克里米亚是俄罗斯欧洲部分南部的一个行政区和半岛,位于黑海和亚述海沿岸。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于一八五三年,英国、法国和土耳其的联合军队在克里米亚半岛击败了俄国军队。

[6]布尔战争(The Boer War),指发生在一八九九年和一九〇二年之间的第二次布尔战争,是英国军队与荷兰殖民者在南非进行的殖民地战争。

[7]马朱巴战役(The Battle of Majuba),第一次布尔战争(1880—1881)中的一次战役,一八八一年二月二十七日发生于纳塔尔南部靠近德兰士瓦的马朱巴山。

同类推荐
  • 西洋

    西洋

    本书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大刘)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14年12月曾入选《时间移民》(刘慈欣科幻短篇合集)出版。“孩子,历史和生活不是你一直认为的那种简单的征战和开拓,其中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很多需要成熟后才明白的东西。”“是的,”艾米说,“想想,假如郑和当年按照最初的计划,最远只航行到索马里海岸就返回,后来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是一个欧洲人的船队后来首先绕过了好望角,更说不定,另一支欧洲人的船队还发现了美洲呢!”“唉,历史啊,同一个人的命运很相像。”我感叹道。“那么,爸爸,”儿子从沉思中醒来,指指艾米,“她是您的新大陆吗?”我和艾米相视一笑,我们谁都没有否认这点。我们身后,曼哈顿的灯火更加辉煌,纽约港的水面成了一片跳跃的光海,这又是新大陆多梦的一夜。
  •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

    因事故住院的青年,对病房窗外一户独门独院的小楼产生了兴趣,开始观察起那一家人的生活来。不料,某个夜晚,他似乎目击到了那家的女儿杀掉父亲的场面;第二天夜里,他又看到了女儿鬼鬼祟祟地现身医院工地。那是弃尸现场吗?不想对此事不闻不问的青年,出院后开始了跟踪行动。渐渐地,他坠入了爱河,却离真相越来越远……
  • 神鼻

    神鼻

    “你的情况我去年就听说了。我回忆了一下你的成长历程,你是被宠坏的,家人宠你,学校宠你,全玫瑰镇的人都宠你,把你宠成了低能儿。你知道老虎妈妈为什么要在最佳时段培养虎崽捕食生存的本领吗?错过了,就永远学不会了。好在,人不是动物,人是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道理我早就懂了。可是,我真的学不会。我完全是个废物了。”“别丧气,我要把你变废为宝。想起替你当班长,代你写作业、考试的日子,我就无地自容。那时,我是多么荒唐啊!”谢锦娜花了近一年时间来思考汪长旺的出路问题。她费力地找到了合作公司,那个叫宝力的公司计划在玫瑰镇建香精厂,引入法国先进设备和理念生产香水和系列护肤品。她这次回来就是来具体落实这个事的。
  • 锐读(第14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14期·悬疑新主张)

    悬疑作品是一个社会的窗子,我们站在窗外,窥视里面的喜怒哀乐。 用有意思的悬疑作品打动人。
  • 月光的谎言

    月光的谎言

    老灶台火锅店里热闹非常,本就不大的店面里,几张桌子旁都围坐着不停吃喝的顾客。初秋的夜里,乍暖还寒,几口滚开的铜锅里冒出浓烈的热气,在木框玻璃窗上凝结成一层水雾。街上的路灯正向地面洒下昏暗的黄色光芒,透过玻璃窗上的水雾,向四周辐射开来。老板站在柜台后,看着拥挤的店堂,表情并不喜悦。食客们清一色的男性,都是平头,体型粗壮。
热门推荐
  • 禁宙

    禁宙

    夜,无尽的黑夜,哪怕太阳依旧升起,黎明也不会到来,生灵在恐慌,在呐喊,祈祷着黎明的到来。时光流逝,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这诸天的暗夜是否会就此消散,还是……(求收藏,求推荐票,求评论)
  • 月影风无形

    月影风无形

    多年的纷争让双月大陆饱受摧残,有些国家开始严禁魔法,有的国家整天勾心斗角。这世间很多事情你都可以有东西约束,唯独爱情,你无法阻止她像鲜花一样绽放。只是有些爱情很唯美,而另一些则很凄美,也正因为世事总有遗憾,才让人越发珍惜在艰难岁月中难得的感情。
  • 愿望审查处

    愿望审查处

    芸芸众生,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愿望。有些愿望实现了,有些则流产了。其实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我们未知的机构,每天的任务就是处理这些愿望。知道你的愿望为什么没有被选中吗?也许这里可以找到你的答案。
  • 茶馆

    茶馆

    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剧中故事全部发生在北京城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 爱妃耍花样

    爱妃耍花样

    她,是将军府上的嫡长女,拥有才华却为生存而选择一条不归路—装疯卖傻。但,没有人知道,她是连鬼怪都怕的夺命师爷,不畏强权,把一些欺凌弱小的人关入大牢。她,曾拜入雾玄教,学会破阵法、抓妖魔鬼怪之能,也有过一方情报局。却卷入了一件事中,相遇了冥王。他,在人间是拥有异性的王,却没人知道他是冥界的霸主,一直寻找着心中的迷,在那次事件中,他赖上了她,在冥冥中,与她共同卷入一次大事件。
  • 我的老婆是村花

    我的老婆是村花

    秦风,一个原本藉藉无名的乡野小子,无意中得到千年前华夏至宝古灵戒与神龙诀,从此混迹于花花都市,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
  • 女友甜度百分百

    女友甜度百分百

    (甜宠文)叶梓柒:“谈恋爱是不可能谈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君珏枫灿然一笑,张开手臂,低声诱惑:“媳妇儿,快到我怀里来。”叶梓柒立马冲进怀里。隔~真香!——性格转化后——叶梓柒一手抱着君珏枫,一手拿着的刀好(威)心(胁)道:“敢动老娘的老公心思,你们怕是在找死,就问你们感动不感动。”白莲花们瑟瑟发抖:“不敢动!不敢动!”
  • 爆兵为王

    爆兵为王

    “没有什么战争是爆兵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是爆的还不够多!”这是沈敬得到超级征兵系统后,用心种田(baobing)的故事。PS.争霸流,种田流,无敌流,欢迎收藏~
  •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穿越成嫡女,却顶着扫把星的名头,人人厌恶,地位低下,只能在尼姑庵过活。回到伯爵府,一朝被软禁。施巧计,借东风,终突围。老太太不待见,哼,她也不稀罕。父母冷淡,终会让你们刮目相看。二婶步步紧逼,她下狠手,绝地大反击,让所有人都知道嫡女不容欺!堂姐挑唆,陷害。哈哈,恶人自有恶人磨,被退婚,被打板子,反受其害。婚事受挫,不要紧,自有良人上门求娶。大宅门里是非多,与人斗,其乐无穷。且看嫡女永芳,如何过上自在如意的生活。
  • 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典藏版)

    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典藏版)

    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她的写作,还是她的生活,都可谓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太多的人,沉醉于她笔下的故事中,却忽略了那些故事的背后,她若隐若现的寂寞身影。本书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张爱玲的众多作品,追溯了张爱玲似若传奇的一生,并挖掘出了诸多关于张爱玲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年少恐怖的遭遇、结实炎樱、成年后与胡兰成的爱情、五光十色的成名经历、大洋彼岸与赖雅相识相恋、老年孤老他乡……比期现有的对张爱玲的各种记述,本书更为完整、详细、清晰,呈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张爱玲。作者用凄美的文字还原了那个民国第一奇女子的一生,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将独属于她的时光,刻成一段新的传奇。